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

重新认识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

一、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1](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认为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李琪[2](2020)在《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垩纪是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如:海平面上升、大洋缺氧事件、大洋红层、白垩纪末期生物集群绝灭事件、火山频繁活动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地质学界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大洋缺氧事件在时空上分布极广,白垩纪的大洋缺氧事件主要有:早阿普特阶(Aptain)—晚阿尔布阶(Albain)、赛诺曼(Cenomanian)—土仑(Turonian)、康尼亚克(Coniacian)—圣通(Santonian)期间的OAE1、OAE2和OAE3事件。我国藏南地区出露连续的海相白垩纪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化石,本论文对藏南岗巴——定日的地区的宗山剖面和贡扎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岗巴宗山和定日贡扎剖面中的页岩和灰岩中得到大量有孔虫实体和薄片化石,共鉴定出有孔虫11属58种,在宗山剖面划分出Rotalipora cushmani、Whiteinella archaeocretacea、Helvetoglobotruncana helvetica三个化石带,时代为赛诺曼期-土仑期;在贡扎剖面划分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calcarata三个化石带,时代为圣通期-坎潘期;(2)通过对宗山剖面有孔虫生物带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Rotalipora cushmani、Helvetoglobotruncana helvetica两个化石带之间为赛诺曼阶和土仑阶的界线;对贡扎剖面有孔虫带的综合分析,认为Globotruncana 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calcarata两个化石带之间为坎潘阶和圣通阶的界线;(3)藏南地区在晚白垩时期也经历了大洋缺氧事件,有孔虫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演化也受大洋缺氧事件的影响,在赛诺曼晚期大量灭绝,土仑期为残存的有孔虫种群,到了圣通期有孔虫丰度和分异度开始恢复。

李洪梁[3](2020)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提斯喜马拉雅(TH)东段扎西康矿集区中新世造山型金矿床的首次发现与报道证实,造山型金矿床不止产于主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同样可发育造山型金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马扎拉金矿床和新近发现的明赛和姐纳各普金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示踪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查明控矿因素,厘定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建立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探讨金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大陆碰撞金成矿作用理论,对矿集区与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扎西康矿集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19~17 Ma,处于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伸展阶段(<25 Ma),矿体严格受伸展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含少量磁铁矿、辉砷镍矿、黝铜矿,而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石英和粘土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明赛、姐纳各普和马扎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70~290℃、230~270℃和230~260℃之间,平均盐度为3.8 wt%Na Cl.eqv、3.4 wt%Na Cl.eqv和3.6 wt%Na Cl.eqv,平均密度为平均0.82 g/cm3、0.84 g/cm3和0.85 g/cm3,属富CO2的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 Cl-CO2-(CH4-N2)体系,成矿压力与深度分别为73.88 Mpa、6.98 km,64.90 Mpa、6.50 km和62.84 Mpa、6.39 km;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源变质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综合分析认为,由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活动及由此引发的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改变了地壳应力状态,诱发下地壳强烈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脱流体,形成富CO2的变质流体,携带来自于深源的成矿物质,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沿南北向裂谷运移至地壳浅部,与改造型大气饱和水或建造水混合,在运移至层间破碎带及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等张性空间时,压力骤降,导致流体沸腾、相分离,诱发Au的快速高效沉淀、成矿。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内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差异显着。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喜马拉雅带存在2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即始新世主碰撞挤压背景下,与俯冲的特提期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中新世后碰撞伸展背景下,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及由此引发的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作用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田坎[4](2019)在《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选取项目团队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帮布勒Pb-Zn-Cu-Fe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首次系统性的总结报道了帮布勒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对典型岩矿石标本开展了岩相学观察,对与成矿相关的石英斑岩、流纹斑岩等开展了高精度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以及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多种手段开展了矿物学、矿物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C-H-O同位素分析、金属硫化物矿物的S-Pb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查明并报道了帮布勒矿床地质特征帮布勒矿床矿(化)体产于晚白垩世石英斑岩与灰岩接触带,以及灰岩和砂岩的层间界面,形态较复杂。现有地表探槽工程与钻探工程初步控制了矿区内三个主要矿体群,并证实了300m以下隐伏矿体的存在。在矿区范围地表内圈定铅锌矿(化)体76个、铜矿体2个,深部隐伏矿(化)体12个;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磁铁矿等为主;矿区内主要蚀变为发育在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化,以形成钙铁榴石、透辉石和阳起石为主。根据已有控制程度概算矿区主要矿体333+3341金属资源量为:Pb 32.67万吨,Zn 38.00万吨,Ag 170.91吨,Cu 1259吨,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该发现为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向西延伸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使该成矿带继查个勒矿床的发现后再次向西延伸约250km。2.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厘定了岩浆岩成因类型帮布勒矿区内成矿相关的石英斑岩Si O2含量变化于72.4777.31 wt.%;K2O含量为0.865.89 wt.%;铝饱和指数A/CNK为0.881.43,显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总量变化于73.95247.89 ppm之间(平均189.80 ppm),具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Sr、Eu、Nb、Ta、P等负异常,暗示其岩浆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重要的结晶分异过程。石英斑岩的εHf(t)整体集中于-7.92-12.85,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为19611121 Ma;全岩(87Sr/86Sr)i比值为(0.71480.7258),εNd(t)值(-9.01-7.32),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16121477 Ma;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68618.781、15.69915.762和39.13139.344,显示Pb同位素的组成与拉萨地体的Pb同位素一致。综上,帮布勒矿区石英斑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结束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与拉萨地块基底的部分熔融有关。3.限定了帮布勒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代,为完善晚白垩世(8070Ma)这个“特殊”时间段冈底斯成矿带的成岩成矿演化序列提供了新的证据获得了研究区内的石英斑岩、流纹斑岩、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均为77Ma左右,结合区域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晚白垩世冈底斯带上的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并不存在前人认为的8070 Ma期间的岩浆活动“静宁期”。该时期(8070 Ma)北冈底斯地区的岩浆活动作用强度强于南部冈底斯地区,并且侵位时间也有从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同时也表现出东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的特点。该时期的成矿作用在北冈底斯地区以铁铜、铜金矿化为主,形成了东部以日阿、更乃等铁铜矿点为代表的矿床;在念青唐古拉带上则以铅锌铁铜多金属矿化为主,形成了以帮布勒为代表的大型矽卡岩型Pb-Zn-Cu-Fe矿床。4.讨论了矿床成因并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矿区内矿石δ34SCDT值集中在-0.8‰3.9‰,中值在0附近,显示了硫为单一岩浆来源的特征。矿石与石英斑岩中的Pb同位素的组成较为稳定,具有较为一致的上地壳来源特征。与成矿相关的透明矿物的C-H-O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在早期以岩浆流体为主,到晚期逐渐过渡为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模式简述为:晚白垩世(77Ma±),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已经由碰撞造山作用逐渐进入后碰撞环境。在碰撞向后碰撞环境的转换过程中区内的古老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经过高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石英斑岩岩浆,随后岩浆携带大量的成矿物质向上侵入围岩地层或局部超覆于围岩之上,与围岩中的灰岩发生交代反应,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形成矽卡岩化带。矽卡岩阶段以岩浆水为主的成矿流体整体具有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的特征,在接触带及附近发育以石榴子石、透辉石、阳起石等为主的矽卡岩蚀变,到了矽卡岩末期大量的磁铁矿开始生成,并交代早期的矽卡岩矿物;而到了石英-硫化物期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等出现明显降低,含矿气水热液在石英斑岩与灰岩接触带附近、灰岩与拉嘎组砂板岩的层间破碎带以及拉嘎组地层内广泛发育节理裂隙的部位发生减压、降温,随后伴随成矿物质的沉淀、堆积,在有利部位形成了矽卡岩型的铅锌铜铁多金属矿体,5.为区域找矿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研究认为晚白垩世8070Ma羌塘-拉萨地块碰撞后的局部伸展作用诱发的岩浆活动侵入到碳酸盐围岩地层中,可能是此时期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机制。围绕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在念青唐古拉铅锌铁铜成矿带上寻找矽卡岩型矿床可能会是下个阶段找矿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并重点围绕着帮布勒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考虑矿床丛聚性、等距性等分布特点,在隆格尔-南木林弧背断隆带及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北缘加大勘探力度。

