怀孕会暴露致命的代谢缺陷

怀孕会暴露致命的代谢缺陷

一、妊娠能暴露出致命的代谢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满意[1](2021)在《浅析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方法 ——以《影响妊娠期的内科疾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冠疫情的爆发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我们不得不对生命心存敬畏与感恩,全心全意地呵护生命。为了表达对生命的传承与延续的敬意,笔者选取了一篇产科医学材料《影响妊娠的内科疾病》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材料。《影响妊娠的内科疾病》选自西方产科教材《十位名师的产科医学》的第12章,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别的内科疾病对孕产妇妊娠期的影响,并给出了护理建议与治疗建议。本报告重点研究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问题。衔接手段是英语行文中的重要成份,是整个篇章的血脉。本报告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手段分类方法将文本中的衔接手段进行分类,然后运用中国学者在实践中总结的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来分析文中的衔接手段翻译。本报告对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进行归纳总结。英语行文的衔接手段可以分为两大类:句法衔接和语篇衔接。韩里德和哈桑的分类方式中,进一步将句法衔接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语法衔接包括指示、替代、省略和连接;词汇衔接分为:同现和复现。前人的翻译实践总结出了几种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包括保留、转换、增补和删减。笔者在前人策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在医学文本中的特点及应用。本报告采用了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旨在分析医学文本英汉翻译实践中衔接手段的处理特点与策略应用问题。在译后文本的基础上,运用胡壮麟和陈秀春等国内学者研究的衔接手段翻译策略与方式分析每一类别下的具体例子,总结医学文本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的特点,以及应用规律,期待为后人的医学文本翻译实践提供支持与帮助。

齐金铭[2](2021)在《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文中研究指明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因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而受到广泛关注。寨卡病毒可造成先天性小头畸形,以及成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由于寨卡病毒既通过蚊媒传播,又可通过非媒介传播途径传播,控制寨卡疾病的传播比较困难,且感染寨卡病毒后有较高的致病风险和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重组蛋白疫苗是一种包含病毒抗原蛋白的新型疫苗,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但由于病毒抗原本身的免疫原性较弱,需要添加佐剂以及选择合适的递送系统,使其可以诱导强大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E蛋白作为寨卡病毒的关键结构蛋白,是研制寨卡疫苗的理想抗原。为增强E蛋白的免疫原性,需要在抗原中加入佐剂。β-葡聚糖作为一种多糖佐剂,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并触发细胞免疫反应,将E蛋白与β-葡聚糖共价偶联是一种提高E蛋白免疫原性的策略。然而,E蛋白的抗原表位和β-葡聚糖的免疫调节位点在偶联物中会被屏蔽,此外,偶联物也可能会引发对β-葡聚糖的非预期免疫反应。因此,将酸敏感的腙键和硫醇敏感的二硫键用作E蛋白和β-葡聚糖之间的连接键,得到偶联物E-PS-4。当偶联物进入免疫细胞后,在溶酶体中的低pH及细胞质中高水平谷胱甘肽的作用下,导致腙键水解和二硫键还原,使E蛋白与β-葡聚糖充分解离,克服了抗原表位和免疫调节位点被屏蔽的缺点。与不含腙键和/或二硫键的偶联物相比,E-PS-4刺激产生了高水平的E蛋白特异性IgG,是E蛋白组的27倍,且β-葡聚糖特异性IgG滴度降低了 8倍,并且可诱导分泌高水平的IFN-γ、TNF-α、IL-2和IL-10。此外,E-PS-4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E-PS-4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蛋白的3.3倍,清除速率降为1/5。因此,E蛋白通过腙键和二硫键与β-葡聚糖结合,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EDⅢ蛋白是寨卡病毒E蛋白的第三结构域,包含了大部分中和抗体表位,且不会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DE)效应。然而,EDⅢ蛋白必须与佐剂和抗原递送系统一起使用,以提高其免疫原性。血红蛋白(Hb)可以调节炎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激活巨噬细胞。甘露聚糖(Mannan)是组成真菌细胞壁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因此,我们将EDⅢ、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共价结合,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均作为佐剂,先进行共价结合,偶联物(HM)作为递送系统,以二硫键为连接键与EDⅢ偶联,得到偶联物HM-EDⅢ-2。通过细胞内高水平谷胱甘肽环境下二硫键的断裂,可以实现EDⅢ与HM在细胞内的有效分离。结构分析表明,与HM偶联后,可以基本维持EDⅢ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免疫学研究表明,与EDⅢ相比,HM-EDⅢ-2的EDⅢ特异性IgG滴度增长了 29倍,并可分泌高水平的IFN-γ、IL-2、IL-5和IL-10细胞因子,并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性。此外,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HM-EDⅢ-2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DⅢ组的2倍,清除速率降为1/10。因此,HM-EDⅢ-2可以增强对EDⅢ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我们的研究有望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提供一种途径。

涂钒[3](2020)在《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文中认为建立在诉讼规则之上的证据证明是一个主观的“心路历程”,是对历史事实遗留在主观印象与客观物质中的信息进行回溯、挖掘、拼贴出重要片段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专家证据发挥着重要功能。可采性研究为专家证据是否被法庭接纳设立标准,对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之观察将从专家证人的资格、专家证言与报告样式、专家证据的客观性、成文的可采性规则、及与大陆法系和中国特色分别比较归纳出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独有特色及反思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是美国专家证人的适格性探讨,这是可采性研究的第一步。对比普通证人不难发现,二者证言范围区别明显,可采性规则赋予了专家意见广阔收集信息的自由与作出结论的空间,不似普通证言对意见性与推断性描述的严格排除。与易被混淆的法庭之友比较相似之处与实质区别时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在庭审中扮演的角色、参与庭审的方式和阶段、提供的专业知识在庭审中的分量等方面来说,二者都截然不同。此外,以科学证据为对象,运用科学经验进行逻辑推演的法庭科学家,是近年来占专家证人比重越来越大的重要群体,法庭科学家的概念与科学证据的定义亦值得探讨。依此综合描述成为法庭认可的专家证人的适格性标准与其独有特征。需强调的是,专家证人作出的证据有两种方式,不仅包括证人证言这类直接言词证据,还包括专家报告这类书证。口头证言与书面证据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作出,分别受到不同规则的挑战与约束,它们面对的可采性审查是同中有异的。将专家证言与专家报告分篇而立,依据专家从成为专家证人到参与完整的诉讼程序为逻辑动线,独立探讨可采性是十分必要的。由此也引出第二章的内容,针对这两种专家证据的内容及样式展开可采性研究。第二章讲述美国专家证据的内容及形成,包括专家证言的主要内容及样式、专家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样式。第一节与第二节针对专家证言展开。专家证言是获得专家身份的证人坐上证人席位后,在诉讼中回答律师的主询问与交叉询问的口头证据。与普通专家言论对比观察出,二者在发生场景、获取方式、提供信息内容之间的差异十分清晰,并且专家证言自有其语言特点,以描述类语言、说明类语言及分析类语言为框架展开分析。第三节与第四节针对专家报告展开。该部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报告形成的过程对法庭科学专家的报告进行重点分析,二是对报告主要内容和样式格式的介绍。作为最重要的专家证人群体,以科学经验进行推理演绎的法庭科学家们参与诉讼的频率很高,他们的报告基础是法庭科学,作出的专家证据也称为科学证据。有三个领域的科学证据在庭审中被采纳的概率较高、裁判庭认可的证明力较强。一是回答“罪犯是谁”,认定个体的法庭科学证据。二是回答“如何犯罪”,重建犯罪现场和犯罪方式的法庭科学证据。三是回答“法定能力如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的科学证据。以此为据,重点介绍了回答第一个问题的“DNA证据”,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枪弹痕迹鉴定证据”和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法医精神病鉴定”的鉴定原理、鉴定方式、运行状态及应用中的前沿问题,还介绍了中国和美国其他法庭科学的应用问题,并在前三个主要科学证据章节末附上了典型争议案例的中文编译。对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样式格式的介绍在专家证人报告的篇末。综合分析了包括宣誓书、对某个证据作出的专家意见、综合性报告等真实案件资料,发现了英国填空式的“法官友好型”范式和美国任意性较大的“专家友好型”范式。结合相关法律、行业规范和司法实践总结出撰写报告的基本原则,包括简明扼要直击重点、避免使用猜测性或过度自信的表述、始终体现中立地位、采用客观方法,以及理性陈述意见。末尾附上目前为止所阅较为规范详尽的一篇美国专家报告的中文编译,以供参考。第三章对专家证据的客观性展开研究。即便专家证人、证言及报告的内容形式都满足可采性要件,专家证据也不必然可采,还应具备的客观性要件。客观性的满足由法律提供的客观制度保障与专家中立立场的主观保障共同实现。制度上发挥最大作用的是庭前开示制度,指在案件开庭审理之前,当事人获得各方所掌握证据资料之信息的法定程序。对此,英国与美国在民事与刑事诉讼领域的开示程度、开示内容都有些许不同,英国有着成文的开示规则,美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的权利并非由宪法直接赋予,而是通过最高法院对第五和第十四条修正案争当程序条款的解释实现的。但开示规则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充分保障对抗力量均衡的功能。有开示就有例外,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中赋予了四个特权,作为不用开示的法定例外。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这些例外又在不断发生变化,典型如专家证据的开示规定,由当做例外限制开示演变为弱化限制主张开示,这也形成了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一大特色。制度是显明的,证人的主观思想是隐蔽的。因而本章第二节开启了科学证据鉴定面对的重大伦理挑战,即“对抗同盟”现象的探讨。专家证人从作为雇主的“雇佣枪手”到与雇主暗自达成“对抗同盟”等一系列关系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外化的表现。美国与英国都作出了各自的改革尝试,但似乎成效一般。因为证据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能被正确解读,专业证人的职业必然在以独立的、审慎的眼光分析证据的同时,又无法抛开证据与它所处的情境、待证事实之间需要建立合理联系的现实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法庭科学家这类重要的专家证人,身兼科学的研究者与法律的证明者,在科学真实与法庭真实之间游走,法庭中的科学真实与法律真实的追求既统一又各异。它们都是客观真实的一部分,都重视因果关系的认定,都无法实现绝对真实。但法庭中的科学致力于发现真相,法庭中的法律也从不以探究真相为目的。第四章是美国专家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专家证言并不会因为作出主体的权威性而自动为法庭认可,因而第一节对弗莱伊案、多伯特案、锦湖轮胎案三个标志性先例作出了介绍与分析。弗莱伊案设立的普通接受原则既有进步意义和必然性,也有被取代的可能与局限性。多伯特案设立的强调科学方法鼓励法官审查的可采性规则是对普通接受原则的进步,但它带来的争议并不比簇拥的呼声小,也没有在全美范围内对弗莱伊规则全面取代。湖锦论坛案的到来结束了多伯特规则适用范围的争议,将规则扩展到非科学证据领域,肯定经验与技能同样适用多伯特规则。每个规则都附上了该案案由、裁判依据、裁判结果的中文编译概览,以供参考。同时,实践中的可采性规则不是生搬硬套的打勾式应用,除了满足成文法证据规则中的条款要求,依据标志性先例及其他判例设立的不成文规则,还需同时满足关联性、可靠性和可接受性标准。第二节对三个规则展开讨论。这三个规则都没有在证据法中明文体现,实际设定了准入性标准的门槛,并不是每个案例必定讨论的必要性规则,却可以成为降低证据可信度,甚至是排除证据的事由之一。第五章对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特色的剥离与反思。第一节通过与大陆法系比较,观察到美国对专家证据的对抗式审查模式的依赖、不似大陆法系依靠中立专家证人来矫正偏见、以及为法官心证的形成设立了独特的规则指引的三个特点。在与中国特色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处于专家证据应用的起步阶段,美国经历了专家证据开示从限制到宽松、由只关注相关性到愈加关注可靠性标准、专家证人道德标准从低至高的三个独特演变阶段,可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些许思路。第二节讲述了庭审中法官与陪审团眼中的专家证据,发现实践中法官对物证的依赖十分严重,并且专家证据是否可采不仅与法官如何适用规则完成守门人角色相关,甚至受到法官本人的影响。陪审团对于专家报告的看法与采纳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经过研究发现陪审团并没有使用什么高大的逻辑判断,而是采用了日常生活中的谎言分辨技能。陪审员首先以自我认知对证据进行阅读并尝试理解,初次探查是否存在认知范围内的谎言,接着通过开庭陈述、直接询问和交叉询问巩固或降低对专家评估的可信程度。一旦遇到复杂的科学证据,陪审团将直接摒弃这些逻辑,转而依靠外围信息判断证据可靠性的“独眼龙裁判”,譬如专家本人的个人魅力、作证经历、行业履历和着作数量等。第三节是对专家证据可采性的反思。观察发现实践中对专家证据过度依赖,导致“垃圾科学”与“冒牌专家”混于庭上,诉讼费用过高与诉讼延迟现象屡见不鲜,专家过失与渎职行为和任何行业领域一样普遍存在,都令被告不公平的承担了专家证据不可靠的证明责任与超出合理范围的诉讼成本。此外,缺乏统一标准的实验室实践等漏洞,使“甜点抗辩”等伪科学登堂入室不断干扰着司法正义的实现,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还发现专家证人作证风险逐渐增加,以雇佣方当事人主张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等民事诉求的概率显着提升,而司法判决对此类主张也愈加支持,甚至是鼓励。从医疗事故诉讼中的执业医生到没有尽到预防措施义务的精神病学家,还有对潜在受害者未履行道德范围内告知义务的专家证人和未尽到照顾义务的职业过失的专家证人,都成为了追诉的被告。第四节是对我国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的启示。在回应我国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的政策背景下,司法鉴定人改革顺利推进的历史契机下,专家辅助人制度已箭在弦上。统揽美国经验与教训,初步探索了三个方面的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要求。