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OLR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广西OLR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一、广西区域OLR的气候特征及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昱,杨修群,孙旭光,房佳蓓,陶凌峰,张志琦[1](2021)在《一种基于全球动力模式和SMART原理结合的统计降尺度区域季节气候预测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江苏夏季旱涝和高温热浪等异常气候的预测难题,以江苏夏季站点降水和气温为预测目标,建立了一种基于全球动力模式BCCCSM1.1(m)和最优可预测气候模态和异常相对倾向(SMART)原理结合的统计降尺度季节气候预测方法。利用历史观测资料和SVD方法提取决定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相对倾向的同期热带地区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和北半球中高纬500 hPa位势高度场异常相对倾向的最优可预测气候模态,并利用逐步回归法构建其与同期江苏站点降水和气温异常相对倾向同期关系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将动力模式对最优可预测气候模态的预测带入统计降尺度模型,实现对区域降水和气温异常相对倾向的预测;最后通过引入观测的近期背景异常实现对降尺度的降水和气温总距平的预测。通过对1991—2019年江苏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回报检验表明,本文建立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效果较BCCCSM1.1(m)动力模式的直接预测效果有显着提高,为区域精细化季节气候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周鑫[2](2021)在《天水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小气候环境意义及云下二次蒸发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降水中的氢氧同位素作为理想的水汽天然示踪剂,在研究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以及生态水文循环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且不同地理环境下降水稳定同位素所蕴含的环境意义也差异较大,尤其在气候变化过渡地带尤为明显。陇中天水地区地处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区域小气候变化明显,降水过程差异复杂且多变。鉴于此,本研究于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在天水地区建立降水稳定同位素监测网络。结合大气对流活动,系统分析了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同时,利用雨滴蒸发模型对天水地区7个采样站点的云下二次蒸发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结果表明如下:(1)天水地区7个采样点在采样期内δ18O值均出现两个较为明显的低值区,分别为2019年9月14日左右与2019年11月底。出现前者低值区的原因可能为强对流活动导致水汽在输送过程中重同位不断贫化所致,而后者原因为由于固态降水中同位素发生平衡分馏基本不存在蒸发过程;同时,季风前后降水稳定同位素与大尺度对流活动的变化特征能清晰记录季风的进退时间,在5月7日和9月21日左右,本文捕捉到这一重要时间节点。(2)降水稳定同位素所指示的天水地区小气候环境意义明显,在非季风(季风前、季风后)期间,降水中δ18O的变化主要受温度控制,而在季风期间也表现出微弱的降水量效应,同时该时期降水中δ18O与水汽压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在整个研究时期,渭北区、河谷区和关山区的地面气温与降水中δ18O值关系显着,变化梯度分别为0.37‰/℃、0.20‰/℃和0.32‰/℃。在全年采样分析的局地大气水线斜率中最大值为7.76(麦积),最小值则为7.14(甘谷),与大气水线斜率相比较,截距的变化更为明显,最大相对差值达8.46,但相对最大与最小值同样出现在麦积与甘谷采样点。(3)渭北区的蒸发速率(rev)与蒸发剩余比(f)的季节性变化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蒸发速率在1~7月逐渐增强,至7月达到历史最大值,后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雨滴蒸发速率开始降低,至11月达到历史最小值。而关山区的雨滴蒸发速率及蒸发剩余比最大值均出现在5月份。对于空间变化主要体现为,河谷区的麦积及渭北区的甘谷和秦安站点降水蒸发速率较其它站点较高。Δd和f明显受相对湿度、气温、降水量和雨滴直径的影响,且相关性亦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波动。

何源,李双林,胡超涌[3](2020)在《清江流域水热关系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文中提出降水(P)与气温(T)之间的关系,即水热关系(PTR),在夏季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干旱—高温热浪(或洪涝多雨—凉夏)极端气候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三峡库区内的清江流域,存在发育良好的洞穴,其沉积物中碳氧同位素序列长,可一定程度代表降水或气温信息,存在构造长序列PTR指标的可能性。从现代器测与再分析记录出发,研究清江流域PTR的演变特征和成因,可为利用石笋碳氧同位素构造PTR代用指标提供一些物理基础和启发。本文利用清江流域6个站(巴东、建始、利川、恩施、五峰、宜昌)1960~2016年逐日气温与降水观测资料及NCEP耦合预报模式再分析(CFSR)、日本气象厅55年再分析(JRA55)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ERA-interim)等3套资料,分析了清江流域PTR季节性差异、年际与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结果表明:1)PTR有明显季节性差异,夏季为显着负相关,其他季节不明显;2)夏季PTR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表现出20~25年准周期振荡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间,1965~1976年和1993~2011年期间水热相关不显着,而1977~1992年为显着负相关,即分别在1974年、1986年、1992年发生了年代际转折;3)夏季PTR年代际变化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有一定的联系。在水热显着负相关时段(1977~1992年),夏季风偏弱;PTR不显着时段(1965~1976年和1993~2011年),夏季风偏强;4)机制上,夏季风减弱,南北方气流交汇位置靠南,清江流域水汽增加,上升运动增强,云量与降水增加,导致地表热通量减少,地面气温下降,PTR为显着负相关。夏季风增强时,南北气流交汇区北移,清江流域水汽减少,下沉运动增强,导致云量减少而地表热通量增加,使得气温上升,进一步使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加,降水效率对降水贡献为正,表明气温上升利于降水增加,同时云量/降水对气温的影响减弱,但并未消失,使得PTR不显着。5)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PDO)对清江流域夏季PTR起着一定的调制作用。

