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要敢于用足新闻媒体阵地

科技界要敢于用足新闻媒体阵地

一、科技界要敢于充分应用新闻媒介阵地(论文文献综述)

刘叶郁[1](2018)在《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文中提出体育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批判性为特质,以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是体育领域的深度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为体育改革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体育报告文学与体育改革潜在的一致性使其有充分的理由建构一种历史性的文学叙述,表达对当代中国体育的探索与思考。赵瑜的《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篮球的秘密》是80年代至今体育文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以创作者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基础,以体育体制批判为主题一以贯之,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改革的曲折性与艰难性,呈现体育目标和体育发展战略的转变,透视体育价值观的更迭并对其有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访谈法等,研究四部作品在中国体育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四部作品的文本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评价和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四部作品是体育文学领域的独特存在。文本内容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文本主题以创作者赵瑜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情感认知,以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为精神依托,表达个人的体育观点和思考,突破单一的“赞歌论”和“宣传论”转向对体育的全面记录,在文本特色和文本结构上均呈现出独特性。(2)四部作品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文学思潮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创作者独特的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知识分子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3)四部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刺激并丰富了体育争论的思潮,让体育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生成。每部作品都引发了体育、新闻、文学领域的广泛讨论,从体育主管部门到普通读者,从理论研究者到体育参与者,从主流权威的《人民日报》到专业的《中国体育报》成不同程度的争议,意见不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国家体育宣传的社会效应密切相关,80年代,国家单一主体的宣传方式带来社会体育价值观的单一化,大部分民众沉浸在国家政治宣传的金牌大国的迷梦中,社会公众和国家主流意见一致,很难形成社会集体反思争论思潮,不利于体育长远发展。《强国梦》率先打破国家主流的宣传方式,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让体育“战线”之外的人认识体育也存在问题,让“战线”之内熟视无睹的的人认识这是一个问题。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88》将《强国梦》纳入其中。(4)四部作品呈现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演进。80年代,国家寻求快速强大的路径,体育的政治价值占支配地位,体育发展理念出现失衡。基于此,《强国梦》和《兵败汉城》从外部宏观批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体育理念问题。90年代,体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从外向内转化,体育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冲突日益凸显,改革重点逐渐转向体制问题,但体制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改革目标不明确,体育改革深陷“双轨制”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纠缠问题。《马家军调查》将批判矛头从协调发展的理念问题深入体育内部的责、权、利问题,突出关注人的价值。(5)四部作品凝聚知识分子对体育发展的集中“谏言”。对中国体育发展忧思陈情以期实现对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体育领域一批学者率先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思考“举国体制”的时代性发展特色,提出深化体育改革的路径完善“举国体制”。四部作品以此为科学基础,将知识分子的社会思考传播至全社会,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平息民众对金牌的狂热追捧,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舆论”的聚合空间和上下交流的公共空间,客观上形成对公权力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联动,形成了全社会的舆论压力,促使主管部门加速改革的步伐。(6)以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为典型代表,深入分析总结出普遍规律,以促进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为:契合时代语境——文本内容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协同推进体育均衡发展,加强科学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学术和体育文学理论研究,实现启蒙价值——形象记录并传达多元体育信息,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主体对体育感知与深入了解。

操梅[2](2017)在《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个立法条例中宣布开放一个新的数据网站data.gov,此后,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纷纷在国家和州、市等层面开通了相关的数据集网站,这为数据新闻的发展助推了重要的一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早在2014年发布的媒体研究报告中就提出“我们正在寻找那些能够适应数字媒体采编流程的新闻采编多面手,比如数据库记者、可视化记者和计算机记者。”这表明,在数据的推动下,新闻领域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人才需求等方面正迎来新的革命。大数据时代,数据内容的生产和挖掘、新闻可视化形式的呈现,是转变新闻报道功能和价值的重要方式。科技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科技类报道提供了天然的契机。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目前,科学信息传播的理念及方式明显滞后于社会的进步与科技发展速度的需求,此外,科技类新闻报道由于其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等特点,使它对受众理解力的要求高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及服务类的新闻。传统的以文字表述为主的科技新闻报道往往很难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之一,它几乎涉及了生产数据新闻所需要经历所有步骤——数据的获取、理解和传达,在科技信息的传播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些年,可视化技术开始与科技新闻报道频繁接轨,国外有诸多优秀的关于科技报道可视化应用案例。国内可视化技术在科技报道领域也有所涉足,本文的研究论述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网络科技报道和可视化的概念进行梳理,并总结出当前环境下网络科技报道的特征,以及新闻可视化的表现形式。第二部分,笔者对新闻可视化的动因和作用进行分析,为可视化的运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前提。第三部分,笔者从权威性、普及性、代表性等多层面的综合考察,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华网《数据新闻》中的《新极客》板块、新浪科技《图解天下》以及中国科技网《数据新闻》三个网站中的可视化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题材、数据来源、可视化形式、用户关注度、主体文字篇幅等五个纬度考察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网站是如何构建相关的科技类可视化新闻报道。第四部分,笔者针对研究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有效经验,提出我国网络科技报道在可视化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方略。第五部分,笔者结合前文提到的可视化应用现状及发展空间提出可视化技术在阅读模式和报道内容方面的运用前景。

