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氯化苯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氯化苯

一、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氯代苯类(论文文献综述)

黄进[1](2004)在《气相色谱法在废水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气相色谱法在废水指标分析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就此法在分析废水中的多环芳香烃、磷、农药、酚类、苯系物、金属类等化合物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

王爽,袁寰宇[2](2009)在《环境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氯苯类化合物(邻二氯苯、对二氯苯、间二氯苯、三氯苯、氯甲苯、二氯甲苯和三氯甲苯等)是环境中需要重点监测的致癌污染物,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进展。主要的分析测定方法有:普通气相色谱法、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顶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分析测定方法和结果对评价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张秀影[3](1994)在《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代苯类化合物》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检测氯代苯类化合物,方法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克服了用萃取法测定时溶剂峰的干扰。在给出的条件下,氯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40.0;4.0;3.0;1.3μg/L,方法变异系数为2.6%~6.6%。适用于环境水体及废水中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王彬蔚[4](2019)在《气相色谱法在测定废水中有机物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检测技术,其在有机物的检测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主要针对气相色谱技术在水体有机污染的检测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对气相色谱技术,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技术在测定水中有机物含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气相色谱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黄丽芳[5](2008)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芳香胺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显突出,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体中的迁移造成空气、水体及土壤等污染,污染无所不在,其防治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芳香胺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已被列为优先监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医学研究表明,许多芳香胺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能引起身体多个部位的病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芳香胺在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应用于橡胶、医药、印染和油漆等多个化工行业,尤其是印染工业,废水常含高浓度的芳香胺中间体,而且部分染料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微生物作用也最终释放出芳香胺,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水体等环境体系的污染。除工业污染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色彩花样产生了更丰富的需求,例如:偶氮染料是一类最重要的合成染料,当偶氮染料随着皮肤接触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易被还原成芳香胺;人们每天与化妆品打交道,五颜六色的彩妆背后隐藏险机;另外,某些不合格的包装材料释放芳香胺也时常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很少认识到芳香胺就在身边。建立、完善和发展芳香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是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的热点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较好的应用价值。本学位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发展了分析测定芳香胺的新方法。样品分别针对流动性强的水体和使用量大的纺织品,利用色谱的高分离效能和质谱的高灵敏度检测特点,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方法可靠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集在线分离、定性和定量为一体,有利于实现快速分析,降低分析费用,增加方法的实用性,使其更适用于痕量的芳香胺类污染物样品的分析;将该方法用于染色纺织品在模拟汗液、碱性洗涤剂浸泡溶液中的芳香胺定量分析,并得到芳香胺在模拟条件下的迁移初步研究结果;通过采用灵敏的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芳香胺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芳香胺与蛋白质结合的分子结构角度来探讨芳香胺对生物体的危害性。