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Windows 95 - 第5讲 中文Windows 95中的数据共享

中文Windows 95 - 第5讲 中文Windows 95中的数据共享

一、中文Windwos 95——第五讲 中文Windows 95的数据共享(论文文献综述)

李梁[1](2017)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教育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本身是和现代教育理论一起,直接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教育实践日渐突出地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育教学呈现出日益融合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降临,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全国各高校在思政课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建设上,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相对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合缺乏深入探索,尤其是结合具体实施环节的理论研究。本文力图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探索,以期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新路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应用上,效果很有限。只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综合研究,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采取应用驱动策略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架构,强调的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构建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体系,突出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广泛共享,通过建造数据挖掘技术支持的数据集成中心系统,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网络平台支持下的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其中,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突出“问题抓人、解答到位、释疑解惑”,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前提;研发积件式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程。建造数据集成中心系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支撑;构建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策略和方法;基于连接式模式的思政课专兼职融合的教学团队着重探索信息时代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必不可少的资源配置和师资保障机制。因此,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双向融合及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日渐深入,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现实的困惑也渐渐显露出来,如信息技术仅仅被用作是知识传递的工具而忽视了其认知工具、智力工具的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有工具理性,更有价值理性,只是它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工具理性而言。文力图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诸如“微课”、“慕课”涌现出来,带来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的融合方式,给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课”介入教学活动,使思政课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慕课”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产物,“慕课”通过教学技术的“逆序创新”,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并对思政课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洞察视角。教育是人类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本身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一种选择与适应的结果。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多媒体课件、“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有效解决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让思政课成为当代大学生毕生难忘、终身受益的课程。

王海英[2](2013)在《网络新词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促使了网络语言的飞速发展。这也让研究语言的学者将目光聚焦到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上,各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不断涌现在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产生。本文引入了认知理论中的隐喻机制作为研究网络新词成因的基础,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同创建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中收录的网络新词,网络词典和已出版的网络新词词典中分别收集了约200,000词,作为论文语料库,同时从BBS、贴吧等地补充了大量网络新词,运用计算机软件设备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新词的定义、产生因素,对分类方法进行了延伸,并对构词方法、语义、语用特点进行了一些补充。并立足理论基础,将隐喻等认知学的观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这为下文用隐喻理论介绍网络新词埋下了伏笔。在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网络新词具有类似口语的特点。网络新词在Internet这个特别的语言交际氛围下,决定了网络交际语言具有经济性,并和广大网民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人们不可能去创造全部的网络新词,于是隐喻便成为了人们构建新概念的重要手段。在网络新词的构成中存在大量的隐喻,这些隐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始源域不一致为出发点,对网络隐喻映射进行了系统分析。而其结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被提及。通过分析得出,网络新词的隐喻用法以合成词中的偏正式和动宾式为主要手法。最后考虑网络隐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颇多,为日后网络新词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阴红星[3](2011)在《网络信息产品免费定价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经济已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流,网络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各种经济行为和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网络信息产品作为网络经济的表现形式,其市场机制和价格的形成机制也呈现出较传统经济环境下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以往文献中关于网络信息产品的技术特性、竞争策略以及福利分析,发现对于对网络信息产品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版本划分和捆绑销售等差别化定价,而对广泛应用的免费定价策略却研究甚少。不同于传统行业的技术特性使得网络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也较之传统行业有所不同,免费定价策略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表现。本文首先对网络信息产品的技术特性进行了研究,网络信息产品的首要特性是网络外部性,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产品单价的高低;其次,大多为“体验式商品”,存在定价的两难选择;第三,成本结构十分特殊,即零边际成本和较高的固定成本,这导致厂商必须以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新定价策略来实现利润,从按边际成本定价转为按消费者的不同支付意愿实行差异化定价;第四,差异化成本极低,厂商可以很容易地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网络信息产品的这些特性对厂商的定价和竞争策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外部性使得厂商必须获得最低用户数量,即最小限度的网络规模以维持经营,因此获得并维持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是网络信息厂商在定价和竞争策略中需要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特殊的成本结构使厂商具备了无限扩大网络规模的条件,但产品的体验式特性又使网络信息产品很难从产品本身直接获得利润,因此必须采取其他的间接方式。网络信息厂商的利润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产品本身的直接利润,这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相关;二是以其他间接方式获得,这通常与用户数量相关,因此网络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必须同时解决获得用户数量和区分消费者支付意愿这两个问题。体验式特性导致任何价格都会成为消费者进行消费体验的决定性障碍,而零边际成本一方面使得网络信息厂商具备实施免费定价策略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会将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迅速归为免费定价的结果,因此免费定价策略是网络信息行业中的常见现象。免费定价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体验以获得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其他方式收回成本获得利润,低产品差异化成本是实现这两个目的的技术条件。网络信息产品的免费定价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四种形式:限制式免费定价策略、互补式免费定价策略、平台式免费定价策略和捆绑式免费定价策略。最后,本文对免费定价策略进行了福利分析。网络信息产品的免费定价策略能够使消费者以零价格消费产品,同时使厂商有效地区分了消费者支付意愿进行了价格歧视,间接地获得了最大化利润,因此双方的福利水平均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社会整体来说,免费定价策略促进了技术进步,是一种能够提高整体效率水平的定价策略。