尹维大[5](2019)在《昌宁县响马塘岩体群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省昌宁县大田坝乡出露的响马塘岩体群地处滇西三江中澜沧江造山带,该地区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剧烈,且大规模成矿,因此对研究区的地质演化的考察对探索三江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在对昌宁县响马塘岩体群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分析基础上,对响马塘岩体群与同矿区临沧花岗岩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响马塘岩体群的成矿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响马塘岩体群主要由响马塘花岗闪长岩体和崇岗花岗岩体组成。响马塘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为69.1874.72%,平均71.08%。K2O含量为5.44%6.49%,平均5.49%。全碱(Na2O+K2O)含量为5.188.69%,平均7.78%,且Na2O<K2O,具有富硅钾、低钙的特点。样品的AR指数为2.023.33,平均为2.97,为碱性岩。A/CNK值为1.201.47,平均为1.30,为过铝质花岗岩。SiO2-K2O图解显示岩石主要为钾玄岩系列,少数为低钾钙碱性系列。综合判断响马塘花岗闪长岩为钾玄岩过铝质花岗闪长岩。崇岗花岗岩体由于时代差异及分布位置分为崇岗1和崇岗2,崇岗1的SiO2含量为70.1873.34%、平均71.65%,全碱(Na2O+K2O)含量6.858.36%、平均7.40%、且Na2O<K2O;崇冈22SiO2含量为68.2075.78%、平均71.84%,全碱(Na2O+K2O)含量4.868.08%、平均6.65%、且Na2O<K2O。具有富硅钾、低钙的特点。σ<3.3,属钙碱性系列,结合AR-SiO2碱度划分,岩体结果为钙碱性和碱性岩。Al2O3含量较高,为13.93%19.15%,平均为15.45%。A/CNK值介于1.212.92之间,平均值1.54,为过铝质花岗岩。SiO2-K2O变异图显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崇岗岩体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过铝质花岗岩。响马塘岩体群样品中,响马塘花岗闪长岩的微量元素总体表现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Th、Pb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出现明显亏损的特点,出现明显负Eu异常。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崇岗花岗岩的微量元素总体表现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Pb、Th,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出现明显负Eu异常。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响马塘花岗闪长岩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11Ma,形成于晚三叠世,为印支期花岗岩。崇岗1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值为20.76-32.93Ma,形成于渐新世-中新世,为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崇岗2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值为20.9-52.1Ma,形成于始新世-中新世,为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岩浆成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响马塘岩体群中响马塘岩体为S型花岗岩,源区主要是来自于贫粘土化的碎屑岩源区,响马塘岩体形成的温度可能为875℃左右,形成的深度极可能为中压环境,岩体形成的压力为大于0.8Gpa的中压环境;崇岗岩体为S型花岗岩,源区主要是来自于贫粘土化的碎屑岩源区,崇岗岩体形成温度大于875℃,形成的深度极可能为低压-中压环境,岩体形成的压力为大于0.8Gpa小于1.2Gpa的中-低压力环境。响马塘岩体群与同矿区临沧花岗岩成矿岩体对比,从岩石地球化学,岩浆演化程度,找矿标志,风化程度等方面对比后,发现响马塘岩体群具有较低程度的成矿潜力。

