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再上新台阶——1990年春节寄语

春暖花开,再上新台阶——1990年春节寄语

一、春光无限好 更上一层楼——1990年新春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仝乐[1](2020)在《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宗苏词人由苏门词人及苏门外围人员组成,北宋末期由江西诗派词人组成,在某些方面继承了苏轼词风。南渡时期宗苏词人延续了苏轼词风。以辛弃疾为主的中兴宗苏词人,则发扬了苏轼词风。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界定了宗苏词人的成员构成,判断其为宗苏词人的依据为该词人曾与苏轼交游,隔代宗苏词人或推崇苏轼诗文,或在词中次韵苏词,或者词风相似。对两宋之际词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介绍针对这一题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正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宗苏词人的代际传承。苏轼对苏门词人的影响在于促进了苏门词人群的形成和发展,苏门词人群对南渡词人的影响体现在南渡词人对苏门词学活动的追和,如对苏门《渔父词》的追和、赋木樨的词学活动等,促进了苏轼词风延续。中兴词人发扬苏轼词风的体现之一是以词言志,将词以载道作为创作宗旨,中兴词人是承继着南渡词人群之后的英雄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理念以及恢复中原的志向,发扬了苏轼的豪放词风。第二章,“佳处如其诗”:江西诗派诗人的词作。陈与义、徐俯、吕本中、韩驹、惠洪属江西诗派的着名诗人,“佳处如其诗”,正是传承并发展了苏、黄等人“以诗为词”的做法。陈与义作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意且明显地接受苏轼以诗为词的词风。江西诗派与苏轼“以诗为词”的差异,体现在江西诗派词人好以诗论入词,而苏轼则以豪放词风为主要标志。江西诗派词人词风以平淡流畅为主。第三章,南渡宗苏词人词作。词风更为多样化,苏轼词淡泊潇洒的精神被南渡词人延续,南渡士人在辗转流寓的情况下多寓浮家泛宅的想象,他们在词中寄予了进退出处的矛盾心理,表现为“齐物意”与“济时心”的共存。此外,南渡词人多延续苏轼豪宕沉雄的词风,表现在南渡文人对元佑时期的向往以及确立词能言志的词学观念。词中显露出中兴气象,即为苏轼“天风海雨”词境的塑造,以及词中具有“胸中万顷空旷”的意境。南渡时期的诗歌导向是学习杜甫诗,词学领域也逐渐转向对杜甫诗的学习,词中对杜甫诗的学习又反过来促进了苏轼词风的发展,词的内容和题材转向多样化,主题表现为“万象为诗材”。宗苏词的表现方式主要为直接化用苏词或者苏诗,词人群体之间词学活动也使得苏轼词风间接地影响了南渡词人。第四章,两宋之际次韵苏轼词的新变和价值。表现为次韵词在宗苏词人之间的影响力,南渡时期次韵苏词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促进了次韵词组词形式的创新和词牌的经典化。第五章,宗苏词人的词学观。苏门词人的词学观以传统词论为主,南渡词人的词学观以东坡词为范式,赞赏“以诗为词”的豪放词风,黜俗崇雅。中兴宗苏词人词学观为崇尚词风的多样性,倡导英雄之词,词的表现为“以文为词”,具有词史功能。宋末宗苏词人继承苏、辛词的优点,追求词艺,出现对苏、辛豪放词的反思。

佘正松[2](2005)在《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文中研究说明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流派,源远流长,影响深巨,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局限于作家作品或唐代时空,缺乏对其产生、成长之发展“史”的研究,故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乃撰《中国边塞诗史》(先秦至隋唐)。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约40余万字。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就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其社会价值、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综合研究扫清理论障碍。 正文共三编,第一编以原始歌谣、《诗经》及《楚辞》等其他文献中所收录或引述的先秦边塞之作为对象,追溯先秦边塞诗从萌芽到成型的发展脉络,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边塞诗的重大影响,既表其筚路蓝缕之功,又具正本清源之效。第二编以秦汉、魏晋六朝的民间乐府和北朝民歌、大量的文人乐府为主要对象,考察并展示边塞诗在魏晋六朝由“缘事”向“缘情”转变,民间乐府向文人乐府过渡,作者众多,作品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成长过程,以明其承上启下之地位,起衰中立之功效。第三编分初、盛、中晚三章,展示边塞诗在长期自身发展的雄厚基础上,与唐代特定的时代风云相际会,厚积薄发,到达顶峰的盛况,以及由盛转衰的不同变化,以期从“史”的角度勾勒其盛衰起伏之因由,为现实提供有用之借鉴。 总体而言,本文主要有以下特色: 1、以盛唐边塞诗为座标或重点,下及中晚唐,上溯至先秦两汉,以明边塞诗发展之源流,以探其变迁之轨迹,以呈其底蕴之深厚,以拓其研究之视野。长期