张健[4](2010)在《汽车电子控制器快速开发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因而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汽车综合性能和衡量汽车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整体上看,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传统控制系统开发方式已经落后,且成本高,研发周期长,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在自主研发新技术上与国外的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自主研发的汽车电子品牌很少,大多都是直接应用国外的电子控制技术或者使用国外的电子控制器开发平台进行设计,不利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电子企业的竞争力,应提高技术开发水平,加快自主创新,展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文章在分析传统控制系统开发模式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软硬件协同开发的汽车电子控制器快速开发系统。系统的软件平台上集成了图形编辑器、模型库、控制算法数据库、机器代码自动生成以及仿真等功能;系统的硬件平台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设计大量标准化的功能模块以供选择和组合。论文侧重于系统硬件平台中微控制器模块的设计研究,以及软件平台中基于控制芯片的目标代码的生成方法研究。即在深入分析PCI总线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并以PCI9054为桥接口芯片的微控制器板卡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利用PCI9054作为接口芯片研制基于PCI总线的微控制器板卡的方法和过程,具体包括硬件电路设计、PCB制板、板卡调试和驱动程序的开发;然后在分析GCC编译器的基础上,进行基于RTL中间代码的目标芯片编译器设计研究,来完成目标微控制器目标代码的生成。最后结合其他研究生设计的存储器模块和包括A/D转换的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接口模块(CAN等)、扩展接口模块(驱动板)以及软件平台等共同构成汽车电子控制器快速开发系统平台。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在设计硬件电路、控制算法和软件编程的过程中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效率,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汽车电子控制器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另外使用自主的汽车电子控制器开发装置能大大地降低研发成本,使新产品迅速形成规模走向市场,进而推动汽车电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张伊娜[5](2008)在《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性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对未来世界环境及资源的关注,要“从城市响起,因为正是在这里,产生了最为严重的环境破坏,也只有在这里,许多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与解决。”(White,1994)。根据中央部署和上海发展战略,到2020年前后上海要初步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所以上海仍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也就基本决定了未来二、三十年仍将有大量外来人口向上海集中。高增长的人口规模,势必使上海遭遇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和社会问题等。城市减载问题迫在眉睫。与以往单纯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实现减载不同,本文从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入手,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然而目前理论界对什么是最优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模式仍有分歧;此外,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每个城市主体都有其最优化的策略,又同时受动于其他主体,如何构建尽量符合实际发展的模型,给予决策指导?不同的城市各有其不同特点,什么是适合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本文即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尝试性地研究分析。本研究从城市空间形态不同观点的回顾、城市空间集聚与扩散的经济学分析、城市空间功能一体化模型综述的文献考证入手,分析当前已有研究的不足,从而确立本文研究的突破点:首先,突破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新视角,对理论界争执的可持续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复杂仿真模拟,得出适合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最优的、有利于减载的空间结构模式,并指导上海的实证分析研究;其次,突破目前主流城市空间研究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方法,采用了以最新的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的多主体动态非线性模拟,使仿真结果更逼近真实的城市系统,为减载城市空间结构提出有力的,有技术研究支撑的政策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探索大城市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利用Swarm计算机仿真模拟平台,探索城市中政府、居民、厂商等微观主体非线性互作互动而导致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模拟比较“集中模式”、“集中+分散模式”、“分散模式”三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下所决定的不同的通勤距离、支付地租和等制约条件下的环境负荷,寻找空间结构减载的普适性的结论,得出:大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有赖于“适度规模集聚的总体形态结构”、“功能一体的空间布局——减少通勤荷载”以及“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对空间结构的干预影响”。二是以仿真模拟结论为依据,进一步考察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首先从总体结构来说,上海呈现中心区高度集聚态势。都心部高密度人口的外迁主要迁向离都心部不远的城区边缘部和近郊区;市外迁入人口也主要选择迁向开发较“热”、发展较快、条件较好的近郊区。相比之下,远郊区则出现人口净迁出,形成相对的“过疏化”趋势。也就是说上海市内、外迁移人口对迁入地选择空间模式的相似性,使得两股迁移流叠加,连绵城市化的扩散蔓延趋势已经形成。而这种“集中式”的“一城独大”的“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是最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其次,从城市功能布局考量发现,上海居民的居住、工作、游憩三类主要活动空间的错位,导致了上海通勤负荷的大大增加。基普数据表明就业岗位密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远高于居住人口密度的分布,即就业岗位具有更高的集聚性。也就是说在居住人口近年呈空间扩散趋势,而就业岗位则集聚凝固,依旧集中在中心城区,主要商业业态空间分布亦是如此。因此大部分居民需要长通勤距离到达工作地和购物地,大大增加了城市的负载。再次,从政府规划干预的角度来说,上海的“一城九镇”规划、“1966城镇体系”在第二层面“新城(新镇)”的设置过于分散,基本接近于仿真模拟中的“分散模式”,不利于新城人口规模规划,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规划。新城的设置过多考虑了区县间的平衡,没有适度考虑规模经济的效益。郊区新镇以居住功能为主,使居民无法在当地得到必要的就业、购物、娱乐等一体化公共服务,因而对中心城依旧有强烈的依赖。“三个新城”规划虽符合“集中+分散模式”的概念,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城对中心城区的“疏解”作用。此外上海对郊区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且目标多变,也是郊区城镇一直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因素。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未来上海“发展规模新城、疏散密集中心城”的空间结构减载目标,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政府可行的干预手段:第一,加强公共物品配置的引导作用,制定连续的城市规划政策;第二,使公共物品配置的外部性内部化,达到帕累托最优,包括中心城区道路拥挤收费、发展权转移,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利益返还以补贴新城发展等;第三,结合社会福利改进,提出对中心城区随面积增大的递进式房价策略,有效地引导部分希望获得大面积居住的高收入阶层主动郊迁,扶持新城发展。