桑继镇,汪浩,张文璟[6](2018)在《新疆和田县甜水海地区上石炭统恰提尔组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和田县甜水海地区上石炭统恰提尔组沉积地层沉积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岩石类型较多,且灰岩中化石发育。该套地层主要岩石类型包括:泥质板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石英砂岩、含岩屑石英砂岩以及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灰岩等。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由下至上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结合岩石类型及岩性组合可以识别出三种沉积相带: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滨岸相,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与区域上裂解事件相对应。

赵振斌[7](2018)在《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中—上侏罗统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地区中生代河湖相沉积发育,记录了重要的构造演变信息,蕴含了丰富的煤、油气等资源。其中侏罗纪是我国西北地区构造演化重要的转型时期,大量的沉积盆地开始发育或扩展。由于缺乏精确的地质年代资料,对这些盆地构造演化及资源成藏机制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选择河西走廊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开展研究,通过对两个盆地中-上侏罗统磁性地层年代和天文年代研究,获得了精确的地层年代;对研究中-晚侏罗世西北地区构造-沉积演化过程,认识盆地多种能源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凤翔ZB26-32钻孔岩芯、河西走廊西段赤金宽台山ZK1901钻孔岩芯和实测剖面沉积相分析,宝鸡凤翔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可划分出辫状河相、曲流河相,安定组划分出湖泊相;宽台山地区上侏罗统赤金堡组可划分出山麓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2)岩石热退磁和岩石磁学分析结果显示,灰绿色调样品载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含少量磁赤铁矿和针铁矿;棕红色调和含有红色斑点样品,载磁性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含少量针铁矿和磁铁矿以及极少量磁黄铁矿;部分棕灰色、棕红色和灰黑色调样品载磁性矿物基本为赤铁矿和磁铁矿等量共存,含有少量磁赤铁矿。(3)赤金宽台山ZK1901钻孔岩芯上侏罗统获得20个正极性和20个负极性带,可与GPTS2012中M28A-Dr.2r至M34Bn.1n相对应,年龄为162.39-158.30Ma,相当于Oxfordian期中期,确定宽台山一带存在上侏罗统赤金堡组。宝鸡凤翔ZB26-32钻孔中侏罗统获得17个正极性和16个负极性带,可与M39n.4n至M42n.7n相对应,直罗组年龄为168.63 Ma-166.27 Ma,相当于Bajocian晚期-Callovian早期;安定组下段年龄为166.27 Ma-165.65 Ma之间,相当于Callovian中期。(4)对钻孔自然伽玛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分析,识别出沉积地层中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其中ZK1901钻孔赤金堡组识别出400 ka长偏心率周期、95 ka短偏心率周期、44 ka斜率周期和18 ka岁差周期,对应的旋回地层厚度为30.66 m、6.33 m、3.17 m和1.25 m。ZB26-33钻孔直罗-安定组识别出125 ka短偏心率周期和44 ka斜率周期,对应的旋回厚度为6.54 m和1.98 m。通过对钻孔GR测井曲线的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提取,并调谐到Laskar天文模型的理论周期上,ZK1901钻孔赤金堡组中段包含10.5个400 ka和44个95 ka周期,持续时间约4.2 Myr;ZB26-33钻孔直罗组和安定组下段包含21个125 ka周期,持续时间约2.63 Myr。

