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城市消费投资差异很大

九大城市消费投资差异很大

一、九大城市消费投向大相径庭(论文文献综述)

张延曼[1](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齐欢[2](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杨依晴[3](2020)在《“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文中认为“网红展”打卡是近年来城市中的一种青年时尚,它伴随着文化消费的热潮出现,借由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引发了较大的流行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展览爱好者青年进行深入访谈,以及对网络中的“网红展”打卡内容进行观察,探讨“网红展”打卡流行现象所体现的青年时尚品味的具体内涵和形成原因,并尝试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首先,“网红展”打卡体现了青年对尚新的时髦品味、文艺的浪漫品味和小众的个性品味的追求,青年们将艺术展览视为一种新奇体验和时髦的休闲活动,将之作为构筑浪漫生活的一部分,并在这种相对小众的爱好中获得品味上的优越感。他们也积极地在网络缺场空间中打造理想自我景观,并努力使用一种自然的、克制的方式来展现品味。青年的时尚品味追求是在社会背景、传媒因素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背景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和文化工业使人们向往并能够追求艺术化的生活;传媒因素方面,大众媒体抬高了品味的重要性,并塑造出美好生活的标准样态,新媒体也为青年时尚品味的展示、互动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心理上,一方面城市生活压抑了人的审美和情感,使人们渴望在艺术欣赏中得到释放;另一方面青年自身的地位恐慌也催生了品味焦虑,使他们急于建构出生活风格。品味与阶层的关系在当前的社会中变得更加复杂。青年对“网红展”的追逐源于对艺术展代表的文化精英的品味的向往,包含着由此获取品味文化资本的希望。打卡的方式也能帮助他们找到自身所处的品味共同体,获得圈层内部的认同,但同时也体现出青年的品味建构依赖于符号消费,这实际上不利于审美品味的提升,从中获得的认同也显得短暂而虚无。

易新涛[4](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杨梦金[5](2019)在《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依然影响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进一步展开。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正是在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思想的基础之上,面对当下城乡融合的现实困境,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现实实践逐步形成的,是引领当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坚持了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发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共生、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本——雄安新区建设四个方面。一是城市发展,涵盖了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空间融合、推动治理创新三大核心内容。二是乡村振兴,重点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四个环节。三是城乡融合共生,从权利共享、经济共富、文化共融、社会共建、生态共治五个维度,全面展现了习近平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理论成果。四是雄安新区建设,是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实际运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样榜,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理论层面,既继承和发展了马恩经典作家和历代共产党人的城乡发展思想,又为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跨越西方现代性发展模式提供了学理支撑;在实践层面,既为国内发展提供了破解城乡二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指导,又向国际社会展现出构建空间正义、促进文化融合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柳直[6](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指出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陈景华[7](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岳文海[8](2013)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战略。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表述和新任务。特别是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再次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这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①这说明,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5-10年综合发展结构的核心主题之一,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持久动力,是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无疑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化现象,他们深刻阐述了城乡关系对社会快速、良性发展的全局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城乡关系改变,整个社会也会相应跟着改变。”②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城乡之间必定会走向一体化,实现融合发展,“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③。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了城乡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的重要地位。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俄国城乡关系如何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考察。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俄国,要想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对立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项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任务,必须“把消灭城乡差别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④同时,“为了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还必须使千百万农村人口加强学习,改变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⑤。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斯大林认为城乡对立的性质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城乡这种对立关系是利益上的对立,根本在于制度上的对立安排”①。斯大林强调,要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结合,必须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进行经常交换”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镇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城市文明,源远流长,极具丰富的内涵,对当代中国城镇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在新的社会制度下不断被解放出来,工业化取得了较大成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历史任务也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开始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征途。依托各地区位优势、主导产业、动力机制、空间范围等,我国城镇化进程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探索各种不同城镇化的模式,可以为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积累丰富的经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在2011年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昭示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的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我国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的理论构成之一。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逾越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等发展因素、条件的不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道路也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今受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城市化发展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显现出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等后现代特征。通过分析欧美、东亚及拉丁美洲等一些典型国家城市化的道路,总结其发展经验和特点,剖析其教训和弊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现,将使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走的更加健康。当代中国,把发生在中国的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强调为新型城镇化。这主要是因为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西方城市化及一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根本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新型”二字,既有性质和道路的“新”,也有具体方式和实现手段的“新”。