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胡凉子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

复方胡凉子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

一、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尼亚孜·乌吉艾合买提,刘续元,阿卜来海提·阿卜杜瓦伊提,帕尔哈提·柔孜[1](2020)在《沙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沙棘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文章归纳沙棘的不同部位(果实、种子、叶、花、根、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今后沙棘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秦振娴[2](2017)在《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成分比较研究及其活性初步筛选》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Rousi),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oppophae rhamnoides L.)的一个变种,自1977年被首次载入《中国药典》至今,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等功效。西藏沙棘(H.tibetana Schlecht.)与沙棘(H.rhamnoides L.)相近,起初被合并在沙棘种内作异名,后因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都特殊,学者把它归为独立的种,是藏医、蒙医的习用药材,具有补肺,活血的功效,用于治月经不调、子宫病、胃病、肺结核、胃溃疡等,西藏北部的群众还用其治肝炎。沙棘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因《药典》中沙棘以果实入药,故一般开发产品利用的原料是其果实,而沙棘叶被当做废料遗弃;黄酮类成分是沙棘相关产品质量及其理化鉴别的重要衡量指标,而研究证实其在叶中含量最高,100 g干叶中为310-1238 mg(均值为792 mg,鲜果中均值为533 mg),每公顷的沙棘叶经计算,其年产量可多达5吨,废弃不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相较于果实,沙棘叶还具有较高的产量、较长的收集周期、简单的生产加工工艺以及易于储藏等优势,通过对其叶中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利用,其发展前景是诱人的。因此,立足资源优势,本课题进行了以下研究:(1)建立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化学成分快速鉴定的分析方法,总结其质谱裂解规律,分析比较两沙棘叶中成分组成特征;(2)将LC-MS分析技术与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构建中国沙棘叶和西藏沙棘叶的区分模型并寻找造成两沙棘叶差异的特征性成分。(3)收集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建立两沙棘叶中黄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两沙棘叶中成分含量上的特征;(4)采用H202诱导PC1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了解PC12细胞损伤情况和存活率,初步分析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不同极性部位以及沙棘总黄酮(TFH)对氧化损伤后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为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治疗方面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的联用仪器(UPLC/Q-TOF-MS)建立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化学成分快速鉴定的分析方法,优化质谱条件,使得各成分裂解的碎片稳定,裂解信息全面;总结两沙棘叶中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分析比较两沙棘叶中成分组成上的特征。2.实验首先基于超高效液相线性离子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PLC-LTQ-Orbitrap-MS)对两沙棘叶中成分进行充分解析获得尽可能多的化合物,继而采用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手段对实验数据做降维处理以及包括PCA和PLS-DA等在内的统计学分析,用于两沙棘叶中差异性成分的研究以及两沙棘叶的鉴定。3.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方法对多产地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进行提取,运用高效液相(HPLC)建立两沙棘叶中黄酮苷的定量方法,并对样品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产区两沙棘叶中成分含量上的差异。4.通过分析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下,H202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建立H20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初步分析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不同极性部位以及沙棘总黄酮(TFH)对氧化损伤后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结论1.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质谱数据、文献数据以及与标准品比对,从两沙棘叶中分析、推断出35个化合物,其中,29个化合物为两沙棘叶共有成分,剩余的6个成分中,2个成分为中国沙棘叶特有,其余为西藏沙棘叶独有。结果表明,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成分组成上大体一致,主要是以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为苷元和糖结合形成的黄酮醇苷类物质,糖基主要有葡萄糖、鼠李糖等,因此碎片离子以丢失[M-H-162]-和[M-H-146]-居多;对于黄酮母核,主要发生C环的RDA裂解和一些小分子碎片的丢失,如CO,CHO,C302,CO2等。总结沙棘叶中成分的质谱裂解特征,发现负离子模式,糖基化位置不同,苷元离子(Y0-)和自由基苷元离子[Y0-H]-丰度不同:黄酮醇3-O-单糖苷产生的[Yo-H]-·丰度强,黄酮醇7-O-单糖苷产生的Y0-丰度强;对于黄酮3,7-二-O-双糖苷类成分,可通过3-O苷键的均裂,失去自由基形式的糖,例如-G1c,形成[Y30-H]-离子;3,7位同时丢失糖基,形成[Y0-2H]-离子;除此之外,质量数不同的糖基,其连接位置可通过[M-H]-离子及特征离子[Y30-H]-·与[Y0-2H]-的质量数之差得到推断。利用Mass1ynx 4.1软件经去噪、基线校正、重叠峰解析及峰对齐获得了两种沙棘叶中35种化学成分的相对定量信息,结果表明,对于两沙棘叶的主要成分而言,中国沙棘约为西藏沙棘含量的1.5倍,6个特异性成分含量相对主成分而言含量很低。2.基于UPLC-LTQ-Orbitrap-MS分析技术,根据分子离子峰、保留时间及裂解碎片信息,并与文献报道的化学成分及对照品进行比对,共确定及推断出41个成分。运用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手段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其中,PCA 分析模型 R2X = 69.2%,Q2=53.6%;PLS-DA 分析模型 R2Y=99.9%,Q2 =98.5%,成功构建了中国沙棘叶和西藏沙棘叶的区分模型;此外,采用PLS-DA对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对VIP(变量性重要投影)>1的成分做配对t检验且以p<0.05的化合物作为两沙棘叶中差异性成分,经统计分析及综合前期鉴定的化合物,从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共分析得到10个特征性差异成分。3.基于HPLC法建立了不同产地的两沙棘叶中黄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两沙棘叶中黄酮苷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沙棘叶中黄酮苷含量均值为1.13%,而西藏沙棘叶中黄酮苷含量变化较大,于0.6%-1.4%之间波动,猜测该测定结果可能与西藏沙棘的原始生境相关,其常常分布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而本实验中样品采集地的温度、光照、海拔以及紫外辐射等均与其原始生境相差较大,对其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与积累产生较大影响。4.分析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下H2O2对PC12细胞存活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O2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损伤PC12细胞并降低其生存率,且采用300 μM的H2O2处理PC12细胞4 h时,和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下降至54.67%,表明造模成功。研究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不同极性部位以及沙棘总黄酮(TFH)对氧化损伤后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不同极性部位成分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H2O2氧化损伤导致的细胞活力下降,其活性顺序为:正丁醇部位<乙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而且中国沙棘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极性部位。测定各极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表明沙棘氧化应激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将沙棘总黄酮(TFH)含量富集至29.63%,可显着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生存率。其中,0.4,0.25 mg/mlTFH保护组同损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对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最大保护率达35.87%。

