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不需要统一的市场

亚洲不需要统一的市场

一、亚洲没有必要形成统一的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马学礼[1](2016)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文中提出东亚经济合作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进程,本文仅是对这一进程的技术性解释。区域经济合作原本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未能考虑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因而难以刻画其全貌。事实上,各国在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时不仅要权衡经济得失,也要权衡政治得失,不仅遵循市场逻辑,也遵循权力逻辑,可见,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视点。依循这一思路,本文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而鉴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危机驱动型”特点,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历程分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起步期(19972009年)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深化期(2009年以来)两大阶段,分阶段地考察了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本文的根本目的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考区内外博弈约束下区域公共产品得到有效供给的条件;第二,思考两次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同结果及其成因;第三,思考地区实力格局转换背景下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立意、已有研究及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创新及不足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2章“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对全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本文中的“东亚经济合作”并非泛指东亚地区内任何时期、任何形态的合作,而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启动、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理想目标的经济外交实践。其次,论文对区域经济合作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明显强于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区域层次的拓展和应用。最后,论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渊源、脉络和局限性进行了简单介绍。第3章“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贯穿全文的理论主线。首先,论文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通过剖析“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界定了产品的供给模式、扩展了产品公共性的判断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形态和内容,进而将上述概念操作化,使其适用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实践。其次,论文用“预期收益”、“供给成本”和“外部性”三个要素刻画出单个国家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决策变量,并赋予它们新的理论含义。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为切入点,强调非平等的成本分担、非均衡的收益分配和域外大国介入的阶段性,从根本动力、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了各国实现合作供给的条件,即:在厘清不同国家收益敏感性和成本敏感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供给机制重塑各国的成本-收益结构;承认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域外大国的利益相关性,妥善应对其介入。第4章“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是对1997年后十余年间东亚经济合作历史的理论解读。首先,论文分析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起因,指出这是区域公共产品需求不断“发酵”的必然结果。其次,考察了本阶段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容和特点,即: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是供给重点,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是其“副产品”,两者都呈现出明显的“质次价廉”特征。随后,论文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本阶段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效,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面条碗效应”,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确实较大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因而是相对成功的。最后,论文分析了实现相对成功供给的三条原因:各供给方都以绝对收益为主要关注点;供给的总体成本较低,且大国的选择性激励降低了小国的个体成本;外部性较小,且“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美国的有限介入较好地实现了外部性的内在化。第5章“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是对2008年后东亚经济合作困境的理论解释。首先,论文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度经济一体化趋势,以及该趋势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进而区分了东亚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然而,现实问题是,东亚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进程都陷入了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成因有三个方面:各国对相对收益的竞争削弱了供给的根本动力,高昂的供给成本强化了供给的内部约束,美国的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约束。最后,论文考察了东亚各国为突破“优质化”困境所采取的策略:RCEP已经成为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成为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二者都对突破困境有一定帮助,但相比之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更为积极。第6章“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对未来东亚经济合作趋势的理论预测。论文首先明确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即:供给主体的范围已不可避免地泛化到东亚之外,实现“纯粹东亚”供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各类区域公共产品将形成多层次共存且无法相互替代的局面;供给机制将更加多元化且长期并进。但我们不能确定的是:东盟能否继续充当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心,中日之间的供给竞争将走向何方,美国主导的“亚太化”供给发展前景如何。最后,要实现区域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就必须将已然分化的预期收益再整合,促使主要大国承担更多的供给成本,在TPP、RCEP和“海上丝路”三大供给平台的竞争与互融中将外部性内在化。第7章“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是对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理论思考。在崛起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双重身份下,我国能否有效提升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是否有着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以解决供给意图和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否选择合乎实际的供给策略以协调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化解现实中的具体风险。但无论如何,“大周边”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走向强国之路的战略依托带,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从而为我国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外交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秦学[2](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指出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刘登攀[3](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陈亚州[4](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唐诗[5](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吉艳艳[6](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研究表明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杨抗抗[7](2019)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文中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时代精神的表达,反映了在新的全球化阶段人类社会展现出的日益相互依赖、命运与共的客观实际。