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H/SONET的IP数据传输技术分析

基于SDH/SONET的IP数据传输技术分析

一、基于SDH/SONET的IP数据传送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霞[1](2020)在《MSTP技术在企业自愈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宁东矿区(以下简称矿区)拥有厂矿及衍生单位40余个,地理位置分散且分布广阔,矿区建设大力推进,通信网络受外界环境及施工等因素影响日趋显着,近几年矿区大量新业务和安全监测应用系统全趋向于IP以太网方向,原有IP以太网采用星型和树型相结合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光纤直驱模式进行传输,通信线网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网络数据虽可高效传输,但业务不受保护,各类施工导致光缆中断次数连年攀升,网络中断现象频繁发生,管理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光纤直驱的传输模式已难以适应矿区通信发展对IP以太网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构建企业自愈网势在必行。针对矿区通信网络传输系统存在的不足,本论文根据矿区实际情况,提出利用MSTP技术对矿区早期已建设形成的面向电路交换的传统SDH(同步数字体系)光传输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构建MSTP自愈网,保证矿区传统业务(如TDM、PSTN语音等)的同时支持IP以太网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论文给出了 MSTP和自愈网技术发展及现状,着重分析了 MSTP中级联、虚级联、LCAS链路容量控制、GFP通用成帧协议、MPLS等关键技术,对MSTP基于SDH的自愈环网分类进行了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矿区基于MSTP的自愈网建设方案,通过实践,解决了矿区通信网络传输不安全、不可靠、不稳定的问题,并最终实现矿区各单位IP以太网、视频会议、语音等多种业务接入、处理、传送和一体化管理,便于维护且节约了投资。通过本文的研究、实验和结果应用表明,基于SDH的MSTP技术优良的环保护机制、完善的网络管理性能、灵活的多业务接入功能、智能的在线性能监测功能大幅提升了矿区通信网络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降低了管理维护成本,在复杂的多业务网络环境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验证了对通信网络传输系统改造升级的可行性。

胡俊[2](2014)在《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电网的主要监控点。近年来,为了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虑到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孤岛以及传输网络实时性、可靠性不高等问题,研究设计了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对实现变电站内部设备及环境的集中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智能电网建设与试验研究项目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志丹县顺宁变电站生产现状,确立了变电站的监视监控需求。从站端系统、通信系统和主站系统设计了监视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其中重点研究了基于同步数字传输(SDH)的以太网通信技术,它可以提供理想的网络性能和系统可靠性;最后,开发了以视频监控为主,环境监测为辅的集中智能监视监控界面,实现了视频与环境监测数据(诸如温湿度、SF6气体、水浸、消防、报警设备)的实时采集、集中管理。通过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解决了信息孤岛以及数据传输实时性、可靠性的难题,实现了站内动态视频的实时显示、动态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设备的远程启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孔令军[3](2013)在《基于FPGA的POS IC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电信传统语音业务逐年减少,而诸如3G业务和IPTV(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交互式网络电视)等基于IP的数据业务正在保持快速增长,使电信业务呈现IP化趋势,但这却极大的消耗了运营商的大量带宽。POS(IP over SDH)技术是一种应用在城域网和广域网中的技术,它利用现有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网络提供高速、可靠、点到点的数据传输,能为IP业务提供高速、有效的带宽传输。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高可行性的POS芯片设计方法。该芯片线口支持OC-48和OC-192两种速率等级,背板支持两路XAUI(10Gbps Ethernet Attachmemnt Unit Interface,10G以太网连接单元接口),提供以太网透传和Ethernet II/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桥接功能,支持GFP(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通用成帧规程)和PPP/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两种封装格式,用以完成背板以太网格式数据和线口POS格式数据的转换。本文首先分析了POS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四种实现方式,阐述了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的开发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POS芯片总体设计方案。