万家相[6](2008)在《基于3Com NBX平台的呼叫中心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远程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发展需要,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将呼叫中心系统建设纳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以提升系统整体服务能力与竞争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的呼叫中心硬件选型均为3COM NBX平台。由于现有的第三方呼叫系统服务软件版本不一致,性能不太稳定且容量有限,这为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企(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呼叫中心各自的系统业务整合、维护诊断、系统扩容均带来不便与风险。本文从系统软件总体设计出发,采用面向对象方法逐步分解各子系统与功能块,论文完成了:1、基于NBX平台建设呼叫中心的系统软件架构规划;2、一个框架性的可运行的呼叫中心系统。通过自主设计呼叫中心系统软件与接口可降低应用集成复杂度、易于业务扩展、节省项目成本、降低项目风险,从而有力推进、落实校企IT战略规划。

闫星[7](2006)在《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美国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中观经济产业结构和宏观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刻变革。随着信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批围绕着计算机、互联网、半导体等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迅速崛起,英特尔、微软、苹果、太阳微系统、网景、甲骨文等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新经济”的象征。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商品、新技术、新的供应来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还为一个新的经济利益集团——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兴起提供了基本条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信息产业界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受到组织资源和财政资源的双重限制,当涉及行业集体政治行动时,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界往往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在行业协会不能承担起整合行业内部集体利益的状况下,美国信息产业很少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政府政策决策,有利于美国信息产业整体行业利益的一些政策决策也大都来源于一些大型信息技术企业的政治参与的“溢出”效应。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整体性的政治参与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日半导体贸易冲突,在这次事关行业存亡的危机事件中,美国信息技术企业开始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开展了大规模的、持续的政治参与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新经济”的深入发展,基于“进攻性”和“防御性”动机两方面的驱使,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并对诸如贸易政策、税收政策、科技移民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出口管制等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活动究竟产生了多大影响?这是一个具有探索性的议题。研究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活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的运行模式和具体过程。同时,也为探讨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和美国政府公共政策变迁之间关系提供了素材。因此,本文以重点研究了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活动的历史、现状、资源和策略,并选取信息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为案例,具体分析了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在出口管制政策领域的政治参与活动。本文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已经成为美国国内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冲击了传统工业界的原有政治地位,并逐步成为美国工业界的主要代言人之一;在选举政治中,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成为了两党竞相争取的政治力量。此外,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对美国多元主义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集团内部仍存在较大的利益分歧,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未来发展将主要取决于集团内部利益的整合程度。

蒋翠清[8](2007)在《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知识正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创新成为企业形成、发展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的主要手段。如何通过知识创新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是理论界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企业动态能力建设为目标,以知识创新为主线,研究企业知识资源特征、知识创新过程、知识资产、知识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以及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知识创新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知识作为企业战略资源所具有的一些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知识的动态过程性、企业核心知识的隐性特征、企业知识的情境嵌入性、以及知识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并探讨了这些特征对企业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建设的影响。(2)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范式的要求;构建了包括企业愿景、发展战略、知识资产、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以及企业商业运作模式等要素和过程构成的支持企业动态能力的知识创新体系;并进一步分析各要素和过程间的关系。(3)研究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本质,提出了“元资产”概念,阐明了知识资产成为企业“元资产”的内在动因;通过企业知识资产增值模型,探讨了知识资产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循环促进关系。辩证地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两面性,研究了企业核心刚度的形成机理:从思维定势、能力陷阱、惯例和偏好、静态价值观等四个维度研究了核心刚度对企业知识创新的负面影响;分析了核心能力的周期性和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基于SWOT分析法,揭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4)从企业知识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和知识创新网络效率等方面研究了知识创新网络的产生背景、运行机制以及对企业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建设的影响;结合我国创新资源分布以及企业知识创新现状,分析了我国企业构建知识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思路。(5)基于知识创新情境理论,研究了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的动态业务系统。该系统由支持知识创新的结构性要素(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知识创新网络,人力资源和激励机制等);非结构性要素(企业战略、知识愿景、价值观、企业文化)和过程性要素(深度对话、动态的共同创新过程、共享的认识方式、试验和确认)组成。在动态业务系统下,通过ASECID知识创新螺旋过程,实现企业知识创新,发展企业的动态能力。(6)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论文提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创新体系、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形成过程、动态能力等进行实证分析,案例分析表明:核心能力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创新网络是新创企业发挥后发优势、整合外部资源的主要途径;知识资产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企业战略和环境决定知识创新模式和效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必不可少。论文围绕企业动态能力的建设,探讨了企业知识创新规律,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体系框架,旨在提高企业知识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为企业知识创新和能力建设提供指导框架。