彭伟文,王英晶,陆丹倩,梅全喜,戴卫波,吴飞[3](2014)在《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用以筛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并测定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菌种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均为62.5 mg/m L,MBC均为250 mg/m L;其次为水饱和的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其对试验菌种的MIC分别为125 mg/m L和62.5 mg/m L,正丁醇部位的MBC分别为500 mg/m L、500 mg/m L、250 mg/m L;氯仿部位对试验菌种均无抑菌作用。结论: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王英晶[4](2014)在《黑面神主成分及抗慢性皮炎—湿疹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通过黑面神茎、嫩枝叶中总黄酮类成分含量比较同时结合黑面神茎、嫩枝叶水提液和醇提液的体外抑菌作用对比研究,确定黑面神治疗皮炎湿疹皮肤病的有效药用部位及提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对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中表儿茶素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考察及水提工艺的优化研究,为黑面神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进一步对嫩枝叶水提液抑菌有效部位进行筛选,通过对小鼠慢性皮炎-湿疹疗效观察,证实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的治疗作用,并筛选其有效部位,为进一步研究黑面神抗慢性皮炎-湿疹药效作用机制及其新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黑面神茎、嫩枝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以芦丁为对照品,Al(N03)3-NaNO2-NaOH系统显色法,测定波长为511nm。(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中表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溶媒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表儿茶素含量的影响,优选水提工艺条件。(3)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比黑面神茎、嫩枝叶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嫩枝叶提取液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嫩枝叶水提液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四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用以筛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并测定对敏感菌的MIC和MBC。(4)通过对小鼠慢性皮炎-湿疹疗效的观察,确证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的治疗作用并筛选其有效部位。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将小鼠分为基质对照组,模型组,皮炎平组,各试药组,每组各10只。每日外用相应药物2次,连续使用12天。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左右耳厚度差;电子分析天平称重并计算耳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解剖胸腺、脾脏称重并计算相应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茎、嫩枝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8.58mg·g。和79.16mg·g-1(2)表儿茶素在0.0066~0.264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嫩枝叶加20倍量水浸泡45分钟,80℃提取2次,每次1小时。所得表儿茶素含量为0.7031mg·g-1。(3)嫩枝叶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625mg/ml和125mg/ml,抑菌率达257.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和MBC均为125mg/ml,抑菌率达115.5%;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而茎水提液对试验菌均无抑菌作用。嫩枝叶水提液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三种试验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均为62.5mg/ml, MBC均为250mg/ml;其次为水饱和的正丁醇部位,其对三种试验菌种的MIC分别为125mg/ml、25mg/ml和62.5mg/ml,MBC分别为500mg/ml、500mg/ml、250mg/ml;剩余水层部位对金葡菌和耐药金葡菌的MIC均为62.5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菌作用;氯仿部位对试验菌种均无抑菌作用。(4)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40g生药/(kg·d)-1能有效减轻慢性皮炎-湿疹小鼠耳组织增厚、肿胀,显着抑制免疫器官指数,改善其病理学改变,且显示剂量依赖性。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乙酸乙酯高剂量组及正丁醇组可明显改善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的鼠耳增厚,可显着抑制小鼠耳肿胀,抑制慢性皮炎-湿疹小鼠皮损中炎症细胞浸润,改善耳片病理改变,正丁醇组显着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而三氯甲烷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对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均无明显作用。结论:以上结果显示,黑面神治疗皮炎-湿疹皮肤病的有效药用部位为其嫩枝叶。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部位及治疗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本论文研究内容可为黑面神消炎止痒药理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制剂的研制开发提供基础。