李亚举[4](2020)在《南京近地面大气水汽和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研究》文中认为大气水汽和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是全球或区域大气循环研究的重要载体。其中,降水稳定同位素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水循环各种过程的研究中,并取得丰硕成果。然而作为气候指标,降水稳定同位素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雨滴在降落过程中可能受到蒸发作用,发生同位素动力分馏,从而对水汽源区的信息记录有所偏移。其次,水汽本身在形成降水之前并非单一来源,是不同性质来源的混合体。因此,结合水汽中稳定同位素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水循环过程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机制,对于准确解释同位素记录的气候指代意义也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光谱同位素技术的普及,水汽稳定同位素连续观测成为可能。本研究以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且受典型东亚季风影响显着的南京地区为例,对其2011年9月至2018年12月的降水和水汽进行了高分辨率连续收集,并针对其中的降水和水汽稳定同位素的日均值数据展开了如下研究工作:(1)系统分析了该地区水汽和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2)研究了影响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局地气象因子和大尺度大气环流等因素;(3)模拟了云下再蒸发和局地水汽再循环作用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季节变化规律方面,由于冷凝温度的差异,水汽中的稳定同位素(δ18Ov,δDv,和d-excessv)显示出与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δ18Op,δDp,和d-excessp)明显不同的特征。其中δ18Ov和δDv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冬季最低,而夏季相对较低;d-excessv和d-excessp季节变化模式相似,表现为夏季风时的低值,秋冬季的高值,但是d-excessv值在季节尺度上明年高于d-excessp值。年平均δ18Ov、δDv和d-excessv分别为-16.93‰、-115.97‰和19.51‰。(2)不同季节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明显不同。在春季和秋冬季节,δ18Ov与地面气温、水汽浓度和地面气压等局地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强,说明大气水汽中稳定同位素主要受局地分馏过程控制;而在受到季风活动影响的夏季,δ18Ov与局地气象因子相关性变弱,δ18Ov低值主要受上游对流活动的“淋洗作用”控制。此外,后向轨迹模拟结果也表明,在夏季风季节,δ18Ov低值主要与大尺度水汽输送过程中上游的对流淋洗过程有关,而d-excessv呈现出最低值的原因与当季海洋水汽源的较弱同位素动力分馏作用有关。在全年的记录中,春季的δ18Ov值最高,这可能与相对较高的气温下同位素分馏较低有关,因为相对较高的d-excessv值是由于干燥条件下的动力学同位素分馏引起的。而秋冬季节的δ18Ov值最低,这可能是因为低温下同位素发生较强分馏作用。此外,由于干燥气候条件下大陆水分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作用最强,当季的d-excessv值处于最高水平。(3)降水日大气水汽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氢氧稳定同位素表现为春季最高,其他季节相对较低的特征;d-excess则表现为秋冬季最高,而夏季最低的特征。降水与水汽的δ18O、d-excess差值表明,雨滴在降落过程中受非饱和空气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使得雨滴中的稳定同位素在降落过程中不断富集,而周围大气水汽中的稳定同位素相对贫化。根据同位素瑞利分馏原理,本文计算了各季节雨滴的云下蒸发作用,结果表明夏季雨滴的云下蒸发作用最弱,春季最强,秋冬季次之。(4)降水量、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均对雨滴的云下二次蒸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降雨量较小时,雨滴的云下蒸发更为显着;气温过高或过低时,雨滴云下蒸发不明显;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云下二次蒸发逐渐减弱。(5)利用观测的同位素数据和修正的云下二次蒸发模型(Stewart Models),估算了雨滴云下二次蒸发对研究区降水和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降水日的年均雨滴二次蒸发比例大约为11%,其中春季的二次蒸发比例最大;夏季和秋冬季节相对较低。不同季节的雨滴云下二次蒸发比例与降水同位素值从云底到地面的变化量(Δδ18O、ΔδD、Δd)均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6)分析了不同气象参数对云下蒸发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相对湿度对降水d-excess值的影响显着,相对湿度每增加5%,Δd值平均增大3.6‰;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小,气温每增加5℃,降水日的平均Δd值降低1.4‰;雨滴直径对降水d-excess的影响表现为,其每增加0.2mm,Δd增加1.5‰。(7)运用二元同位素混合模型,估算了局地水汽再循环的利用率。南京地区局地水汽再循环利用率的算数平均值为11.4%。夏季平均利用率最低,秋冬季最高,春季居中,且秋冬季节的变化幅度远大于其他季节。

字俣丞[5](2020)在《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从次季节尺度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副高的东西变动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前夏和后夏降水的影响;其次,利用HYSPLIT模式来模拟副高东西异常事件过程中,影响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最后,分析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和西太平洋局地海温异常的相互联系。首先根据副高东西变动的关键区位置分别定义了前夏和后夏副高东西变动指数,指数具有显着的10-30天次季节周期,能够很好表征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的特征,根据指数的标准化值,共选取前夏和后夏东西事件195次(1374天)。在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副高东西异常事件期间,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副高经历了由东→西→东(西→东→西)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应西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经历了逐渐由少→多→少(多→少→多)的演变,次季节尺度上西南降水对副高变化的响应与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副高北侧及副高主体区域的水汽和气流的垂直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前夏,降水主要呈西南-东北偶极型分布;后夏降水变化的一致性较好。