力求从芳香胺的分析检测、迁移模拟和毒理探讨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概述了芳香胺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重点综述和比较了近年来有关芳香胺的分析方法和发展新方法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性质,然后对常见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了评述。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工作基础。2.水乃生命之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对污水中芳香胺类化合物的排放已有严格的标准(GB8978-1996)控制,但不适于浓度较低样品的检测,而有机化合物污染往往具有浓度低、危害大、周期长的特点。本实验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用于快速检测水中痕量芳香胺。色谱分离采用反相C18色谱柱(250mm×4.6mm ID,5μm),以甲醇-甲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分流进样。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以各种化合物的选择离子[M+H]+监测模式,通过分段采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验发现,联苯胺、苯胺、对甲苯胺、对硝基苯胺、甲萘胺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03~281.30μg/L,10.65~213.10μg/L,11.91~238.20μg/L,12.39~247.90μg/L和14.55~291.10μg/L。通过标准添加回收法,回收率为92.7%~101.4%。方法检出限为:1.7~3.2μg/L。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所测浓度范围宽,适用于废水中芳香胺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测定。3.偶氮染料是染料中最重要的一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服装与之频繁接触,进入人体后易被转化成芳香胺,危害人的健康。本实验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测定纺织品中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及4,4′-二氨基二苯硫醚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仍然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5mmol/L甲酸铵缓冲溶液(pH=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分流进样。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以各种化合物的选择离子[M+H]+作为监测离子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发现,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L,而4,4′-二氨基二苯硫醚为0~200μg/L。采用梯度洗脱和分段采集的办法提高分离选择性和灵敏度,LC-MS可直接进样测定染织物中上述5种芳香胺。4.为进一步研究染色纺织品中的偶氮染料与人实际接触过程中芳香胺的迁移行为,以警示和预防芳香胺的危害,本文建立了人工染色纺织品在模拟汗液、碱性洗涤剂浸泡溶液中芳香胺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分段采集质谱选择离子定量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模拟汗液、碱性洗涤剂浸泡溶液中的偶氮染料还原物芳香胺含量。对氯苯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邻甲苯胺、4,4′-二氨基二苯醚、联苯胺的浓度分别12.75~2552.00μgL-1,13.71~2741.00μgL-1,22.18~2218.00μgL-1,27.34~2734.00μgL-1和24.72~2472.00μg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较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6%,这有利于检测较大模拟范围的样品。初步研究表明,对染色纺织来说,偶氮染料中的芳香胺较易迁移进入模拟汗液及碱性洗涤剂中。5.利用荧光法、质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芳香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对硝基苯胺能与BSA相结合,结合后对硝基苯胺的ESI-MS选择正离子峰明显减弱,并有规律地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机理属静态猝灭过程。实验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对硝基苯胺与BSA结合的距离(r)、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能量转移效率(E)和基本的热力学参数(ΔHθ、ΔSθ和ΔGθ)。通过热力学数据判断,疏水作用是两者之间的主要驱动力;由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出了对硝基苯胺与BSA结合位置的距离;采用同步荧光研究发现,对硝基苯胺能进入BSA的疏水区,从而对BSA的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与芳香胺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有关。此外,还发现4,4′-二氨基二苯醚和联苯胺与BSA也存在类似的作用。