然后,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进行模块划分和功能特性定义。之后详细介绍了XAUI模块、XGMAC模块、BIL模块、HDLC模块、GFP模块等主要模块的RTL级设计,并完成功能仿真。最后,在完成逻辑综合和布局布线之后,进行了POS芯片的上板调试。该POS芯片已应用于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NetRing PTN系列产品中作为10G POS板的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王亚辉[4](2010)在《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通信行业重组后,三大运营商形成全业务竞争的格局,作为运营商的基础网络—传送网,能否应对全业务运营并从现有的网络体系平滑演进,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需要,同时又兼具良好的性价比,是目前城域传送网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现有城域传送网存在问题入手,从承载业务、带宽需求、网络组织及末端接入的变化上,提出了应对全业务运营构建新型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思路。通过对城域传送网技术发展的探讨和研究,提出针对城域传送网不同层面的建设方案。采用类比的方法对几种光网络技术进行理论分析,优选出最佳的组网方案,最后以实例验证方案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乔亚琼[5](2010)在《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项目针对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传输IP业务存在不支持虚拟专用网和电路仿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通过对SDH、IP over SDH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MSTP的技术优势,将MSTP技术引入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结合某省的广电数字微波传输网络的建设,通过对MSTP可行性分析,明确了网络传输方案、组网方式及电路组网设计,对网络传输系统、辅助系统及传输设备提出具体技术要求,项目的实施较好地满足了该省广电微波数字传输网络组网的要求,同时也验证了多业务传送平台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的可行性。MSTP在SDH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以太网、ATM、MPLS、RPR等数据技术的优点,能够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MSTP使SDH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传输平台,同时也使SDH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林文敏[6](2009)在《基于MSTP的福州海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现阶段的电信网络建设中,传输网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表现出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传输网上承载着多种类型的业务网络。而这些业务,我们往往是基于原有的SDH网络来开展,因此我们要重点考虑网络的延续性、兼容性和可运营、可扩展性,并考虑以大客户和数据业务的需求为主,将来3G对传送网的需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传输网。本文针对电信网络建设需求及业务发展需求,对于适于SDH网络上承载的MSTP技术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对传输网的结构模型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传送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传送网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需求。接着,论文重点对基于SDH的MSTP关键技术——虚级联、MSTP的封装技术GFP、CAS(链路容量调整方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些关键技术完成MSTP节点的功能,构造MSTP节点的功能结构模型。基于MSTP技术的福州边防海警光网络传输系统QOS均达到国标,用于实现组网的MSTP设备稳定可靠,全面认证了基于MSTP技术的大客户组网技术的实现,为客户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数据专网解决方案,提高了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

申仲武[7](2009)在《基于RPR的MSTP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技术由于能把许多分立的网络元素整合在单一的多业务平台上,因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其最大优点是可以代替功能各不相同的大量传输设备和接入设备。MSTP的出现不仅减少了大量独立的业务节点和传输节点设备,简化了节点结构,而且降低了设备成本,加快了业务提供速度,改进了网络扩展性,节省了运营维护和培训成本,还可以提供诸如虚拟专网(VPN)或视频广播等新的增值业务。本文以兖矿集团城域网为研究对象,根据对MSTP、RPR技术的分析,结合兖矿的业务需求,确定兖矿多业务传输平台的技术类型-弹性分组环(RPR),创建基于RPR的MSTP应用模型,并就模型的功能和实现技术进行了介绍。对ERP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调度通信、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应用模型和兖矿的应用需求,以及弹性分组环(RPR)的技术特点确定兖矿多业务传输平台的网络结构,设计ERP、安全监测、视频会议等应用流程,并根据对运行的效果分析进行改进,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海丽萍,刘纯武,黄芝平[8](2008)在《基于SDH的IP数据传输协议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详细分析了PPP/HDLC,LAPS,SDL和GFP这四种基于SDH网的IP数据传输映射协议,研究了这些协议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SDL和GFP协议是未来更适合SDH网传送IP数据业务的链路层映射协议。