一是明确了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规则设立的必要性,有利于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有利于构建鉴定意见可采性规则、有利于推进裁判文书规范化。二是初步设想了成文可采性规则,包含专家适格性的形式审查,专家出庭口头意见审查,及未出庭专家撰写的专家报告的审查标准。三是对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客观性提出三个要求,对专家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对专家证据可靠性的审查,以及对专家证人道德的经常性审查。英美法系中的专家证人概念不能直接拿来,国内理论扎实地鉴定人概念也无法直接套用,应属于司法辅助人项下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为其单独构建序列,并从培养去伪存真的逻辑思维、选择稳定可靠的科学理论、秉持客观公正的科学立场的专家入手,防范美国已发生与生在快速变化的风险,推动我国证据制度、鉴定制度、司法辅助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杨育农[4](2020)在《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脏通络”电针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调脏通络”电针对db/db小鼠的体重、血糖、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以期探讨“调脏通络”电针对db/db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对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阐释“调脏通络”电针疗法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可能机制。方法:以22只db/db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11只,模型组11只,空白组选取同期相同条件下饲养的9只db/m小鼠,共3组。针刺组予以“调脏通络”电针干预,1次/d,30min/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干预2个疗程。模型组和空白组实验过程中,不予任何特殊处置,仅作为对照观察。分别于电针治疗前、电针治疗1周后、电针干预2周后,各组小鼠尾尖采血测量血糖,称量各组小鼠体重。治疗结束后取材,取小鼠肝脏进行检测。应用HE染色法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含量,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ion-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ion-Glycogen Synthase Kinase,p-GSK-3β)。结果: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1)实验动物的一般指标情况:空白对照组:小鼠皮毛有光泽、状态良好、活动灵敏、摄食量与饮水量均正常;模型组:小鼠皮毛暗淡枯槁无光泽、状态萎靡、反应迟钝、摄食量与饮水量均明显增多;针刺组:小鼠皮毛欠光泽、状态一般、反应略迟钝、摄食量与饮水量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增多。饮水量:干预1周、2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饮水量,与同期空白组比较均饮水量均显着增加(***P<0.001);属于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一个典型的重要症状,模型组小鼠的饮水量增加更为显着;针刺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其饮水量的增加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摄食量:干预1周、2周后,针刺组及模型组摄食量,与同期空白组比较均显着增加(***P<0.001);这也是属于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一个显着表征,而模型组小鼠的摄食量增加更为明显;针刺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摄食量增加显着低于模型组(△△△P<0.001)。(2)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干预前,与同期空白组小鼠比较,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体重有明显差异(***P<0.001),针刺组与模型组干预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1周,针刺组体重变化情况较模型组略低,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2周,针刺组与模型组体重变化情况相比,针刺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两组小鼠体重变化有较显着的差异(△△△P<0.001)。2、各组小鼠血糖变化结果:干预前,空白组小鼠与针刺组、模型组血糖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但可以看出针刺组小鼠血糖上升较模型组缓慢;干预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血糖变化有显着改善(△P<0.05)。各组小鼠肝糖原含量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小鼠比较,针刺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减少,但两组肝糖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与空白组小鼠比较,肝糖原含量明显减少,变化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空白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排列规则,胞质均匀,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向四周呈条索状分布,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表现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多数肝细胞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脂滴空泡,有的细胞出现水肿。针刺组小鼠肝细胞排列较为均匀有序,结构较完整,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空泡化现象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但整体状况不如空白组。4、各组小鼠肝脏组织PI3K、p-Akt、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I3K、p-Akt、p-GSK-3β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调脏通络”针刺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I3K、p-Akt、p-GSK-3β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结论:1、“调脏通络”电针可改善db/db小鼠的一般症状、体重,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2、“调脏通络”电针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db/db小鼠的糖代谢水平;3、“调脏通络”电针对db/db小鼠的肝脏组织有一定的改善和修复作用;4、“调脏通络”电针可能是通过提高肝脏PI3K、p-Akt、p-GSK-3β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起到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张吉丽[5](2020)在《氯硝柳胺与肉豆蔻木脂素抗弓形虫活性及机理》文中认为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的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目前,弓形虫病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急需开发具有抗弓形虫活性的化学药物。本试验选取了一系列可能具有抗寄生虫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筛选,对筛选出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体内外抗虫活性研究,并初步探究活性化合物的抗弓形虫机理。化合物的体外抗虫活性与有效候选化合物筛选。采用MTT法,初步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化合物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的细胞毒性,并在最大的安全浓度下进行了化合物体外抗虫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氯硝柳胺和肉豆蔻木脂素具有较强的抗弓形虫活性,可作为有效候选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研究。氯硝柳胺的抗弓形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Giemsa染色法评价氯硝柳胺的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结果显示,氯硝柳胺能抑制弓形虫的入侵和增殖,对弓形虫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45.3 ng/mL。试验建立了弓形虫感染Balb/c小鼠的急性感染模型,采用氯硝柳胺口服灌胃的方式给药,结果表明在240 mg/kg的剂量下,小鼠死亡保护率达到50%,并且可以降低小鼠组织器官及血液中的虫体荷载量。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氯硝柳胺孵育后对弓形虫超微结构产生的影响,发现氯硝柳胺引起弓形虫表面皱缩,内部线粒体肿胀。采用JC-1荧光探针检测发现氯硝柳胺可引起弓形虫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同时,弓形虫的ATP水平显着下降。为了进一步探究氯硝柳胺的作用机制,采用转录组学和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研究,结果提示氯硝柳胺可能影响弓形虫空泡型H+ATPase(V-ATPase)的质子转运,吖啶橙染色验证了氯硝柳胺导致弓形虫体内的pH失衡,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氯硝柳胺引起弓形虫死亡,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肉豆蔻木脂素的抗弓形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采用CCK-8法检测了肉豆蔻木脂素对绿猴肾细胞(Vero)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在132μg/mL剂量以下,肉豆蔻木脂素对Vero细胞没有细胞毒性。肉豆蔻木脂素在20~9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可显着降低弓形虫的入侵和增值,半数抑制浓度为32.41μg/mL。在弓形虫感染Balb/c小鼠的急性感染模型中,肉豆蔻木脂素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药,显着降低了Balb/c小鼠的组织中的弓形虫荷载量(P<0.01)。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肉豆蔻木脂素对弓形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肉豆蔻木脂素孵育后,引起弓形虫速殖子表面形变和线粒体肿胀、变形和脊结构破坏,并有类似自噬的双层膜结构产生。采用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验证了肉豆蔻木脂素孵育后虫体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同时,ATP水平下降。MDC染色显示肉豆蔻木脂素引起了弓形虫的自噬,且自噬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显着增加。研究证明,氯硝柳胺和肉豆蔻木脂素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弓形虫活性。氯硝柳胺可能通过影响V-ATPase的质子转运,破坏弓形虫体内的pH稳态,导致虫体死亡。肉豆蔻木脂素可能通过损伤弓形虫线粒体功能,引起弓形虫自噬,导致弓形虫死亡。试验结果表明氯硝柳胺和肉豆蔻木脂素可作为抗弓形虫候选先导化合物,具有开发成为新的抗弓形虫治疗药物的潜在价值。

陶雪[6](2020)在《木豆素抗抑郁和改善认知障碍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抑郁症是一种对人们生活乃至生命威胁极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预计到2020年,其将成为导致人类残疾负担的第二大诱因。虽然目前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已为抑郁症的治疗付出巨大努力,但是在其诊断方法、病因、病理机制、治疗药物和预后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尚未明确的问题。此外,研究表明学习记忆障碍会加速抑郁症的病程,并且会使其预后更差,这对抑郁症的防治极为不利。因此,目前亟待新的抗抑郁药物问世,而兼顾改善学习记忆的药物可能会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抗抑郁新药具有巨大潜力。木豆素(Cajaninstilbeneacid,CSA)是一种来源于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叶的活性芪类化合物,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神经可塑性等药理作用。前期研究表明CSA可以改善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引起的小鼠抑郁症状,对于Aβ1-42诱导的认知障碍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CSA有可能成为治疗抑郁症的候选药物。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CUMS以及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CSA在抗抑郁和改善认知障碍方面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CSA在抗抑郁新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在认知障碍方面的开发提供基础。1.CSA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机制研究首先,采用不同剂量的LPS(0.32、0.8和2mg/kg)对C57BL/6J雄性小鼠腹腔注射以建立可靠的LPS致抑郁动物模型,并以糖水偏爱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空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进行抑郁样行为评价,采用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状态;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测定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PSD-95和TrkB)水平;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 3-羟基犬尿氨酸(3-hydroxykynurenine,3-HK)和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测定炎症因子 TNFα、IL-1β、IL-10 和 TGFβ 的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个LPS注射组小鼠的糖水偏爱指数均显着降低;自主活动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没有显着性差异;而0.8 mg/kg LPS剂量组的悬尾不动时间显着延长。对其进行机制初探后发现0.8 mg/kg剂量组小鼠的皮层和海马中的尼氏染色变浅,神经元排列松散,PSD-95和TrkB蛋白含量显着降低,3-HK含量显着升高,小胶质细胞显着激活,而另外两个剂量组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除此之外,我们发现2mg/kg剂量组小鼠的KYNA含量显着上升,而三个剂量组小鼠的IL-1β、TNFα和TGFβ的mRNA水平以及GFAP蛋白表达水平均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LPS可能通过调节不同胶质细胞的稳态来改变犬尿氨酸(KYN)通路的代谢水平,最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可塑性,本研究最终确定用于建立LPS致抑郁模型的LPS注射剂量为0.8 mg/kg。