龚晓霞[5](2006)在《瑞香狼毒根中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瑞香科狼毒属植物,是青藏高原草地上分布的一种重要有毒植物,本文针对其在抗菌方面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人体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as)、大肠杆菌(E. coli),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浅部真菌石膏样毛癣菌(T.gypsum)、石膏样小孢子菌(M.gypsum)、絮状表皮癣菌(E.floccosum)、红色毛癣菌(T.purpureatum)为供试菌,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对瑞香狼毒根粉进行了总提,再以不同极性溶剂对狼毒总提取物进行了分级萃取,所得的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对人体常见病原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在33.33g/L浓度下对细菌组的抑菌圈直径最高可达12.02mm,对真菌组最高可达9.04mm。 在采用不同溶剂对总提取物萃取的基础上,继续用薄板层析、分段正相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并结合以石膏样毛癣菌为代表菌的生物活性的跟踪试验,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抑菌活性成分。结果从中获得了一个高活性高纯度样品,样品为浅黄色油状物。该化合物对石膏样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9.8mg·L-1。通过高分辨质谱并结合波谱数据推测其可能结构图如下所示。

滑莉莎,于新蕊,滑丽宣[6](2003)在《沙棘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陈银藏[7](1990)在《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近况》文中认为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气喘等范畴。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拟就近年来中药治疗该病的文献资料,做一综合介绍。一慢性支气管炎多数医家认为久咳属内伤咳嗽,与肺、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咳喘与肺有直接关系,脾肾与人体津液的输送和分布,水湿的排泄有关,提出治病必求其本。刘氏应用硫黄为主的复方中药片剂,治疗1462例慢阻肺,疗效颇佳,且提出硫磺在本病中的用途是温补命门真火。龚氏提出慢支不应见痰治