傅云瑾[9](2008)在《IP网络成本代理模型与成本函数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电信管制理论分析和实践中,以电信网络成本测算作为切入点是大部分经济学家和管制机构的选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基于PSTN的电信网络成本测算工具曾为互联互通、普遍服务、资费管制等政策制订提供有效依据。大多数电信业发达的国家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电信网络成本测算模型,随着互联网业务在全球的逐步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P网络对传统电信管制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基于传统电信网的成本模型已不适用于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IP网络。建立IP网络成本模型为我国电信转型期的管制政策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代理模型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种电信成本测算方法。这种方法以工程优化模型为基础,通过网元设置和网络优化测算电信业务成本,具有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特点。同时,这种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对历史成本数据的依赖,正在成为研究电信问题的一种新的仿真工具。本文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较为完整的IP网络成本代理模型,并得出了典型的IP网络成本函数,为我国管制理论分析和实践提供了仿真工具。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主要有:1、根据IP网络技术特点和设备组成,抽象出IP网络架构和网元成本参数体系,首次在国内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全IP网络成本代理模型,为我国电信转型期管制经济分析奠定基础,为管制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工具。2、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和城乡差距大的国情,在成本函数中设置了一组对网络优化结构有影响的场景变量,包括城郊用户密度比,城郊面积比,地理因子等,采用柯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使得网络技术进步因子与场景变量的影响得到相当的分离,增强了该成本函数的可用性;3、提出了在网络成本代理模型基础上测算业务成本的框架,并对某城市宽带接入网进行仿真测算,初步验证了网络成本代理模型的可行性。本文的内容和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第二章提出了IP网络代理模型的建模思路和模型总体框架。第三章通过对IP网络结构和设备分析,建立了网元成本模型。第四章建立了仿真场景变量设计,提出了网络优化方法,设计了仿真流程。第五章对典型IP网络进行成本仿真测算,得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IP网络成本函数。第六章介绍了IP网络成本代理模型在业务成本测算中的应用结果。通过对实际城市宽带业务成本和IP电话成本测算对IP网络成本代理模型进行了验证。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陈昳[10](2007)在《SDH技术在IP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最近几年突飞猛进,其中数据业务呈现了最快的发展态势。用户量的增大、用户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新业务的引入,包括IPTV、软交换VOIP以及3G等电信级业务的引入,这些既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对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现有的网络建设思路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网络能否承受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和新业务对网络更高要求的冲击,是现阶段IP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SDH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无疑是城域传送网的最主流最成熟技术。因此我们加强对基于SDH的IP城域网络优化方案的研究,对于帮助运营商维护其长期以来建立的形象,对用户的稳定、业务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给出在SDH上传送IP业务的网络结构和功能要求,讨论通用成帧规程(6FP)和SDH上的链路接入规程(LAPS)两种封装技术,及SDH中的高效利用传送带宽的虚级联和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技术。