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会结合成大小范围不同、或强或弱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形式由原始的氏族、部落,发展到民族、国家,进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包括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正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分四章分别介绍这一理念的生成基础、核心意蕴、时代意义、实践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这一理念的生成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前提。一种社会生产方式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合的社会交往方式。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一事实,因而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结合成更加紧密的共同体。其次,这一理念的生成具有历史必然性。人类历史必然走向世界历史,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最后,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回应时代的要求。当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全球性风险和生存危机,时代的客观挑战,要求人类发展观念、交往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曾经单体作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全球性风险社会,人类需要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都曾经对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思考,他们虽然不曾直接使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对人类共同体的想象和深刻见解,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学说,蕴含着真正的共同体精神,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吸收融合了中西文明的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意蕴主要包括新发展观、新全球秩序观以及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发展观,超越了资本利益至上的发展模式,确立以合作、共享、可持续为目标的发展取向,内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的新型世界秩序建立在平等、包容和团结原则基础上,通过创新全球治理、民主协商实现,其目标是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由于人类生存在共同的环境中,其根本利益具有共同性,因而人类可以进行对话,从而产生某些价值共识。今天,人类社会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包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是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界限的人类共同价值,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的基本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世界未来形势的准确研判后提出来的。这一理念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交往而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荣。这一理念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治理理念和价值理念的重大性变革,随着时间的展开,这一理念必将对人类社会存在方式的根本重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利益分享困境、制度共建困境以及价值认同困境。认识上的清醒有利于实践的推进,因而有必要分析导致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坚持当前与长远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求同与存异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需要发挥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观因素,是指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生成,如果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缺少人类主体意识和兄弟般关系的心理结构,人类就会成为分散的、孤立的、个体的存在,而不能成为类存在。客观因素,是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人类主体意识的生成需要在一定的现实物质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没有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社会交往的普遍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只能停留于美好的愿望与设想层面,而不能成为现实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通向自由人联合体必经的世界历史阶段。必须基于人类共生共荣这一根本的哲学立场和价值取向,积极探索世界市场体系和世界治理体系的合理变革方向与路径,解放和发展全球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物质丰裕程度、社会交往程度和文明交流程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

陶海洋[8](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指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刘泰来[9](2016)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西方掌握着国际话语权,中国只能被西方话语解读,其中太多的负面论调和抹黑话语,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影响。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近年来,中国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为世界贡献着越来越多的力量和智慧,要讲述中国贡献,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当下中国,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蕴,阐明中国价值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产物,因此,研究这一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统领地位,传承和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文明的有益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的和谐对接;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坚持正确义利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大格局,坚定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占据话语权制高点,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敢于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担当主角;建设世界一流智库,树立大宣传理念,打造全球领先新兴媒体,努力构建融通中外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融相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互观照,是价值合理性与科学真理性的内在统一,是语言生动性与思想深刻性的巧妙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外话语思想,要求我们进一步凝聚中国共识、进一步丰富中国实践、进一步树立中国自信、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以战略思维推动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在对外话语传播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成效。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视角的创新:选题的新颖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观点提炼,系统研究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创新思维、战略措施、鲜明特色、传播效果等等,认真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是学术研究前沿问题之一。其二,研究内容创新:原发性的理论探索。本文力求按照逻辑结构,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创造性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对这一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研究。