钟经伟[9](2005)在《基于Kylin的加密文件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越来越重要。信息保密是信息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户得到机密信息。加密技术是实现信息保密的重要保证,将一些重要数据存储在一台不安全的计算机上,或者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传递。怎样尽可能提高加密技术对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问题。同时,加密技术的引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系统运行效率上的损失,因此怎样尽可能降低加密技术对系统负荷的增加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加密文件系统安全性低,易用性和可用性差,使得加密文件系统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首先研究了传统加密文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机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Kylin操作系统的加密文件系统体系结构—VSFS(Virtual Secure File System)。VSFS系统体系结构包含三个重要的实体:文件存储服务器、客户端和SSH服务器。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文件存储服务器上保存文件的密文信息,执行加解密操作;SSH服务器负责对用户身份的认证;用户在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文件。在客户端和文件存储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密文,只有拥有文件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文件,得到明文信息。 VSFS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易用性:第一,三层加解密结构,与智能卡配合,保护文件数据;第二,网络上仅传输密文数据且进行完整性验证;第三,每个文件都有自己密钥,这个密钥使用用户的密钥或保险箱公钥保护;第四,采用可堆叠虚拟层结构,不修改原有文件系统接口;第五,加解密操作由VSFS单独自动完成,无需用户干预; 文章最后对VSFS系统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特征评测和效率测试,实验数据表明该加密文件系统在提高安全性,便利性的同时也有较高的效率。

张鑫[10](2000)在《基于Windows NT的Windows 95无盘工作站安装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在 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下 ,Windows 95无盘工作站的安装、调试的详细步骤和过程。