在此理论基础上,重点研究基于SDH的以太网传送系统的设计,并结合重庆IP城域网优化设计,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然后,作者对系统的测试指标和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本文的工作,展望SDH与IP技术相结合在城域网中的发展前景。该课题利用重庆IP城域网的优化设计,结合城域网的管线资源、传输资源、用户资源等具体的网络情况分析,进行基于SDH的以太网传送系统的研究,并通过优化设计后城域网的测试进行验证,因此本课题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二、基于SDH/SONET的IP数据传送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DH/SONET的IP数据传送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MSTP技术在企业自愈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MSTP技术及自愈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MSTP的发展及现状
        1.2.2 自愈网技术发展介绍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2 论文涉及到的核心技术
    2.1 光纤传输自愈网
    2.2 自愈网的概念
    2.3 MSTP技术
        2.3.1 MSTP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3.2 以太网在MSTP中的实现
        2.3.3 MSTP中以太网实现模式
        2.3.4 MSTP中的关键技术
        2.3.5 MSTP的网络管理
    2.4 MSTP基于SDH的自愈环网分类及分析
        2.4.1 SDH工作原理
        2.4.2 SDH自愈环分类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矿区MSTP自愈网建设方案设计
    3.1 矿区通信网络传输系统优化改造的原则
    3.2 矿区通信网络传输系统现状描述
        3.2.1 宁东矿区光传输系统现状描述
        3.2.2 宁东矿区计算机网络传输现状描述
    3.3 矿区MSTP自愈网建设方案
    3.4 矿区MSTP网络设计
        3.4.1 矿区MSTP网络建设依据
        3.4.2 矿区MSTP自愈网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矿区SDH光传输系统优化及改造
    4.1 矿区现有SDH光传输系统结构优化方案
    4.2 骨干层设备选定
    4.3 SDH光传输系统汇聚层配备MSTP功能
    4.4 MSTP自愈网建设系统数据配置
        4.4.1 两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配置
        4.4.2 1+1线性复用段保护配置
        4.4.3 以太网接入业务配置
    4.5 MSTP自愈网建设
    4.6 本章小结
5 MSTP技术在矿区以太网传输优化中的应用结果分析
    5.1 MSTP技术在矿区以太网传输中的应用
    5.2 MSTP在矿区计算机网络传输系统优化中的应用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分析
    2.1 以太网技术
        2.1.1 以太网
        2.1.2 以太网通信新技术
        2.1.3 以太网应用于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的特点
    2.2 同步数字传输(SDH)技术分析
        2.2.1 同步数字传输(SDH)简介
        2.2.2 SDH 的传输原理和特点
        2.2.3 基于 SDH 的以太网传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3.1 变电站的生产现状分析
        3.1.1 变电站现状分析
        3.1.2 变电站通信系统现状分析
    3.2 变电站监视监控系统的总体需求
    3.3 变电站监视监控各子系统的功能需求
        3.3.1 视频监控子系统功能需求
        3.3.2 环境监测子系统功能需求
        3.3.3 安全警卫子系统功能需求
        3.3.4 智能控制子系统功能需求
        3.3.5 变电站通信子系统功能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4.1 设计目标
    4.2 设计原则
    4.3 设计思路
    4.4 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4.5 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硬件实现
        4.5.1 站端系统
        4.5.2 通信系统
        4.5.3 主站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平台软件设计
    5.1 软件平台架构设计
    5.2 系统平台软件功能模块化设计
    5.3 系统软件实现
        5.3.1 软件平台运行环境
        5.3.2 软件平台开发工具
        5.3.3 监视监控中心平台界面设计
        5.3.4 系统主控制程序设计
        5.3.5 站端子系统集成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运行结果
    6.1 系统登录界面
        6.1.1 登录界面
        6.1.2 管理平台界面
        6.1.3 系统界面
    6.2 环境监控界面
        6.2.1 环境展示界面
        6.2.2 环境统计界面
    6.3 视频监控界面
        6.3.1 录像回放界面
        6.3.2 视频巡检界面
    6.4 日志管理界面
    6.5 配置管理界面
        6.5.1 组织资源
        6.5.2 网络管理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3)基于FPGA的POS IC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POS 技术相关技术和理论介绍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1 OSI 参考模型