本文界定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概念,探析了对外话语的内在规律;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外宣传思想进行了简要梳理,明确了其现实指导意义;分析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历史来源和文化根基,在世界格局变化和国内挑战中,明确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习近平对外话语的特征,以及历史、理论和现实三大逻辑,概括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价值,阐述了其形成过程,论述了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作了比较系统地概括,对中国梦的世界意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价值、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等内容都进行了解读;从整体筹划、举措推进、路径选择等角度阐述了其战略思维;从历史与时代、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价值与真理、语言与思想五个方面阐明了其特色;从世界评价和国际影响考察了其传播效果;最后,对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外话语思想和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进行了理论思考。其三:观点创新。在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文本系统性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观点:提出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一的观点;提出了人类交往的“挣脱——进入”理论,并以此论证中国可以从“落后就要挨打”的西方话语陷阱中挣脱出来,树立民族自信,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类可以从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你输我赢的旧思维中解脱出来,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构建和谐世界,开创美好未来;针对意识形态强化、泛化、淡化、弱化等概念,提出了意识形态“巧化”策略,意在增强对外意识形态传播的策略和手段的灵活性。此外,文中提出了话语自信,承诺性话语,世界民众获得感,人民话语等范畴。

刘明福,王忠远[10](2014)在《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总是从时代风云中脱颖而出。英雄创时代,在时代的潮头,总是挺立着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英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威武雄壮的伟大时代,无一不是大众与伟人同声合唱,时势与英雄交相辉映。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治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家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杰出政治家的国家,难以有声有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乏大政治家的大国,难以在全球出类拔萃。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创新型

二、亚洲没有必要形成统一的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没有必要形成统一的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立意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与逻辑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
    2.1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概念:研究范围的界定
        2.1.1“区域”与“东亚”:概念的界定
        2.1.2“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1.3 区域经济合作的四个基本特征
    2.2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解释
        2.2.1 国际经济学的解释
        2.2.2 国际政治学的解释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2.3 国际政治经济学解释的新发展: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2.3.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渊源
        2.3.2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脉络
        2.3.3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
    3.1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3.1.2 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3.1.3 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
        3.1.4 区域经济合作公共产品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3.2 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
        3.2.1“区域”的逻辑内涵: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的界定
        3.2.2“公共”的逻辑内涵:产品公共性的三维判断标准
        3.2.3“产品”的逻辑内涵:供给客体的形态与内容界定
    3.3 本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3.3.1 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3.3.2 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3.4 国家层面: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力与约束
        3.4.1 预期收益: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根本动力
        3.4.2 供给成本: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部约束
        3.4.3 外部性: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约束
    3.5 国际层面:区域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实现条件
        3.5.1 供给机制:连接各供给主体的制度安排
        3.5.2 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跨越”
        3.5.3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收益条件
        3.5.4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条件
        3.5.5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性条件
    3.6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3.6.1 选择合适的供给模式、创设合理的供给机制
        3.6.2 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决定了具体的供给途径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
    4.1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4.1.1 东亚经济合作的酝酿、探索与启动
        4.1.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4.2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4.2.1 东亚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4.2.2 东亚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4.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与成效
        4.3.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4.3.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总体评估
        4.3.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实证检验
    4.4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成功的实现条件
        4.4.1 收益条件:稳定的预期收益与绝对收益关注占主导
        4.4.2 成本条件:总供给成本较低与大国的选择性激励
        4.4.3 外部性条件:“开放的区域主义”与美国的有限介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
    5.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
        5.1.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深化的动因
        5.1.2 深度合作趋势与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5.1.3 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内容和判定标准
        5.1.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
