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性论”——哲学思想起源初探

“宇宙人性论”——哲学思想起源初探

一、《宇宙人文论》——哲学思想源流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罗艳秋[1](2015)在《基于彝文典籍的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形成基础及学术内涵研究》文中指出彝族医药古籍文献是彝族传统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源头活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彝医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本质、规律的总结以及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其中所记载的一些诊疗方法至今仍被广大彝医所习用,具有权威性、概括性、系统性和指导性的特点,是彝族传统医药学术内涵阐释的知识源泉。如果脱离对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深入研究,彝族医药理论的学术内涵的阐释就不会深入,彝族传统医药理论的相关研究也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可以说古籍文献研究是学术内涵研究之必需,学术内涵研究是古籍文献研究之升华。为深入理解和阐释彝族传统医药理论的学术内涵,笔者强化对彝族医药古籍文献和口碑资料的发掘,不以某一人或某一书为依据,而是综合云贵川三省所的彝族医药古籍文献和彝医口述资料所得。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对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调查和分析,阐明彝族医药文献资源的构成情况,包括古籍文献和口碑文献两种;分析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特点,总结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流布特征和传承特点。其流传形式主要包括原生古籍、衍生古籍、新生古籍、再生古籍和口碑文献等五大类别;版本类型主要有手抄本、油印本、影印本、排印本、皮书和木刻本;对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流传形式和版本类型进行调查、分类和研究,以便弄清版本源流,以辨优劣,以补缺失;所调查的214种彝族医药古籍文献以南部方言、东南部方言和东部方言居多,有部分北部方言;证实彝族传统医药已经形成分科思想,所调查的彝族医药古籍文献按其内容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医经、医理、诊治、本草、方书、临床各科、养生、医案、医史、综合性医书、兽医等11大类,其中以医史类、方书类和临床各科类居多。第二部分通过对彝族医药古籍和彝医口碑资料系统研究、互相印证,发现彝族传统医药产生于生活实践,其源头活水是彝族古代天文历法,是在彝族古代天文、气象、历法、数学、医药等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下结出的灿烂之果,对解答中华传统医药的源头问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与科学意义。第三部分重点论述彝族传统医药理论的学术内涵。本研究发现彝族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知识是彝族传统医药源头活水,是其知识体系构建的主要理论来源。天文历法是一个严密的数理体系,在其指导下彝族将五生十成、十生五成、青线赤线、气浊、哎哺、宇宙八卦、天地五行、天干地支、六色、八方位年等属于彝族古代哲学范畴的医药理论用于认知生命与疾病并发展出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和保健的各种医疗实践、知识经验和技能,形成彝医药特有的学术内涵,是彝族医药学体系区别于其他医学体系的根本所在。本研究运用版本学方法、文献追溯法和田野调查法对获得的历史文献、社会调查资料、医疗实践经验、各家论述和个人创建等感性材料分析、判断、综合和推理,对相关理论给予科学阐释,充分反映和揭示彝族医药理论的本质。本课题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以十月太阳历为代表的彝族古代天文历法揭开了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的神秘面纱,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等所表达的天体运行及其气象变化规律是彝医理论形成的来源,本研究从源头上追溯彝族古天文历法与医学的演进关系,是揭示彝医药科学性的重要途径。(2)在研究方法上不就理论研究理论,更不是就医论医,而是将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不停留于书本寻找彝医药史实,重视从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寻觅“活史料”,运用文献追溯法,以“经典引申式”这种学术贯通的研究思路回溯到医药知识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积累背景之下理解和阐释,从彝族原创典籍中寻求学问真谛,从源头正确解读彝医药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学术内涵。(3)该研究成果不是以某一个人或是某一本书为依据,而是突破各篇之见、偏于一隅、单取独论等割裂整义、各取所需的局限,综合了云贵川三省所发掘的彝族医药古籍文献和彝医口述文献所得。回答了彝族医药理论“源于哪里”“流于何处”“价值何在”等关键问题,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发展。与其他同类着作不同的是,所有的阐释和论述均交待了理论的依据和来源。