        2.1.2 具有五层协议的参考模型
    2.2 SDH 理论基础
        2.2.1 SDH 产生背景
        2.2.2 SDH 技术特点
        2.2.3 SDH 原理
        2.2.3.1 SDH 帧结构
        2.2.3.2 SDH 的复用结构
    2.3 IP OVER SDH 理论基础
        2.3.1 IP over SDH 产生背景
        2.3.2 IP over SDH 技术原理
        2.3.3 IP over SDH 技术特点
    2.4 POS 相关协议
        2.4.1 以太网帧协议
        2.4.2 以太网接口概述
        2.4.3 HDLC 协议
        2.4.4 GFP 协议
        2.4.4.1 GFP 协议简介
        2.4.4.2 GFP 帧格式
    2.5 基于 FPGA 的设计方法
        2.5.1 硬件描述语言
        2.5.2 Verilog HDL 设计方法
        2.5.3 基于 FPGA 的设计流程
第三章 POS 芯片总体设计
    3.1 POS 芯片概述
        3.1.1 功能规格
        3.1.2 接口规格
    3.2 基于 FPGA 的 POS 芯片总体设计方案
        3.2.1 POS 芯片设计流程
        3.2.2 POS 芯片设计方案
第四章 POS 芯片模块设计与仿真
    4.1 XAUI 模块
        4.1.1 XAUI 模块实现
        4.1.2 XAUI 模块仿真与分析
    4.2 XGMAC 模块
        4.2.1 XGMAC 上行模块实现
        4.2.1.1 64bit 数据对齐
        4.2.1.2 以太网帧定界及相应字段检测
        4.2.1.3 CRC 计算
        4.2.1.4 帧长计算
        4.2.3 XGMAC 下行模块实现
    4.3 BIL 模块
        4.3.1 BIL 上行模块
        4.3.1.1 HDLC Capsulation 模块
        4.3.1.2 XGMAC read control 模块
        4.3.1.3 Egress Bridge FIFO
        4.3.2 BIL 下行模块
        4.3.2.1 HDLC Check
        4.3.2.2 Ingress Bridge FIFO 模块
        4.3.2.3 Ethernet Capsulation
    4.4 HDLC 模块
        4.4.1 HDLC 模块实现
        4.4.2 HDLC 上行模块
        4.4.2.1 hdlc_tx_ctrl 模块
        4.4.2.2 hdlc_tx_fcs 模块
        4.4.2.3 stuff 模块
        4.4.2.4 hdlc_scraming 模块
        4.4.3 HDLC 下行模块
        4.4.3.1 hdlc_descraming 模块
        4.4.3.2 search_frm 模块
        4.4.3.3 destuff 模块
        4.4.3.4 hdlc_rx_fcs 模块
        4.4.3.5 hdlc_buffer 模块
    4.5 GFP 模块
        4.5.1 GFP 模块实现方法
        4.5.2 TGFP 模块
        4.5.2.1 FRM_ARB 模块
        4.5.2.2 FRM_MAP 模块
        4.5.2.3 TGFP_FRAMER_LINK 模块
        4.5.3 RGFP 模块
        4.5.3.1 FRM_SEARCH 模块
        4.5.3.2 FRM_DEMAP 模块
第五章 POS 芯片的 FPGA 板级调试
    5.1 POS 芯片实现方式
    5.2 POS 芯片的上板调试
        5.2.1 芯片调试硬件系统
        5.2.2 环回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4)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移动通信简介
        1.2.1 移动通信的组成
        1.2.2 传送网简介
    1.3 城域传送网现状分析
        1.3.1 设备技术
        1.3.2 承载能力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1.4.1 OTN技术
        1.4.2 PTN技术
        1.4.3 ASON技术
        1.4.4 PON技术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城域传送网关健技术分析
    2.1 传送网技术演进路线
        2.1.1 PDH技术
        2.1.2 SDH技术
        2.1.3 MSTP技术
        2.1.4 WDM技术
        2.1.5 OTN技术
        2.1.6 PTN技术
        2.1.7 ASON技术
        2.1.8 PON技术
    2.2 发展趋势
第三章 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
    3.1 全业务运营模式对移动网络的影响
        3.1.1 全业务对IP城域网的影响
        3.1.2 全业务对城域传送网的影响
    3.2 业务需求与预测
        3.2.1 全业务类型
        3.2.2 全业务需求分析
    3.3 建设必要性
    3.4 新型城域传送网总体架构
        3.4.1 核心层建设方案
        3.4.2 汇聚层建设方案
        3.4.3 接入层建设方案
    3.5 建设方案优势分析
        3.5.1 技术先进性
        3.5.2 组网合理性
        3.5.3 经济适用性
第四章 设计实例
    4.1 某市城域网现状
        4.4.1 IP城域网现状
        4.4.2 城域传送网现状
    4.2 现网存在问题以及面对的挑战
    4.3 规划原则
    4.4 建设原则
    4.5 组网方案