HYSPLIT模式水汽轨迹模拟的结果表明:影响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为三条:西南输送路径、偏东输送路径、偏北输送路径。前夏,对于偏北区域,偏东气流在东西事件都占主导,更强的偏东气流造成更多的降水;对于偏中部区域,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西南气流和偏北气流偏强(弱),偏东气流偏弱(强),降水偏多(少);对于偏南区域,以西南气流输送为主,但是副高偏东时,有偏北冷空气南下,导致降水偏多。后夏,除滇中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当副高偏西(东)时,西南气流强度偏强(弱),偏东(东北)和偏北气流较弱(强),降水偏多(减少)。海气相互作用在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前夏还是后夏,在偏西事件过程中,副高西伸前期,西太平洋局地冷海温异常使得低层大气相对状态稳定,在关键区容易有异常反气旋生成,导致副高西伸;在副高西伸过程中,关键区的对流活动受到抑制,洋面接收到的净辐射通量增强,使得海表面温度增加;持续增强的暖海温使得低层大气状态发生不稳定,对流抑制减小,异常反气旋环流减弱,导致副高开始东退。在偏东事件中,这种关系刚好相反。

罗志文[6](2020)在《江淮地区极端降水与水分循环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强度不断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空气储存水汽的能力会相应增加,而水汽增多引发水分循环发生变异。水分循环变异对江淮地区极端降水有重要影响,但针对区域水分循环(包括水分内循环和水分外循环)与极端降水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进对江淮地区极端降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有助于深刻认识水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要素影响极端降水形成的机理,为该地区极端降水和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江淮地区(28°N~34°N、110°E以东地区)22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高度场、风场、OLR场和比湿场等资料,首先分析江淮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并挑选出极端降水典型年,进一步分别基于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探究极端降水典型年的背景场配置、水分内外循环特征以及极端降水典型事件的水分内、外循环特征。研究结论如下:(1)极端降水指数在江淮地区南部高,北部低,东部有上升趋势,中西部存在下降趋势,第一特征向量基本为正值,第二特征向量则表现为反相位分布;强(弱)极端降水年,西太副高较强(弱),东亚/太平洋(EAP/PJ)遥相关型表现正(负)位相分布,江淮地区位于反气旋的西北角(西南角),OLR距平为负(正),水汽通量增强、辐合(减弱、辐散)。(2)强(弱)极端降水年,江淮地区水汽含量介于3000~5000mm,水汽利用效率高(低)于0.1,降水再循环率介于0.1~0.3;通过瞬变水汽通量的研究发现,夏季江淮地区为瞬变水汽源,秋冬季,瞬变水汽收支与平均水汽收支具有相同的量级;极端降水典型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欧亚和局地,其中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贡献率较大;相较于强极端降水年,弱极端降水年在孟加拉湾-南海和欧亚的水汽贡献率有所下降。(3)在极端降水典型事件的最大降水日,江淮地区水汽含量介于20~70mm,降水小值区可能无降水,降水大值区的降水量超过50mm,最大可达200mm,降水再循环率介于0.06~0.5;极端降水典型事件期间,水汽前期主要来自印度洋-南海一带海域,后期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南边界的水汽收支与总水汽收支的变化最相似,但北边界的水汽收支也不能忽视;3次极端降水事件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点,通过对这些不同点的分析,本文发现,西太平洋反气旋强弱会影响到印度洋-南海一带水汽与西太平洋水汽的交汇位置,进而影响到各海域的水汽输送路径和贡献率;另外,空气块的起始比湿与起始高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罗布[7](2020)在《MJO在西藏夏季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寻找对高原夏季降水延伸期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前兆信号,本文细致诊断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与高原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发现MJO的不同位相与高原东部降水间存在显着的时滞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MJO影响高原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并进一步利用数值试验进行了验证。首先,研究利用近40年的高原各站点逐日降水资料、MJO监测产品、逐日多要素再分析资料和卫星反演产品等多源数据通过带通滤波、EOF、合成分析等方法对MJO影响高原夏季降水的范围、MJO不同位相上高原夏季降水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和个例诊断。结果表明,MJO对于高原90°E以东区域(TPE)的夏季降水具有显着的影响,尤其是对靠近南部水汽输送通道区域的降水具有极显着的调制作用。进一步分析MJO不同位相与TPE降水概率的时滞关系表明,MJO第4位相后第20天起TPE降水概率呈指数式增加,并且在第28天时达到最高值。通过分析2019年夏季拉萨站的两场典型降水过程,也能得到MJO第4位相与降水异常间存在的显着时滞关系,且这两场降水的水汽源头都指向大陆性海洋区域(MJO第4位相主体对流区域)。随后的研究表明,MJO第4位相后整个东印度洋—高原—大陆性海洋区域—东亚—西太平洋等区域都处在显着的准40天低频振荡当中,在0~20天内TPE区域处于对流抑制区,水汽和对流扰动不利于向TPE输送,而从第20天起这种现象有了反转。进一步分析表明大气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均对MJO第4位相发生后TPE降水的40天振荡起作用。动力作用表现为0~20天时段内气压梯度力从大陆性海洋区域指向TPE,加上科氏力的作用使得前期TPE上空为反气旋性环流而这种作用从第20天后有了反转。热力作用表现为MJO在第4位相出现后通过对流层中层凝结释放潜热在其对角线两侧激发出两个气旋性环流系统,分别使MJO具有东传和北抬分量,然后通过前期加强的TPE感热作用接力将北抬的MJO对流系统“抽吸”到了高原上空,在动力、热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造成TPE在MJO第4位相出现前期不利于产生降水,而从第20天起降水概率大大提高。最后,通过模式敏感性试验将MJO第4位相对流强度减弱8.15%后,经过20天的积分拉萨站降水量减少了68.89%,进一步验证了MJO第4位相与TPE降水之间的关系。通过动力、热力作用的敏感性试验表明,热力作用对TPE降水的影响更为重要。