萧洪恩[2](2018)在《探论彝族哲学思想的相关研究:基于既有研究成果的主题检讨》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在中国知网上可检测出直接"哲学"研究的少数民族已达34个,其中即有彝族。在中国知网的"彝族"主题检索中,研究文献达到了近28 000条,其中直接的"哲学"研究及相关文献达到了400多条,这不仅说明在彝族文化研究中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说明相关的哲学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在结合其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分类整理中国知网上彝族研究的27 845篇文献,以"彝族哲学思想的相关研究"为问题域,以相关哲学研究成果为前提,从而分析阐明彝族哲学研究的未来方向——彝族哲学可从萌芽、形成与转型三个阶段进行分别研究。萌芽阶段主要研究其神话、传说、古歌等中的哲理思维;形成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具体历史叙述可推及秦汉以后及至民国初年;转型阶段主要研究近现代以来的思想观念新动向。

司亚勤,王路平[3](2002)在《论古代彝族的宇宙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认为广泛流传于贵州毕节地区的《宇宙人文论》、《彝族源流》和《西南彝志》 ,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本原、人类起源以及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认识 ,因而它们可以看作是古代彝族宇宙论哲学的代表作。指出这些哲学典籍蕴含了自古以来彝汉文化交流的大量信息 ,彝汉文化都可能溯源于伏羲画卦 ,彝族宇宙论是源远流长的彝汉文化交流的一个具有多层民族文化信息的智慧之果 ,它最早萌芽于春秋末年 ,形成于明代后期 ,较之汉族宇宙论的形成要晚两千年左右。从这一角度讲 ,彝族宇宙论是汉族宇宙论的“流” ,而不是“源” ,然而它却具有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比较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系统论认识方法的特点

袁清云[4](2011)在《关于彝族哲学思想的研究 ——以《训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训书》,亦名《说文》,又名《宇宙源流》。最初收集在《爨文丛刻》中,译为《说文》,在马学良主编、罗国义审订的《增订爨文丛刻》中,因其寓有训教的意义,将其改译为《训书》。《训书》是彝族古代的哲学着作之一,在彝族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对彝族哲学思想的研究以《训书》为例进行阐述。《训书》的具体成书时间已无法确认,从其内容来看,应是唐宋以后的作品。在古代和近代,彝文都没有在彝族人民中普及,彝族文献典籍主要是通过彝族毕摩搜集、整理和编纂传抄保存下来的。《训书》的作者不详,但是是彝族毕摩则是毫无疑问。由于上述原因,本文的主要任务即通过对彝族的哲学思想史和彝族毕摩的职能的概述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训书》所反映的彝族宇宙观、人生观及治国原则。根据彝族社会的发展过程,彝族哲学思想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及封建社会。毕摩是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在彝族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训书》作为一部哲学文献,追述了天地万物及人类的起源。认为清气上升形成天,浊气下降形成地。人体同样是由清浊二气凝聚而成。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由五行决定。在讲述了天地万物及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之后,《训书》还阐述了其“君民一体”和“德政”的治国思想。其中的五行思想、人法于天的思想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仁政思想明显的带有内地诸家思想影响的印迹。说明在《训书》的时代,彝族和汉族思想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已经十分深入,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传统已经形成。

段吉福[5](2016)在《彝族八卦哲学与彝族图籍的五行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彝族古代文化思想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八卦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彝族在本民族思维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文化中的八卦哲学,并对之加以民族化的再创造所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在彝族古典文献中所保存的"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图及其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在"层累构造"的过程中,彝族思想家结合自身民族的理解创制出来的,是用阴阳五行观念揭示宇宙自然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理的形象表达。

施剑平[6](2013)在《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大学者对彝医药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形成了《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和《云南彝医药》等重要着作。但对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参照人类学及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在彝族毕摩文化,汉族儒、道文化等中、彝医特色文化背景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彝医基础理论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此外,本课题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比较过程中的运用,力求以马克思历史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来指导中、彝医基础理论的比较。本课题的比较素材主要包括前人已取得的中、彝医基础理论研究相关成果和自身调研所搜集的有关信息。比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彝医基础理论文化背景比较,中、彝医基础理论发展史比较,以及包含哲学基础、病因病机、辩证方法、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在内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结果认为,中、彝医基础理论之间的区别取决于汉、彝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汉、彝族文化的同源性,决定了中、彝医基础理论的相似性,汉、彝族文化的异流性,决定了中、彝医基础理论的差异性,而汉、彝族文化的同归性,又决定了彝医基础理论未来发展方向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相似性。在整个比较过程中,既体现了彝医基础理论的特色,特别是其与道文化密不可分的算病理论,又阐明了中医教材内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道文化之间关联的缺失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二者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建议。