    5.2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5.2.1 东亚高质量贸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5.2.2 东亚高质量投资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5.3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
        5.3.1 收益原因:相对收益竞争弱化了供给的根本动力
        5.3.2 成本原因:供给成本高昂强化了供给的内部制约
        5.3.3 外部性原因:美国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制约
    5.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突破
        5.4.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
        5.4.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6.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
        6.1.1 供给主体广泛化且不可避免
        6.1.2 供给产品多层次化且无法相互替代
        6.1.3 供给机制多元化且长期并进
    6.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不确定性
        6.2.1 东盟:供给中心地位的不确定性
        6.2.2 中日关系:竞争性供给影响的不确定性
        6.2.3 美国:TPP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6.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可持续供给的决定因素
        6.3.1 收益因素:预期收益分化下的再整合
        6.3.2 成本因素:大国与强国率先支付的重要性
        6.3.3 外部性因素:竞争与互融中的外部性内在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
    7.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定位
        7.1.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身份
        7.1.2 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7.2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
        7.2.1 将国内经济转型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结合起来
        7.2.2 将深化对外开放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统一起来
        7.2.3 以重点供给某些产品为突破口,逐步向全面供给拓展
        7.2.4 以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为立足点,逐步向全球层次过渡
    7.3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7.3.1 加快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合作机制
        7.3.2 渐进提高供给机制的制度化水平
        7.3.3 警惕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则风险
        7.3.4 全面优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路径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 经济学理论
        2 地理学原理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4 系统论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附图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致谢

(3)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共同体
        (二)国际共同体
        (三)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一)“和合”思想
        (二)“和而不同”思想
        (三)“义利双行”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6)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案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生成基础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过程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释义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基础
        一、物质前提:社会化大生产的事实存在
        二、历史必然: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的客观趋势
        三、时代要求:全球性生存危机的合理回应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理论渊源
        一、西方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二、中国传统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三、马克思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意蕴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新发展观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实践困境
        二、人与人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实践困境
        三、新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新世界秩序观
        一、传统世界秩序的不合理及其困境
        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存在与发展趋势
        三、新世界秩序观的内涵与实质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共同价值
        一、共同价值的实质
        二、共同价值何以必要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基本价值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义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的意义
        一、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二、占据国家外交价值的制高点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的意义
        一、人类社会发展路径的创新
        二、促进世界治理理念的变革
        三、推动交流互鉴文明观的生成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指向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困境及成因
        一、利益共享困境及成因
        二、制度共建困境及成因
        三、价值认同困境及成因
    第二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论
        一、当前与长远的统一
        二、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三、求同与存异的统一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的可能因素
        一、主观因素:人类主体意识的生成
        二、客观因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社会交往普遍展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9)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的选题理由和研究价值
        (一) 选题理由
        (二) 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三、对外话语、对外话语体系等概念解读
        (一) 对外话语及其形成与发展
        (二) 对外话语的内在规律与基本特征
        (三) 对外话语的分类及其它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
        (一) 主要观点
        (二) 创新之处
        (三)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思想来源和时代背景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二) 列宁宣传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二、思想传承: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造
        (一)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毛泽东对外话语思想
        (二)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对外话语思想
        (三) 全球化时代江泽民对外话语思想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新阶段胡锦涛对外话语思想
    三、历史文化来源:在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
        (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二)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 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准确把握中国的历史方位
        (二) 中国面临的现实挑战、战略难题及其应对和解决的关键