性质的“新”表现为道路、制度和指导思想的独特性,凸显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新”,除表现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城”并举之外,还体现为新型城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城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体系,应该着眼于“八大支柱”的建设和相互作用,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服务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产业结构是城镇化的枢纽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化等级体系,“市场+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城镇化模式,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镇化无论是水平、速度、空间分布和城镇体系,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迄今已经初步形成城市群、大中小城镇城镇等级体系和东、中、西不同的城镇化空间分布格局。但是总体上,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仍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前期。在我国农村人口向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浪潮当中,已经遇到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难题或因利益攸关冲突产生,或因体制机制不适应出现,涉及到就业、融资、环境等多方面问题,使得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直面难题的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即:坚持正确思想的指导,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构建新型城镇化度量体系;加快城镇化产业支撑建设和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探索融资体制机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坚持民生型和环保型城镇化导向。

丁锐[9](2020)在《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国农村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从基本面看农民精神文化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当前凋敝的乡村风气之间的矛盾愈发影响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基于我国踏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十九大针对农村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则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分门别类的阶段性指导,并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及中国当代领导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我国进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对陕西省南部涵盖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三地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当前陕南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所存在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人际关系淡漠、优秀传统道德不断丧失,以及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存在误区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研究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调查访谈的深入了解,对陕南农村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概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介绍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概括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阐释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从基层干部、农民主体、生态氛围、乡土文化等四个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做了概述,并指出了乡风文明建设蕴涵的意义作用。其次,分析了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实践,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问题予以呈现,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固有经济文化基础、传统文化冲击、建设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从本研究的核心领域来分析,主要着力于针对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营造生态村落氛围、利用本土教化资源、多方合力优化工作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致力于促进提高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文峰[10](2004)在《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文中研究指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规律,但也存在各种缺陷。理论模型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模型却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指导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经济除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消除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较低,因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仅是通过农民进城变成工人来完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环节。 不可否认,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条件,但制度变迁是其基本前提。工业化不仅仅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以及企业家的培养等;工业化顺利推进不仅是供给能力增强,还要有需求的相应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必须以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为前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再造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悬殊,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市场总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成功加入WTO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有这些决定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确立农民的土地法人产权,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劳动力城乡之间和区域间流动限制的减少,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为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降低技术供给成本,增加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收益,建立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 正视农村工业的使命、发展前景和缺陷,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乡工业发展,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之下,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双层分离的城乡工业发展格局:消除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混乱状况,赋予其完整经济主体地位。 中国城市化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网络城市化和据点城市化共同推进的二元城市化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社区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联系紧密。为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探索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机制。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统一市场的法制保障,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制度创新,提高要素收益率,吸引要素流入,加速增长极的培育,是实现上述两个二元结构转换之间协调的基本途径。 农户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宏观经济高效之间的背离是我国经济的现实,此 问题产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进行农村组织的再造,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和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一是走出农户经济行为悖论的重要途 1l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径。 改造宏观经济环境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消除二元的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关键词:二元经济制度变迁结构转换

二、九大城市消费投向大相径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大城市消费投向大相径庭(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2)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中国的研究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一、经验