龙厚华[7](1983)在《《宇宙人文论》——哲学思想源流初探》文中指出 《宇宙人文论》是彝族的一部重要哲学着作,是研究彝族哲学思想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关于《宇宙人文论》的哲学思想,已有一些学者作过探讨,但对其思想源流却涉及不多。因此,本文不避浅陋,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前辈。 本文认为,《宇宙人文论》的哲学思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其基本观点主要来源于战国秦汉的阴阳五行说,而在论述过程中所引证的图例则大多取材于宋代理学家的着作。试分析如下。

张未娜[8](2012)在《彝族《宇宙人文论》的史学价值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宇宙人文论》作为一部重要的彝族历史文献,对彝族史学研究有深刻意义。以《宇宙人文论》的文本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对其编撰特色及其史料价值的研究,从而深入探讨了史学价值。

杨娟,刘云[9](2020)在《贵州彝学研究70年成果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彝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彝族的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彝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彝学研究涵盖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彝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陈刚[10](2019)在《贵州彝族宇宙创生论的多元性与并置性》文中指出贵州彝族宇宙创生论具有多种形态:形象型、融合型与抽象型。这些形态具有不同的内涵、形式,可以视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文化的体现,并行不悖,并置于彝族文化之中。宇宙创生论的多元形态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意义,既可以大致构拟宇宙创生论的发展脉络,也为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思想、思维、心理提供路径,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启示。