朱剑,赵辰,陈玲瑚,王晋宇[6](2012)在《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1种氯代苯类化合物》文中认为建立了采用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1种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石油醚作为溶剂,萃取水中11种氯代苯类化合物,各类氯代苯类化合物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95以上;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其检出限均小于GB 3838—2002和GB5749—2006的限值,能够满足水中氯代苯类化合物检测的需要。

赵丽芹[7](2016)在《超滤—反渗透应急饮用水处理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当突发性水污染发生时,首先需解决的是灾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考虑到突发性水污染的特点,应急饮用水处理技术应具有处理速度快、操作简单、水质可靠等特点。本研究在对应急水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处理技术,设计应急饮用水处理试验装置,并进行模拟污染水处理试验,为膜法应急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地表水质和突发水污染事故调研对应急水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发水污染情况下,河流浊度变化较大,高锰酸盐指数基本在0~15.0 mg/L,氨氮基本在0-3.0 mg/L;重金属离子污染浓度高,最高可超标几百倍;有毒有害有机物超标倍数一般在几十倍以下在应急水源水质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超滤-反渗透集成膜应急饮用水处理试验装置,并筛选出4种常规污染物、4种重金属及21种有毒有害有机物作为处理试验指标,通过对模拟污染水进行处理效果试验,考察了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双膜法对浊度、CODMn和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9.59%、91.82%和87.22%,平均脱盐率可达96.01%,对于V类以内的微污染水源,出水相应指标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双膜法对Cd2+、Pb2+、Ni2+、Cu2+去除效果显着,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7.54%、98.61%、97.52%和97.10%,可应对较高超标倍数的此类污染物。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双膜法对乙苯、二甲苯、氯苯等8种特殊有机物和乐果、敌敌畏等6种农药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均可达到97%以上,可应对较高超标倍数的此类污染物;双膜法处理技术对苯、三氯甲烷、三溴甲烷、苯酚和苯乙烯的去除效果一般,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36%、73.43%、86.03%、72.5%和63.31%,只能应对低超标倍数的此类污染物;双膜法处理技术对二氯甲烷和甲醛去除效果较差,其平均去除率分别只有17.49%和8.37%,产水难以达标,建议对产水进行深度处理或者采用其它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根据双膜法处理技术对不同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提出了该技术用于应急水处理时水源相关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要求,为膜法应急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李德荣[8](2018)在《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含量联合测定方法的优化》文中提出氯苯类化合物(CBs)是一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在环境和生物体内具有高毒性、累积性和持久性,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随着近年来工业、农业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氯苯类化合物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尚无成体系的土壤中氯苯类化合物标准监测方法。本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包括1,2-二氯苯、1,3-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1,3,5-三氯苯、1,2,3,4-四氯苯、1,2,3,5-四氯苯、1,2,4,5-四氯苯、五氯苯和六氯苯在内的11种氯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和分析检测方法,为该领域的环境分析测定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方法。确定了联合测定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使用DB-1701色谱柱,柱温箱程序为:初始温度50℃保持1 min,以8℃·min-1升温至150℃,保持3 min,最后以8℃·min-1升至220℃,保持2 min。加速溶剂萃取法在联合测定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具有回收率稳定且重复性好,节省有机溶剂,节约时间,可一次性萃取多个样品的优点,缺点是仪器价格较高。比较了索氏萃取与加速溶剂萃取的萃取效率,索氏萃取的回收率在51.5%—71.1%之间,但在萃取过程中有大量水蒸气进入萃取液,除水困难。加速溶剂萃取回收率范围在81.6%—98.3%之间。通过试验对两种萃取方式进行对比,最终选定加速溶剂萃取法作为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的萃取方法。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法在联合测定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具有可选择不同的填料和洗脱溶剂,对样品的净化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试验对QueEChERS净化法和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法进行了比较。QueEChERS净化法使用填料为PSA(25mg)+GCB(2.5mg)的净化小管有最好的回收率,范围在63.1%—76.4%之间。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法使用弗罗里硅土小柱(Florisil柱)、5%丙酮/正己烷为洗脱剂、洗脱剂用量在8mL以上表现最好,回收率范围在71.8%—83.2%之间。考虑到在测定实际土壤样品时土壤的组分复杂,故以固相萃取小柱(Florisil柱)为净化方式的最优选。建立了联合测定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加速溶剂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法”,使用外标法定量。绘制了11种氯苯类化合物的标准曲线,标曲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并确定了该方法的检出下限为1.6×10-3μg·kg-1—6.5×10-2μg·kg-1。对3种质地的土壤样品(黏土、壤土、砂土)以及2种类型的沉积物样品(河流型、湖库型)进行了加标回收验证,相对标准偏差均在20%以内,11种氯苯类化合物回收率在64.83%—90.01%之间,符合《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的要求。

陈伟光,赵玉妍[9](2011)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检测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中常见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样品前处理包括吹扫捕集(动态顶空)技术、静态顶空技术、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液-液萃取、超声振荡、索氏萃取、凝胶渗透色谱等技术。吹扫捕集技术是20世纪