郭政昇[8](2020)在《山西省降水稳定同位素对水汽源区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稳定同位素的分馏过程,氢氧稳定同位素是水文学中常用的两种同位素示踪剂,其对环境要素的变化状况极为敏锐,因此能够及时记录和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被学界称为水的“指纹”,广泛的应用于降水来源、水循环过程与大气环流的研究中。在影响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的诸多因素中,水汽源区变化首先影响着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状况,水汽团运移过程与降水区环境特征都是其基础上,对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再塑造。本文依据山西省境内的6个站点(太原、原平、介休、长治、大同与临汾)及省外周边11个站点(石家庄、郑州、西安、包头、延长、栾城、安塞、鄂尔多斯、渭南、封丘与呼和浩特)的降水同位素及相关气象数据,对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导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基于HYSPLIT-4模型对山西省代表性站点的水汽来源轨迹进行了模拟,分析其水汽源区及气团运移轨迹;并利用OLR技术进一步探索了水汽源区变化过程对山西省降水中同位素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内站点δ18O值的年内变化趋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晋北表现为“夏高冬低”的特征,晋南具有“夏低冬高”的典型特征;晋中两站中太原站具有“夏高冬低”的特征,而介休站则表现为“夏低冬高”特点。山西省及周边地区δ18O的分布整体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并在西部的晋陕黄河峡谷及吕梁山西部地区,出现了迅速下降的过渡特征。计算临汾大气降水线方程(δD=7.44δ18O-0.63)与太原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6.45δ18O-4.39)可知,临汾站LMWL的斜率与截距表现出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太原站更接近晋北地区的大气水线方程特征。总体上温度效应与降水量效应在各站中都有表现。晋北大同站表现出强烈的以温度效应为主的特征,降水量效应只在夏季短暂的出现;晋南临汾站的环境效应以降水量效应为主,在冬季的温度效应较为明显,但时间相对较短;晋中地区具有显着的过渡性特征,地理位置偏南的介休站与晋南地区的同位素分馏模式一致,偏北的太原站夏半年以降水量效应为主,冬半年则表现出较强的温度效应。山西省内代表性站点的水汽来源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春、秋、冬季。冬季风是山西省降水与同位素分馏过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春季大同站与太原站受到高原季风与西风分流作用的影响;夏季各站以局地循环水汽占主导为共同特征,由北向南海洋水汽的影响越明显。水汽源区的变化与山西省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特征有着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夏半年,这一作用过程是通过海洋水汽增强δ18O的降水量效应实现的。水汽源区变化对山西省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由晋南向晋北逐渐减弱,晋中地区则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东亚季风区边缘的山西省,其降水同位素的演变特征敏感的反映了水汽源区ITCZ位置与强度的变化特征。对山西省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与水汽源区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能够还原大气过程,追溯水汽来源,深入了解区域δ18O特征的形成机制,进而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气象变化的预测提供理论支撑,推进研究水循环机制的技术方法。还能够为山西省水资源调查提供基础的环境同位素数据,确定山西省δ18O特征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大气环流模式以及水循环机制,能够服务于地区水资源管理及极端事件应对等多个方面,从而为山西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与预测模式。

杨凯[9](2020)在《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热、动力作用在亚洲季风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高原的热、动力强迫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热点科学问题。高原地表广泛分布着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其季节变化影响着高原地-气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地表非绝热加热与陆面过程相关,冻融过程作为高原陆面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必然影响着高原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变化,会引起高原热力强迫异常,从而对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利用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热传输特征,结合模式数值试验,定量分析了冻融过程引起的不同时期的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再分析资料在冻融过程中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偏差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在冻融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表非绝热加热的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冻融过程引起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变化,探讨了融冻期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接着分析了高原融冻期的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关系的变化特征,重点探讨了冻融过程对高原土壤湿度与降水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分析了从前秋到春季,土壤经历冻结—融化过程中土壤湿度异常的跨季节持续性,探讨了高原土壤湿度跨季节持续性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最后,分析了与冻融过程相关的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影响的动力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揭示了冻融过程的“水分存储”效应,定义的水分存储指数在土壤浅层可达0.95,区域平均的深层土壤的水分存储指数要比浅层更大。