424医院气管炎防治小组[8](1978)在《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文中研究表明 六年来,我们对5,360名慢性气管炎患者进行了普查,并先后用以胡颓子为主的六个不同配方,对1,070名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比较完整的530例材料总结如下。一、一般情况本组病例选择按1972年2月全国防治慢性气管炎工作会议修订标准执行。性别:男352例,女178例。年龄:20岁以下3例、21~30岁77例、31~40岁8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四医院气管炎防治小组[9](1977)在《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71)国发13号文件精神,六年来,我们深入工厂、街道、农村,对海口市区13个工厂,6个企业公司和两个局及市郊5个生产大队为5360名患者进行了普查,并先后用以胡颓子为主的六个不同配方,对1070名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现将六年来比较完整的530例材料总结如下。

魏均娴[10](1976)在《防治慢性气管炎中草药植物化学研究简介(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1年以来,国内在防治慢性气管炎的中草药中进行过化学成份研究的约123种,包括植物药和动物药。本文分二大部分介绍,(Ⅰ)统计了动植物药的种类、有效部位及作用,并按植物的系统分科排列,以便查找。(Ⅱ)将已知结构中有效成份归纳为14大类:酸及盐类、醇类化合物、生物碱、氨基酸类、蒽甙、蒽醌及醌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树酯、皂甙、砜类化合物、甾醇及三萜、挥发油及其它。并列出一些主要的已知成份的化学结构。

二、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沙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部位的研究
    1.1 果实
    1.2 种子
    1.3 叶
    1.4 花
    1.5 根
    1.6 茎
2 药理作用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2.3 保护肝脏的作用
    2.4 抗氧化、免疫调节的作用
    2.5 抗肿瘤
    2.6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2.7 其他作用
3 小结与展望

(2)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成分比较研究及其活性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沙棘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二、沙棘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三、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快速分析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二章 基于UPLC-LTQ-Orbitrap代谢组学技术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成分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黄酮苷的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材
        1.1.2 菌株
        1.1.3 试剂及培养基
        1.1.4 仪器
    1.2 方法
        1.2.1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
        1.2.2 菌悬液的配制
        1.2.3 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嫩枝叶水提物各极性部位MIC
        1.2.4 嫩枝叶水提物各极性部位MBC测定
2 结果
    2.1 MIC测试结果
    2.2 MBC测试结果
3 讨论