江丽[3](2016)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从纵向上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进轨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主要集中于其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及短暂的"《莱茵报》时期"。出身工厂主家庭的恩格斯由于亲眼目睹工人被剥削的非人遭遇,转而抨击资本主义对外部自然及工人自身自然的双重迫害,其生态思想正萌生于此。伴随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完成,他们主要阐述"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指出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现实的变革实践,代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彻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晚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建立在更为系统完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提出"生态"的术语或概念,但其诸多着作中却蕴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两章以马克思恩格斯各个时期的相关理论文本为依据,分别从生态要素论、生态危机论、生态经济论、生态社会论、生态伦理论及生态审美论等六个方面对其生态思想进行尽可能深入的横向阐明,以展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深刻意蕴。第四章主要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前提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视和回应的理论问题是如何理性认识与科学检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与实践追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球两制之间的生态环境博弈背景下的种种问题。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之间在理论上是内在契合的,二者在实践中的不契合恰恰源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背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理性认识诸多制约因素,同时也须正视诸多现实契机,积极迎接挑战,抓住重要机遇,坚持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自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等优势,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中国",把"生态大国"转变成"生态强国"。第五章主要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结合自身国情和具体实际,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深化。本章从人口资源环境观、发展观、科技观等三个维度概括提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六章主要阐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出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前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力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等四个环节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黄志斌[4](2015)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始终高度重视。一系列围绕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蓬勃发展,由于新媒体工具的大众化和去中心化,使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新媒体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已成为我党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分析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内涵,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直面当前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和严峻形势,剖析新媒体迅猛发展给文化领导权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中国共产党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力图实现经典理论与客观现实的有机统一。

何珍[5](2015)在《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基本确立。但是,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威胁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出现意识形态分歧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共高度重视“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信念,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1957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广,对人们思想和灵魂触及之深,这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加上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下,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左”的错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不可避免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而“左”的思想指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提升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形成难以抑制的恶性循环。最终,1957-1966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被反修防修的阶级斗争所代替,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逻辑先导。这十年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进程,发展与挫折交叉,经验与教训同在。本文以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概念的基础上,以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为史实根据,系统梳理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历史进程,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路径和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合理评判这一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得失,进而总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绪论部分和第一章。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厘清,为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追溯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为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寻求理论和现实出发点。第二层次包括第二、三、四章,阐述了党从当时社会变革的特殊背景出发,如何设置意识形态教育基本内容、充分运用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有效选择意识形态教育方法。一是在系统梳理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进程中总结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任务的不断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变化,从“正确认识两条道路”的教育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思想动员而开展的“兴无灭资”为主题的教育,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到“反修防修”的教育。在这过程中,阶级斗争呈现一再上升的趋势,不可避免地使社会主义意形态教育带上“左”的色彩,影响着教育的方向。二是充分运用了各类学校,利用大众传媒、借助文艺作品,结合政治运动等路径进行教育。三是综合运用了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典型塑造法、忆苦思甜教育法,“四大”教育方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念、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传递给教育对象。第三层次是包括第五章和结语,对1957-1966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行得失评判,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史的借鉴。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了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与此同时,随着对阶级斗争形势的夸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可避免地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产生了失误:在教育内容上,没有正确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扩大了阶级斗争范围;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思想批判,忽略说服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夸大精神激励,忽略物质利益的需求,夸大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最终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错位,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而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得到广泛地认同,但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既要坚守,又要开放;既不能泛化,也不能淡化。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又要积极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于错误思潮要“敢于亮剑”,同时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成果的精华来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不能忽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也不能严重估计意识形态斗争形势而导致意识形态教育的泛化。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判断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外政治形势,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要保持教育的理想化与现实性的张力;要实现话语表达内容契合大众诉求,话语表达方式贴近大众生活;要优化和创新教育路径,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条件下,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教育路径,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终旨归。