二、中文Windwos 95——第五讲 中文Windows 95的数据共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文Windwos 95——第五讲 中文Windows 95的数据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教学的技术逻辑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一、信息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二、关于技术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第三节 教育的属性及其技术逻辑
        一、教育质的规定性与教育的技术属性
        二、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相伴相生
        三、教育的需求与技术的“适者生存”
    第三节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二、信息技术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历史演进和逻辑内涵
    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影响的“起步”阶段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的“应用”阶段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步融合的“整合”阶段
        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阶段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历史与现实
        一、近代信息技术辅助思政课教学阶段
        二、计算机课件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阶段
        三、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探索阶段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内涵
        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构架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依据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和资源建设
    第一节 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
        一、教材的特点与教材的体系逻辑
        二、问题的结构与教学的问题逻辑
        三、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 研发基于积件思想的思政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积件思想与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
    第三节 思政课积件式优质资源的研发程序和应用模式
        一、思政课积件式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发程序
        二、思政课积件式数字化教学软件系统的应用模式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数据集成和模式建构
    第一节 建造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
        一、数据挖掘理论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建造逻辑
        二、数据挖掘的进化历程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技术路径
        三、数据挖掘的步骤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构建基于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逻辑基础
        二、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实例
    第三节 创设基于连接式模式的专兼职融合的教学团队
        一、网络环境下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创设的基础
        二、网络环境下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的基本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创设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的价值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关于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一、思政课多媒体教学与多媒体课件边界的混淆
        二、向技术学习与用技术学习两种技术观的冲突
        三、教学目标体系中内容、方法和技术的融合观
    第二节 “微课”: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微课”作为思政课教学系统和结构优化的教育资源
        二、“微课”作为当前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信息源和影响源
        三、“微课”作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技术路径
        四、思政课“微课”教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第三节 “慕课”: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化
        一、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中心”抑或“以学生为中心”?
        二、“慕课”:思政课教学改革“逆序创新”的教育模式
        三、“慕课”是师资资源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思政课“慕课”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总结及其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2)网络新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概况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新词的定义和分类
    一、 网络新词的定义
    二、 网络新词的分类特点
        1、 计算机网络术语
        2、 网络新名词
第三章 网络新词的产生条件
    一、 科学技术条件
    二、 政治经济条件
    三、 环保医学条件
    四、 文化生活条件
第四章 网络新词的成因分析
    一、 隐喻理论概述
        1、 隐喻的简介
        2、 隐喻的分类
    二、 网络新词的成因分析
        1、 网络新词的语义分析
        1.1 词汇意义的变化
        1.2 语法意义的变化
        1.3 色彩意义的变化
        2、 网络新词的结构分析
        2.1 单纯词
        2.2 合成词
        2.2.1 派生法
        2.2.2 复合法
        2.2.3 重叠法
        2.2.4 谐音法
        2.2.5 缩略法
        3、 网络新词的语用分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网络信息产品免费定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本文结构
    1.3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信息产品技术特性研究
    2.2 网络信息产品的竞争策略
第三章 网络信息产品的技术特性与盈利模式
    3.1 网络外部性
    3.2 体验式商品和非损耗性
    3.3 特殊的成本结构
    3.4 极低的产品差异化成本
第四章 网络信息产品免费定价策略分析
    4.1 用户数量
    4.2 体验式商品:吸引消费者尝试
    4.3 零边际成本与价格竞争
    4.4 免费形式
第五章 免费策略的福利分析
    5.1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5.2 厂商:有效区分消费者支付意愿,进行价格歧视,间接的利润最大化
    5.3 社会整体:外部性和技术进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汽车电子控制器快速开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汽车电子控制器快速开发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快速开发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1 系统组成结构
        2.1.2 系统硬件平台
        2.1.3 系统的软件平台
    2.2 快速开发系统的开发过程
    2.3 PCI 总线概述
        2.3.1 PCI 总线简介
        2.3.2 PCI 局部总线信号
        2.3.3 PCI 局部总线的操作
        2.3.3.1 PCI 总线的仲裁机制
        2.3.3.2 PCI 总线传输机制
        2.3.3.3 PCI 配置地址空间
    2.4 CPCI 总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器硬件模块板卡结构分析及研发
    3.1 控制器硬件模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PCI 接口方案选择及接口芯片简介
        3.2.1 PCI 总线接口电路的实现方法
        3.2.2 接口芯片简介
        3.2.2.1 PCI9054 简介
        3.2.2.2 PCI9052 简介
    3.3 控制器主控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3.3.1 控制器主控模块的硬件组成
        3.3.2 DSP 系统的硬件设计
        3.3.3 PCI9054 的硬件连接
        3.3.3.1 PCI9054 与 PCI 总线的接口设计
        3.3.3.2 PCI9054 与 EEPROM 的接口设计
    3.4 CPLD 及其开发工具概述
        3.4.1 CPLD 简介
        3.4.2 CPLD 的常用开发工具
        3.4.2.1 设计输入工具QuartusⅡ
        3.4.2.2 仿真工具ModelSim
        3.4.2.3 基于VerilogHDL 硬件描述语言的有限状态机
        3.4.2.4 CPLD 的开发和调试流程
    3.5 PCI9054 的LOCAL 总线端设计
        3.5.1 PCI9054 的 LOCAL 端总线连接
        3.5.2 PCI9054 的 LOCAL 端时序分析
        3.5.3 TMS320LF2407A 的读写时序分析
        3.5.4 PCI9054 的 LOCAL 总线的逻辑控制
        3.5.5 时序仿真
    3.6 电磁兼容和 PCB 设计
        3.6.1 电磁兼容性概述
        3.6.2 电磁兼容性的影响因素
        3.6.3 PCB 板设计
        3.6.3.1 板卡的尺寸规格
        3.6.3.2 元器件布局
        3.6.3.3 布线
        3.6.3.4 电源和地线的处理
        3.6.3.5 时钟信号线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板卡调试和驱动程序开发研究
    4.1 板卡的硬件调试
        4.1.1 DSP 的调试
        4.1.2 CPLD 调试
    4.2 PCI 接口芯片的调试
        4.2.1 PLXMon 简介
        4.2.2 PLXMon 与 PCI9054 的通信模式
        4.2.3 PCI9054 的调试过程
    4.3 EEPROM 配置
        4.3.1 配置 EEPROM 的作用
        4.3.2 EEPROM 的配置信息及寄存器的设置
        4.3.2.1 EEPROM 配置信息
        4.3.2.2 EEPROM 配置过程中的寄存器设置
        4.3.3 EEPROM 的配置
        4.3.4 EEPROM 的加载
    4.4 驱动程序的开发研究
        4.4.1 驱动程序开发工具选择
        4.4.2 WinDriver 体系结构介绍
        4.4.3 驱动程序开发过程简述
        4.4.4 使用 WinDrive 开发 PCI9054 的驱动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目标代码的生成方法研究
    5.1 编译器工作原理
    5.2 GCC 交叉编译器
        5.2.1 GCC 编译流程分析
        5.2.2 RTL 中间代码
        5.2.2.1 RTL 简介
        5.2.2.2 RTL 的作用
        5.2.2.3 RTL 代码
        5.2.3 GCC 的后端
        5.2.4 GCC 的后端移植
    5.3 DSP 芯片的结构特点
        5.3.1 目标DSP 芯片的体系结构
        5.3.2 DSP 编译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5.3.3 目标芯片编译器的设计方法研究
    5.4 基于RTL 中间语言的DSP 的C 编译器的设计
        5.4.1 由RTL 到汇编代码的转换原理
        5.4.2 目标DSP 芯片的C 编译器设计
        5.4.2.1 RTL 语句展开
        5.4.2.2 RTX 语法树的创建/重建
        5.4.2.3 RTL 基本指令的提取
        5.4.2.4 RTL 行为描述
        5.4.2.5 汇编指令级描述
        5.4.2.6 从RTL 行为描述到汇编指令的输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论文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与后续工作
致谢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5)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选题背景
    1.2 主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城市空间结构
        1.2.2 减载
    1.3 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思路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及城市经济模型研究
    2.1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的主要观点
        2.1.1 集中、分散、折衷
        2.1.2 空间结构形态视角的研究方向启示
    2.2 城市空间集聚与扩散的经济学分析
        2.2.1 集聚经济的成因
        2.2.2 集聚不经济的成因
        2.2.3 经济学动力机制下的城市扩散方向选择
        2.2.4 经济学视角的城市空间发展启示
    2.3 城市空间功能一体化模型研究
        2.3.1 静态模型
        2.3.2 准动态模型
        2.3.3 模型研究视角的启示
第3章 基于agent的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
    3.1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基于agent的建模
        3.1.1 CAS理论的核心思想
        3.1.2 CAS理论的主要特点
        3.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
        3.1.4 基于agent的建模与其他系统建模方法的比较
    3.2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3.2.1 城市空间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3.2.2 基于agent城市空间系统建模的主要优势
        3.2.3 基于agent的城市空间系统研究实践进展
    3.3 基于Agent的Swarm仿真平台
        3.3.1 Swarm平台概述
        3.3.2 Swarm平台的实现构架
第4章 城市活动多主体(Multi-agent)空间选择的仿真研究
    4.1 城市活动的多主体分析
        4.1.1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4.1.2 政府
        4.1.3 厂商
        4.1.4 居民
    4.2 城市活动主体空间选择的环境制约
        4.2.1 环境可持续的工程学原理——如何判断可持续性
        4.2.2 环境制约模型
    4.3 城市空间结构负载模型的运行机制和模拟结果
        4.3.1 模型假设
        4.3.2 运行机制
        4.3.3 参数设定
        4.3.4 模拟结果
    4.4 城市空间结构负载模型的实践意义
        4.4.1 总体形态结构:适度规模集聚的优势
        4.4.2 内部功能结构:通勤荷载考量的重要性
        4.4.3 干预机制: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第5章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趋势
    5.1 上海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特征
        5.1.1 上海人口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5.1.2 上海城市空间形态与其他世界城市比较
    5.2 上海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特征
        5.2.1 上海居住功能空间分布的扩散特征
        5.2.2 上海就业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
        5.2.3 上海休憩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
    5.3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高负载的成因分析
        5.3.1 总体形态结构的"集中式"蔓延扩散
        5.3.2 城市功能的"错位"布局
第6章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6.1 上海现实空间结构规划方案评析
        6.1.1 上海空间结构规划的几个方案
        6.1.2 上海空间结构规划方案实施的评析
    6.2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瓶颈和挑战
    6.3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多方案模拟
        6.3.1 基于OD交通量的多方案模拟
        6.3.2 基于仿真模拟通勤量结论的应用
        6.3.3 多方案模拟结果启示
    6.4 上海未来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构想和建议
第7章 基本结论、政策启示、后续思考
    7.1 基本结论
        7.1.1 规模新城:最佳空间绩效的发展模式
        7.1.2 功能一体:空间要素互作互动的发展路径
        7.1.3 规划目标连续:利于公共物品外部效用的最大发挥
    7.2 政策启示
        7.2.1 公共物品配置,引导新城规模生长
        7.2.2 外部性内部化,新城中心城"交叉补贴"发展
        7.2.3 福利改进原理,解决城市蔓延
    7.3 后续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Swarm仿真程序部分代码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后记