其次,采用所建立的LPS抑郁小鼠模型考察CSA(7.5、15和30mg/kg)灌胃给药三周对LPS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通过SPT、TST和OFT行为学实验评价抗抑郁作用,采用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状态;采用WB测定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PSD-95、AP2、BDNF 和 TrkB)、炎症相关蛋白(p-IκB/IκB、p-p65/p65 和 GFAP)及自噬相关蛋白(p-mTOR/mTOR、p-ULK1/ULK1、LC3Ⅱ/LC3Ⅰ、p62 和 Beclin1)水平;采用LC-MS/MS法测定Trp及其代谢产物(5-HT、KYN、3-HK和KYNA)的含量;采用RT-qPCR测定相关炎症指标TNFα、IL-1β、IL-10、TGFβ、IDO和TLR4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CSA在三个剂量下对LPS模型小鼠的糖水偏爱指数没有显着影响,但在7.5和15 mg/kg剂量下可以显着缩短LPS模型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对对照组、LPS模型组和CSA(15mg/kg)给药组小鼠皮层中的相关蛋白和代谢物分子进行检测后发现,和LPS模型组相比,CSA给药组小鼠皮层中的神经元排列变得紧密,PSD-95、AP2、BDNF和TrkB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受到显着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TGFβ的mRNA表达显着下降,5-HT的含量上调,KYN及3-HK的含量下调,自噬通路的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表达上调,mTOR和ULK1的磷酸化下调,p62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CSA在LPS模型中发挥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神经可塑性、平衡Trp代谢稳态、降低神经炎症以及增强自噬发挥作用。2.CSA改善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及机制研究对Balb/c雄性小鼠给予CUMS刺激的同时每天口服给予CSA(7.5、15和30 mg/kg),6 周后采用 SPT、TS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novelty suppressed feeding test,NIF)评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尼氏染色评价神经元的状态;采用WB测定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PSD-95、AP2、BDNF和TrkB)、炎症相关蛋白(p-IκB/IκB、p-p65/p65和GFAP)及自噬相关蛋白(p-mTOR/mTOR、p-ULK1/ULK1、LC3Ⅱ/LC3Ⅰ、p62 和 Beclin1)水平;采用 LC-MS/MS法测定Trp及其代谢产物(5-HT、KYN、3-HK和KYNA)的含量;采用RT-qPCR 测定相关炎症指标 TNFα、IL-1β、IL-10、TGFβ、IDO 和 TLR4 的 mRNA 水平;采用IHC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小鼠血清的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A在15和30 mg/kg剂量下可以显着升高CUMS小鼠的糖水偏爱指数,在7.5和15mg/kg剂量下显着缩短悬尾不动时间,在15mg/kg剂量下显着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在TST和FST检测中的某些时段内,CSA给药组比阳性药阿米替林(10mg/kg)给药组的不动时间更短,其变化趋势更为平稳。对对照组、CUMS模型组和CSA(15mg/kg)给药组小鼠皮层中的相关蛋白和代谢物分子进行检测后发现,CSA可使CUMS模型小鼠的神经元损伤减少,PSD-95、AP2、BDNF和TrkB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受到抑制,TLR4/NF-κB通路下调,炎症因子IL-10、TNFα和TGFβmRNA的表达显着下降,Trp和5-HT的含量上调,KYN的含量下调,KYNA/3-HK的值升高,自噬通路的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表达上调,mTOR和ULK1的磷酸化下调,p62的蛋白表达显着下调。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CSA能明显逆转CUMS引起的小鼠血清中代谢物轮廓的部分改变,鉴定出了 16个生物标志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二氢黄体酮、丙氨酸、黄嘌呤、二十碳三烯酸、牛磺酸、亚牛磺酸、半乳糖、胍乙酸等,涉及神经递质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牛磺酸与次牛磺酸代谢、半乳糖代谢、能量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这些改变的代谢物和产前抑郁症、多巴胺β羟化酶缺陷症、GABA氨基转移酶缺乏症、黄嘌呤尿等疾病显着相关。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CSA在CUMS模型中发挥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神经可塑性、平衡Trp代谢稳态、降低神经炎症、增强自噬以及逆转神经递质代谢、能量代谢等代谢通路发挥作用。3.CSA改善OVX小鼠的认知障碍和相关机制研究首先,考察小鼠OVX后不同时点认知功能的改变情况,以建立OVX小鼠认知障碍模型。ICR雌性小鼠在麻醉状态下施行OVX手术,术后2、4、8周时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novel objectrecognition,NOR)和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价,采用WB测定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BDNF和TrkB)及自噬相关蛋白(ULK1和LC3Ⅱ/LC3Ⅰ)水平。结果表明,在OVX造模2周和4周时其新物体识别指数和空间记忆均没有受到显着影响,而在造模8周时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降低,空间工作记忆受损。对小鼠海马中的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后发现,OVX造模4周和8周时BDNF/TrkB信号通路显着下调,造模8周时自噬水平降低。因此,我们认为OVX造模8周可以较好地造成小鼠的认知障碍。其次,采用所建立的OVX模型,施行OVX手术后每天口服给予CSA(7.5、15和30 mg/kg),8周后通过NOR和MWM实验研究CSA对OVX模型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采用WB测定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PSD-95、AP2、BDNF和TrkB)、雌激素受体 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炎症相关蛋白(p-IκB/IκB、p-p65/p65 和 GFAP)及自噬相关蛋白(p-mTOR/mTOR、p-ULK1/ULK1、LC3Ⅱ/LC3Ⅰ、p62和Beclin1)水平;采用LC-MS/MS法测定Trp及其代谢产物(5-HT、KYN、3-HK和KYNA)的含量;采用RT-qPCR测定相关炎症指标TNFα、IL-1β、IL-10、TGFβ、IDO 和 TLR4 的 mRNA 水平。结果表明,CSA可以显着提高OVX模型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和显着缩短其在MWM工作记忆检测中的寻台潜伏期。CSA给药可以使OVX模型小鼠海马中PSD-95、AP2、BDNF和TrkB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ERα表达显着上调,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得以抑制,炎症因子IL-10和TNFα的mRNA表达降低,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5-HT的含量上调,KYN及下游3-HK、KYNA的含量下调,3-HK/KYN的值减小,自噬通路中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表达上调,mTOR和ULK1的磷酸化下调,p62的蛋白表达显着下调。综上,我们认为CSA在OVX模型中发挥改善认知障碍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神经可塑性、上调ERα表达、平衡Trp代谢稳态、降低神经炎症以及增强自噬发挥作用。综上,CSA在LPS及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和OVX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中分别发挥抗抑郁和改善认知障碍的药理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和增强神经可塑性、平衡Trp代谢稳态、降低神经炎症、增强自噬水平和上调ERα水平有关,可能涉及神经递质代谢、能量代谢、激素合成等代谢通路。本研究为CSA进一步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王燕明[7](2020)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获得性、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1/3。ITP缺乏实验室特异性的“金标准”,尽管2019新版共识已出版,但其主要聚焦于治疗,ITP迄今为止仍为排除性诊断。ITP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指排除所有已知的继发性ITP病因,而继发性ITP主要是指由遗传或获得性易感疾病所触发的,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甲状腺疾病、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血液病、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妊娠血小板减少、急慢性感染、假性血小板减少以及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ITP的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失耐受是最基本的机制。而ITP经典的发病机制为特异性血小板自身抗体介导及细胞毒T细胞直接杀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同时细胞毒T细胞协同血小板自身抗体可直接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导致其成熟障碍,从骨髓水平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此外,近几年来,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并导致其在肝内破坏,这是非依赖免疫球蛋白Fc部分c末端受体(Fc受体)的血小板清除之重要途径。ITP的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需权衡患者年龄、出血程度、合并症、合并用药等因素。其治疗策略旨在恢复与止血作用相匹配的血小板计数而并非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值。一线治疗专注于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血小板破坏,皮质类固醇为ITP一线治疗的首选,能够广泛调节自身免疫紊乱状态。其主要包括传统剂量的泼尼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鉴于传统剂量泼尼松需逐渐减量、疗程较长,大剂量地塞米松因起效快、疗程短、皮质类固醇副作用大大减少等优势而逐渐取代传统剂量泼尼松。虽皮质类固醇有效经济,但临床仍有大约1/3的患者对其无效,需转入二线治疗。二线治疗为FTP患者长期治疗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TPO-RA)、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随着新的治疗药物不断出现,以及手术相关的感染、血栓及致死等相关风险,脾切除率逐渐下降。文献报道,继发性 ITP(HCV 相关),即 Secondary-ITP(HCV-associated)患者较原发性ITP患者,其出血的发生率更高、严重程度更重,在临床上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及有创操作、增加输注血小板花费、输血相关风险及影响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成为临床大夫面临的棘手问题,而亟待发现新机制并可能为提升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而作为人-鼠嵌合单抗抗体利妥昔单抗,能够与B细胞表面特异性跨膜受体CD20结合,从而引起B细胞的打孔效应,其中可能的机制包括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等,最终导致B细胞清除。其总有效率达60%,长期有效率达20~25%,因相当于“药物性脾切除”,在原发性ITP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价格相对昂贵,临床上尚缺乏对其治疗反应预测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应用荧光素标记的ECL和RCA-I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小板脱唾液酸化和Neu1表达的水平,首次为出血风险更为严重的Secondary-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清除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提升血小板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应用抗核抗体(ANA)检测,评估利妥昔单抗在原发性ITP患者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并比较了其他检测指标的可能干扰作用,为临床预测ITP中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指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第一部分: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一种新型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继发性ITP(HCV相关)即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和正常对照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分析两组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关系,并分析与血小板破坏的相关性;检测继发性ITP(HCV相关)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检测治疗后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及神经氨酸酶1(neuraminidase 1,Neu1)表达水平。从而明确继发性ITP(HCV相关)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异常,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在HCV病程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及之后的变化。旨在诠释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的一种新的发病机制,从而为 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措施。研究方法:1.入组45例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治疗前收取外周血,治疗开始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且收取外周血。同时入组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血常规检测血小板数目。