第二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形成过程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
        (二)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
    二、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 对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二) 对提高软实力增强话语权具有重大作用
        (三) 对参与全球治理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具有现实意义
        (四) 提高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传播的新水平
第三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相通相融”
        (一) “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二) “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 “让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
    三、“坚持正确义利观”
        (一) “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二) “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四、“全球共同治理”
        (一) 习近平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
        (二) “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三) “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五、“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一) “建设海洋强国”
        (二)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三) “中国人民会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第四章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思维
    一、大道行思: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筹划
        (一) 坚持与巩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统领地位
        (二) 传承与复兴:凝神聚气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与魂
        (三) 开放与包容: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
        (四) 开拓与创新: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
    二、传播中国梦: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举措
        (一) 大力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蕴,和谐对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二) 坚定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占据话语权制高点
        (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赢信念仗传播仗
    三、扩大影响力: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路径
        (一) 占领人才高地:建设世界一流智库
        (二) 引领传播革命:打造全球领先新兴媒体
        (三) 实现有效沟通:构建融通中外的当代中国话语
        (四) 机制保障:完善对外话语体系机制建设
第五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鲜明特色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一) 在历史思维中担当时代使命
        (二) 把握壮大和平力量的时代机遇
        (三) 推动世界秩序走向文明的和谐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通相融
        (一) 在全球意识中体现大国担当
        (二) 扩大对外话语的世界民众基础
        (三) 在共赢意识中深化合作发展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互观照
        (一) 彰显成功社会主义大国的制度性力量
        (二) 破除对西方话语过分“求同”的误区
        (三) 习近平对外话语对象的多元化
        (四) 在核心政治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四、价值合理性与科学真理性的内在统一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哲学意蕴
        (二) 习近平对外对外话语体系的理论价值
    五、语言生动性与思想深刻性的巧妙结合
        (一) 话语环境创新: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语境
        (二) 话语范式创新:理性式话语和感性式话语的结合
        (三) 话语载体创新:以全媒体传播中国声音
        (四) 话语表达创新: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魅力
第六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传播效果
    一、习近平对外话语的国际评价
        (一) 对传播主体的评价
        (二) 对传播内容的评价
        (三) 对传播介质的评价
        (四) 对传播方式的评价
        (五) 对传播效果的评价
    二、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世界影响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二) 理性看待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世界评价和国际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10)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时代的特点与挑战
    (一)习近平时代的涵义与特点
        1、习近平时代的内涵和方位
        2、习近平时代,站在经济总量“亚军国家”起点上
        3、习近平时代,创造中国共产党第四个奇迹
        4、习近平时代,打造“新中国3.0”
        5、习近平时代,奋斗“社会主义7.0”
    (二)习近平时代面对的矛盾和挑战
        1、习近平论挑战
        2、六大矛盾
        ①生态矛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②贫富矛盾———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③官民矛盾———如何防止“权力”与“权利”对立
        ④人口矛盾———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⑤观念矛盾———如何凝聚社会共识
        ⑥中美矛盾———世界只能有一个冠军
        3、应对挑战———习近平治国大思维
    (三)习近平时代书写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第三份考卷
        1、习近平论“赶考”
        2、中国共产党的三场考试
        3、向历史交出第三份合格答卷
    (四)习近平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4、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5、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
        6、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品格特色
二、习近平的兴国目标和战略
    (一)中国梦凝聚中国志———建设“复兴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志”
        2、习近平点燃中国梦火炬
        3、中国梦170年漫漫征程
        4、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①中国梦是一个“和谐世界梦”
        ②中国梦是一个“腾飞兴国梦”
        ③中国梦是一个“拼搏强军梦”
        ④中国梦是一个“和平统一梦”
        ⑤中国梦是一个“生态文明梦”
        ⑥中国梦是13亿人民的“幸福人生梦”
        5、中国梦进入“战略冲刺期”
    (二)矢志不移中国道路———建设“特色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路”
        2、老路、邪路、特色路,只有特色之路是坦途
        3、“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4、从“结合论”、“特色论”到“鞋子论”
        5、“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6、“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三)强军方能卫国———建设“强大中国”
        1、中国梦与“强军梦”
        2、中国必须强军的七个理由
        3、推进“强军梦”为什么要“只争朝夕”
        ①中美进入“战略决赛期”,军事博弈凸现
        ②美国“军事遏制”导致中国“军事危机”
        4、中国需要一支“大海军”
        ①以海制华———美国遏制中国的主战场在海洋
        ②建设海洋强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③中国海军梦———战略价值是什么
        5、“强军梦”在随时准备打仗中推进
        ①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②实现“强军梦”———必须克服“和平病”
        ③从人民战争到人民国防———“强军”不能只靠军人