    二、教训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品味的定义流变
        二、品味与社会阶层
        三、品味、生活风格与消费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红展”概述及“打卡”行为的界定
    第一节 艺术展的时尚化过程
    第二节 “网红展”和“打卡”的界定
        一、何为“打卡”
        二、“网红展”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网红展”的类型和特征
        一、“网红展”的几种类型
        二、“网红展”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网红展打卡”中的时尚品味分析
    第一节 从“网红展”看青年的品味追求
        一、尚新的时髦品味
        二、“文艺”的浪漫品味
        三、小众的个性品味
    第二节 “打卡”:品味的线上表达
        一、缺场空间中的品味展演
        二、品味的景观化呈现
        三、低调与克制的炫耀
第四章 青年时尚品味:社会、传媒与心理
    第一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社会背景分析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
        二、文化工业和艺术的商品化
    第二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传媒因素分析
        一、大众传媒中的品味话语
        二、新媒体的推波助澜
    第三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现代城市性下的审美欲望膨胀
        二、身份不确定带来品味焦虑
第五章 “打卡网红艺术展”时尚品味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社会区分的指标
        一、“网红展”代表的中等品味
        二、对中产阶层文化精英品味的认同
        三、作为一种职业素养的审美品味
        四、品味共同体与圈层化社交
    第二节 消费:品味建构的捷径
        一、消费社会的品味经济
        二、“网红展”打卡中的符号消费意涵
        三、文化符号与虚幻认同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的意义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框架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2.2 农村公社理论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2.4.1 民本思想
        2.4.2 大同思想
        2.4.3 均平思想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1.1 建设农田水利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4.2.1 治理盐碱地
        4.2.2 排涝减渍
        4.2.3 治理水土流失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4.3.2 兴办农村工业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4.5.1 修筑农村公路
        4.5.2 发展邮电事业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5.4 农村职业教育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7.2.1 农村社会优抚
        7.2.2 灾荒赈济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7.2.4 "五保户"供养
        7.2.5 麻风病人救治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5)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城乡关系
        1.2.2 城乡一体化
        1.2.3 城乡融合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重难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难点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2.1 经典作家的城乡发展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消除城乡对立思想
        2.1.2 列宁、斯大林的消灭城乡差异思想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发展思想
        2.2.1 毛泽东的城乡兼顾互助思想
        2.2.2 邓小平的城乡互动发展思想
        2.2.3 江泽民的城乡差别缩小思想
        2.2.4 胡锦涛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
第3章 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逻辑生成
    3.1 现实依据
        3.1.1 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困境
        3.1.2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1.3 “两步走”战略实现的内在需要
    3.2 逻辑生成
        3.2.1 逻辑源点——以人为本
        3.2.2 逻辑主线——公平正义
第4章 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城市发展
        4.1.1 完善顶层设计:脱离碎片式城市规划现状
        4.1.2 加强空间融合: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4.1.3 推动治理创新:更新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
    4.2 乡村振兴
        4.2.1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先导
        4.2.2 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是核心
        4.2.3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是关键
        4.2.4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是重点
    4.3 城乡融合共生
        4.3.1 权利共享:城乡融合的核心要素
        4.3.2 经济共富:城乡融合的互利机制
        4.3.3 文化共融:城乡融合的人文力量
        4.3.4 社会共建:城乡融合的目标认同
        4.3.5 生态共治:城乡融合的环境基础
    4.4 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本——雄安新区建设
        4.4.1 克服城市异化:建设背景
        4.4.2 回归生活逻辑:战略构想
        4.4.3 改变发展失衡:时代意义
第5章 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5.1 理论价值
        5.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思想
        5.1.2 跨越西方现代性发展模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2 实践价值
        5.2.1 破解城乡二元
        5.2.2 构建空间正义
        5.2.3 促进文化融合
结语: 开拓21世纪城乡融合新境界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一、“旅大”简介
        二、苏军进驻旅大
        三、中共建党建政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一、创建与整理
        二、成效与不足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二、货币“贴帖”过程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结语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一) 经济层面
        (二) 经济之外层面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四、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根本研究方法
        1.3.2 具体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点和研究难点
        1.4.1 研究特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逻辑框架
2 新型城镇化基础理论概述
    2.1 新型城镇化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村、城市和城镇
        2.1.2 城市化和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
    2.2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
        2.2.1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2.2.2 新型城镇化是深化改革的必然之路
        2.2.3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
        2.2.4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支撑
        2.2.5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最大发展潜力和扩大内需主要方式
    2.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愿景
        2.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2.3.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2.3.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资源
    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思想
        3.1.2 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
    3.2 国外城市化的典型理论
        3.2.1 区位理论
        3.2.2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3.2.3 城市发展理论
        3.2.4 生态学派理论
4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典型模式
    4.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4.1.1 新中国建立前的城镇起步发展时期
        4.1.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探索发展时期
        4.1.3 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4.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比较