当土壤没有冻融过程时,土壤水分以液态形式存在,会加大地表蒸发,导致融化后的土壤湿度减少约10%,其量级与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异常相当。冻融过程的水分存储作用大小与冻结前的土壤湿度含量及冻结时的土壤温度呈显着的反相关,当土壤偏湿、土壤温度偏高时,土壤水分更易损失。没有土壤冻融过程可导致土壤温度在冻结期偏低-1.02℃,而在融化后偏高0.91℃,说明了冻融过程对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起了缓冲作用。冻融过程引起的土壤温度异常变化与冻结时的土壤湿度以及土壤冰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冻融过程通过改变土壤的水热性质(热导、热容、水导等)和引起水分相变中的能量变化,导致了土壤温、湿度的异常变化。在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异常变化主要受水分相变能量变化的影响,而土壤热导、热容的变化引起的土壤热量垂直传输异常有助于缓解土壤温度的异常变化。冻融过程对土壤湿度变化的影响,主要与冰含量引起的土壤水导和垂直水通量传输异常变化有关。土壤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是深层土壤湿度异常变化的重要因素。2、分析得出了再分析资料对冻融过程中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的描述存在较大偏差,尤其在融冻时期的春季。对比不同再分析资料的偏差特征,ERA-Interim偏差最小(大约5W/m2),再分析资料在高原西部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偏差要比高原东部的大。在土壤冻融过程中,冻结期与非冻结期的地表非绝热加热可相差10W/m2以上;没有土壤冻融过程导致冻结期的地表感热减小-2.63W/m2,地表潜热增大2.92W/m2,而融化后的地表感热增大4.72W/m2,地表潜热减小-1.07W/m2。当春季高原地表感、潜热偏差为±5W/m2时,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显着影响印度、中国东部及中南半岛地区的夏季降水,引起高原季风环流、高原北侧西风急流及下游中国东部地区环流的异常变化。3、揭示了由土壤融冻引起的春季土壤湿度变化与高原夏季降水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耦合关系特征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在高原中东部地区,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降水之间为正耦合关系,而在高原西部二者为负耦合关系。总体上,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降水的耦合强度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当海拔高度大于3km,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降水的耦合强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高原东部地区的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关系在空间变化上与春季高原地表感热变化一致;而高原西部地区的耦合关系在空间变化上与春季土壤湿度变化一致;降水—土壤湿度耦合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与冻融过程引起的春季土壤湿度及地表非绝热加热变化相关。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高原后期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机理是,通过引起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影响高原周围大气环流,改变高原南侧向高原的水汽输送。4、揭示了高原土壤湿度异常的跨季节持续性特征。前秋和前冬的土壤湿度异常可以通过土壤冻融过程持续到春季,前秋土壤湿度异常通过土壤冻结储存,到了春季随着土壤融冻,土壤湿度异常信号释放,引起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有显着影响。当春季高原东部地区的土壤湿度增加时,华南和黄河流域降水减少,而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降水增多。当高原前秋和前冬的土壤湿度增加时,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异常分布型与春季土壤湿度增加引起的降水异常类似,说明了高原前秋和前冬的土壤湿度异常与春季土壤湿度异常有相似的气候效应,也可以作为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跨季节预测的因子。当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增加,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减弱,引起夏季高原北侧大气偏冷异常,增大了高原北侧大气的经向温度梯度,使高原北侧的西风加速,减弱了定常Rossby波列的传播,导致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在东北—日本附近为反气旋性异常,低层风场异常影响了水汽输送,从而造成了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异常。5、深化了与冻融过程相关的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影响的动力机制的认识。通过在斜压通道模式中加入“高原热源”型热力强迫,而没有地形作用的情况下,模式可以再现高原南侧经向温度梯度反向、东风出现,以及高原北侧经向温度梯度加强、西风加速等季风环流特征,说明了高原热力强迫在亚洲夏季风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也意味着高原冻融过程通过引起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产生显着影响。定常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输送在高原热力强迫异常引起南、北两侧纬向风变化过程中起正反馈作用。在东风气流发展过程中,定常动量输送先促使东风形成,随后在定量热量和动量输送的共同作用下,东风气流加速;在西风气流发展过程中,定常动量输送主导西风的加速,而定量热量输送的贡献较小。模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高原是重要的负涡度源,高原热力异常能够激发出定常Rossby波,通过定常位涡通量输送异常影响下游大气环流。