苗忠英,张震,郑绵平,牛新生,张雪飞[8](2017)在《东特提斯构造演化与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兰坪—思茅盆地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成盐、成钾盆地,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东特提斯构造域,因此,特提斯的形成和演化对盆地成盐潜力、成盐规模和盐类分布规律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1)古特提斯闭合之后,相关地块或地体上可残留陆表海,除了在相关地块内形成海相沉积盆地之外,海水还可能作为盐类物源补给迁移至相邻的沉积盆地;(2)兰坪—思茅盆地岩盐的物源除了来源于古特提斯闭合后的残留海,中特提斯期间的海侵作用也是重要补给形式,此外还受火山活动的影响;(3)新特提斯闭合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使兰坪—思茅盆地内发育大量走滑拉分和逆冲推覆构造,古代岩盐的赋存位置和形式发生了调整改造。总之,特提斯构造演化可以从提供盐类沉积的物源、控制盆地可容空间的大小、限制沉积盆地的边界和调整古代岩盐的分布等方面影响兰坪—思茅盆地的成盐、成钾条件。所以,对特提斯构造演化清晰的认识不仅能够为理解兰坪—思茅盆地成盐、成钾的机理提供帮助,还能为部署钾盐勘探方案、预测钾盐有利成矿区提供参考。

牛晓路[9](2017)在《藏南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与东特提斯的封闭时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的碰撞是中生代末期以来最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始新世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拼合的最后阶段,也是东特提斯的消亡时期,因此形成了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其地质时代即为残留海盆的消亡时间。西藏南部发育着连续的海相古近纪地层,亚东地区是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的居留地。对藏南地区最高海相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东特提斯的晚期演化特征及封闭时限,也能为印度-亚欧板块碰撞时间的厘定提供直接证据。本论文以藏南亚东堆纳地区作为研究区,分别对堆纳水库剖面、古鲁浦剖面以及日阿东剖面所产的钙质超微化石、浮游有孔虫化石和钙藻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堆纳水库和古鲁浦的始新统遮普惹组地层剖面中钙质超微化石分布在NP15-NP17带,其对应的时代为始新世Lutetian早期至Bartonian中晚期。堆纳水库剖面所产浮游有孔虫的时代为Ypresian晚期延续至Priabonian早期。因此,堆纳地区遮普惹组砂页岩段顶部地层的时代可达Priabonian早期。根据堆纳地区日阿东剖面和古鲁浦剖面遮普惹组所含钙藻化石组合的特征,并结合钙藻化石的分布、丰度变化曲线以及海水深度变化,推测堆纳地区在始新世时期总体处于浅海陆棚环境,随着碰撞的进行,海水逐渐变浅,在始新世晚期海水深度可能已不足30m。剖面上部轮藻化石的出现说明堆纳地区这时已经受到淡水的影响,预示着特提斯残留海盆的行将消亡。此外,通过与喜马拉雅各地区和塔里木盆地最高海相层进行区域对比,本论文对东特提斯洋演化晚期的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Lutetian初期,东特提斯在西部印度克哈特(Kohat)、赞斯卡尔(Zanskar)等地区开始关闭;之后向东海退至西姆拉(Simla)-坦森(Tansen)一带,Priabonian期在藏南岗巴-定日-亚东一带关闭;渐新世,东特提斯在东部的缅甸西昂(Siang)、那嘎兰(Nagaland)地区完全退出。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欧大陆楔入产生的远程效应,东特提斯洋分支的残留海水在渐新世末期(23Ma)从塔里木盆地退出,标志着东特提斯洋在该区的最后关闭。