        4.2.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4.2.2 我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比较
5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特征和挑战
    5.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5.1.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5.1.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构和空间布局
        5.1.3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
    5.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5.2.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特点和国情特点
        5.2.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容特点和方法特点
        5.2.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模特点和功能特点
    5.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5.3.1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产业拓展和充分就业挑战
        5.3.2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挑战
        5.3.3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挑战
        5.3.4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和融资开发挑战
        5.3.5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和管理能力挑战
6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模式和经验教训
    6.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6.1.1 国外城市化的起源
        6.1.2 国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6.2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特点
        6.2.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6.2.2 当代国外城市化的新特点
    6.3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和经验教训
        6.3.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
        6.3.2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7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7.1.1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
        7.1.2 引领多样城镇化社会思潮
    7.2 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和发展规划
        7.2.1 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
        7.2.2 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
    7.3 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分类推进
        7.3.1 加快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7.3.2 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7.4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和融资机制建设
        7.4.1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
        7.4.2 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融资体制机制
    7.5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
        7.5.1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
        7.5.2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府职能转变
    7.6 坚持民生型导向和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7.6.1 坚持民生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7.6.2 坚持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8 案例分析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
    8.1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分析
        8.1.1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8.1.2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行性
    8.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措施
        8.2.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
        8.2.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8.2.3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8.3 河南省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8.3.1 以人为本,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8.3.2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8.3.3 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来源
        8.3.4 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8.3.5 加强管理创新,推进美丽河南建设
结束语 用新型城镇化托起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一)乡风文明的相关概念
        (二)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文明观的经典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积淀
第二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任务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内生动力
        (二)农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必然选择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体现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政风教育
        (二)加强农民主体思想政治教育
        (三)营造和谐健康乡村生态氛围
        (四)继承弘扬传统优秀乡土文化
第三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一、陕南地区乡风文明概况
        (一)陕南地区背景概况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实践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调研分析
        (一)对乡风文明相关内容的认知提高
        (二)对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态度转变
        (三)对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多
        (四)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加大
    三、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缺失
        (二)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堪忧
        (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四)优秀传统道德趋边缘化
第四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主导机制缺失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二)刚性工作保障机制缺失
    二、乡村基础力量薄弱
        (一)乡村总体经济基础落后
        (二)农民主体文化水平偏低
        (三)乡村文化活动场域匮乏
    三、传统村落文化凋敝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
        (二)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
        (三)本土乡愁归属感遗失
    四、建设工作方式欠缺
        (一)活动开展难以契合主体诉求
        (二)社会力量利用参与程度较低
第五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优化对策探析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一)强化基层党政风貌建设
        (二)培育乡村文化服务队伍
        (三)完善政绩考核监督机制
        (四)构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二、营造美丽村落环境滋养乡风文明建设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文化
        (二)营造美丽宜居特色村落环境生态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水平
        (四)健全夯实民众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三、利用本土教化资源涵育乡风文明建设
        (一)崇尚良好家风教化道德发展
        (二)制定乡规民约规范自我教育
        (三)树立乡贤道德榜样垂范引领
        (四)重视民俗节日感召村落情怀
    四、优化工作方式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一)打通基础宣传服务渠道
        (二)汇集多方力量合力参与
        (三)丰富先进文化活动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言
    0.1 选题意义