(6)基于3Com NBX平台的呼叫中心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任务与预期目标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平台与开发环境
    2.1 3COM NBX平台简介
        2.1.1 平台配置
        2.1.2 平台特点
    2.2 TAPI介绍
    2.3 开发环境
第三章 系统总体需求与架构
    3.1 需求分析
        3.1.1 接入方式
        3.1.2 功能需求
        3.1.3 角色定义
    3.2 架构分析设计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呼叫系统设计主要任务
        4.1.1 系统设计核心任务
        4.1.2 对一般服务流程的设计分析
    4.2 协议设计
        4.2.1 协议设计问题分析
        4.2.2 消息分析
        4.2.3 协议定义
        4.2.4 小结
    4.3 通信接口设计
        4.3.1 通信接口特点
        4.3.2 Windows Socket介绍
        4.3.3 类设计
        4.3.4 代码实现
        4.3.5 小结
    4.4 TAPI接口设计
        4.4.1 设计分析
        4.4.2 NBX TSP驱动安装配置
        4.4.3 类设计
        4.4.4 代码示例
        4.4.5 小结
    4.5 ACD服务设计
        4.5.1 ACD服务概述
        4.5.2 Windows Tapi 3.x的ACD代理组件原理
        4.5.3 设计实现
        4.5.4 小结
    4.6 IVR服务设计与实现
        4.6.1 IVR服务概述
        4.6.2 设计分析
        4.6.3 类视图
        4.6.4 端口任务线程类设计
        4.6.5 小结
    4.7 IVR图形化流程编辑器设计
        4.7.1 IVR可视化建模的优点
        4.7.2 IVR工作流的开发过程
        4.7.3 IVR图形化流程编辑器的特点
        4.7.4 设计实现
        4.7.5 小结
    4.8 ACTIVEX接口设计与实现
        4.8.1 呼叫系统ActiveX接口特点
        4.8.2 ActiveX简介
        4.8.3 类设计实现
        4.8.4 ActiveX接口实现示例
    4.9 呼叫系统数据库设计
        4.9.1 数据库建模的目标与对象
        4.9.2 设计表
        4.9.3 数据库表结构
    4.10 设计方法与模式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总结
    5.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和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限制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五节 文献回顾
第一章 利益集团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理论
    第二节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概况
第二章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产生
    第三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发展的契机──美日半导体贸易纠纷
    第四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的现状
第三章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体和动力机制
    第一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体
    第二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资源分析
    第一节 组织资源
    第二节 财政资源
    第三节 信息与技术资源
第五章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途径和策略
    第一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途径
    第二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策略
第六章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选择的依据
    第二节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机制和决策过程
    第三节 出口管制政策与美国信息产业
    第四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影响出口管制政策的范围和途径
    第五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影响出口管制政策的效果评估
第七章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影响
    第一节 对美国利益集团格局的影响
    第二节 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对美国多元主义民主政治的影响
    第四节 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特点与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美国信息技术企业和行业协会名录
后记