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后暴露的β半乳糖(βGals)的水平,即以PE-Cy5-CD41a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并同时与FITC-ECL,FITC-RCA-I共孵育,以后两者的平均荧光强度用来反映血小板的去唾液酸化水平。3.应用RT-PCR法检测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和正常对照、治疗前后的Neu1拷贝数。结果:1.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2.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12周(SVR12)及NR率分别为91.4%、8.6%,SVR12患者治疗后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而NR患者治疗前后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无统计学差异。3.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相比,其Neu1拷贝数更高。结论:1.试验组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经DAA治疗后,雷迪帕韦/索非布韦(吉二代)及维帕他韦/索非布韦(吉三代)组患者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均下降,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从而阐明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慢性丙肝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这为丙肝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新机制,从而有望为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3.第二部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核抗体与利妥昔单抗干预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检测原发性ITP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外周血中ANA水平,对比ANA阳性和阴性ITP患者的早期疗效,包括有效率和起效时间;同时评价两组间性别、年龄、初始血小板计数、IgG水平、骨髓中巨核细胞计数、不同利妥昔单抗剂量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可能的影响,通过对比ANA阳性组及阴性组ITP患者随访半年、1年及2年的持续缓解率,比较二者的远期疗效,并评价二者的生存曲线。从而为ITP利妥昔单抗的治疗反应提供了有力的预测指标。研究方法:1.应用连续队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国内三家中心,分别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泰安中心医院成人原发性ITP患者的临床记录(2012.01-2018.12),选取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共287例。2.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在Hep-2细胞底物上测定ANA。3.根据患者治疗前体内ANA滴度,分为ANA 阳性组98例和阴性组189例。4.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持续时间、基线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出血评分。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2年,评估ANA阳性组及阴性组ITP患者的早期、远期有效率。对前者的评价是基于国际最新ITP诊疗及实践指南,而后者则是指,获得早期缓解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持续达30×109/L以上的时间。结果:1.ANA阳性组及阴性组在性别、年龄、初始血小板中位计数、IgG中位水平、ITP持续时间、出血分数、骨髓巨核细胞中位计数间均无显着差异。2.ANA阳性组较ANA阴性组相比,早期有效率明显升高,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3.ANA阳性组随访6个月时总有效率及完全反应(CR)率呈直线下降,而ANA阴性患者的总有效率及CR率下降不明显。4.ANA阳性组在随访1年后总有效率低于5%,随访2年后有效率接近0。而ANA阴性组在在随访1年后总有效率仍达35.4%,缓解率达19%,随访2年后总有效率仍高于20%。结论:1.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ANA阴性组相比,ANA阳性组的ITP患者的早期总有效率及完全反应率更高,但远期有效率更短。2.ANA阴性组的远期有效率与其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研究报告相当。3.ANA筛查可能是预测ITP中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的有效指标。

丁艳[8](2020)在《FGL2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疟疾仍然是全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主要发生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WHO报道,2019年全球仍有2亿疟疾病例,并导致40余万疟疾患者死亡(WHO,2019)。疟疾生命周期包括蚊体内的蚊期(mosquito stage),以及人体内的红外期(又称肝期,liver stage)及红内期(blood stage)。疟原虫在人体内两个时期的发育中,机体免疫系统能够感知疟原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在红外期发育中,肝细胞内的MDA5-MAVS-IRF3/IRF7信号通路能够识别疟原虫RNA并触发I型干扰素免疫反应[1],通过募集和诱导NK/NKT细胞分泌IFN-γ杀灭肝期疟原虫。在红内期发育中,机体抗感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能有效活化应对原虫增殖。感染早期,机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2]和巨噬细胞[3]能迅速通过TLR2/4或TLR9等受体识别入侵的疟原虫,并释放促炎因子,增强DCs和巨噬细胞对其胞内疟原虫的杀伤,在早期控制疟原虫的增殖。感染晚期,活化的DCs则激活后续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对入侵疟原虫的清除作用。例如,疟原虫特异性抗体能阻断裂殖体入侵红细胞[4],并可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吞噬能力[5]。CD4+T细胞通过分泌IFN-γ和TNF-α等促炎因子杀灭红内期原虫[6],并能有效辅助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7];而CD8+T细胞通过产生perforin和granzyme B等效应分子对最终清除疟原虫及控制慢性感染非常重要[8]。然而,无论是红外期原虫还是红内期原虫,在机体强大的免疫攻击下仍然能够存活并持续增殖来完成生命周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疟原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发展了一系列的免疫逃避或抑制策略。在红外期,子孢子通过SPECT-1、SPECT-2(sporozoite microneme protein essential for cell traversal,SPECT)及血小板反应蛋白相关匿名蛋白(thrombospondin-related anonymous protein,TRAP)的帮助进行滑动运动,突破皮肤的机械障碍进入肝脏[9];能穿过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逃避吞噬,同时还能调节KC细胞因子表达谱,导致Th1细胞因子的下调和Th2细胞因子的上调以确保安全通过[10]。此外,子孢子表面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可与KC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1)和蛋白多糖相互作用,增加细胞内cAMP/EPAC水平,阻止活性氧的形成[11]。子孢子还能迫使KC发生凋亡,或通过下调KC表面MHC-Ⅰ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KC的抗原提呈能力[12];穿越完成后,子孢子能利用肝细胞表面受体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epari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s)发生识别并启动入侵信号[13],其顶端微线体释放的蛋白P52和P36能与肝细胞肾上腺素A2受体(EphA2)相互作用,对形成纳虫空泡作用关键[14,15];侵入肝细胞后,子孢子隐匿在肝细胞来源的纳虫空泡膜(parasitophorous vacuole membrane,PVM)包围的纳虫空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PV)中,假定的致密颗粒蛋白UIS3和UIS4被释放并运输到PVM,UIS3能协助子孢子逃避肝细胞自噬[16]。在红内期,疟原虫的免疫逃避和免疫抑制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它能通过多种手段隐匿自己躲避宿主免疫识别。比如胞内寄生就是最原始但最有效的一种躲藏方式,这能使疟原虫与宿主免疫细胞隔离开来。其次,红内期疟原虫能在感染红细胞表面表达PfEMP-1分子,通过与宿主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相关受体ICAM-1或CD36等分子结合,粘附在宿主各重要脏器逃避脾脏的免疫监视[17];另外,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还能“纠集”正常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形成花环状凝集物[18]和团块[19],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杀伤。最后,红内期原虫还能通过竞争性抗原结构域阻止疟原虫特异性抗体的结合[20]、通过分子模拟减弱疟原虫蛋白的免疫原性[21]等方式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疟原虫在红内期不同阶段通过Var基因表达可变抗原蛋白,有助于它们在宿主免疫系统中的伪装[22]。另一方面,红内期疟原虫非常擅长操纵宿主自身免疫功能元件为己所用。比如具有较强免疫调节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Treg),来自人疟的研究显示,红内期感染将导致机体Treg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较低的Treg细胞频率与较少的寄生虫载量和更有利的疾病结局有关[23,24]。纵向研究表明,临床疟疾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高于感染前或恢复期患者[23],感染前较高的Treg细胞频率与凶险型疟疾风险增加相关[25]。此外,广泛表达于DC细胞、B细胞和T细胞表面的PD-1,是机体另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负向调控分子,也常被红内期原虫利用抑制机体抗疟免疫应答。来自人疟的研究显示,流行区患者体内的CD4+T细胞高表达PD-1将引起其功能衰竭。鼠疟研究发现,CD4+T细胞的功能在阻断PD-1后得到显着增强并能快速清除红内期感染[26]。另外,PD-1还参与了红内期原虫对B细胞的耗竭,因为研究发现阻断PD-1可使CD4+Tfh和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GC B)数量显着增多并产生更高滴度的疟原虫特异性抗体。新近发现的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ibrinogen-like protein 2,FGL2),是机体另一种具有较强免疫抑制能力的负向调控分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FGL2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妊娠失败[27]、肿瘤生长[28]、病毒感染[29-31]、同种异体排斥反应[32]和自身免疫性疾病[33,34]。FGL2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膜结合型FGL2(membrane FGL2,mFGL2)和可溶性FGL2(soluable FGL2,sFGL2)。mFGL2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是一种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直接凝血酶原酶,它能通过一种非特异途径将凝血酶原切割成凝血酶,从而在免疫相关凝血中发挥促凝作用[35-37]。相比之下,sFGL2主要由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34,38-40],功能上不同于mFGL2,sFGL2具有免疫调节能力[41,42]。那么,疟原虫是否可能通过FGL2抑制或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呢?在本论文研究之前,课题组对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红内期感染能显着诱导sFGL2表达,后者可促进红内期原虫增殖。后续的机制研究发现,sFGL2在疟疾红内期中存在与其他疾病不同的作用机制,表现为s FGL2并不抑制宿主抗红内期感染的适应性免疫(抗体、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FGL2缺失后功能并未增强)。相反,sFGL2通过表达于细胞表面的FcγRIIB受体,抑制巨噬细胞产生趋化因子MCP-1,使募集到脾脏的NK细胞和NKT细胞显着减少,致使IFN-γ表达降低,从而使机体抗疟原虫感染的固有免疫变得微弱,进而促进红内期疟原虫增殖(博士论文,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虽然我们理清了sFGL2抑制抗红内期固有免疫的作用主线,但其中还有许多部分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比如其它种属疟原虫感染是否诱导sFGL2分泌,以及sFGL2的促进红内期原虫增殖的作用是否在其它种属疟原虫感染中具有普遍性,sFGL2的表达与原虫率的相关性,MCP-1产生的分子机制,以及s FGL2抑制巨噬细胞产生MCP-1的胞内分子机制等等。因此,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将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内容回答上述系列问题。此外,鉴于FGL2在红内期的重要作用,课题组还进一步调查了FGL2是否在红外期感染时发挥作用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制,这是本课题第二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红内期疟原虫感染诱导sFGL2表达上调,后者显着促进红内期原虫增殖1、红内期疟原虫感染显着诱导sFGL2表达上调,且sFGL2的表达水平与疟原虫载量呈正相关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夏氏疟原虫感染将引起sFGL2过度分泌,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普遍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它种属疟原虫感染(无论是伯氏疟原虫ANKA株还是约氏疟原虫BY265株感染),也能显着诱导血清中sFGL2表达上调,sFGL2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原虫增殖曲线的起伏较吻合,与夏氏疟原虫感染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更加表明,sFGL2的表达水平与疟原虫载量均呈正相关。2、sFGL2是红内期疟原虫逃避宿主杀伤的新途径FGL2缺失后能使约氏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红内期原虫增殖受到显着抑制,而通过回补rFGL2,将使红内期原虫增殖能力恢复至WT小鼠水平,该结果与夏氏疟原虫实验结果一致,进一步充分证明了s 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发育中的促进作用。另外,对FGL2敲除小鼠的凝血功能进行分析,免疫荧光实验比较两种感染小鼠脾脏纤维蛋白的沉积时发现,无论是在红内期感染前还是感染进行时,fibrin在两种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均无显着性差异。3、调节性T细胞(CD4+Foxp3+CD25+regulatory T cell,Treg)是分泌sFGL2的主要细胞来源之一课题组前期通过系列实验证明CD4+Foxp3+CD25+Treg是分泌sFGL2的主要细胞来源之一。