    0.2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0.3 主要创新点
1 二元经济转换理论及其评价
    1.1 结构主义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化理论
        1.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1.1.1.2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1.1.2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1.1.2.1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主要内容
        1.1.2.2 对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评价
        1.1.3 对结构主义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评价
        1.1.4 钱纳里的结构转变理论
        1.1.4.1 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1.1.4.2 对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评价
        1.1.5 舒尔茨的二元经济转变理论
    1.2 新古典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1.2.1 乔根森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1.2.2 对乔根森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1.3 凯恩斯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1.3.1 拉克西特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1.3.2 对拉克西特模型的简要评价
2 二元经济转化模式
    2.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一般过程
        2.1.1 工业化
        2.1.2 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
        2.1.3 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
        2.1.4 工业化与人口增长
        2.1.5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2.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
        2.2.1 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2.2.2 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2.2.3 非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2.2.4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机制
    2.3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2.3.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
        2.3.1.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2.3.1.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之二——多因素作用流程模型
        2.3.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2.3.3 二元经济转换的模式与战略的关系
3 挑战与应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环境与战略选择
    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强化
    3.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典型特征
        3.2.1 工业资本密集倾向严重
        3.2.2 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变
        3.2.3 工农业、城乡经济不协调突出
        3.2.4 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3.2.5 制度变迁难度大,严重制约工业化
    3.3 建国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差距的演变
        3.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演变的描述
        3.3.2 中国二元经济差距演变的原因
    3.4 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新环境
        3.4.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变化
        3.4.2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4.3 体制转型向纵深推进
    3.5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5.1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3.5.2 新的宏观环境中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新契机
        3.5.3 加入WTO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3.5.3.1 加入WTO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3.5.3.2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6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战略选择
4 要素的流动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4.1.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4.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制
        4.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矛盾
        4.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4.1.6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4.2 创新土地制度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4.2.1 发展中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式
        4.2.2 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发展
        4.2.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4.2.4 土地制度创新的效率分析框架
        4.2.4.1 经营规模维度分析
        4.2.4.2 产权制度维度分析
        4.2.4.3 土地制度安排原则和不同模式的效率比较
        4.2.4.4 结论
        4.2.5 中国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
        4.2.5.1 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4.2.5.2 对现有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审视
        4.2.5.3 新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探讨
        4.2.6 确立农民土地法人财产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4.2.6.1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安排的弊端
        4.2.6.2 改革以来农村土地产权的演变路径
        4.2.6.3 确立和完善农户土地法人产权
    4.3 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4.3.1 农业技术进步的理论
        4.3.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4.3.1.2 科克伦和约翰逊的农业技术扩散应用理论
        4.3.1.3 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4.3.2 促进中国农村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4.3.2.1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4.3.2.2 技术需求分析
        4.3.2.3 技术供给分析
        4.3.2.4 农业技术推广
        4.3.2.5 推动技术进步主体协作,共同促进农村技术进步
5 城乡工业协调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5.1 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反思
        5.1.1 工业化模式
        5.1.1.1 工业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意义
        5.1.1.2 工业化的发动与制约因素
        5.1.1.3 工业化的模式
        5.1.2 中国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形成和特点
        5.1.3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后果
        5.1.4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内在联系分析
    5.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5.2.1 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5.2.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5.2.3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
        5.2.4 农村工业发展与二元工业化结构的特征
        5.2.5 农村工业化的贡献
    5.3 我国二元工业化演进的阶段性
    5.4 现阶段我国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遇到的困难
        5.4.1 城市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5.4.2 农村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5.4.3 城乡工业发展中的不协调