        4.5.1 核心层组网方案
        4.5.2 汇聚层组网方案
    4.6 设备选型
    4.7 网管系统
    4.8 应用效果
        4.8.1 基石作用
        4.8.2 延伸作用
    4.9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选题背景
        1.1.1 数字微波通信的发展现状
        1.1.2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优势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SDH数字微波通信
    2.1 SDH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
        2.1.1 多电平编码调制技术(MLCM)
        2.1.2 自适应频域和时域均衡技术
        2.1.3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
        2.1.4 线性高功率放大器和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TPC)
        2.1.5 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技术
        2.1.6 高/超高性能天线
        2.1.7 分集技术
        2.1.8 网络管理技术
    2.2 SDH微波通信系统应用状况
        2.2.1 SDH体制的特点
        2.2.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主要应用场合
        2.2.3 SDH技术在国内广播电视传输网中的应用
        2.2.4 SDH技术在国内广播电视省级干线传输网中的应用实例
    2.3 IP over SDH技术
        2.3.1 IP over SDH技术的产生
        2.3.2 IP over SDH技术的优缺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3.1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产生背景
    3.2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功能模型及特点
        3.2.1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功能模型
        3.2.2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特点
    3.3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发展历程
    3.4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关键技术
        3.4.1 通用成帧规程(GFP)
        3.4.2 级联技术
        3.4.3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
        3.4.4 弹性分组环(RPR)
        3.4.5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3.5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主要应用方向
        3.5.1 利用MSTP构建城域网
        3.5.2 MSTP为3G网络准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电数字微波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应用
    4.1 广电微波网现状及项目规划目标
    4.2 传输技术及方案确定
        4.2.1 数字微波传输网
        4.2.2 MSTP技术可行性分析
        4.2.3 方案确定
    4.3 组网方式及电路通信组织
        4.3.1 组网方式
        4.3.2 电路通信组织
        4.3.3 业务类型及接口配置
        4.3.4 通道容量配置
    4.4 MSTP设备要求
        4.4.1 MSTP设备基本功能
        4.4.2 MSTP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4.5 辅助系统
        4.5.1 网络管理系统
        4.5.2 同步系统
    4.6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4.6.1 SDH性能指标
        4.6.2 以太网性能指标
    4.7 设备选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写说明
致谢

(6)基于MSTP的福州海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网络分层结构
    1.3 传输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传输网存在的问题
    1.4 传输网解决方案
        1.4.1 基于SDH的多业务平台MSTP
        1.4.2 基于IPfiethetnet的解决方案
        1.4.3 基于WDM的解决方案
        1.4.4 基于ATM的解决方案
        1.4.5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成为首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客户网络
    2.1 大客户概念
    2.2 大客户专用网概述
    2.3 大客户网络需求分析
    2.4 大客户组网模式
        2.4.1 PDH接入组网模式
        2.4.2 SDH/MSTP接入组网模式
        2.4.3 局端MSTP设备直接接入用户
        2.4.4 MSAP接入组网模式
    2.5 大客户组网关键技术分析
        2.5.1 主要技术介绍
        2.5.2 大客户组网技术分析与比较