李娟[10](2016)在《特提斯白垩纪—古近纪古环境演化与古海洋事件》文中研究表明东特提斯域西藏南部地区发育连续的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海相地层序列,是研究东特提斯洋演化、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及古海洋事件的理想场所,是了解晚中生代温室地球不可或缺的重要窗口。尽管国内外地质学家对特提斯洋的研究已经超过1个世纪,但是对特提斯洋演化与晚中生代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进展不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特提斯洋的东段相关地质过程的了解。本论文对东特提斯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岗巴、定日、札达地区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沉积地层以及意大利GorgoaCerbara剖面,进行了地层学、沉积学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碎屑岩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碳酸盐岩的微相分析、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总有机碳、碳酸钙含量、磁化率和漫反射等方法,对特提斯洋的晚白垩世-古近纪沉积环境演化及古海洋、古气候事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晚白垩世-古近纪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岗巴村口组、旧堡组、遮普热山坡组、基堵拉组、宗浦组、恩巴组和扎果组。碳酸盐微相分析表明,宗浦组和恩巴组底部灰岩夹层可划分出14个微相和3个沉积环境类型,即含生物碎屑泥灰岩、钙扇藻泥粒灰岩、似球粒泥粒灰岩、Rotaliids绿藻泥粒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Alveolina-Orbitolites漂砾灰岩为泻湖沉积;Rotaliids颗粒灰岩为浅滩沉积;粗枝藻-Rotaliids泥粒灰岩、Nummulitids漂砾灰岩、灰质砾岩、Lenticulina-Alveolina漂砾灰岩、Alveolina 漂砾灰岩、Alveolina-Nummulites 漂砾灰岩、亮晶鲕粒灰岩为开放浅海沉积。旧堡组顶部和遮普热山坡组底部可划分出6个微相和2个沉积环境类型,即外陆棚-斜坡环境下的含浮游有孔虫泥粒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钙球、浮游有孔虫泥粒灰岩和粉砂质生物碎屑灰岩。波林夏拉组可划分出4个微相和2个沉积环境,即(半)深海环境下的泥灰岩及开阔陆棚环境下的钙球粒泥灰岩或泥粒灰岩、浮游有孔虫粒泥灰岩或泥粒灰岩和丝状体泥粒灰岩波林夏拉组在时代上相当于旧堡组和遮普热山坡组。波林夏拉组、岗巴村口组和旧堡组形成于远洋、外陆棚环境,其上覆遮普热山坡组/宗山组则形成于构造引起的古斜坡环境,表现为向上变浅的趋势。基堵拉组为下部前三角洲沉积,而上部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宗浦组为碳酸盐缓坡沉积,分别在古新世Thanetian期和始新世初期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侵,在古新世-始新世界线附近存在一次短暂的沉积间断,形成一套楔形、以灰岩砾石为主的砾岩不整合。恩巴组为受风暴影响的浅海外陆架沉积环境,而上覆扎果组则为洪泛平原沉积。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晚白垩世-古近纪期间,共发生四次海平面或古水深变化事件,对应的沉积地层记录分别为:遮普热山坡组与基堵拉组之间、基堵拉组与宗浦组之间、宗浦组三段、四段之间和宗浦组与恩巴组之间。遮普热山坡组与基堵拉组之间的古水深变浅和基堵拉组与宗浦组之间水深变深,很可能与德干地幔作用相关;而宗浦组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处砾岩层及不整合和宗浦组与上覆恩巴组之间的不整合很可能代表了印度-亚洲初始碰撞的地层响应。砂岩物源分析表明,形成于印度大陆边缘的恩巴组和扎果组碎屑物质来源主要为北侧亚洲大陆,形成于印度-亚洲初始碰撞之后的前陆盆地。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应该介于基堵拉组沉积和恩巴组沉积之间,相应地层响应有三种可能:基堵拉组与宗浦组之间、宗浦组内三段、四段之间和宗浦组与恩巴组之间。物源区研究表明,印度-亚洲初始碰撞在恩巴组沉积时,已经开始;而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表明,新特提斯洋在中晚古新世仍然存在。因此,宗浦组三段、四段不整合很可能是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引起的构造隆升。东特提斯洋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宗浦组碳酸盐岩台地序列上指示PETM事件的碳同位素负偏,发生在古近系宗浦组三段与四段界线处,由于以砾岩为标的构造剥蚀作用,只保存了 PETM事件的上半部分。砾岩层之下主要为中缓坡开阔海相沉积环境下的Nummulitids漂砾灰岩或泥粒灰岩,而砾岩层之上则为内缓坡局限泻湖沉积环境下的Alveolina Orbitolites漂砾灰岩或泥粒灰岩。相应的,石砾岩层之上的底栖大有孔虫带为SBZ4,而其之上的底栖大有孔虫带为SBZ6,二者之间至少缺失了 0.4 Myr时间。全岩碳同位素值负偏幅度在宗浦剖面、增布东剖面和申克扎剖面上分为为3.4‰、4.9‰、和6‰);有机质碳同位素值的负偏幅度为3‰,明显高于深海远洋地区的PETM记录,可能是强烈的风化、河流径流量和有机质流量引起的有机质的大量氧化造成的。底栖大有孔虫以及碳同位素地层研究表明,该砾岩不整合对应于PETM事件的下部分,发生时间为56.0或55.6Ma,可进一步限定印度北缘在印度-亚洲初始碰撞阶段的演化。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古生物学以及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在意大利Gorgo a Cerbara剖面上,沉积环境由Barremian晚期大洋缺氧事件OAEla发生之前的贫营养、有氧状态,逐步变为Aptian早期大洋缺氧事件OAE1a发生时期富营养、贫氧-缺氧的状态,最后转变为大洋缺氧事件之后的贫营养、有氧-富氧的状态。从大洋缺氧事件OAE1a底部到大洋红层ORB1底部,全岩碳同位素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碳同位素值δ13C负偏阶段,对应于C3阶段,向上持续地层厚度为0.14m,持续时间为0.09Ma;碳同位素值δ13C正偏阶段,对应于C4-C6阶段,向上持续地层厚度为1.67 m,持续时间为0.09 Ma;碳同位素值δ13C高原阶段,对应于C7向上持续地层厚度为3.19 m,持续时间为0.75 Ma。钙质超微Nannoconids危机开始于岩性单元Ⅳ底部,对应于碳同位素值曲线C2阶段,起始时间介于120.793~120.76Ma(Selli Level即大洋缺氧事件OAE1a开始)之间。碳同位素值δ13C负偏,发生在OAE1a即Selli Level层之下,即0.34m处,对应于碳同位素曲线C3阶段,起始时间为120.76Ma,同时伴随黑色页岩的沉积和碳酸钙的溶解。大规模的碳酸钙溶解发生SelliLevel层底部之上0.25m处,时间为120.91Ma,向上持续了 1.38m,持续时间为0.84Ma。黑色页岩的大规模沉积发生在1.29m处,向上持续了 0.66m,持续时间为0.4Ma,对应于碳同位素值曲线C6阶段。0.75Ma的过渡段沉积之后,为大洋红层ORB 1沉积。

二、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2.1 西昆仑造山带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2.4 秦岭造山带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6 结语