赵世君[10](2007)在《土壤中硝基苯提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残留动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据统计,全球每年排放到环境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约为3万吨,而且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硝基苯的全球需求量正以每年3.1%的速率增长。因此,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环境中硝基苯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将日益严重。被硝基苯污染的河流对流经区域将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随灌溉进入农田中的硝基苯,会污染农田土壤,杀死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经植物富集,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类情况,在世界各硝基苯、苯胺生产地均有发生。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对沿江农田土壤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发现,测定水中硝基苯的方法较普及,但土壤中硝基苯检测方法报道较少,且已有方法繁琐,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难以满足现代残留分析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建立一种较为可靠的土壤中硝基苯提取检测方法,并用所建立方法对土壤中硝基苯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为农业生产及环保部门治理土壤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土壤中硝基苯的GC-MS仪器检测条件;(2)土壤中硝基苯的提取技术;(3)利用C18小柱净化硝基苯提取液时的固相萃取条件;(4)利用所建立方法对土壤中硝基苯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中硝基苯检测的气相色谱条件如下:载气:高纯氦气(99.999%);柱前压48.1KPa;柱流量1.80ml·min-1;柱温12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10:1;进样量1.0μl。2.土壤中硝基苯检测的质谱条件如下: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50℃;电离方式EI;电离能量70eV;采集方式SIM;外标法峰面积定量;溶剂切除时间3.0min;调谐方式:自动调谐。3.硝基苯提取的最优条件:实验选定超声波作为提取的辅助手段,选定丙酮/正己烷(V:V╱1:1)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用量20.0ml,提取温度30.0℃,提取时间15.0min,反复提取三次。4.固相萃取的最优条件:活化后的固相萃取小柱,用含10%的甲醇水溶液上样,用含50%的甲醇水溶液5.0ml淋洗杂质,而后用二氯甲烷5.0ml洗脱分析物,整个过程控制液体过柱速度为1.0ml·min-1。5.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提取检测方法回收率为83.0%~93.9%,方法精密度为1.80%~4.04%,方法检测限为0.0016mg·kg-1。6.土壤条件对硝基苯残留影响明显,其中土壤含水量对硝基苯残留影响最大。其中,土壤含水量14%时,硝基苯半衰期4.9天;土壤含水量17%时,半衰期3.8天;土壤含水量20%时,半衰期1.9天。7.土壤温度对硝基苯残留也有较大影响。土壤温度4℃时,半衰期6.5天;土壤温度15℃时,半衰期4.4天;土壤温度25℃时,半衰期3.2天。8.土壤pH值对硝基苯残留有较大影响,土壤pH值4.5时,半衰期7.2天;土壤pH值7.0时,半衰期5.4天;土壤pH值9.5时,半衰期3.6天。

二、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氯代苯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氯代苯类(论文提纲范文)

(1)气相色谱法在废水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多环芳烃
2 磷
    2.1 无机磷
    2.2 有机磷
3 酚类
4 苯系物
5 金属类
6 其它有机物
7 结语

(2)环境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1 空气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2 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2.1 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2.2 吹扫-捕集 (Purge&Trap) 气相色谱法
        1.2.3 顶空气相色谱法
        1.2.4 其它气相色谱法
        1.2.5 其它分析测定方法
    1.3 污泥、土壤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4 其它样品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2 结束语

(4)气相色谱法在测定废水中有机物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气相色谱技术
2 气相色谱中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2.1 溶剂萃取
    2.2 固相萃取
    2.3 吹扫-捕集
    2.4 其他技术
3 气相色谱在水中有机污染物测定中的应用
    3.1 酚类化合物
    3.2 多环芳烃
    3.3 苯系物
    3.4 其他有机物
4 结论与展望