为进一步验证此结论,我们随后进行了Treg细胞的过继转移实验。通过将来自WT小鼠和FGL2敲除小鼠的Treg细胞分别过继到FGL2敲除的感染小鼠体内,发现接受WT小鼠来源的Treg细胞的FGL2-/-感染小鼠,其红内期原虫增殖能力恢复至WT感染小鼠水平,而接受FGL2敲除小鼠来源的Treg细胞的FGL2-/-感染小鼠,其原虫率并未发生显着性改变。二、sFGL2显着抑制抗红内期感染的固有免疫1、特异耗竭巨噬细胞后,FGL2-/-小鼠增强的抗红内期感染的免疫保护力消失课题前期研究已证实,FGL2-/-感染小鼠中巨噬细胞作用关键,是机体抗感染的固有免疫得到增强的始动因素之一,但我们并没有进行反向实验验证其作用。在本节实验中,通过对FGL2-/-小鼠注射Clodronate Liposomes[43]特异耗竭巨噬细胞,发现当巨噬细胞缺失后,FGL2-/-小鼠体内原虫增殖能力显着增强,其原虫率恢复至WT感染小鼠水平,并在感染10天后原虫造成FGL2-/-小鼠死亡。此外,缺失巨噬细胞的FGL2-/-感染小鼠,血清中MCP-1和IFN-γ的含量急剧下降,甚至显着低于WT感染小鼠。以上结果再次证明,巨噬细胞在FGL2-/-小鼠增强的抗红内期感染的固有免疫中作用十分关键。2、红内期疟原虫代谢产物可被TLR2识别,而不是TLR9,诱导巨噬细胞分泌MCP-1接下来课题组对巨噬细胞产生MCP-1的分子机制作了研究。通过分离WT小鼠和TLR2敲除小鼠的BMDM(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加入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裂解产物pRBC进行刺激并检测MCP-1的表达,发现当TLR2缺失后,其BMDM受pRBC刺激后分泌MCP-1的能力较WT BMDM相比,显着降低,而TLR9拮抗剂ODN 2088的加入,则对WT BMDM产生MCP-1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3、红内期疟原虫利用sFGL2,通过FcγRIIB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分泌MCP-1课题前期通过构建巨噬细胞条件缺失FcγRIIB受体小鼠(FcγRIIBfl/fl Lyz2-cre),在体外实验证实,sFGL2通过FcγRIIB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分泌MCP-1。为再次巩固这一结论,我们对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进行了夏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实验,以FcγRIIBfl/fl小鼠作为对照,收集了两种小鼠感染后第6天的血清,检测其中MCP-1和IFN-γ的表达,发现与FcγRIIBfl/fl小鼠相比,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血清中MCP-1和IFN-γ的含量均显着增加。4、sFGL2-FcγRIIB信号通过抑制TLR2信号通路下游JNK分子磷酸化,阻碍巨噬细胞分泌MCP-1课题前期研究已知晓,红内期原虫代谢产物可被TLR2识别进而活化巨噬细胞分泌MCP-1,TLR2下游NF-κB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均参与MCP-1的产生。通过检测两条信号通路上游共同的信号分子TAK1,下游信号分子p65、MKK4、MKK7、JNK和ERK的活化情况,发现只有MAPK信号通路的JNK分子的磷酸化受到显着抑制,说明sFGL2-FcγRIIB抑制信号作用的胞内位点在JNK分子上。为进一步验证此结论,我们利用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中进行了相同实验。结果与RAW264.7细胞株实验一致,在对照小鼠的BMDM中,JNK分子的活化在rFGL2存在时受到显着抑制。而在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的BMDM中,JNK的磷酸化不受rFGL2的影响,这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前面已得出另一结论:sFGL2通过FcγRIIB受体发挥抑制作用。5、sFGL2在人疟中可能通过相同的分子机制发挥重要作用鉴于人疟患者中sFGL2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显着升高,课题组接下来探讨了sFGL2在人疟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在人巨噬细胞株THP-1中进行的刺激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sFGL2同样通过FcγRIIB受体发挥抑制作用,且sFGL2-FcγRIIB信号同样显着抑制了JN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以上实验提示,sFGL2在恶性疟中可能通过相同的分子机制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疟原虫增殖。第二部分FGL2在红外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将显着诱导宿主FGL2表达上调1、WT小鼠肝脏FGL2 mRNA表达水平在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后显着上调通过按蚊叮咬和子孢子接种两种感染方式,观察了感染42小时后,实验小鼠肝脏FGL2 mRNA表达水平有无变化。结果显示,无论哪种感染方式,红外期疟原虫均显着诱导实验小鼠肝脏FGL2 mRNA表达上调,且随子孢子接种剂量的升高而升高。2、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可能诱导mFGL2,而不是sFGL2,的表达通过设置不同剂量,多个时间点,收集子孢子感染小鼠血清,检测其中sFGL2的含量。结果发现无论哪个剂量的子孢子感染,sFGL2的浓度在疟原虫红外期整个发育周期内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而当疟原虫进入红内期感染后,sFGL2的表达水平却显着升高。鉴于子孢子感染小鼠肝脏总体FGL2 mRN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可能诱导mFGL2,而不是sFGL2,的表达。二、FGL2促进疟原虫红外期的发育1、红外期原虫在FGL2缺失后其增殖受到显着抑制随后我们应用约氏疟原虫BY265株子孢子感染了FGL2敲除小鼠,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感染小鼠肝脏疟原虫载量,结果发现FGL2缺失后,疟原虫在肝脏的增殖与正常对照相比受到显着抑制,说明FGL2确实能促进疟原虫红外期的发育。2、子孢子感染的FGL2敲除小鼠,红内期出现时间晚于WT小鼠且初始原虫率更低为进一步确定FGL2的作用,我们还对红外期感染的FGL2敲除小鼠其红内期原虫出现时间及初始原虫血症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当使用低剂量的子孢子感染时,FGL2敲除小鼠体内红内期原虫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WT小鼠,甚至有的FGL2敲除小鼠不会出现红内期感染。此外,出现红内期原虫的FGL2敲除小鼠,其初始原虫率显着低于WT小鼠。三、FGL2通过抑制IFN-γ分泌促进红外期疟原虫的发育1、FGL2缺失后,感染小鼠肝脏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感染小鼠缺失FGL2后,肝脏促炎因子IFN-γ和TNF-α的转录水平较对照小鼠显着升高,IL-12在两组小鼠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而抗炎因子IL-10 mRNA的表达水平在两组小鼠间也无明显差异。此结果提示,FGL2敲除小鼠体内降低的肝脏虫荷可能是其表达升高的促炎因子作用的结果。2、FGL2缺失后,感染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含量显着增加通过CBA法流式检测了两组子孢子感染小鼠血清中,包括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在内共6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实验结果与肝脏定量检测一致,促炎因子IFN-γ、TNF-α、IL-12及MCP-1的浓度在FGL2-/-感染小鼠中显着升高。FGL2-/-感染小鼠中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小鼠。此结果进一步证明升高的促炎因子可能在FGL2-/-感染小鼠中发挥抗疟作用。3、IFN-γ是FGL2敲除小鼠抑制肝期疟原虫增殖的主要效应分子随后选取了抗红外期免疫中作用最重要的IFN-γ进行反向验证实验。通过对FGL2敲除小鼠注射抗IFN-γ抗体(anti-IFN-γmAb),发现当FGL2敲除小鼠缺失IFN-γ后,其肝脏虫荷恢复至WT感染小鼠水平。此外,耗竭IFN-γ后,FGL2-/-感染小鼠红内期出现时间提前,甚至还要早于WT感染小鼠,红内期初始原虫率也显着升高并高于WT感染小鼠。这些结果充分说明,IFN-γ是FGL2敲除小鼠抑制肝期疟原虫增殖的主要效应分子。

张晓宇[9](2020)在《UBC9调控锌诱导肺发育过程上皮细胞分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锌离子能否促进肺发育。2.筛选出与肺发育密切相关的SUMO化关键蛋白,观察SUMO化关键蛋白在小鼠胚胎时期肺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3.探讨UBC9在锌离子诱导肺发育过程中II型肺上皮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1.建立小鼠高锌模型,自母鼠怀孕第一天至生产后7天,模型组给予怀孕母鼠高锌饲料(90 mg/kg锌,Zn E),对照组给予怀孕母鼠正常饲料(30mg/kg锌,Zn A),两组分别于怀孕E12.5、E14.5、E16.5、E18.5、E20.5天及出生后1、4、7天采集和处理肺组织。2.肺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镜下观察不同时期高锌组和正常组肺组织。3.收集E14.5、E16.5、E18.5发育阶段的胎鼠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MO化关键蛋白的时空表达和变化趋势。4.收集E14.5、E16.5、E18.5及生后1、4、7天发育阶段的胎鼠肺组织,提取组织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时期肺组织UBC9表达水平。5.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高锌组和正常组肺组织UBC9表达水平。6.建立肺泡II型上皮细胞高锌模型,创建UBC9干涉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肺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表达情况,检测高锌状态及在UBC9干涉状态下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锌组的肺组织更早的形成原代支气管,可见上皮细胞扁平化,分支增多,终末气囊形态发生改变,间隔变薄,提示锌离子能够促进肺发育。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其他SUMO化关键蛋白相比,UBC9的变化更具有意义,在发育早期,UBC9蛋白呈高水平表达,并在整个肺发育过程中逐渐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证实相关结论,说明UBC9可能在肺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锌组的UBC9表达水平增加,说明锌离子可以促进肺组织中UBC9的生成,进一步验证了UBC9在肺发育过程中重要作用。4.Western blotting结果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ZnCl2使AQP5蛋白表达增多,SP-C蛋白表达减少,转染UBC9 si RNA后,使AQP5蛋白表达减少,SP-C蛋白表达增多,ZnCl2诱导AT2细胞分化的作用明显减弱,说明锌离子通过UBC9诱导AT2细胞分化成AT1细胞。结论1.锌离子促进肺发育。2.UBC9在肺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3.锌离子通过增加UBC9水平,进而诱导II型肺上皮细胞分化。

张子明[10](2020)在《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动脉高压与肺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宫内生长受限(IUGR,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定义为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十百分位数以下。宫内生长受限为妊娠期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宫内的不良环境,例如:胎盘血流量减少、母亲营养不良、药物、酒精以及长期应激等均可以影响胎儿的发育,从而引起宫内生长受限。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约占10%,其围产期的死亡率是正常新生儿的4-10倍。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David Barker教授对曾在荷兰大饥荒时期怀孕的妇女所生育的后代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遭遇过宫内营养缺乏的后代,在成年之后发生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人。此即“胎儿起源的成人疾病”学说。之后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表观遗传的改变在成人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中起到重要作用。胎儿为适应宫内恶劣的环境,改变了某些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进而对自身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发生了适应性改变。如果这种不良环境得不到及时纠正,这种适应性调节将发生永久性改变,导致成人期发生疾病的风险增加。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基因序列的情况下使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例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micro RNA、印记基因等。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不仅是胎儿本身(子一代)暴露于不良的环境刺激中,胚胎原始生殖细胞(未来将发育成子二代)也同时受到不良环境的干扰,所以,子一代的体细胞以及生殖细胞可能将同时发生这种表观遗传修饰,这种修饰的改变再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子二代,此即为“代际遗传效应”。这种作用已在代谢性疾病中得到证实,然而,心血管疾病的代际遗传研究却很少有文献记载,尤其是肺动脉高压(PAH,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是否有这种现象尚不可知。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复杂的涉及多种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紊乱,最终会导致右心衰和死亡。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和进展的标志之一是肺血管内皮(PVECs,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功能障碍。功能失调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持续活跃状态,表现为过度增殖、迁移增加以及血管生成紊乱,并最终导致平滑肌和外膜的增厚,引起肺动脉高压。由于肺动脉高压在发展至晚期之前很难被发现,所以低氧刺激常常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肺动脉功能异常。我们课题组前期已经证明,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在缺氧后更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然而,这种肺动脉高压是否伴随着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障碍以及这种内皮功能失调是否遗传给子二代尚不可知。在各种内皮介质中,ET-1具有持久的收缩血管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能刺激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ET-1主要在内皮细胞中合成。ET-1的升高与内皮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均有关,然而,其在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心血管代际遗传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由于人群研究中可能存在许多混杂因素以及各种偏倚,本课题通过限制孕期营养建立了宫内生长受限的代际遗传大鼠模型,并对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肺动脉压力以及肺血管内皮功能进行研究,探讨两代之间共同发生的肺血管相关的改变及其可能的表观遗传机制。