(2)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目的
    1.2 大洋缺氧事件
    1.3 藏南有孔虫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构造背景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2.3 藏南地区海相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3 主要研究剖面
    3.1 藏南地区晚白垩纪地层序列
    3.2 岗巴剖面
    3.3 定日剖面
4 实验研究方法
    4.1 有孔虫的处理
        4.1.1 页岩
        4.1.2 灰岩
        4.1.3 镜下挑样、拍照
    4.2 主要有孔虫及其特征
5 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
    5.1 白垩纪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的建立
    5.2 藏南地区晚白垩世有孔虫生物组合
    5.3 宗山剖面有孔虫化石带
    5.4 贡扎剖面有孔虫化石带
6 OAE2 对有孔虫的影响
7 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1.2.2 藏南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1.2.3 扎西康矿集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1.4.1 论文结构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2.2 区域地层
        2.2.1 古生界(Pz)
        2.2.2 三叠系(T)
        2.2.3 侏罗系(J)—白垩系(K)
    2.3 区域构造特征
        2.3.1 断裂构造
        2.3.2 褶皱构造
        2.3.3 穹窿构造
    2.4 区域岩浆作用
        2.4.1 白垩纪岩浆岩
        2.4.2 渐新世岩浆岩
        2.4.3 中新世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矿产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3.1 明赛金矿床
        3.1.1 矿区地质特征
        3.1.2 矿体地质特征
        3.1.3 Au的赋存状态
    3.2 姐纳各普金矿床
        3.2.1 矿区地质特征
        3.2.2 矿体地质特征
        3.2.3 Au的赋存状态
    3.3 马扎拉金矿床
        3.3.1 矿区地质特征
        3.3.2 矿体地质特征
        3.3.3 Au的赋存状态
    3.4 小结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流体包裹体
        4.1.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成分特征
        4.1.3 均一温度、盐度与密度
        4.1.4 成矿压力与深度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4.2.2 H-O同位素组成
        4.2.3 He-Ar同位素组成
        4.2.4 S-(Pb)同位素组成
    4.3 讨论
        4.3.1 成矿流体特征
        4.3.2 成矿流体来源
        4.3.3 成矿物质来源
    4.4 小结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5.1 成矿年代学
        5.1.1 明赛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5.1.2 姐纳各普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5.1.3 马扎拉金矿床成矿年龄限定
    5.2 控矿要素
        5.2.1 地层与成矿
        5.2.2 构造与成矿
        5.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5.3 矿床成因
        5.3.1 热液金矿床的分类
        5.3.2 矿床成因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5.5 成矿模式
        5.5.1 成矿流体的形成
        5.5.2 金迁移的介质
        5.5.3 金迁移的驱动力及机制
        5.5.4 金的沉淀机制
第6章 区域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6.1 与藏南典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
        6.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6.1.2 控矿构造
        6.1.3 矿床地球化学
    6.2 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勘查工作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火山岩
        2.3.2 侵入岩
    2.4 区域构造
        2.4.1 区域断裂
        2.4.2 区域褶皱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岩浆岩
    3.3 矿区构造
        3.3.1 断裂
        3.3.2 褶皱
    3.4 围岩蚀变
    3.5 矿体特征
        3.5.1 北部矿体群
        3.5.2 中部矿体群
        3.5.3 东南部矿体群
        3.5.4 矿床规模
    3.6 矿石特征
        3.6.1 矿石类型
        3.6.2 矿石组构
        3.6.3 矿石成分特征
    3.7 空间分布特征与期次划分
        3.7.1 空间分布特征
        3.7.2 期次划分
第四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相学特征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2.1 主量元素特征
        4.2.2 微量元素特征
        4.2.3 稀土元素特征
    4.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4 全岩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4.1 Sr-Nd-Pb同位素特征
        4.4.2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5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4.5.1 岩石成因类型
        4.5.2 起源与源区性质
        4.5.3 构造环境分析
    4.6 冈底斯晚白垩岩浆活动的新证据
第五章 矽卡岩矿物及金属矿物特征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1.1 石榴子石
        5.1.2 辉石族
        5.1.3 闪石族
        5.1.4 绿帘石
        5.1.5 绿泥石
        5.1.6 云母类
    5.2 矽卡岩矿物成因
        5.2.1 石榴子石成因
        5.2.2 辉石成因
    5.3 金属矿物学特征
        5.3.1 方铅矿
        5.3.2 闪锌矿
        5.3.3 黄铜矿
        5.3.4 斑铜矿
        5.3.5 磁铁矿
    5.4 金属矿物成因
        5.4.1 结构成因
        5.4.2 矿物成因
第六章 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6.1 岩相学特征
    6.2 物理化学特征
        6.2.1 均一温度
        6.2.2 流体盐度
        6.2.3 流体密度
        6.2.4 压力与深度估算
    6.3 成矿流体来源:C-H-O同位素
        6.3.1 C-H-O同位素特征
        6.3.2 成矿流体来源
    6.4 成矿物质来源:S-Pb同位素
        6.4.1 S同位素
        6.4.2 Pb同位素
第七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7.1 矿床成因
    7.2 成矿模式
    7.3 晚白垩世成矿演化序列的补充
    7.4 找矿建议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昌宁县响马塘岩体群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
    1.2 自然地理经概况
        1.2.1 交通位置
        1.2.2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1.3 研究现状
        1.3.1 响马塘岩体群研究现状
        1.3.2 三江地区研究现状
        1.3.3 花岗岩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工作概况和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3 岩浆岩
    2.4 变质岩
    2.5 构造
    2.6 区域矿产
第3章 大田坝乡响马塘岩体群地质概况及岩相学特征
    3.1 野外地质剖面实测
        3.1.1 剖面总体情况概述
        3.1.2 剖面分层描述
    3.2 岩体地质概况及岩性综述
    3.3 岩石类型及特征
    3.4 岩体岩相学特征
        3.4.1 响马塘岩体
        3.4.2 崇岗岩体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2 微量元素特征
    4.3 稀土元素特征
第5章 年代学特征
    5.1 分析测试方法
    5.2 锆石特征
    5.3 成岩时代讨论
第6章 岩石成岩及其构造意义
    6.1 岩石成因类型
    6.2 岩石温压条件
    6.3 岩浆源区
    6.4 岩石构造背景判别
    6.5 侵入时代与构造-岩浆演化
第7章 响马塘岩体群成矿潜力评价
    7.1 成矿专属性
    7.2 成矿潜力浅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6)新疆和田县甜水海地区上石炭统恰提尔组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岩石学特征
3 沉积相
4 时代依据
5 沉积环境
6 结论