(5)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芳香胺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环境污染物芳香胺的分析方法及化合物与蛋白质作用研究进展
    1.1 芳香胺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1.1.1 芳香胺的物理性质
        1.1.2 芳香胺的化学性质
        1.1.3 芳香胺的制法
        1.1.4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1.1.5 芳香族偶氮化合物
    1.2 芳香胺的毒性、用途及控制标准
        1.2.1 芳香族的毒性
        1.2.2 芳香族的用途及控制标准
    1.3 芳香胺的污染途径
        1.3.1 水体
        1.3.2 食品
        1.3.3 纺织品
    1.4 芳香胺的预处理方法与测定方法
        1.4.1 芳香胺的前处理方法
        1.4.2 芳香胺的测定方法
    1.5 芳香胺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1.5.1 蛋白质的定义及概述
        1.5.2 血清白蛋白的光谱性质
        1.5.3 血清白蛋白的研究方法
        1.5.4 研究内容
    1.6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1.7 本论文工作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废水中芳香胺类化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色谱及质谱条件
        2.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4 样品的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3.2 质谱分析
        2.3.3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
        2.3.4 回收率测定与精密度
        2.3.5 样品的测定
    2.4 结论
第3章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色纺织品中芳香胺类化合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色谱及质谱条件
        3.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2.4 样品的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3.3.2 质谱分析
        3.3.3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
        3.3.4 回收率测定与精密度
        3.3.5 样品的测定
    3.4 结论
第4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染色纺织品浸泡液中芳香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模拟浸泡液的配制
        4.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4.2.4 色谱和质谱条件
        4.2.5 样品的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4.3.2 质谱分析
        4.3.3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
        4.3.4 回收率测定与精密度
    4.4 样品浸泡液的分析
        4.4.1 浸泡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4.4.2 浸泡液对染色纺织品的浸泡
    4.5 结论
第5章 对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溶液的配制
        5.2.3 荧光光谱实验方法
        5.2.4 质谱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对硝基苯胺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
        5.3.2 对硝基苯胺(PNA)与BSA相互作用的质谱表征
        5.3.3 对硝基苯胺与BSA荧光猝灭机理
        5.3.4 对硝基苯胺与BSA结合常数与热力学性质的变化的确定
        5.3.5 对硝基苯胺与BSA之间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5.3.6 对硝基苯胺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
        5.3.7 对硝基苯胺对BSA构象的影响
        5.3.8 4,4′-二氨基二苯醚与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图
        5.3.9 联苯胺与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图
    5.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论文和专利目录

(6)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1种氯代苯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色谱条件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色谱图
    2.2 线性关系实验
    2.3 精密度与方法检出限
3 结 论

(7)超滤—反渗透应急饮用水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应急水处理研究背景
        1.2.1 地表水现状
        1.2.2 突发性水污染
        1.2.3 常规应急水处理技术
        1.2.4 应急水集成处理技术
    1.3 双膜法处理技术
        1.3.1 反渗透处理技术
        1.3.2 反渗透预处理技术
        1.3.3 双膜法处理技术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应急水源分析
    2.1 水质调研
        2.1.1 地表水质调研
        2.1.2 突发水污染事故调研
    2.2 主要污染物分析
        2.2.1 主要污染物
        2.2.2 目标污染物的确定
3 超滤-反渗透应急饮用水处理试验装置
    3.1 总体设计
        3.1.1 设计要求
        3.1.2 进产水水质、产水水量
    3.2 工艺设计
        3.2.1 预处理模块
        3.2.2 反渗透模块
    3.3 装置设计
        3.3.1 电控、仪表设计
        3.3.2 材料选用
        3.3.3 设备布置
4 处理装置试验研究
    4.1 常规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
        4.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2 试验用水
        4.1.3 试验内容
        4.1.4 试验结果与讨论
    4.2 重金属去除效果试验
        4.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2 试验用水
        4.2.3 试验内容
        4.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 有毒有害有机物去除效果试验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2 试验用水
        4.3.3 试验内容
        4.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8)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含量联合测定方法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氯苯类化合物简介
        1.2.1 氯苯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1.2.2 氯苯类化合物的来源和危害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1.3.2 氯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1.3.3 国内外相关标准方法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相色谱条件优化及目标化合物定性
    3.2 萃取方式优选
        3.2.1 索氏萃取条件优化
        3.2.2 加速溶剂萃取条件优化
        3.2.3 小结
    3.3 净化方式优选
        3.3.1 不同填料QuEChERS小管的净化回收率比较
        3.3.2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条件的优化
        3.3.3 小结
    3.4 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含量联合测定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3.4.1 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含量联合测定方法的建立
        3.4.2 方法检出限和标准曲线
        3.4.3 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含量联合测定方法验证
        3.4.4 实际土壤样品测定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测定方法
致谢