(8)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知识正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
        1.1.2 知识创新是建设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手段
        1.1.3 知识创新促进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1.1.4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确定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知识管理与知识资源特征研究综述
        1.3.2 知识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1.3.3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企业知识资源特征
    2.1 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知识定义和分类
        2.2.2 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
        2.2.3 个人知识、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及其转化
    2.3 知识的动态过程性
        2.3.1 人类认知过程
        2.3.2 知识的动态过程性
    2.4 核心知识的隐性特征及其对企业能力的影响
        2.4.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2.4.2 核心知识的隐性性
        2.4.3 隐性知识对企业能力的影响
    2.5 知识的情境嵌入性及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2.5.1 知识的情境嵌入性
        2.5.2 基于情境的知识转移过程
        2.5.3 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6 知识的价值特性及其实现的不确定性
        2.6.1 知识的价值特性
        2.6.2 知识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构建
    3.1 概述
    3.2 知识创造理论
        3.2.1 知识创造SECI模型和Ba理论
        3.2.2 知识创造与核心能力模型
    3.3 知识创新模型
        3.3.1 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
        3.3.2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
        3.3.3 企业知识创新ASECID模型
        3.3.4 知识创新的凝炼化过程
        3.3.5 知识创新的沉积化过程
    3.4 知识创新范式的演变
        3.4.1 封闭式知识创新
        3.4.2 开放式知识创新
        3.4.3 创新范式的演变是企业发展动态能力的选择
    3.5 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构建
        3.5.1 企业战略与愿景的互动
        3.5.2 知识资产——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成果
        3.5.3 企业知识创新过程
        3.5.4 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
        3.5.5 知识创新网络——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3.5.6 企业知识的商业运作模式
        3.5.7 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创新与知识资产
    4.1 概述
    4.2 知识资产与企业核心能力
        4.2.1 知识资产及其“元资产”特征
        4.2.2 知识资产形成的合理性证明过程
        4.2.3 知识资产与核心能力
    4.3 知识创新使知识成为企业的“元资产”
        4.3.1 基于知识创新的资产增值模型
        4.3.2 知识创新是资产增值的动因
    4.4 知识资产对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
        4.4.1 企业认知系统
        4.4.2 知识资产构成企业的心智模式
        4.4.3 知识资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
    4.5 知识创新与资产形成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知识创新网络
    5.1 概述
    5.2 知识创新网络形成机理
        5.2.1 知识创新网络—一种战略性的制度安排
        5.2.2 知识创新网络的架构
        5.2.3 知识创新网络的特征
    5.3 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分析
        5.3.1 非正式交流连接机制——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连接机制
        5.3.2 知识联盟连接机制——战略联盟的高级形式
        5.3.3 大公司为中心的连接机制——美国128公路高技术带的创新连接机制
        5.3.4 通过资产拆分形成的连接机制——日本企业的理性创新连接机制
        5.3.5 联合体连接机制——根本性创新的主要连接机制
        5.3.6 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比较
    5.4 知识创新网络效率分析
        5.4.1 知识整合效率
        5.4.2 知识利用效率
        5.4.3 知识收益效率
    5.5 知识创新网络——中国企业知识创新的必然选择
        5.5.1 我国知识创新资源的分布
        5.5.2 我国企业知识创新网络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识创新促进企业动态能力形成
    6.1 概述
    6.2 企业核心刚度形成机理
        6.2.1 核心能力的辨证思考
        6.2.2 核心刚度的形成机理
        6.2.3 核心刚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6.2.4 核心刚度形成案例分析
    6.3 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观——动态能力
        6.3.1 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的特点
        6.3.2 核心能力的动态观
        6.3.3 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6.4 知识创新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
        6.4.1 动态能力的本质——知识创新
        6.4.2 知识创新促进动态能力的演化
        6.4.3 知识创新创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
    7.1 概述
    7.2 知识创新的动态业务系统
        7.2.1 知识创新的情境理论
        7.2.2 支持知识创新的动态业务系统
    7.3 支持知识创新的结构性要素
        7.3.1 创新型组织结构
        7.3.2 信息技术支持
        7.3.3 人力资源
        7.3.4 激励机制
    7.4 支持知识创新的非结构性要素
        7.4.1 知识愿景与知识战略
        7.4.2 价值观和规范
        7.4.3 塑造适宜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
    7.5 支持知识创新的过程性要素
        7.5.1 深度沟通和交流
        7.5.2 身临其境与即兴创新
        7.5.3 共享的认识方式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奇瑞汽车公司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案例分析
    8.1 概述
    8.2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创新体系
        8.2.1 奇瑞汽车公司的企业愿景与发展战略
        8.2.2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资产
        8.2.3 奇瑞汽车公司的创新平台与激励机制
        8.2.4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创新网络
        8.2.5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资产运营模式
    8.3 奇瑞汽车公司动态能力及核心能力形成过程
        8.3.1 奇瑞汽车公司的核心能力
        8.3.2 奇瑞汽车公司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8.3.3 持续创新——奇瑞汽车公司的动态能力
    8.4 奇瑞汽车公司知识创新的启示
        8.4.1 核心能力只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
        8.4.2 知识创新网络是新创企业形成后发优势的主要途径
        8.4.3 知识资产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8.4.4 企业战略决定知识创新模式和效率
        8.4.5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必不可少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科研项目