罗奥[3](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罗执廷[4](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程梦媛[5](2014)在《唐代筝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朝是我国诗歌艺术和音乐艺术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大量优秀诗歌作品,各类器乐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唐代诗人在诗歌作品中对音乐艺术加以表现,就形成了唐代音乐诗。筝诗也是音乐诗中的重要子类之一。筝诗诞生于梁陈时代,唐代诗人在梁陈筝诗的基础上,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拓展,创作出别具特色的唐代筝诗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从《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中搜录筝诗51首,结合文学和音乐学知识对之进行研究。笔者首先梳理了筝乐器发展历史,重点概括出唐代筝乐器的特点,为筝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接着,笔者对唐以前的涉筝文学作品进行一番考察,确定唐以前的筝诗和筝赋着重于表现筝乐器自身特点,而在筝乐的表现方面仍有拓展的余地。之后,笔者对唐代几首着名筝曲的创作缘由进行考察,为更好地理解筝诗内容打下基础。随后笔者正式进入对唐代筝诗的分析研究,并将论文的研究内容划分为内容特征与表现艺术两个层面。在唐代筝诗的内容特征层面,笔者根据唐代筝诗内容上的差异将筝诗区分为重在状物的筝诗和旨在抒情的筝诗,重在状物的筝诗又可分为以吟咏筝器为主的筝诗与以表现筝乐为主的筝诗;旨在抒情的筝诗,根据所抒发的情感类型的不同,区分为抒发宴饮之乐的筝诗,表达爱情的筝诗、抒发离愁别绪的筝诗和表达其他类型情感的筝诗,并分别论述这些不同类型筝诗所包涵的主要内容。在唐代筝诗的表现艺术层面,笔者主要就唐代筝诗中的音乐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个主要论题进行论述。在唐代筝诗的音乐描写这个论题中,笔者介绍了唐人的音乐审美趋向,探讨了筝在唐代受到欢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唐代筝诗中音乐的表现方式。笔者认为,筝诗作者或从正面写去,运用恰当的意象描摹筝声传达筝曲;或从侧面着手,通过呈现听筝人的感受烘托筝乐,很好地展现了筝乐的特点。而在唐代筝诗的人物形象艺术这个论题中,笔者主要针对唐代筝诗中最为重要的两类形象——筝艺演奏者形象与女性形象进行论述分析,概括出唐代筝诗塑造人物形象的四个重要手法——以点带面的外貌描摹、精细准确的动作描绘、融汇情感的经历叙述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这四种形象塑造方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外笔者还将唐代筝诗与其他拨弦乐器诗进行比较,分别从内容和意象运用方面发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最后,笔者还尝试着论述唐代筝诗的流传和影响,得出宋代筝诗、筝词在受到唐代筝诗极大影响的同时,自身也有新变的结论。总之,唐代筝诗是唐代音乐诗中的一朵奇葩,其本身包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在艺术手法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颜敏[6](2008)在《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文中研究表明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杂生性使得文学期刊构成了鲜活流变、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能够呈现文学历史及其存在样貌的复杂多变性。从这一基点出发,本论文爬梳了“台湾、香港、澳门与海外的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传播与建构的相关情况与若干问题,对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刻板印象进行了质疑与否定。一是梳理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纵向来看,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大陆文学期刊的相关传播活动大体可分为窗口期、高峰期,转型期和整合期四个阶段,同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感也经历了从隐约、凸显、分化和消失的过程。横向来看,首先,由于受众定位的差异,文学期刊中衍生出了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三种基本传播模式:学术的、纯文学的和大众的;其次,由于“地缘意识”、中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组合关系的差异,文学期刊中形塑出三种“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主次分明型、众生平等型和含混重叠型。大陆文学期刊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形态与价值意义的多元流变,否定了那种认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是政治需要之产物的观点。二是鉴定了文学期刊传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时主体性的显现方式。首先,文学期刊通过栏目形制等期刊语言,将选取文本重新组合,并赋予其新的价值意义,使之融入期刊的整体氛围之中,从而体现出建构性力量。其次由于处在多重视角多种力量的纠缠之中,特定文学期刊总是以一种调和协商的方式,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空隙与契合点,以实现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个性化传播。