        2.5.3 组网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STP关键技术
    3.1 MSTP概述
    3.2 MSTP工作原理
    3.3 MSTP主要特点
    3.4 MSTP主要优势
    3.5 MSTP关键技术介绍
        3.5.1 虚级联
        3.5.2 通用成帧规程
        3.5.3 链路容量调整机制
        3.5.4 VCAT,LCAS,GFP联合协调工作
        3.5.5 智能适配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STP网络的应用以业务
    4.1 MSTP技术定位
    4.2 MSTP网络应用
    4.3 MSTP网络的业务类型
        4.3.1 以太网专线业务EPL
        4.3.2 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
        4.3.3 以太专用本地网EPLan
    4.4 MSTP与其他设备的比较分析
        4.4.1 MSTP与ROUTER的比较
        4.4.2 MSTP与以太网交换机的比较
        4.4.3 MSTP与ATM交换机的比较
    4.5 使用MSTP组建网络应注意的问题
        4.5.1 必须明确MSTP技术的应用模式与业务网之间的关系
        4.5.2 做好MSTP设备的选型工作
        4.5.3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传输设备的利用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STP技术的福州边防海警传输系统的实现
    5.1 客户需求
    5.2 网络资源情况
    5.3 技术解决方案
    5.4 QoS测试
    5.5 对MSTP设备性能的深入测试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RPR的MSTP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兖矿网络现状概述
        1.1.2 网络存在的问题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STP 概述
        1.2.2 MSTP 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安排
2 本课题相关技术分析
    2.1 MSTP 技术
        2.1.1 MSTP 产生背景及定义
        2.1.2 MSTP 的分层结构
        2.1.3 基于SDH 的 MSTP 技术
        2.1.4 基于RPR 的 MSTP 技术
        2.1.5 MSTP 技术的比较
    2.2 RPR 技术
3 基于RPR 的MSTP 应用模型及分析
    3.1 应用需求分析
        3.1.1 应用情况
        3.1.2 需求分析
    3.2 应用模型建立与分析
        3.2.1 接口
        3.2.2 处理模块
        3.2.3 传输
4 基于RPR 的MSTP 的网络结构
    4.1 应用现状及需求
        4.1.1 应用现状
        4.1.2 应用需求
    4.2 MSTP 的网络结构
        4.2.1 网络结构的选择
        4.2.2 兖矿的网络结构
        4.2.3 功能描述
    4.3 系统在MSTP 的应用
    4.4 安全监控系统
        4.4.1 安全监控系统对网络的需求
        4.4.2 系统在MSTP 的应用
    4.5 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
        4.5.1 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的需求
        4.5.2 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应用
    4.6 调度通信系统的应用
        4.6.1 调度通信系统的需求
        4.6.2 调度通信系统的应用
5 应用的效果分析与改进
    5.1 效果分析
        5.1.1 系统的测试
        5.1.2 效果分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SDH的IP数据传输协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SDH的IP数据传输映射协议
    1.1 PPP/HDLC协议
    1.2 LAPS协议
    1.3 SDL协议
    1.4 GFP协议
        (1) 核心帧头由2Byte的长度标识 (PLI, Payload Length Indicator) 域和2Byte的帧头CRC校验域 (eHEC, Core HEC) 组成。
        (2) 载荷域由载荷头域 (Payload Header) 、载荷信息域 (Payload Information) 和可选的帧校验序列FCS组成。
2 四种映射协议比较分析
3 结束语

(9)IP网络成本代理模型与成本函数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意义
        1.2.2 网络成本分析类型
        1.2.3 基于成本分摊的测算方法介绍
        1.2.4 成本代理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贡献
第二章 建模思路与框架
    2.1 建模思路
    2.2 模型框架
    2.3 本文研究范围
第三章 IP网络网元成本模型建立
    3.1 IP网络基本架构
    3.2 IP骨干组网技术与设备分析
        3.2.1 组网技术
        3.2.2 设备分析
    3.3 IP宽带接入技术与网元分析
        3.3.1 主要宽带接入技术
        3.3.2 设备分析
    3.4 IP网络网元成本模型
        3.4.1 网络理论分析架构
        3.4.2 网元成本模型
第四章 IP网络成本仿真
    4.1 场景变量设计
        4.1.1 基本场景变量
        4.1.2 与用户分布相关的变量
        4.1.3 平均用户密度De
        4.1.4 城郊区域面积比R_S