(9)基于Kylin的加密文件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计算机开放系统的发展和安全性需求
        1.1.2 安全操作系统的发展
        1.1.3 加密文件系统的提出
        1.1.4 TCSEC的B2级的要求及对开发加密文件系统的指导作用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主流文件系统
        2.1.1 FAT文件系统
        2.1.2 HPFS文件系统
        2.1.3 NTFS文件系统
        2.1.4 Ext2文件系统
    2.2 传统的加密文件系统
        2.2.1 加密文件系统对安全的考虑
        2.2.2 块加密文件系统
        2.2.3 磁盘加密文件系统
        2.2.4 网络加密文件系统
        2.2.5 可堆叠的加密文件系统
    2.3 总结
第三章 VSFS设计
    3.1 设计目标
    3.2 VSFS设计思想
        3.2.1 VSFS加解密流程
        3.2.2 VSFS加解密位置
        3.2.3 VSFS加密机制
        3.2.4 文件名加密
        3.2.5 文件数据加密
        3.2.6 VSFS紧急恢复机制
    3.3 远程访问支持
    3.4 密钥管理
        3.4.1 密钥存储
        3.4.2 密钥回收
    3.5 目录共享
    3.6 总结
第四章 VSFS在KYLIN上的实现
    4.1 VSFS实现
        4.1.1 总体框架
        4.1.2 保险箱管理模块
        4.1.3 加密过滤器模块
        4.1.4 文件延迟重新加密
    4.2 远程访问实现
        4.2.1 SSH协议框架分析
        4.2.2 SSH安全认证分析
        4.2.3 SSH认证过程分析
        4.2.4 SSH协议在Kylin上的改进
    4.3 总结
第五章 VSFS系统分析和评测
    5.1 安全性分析
        5.1.1 系统实体
        5.1.2 基本的安全保证
        5.1.3 系统的可用性
    5.2 VSFS系统评测
        5.2.1 特征比较
        5.2.2 性能比较
    5.3 总结
第六章 总结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四、中文Windwos 95——第五讲 中文Windows 95的数据共享(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D]. 李梁. 上海大学, 2017(02)
  • [2]网络新词的研究[D]. 王海英. 湖北师范学院, 2013(10)
  • [3]网络信息产品免费定价策略研究[D]. 阴红星. 山东大学, 2011(04)
  • [4]汽车电子控制器快速开发系统研究[D]. 张健.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5]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D]. 张伊娜. 复旦大学, 2008(03)
  • [6]基于3Com NBX平台的呼叫中心系统设计与实现[D]. 万家相.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7]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研究[D]. 闫星. 复旦大学, 2006(02)
  • [8]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 蒋翠清.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9]基于Kylin的加密文件系统研究与实现[D]. 钟经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
  • [10]基于Windows NT的Windows 95无盘工作站安装方法[J]. 张鑫.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0(03)

标签:;  ;  ;  ;  ;  

中文Windows 95 - 第5讲 中文Windows 95中的数据共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