那种忽略对具体传播媒介的考察,只从宏观层面去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研究思路,难免就会失之笼统与偏颇。三是分析了文学期刊的传播活动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影响。文学期刊的现场感源于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它呈现和促进了不同性质文学的融合生长过程。因此,文学期刊对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区域与国家华文文学的整合过程,有利于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随着文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划地为界的术语也被世界华文文学、汉语文学、华文文学、中文文学等整合性概念所超越。

金丽[7](2013)在《顾太清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女学大盛,女诗人人数众多,胡文楷《历代妇女着作考》共收录了历代有着作成集的妇女四千二百余人,其中明末之前共三百六十一人,而清代则有三千八百多人。顾太清能在清代女作家如过江之鲫的情况下成为中晚清女性文坛的一颗闪耀的明星,成为中国女性文学史画廊的重要景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顾太清826首诗歌的反复阅读与思考,尽力拓宽研究的空间和视野,试图通过全面而深刻地解读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这位清代女诗人非凡的诗性世界,发掘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顾太清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个朝代,处于清代由盛转衰的时期,虽处贵族阶层但经历却波折起伏,早年颠沛流离,中年丧夫,含冤被逐,晚年遭受社会动荡,亲友离散,失子夭孙。她既享受过满族官宦人家的荣华富贵,又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苦辣;既有过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又不幸地度过了长期的孤寡生活。虽则生活打击不断,但始终未曾放弃对赋诗写词的追求,或许可以说,正是这些不断的磨难拓展了她作品的内涵,其诗歌创作历程正是她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的写照。由于受生活环境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国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的题材内容相比男作家要狭窄单薄许多,然而顾太清抒怀却不局限在自己春愁秋怨的悲欢里,小小诗心,朗朗乾坤。她的纪游诗写出了对尘世荣辱不以为意的脱俗襟怀,写出了山水清音的高怀雅趣,写出了一种淡泊悠远的精神风貌;她的悼亡诗,写出了悲念亡夫的痛楚,写出了悼念闺友的情谊,写出了对恩人知己的感激,写出了对亲人婢女的惋惜,写出了晚年失子夭孙的心酸;她的育儿诗写出了母亲对儿女的疼爱,写出了母亲为儿女别离感伤的真情,写出了母亲为儿女生活筹谋的劳碌,写出了一个伟大的母亲的光辉形象;她的民事诗写出了对黎民百姓的关爱,写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写出了一个心怀苍生的女性形象;她的题画诗写出了闺阁女性的生活意趣,写出了女性文人的情感世界,写出了一种淡泊高洁的精神境界。太清诗歌的意境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太清诗歌的抒情真于情性、发乎自然;太清诗歌的语言朴实自然、明白晓畅;太清诗歌的风貌清新婉丽、敦厚典雅。顾太清以其溶入了毕生心血的诗作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平凡闺秀女子不平凡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她的出现体现出了女性文学在清代的繁荣,让我们感受到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与思想状态,了解到产生于彼时彼地的女性文学,体味其历久弥香的艺术魅力。

李艺[8](2002)在《金代词人群体研究》文中提出金朝与南宋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金虽以武力据中原,但对汉族文明却表现出积极的认同感,诸如推行汉化政策,袭用汉语言文字,重用汉族文士,并且提倡诗词歌赋等等,甚至其最高统治者也有因能词而着称者。因此,从词体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并没有因金人的南下而出现停滞,相反却有着不同于唐五代北宋也不同于南宋的新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尽管金词有着独特的价值,却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自唐圭璋先生《全金元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版以来,金词研究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基本上仍是按时代先后对作家进行按顺序的排列,难以给人以宏观方面的整体把握。(如刘锋涛的《金代前期词研究》、黄兆汉的《金元词史》等。)因此本论文选择了“词人群体”的研究角度,并结合时代风会、审美趋尚、文人心态等等因素,变作家个体研究为群体研究,从而宏观地把握金词发展的全貌,使其发展流变的脉络与线索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看出金词的特质及其价值来。 