郭政昇,郑国璋,曹富强,赵培,肖杰[10](2019)在《ENSO事件对珠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汽源区变化与ENSO事件显着影响季风区水循环过程。基于珠江中下游地区4个GNIP站点(中国香港、广州、桂林、柳州)的降水同位素及OLR(向外长波辐射)数据,研究了ENSO背景下δ18O的时空分布特征及ENSO事件对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ENSO事件是影响稳定同位素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影响雨季降水的年内分配而实现;正常年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与截距均大于厄尔尼诺年而小于拉尼娜年;拉尼娜年加强δ18O的反温度效应,厄尔尼诺年减弱反温度效应;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年热带辐合带的变化规律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其OLR场的变化与研究区稳定同位素特征有着较强的对应关系;ENSO事件年不同的水汽源区相对湿度特征是造成d值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广西区域OLR的气候特征及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区域OLR的气候特征及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基于全球动力模式和SMART原理结合的统计降尺度区域季节气候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1.2 原理与方法
        1.2.1 基于最优可预测模态(SM)和异常相对倾向(ART)的SMART气候预测原理
        1.2.2 奇异值分解
        1.2.3 逐步回归法
        1.2.4 预测结果评价指标
2 BCC_CSM1.1(m)模式预测能力评估
3 SMART统计降尺度方法
    3.1 可预测大尺度环流模态的提取
    3.2 基于SMART原理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
    3.3 降尺度预测模型回报试验结果评估
4 结论

(2)天水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小气候环境意义及云下二次蒸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植被
    2.2 数据来源
        2.2.1 实测数据
        2.2.2 气象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混合粒子拉格朗日模型
    3.2 普通最小二乘法
    3.3 Stewart雨滴蒸发模型
    3.4 基于降水同位素的水汽同位素模拟
4 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
    4.1 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变化特征
    4.2 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4.3 气象参数与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关系
    4.4 小结
5 天水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与水汽来源分析
    5.1 自然分区下大气水线的基本特征
    5.2 降水水汽来源与水汽通量变化
    5.3 降水中δ~(18)O与OLR的响应关系
    5.4 小结
6 天水地区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6.1 不同空间下Δδ~(18)O与Δd及水汽同位素的变化
    6.2 不同气象参数下f的空间变化
    6.3 不同自然分区下雨滴蒸发速率与f的季节变化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南京近地面大气水汽和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体稳定同位素基本概念
        1.2.1 同位素和同位素效应
        1.2.2 同位素组成的表达
        1.2.3 大气水线和过量氘
        1.2.4 同位素瑞利分馏和动力分馏
        1.2.5 同位素效应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季风区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1.3.2 稳定同位素与大气水平衡
        1.3.3 稳定同位素与局地水汽再循环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区域地理概况
        2.1.2 气温
        2.1.3 气候和大气环流
        2.1.4 水文特征
    2.2 数据来源
        2.2.1 稳定同位素数据来源
        2.2.2 稳定同位素数据的采样和观测
        2.2.3 气象资料数据
    2.3 分析方法和模型介绍
        2.3.1 相关性分析
        2.3.2 HYSPLIT模型与聚类分析
        2.3.3 改进的Stewart模型估计云下二次蒸发作用
        2.3.4 利用同位素观测值估算云下蒸发
        2.3.5 二元模型计算局地水汽贡献
第三章 水汽稳定同位素的测定方法与校正
    3.1 质谱法测量同位素比值
    3.2 光谱法测量同位素比值
    3.3 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校正
        3.3.1 稳定同位素数据的观测流程
        3.3.2 大气水气浓度的校正
        3.3.3 仪器记忆效应的校正和标样数据筛选
        3.3.4 仪器漂移效应的校正
        3.3.5 仪器浓度效应的校正
        3.3.6 数据标准化
    3.4 与传统冷阱收集技术的结果对比
    3.5 小结
第四章 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4.1 大气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
    4.2 局地气象因子对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4.3 大尺度大气环流对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降水与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比较及云下蒸发的影响
    5.1 降水日降水和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5.2 云下蒸发的影响因素
        5.2.1 降雨量对云下蒸发的影响
        5.2.2 温度对云下蒸发的影响
        5.2.3 相对湿度对云下蒸发的影响
    5.3 云下二次蒸发模拟
        5.3.1 模型相关参数的计算
        5.3.2 雨滴蒸发比例与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关系
    5.4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5.4.1 不同气象条件下f和Δd之间的关系
        5.4.2 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利用稳定同位素对局地水汽再循环贡献的估计
    6.1 二元混合模型模拟结果
    6.2 水汽再循环的讨论
    6.3 对古气候同位素记录的意义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和成果
致谢

(5)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
    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变化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研究