二、《宇宙人文论》——哲学思想源流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宇宙人文论》——哲学思想源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彝文典籍的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形成基础及学术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 彝族传统医药理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1 彝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特点
        1.1 历史悠久,源于临床实践和古代天文历法
        1.2 体系完善,具有独特学术内涵
        1.3 延续古今,具有成熟记录系统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本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调查与研究
    1.1 彝医药古籍文献的调查分析
        1.1.1 古籍文献的系统追溯
        1.1.2 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
        1.1.3 古籍的着录与判别
        1.1.4 古籍的分类与整理
    1.2 彝族医药文献资源的构成情况
        1.2.1 古籍文献是彝族医药传承的主要载体
        1.2.1.1 医经合一典籍对医药知识的记述
        1.2.1.2 彝文典籍对医药知识的专篇记录
        1.2.1.3 彝文医药专书对医药知识的记载
        1.2.1.4 彝文典籍对医药知识的零星记载
        1.2.2 口耳相传是彝族医药传承的重要形式
    1.3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特点
        1.3.1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流传形式
        1.3.1.1 原生古籍
        1.3.1.2 衍生古籍
        1.3.1.3 新生古籍
        1.3.1.4 再生古籍
        1.3.1.5 口碑文献
        1.3.2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版本类型
        1.3.2.1 手抄本
        1.3.2.2 油印本
        1.3.2.3 影印本
        1.3.2.4 排印本
        1.3.2.5 皮书
        1.3.2.6 木刻本
        1.3.3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文字类型
        1.3.4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分类构成
    1.4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流布特征
        1.4.1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数量众多题材多样,收藏分散
        1.4.2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分布呈区域性差异,缺乏整体规划
        1.4.3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缺少分科整理,文献利用率低
        1.4.4 彝族医药知识分散于非医药专书,缺乏系统整理
        1.4.5 明清时期以来彝族医药古籍始多见
        1.4.5.1 明代造纸业促进了彝族医药古籍的流传
        1.4.5.2 毕摩社会职能的改变促进了医书的传抄
    1.5 彝族医药古籍文献的传承方式
        1.5.1 毕摩是医药知识主要的记录和传承者
        1.5.2 彝医推动医药学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5.3 民众是医药知识口耳相传的重要媒介
        1.5.4 彝族医药研究工作者是强有力的后盾
2 彝族传统医药理论的形成基础
    2.1 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2.1.1 通过寻医找药,详述彝族医药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2.1.2 通过作祭献药,反映彝族对生命规律认知的思维体系
    2.2 古代科学技术的渗透
        2.2.1 天文学
        2.2.1.1 宇宙发生演化观
        2.2.1.2 天地日月星辰系统
        2.2.2 历法
        2.2.3 气象学
        2.2.4 数学
        2.2.4.1 以数字符号表达彝医对生成关系的认识
        2.2.4.2 以数学模型解析彝医对万物生成的理解
3 彝族传统医药理论的学术内涵
    3.1 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学术内涵的诠释
        3.1.1 以气浊论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3.1.1.1 气浊既是天地之源,也是人体之本
        3.1.1.2 天地气浊与生命
        3.1.1.3 人体气浊的来源与循行路线
        3.1.1.4 气路中的“七门”和“脐底”
        3.1.2 以哎哺论万物雌雄观
        3.1.2.1 气浊的升降产生哎哺
        3.1.2.2 哎哺解释了动力的基本形式
        3.1.2.3 哎哺为万物之父母
        3.1.3 以天地五行论五脏气化
        3.1.3.1 彝族对天地人五行的阐释
        3.1.3.2 天地五行与哎哺
        3.1.3.3 天地五行与宇宙八卦
        3.1.3.4 天地五行与五生十成、十生五成
        3.1.3.5 天地五行与天干地支
        3.1.4 以六色察五行偏颇
        3.1.5 以宇宙八卦分析疾病产生的外因
        3.1.5.1 宇宙八卦的产生和来源
        3.1.5.2 宇宙八卦与天地五行的关系
        3.1.5.3 宇宙八卦在彝医药中的应用
        3.1.6 以青线赤线论四时八节对人体的影响
        3.1.7 以八方位年论生命周期
        3.1.7.1 八方位与生命历
        3.1.7.2 以“医算”认识疾病发展的规律
        3.1.7.3 哎哺合体与人辰
        3.1.8 以天干地支纪日月,论五运六气
        3.1.8.1 天干
        3.1.8.2 地支
        3.1.9 以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构建万物生成与周期运动规律的模式
        3.1.9.1 五生十成
        3.1.9.1.1 五生十成与五行的关系
        3.1.9.1.2 五生十成与五脏的关系
        3.1.9.2 十生五成
        3.1.9.2.1 十生五成与方位的关系
        3.1.9.2.2 十生五成与气候的关系
        3.1.9.2.3 十生五成与尼能的关系
        3.1.9.2.4 十生五成与日月的关系
    3.2 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学术内涵的总体特征
        3.2.1 以太阳论万物,以天文论人文
        3.2.2 以天体论人体,以五行论五脏
    3.3 彝族传统医药对病症和药物的认识
        3.3.1 对病因的认识
        3.3.2 对病症的辨识
        3.3.2.1 六气辨病
        3.3.2.2 五行辨病
        3.3.3 对药物的认识
        3.3.3.1 药物的分类
        3.3.3.2 药物的采收
        3.3.3.3 药物的配伍和运用
结论
    1 系统研读彝文典籍,源流承继寻求彝族传统医药理论的真谛
    2 追溯古天文历法与医学知识的演进关系是揭示彝医药科学性的重要途径
    3 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学术内涵的诠释和特征概括
        3.1 以“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为基础的“哎哺五行”是阴阳消长转化的根源
        3.2 以“五生十成、十生五成”为基础的“气浊升降”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
        3.2.1 以“五生十成”说明人体气浊升降出入的运动规律
        3.2.2 以“十生五成”说明人体“首萌长遍退藏”的应时规律
    4 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之处和特色
        4.1 学术思想方面
        4.2 学术观点方面
        4.3 研究方法方面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一:所调查的彝族医药古籍文献分类一览表
附录二:彝族医药古籍文献调查单位名单
附录三:民族民间医生问卷调查表(彝族地区)
致谢
个人简历

(2)探论彝族哲学思想的相关研究:基于既有研究成果的主题检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彝族哲学研究的丰厚基础
二、学术论文的彝族哲学研究
三、拓展彝族哲学研究的路径

(3)论古代彝族的宇宙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彝族宇宙论的基本内容
    1.宇宙本原论
    2.宇宙生成论
二、古代彝族宇宙论的产生形成
三、古代彝族宇宙论的显着特点