(10)土壤中硝基苯提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残留动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对象
        1.1.1 理化性质
        1.1.2 硝基苯污染的危害性
        1.1.3 硝基苯对环境的污染
    1.2 有机污染物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
        1.2.1 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UAE)
        1.2.2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AE)
        1.2.3 固相萃取技术(SPE)
        1.2.4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1.2.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
    1.3 常见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技术
        1.3.1 气相色谱法(GC)
        1.3.2 液相色谱法(LC)
        1.3.3 毛细管电泳(CE)
        1.3.4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1.3.5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1.4 我国现有的硝基苯提取检测技术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土壤预处理
    2.2 仪器和设备
    2.3 药品和试剂
    2.4 GC-MS分析条件
        2.4.1 气相色谱工作条件的摸索
        2.4.2 气相色谱工作条件
        2.4.3 质谱分析条件
    2.5 研究方法
        2.5.1 标准曲线绘制
        2.5.2 硝基苯污染土样制备
        2.5.3 硝基苯的预提取方法
        2.5.4 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
        2.5.5 样品前处理方法摸索实验
        2.5.6 方法建立后的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2.5.7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
        2.5.8 土壤条件对硝基苯残留动态的影响
        2.5.9 数据处理方法及公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硝基苯标准溶液进样量与峰面积相关性的确定
    3.2 色谱质谱图
    3.3 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
        3.3.1 固相萃取小柱的活化
        3.3.2 上样溶液强度的确定
        3.3.3 杂质淋洗液的选择
        3.3.4 洗脱液的确定
        3.3.5 确定的固相萃取方法
    3.4 样品前处理方法筛选实验结果
        3.4.1 不同提取溶剂对回收率的影响
        3.4.2 不同提取溶剂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
        3.4.3 不同提取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3.4.4 不同提取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
    3.5 确定的硝基苯提取方法
    3.6 确定的土壤中硝基苯前处理方法
    3.7 方法建立后的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3.8 方法的精密度及回收率
    3.9 土壤中硝基苯残留动态
        3.9.1 土壤含水量对硝基苯残留动态的影响
        3.9.2 土壤温度对硝基苯残留动态的影响
        3.9.3 土壤pH值对硝基苯残留动态的影响
4 讨论
    4.1 土壤中硝基苯残留检测技术
    4.2 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4.3 固相萃取作为净化手段的探讨
    4.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4.5 硝基苯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5 结论
    5.1 土壤中硝基苯检测的气相色谱条件
    5.2 土壤中硝基苯检测的质谱条件
    5.3 硝基苯提取时的最优条件
    5.4 固相萃取的最优条件
    5.5 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及检测限
    5.6 土壤含水量对硝基苯残留的影响
    5.7 土壤温度对硝基苯残留的影响
    5.8 土壤pH值对硝基苯残留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氯代苯类(论文参考文献)

  • [1]气相色谱法在废水分析中的应用[J]. 黄进. 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 2004(02)
  • [2]环境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进展[J]. 王爽,袁寰宇. 广州化学, 2009(02)
  • [3]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代苯类化合物[J]. 张秀影. 矿冶工程, 1994(03)
  • [4]气相色谱法在测定废水中有机物的应用进展[J]. 王彬蔚. 化学与粘合, 2019(04)
  • [5]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芳香胺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 黄丽芳. 南昌大学, 2008(05)
  • [6]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1种氯代苯类化合物[J]. 朱剑,赵辰,陈玲瑚,王晋宇. 弹性体, 2012(01)
  • [7]超滤—反渗透应急饮用水处理试验研究[D]. 赵丽芹. 浙江大学, 2016(09)
  • [8]土壤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含量联合测定方法的优化[D]. 李德荣.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9]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检测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J]. 陈伟光,赵玉妍. 职业与健康, 2011(24)
  • [10]土壤中硝基苯提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残留动态的研究[D]. 赵世君.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氯化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