本论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将金代词人划分为四个群体,分别为吴蔡词人群体、“国朝”词人群体、遗民词人群体,全真道词人群体。论文共设六章: 第一章:引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目前在史学界已为定论的对金代的历史定位,即金代与南宋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北朝”时期。明确这一点对客观、全面地理解金代词人的心态及其作品的内涵是必不可少的。从当时的历史实际来看,南宋与金确是互以“南朝”“北朝”相称。当时金朝全面接受了汉族文明,并以“正统”自居。本章还用了较多篇幅对历代的金词研究作了回顾,同时还以详尽的资料为依托,论证了将金代词人划分为四个群体的合理性。 第二章:“苏学行于北”使金初词坛所产生之新变—吴蔡词人群体研究。金初对苏黄之学的开禁,以及在人材使用上开放式的借才异代,使得词体文学创作一开始就有了较高的起点。在苏词的笼罩之下,当时有吴激、蔡松年、完颜亮等多侧面的新变,他们共同组成了吴蔡词人群体。吴激在小令的创作上有出新之处,其词在化用前人诗句、用短语造成哽咽状态、柔婉而具排荡之力等方面均有上乘表现。蔡松年的词作在“身宠神已辱”的两难境况下,表现出了嵇阮、渊明等人的那种将作品融入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其中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完颜亮、邓千江等人的创作桀骜不训,雄鸷英武,是东坡那种大手笔再配以北人的“冰霜”之气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吴蔡词人群体的这些新的创作面貌甚至对后来南归的辛弃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章:大定盛世的艳情词回潮与南渡前后苏词影响再为主导--“国朝”词人群体研究。金词从总体上看其刚方伉爽词风一脉相承,“国朝”词人群体也不例外。但由于大定、明昌之时社会安定,享乐之风渐兴,因此象清真词派的手法技巧,甚至于柳永“俗”词派的痕迹也能看到,写女性女音的绮艳婉媚之词是相当常见的。如刘仲尹的《浣溪沙》(贴体宫罗),再如其《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本文在解析此词时从意象分析的的角度入手,并提出了“一级意象”、“二级意象”的概念。清真词的叙事笔法在大定明昌绮艳词作中也时有运用,如党怀英的《青玉案》(红莎绿篛 春风饼),就是用叙事的笔法来写与佳人的一段情事的。南渡前后虽然国势日衰,词坛作者在忧怀国事,重振国威思想倾向影响下,苏词的那种直抒胸臆的风格再为主导,刚方伉爽的词风全面确立,象完颜(?)、赵秉文、李献能等词人的创作均是这样,表现出了不同于南宋的独特风貌。 第四章:对数千年中华传统文明的深情眷恋--遗民词人群体研究。金末元初遗民词人群体在其词作中表现出深情眷恋中华传统文明的心态,尤其在联章体词作中较突出。在这种联章形式之内,多为明,暗两条线索,由于联章体的迪旋余地较大,因此便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某一章内突出某一线索,而仅在总体气氛、意蕴上对另一线索有所涉及即可。’这实际上就把散文的优势转化过来了。体文称之为联章双线章法结构形态)在宋人词作 二中也偶有用联章体的,而金末由于时代风会的影响,审美趋尚随之而变,词人们对联章体这种迪旋余地较大,易于表达沉沉、浩渺情怀的形式多有所运用。当然在具体作品上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元好问是比较地倾向于那种既缠绵排侧、情深似海而又绝无衰飒之气,柔中带刚的艺术风格,李俊明的《谒金门》(十二章)也有此种倾向。而二段如段克已的《渔家傲·送春六曲》表现出的却是“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的自立意识更强烈的形象刻画,以春去还会再来象征中华文明必会重放光采。由此也体现出了遗民词人群刚方伉爽词风丝毫未减。 第五章:金代文学中的一个奇观一全真道词人群体研究。全真道创始人王韶 自动熟读经史,他在道教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对自汉代以来的道教理论进行了改革和提高,创立了具有完整教义的道教新派别..全真道。金元之际,社会剧烈动荡,儒家原有的一套价值体系荡然无存,许多士人或不愿改仕他朝,或为了全身保命,纷纷加入全真道之中,因此全真道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确实起了相当作用。

本刊编委会[9](1990)在《春光无限好 更上一层楼——1990年新春寄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送别了1989年,又迎来了1990年的明媚春天。当此新年伊始,特向广大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作者和读者致意。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改进编辑工作,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为此,提出1990年组稿计划如下: 一、办刊宗旨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贯彻教育方针,探索