(4)关于彝族哲学思想的研究 ——以《训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彝族哲学思想史概述
    2.1 原始社会时期彝族哲学思想的萌芽
    2.2 奴隶制社会彝族哲学思想
    2.3 封建社会彝族哲学思想
3 《训书》作者彝族毕摩的职能
    3.1 毕摩的历史演变
    3.2 毕摩的职能
4 《训书》所反映的彝族哲学思想
    4.1 《训书》的宇宙观
    4.2 《训书》的人生观
    4.3 《训书》的治国原则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彝医基础理论文化背景特征的比较
    第一节 彝医基础理论的文化背景特征
        1. 彝医基础理论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背景特征
        2. 彝医基础理论的自然科学文化背景特征
    第二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文化背景特征
        1. 中医基础理论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背景特征
        2. 中医基础理论的自然科学文化背景特征
    第三节 中、彝医基础理论文化背景特征的比较
        1. 中、彝医文化框架的比较
        2. 汉、彝族宗教信仰的比较
        3. 汉、彝族哲学文化的比较
        4. 汉、彝族政治文化的比较
        5. 汉、彝区经济基础的比较
        6. 汉、彝区地理环境的比较
第二章 中、彝医基础理论发展史特征的比较
    第一节 彝医基础理论发展简史特征
        1. 彝医药发展史回顾
        2. 彝医基础理论发展史特征
    第二节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简史特征
        1.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史回顾
        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史特征
    第三节 中、彝医基础理论发展史特征的比较
        1. 各历史阶段医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关系
        2. 不同历史阶段医学的普遍特征
        3. 不同历史阶段中、彝医基础理论发展特征的比较
第三章 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
    第一节 中、彝医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比较
        1. 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2. 彝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3. 中、彝医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比较
        4. 小结
    第二节 中、彝医病因、病机的比较
        1. 中、彝医病因比较
        2. 中、彝医病机比较
        3. 小结
    第三节 中、彝医辨证方法的比较
        1. 中医辨证方法
        2. 彝医辨证方法
        3. 中、彝医辨证方法的比较
        4. 小结
    第四节 中、彝医诊断方法的比较
        1. 中医诊断方法
        2. 彝医诊断方法
        3. 中、彝医诊断方法的比较
        4. 小结
    第五节 中、彝医治疗方法的比较
        1. 中、彝医主要治疗方法回顾
        2. 中、彝医主要治疗方法比较
        3. 中、彝医其它治疗方法的比较
        4. 小结
第四章 结语与思考
    第一节 关于文化背景
        1. 关于中医文化背景
        2. 关于彝医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关于医学
        1. 关于社会意识形态、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
        2. 关于中医
        3. 关于彝医
        4. 关于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与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1:图 1-14
附录 2:调查问卷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宇宙人文论》——哲学思想源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8)彝族《宇宙人文论》的史学价值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宇宙人文论》的编撰特色
    (一) 问答式语录体的写作形式
    (二) 严密的内部逻辑
二、《宇宙人文论》的史料价值
    (一) 彝族古文献研究的史料价值
    (二) 彝汉交流的研究的史料价值
三、余论

(9)贵州彝学研究70年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历史研究
二、哲学与宗教信仰研究
三、文学艺术研究
    (一)文学研究
    (二)艺术研究
四、伦理与文化习俗研究
五、古籍和语言文字研究
六、教育、体育与医疗研究
七、习惯法与天文历法研究

(10)贵州彝族宇宙创生论的多元性与并置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初物质的产生及形态
二、原初物质的创造物及形态
    (一) 气态物质的形态
    (二) 气态物质的颜色与形状
三、多形态宇宙创生论的意义
结语

四、《宇宙人文论》——哲学思想源流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彝文典籍的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形成基础及学术内涵研究[D]. 罗艳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 [2]探论彝族哲学思想的相关研究:基于既有研究成果的主题检讨[J]. 萧洪恩.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3]论古代彝族的宇宙论[J]. 司亚勤,王路平. 贵州民族研究, 2002(02)
  • [4]关于彝族哲学思想的研究 ——以《训书》为例[D]. 袁清云. 浙江大学, 2011(12)
  • [5]彝族八卦哲学与彝族图籍的五行观念[J]. 段吉福. 中州学刊, 2016(03)
  • [6]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研究[D]. 施剑平. 云南中医学院, 2013(02)
  • [7]《宇宙人文论》——哲学思想源流初探[J]. 龙厚华. 贵州民族研究, 1983(04)
  • [8]彝族《宇宙人文论》的史学价值探微[J]. 张未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1)
  • [9]贵州彝学研究70年成果综述[J]. 杨娟,刘云.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0]贵州彝族宇宙创生论的多元性与并置性[J]. 陈刚.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1)

标签:;  ;  ;  ;  ;  

“宇宙人性论”——哲学思想起源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