这项研究为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代际遗传疾病提供了一个新证据,为今后探究可能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部分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动脉高压的代际遗传效应目的:1.评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生长发育指标;2.评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右心室肥厚程度;3.评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肺血管重塑以及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4.探究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肺血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1.宫内生长受限的代际遗传模型的建立与分组:正常雌鼠确认怀孕后,在整个孕期中给予其相较于对照组50%的饮食,待产下仔鼠后,母鼠恢复自由饮食。只取雄性仔鼠进行研究,限制饮食组母鼠产下的仔鼠命名为IUGR-F1,对照组母鼠产下的仔鼠命名为control-F1。待9周龄后,将IUGR-F1与control-F1的大鼠与正常雌鼠进行交配,产下的仔鼠分别命名为IUGR-F2与control-F2。2.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与分组:9周龄时将IUGR-F1、control-F1、IUGR-F2与control-F2大鼠放置于低氧箱中14天,维持低氧箱浓度在11%左右,待低氧结束后进行相关血流动力学的测量及后续实验。3.生长发育指标的评估:包括出生体重以及生后3周的生存率。4.心室肥厚程度的评估:游离右心室与左心室及室间隔,并进行称重,计算右心指数。5.肺血管重塑状况的评估:利用alpha-SMA抗体对肺小动脉平滑肌层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利用Image J软件对肺小动脉中膜厚度进行测量。6.肺血流动力学的评估:通过测量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进行评估。7.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分选:利用免疫磁珠法(MACS)对肺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直接分选。8.对调节肺动脉压力的相关基因的转录及翻译水平进行检测:利用荧光定量PCR与Wb技术对肺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1.成功建立宫内生长受限的代际遗传大鼠模型。2.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的出生体重、生后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的出生体重、生后生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指数在常氧下无明显差异,低氧暴露后明显升高。相似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指数在常氧下无明显差异,低氧暴露后明显升高。5.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的肺血管重构在常氧下无明显差异,低氧暴露后明显加重。相似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的肺血管重构在常氧下无明显差异,低氧暴露后明显加重。6.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的ET-1的转录、翻译水平增高。相似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的ET-1的转录、翻译水平增高。结论:1.宫内生长受限不会引起出生体重与生存率的代际遗传效应。2.宫内生长受限可介导肺动脉高压的代际遗传效应,这种代际遗传效应可能与肺血管内皮来源的ET-1表达增高有关。第二部分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目的:1.评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2.评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3.评估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4.对ET-1基因进行干扰,评估干扰后的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与子二代大鼠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方法:1.大鼠原代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的培养:灌洗并分离大鼠的肺组织,培养肺血管内皮细胞。2.对培养的内皮细胞进行鉴定:通过流式分选、免疫荧光以及显微镜观察三种方法进行鉴定。3.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的评估:通过CCK-8试剂盒进行检测。4.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的评估: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进行检测。5.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的评估:通过小管形成实验进行检测。6.小干扰RNA(siRNA)对ET-1基因进行干扰,评估干扰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结果:1.成功培养大鼠原代肺血管内皮细胞。2.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肺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在常氧下无明显差异,在低氧暴露后明显升高;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肺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升高。3.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肺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常氧下无明显差异,在低氧暴露后明显升高;且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肺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升高。4.ET-1 siRNA干扰后,ET-1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了99.5%,翻译水平下降了64%。5.ET-1 siRNA干扰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生成能力明显下降。6.ET-1 siRNA干扰后,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肺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生成能力无明显差异。相似地,与对照组相比,ET-1 siRNA干扰后,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肺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生成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1.宫内生长受限可介导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2.该代际遗传效应可能与肺内皮来源的ET-1表达增高有关。第三部分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动脉高压及肺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的表观调控机制目的:1.探究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观遗传变化;2.探究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观遗传变化;3.探究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精子的表观遗传变化。方法:1.成熟精子的提取:从附睾尾中获取成熟的游离精子。2.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的分选:利用免疫磁珠法(MACS)对肺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直接分选。3.DNA的提取:利用DNA提取试剂盒对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与精子进行DNA提取。4.DNA甲基化的评估:利用BSP克隆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对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与精子的ET-1内含子区域进行甲基化水平的评估。5.组蛋白甲基化的评估: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对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与精子的的ET-1内含子区域进行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的评估。结果:1.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ET-1内含子区域的第1、2、5、6、9、13、15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2.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精子的ET-1的第3、9、12、15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3.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的肺内皮细胞的ET-1的第2、7、11、15、17、20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降低。4.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的肺内皮细胞的ET-1的A1、A2、A3片段的H3K4me3甲基化水平增高。5.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一代大鼠的精子的ET-1的A2片段的H3K4me3甲基化水平增高。6.宫内生长受限的子二代大鼠的肺内皮细胞的ET-1的A1、A2、A3片段H3K4me3甲基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1.宫内生长受限导致子一代与子二代肺内皮细胞的ET-1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2.宫内生长受限导致子一代精子的ET-1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3.宫内生长受限导致子一代肺内皮细胞和精子的ET-1 H3K4me3甲基化水平增高,但不改变子二代大鼠肺内皮细胞的ET-1 H3K4me3甲基化水平。

二、妊娠能暴露出致命的代谢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能暴露出致命的代谢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方法 ——以《影响妊娠期的内科疾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2. Task Description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writer
    2.2 Problems Identified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3. Process Description
    3.1 File Preparation and References
    3.2 Task Schedule
    3.3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Post-editing
4. Analytical Framework
    4.1 Literature Review
        4.1.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hesion
        4.1.2 Classification of Cohesive Ties
        4.1.3 Translation of Cohesive Ties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4.2 Analytical Framework
5. Case Analysis
    5.1 Sentence Cohesion
        5.1.1 Lexical Cohesion
        5.1.2 Grammatical Cohesion
    5.2 Discourse Cohesion
        5.2.1 Lexical Cohesion
        5.2.2 Grammatical Cohesion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2)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寨卡病毒
        1.1.1 传播背景
        1.1.2 传播途径
        1.1.3 临床症状
        1.1.4 病毒结构
    1.2 寨卡病毒疫苗
        1.2.1 灭活疫苗
        1.2.2 减毒活疫苗
        1.2.3 DNA疫苗
        1.2.4 mRNA疫苗
        1.2.5 腺病毒重组疫苗
        1.2.6 病毒样颗粒(VLPs)
        1.2.7 重组蛋白疫苗
    1.3 疫苗佐剂
        1.3.1 铝盐佐剂
        1.3.2 水油乳剂
        1.3.3 脂质体颗粒
        1.3.4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1.3.5 TLR激动剂
        1.3.6 联合佐剂
        1.3.7 多糖佐剂
    1.4 递送系统
        1.4.1 免疫应答原理
        1.4.2 微粒形成策略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策略
        1.5.1 立题背景
        1.5.2 研究策略
第2章 寨卡病毒E蛋白与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构建重组质粒ZKsE-pET21a
        2.3.2 质粒ZKsE-pET21a鉴定
        2.3.3 寨卡病毒E蛋白的诱导表达
        2.3.4 寨卡病毒E蛋白表达菌株的包涵体复性
        2.3.5 寨卡病毒E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分析鉴定
        2.3.6 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质粒ZKsE-pET21a鉴定
        2.4.2 E蛋白的诱导表达
        2.4.3 E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2.4.4 EDⅢ蛋白的诱导与表达
        2.4.5 EDⅢ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蛋白疫苗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制备与纯化
        3.3.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3.3.3 动态光散射分析
        3.3.4 E-PS样品定量分析
        3.3.5 圆二色光谱表征
        3.3.6 荧光光谱表征
        3.3.7 红外光谱表征
        3.3.8 E-PS样品的裂解效率测定
        3.3.9 免疫原性评价
        3.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3.3.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3.3.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3.3.13 毒性评价