张惠思[10](2011)在《文人游幕与清代戏曲》文中认为文人游幕是清代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清代文人、学者与戏曲家都进入督抚衙门或郡县府中佐理事务。他们在幕府中,除了处理文牍、批阅试卷、筹划戎机、修史与编撰地方志等工作之外,一些甚至还负责撰写新戏、编纂与修订曲本、处理府署内的戏曲演出等事务。这样一种以戏曲为幕业的现象是本论文关注的中心。因此,论文旨在探讨文人游幕与清代戏曲之间的关系,尤其着重于幕府中幕主与戏曲家的互动与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游幕所提供的家国与地方视野对戏曲家的意义。除了绪论之外,此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概述幕府与戏曲的关联。作为论述背景,本论文首先从清代政治需要与科举制度所衍生的问题来看文人游幕风行的原因,也尝试厘清清代戏曲家的谋生方式,以及游幕在其中的位置。接着,探讨的是文人游幕的几个共性以及他们在幕府中的工作形态。本论文的基本题旨既然在于考察幕府与戏曲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因此,论文在第二章即从扬州设局切入,因为这是清代戏曲史上最大规模、最高级别的幕友修曲事件。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两淮巡盐御史伊龄阿聘请下,大约百余位文人进入扬州词曲局,展开了对有清一代戏曲剧本的汇集、整理、编修与删改工作。从清代幕府与戏曲的关系角度检视词曲局及参与其中的幕友群体的活动,有助于展示与理解国家行为与个人兴趣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联与冲突。本章以三节探讨了扬州曲局类别,幕友群体与特征,以及曲局对群体与个人的影响。由于幕府的类型与倾向主要取决于幕主,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三章,论文选取了吴兴祚幕、唐英幕和卢见曾幕三个个案,对其中的幕主、戏曲家幕友以及戏曲活动进行分析,以呈现幕主与游幕对戏曲家的不同影响。三位幕主本身爱好戏曲,崇尚风雅,对有才华的戏曲家能够赏识与提供协助。因此汇集在幕下的戏曲家与文人骚客、学者才俊很多,幕府中也常有诗文之会与戏曲活动。幕客的剧作因此得到了及时的搬演与同行的切磋,剧本也可以获得资助而刊刻行世。而第三节所讨论的戏曲“代撰”问题,则显示出在表面上看来互敬互重、志同道合的幕主与幕宾关系下,实际隐含着戏曲删改与署名的权力问题等微妙的纠葛。第四章则将观察的视角从幕主移向幕客,以嵇永仁与沈起凤为个案,探讨佐幕对戏曲家人生命运与创作方向的影响。嵇永仁的游幕带给他慷慨悲壮的戏曲作品,却也为他带来了死亡。沈起凤虽然是因戏曲写作的才华而受邀入署,负责撰写应銮戏,大受欢迎,可是其佐幕经验非但不能带给他自我的满足感,反而冀望回到一个儒者的身份,任由大量作品散佚。这是文人游幕与戏曲关系中的另外一个面向。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处理游幕所提供的家国与地方视野对戏曲家创作的意义。第五章以黄燮清为个案,论述道咸年间游幕戏曲家所面对的家国思考,并兼论他对徐鄂的影响。第六章论述的是同光之际戏曲家幕友杨恩寿的幕游经历及其对各个地方戏曲的观察。结语主要从戏曲家游幕背后的意义以及佐幕中的个人得失两个层面来总结游幕对清代戏曲家的综合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戏曲研究的角度来看,幕府造就了一个个的戏曲共同体,丰富了清代戏曲的面貌。

二、春光无限好 更上一层楼——1990年新春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光无限好 更上一层楼——1990年新春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1)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宗苏词人的代际传承
    第一节 苏轼与苏门词人
    第二节 南渡词人对苏轼词风的延续
    第三节 中兴词人对苏轼词风的发扬
    小结
第二章 “佳处如其诗”:江西诗派诗人的词作
    第一节 江西诗派诗论入词
    第二节 “浓淡之间”——陈与义对东坡范式的追摹
    第三节 “以诗为词”的进程
    第四节 绚烂归于平淡——词风整体倾向
    小结
第三章 南渡宗苏词人的词作
    第一节 进退出处的选择
    第二节 高举苏轼豪宕沉雄的词风
    第三节 中兴气象
    第四节 宗苏词的表现方式
    小结
第四章 次韵苏轼词的新变和价值
    第一节 次韵词的影响效应
    第二节 次韵词的情感深化过程
    第三节 次韵词组词形式的创新
    第四节 次韵词词牌的经典化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第一节 苏门词人的词学观
    第二节 南渡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第三节 中兴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小结
结语
附录 :宗苏词人成员构成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二、边塞诗的起源和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三、边塞诗研究的社会价值
    四、边塞诗研究发展简述
第一编 远古弓马之声—边塞诗的萌芽与成型
    第一章 初民之歌:萌芽中的边塞诗
    第二章 先秦雄音:成型中的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先秦边塞诗的内容(上)
        第三节 先秦边塞诗的内容(下)
        第四节 《诗经》以外的边塞诗
        第五节 先秦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第六节 先秦边塞诗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写实与拟代交错的抒情空间—边塞诗的转型与成长
    第一章 真实的征战生活记录:秦汉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秦汉边塞诗的内容
        第三节 蔡琰和她的边塞诗
        第四节 汉代边塞诗的特色和影响
    第二章 实录与拟代的交织:魏晋南北朝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曹操、曹丕与曹植
        第三节 其他魏晋边塞诗作者
        第四节 宋、齐、梁主要边塞诗作家
        第五节 陈代边塞诗人
        第六节 北朝边塞诗人