(4)黑面神主成分及抗慢性皮炎—湿疹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黑面神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概况
        1 本草考证
        1.1 原植物
        1.2 生药学鉴别
        1.3 药用历史
        2 化学成分
        3 药理作用
        3.1 抗炎作用
        3.2 抑菌作用
        3.3 抗病毒作用
        3.4 免疫抑制作用
        3.5 抗皮肤Ⅰ型超敏反应作用
        3.6 抑制酪氨酸酶作用
        3.7 毒性
        4 临床应用
        4.1 治疗各类皮肤病
        4.2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4.3 治疗各类咬伤
        4.4 其它方面应用
        5 结语
第二章 黑面神主成分研究
    第一节 黑面神茎、嫩枝叶中总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
        2.1 芦丁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2.4 线性关系考察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中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及水提工艺优化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
        2.1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中表儿茶素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2.1.2 色谱方法
        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5 标准曲线的制备
        2.1.6 精密度试验
        2.1.7 稳定性试验
        2.1.8 重现性试验
        2.1.9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 正交试验
        2.2.1 正交试验优选水提工艺条件
        2.2.2 试验结果分析
        2.2.3 工艺验证性试验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黑面神药效学研究
    第一节 黑面神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植物来源与鉴定
        1.2 菌株
        1.3 试剂及培养基
        1.4 仪器
        2 方法
        2.1 黑面神水提取物的制备
        2.2 黑面神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2.3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
        2.4 药敏纸片的制备
        2.5 菌悬液的配制
        2.6 纸片扩散法比较黑面神各提取物抑菌作用及抑菌率的测定
        2.7 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嫩枝叶提取物及嫩枝叶水提物各极性部位MIC
        2.7.1 药液的稀释
        2.7.2 菌液的加入
        2.7.3 结果判断
        2.8 嫩枝叶提取物及水提物各极性部位MBC测定
        2.9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黑面神茎、嫩枝叶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作用及抑菌率测试结果
        3.2 黑面神茎、嫩枝叶水提物和醇提物抑菌MIC和MBC测试结果
        3.3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各极性部位MIC测试结果
        3.4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各极性部位MBC测试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治疗小鼠慢性皮炎-湿疹疗效观察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药与试剂
        1.2.1 试药
        1.2.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分组与给药
        2.2 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的制备
        2.3 疗效评价
        2.3.1 药物对模型小鼠耳厚度差的影响
        2.3.2 药物对模型小鼠耳质量差的影响
        2.3.3 药物对模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3.4 模型小鼠耳组织病理学观察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小鼠耳厚度差的变化
        3.2 小鼠耳质量差的变化
        3.3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3.4 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
        4 讨论
    第三节 黑面神嫩枝叶水提物治疗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药与试剂
        1.2.1 试药
        1.2.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分组与给药
        2.2 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的制备
        2.3 疗效评价
        2.3.1 提取物对模型小鼠耳厚度差的影响
        2.3.2 提取物对模型小鼠耳质量差的影响
        2.3.3 提取物对模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3.4 模型小鼠耳组织病理学观察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小鼠耳厚度差的变化
        3.2 小鼠耳质量差的变化
        3.3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3.4 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瑞香狼毒根中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流程概述
第一章 瑞香狼毒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植物样品
        2.2 供试菌种
        2.3 试剂及药品
        2.4 仪器
        2.5 培养基
    3 方法
        3.1 瑞香狼毒根预处理
        3.2 植物样品的提取
        3.3 瑞香狼毒总提取物的萃取分离
        3.4 瑞香狼毒总提取物及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方法-药敏纸片法
        3.5 瑞香狼毒总提物分级萃取物抑菌活性的比较
        3.6 瑞香狼毒抑菌活性物质的层析分离纯化
    4 结果与分析
        4.1 瑞香狼毒总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物对各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
        4.2 瑞香狼毒总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物对石膏样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
        4.3 柱层析分离条件的选择
        4.4 大柱粗分
        4.5 中柱细分
        4.6 小柱细分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第二章 瑞香狼毒抑菌活性成份的结构鉴定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2.1 UV
        2.2 MS
        2.3 NMR
        2.4 GC-MS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总结
综述 抗菌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及瑞香狼毒研究进展概述
    1 植物药用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1.1 抗菌药用植物资源种类
        1.2 药用植物的抑菌活性成分种类
    2.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
        2.1 瑞香科植物简介
        2.2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3 瑞香狼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4 瑞香狼毒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或已接收的论文

(6)沙棘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心血管疾病
    1.1 醋柳黄酮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
    1.2 醋柳黄酮治疗冠心病
2 治疗肝病药理研究
3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4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5 治疗妇科疾病

四、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沙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尼亚孜·乌吉艾合买提,刘续元,阿卜来海提·阿卜杜瓦伊提,帕尔哈提·柔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12)
  • [2]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成分比较研究及其活性初步筛选[D]. 秦振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J]. 彭伟文,王英晶,陆丹倩,梅全喜,戴卫波,吴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12)
  • [4]黑面神主成分及抗慢性皮炎—湿疹药效学研究[D]. 王英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瑞香狼毒根中抑菌活性成分研究[D]. 龚晓霞. 四川大学, 2006(03)
  • [6]沙棘的临床应用进展[J]. 滑莉莎,于新蕊,滑丽宣.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3(02)
  • [7]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近况[J]. 陈银藏. 河北中医, 1990(03)
  • [8]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J]. 424医院气管炎防治小组. 人民军医, 1978(11)
  • [9]复方胡颓子片治疗慢性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四医院气管炎防治小组. 海南卫生, 1977(04)
  • [10]防治慢性气管炎中草药植物化学研究简介(下)[J]. 魏均娴. 中草药通讯, 1976(02)

标签:;  ;  ;  ;  

复方胡凉子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3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