        6、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7、“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8、军事领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
        9、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三个原则
    (四)创新外交战略———建设“和平中国”
        1、中国梦与“和平梦”
        2、统筹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
        3、坚持一个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4、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关系创新
        5、实行“三个着力”———推进周边外交创新
        ①中国周边外交整体形势和基本方针
        ②落实“三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周边外交
        6、提高国际话语权———推进软实力建设创新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安全中国”
        1、中国梦与“安全梦”
        2、习近平国家安全战略四大创新
        3、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创新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4、从传统安全到总体安全,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
        5、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规定了国家安全的本质
        6、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抓住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7、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突出了国家安全的重点
        8、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筑牢国家安全的支撑
        9、以促进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为依托,打造命运共同体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1、中国梦与“法治梦”
        2、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4、“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七)弘扬中国精神———建设“文化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魂”
        2、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
        3、弘扬“聚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4、培育“真善美”的中国道德
    (八)兴国必先兴风———建设“正气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风”
        2、神州大地起新风
        ①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
        ②习近平说:改进工作作风“从我本人做起”
        ③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性作风大建设
        3、天下兴亡看风气
        ①秦王朝、罗马帝国“作风亡国”的教训
        ②餐桌上判断共产党能赢国民党
        ③习近平会见卡斯特罗,为什么只能去6个人
        4、如果我们脱离群众,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①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生命线”
        ②联系群众,要体现在高级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中
        ③联系群众,要跟群众“零距离接触”
        ④联系群众,要特别注意联系贫困群众
        5、向“四风”宣战,防止更多干部走上刑场
        6、“四风”不除,“霸王别姬”
    (九)治国重在治官———建设“廉洁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官”
        2、习近平论“反腐败”
        3、监督一把手,抓好身边人员和亲属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5、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6、破除“官本位”思想
        7、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十)涉险滩勇往直前———建设“改革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力”
        2、明确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3、增强一个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4、制定一个纲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5、确立一个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坚持一个原则———决不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
        7、突出一个核心———解决“官场”与“市场”的关系
        8、实施一个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9、实现一个飞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规律
    (十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效益中国”
        1、中国梦与“经济梦”
        2、“经济梦”为中国梦奠基,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
        4、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让“三个1亿人”市民化
        ①“第一个1亿人”问题———让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②“第二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得到改造
        ③“第三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
        5、靠创新驱动发展,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6、“三农”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7、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8、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1、中国梦与“生态梦”
        2、两座山、三阶段———中国“生态辩证法”
        3、树立生态文明四个新理念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②生态文明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任务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基础工程
        ④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4、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整体布局
        6、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7、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8、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十三)为政要在尚贤———建设“人才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才”
        2、怎样才是好干部———“看人”五条标准
        3、怎样成长为好干部———“育人”需两靠
        4、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用人”要知人善任
        5、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选票”如何有助“选优”
        6、干部工作公开———“公开”如何实现“公正”
        7、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如何防止片面性
        8、怎样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
    (十四)掌握舆论战场主动权———建设“话语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声”
        2、经济中心工作不动摇,意识形态不放松
        3、用远大理想牵引现实目标
        4、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①不能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
        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党性
        ③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人民性
        ④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5、正面宣传主旋律,舆论斗争敢亮剑
        ①如何做到正面宣传为主
        ②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
        ③网络战场要顶得住、打得赢
        ④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
        6、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改革创新