    第三章 魏晋六朝宫廷与民间曲辞中的边塞诗
        第一节 魏鼓吹曲辞
        第二节 吴鼓吹曲辞
        第三节 北朝民歌中的边塞诗
第三编 大漠绝域中投射出的盛世华章—边塞诗的成熟与鼎盛
    第一章 盛世壮歌的前奏—隋代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广 虞世基
        第三节 杨素 卢思道 薛道衡
    第二章 走向江山和塞漠的青春之歌—初唐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李世民、虞世南等人的唐初边塞创作
        第三节 “初唐四杰”之边塞诗创作
        第四节 “海内文宗”陈子昂及其他诗人的边塞诗
    第三章 巨星璀璨,光耀千古的盛唐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维、王昌龄的边塞诗
        第三节 高适的边塞诗
        第四节 岑参的边塞诗
        第五节 崔颢、李颀的边塞诗
        第六节 常建、王翰、王之涣的边塞诗
        第七节 李白、杜甫的边塞诗
    第四章 洪钟大吕的余响—中晚唐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长卿、戎昱的边塞诗
        第三节 卢纶、戴叔伦的边塞诗
        第四节 李益、耿湋、张仲素的边塞诗
        第五节 王建、张籍的边塞诗
        第六节 马戴、于濆、许棠等晚唐诗人的边塞诗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主要成果
声明
后记

(3)《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量统计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一、转载中央党报
        二、转载地方党报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小结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第一节 发现模式
    第二节 倡导模式
    第三节 集结模式
    第四节 炒作模式
    小结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小结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5)唐代筝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筝乐器发展历史及唐筝概况
    第一节 筝的起源
        一、筝起源于筑
        二、分瑟为筝
        三、蒙恬造筝
        四、后夔制筝
    第二节 筝乐器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 唐筝概况
第二章 唐前筝文学概述
    第一节 梁前涉筝诗特点
    第二节 梁陈筝诗概述
    第三节 东汉至梁的筝赋
第三章 唐代筝曲考述
    第一节 《春莺啭》的创作原由及乐曲风格
    第二节 《凉州》的创作情况及曲辞
    第三节 《伊州》的创作情况及曲辞
    第四节 《想夫怜》名称之讹变
第四章 唐代筝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众耳喜郑卫”——唐人音乐审美趋向概述
        一、胡汉音乐交融下雅乐受到冲击
        二、“不平”审美趋向受到推崇
    第二节 “世上爱筝不爱琴”——筝受到欢迎的原因分析
        一、雅俗兼施
        二、音色多样
第五章 唐代筝诗的内容特征
    第一节 吟咏筝器、筝乐之美
        一、“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宝柱秋雁行”——展现筝器精良制艺
        二、“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歌咏优美筝乐
    第二节 融情于乐,借筝写出
        一、“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抒发宴饮听筝之乐
        二、“妾意如弦直,郎心似柱移”——借筝表现爱情
        三、“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能截远人心”——借筝表达离愁别绪
        四、其他文人情感
第六章 唐代筝诗的音乐描写艺术
    第一节 拟声设境,摹声传曲
        一、以声摹声
        二、以境传曲
    第二节 以感写声,点染烘托
第七章 唐代筝诗的人物形象艺术
    第一节 以点带面的外貌描摹
    第二节 精细准确的动作描绘
    第三节 融汇情感的经历叙述
    第四节 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第八章 唐代主要拨弦乐器诗之比较
    第一节 同中有异的音乐内容和各有特色的抒情内容
        一、音乐内容的同中有异
        二、抒情内容的各有特色
    第二节 唐代主要拨弦乐器诗所用意象之比较
        一、琴诗:清景现清音
        二、琵琶诗:胡景显胡风
        三、瑟诗:仙境传仙曲
        四、筝诗:雅俗兼施,意象多样
第九章 唐代筝诗的价值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唐代筝诗的价值地位
        一、文学价值
        二、音乐史料价值
    第二节 唐代筝诗的影响
        一、唐代筝诗对唐五代筝词的影响
        二、唐代筝诗对宋代筝诗、筝词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与重要术语的梳理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述要