        3.3.14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纯化与鉴定
        3.4.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3.4.3 动态光散射分析
        3.4.4 E-PS样品定量分析
        3.4.5 远紫外圆二色光谱表征
        3.4.6 荧光光谱表征
        3.4.7 红外光谱表征
        3.4.8 E-PS样品的裂解速率测定
        3.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3.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3.4.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3.4.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3.4.13 毒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血红蛋白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DⅢ蛋白疫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蛋白载体HM的制备与纯化
        4.3.2 HM-EDⅢ样品的制备与纯化
        4.3.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4.3.4 动态光散射分析
        4.3.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4.3.6 圆二色光谱表征
        4.3.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4.3.8 红外光谱表征
        4.3.9 免疫原性评价
        4.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4.3.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4.3.12 毒性评价
        4.3.13 数据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蛋白载体HM的纯化与鉴定
        4.4.2 HM-EDⅢ样品的纯化与鉴定
        4.4.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4.4.4 动态光散射分析
        4.4.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4.4.6 圆二色光谱表征
        4.4.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4.4.8 红外光谱表征
        4.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4.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4.4.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4.4.12 毒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5.2 本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理论意义与研究期待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专家证人的适格性
    第一节 与普通证人比较:美国专家证人的资格
        一、专家证人的适格标准
        二、专家证人与其他证人的比较
        三、专家证据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 美国专家证人在法庭实践中的职业义务
        一、豁免与追责:专家证人的职务义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专家证据的内容与形成
    第一节 专家证言的内容
        一、普通专家言论与专家证言
        二、联邦证据规则中的重要条款
        三、对专家证言的文本分析
    第二节 专家证言的样式
    第三节 专家报告的内容
        一、法庭科学:专家报告的主要客体
        二、科学方法的科学性:专家报告可靠性的依赖
    第四节 专家报告的样式
        一、专家报告的基本范式
        二、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专家证据的客观中立
    第一节 庭前开示:客观上的制度保障
        一、专家证据的庭前开示:
        二、专家证据开示的功能
        三、专家证据开示的例外
    第二节 矫正偏见:主观上的中立立场
        一、中立专家的制度基础
        二、矫正专家证人偏向性的措施
    第三节 法庭中的科学真实与法律真实
        一、法庭中科学与法律在追求真实中的统一
        二、法庭中科学与法律在追求真实中的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
    第一节 :最重要的三个判例
        一、延迟新兴科学采用的普遍接受原则:Frye v.United Stated(1923)
        二、强调科学方法鼓励审查:Daubert v.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Inc(1993)
        三、结束“多伯特规则”适用范围的争论:Kumho Tire Co.v.Carmicheal(1994)
    第二节 其他可采性规则
        一、关联性规则
        二、可靠性规则
        三、可接受性规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特色与反思
    第一节 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特色
        一、与大陆法系的比较
        二、与中国特色的比较
    第二节 法官与陪审团眼中的专家证据
        一、法官眼中的专家报告
        二、陪审团眼中的专家报告
    第三节 专家证据可采性的反思
        一、对专家证人的过度依赖
        二、法庭科学证据的不当司法运用
    第四节 对我国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构建的启示
        一、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标准设立的必要性
        二、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之构建
        三、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客观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附录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案例举要
索引

(4)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脏通络”电针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疗效观察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各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Akt、p-GSK-3β含量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氯硝柳胺与肉豆蔻木脂素抗弓形虫活性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抗弓形虫药物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1.1.1 传统治疗弓形虫病的药物
        1.1.2 传统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
        1.1.3 抗弓形虫药物的最新进展
        1.1.4 筛选新的抗弓形虫药物的研究方向
    1.2 氯硝柳胺的研究进展
        1.2.1 氯硝柳胺与癌症
        1.2.2 氯硝柳胺与细菌感染
        1.2.3 氯硝柳胺与病毒感染
        1.2.4 氯硝柳胺与代谢综合征
        1.2.5 氯硝柳胺与动脉收缩
        1.2.6 氯硝柳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1.2.7 氯硝柳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1.2.8 氯硝柳胺的多功能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1.2.9 氯硝柳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3 肉豆蔻木脂素研究进展
        1.3.1 肉豆蔻木脂素的抗炎作用
        1.3.2 肉豆蔻木脂素引起肺癌细胞凋亡
        1.3.3 肉豆蔻木脂素的保肝作用
        1.3.4 肉豆蔻木脂素的肠通透性
        1.3.5 肉豆蔻木脂素的药代动力学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
    1.6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化合物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细胞培养
        2.1.4 弓形虫RH株培养
        2.1.5 细胞毒性试验
        2.1.6 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筛选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化合物的细胞毒性
        2.2.2 化合物的体外抗弓形虫活性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氯硝柳胺体外和体内抗弓形虫活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细胞、虫株及动物
        3.1.4 细胞毒性试验
        3.1.5 氯硝柳胺抗弓形虫胞内增殖试验
        3.1.6 氯硝柳胺抗弓形虫胞内入侵试验
        3.1.7 氯硝柳胺体内抗弓形虫试验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氯硝柳胺对HFF细胞的细胞毒性
        3.2.2 氯硝柳胺的体外抗弓形虫增殖活性
        3.2.3 氯硝柳胺的体外抗弓形虫入侵活性
        3.2.4 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存活率试验
        3.2.5 虫体荷载量测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氯硝柳胺对弓形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细胞及虫株
        4.1.4 氯硝柳胺对弓形虫表面结构的影响
        4.1.5 氯硝柳胺对弓形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4.1.6 弓形虫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4.1.7 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测定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4.2.2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4.2.3 氯硝柳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下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氯硝柳胺抗弓形虫的转录组学与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细胞及虫株
        5.1.4 转录组学分析
        5.1.5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5.1.6 吖啶橙(AO)染色
        5.1.7 流式细胞仪分析
        5.1.8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转录组测序结果及验证
        5.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3 靶标蛋白捕获及HPLC-MS/MS鉴定
        5.2.4 转录组学与表面等离子共振关联分析
        5.2.5 氯硝柳胺影响弓形虫体内pH稳态
        5.2.6 流式细胞术评价弓形虫速殖子死亡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肉豆蔻木脂素抗弓形虫活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1.2 实验仪器
        6.1.3 细胞、虫株及动物
        6.1.4 细胞毒性实验
        6.1.5 肉豆蔻木脂素体外抗弓形虫增殖试验
        6.1.6 肉豆蔻木脂素体外抗弓形虫入侵试验
        6.1.7 肉豆蔻木脂素的剂量安全性试验
        6.1.8 感染小鼠组织内虫体荷载量测定
        6.1.9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6.1.10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6.1.11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肉豆蔻木脂素抑制弓形虫的胞内增殖和入侵
        6.2.2 肉豆蔻木脂素的体内抗弓形虫活性
        6.2.3 肉豆蔻木脂素对弓形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肉豆蔻木脂素抗弓形虫机理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7.1.2 实验仪器
        7.1.3 细胞及虫株
        7.1.4 肉豆蔻木脂素对弓形虫线粒体的影响
        7.1.5 弓形虫中ATP水平检测
        7.1.6 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
        7.1.7 mRNA表达
        7.1.8 蛋白质印迹分析
        7.1.9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肉豆蔻木脂素引起弓形虫线粒体损伤
        7.2.2 肉豆蔻木脂素增强弓形虫自噬的作用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木豆素抗抑郁和改善认知障碍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1 抑郁症的临床诊断
        2 抑郁症的病因
        2.1 生物学因素
        2.2 社会因素
        2.3 心理因素
        3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3.1 神经递质假说
        3.2 HPA轴假说
        3.3 神经可塑性假说
        3.4 表观遗传学机制
        3.5 神经炎症假说
        4 抑郁症的治疗
        4.1 难治性抑郁症
        4.2 临床起效时间长
        5 抑郁症的预后
        6 总结与展望
    第二节 木豆素的神经保护活性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体内神经活性
        2 CSA的神经活性机制
        2.1 抗炎作用
        2.2 抗氧化作用
        2.3 抗细胞凋亡作用
        2.4 雌激素样作用
        2.5 增强神经可塑性
        2.6 调节内质网应激
        3 总结及展望
    第三节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木豆素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LPS诱导抑郁样行为小鼠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品配制
        2.2 分组及流程
        2.3 行为学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剂量LPS对小鼠糖水偏爱指数的影响
        3.2 不同剂量LPS对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3.3 不同剂量LPS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4 讨论