        4.1.5 城郊用户密度比R_D
        4.1.6 与通信流量相关的变量
        4.1.6 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变量
        4.1.7 与技术因素相关的变量
        4.1.8 忙时集中度系数C_Busy
    4.2 网络优化与成本仿真
        4.2.1 接入网优化
        4.2.2 控制节点优化
        4.2.3 传输线路的优化
    4.3 仿真流程设计
        4.3.1 接入网优化流程
        4.3.2 控制节点优化
        4.3.3 传输线路的优化
第五章 仿真结果统计与成本函数回归
    5.1 变量赋值
        5.1.1 网元变量赋值
        5.1.2 场景变量赋值
        5.1.3 变量符号表示
    5.2 成本函数回归
        5.2.1 成本函数形式
        5.2.2 成本函数取值范围
        5.2.3 成本函数回归结果
        5.2.4 成本函数汇总
    5.3 网元变量影响的讨论
        5.3.1 网元价格变动对三部分成本函数的影响
        5.3.2 网元价格变动对总或本函数的影响
    5.4 成本函数系数分析
        5.4.1 系数符号的意义
        5.4.2 常数项的意义
第六章 成本代理模型验证与应用
    6.1 典型城市IP网络成本的验证
    6.2 IP成本代理模型应用成果介绍
        6.2.1 互联网接入业务或本实证测算
        6.2.2 IP电话成本实证测算
        6.2.3 成本测算结果分折
第八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一、ADSL接入回归系数校验
    二、LAN接入回归系数校验
    三、PON接入回归系数校验
    四、PON接入成本函数
    五、缩略词

(10)SDH技术在IP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SDH技术分析与研究
    2.1 以太网交换技术
    2.2 以太网交换原理
        2.2.1 SDH上传送MAC帧的封装技术
        2.2.2 SDH上的链路接入规程(LAPS)
        2.2.3 通用成帧规程(GFP)
    2.3 级联与链路容量调整技术
        2.3.1 虚容器级联技术
        2.3.2 链路容量调整技术
    2.4 SDH中的复用和映射技术
    2.5 SDH中的PTR指针调整
    2.6 SDH中的开销字节
第3章 城域网的网络结构
    3.1 网络结构及组网方式
        3.1.1 企事业用户业务及局域网互联
        3.1.2 POP间及POP内的业务互联
    3.2 以太网传送功能
        3.2.1 以太网业务透明传送功能
        3.2.2 以太网业务交换功能
        3.2.3 透明传送和以太网交换功能的比较
    3.3 工程概况
        3.3.1 工程研究背景
        3.3.2 既有城域网网络结构
    3.4 典型城域网设备的以太网传送能力
        3.4.1 中兴Unitrans ZXMP系列
第4章 IP城域网的优化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要点
    4.2 既有城域网存在的问题
        4.2.1 既有传送网存在问题
        4.2.2 既有IP网存在问题
    4.3 优化设计原则
        4.3.1 传送网优化设计原则
        4.3.2 IP网优化设计原则
    4.4 优化设计
        4.4.1 传送网优化设计
        4.4.2 IP网优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5.1 城域传输网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5.1.1 以太网业务性能测试
        5.1.2 常规传输性能测试
    5.2 城域传输网系统性能分析
        5.2.1 映射颗粒设置对性能的影响
        5.2.2 虚级联和以太网业务性能分析
结束语
    1、总结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基于SDH/SONET的IP数据传送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MSTP技术在企业自愈网中的应用研究[D]. 张宝霞.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研究[D]. 胡俊.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3]基于FPGA的POS IC设计[D]. 孔令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4]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D]. 王亚辉. 西北大学, 2010(09)
  • [5]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D]. 乔亚琼.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基于MSTP的福州海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林文敏.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7]基于RPR的MSTP技术应用研究[D]. 申仲武. 西安科技大学, 2009(S2)
  • [8]基于SDH的IP数据传输协议的分析[J]. 海丽萍,刘纯武,黄芝平. 信息技术, 2008(08)
  • [9]IP网络成本代理模型与成本函数仿真研究[D]. 傅云瑾.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10]SDH技术在IP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D]. 陈昳.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基于SDH/SONET的IP数据传输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