第二章 大陆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之关联
    第一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传播"华文文学"的重要媒介
    第二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华文文学"大陆化的结构性因素
第三章 传播活动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第一节 窗口期(1979年——1984年左右)
    第二节 高峰期(1985年——1988年左右)
    第三节 转型期(1989年——1993年左右)
    第四节 整合期(1994年——2002年左右)
第四章 期刊的受众策略与"华文文学"的传播模式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第二节 纯文学视野下的"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研究
    第三节 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研究
第五章 期刊的地缘、中国与世界意识和"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
    第一节 《特区文学》的地缘情结与期刊中的"华文文学"
    第二节 《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及其限度
    第三节 上海情境与《小说界》中的"华文文学"
第六章 结语: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一 变动的文学景观——"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
    二 重组与调和——文学期刊建立主体性的两种方式
    三 在遮蔽和敞开之外——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与邮件电话来往时间概要
附录2 孟伟哉的来信
大陆主要文学期刊中的"华文文学"作品"索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后记

(7)顾太清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顾太清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少女时期:“濯濯寒闺秀”、“悠悠世中事”
    第二节 少妇时期:“美人家在绿杨中”、“娉婷合是神仙侣”
    第三节 中年时期:“亡肉含冤谁代雪”、“伤心不见当年柳”
    第四节 晚年时期:“只有诗书是所亲”、“淡泊生涯滋味醇”
第二章 顾太清诗歌对闺阁题材内容的开拓
    第一节 纪游诗:咏自然山水,道出世情怀
        一、 与爱人同游:“白云堆里是吾乡”
        二、 与儿女同游:“山阁凭虚眼界宽”
        三、 与好友同游:“身在尘寰竟不知”
    第二节 悼念诗:悲亡夫之痛,惜亲朋闺友
        一、 悲念亡夫:“九回肠断寸心哀”
        二、 悼念闺友知己:“拈毫怕写断肠诗”
        三、 痛惜失子夭孙:“好景难禁老泪流”
    第三节 育儿诗:抒母性情怀,言爱子之情
        一、 身教于儿女的学习
        二、 感伤于儿女的离别
        三、 劳神于儿女的婚嫁
    第四节 民事诗:说离乱兵荒,叹民生疾苦
        一、 关注时事:“共享升平是所思”
        二、 关心民生:“生民饱食复何忧”
    第五节 题画诗:写生活意趣,显内心境界
        一、 山水题画诗
        二、 花卉小品题画诗
        三、 人物画像题画诗
第三章 顾太清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意境创造:情景交融、诗情画意
    第二节 抒情特点:真于情性、发乎自然
    第三节 语言风格:朴实自然、明白晓畅
    第四节 审美风貌:清新婉丽、敦厚典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金代词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一、 历史的定位------第二次南北朝
    二、 金朝全面接受汉族文明------以正统自居
    三、 金代以前词的流派演变述略
    四、 金词研究述略
    五、 金代词人的群体划分
第二章 苏学行于北所产生之新变------吴蔡词人群体研究
    一、 “借才异代”-------金代词人创作队伍的最初准备
    二、 苏学行于北使金源词坛所产生之新变
    三、 新变之一——以吴激为代表的悲柔相济,笔力排荡之词
    四、 新变之二-----在追求山林与旷达中隐含着独特人生意蕴的萧闲词
    五、 新变之三-北方草原文化吹向中原大地的“新风”
    六、 金初词与稼轩词
第三章 从艳情词回潮到苏词影响再为主导------“国朝”词人群体研究
    一、 战乱的终于结束与“大定”、“明昌”时期的到来
    二、 “大定”盛世词坛的绮艳词风
    三、 南渡前后金元词坛刚方伉爽词风的全面确立
    四、 从意象嬗变看刚方伉爽词风的形成
        1、 苏轼词风影响
        2、 从意象的嬗变看刚方伉爽词风的形成
        (1) 所用意象从温山软水到“万里”“冰雪”
        (2) 金初至“国朝”所用喻体也从南方风物意象递变到北方风物意象
第四章 对数千年中华传统文明的深情眷恋------遗民词人群体研究
    一、 金元易代造成的社会再次动荡
    二、 遗民词人群的恋旧情结及其升华
        1、 元好问及其《鹧鸪天·宫体八首》
        2、 李俊明及其《谒金门》十二章
        3、 联章双线章法结构形态的形成
    三、 通过咏菊、赞梅所体现出的承续中华文明心态
    四、 遗民词人群刚方伉爽词风丝毫未减
第五章 金代文学中的一个奇观------全真道词人群体研究