        ①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②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③研究西方宣传的战略战术
        7、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特色
        ①阐释中国特色的宣传,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②宣传和报道世界,是为了更好发展中国
        ③精心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8、全党动手,部门负责,形成合力
        ①宣传思想部门一定要强起来
        ②全党动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得斗争
    (十五)大兴学习之风———建设“读书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书”
        2、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立身之本、执政之基
        ①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②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③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④解决好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读好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三个方面的书
        4、善读书,读书的三种境界和三种方法
        5、把握“三大规律”,坚持“三个出发”
        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②坚持“三个出发”的方法论
        6、发扬共产党人的“读书传统”
三、习近平领袖魅力的经典元素
    (一)不能发财———习近平的“从政观”
        1、“不能发财”———共产党人的从政法则
        2、习近平跨入政界之前,为自己制定三大纪律
        3、做官先做人,珍惜在位时
        4、当官发财,就会自己把自己打倒
        5、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二)勇于担当———习近平的“使命观”
        1、担当精神,就是“守土有责”的使命意识
        2、担当精神,就是奋斗历程中的“接力赛”精神
        3、担当精神,就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勇气
        4、习近平对党、国家、军队的担当
        5、习近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
        6、如何解决“只想当官、不想担当”的问题
    (三)情系人民———习近平的“人民观”
        1、心无百姓莫为“官”,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2、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3、各级干部不能眼睛总是向上
        4、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5、政声人去后,为民长远谋。
    (四)坚定信念 ———习近平的“信仰观”
        1、共产党人的最大优势是信仰
        2、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
        3、“信念是本,作风是形”
        4、增强“三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
        5、向仁人志士学习,追求高尚人生
    (五)登高望远———习近平的“天下观”
        1、登泰山而小天下———放眼全局谋大事
        2、观历史潮流———看清“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3、观世界格局———国际体系出现前所未有“大变局”
        4、观亚太博弈———经略周边地缘格局
        5、观中国大势———把握“三个前所未有”
        6、观政治变局———警惕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吃败仗
    (六)继往开来———习近平的“历史观”
        1、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
        2、5000年中华民族“沧桑史观”
        3、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观”
        4、170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观”
        5、9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观”
        6、60年新中国“兴国史观”
        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伟人史观”
    (七)底线思维———习近平的“忧患观”
        1、“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的涵义
        2、忧国———防止中国民族复兴前程被破坏
        3、忧党———防止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
        4、忧业———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被打断
        5、忧军———如何把我们这支军队继续带好
        ①军委主席责任重大,“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②坚持“军魂”,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③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④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
        ⑤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⑥能打仗、打胜仗首先是对军委的要求
        ⑦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
        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⑨吃鸡蛋和投手榴弹的辩证法
        ⑩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
    (八)实干兴邦———习近平的“实践观”
        1、立根原在实践中,能接地气有定力
        2、调查研究是实践的起点,坚持三个“跑遍”
        3、实践重在实干,实践难在落实
        4、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5、“功成不必在我”,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九)敢于亮剑———习近平的“英雄观”
        1、反腐肃贪敢于亮剑———在全球“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2、反恐维稳敢于亮剑———坚决打击分裂恐怖势力
        3、军事斗争敢于亮剑———能战方能止战
        4、深化改革敢于亮剑———“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5、舆论斗争敢于亮剑———打好宣传思想战线主动仗
        6、牛为什么要长两只角?———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十)以身作则———习近平的“表率观”
        1、打铁还需自身硬
        2、对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
        3、全军官兵看军委,军委要给全军做表率
        4、最高统帅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
        5、勇于向自身开刀,勇于自我清洗,勇于刮骨疗伤
    (十一)逢山开路———习近平的“创新观”
        1、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2、发展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
        3、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十二)令行禁止———习近平的“权威观”
        1、党的权威重于山———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
        2、法制权威高于天———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3、专政权威寒于冬———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
        4、纪律权威硬如钢———维护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权威
        5、重读恩格斯《论权威》———树立科学的权威观
        6、“中国号”长风破浪———靠权威舵手领航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获天下好评
    (一)比权力更有力的东西是“魅力”
    (二)习近平领袖魅力是共和国战略软实力
    (三)从“扳倒中国”论到“世界领袖”论

四、亚洲没有必要形成统一的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D]. 马学礼. 吉林大学, 2016(08)
  • [2]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3]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D]. 杨抗抗.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9]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D]. 刘泰来.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10]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标签:;  ;  ;  ;  ;  

亚洲不需要统一的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