(7)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中—上侏罗统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区域构造演化
        1.2.2 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1.2.3 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
    1.3 论文概况
        1.3.1 技术路线
        1.3.2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 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自然地理背景
        2.1.1 河西走廊盆地
        2.1.2 鄂尔多斯盆地
    2.2 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2.1 河西走廊盆地
        2.2.2 鄂尔多斯盆地
第三章 研究区地层及沉积环境
    3.1 地层层序
        3.1.1 河西走廊宽台山地区地层层序
        3.1.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凤翔地区地层层序
    3.2 钻孔岩芯地层层序
        3.2.1 河西走廊宽台山地区钻孔岩芯层序
        3.2.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凤翔地区钻孔层序
    3.3 沉积相划分
        3.3.1 河西走廊宽台山赤金堡组沉积相
        3.3.2 鄂尔多斯盆地宝鸡凤翔直罗-安定组沉积相
第四章 磁性地层年代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 岩石退磁和岩石磁学研究
        4.2.1 实验方法
        4.2.2 岩石热退磁特征
        4.2.3 岩石磁学
    4.3 磁性地层年代
        4.3.1 地磁极性柱组成
        4.3.2 磁性地层年代解释
第五章 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中-上侏罗统旋回地层学
    5.1 旋回地层学
        5.1.1 赤金堡组旋回地层
        5.1.2 直罗-安定组旋回地层
    5.2 浮动天文标尺的建立
        5.2.1 赤金堡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建立
        5.2.2 直罗-安定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建立
第六章 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中-上侏罗统高分辨率地层年代研究意义
    6.1 天文年代对磁性地层年代的约束
    6.2 地层年代的意义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东特提斯构造演化与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及其演化
    1.1 特提斯的基本概念
    1.2 特提斯的构造演化
    1.3 东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的主要依据
2 兰坪—思茅盆地的沉积盖层特征
    2.1 兰坪—思茅盆地的沉积背景
    2.2 兰坪—思茅盆地沉积盖层的特征
3 特提斯的构造演化与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的形成
4 结论

(9)藏南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与东特提斯的封闭时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交通位置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1 构造背景
        2.2.2 地层特征
第3章 剖面描述
    3.1 亚东堆纳水库剖面
    3.2 亚东堆纳古鲁浦剖面
    3.3 亚东堆纳日阿东剖面
第4章 生物地层学研究
    4.1 钙质超微生物地层
        4.1.1 钙质超微化石概述
        4.1.2 亚东堆纳水库剖面钙质超微化石特征
        4.1.3 亚东堆纳古鲁浦剖面钙质超微化石特征
    4.2 有孔虫生物地层
        4.2.1 有孔虫化石概述
        4.2.2 亚东堆纳水库有孔虫化石带特征
    4.3 钙藻生物地层
        4.3.1 钙藻化石概述
        4.3.2 亚东堆纳古鲁浦剖面钙藻化石特征
        4.3.3 亚东堆纳日阿东剖面钙藻化石特征
第5章 藏南邻区东特提斯封闭时限
    5.1 喜马拉雅各地区东特提斯封闭时限
    5.2 塔里木地区东特提斯封闭时限
    5.3 东特提斯的晚期演化
第6章 化石属种描述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个人简历