    5.5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5.5.1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5.5.2 理顺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关系,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6 城市化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6.1 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6.1.1 城市化的发展
        6.1.2 城市化的运行机制
        6.1.3 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6.1.3.1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6.1.3.2 马克思对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6.1.3.3 农业现代化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6.1.3.4 土地制度形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6.1.3.5 工业化战略对城市化的影响
        6.1.3.6 文化、制度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6.1.4 城市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作用
    6.2 中国城市化的滞后及其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6.2.1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6.2.2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6.2.3 中国城市化的水平
        6.2.4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6.2.5 城市化滞后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6.3 二元结构转换与城市化的协调推进
        6.3.1 我国城市化的指导原则
        6.3.2 我国二元城市化的战略部署
        6.3.3 城市化主体的微观分析
        6.3.3.1 政府行为的分析
        6.3.3.2 农民和企业行为的分析
        6.3.4 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7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
    7.1 区域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
        7.1.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7.1.2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7.1.3 威廉逊的区域增长差异呈倒“U”字形变动趋向的理论
        7.1.4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及评价
    7.2 中国区域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发展
        7.2.1 自然环境对二元区域结构形成的作用
        7.2.2 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对区域二元结构形成的影响
        7.2.3 体制因素:改革滞后制约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
        7.2.4 观念因素:思想僵化,束缚了经济起飞的翅膀
        7.2.5 基础设施差异
        7.2.6 产业结构差异
        7.2.7 区域二元差距的表现
    7.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推进
        7.3.1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
        7.3.2 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二元结构转换协调协调推进的机制
        7.3.3 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不协调
        7.3.4 完善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机制
        7.3.5 促进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协调发展的政策
        7.3.6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连接点
        7.3.6.1 西部地区城乡工业的使命
        7.3.6.2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7.3.6.3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出路
8 农村组织创新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8.1 农户行为:理性、低效之谜
        8.1.1 关于农户行为的理论回顾
        8.1.2 农户家庭的功能和特点
        8.1.3 农户理性行为的悖论
        8.1.3.1 农户行为分析的假设
        8.1.3.2 农户理性行为的实证
        8.1.3.3 农户理性行为的简单归纳
        8.1.3.4 农户行为理性与宏观效益的对立
        8.1.4 制度解释:农户行为悖论的根源
    8.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走出农村经济困境出路之一
        8.2.1 两种不同农业经营模式:小农经济和农业资本家
        8.2.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8.2.3 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成长机制
        8.2.4 促进创新农业经营者形成的制度创新
    8.3 提高农民组织程度: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途径之二
        8.3.1 农民经济组织分析框架:成本-收益分析
        8.3.1.1 家庭农民组织模型的分析
        8.3.1.2 农村大规模经济组织的成本-收益分析
        8.3.2 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经济
        8.3.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制度创新
        8.3.3.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条件。
        8.3.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8.3.3.3 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8.4 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争取有利的发展环境
        8.4.1 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资源
        8.4.2 农民利益集团形成困难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8.4.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的形成
        8.4.3.1 促使利益集团形成的因素
        8.4.3.2 中国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制约因素
        8.4.3.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措施
9 宏观环境建设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9.1 改革二元财政体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
        9.1.1 中国的二元财政制度
        9.1.2 二元财政制度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
        9.1.3 消除二元财政制度,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9.2 改造金融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因素
        9.2.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9.2.2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市场
        9.2.3 中国的双重二元金融格局
        9.2.4 农村金融的现实:金融约束制约农业发展转型
        9.2.5 改变二元金融格局,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9.2.6 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增强农村资金供给能力
    9.3 优化开放战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9.3.1 封闭经济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9.3.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战略的反思与调整
        9.3.3 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
    9.4 二元化的文化演进与城乡二元经济够转换
        9.4.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
        9.4.2 我国非正式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9.4.3 推动文化演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四、九大城市消费投向大相径庭(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2]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3]“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D]. 杨依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5]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研究[D]. 杨梦金.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6]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7]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岳文海. 武汉大学, 2013(12)
  • [9]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丁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D]. 文峰. 四川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九大城市消费投资差异很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