        4.1 LPS剂量范围的文献依据
        4.2 LPS来源菌种血清型的选择
        4.3 LPS注射剂量对抑郁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LPS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初探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KYNA和3-HK的含量测定
        2.3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4 石蜡包埋与切片
        2.5 免疫组化染色
        2.6 尼氏染色
        2.7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2.8 图像分析
        2.9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剂量LPS对小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3.2 不同剂量LPS对小鼠海马和皮层中3-HK和KYNA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剂量LPS对小鼠海马和皮层中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不同剂量LPS对小鼠海马和皮层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节 木豆素对LPS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药理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品配制
        2.2 分组及流程
        2.3 行为学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糖水偏爱指数的影响
        3.2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节 木豆素改善LPS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Trp及代谢物的含量测定
        2.3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4 石蜡包埋与切片
        2.5 尼氏染色
        2.6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2.7 图像分析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3.2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3.3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炎症因子水平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3.4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4.1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4.2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4.3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炎症因子水平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4 CSA对LPS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皮层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第三章 木豆素改善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木豆素对CUMS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药理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品配制
        2.2 分组及流程
        2.3 行为学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糖水偏爱指数的影响
        3.2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TST不动时间的影响
        3.3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FST不动时间的影响
        3.4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在NSF中摄食潜伏期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节 木豆素改善CUMS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Trp及代谢物的含量测定
        2.3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4 石蜡包埋与切片
        2.5 免疫组化染色
        2.6 尼氏染色
        2.7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2.8 代谢组学分析
        2.9 图像分析
        2.10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3.2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3.3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炎症因子水平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3.4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3.5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血清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4 讨论
        4.1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4.2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4.3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炎症因子水平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4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皮层中自噬水平的影响
        4.5 CSA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血清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第四章 木豆素改善卵巢摘除小鼠的认知障碍和机制研究
    第一节 卵巢摘除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流程
        2.2 卵巢摘除术
        2.3 行为学检测
        2.4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OVX对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的影响
        3.2 OVX对小鼠水迷宫学习记忆成绩的影响
        3.3 OVX对小鼠海马中BDNF及TrkB蛋白水平的影响
        3.4 OVX对小鼠海马中自噬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OVX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4.2 OVX对小鼠海马中神经可塑性及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第二节 木豆素对卵巢摘除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品配制
        2.2 分组及流程
        2.3 行为学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CSA对OVX诱导的认知障碍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的影响
        3.2 CSA对OVX诱导的认知障碍小鼠水迷宫学习记忆成绩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节 木豆素改善卵巢摘除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Trp及代谢物的含量测定
        2.3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4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2.5 图像分析
        2.6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CSA对OVX诱导的认知障碍小鼠海马中雌激素受体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3.2 CSA对OVX诱导的认知障碍小鼠海马中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3.3 CSA对OVX诱导的认知障碍小鼠海马中炎症因子水平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3.4 CSA对OVX诱导的认知障碍小鼠海马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中文正文
    第一部分: 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一种新型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核抗体与利妥昔单抗干预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 克隆性造血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参考文献
英文正文
    Part I Platelet desialylation:A new pathogenesis and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second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Figures and Tables
    Part II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nuclear antibody and response to rituximab treatment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thrombocytopenia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Tables
        Figure legend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Submitted)

(8)FGL2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红内期疟原虫感染诱导SFGL2表达上调并促进原虫增殖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SFGL2显着抑制抗红内期感染的固有免疫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FGL2在红外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红外期疟原虫感染显着诱导宿主FGL2表达上调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在FGL2缺失后受到显着抑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FGL2 抑制IFN-Γ分泌促进红外期疟原虫的发育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抗疟疾红外期感染免疫与疟原虫免疫逃避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9)UBC9调控锌诱导肺发育过程上皮细胞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1 要仪器和试剂
        1.1.1 实验仪器
        1.1.2 实验试剂
        1.1.3 常用试剂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对象
        1.2.2 高锌模型建立及分组
        1.2.3 肺组织的采集与处理
        1.2.4 HE染色
        1.2.5 免疫组化
        1.2.6 细胞培养及分组
        1.2.7 细胞复苏
        1.2.8 细胞传代
        1.2.9 细胞冻存
        1.2.10 细胞转染及分组
        1.2.11 免疫荧光
        1.2.12 Western blotting
    1.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锌离子对小鼠胚胎及肺发育的影响
    2.2 SUMO化关键蛋白在小鼠胚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及变化趋势
    2.3 锌离子增加肺组织中UBC9的表达
    2.4 锌离子通过增加UBC9促进肺发育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缺锌影响胚胎发育的机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动脉高压与肺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和术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动脉高压的代际遗传效应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部分 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动脉高压与肺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的表观调控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父源性跨代表观遗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妊娠能暴露出致命的代谢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翻译方法 ——以《影响妊娠期的内科疾病》为例[D]. 满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D]. 齐金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D]. 涂钒.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4]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脏通络”电针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机制研究[D]. 杨育农.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氯硝柳胺与肉豆蔻木脂素抗弓形虫活性及机理[D]. 张吉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木豆素抗抑郁和改善认知障碍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陶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7]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D]. 王燕明. 山东大学, 2020(01)
  • [8]FGL2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丁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9]UBC9调控锌诱导肺发育过程上皮细胞分化的研究[D]. 张晓宇.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宫内生长受限介导的肺动脉高压与肺内皮功能失调的代际遗传效应[D]. 张子明.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怀孕会暴露致命的代谢缺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