(10)特提斯白垩纪—古近纪古环境演化与古海洋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区域地质背景
    1.3 研究历史和现状
        1.3.1 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的地层记录
        1.3.2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1.3.3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OAE1a向大洋红层事件ORB1转变的研究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与测试方法
    2.1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与古海洋事件研究方法
        2.1.1 沉积微相分析
        2.1.2 稳定碳氧同位素
        2.1.3 碳酸钙含量分析
        2.1.4 总有机碳分析
        2.1.5 磁化率分析
        2.1.6 漫反射光谱分析
    2.2 碎屑岩物源区分析方法
        2.2.1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2.2.2 重矿物分选和制靶
        2.2.3 碎屑锆石U-Pb年龄与Lu-Hf同位素测试
    2.3 构造沉降史分析
        2.3.1 压实校正
        2.3.2 古水深校正
        2.3.3 海平面校正
        2.3.4 沉积负载校正
        2.3.5 构造沉降量求取
第三章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上三叠统-古近系
    3.1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上三叠统-侏罗系
    3.2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系
        3.2.1 札达地区白垩系
        3.2.2 岗巴地区白垩系
        3.2.3 定日地区白垩系
    3.3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古近系
第四章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上白垩统-古近系碳酸盐微相分析与古环境演化
    4.1 研究背景
    4.2 岗巴地区古近系宗浦组
        4.2.1 宗浦组微相类型
        4.2.2 宗浦组沉积模式
        4.2.3 宗浦组沉积环境演化
    4.3 定日地区上白垩统旧堡组和遮普热山坡组
        4.3.1 旧堡组、遮普热山坡组微相类型
        4.3.2 旧堡组、遮普热山坡组沉积环境
    4.4 札达波林地区上白垩统波林夏拉组
        4.4.1 波林夏拉组微相类型
        4.4.2 波林夏拉组沉积环境
    4.5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晚白垩世-古近纪古环境演化
    4.6 小结
第五章 藏南定日地区上三叠统-古近系构造沉降分析与沉积盆地特征
    5.1 研究背景
    5.2 构造沉降特征
    5.3 讨论
        5.3.1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沉降特征
        5.3.2 前陆盆地沉降特征
        5.3.3 白垩纪末期-古近纪早期构造隆升
    5.4 小结
第六章 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的地层记录:藏南岗巴地区古近纪物源区分析
    6.1 砂岩物源区分析
        6.1.1 砂岩碎屑组成
        6.1.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6.1.3 碎屑锆石Lu-Hf同位素
        6.1.4 物源区解释
    6.2 印度-亚洲初始碰撞阶段的构造隆升
    6.3 印度与亚洲初始碰撞的地层响应
        6.3.1 碰撞发生在宗浦组与基堵拉组界线
        6.3.2 碰撞发生在宗浦组内古新世-始新世界线
        6.3.3 碰撞发生在宗浦组与恩巴组界线
    6.4 小结
第七章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宗浦组浅水碳酸盐台地上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响应
    7.1 岩石地层和沉积环境
    7.2 底栖大有孔虫生物地层学
    7.3 稳定碳同位素地层学
    7.4 讨论
        7.4.1 成岩作用对碳同位素值的影响
        7.4.2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在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上的响应
        7.4.3 藏南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记录与其他海陆相记录的比较
    7.5 小结
第八章 意大利Gorgo a Cerbara剖面OAE1a向ORB1的转变时期古环境变化及古海洋事件的年代地层学
    8.1 研究背景
    8.2 岩石地层与沉积环境
    8.3 测试结果
        8.3.1 总有机碳TOC分析
        8.3.2 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
        8.3.3 碳酸钙含量CaCO_3分析
        8.3.4 磁化率分析
        8.3.5 漫反射光谱分析
    8.4 讨论
        8.4.1 OAE1a向ORB1转变时期的古环境变化
        8.4.2 OAE1a向ORB1转变时期的碳同位素地层学
        8.4.3 OAE1a向ORB1转变时期古海洋事件的年代地层学
    8.5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与会议摘要
附件
    附件一 实测剖面描述
    附件二 实验数据
        附表1 岗巴地区增布东剖面恩巴组和扎果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2 岗巴地区增布东剖面扎果组砂岩碎屑锆石Hf同位素
        附表3 岗巴地区宗浦Ⅰ、Ⅱ剖面宗浦组组全岩稳定碳、氧同位素值
        附表4 岗巴地区增布东剖面宗浦组全岩碳、氧同位素值和有机质碳同位素值
        附表5 定日地区申克扎剖面宗浦组全岩稳定碳、氧同位素值
        附表6 意大利Gorgo a Cerbara剖面全岩碳、氧同位素值和磁化率值
        附表7 意大利Gorgo a Cerbara剖面有机质碳同位素、碳酸钙含量值、总有机碳值
        附表8 意大利Gorgo a Cerbara剖面漫反射光谱一阶导数值

四、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2]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D]. 李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田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5]昌宁县响马塘岩体群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浅析[D]. 尹维大.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新疆和田县甜水海地区上石炭统恰提尔组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J]. 桑继镇,汪浩,张文璟. 地质与勘探, 2018(S1)
  • [7]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中—上侏罗统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D]. 赵振斌. 兰州大学, 2018(11)
  • [8]东特提斯构造演化与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的形成[J]. 苗忠英,张震,郑绵平,牛新生,张雪飞. 地球学报, 2017(06)
  • [9]藏南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与东特提斯的封闭时限[D]. 牛晓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4)
  • [10]特提斯白垩纪—古近纪古环境演化与古海洋事件[D]. 李娟. 南京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重新认识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