    1.4 海洋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的影响研究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降水资料
        2.1.2 环流场资料
    2.2 方法
        2.2.1 常规统计诊断分析方法
        2.2.2 滤波方法
        2.2.3 HYSPLIT-4 模型介绍(水汽轨迹追踪方法)
第三章 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气候特征及副高东西指数的定义
    3.1 5-8月逐月大气环流气候态变化特征
    3.2 前后夏大气环流气候态变化特征及其副高东西变动指数的定义
    3.3 结论
第四章 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异常的关系
    4.1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事件的选取
    4.2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的特征
    4.3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物理过程
    4.4 结论
第五章 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水汽输送的关系
    5.1 西南地区水汽站点选取
    5.2 水汽输送通道和水汽贡献分析
        5.2.1 前夏
        5.2.2 后夏
    5.3 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3.1 前夏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3.2 后夏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4 水汽输送低层环流场特征
    5.5 结论
第六章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6.1 副高东西异常事件中海温的异常变化
    6.2 关键区海气相互作用
    6.3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讨论
    7.1 全文总结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江淮地区极端降水与水分循环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汽输送
        1.2.2 水汽收支
        1.2.3 蒸发
        1.2.4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水汽研究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极端降水指数
        2.2.2 水汽含量与水汽利用效率
        2.2.3 水汽输送与水汽收支
        2.2.4 水汽追踪轨迹模式
        2.2.5 水汽贡献率
        2.2.6 降水再循环率
        2.2.7 合成分析
第三章 江淮地区极端降水及环流场的特征
    3.1 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3.2 极端降水指数的EOF分析
    3.3 极端降水的环流场
    3.4 极端降水的水汽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降水典型年的水分循环特征
    4.1 1961~2015年的水分内循环
    4.2 典型年水分内循环特征
    4.3 基于欧拉方法的典型年水分外循环
    4.4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典型年水分外循环
        4.4.1 模拟方案
        4.4.2 典型年的水汽追踪
        4.4.3 典型年的水汽源地贡献率
        4.4.4 典型年的不同源地空气块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极端降水典型事件的水分循环特征
    5.1 典型事件的水分内循环
    5.2 基于欧拉方法的典型事件水分外循环
    5.3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典型事件水分外循环
        5.3.1 典型事件水分外循环的异同点
        5.3.2 典型事件水分外循环的差异分析
        5.3.2.1 海洋空气块输送路径和源地贡献率的差异
        5.3.2.2 欧亚空气块输送路径和位温的差异
        5.3.2.3 空气块起始比湿的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和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MJO在西藏夏季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藏夏季降水延伸期预报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1.2 MJO及其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WRF模式在高原夏季降水的适用性研究
    1.4 存在的问题和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与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统计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
        2.2.2 HYSPLIT轨迹模式
        2.2.3 WRF模式设计
第三章 MJO不同位相与高原夏季降水的联系
    3.1 MJO不同位相与高原夏季降水范围及降水频次的关系分析
        3.1.1 MJO对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范围
        3.1.2 MJO不同位相与高原东部降水频次的关系
    3.2 MJO不同位相与高原东部降水概率的时滞关系分析
        3.2.1 MJO不同位相上高原东部降水概率的定义
        3.2.2 MJO第4位相对应高原降水异常的显着性检验
        3.2.3 MJO第4位相主体对流强弱与高原东部降水的关系
    3.3 2019年夏季拉萨低频降水过程与MJO的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JO第4位相影响高原东部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
    4.1 MJO第4位相后0~40d内各物理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4.1.1 对流的发展演变特征
        4.1.2 水汽的发展演变特征
        4.1.3 温度的发展演变特征
    4.2 MJO第4位相影响高原东部降水的物理机制
        4.2.1 动力作用
        4.2.2 热力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式敏感性试验
    5.1 WRF模式控制试验
        5.1.1 TRMM资料的评估
        5.1.2 控制试验
    5.2 WRF模式敏感性试验
        5.2.1 MJO第4位相对流对TPE降水的敏感性试验
        5.2.2 动力作用的敏感性试验
        5.2.3 热力作用的敏感性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