    一、 全真道产生的社会基础
    二、 金中期至金末元初全真道主要人物及其活动
    三、 全真道的影响与作用
    四、 全真道词人的创作
        1、 对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
        2、 劝人入道的作品比比皆是
        3、 宣讲道旨
        4、 文学色彩较强的词作
        5、 藏头体词浅析
第六章 小结
附录
    一、 刊载金词的词籍概述
    二、 《全金元词》补遗订误文章总汇:(略)
参考书目
后记

(10)文人游幕与清代戏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
    第三节 对象、角度、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清代游幕风气与戏曲家的关系
    第一节 清代游幕之风
    第二节 仕途内外——清代戏曲家谋生之道
        父亲因素:早亡、不善治生
        屡考不仕,为了温饱而游幕
        家境贫穷
        早慧或少年得志
        游幕以施展才华与志向
    第三节 清代文人在幕府中的工作形态
    小结
第二章 幕友群体与扬州设局
    第一节 曲局类别:幕府修曲或特开馆局
    第二节 扬州设局中的幕友群体
        学者:黄文肠、凌廷堪、李斗
        戏曲家:金兆燕、程枚、叶永福、方元鹿、谢溶生
        诗人:朱筼、闵华、宫国苞、金兰、法嘉荪、褚邦庆等
        书画家:罗聘、童钰、陶鉴、黄易、汪文锦等
        其他幕友
    第三节 扬州设局的影响
        清查与禁毁戏曲行动的扩大
        清代戏曲曲目的收录与保存
        "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
        学术生命的转向
        《扬州画舫录》的写作
        扬州戏曲家与文人之间的交流
    小结
第三章 唱和、伯乐效应与支配欲:幕主对戏曲家的影响
    第一节 吴兴祚幕府中的戏曲活动与唱和
        幕主吴兴祚的出身、官声与人望
        吴兴祚幕府中的戏曲家万树与其昆班创作群体
        吴兴祚的其他文学幕友与戏曲友人
    第二节 伯乐效应:幕主唐英与戏曲家张坚
        制陶、写戏、当官:唐英的人生经历
        唐英家班与其戏曲活动
        唐英的戏曲幕友:张坚
        唐英与张坚的戏曲观念
        引张坚为戏曲知音
        唐英的其他幕友
    第三节 卢见曾幕府中的戏曲幕友与活动
        幕主卢见曾:出身与仕途
        戏曲家幕友金兆燕
        戏曲家幕友朱夰
        戏曲家幕友程廷祚
    小结
第四章 命运与创作方向:论佐幕对戏曲家的影响
    第一节 知遇、死亡与《续离骚》的写作
        嵇永仁的生平与佐幕经历
        唱和、戏曲创作与死亡
    第二节 迎銮供御:沈起凤的游幕生涯与戏曲
        沈起凤的生平、家世与科举
        以戏曲为幕与写作心态的改变
    小结
第五章 战火流离与家国视野:"游于幕"对道咸年间戏曲家的影响
    第一节 家境、科举、国家局势:黄燮清游幕之前的人生追求与文学表现
    第二节 游幕与戏曲:黄燮清的两次游幕与戏曲创作思想的转折
    第三节 《居官鉴》之后的时事剧作:徐鄂之《梨花雪》
第六章 幕游、地方戏与"藉张吾楚"意识——杨恩寿的游幕生活与戏曲的关系
    第一节 家境、科举与游幕
    第二节 杨恩寿的佐幕心态
        挫败感与受拘束的心态
        对刑名、钱粮工作的不适应
        气候变化与生活上的不适应
        对代撰的无奈
    第三节 游幕与观剧生活——杨恩寿对地方戏的观察
        所观湖南地方戏剧目:郴州、长沙、衡州
        所观湖南花鼓戏与长沙灯戏
        所观北流等地的粤剧
        对各地戏曲班社的关注
        演出场所的记录
        对各地杂技、民俗的关注
    第四节 地方题材与"藉张吾楚"意识的显现
    小结
结论 清代戏曲家游幕背后——意义与得失
    第一节 戏曲家游幕背后的意义
    第二节 戏曲家的个人得失
附录 清代戏曲作家游幕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春光无限好 更上一层楼——1990年新春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D]. 仝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2]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佘正松. 四川大学, 2005(06)
  • [3]《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4]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
  • [5]唐代筝诗研究[D]. 程梦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6]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D]. 颜敏. 暨南大学, 2008(03)
  • [7]顾太清诗歌研究[D]. 金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8]金代词人群体研究[D]. 李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9]春光无限好 更上一层楼——1990年新春寄语[J]. 本刊编委会. 小学教学研究, 1990(01)
  • [10]文人游幕与清代戏曲[D]. 张惠思. 北京大学, 2011(05)

标签:;  ;  ;  

春暖花开,再上新台阶——1990年春节寄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