李宗建[6](2013)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运动进程中,“宣传工作”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执政资源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以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持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为主要线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体系、表达方式、运行机制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等方面发生转变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和理论分析。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进程作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这一实践活动本身作为相对独立开放的系统,着重考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发生转变的实践历程和基本脉络,重点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为何转变、转变什么及转变轨迹,即理念内容有无重大转换,表达方式有无重大变化,运行机制有无重大调整,与外部环境是否动态协调。基于宣传思想工作实践本身,寻找宣传思想工作发生转变的节点,进而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实践历程作出阶段划分,从而在历史动态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过程和运作逻辑。首先,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进程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分析和说明。将“宣传”视作一种国际现象和世界运动,探究“宣传”在西方的演变轨迹,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探寻理解“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渊源。同时以“革命导向”、“价值重塑”、“凝聚共识”为线索在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中找寻“宣传思想工作”概念演变的轨迹,从对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中全景式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本质属性。其次,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涵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向度和效度,既受到宣传思想工作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影响,更受到该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导向性的制约,而这往往又是通过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在构成要素与系统功效体现出来。文章将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内涵的分析解构为内容体系的解释力、表达方式的亲和力、运行机制的现代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等四个方面。同时,从党面临执政考验的直接反应、实现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的思想保证、社会历史环境变动的客观要求等三个方面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再次,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探索和转变进行历史梳理,划分为改革开放以前与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大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以服务“革命”为导向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与实践基本成熟和定型,这是分析建国后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起点;1949年到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启并拓展了执政条件下“价值重塑型”宣传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奠基;1957年到1978年,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呈现出以“阶级斗争”为导向的运动式宣传的特殊景象,经历了宣传思想工作与阶级斗争“互强”的一个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大致经历四个基本的阶段:1978年到1989年,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开启“转轨”之路,进入随改革开放进程而“转轨变型”的阶段;1989年至1992年,“政治风波”凸显宣传思想工作“极其重要的地位”,宣传思想工作进入全面反思和整顿时期;1992年到2002年,宣传思想工作开启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调整与重大变革;2002年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实现新的跨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后,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路向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总结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经验教训和提炼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而提出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基本趋向和路径选择。将考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历程所得到的启示提炼成“四个理性认识”,即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规律,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与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关系,理性认识党的“宣传形象”与执政能力提高的关系。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路径选择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构建扎根中国实践的宣传话语体系,积极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范围,切实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手段,逐步完善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

万若曦[7](2013)在《中美报纸“神九”发射报道框架探析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逐步增强与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如何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向世界传播一个和平、正义、负责的大国形象,已经成为摆在众多学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中国“神九”飞船的成功发射又一次将全世界的镁光灯聚焦到中国。美国作为传统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无论是其经济成就,还是传媒业发展都值得中国的学习借鉴,因为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的声音正在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引导着世界舆论的声音。框架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一直被研究者广泛运用。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框架建构理论为理论依据,采取类目建构和文本解读的方法,将《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这两大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神九”发射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二者的报道内容框架和报道方式框架,从而帮助中国倾听世界主流媒体的声音,为中国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进行阐述;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报道内容框架和报道方式框架进行提取;第三章是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同时,对两家报纸的报道框架进一步进行历史的探讨;第四章从意识形态、新闻观念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框架的成因;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中国媒体要借鉴西方媒体的优秀传播技巧,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为向世界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多做努力。

伍屏芝[8](2012)在《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6年到1966年的中苏论战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因在意识形态、内外政策和国家利益等问题上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论。它主要是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而展开的。这场论战启动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考与实践,也深深地影响了服从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斯大林的评价,中国共产党启动了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实现了由全面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的思路转换,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保持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得到加强,“团结-批评-团结”的教育方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革中得以运用,党的民主作风与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对波匈事件的反思引发中国共产党对苏共二十大的再思考,对斯大林与苏联模式的再评价,发动反右派斗争、“三面红旗”、“反右倾”运动与“教育大革命”试图固守并超越苏联模式,却误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轨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进入60年代以后,中苏论战不断升级,中苏矛盾由意识形态领域扩展到国家关系,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为顶住苏共的强大压力,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以求在理论上提高国际地位,培育自力更生典型以求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提倡民主思想作风以求上下同心渡过难关,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以求领导权始终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复兴。但是,随着中苏两党的公开论战与两国关系的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严重挫折:“反修防修”思维发展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歪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针;“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回领导权,摧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整饬“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的文艺界和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反思历史,以史为鉴,中苏论战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必须正确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必须正确理解和执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贺蕾[9](2012)在《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两会”越来越为媒介所关注,每年三月,国内外新闻记者聚焦人民大会堂,激烈的新闻争夺战成为每年春天北京的一道风景线。从历史来看,“两会”曾有秘密召开,待会议结束才发布公告的情形。从会后发布新闻公报到媒体全程同步报道,“两会”报道总量从十几条到十几版,采访“两会”的记者从二三百到二三千,这些不过十余年、二十余年、三十余年的事情。三十余年间,媒介“两会”报道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本文从媒介社会学视角开展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1978年至2011年“两会”报道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首先,《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点。将这一特点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之下,会发现但凡大背景比较宽松,《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就会比较放得开,能传递更多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反之则显得比较沉闷。与之同时,每一阶段“两会”报道中关注比较多的新闻事件要素必然是当时社会公众关注较多的方面。其次,《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表明,不同时期的“两会”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情境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应对。也就是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既报道了“两会”新闻,也展示了整个社会场景,同时又反映了媒介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作为与困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只能受限于社会情境的影响。其三,从微观构造和修辞构造两个层面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到1978-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这两个层面都有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的变化各有不同。而从宏观构造层面来看,从民主的视角来报道和解读“两会”是《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从未发生变化的主题框架,不断演变的只是在这一框架下民主的程度与表现。1978-2011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正是通过“两会”这一窗口呈现了1978-2011年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讲述了中国民主进程的故事。