    6.4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山西省降水稳定同位素对水汽源区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基础理论
        1.2.1 稳定同位素基础理论
        1.2.2 同位素含量的表示方法
        1.2.3 向外长波辐射基础理论
        1.2.4 我国的水汽输送路径与ENSO事件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降水稳定同位素网络的建设
        1.3.2 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ENSO事件的划分依据与标准
    2.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 山西省降水同位素时空特征分析
    3.1 大气降水δ~(18)O的季节变化
    3.2 大气降水δ~(18)O的空间变化特征
4 大气降水线方程及δ~(18)O的环境效应
    4.1 大气降水线方程的差异
    4.2 大气降水δ~(18)O的环境效应
5 基于HYSPLIT模型的水汽来源验证
    5.1 代表性站点的水汽来源分析
    5.2 水汽来源的共性与差异性
6 水汽源区变化对山西省降水中δ~(18)O的影响
    6.1 水汽源区与δ~(18)O的关系
    6.2 ITCZ的变化规律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亚洲气候影响研究的进展
    1.3 春季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在亚洲夏季风系统中的作用
    1.4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和非绝热加热变化关系的研究
    1.5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变化与土壤冻融过程的联系
    1.6 科学问题的提出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热传输的影响
    2.1 引言
    2.2 数据、模式和试验设计
    2.3 冻融过程的土壤水分存储效应
    2.4 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热传输影响的机理
    2.5 青藏高原增暖对冻融过程水分存储作用的影响
    2.6 土壤冻融参数化方案的改进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影响地表非绝热加热的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数据和方法
    3.3 冻融过程中地表非绝热加热变化特征
    3.4 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非绝热加热的影响
    3.5 融冻期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影响陆-气相互作用的变化特征
    4.1 引言
    4.2 数据和方法
    4.3 青藏高原融冻期土壤湿度对后期降水影响的变化特征
    4.4 高原融冻过程对高原土壤湿度—降水相互作用的影响
    4.5 高原融冻过程影响高原土壤湿度—降水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的跨季节气候效应及机理
    5.1 引言
    5.2 数据、方法和数值试验
    5.3 冻融过程相联系的土壤湿度异常跨季节持续性
    5.4 土壤湿度跨季节持续性异常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5.5 土壤湿度持续性异常引起降水异常的物理机制分析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土壤冻融过程引起的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影响的机制
    6.1 引言
    6.2 模式和试验设计
    6.3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季风环流型的影响
    6.4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周围大气环流的强迫
    6.5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下游大气环流的影响及机制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ENSO事件对珠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ENSO事件的划分依据与标准
2 结果分析
    2.1 珠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2.1.1 大气降水δ18O的季节变化
        2.1.2 大气降水线方程的差异
        2.1.3 大气降水δ18O的环境效应
    2.2 ENSO事件对珠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中δ18O的影响
        2.2.1 ENSO事件与降水中δ18O的关系
        2.2.2 ENSO事件强度对降水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四、广西区域OLR的气候特征及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基于全球动力模式和SMART原理结合的统计降尺度区域季节气候预测方法[J]. 王昱,杨修群,孙旭光,房佳蓓,陶凌峰,张志琦. 气象科学, 2021(05)
  • [2]天水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小气候环境意义及云下二次蒸发分析[D]. 周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清江流域水热关系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J]. 何源,李双林,胡超涌.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0(06)
  • [4]南京近地面大气水汽和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研究[D]. 李亚举. 南京大学, 2020
  • [5]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D]. 字俣丞. 云南大学, 2020(08)
  • [6]江淮地区极端降水与水分循环的关系[D]. 罗志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7]MJO在西藏夏季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D]. 罗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8]山西省降水稳定同位素对水汽源区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D]. 郭政昇.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D]. 杨凯. 兰州大学, 2020
  • [10]ENSO事件对珠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影响[J]. 郭政昇,郑国璋,曹富强,赵培,肖杰. 自然资源学报, 2019(11)

标签:;  ;  

广西OLR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