王晖[10](2010)在《科学性是科技报道的灵魂》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记者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科技界要敢于充分应用新闻媒介阵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界要敢于充分应用新闻媒介阵地(论文提纲范文)

(1)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持续推进体育文学发展战略
        1.1.2 以体育故事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文化
        1.1.3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背景下加强学科融合
        1.1.4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下改革不断深化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学具有时代性
        1.3.2 体育文学概念研究综述
        1.3.3 体育报告文学发展研究综述
        1.3.4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研究热点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简论
    2.1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系列作品简述
    2.2 四部作品的内容阐释
        2.2.1 从体育“大事件”透视中国体育发展
        2.2.2 从体育“人”的视角探寻体育的本质
        2.2.3 从体育“世界”思考体育存在的问题
        2.2.4 从体育“问题”探究体制和文化关系
    2.3 四部作品的评价
    本章小结
3.赵瑜体育报告文学文本解读
    3.1 文本主题分析
        3.1.1 主题一:体育体制
        3.1.2 主题二:金牌
        3.1.3 主题三:人的主体性
        3.1.4 主题四:改革
    3.2 文本特色分析
        3.2.1 创作模式变化:从“冠军文学”到“问题文学”
        3.2.2 关注对象变化:从“体育理念”到“体育自身”
        3.2.3 作品立场转化:从关注“政治”到关注“人民”
        3.2.4 审美风格变化:从“冷峻尖锐”走向“理性多元”
    3.3 文本结构分析
        3.3.1 文本主题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3.3.2 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3.3.3 文化反思的多元性
    本章小结
4“文化菱形”视域下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4.1“文化菱形”分析框架
    4.2 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
        4.2.1 思想解放热潮下民众关注政治热情高涨
        4.2.2 市场经济转型下社会发展转向以人为本
        4.2.3 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体育全面深化改革
    4.3 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
        4.3.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战略
        4.3.2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体育强国”战略
        4.3.3 内部失衡背景下的“协调发展”战略
        4.3.4 政策工具视角下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
    4.4 文学思潮和出版体制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
        4.4.1“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发展方针
        4.4.2“文学干预社会”的文艺思潮
        4.4.3“市场经济盛行下文学去魅”的社会思潮
        4.4.4“网络社会下文学神圣感失落”的发展态势
        4.4.5 文学出版体制和专业审稿人
    4.5 创作者的独特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
        4.5.1 以个人体育经历为基础
        4.5.2 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学创作经历
    4.6 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
        4.6.1 知识分子启蒙意识深化的共性表达
        4.6.2 创作主体个性的凸显表达
    本章小结
5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的社会评价及分析
    5.1 社会媒体评价
        5.1.1《人民日报》:从正面支持到关注度为零
        5.1.2《中国体育报》:从反响强烈归于平淡
        5.1.3 其他:支持和反对意见意见“势均”
        5.1.4“兴奋剂”章节披露再次引发热议
    5.2 读者评价
        5.2.1 《强国梦》批评和称赞意见
        5.2.2 《马家军调查》评价呈现地域、年龄、职业差异
    5.3 官方反响
        5.3.1 《强国梦》:国家体委“震惊不已”
        5.3.2 《马家军调查》:国家体育总局“尊重事实,不要炒作”
    5.4 研究者评价
        5.4.1 新闻研究领域评价赵瑜是“独立新闻人”
        5.4.2 文学领域肯定四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
        5.4.3 体育领域认可四部作品的舆论价值
    5.5 历史评价
    5.6 负面评价
        5.6.1 体育领域:“没有开出治病良方”
        5.6.2 文学领域:报告性太强挤压文学性
    5.7 四部作品社会评价的演进凸显社会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5.7.1 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分类
        5.7.2 四部作品记录了体育价值观的转变过程
        5.7.3 从“一元”到“多元”的宣传方式转变
        5.7.4 四部作品对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有启蒙意义
    本章小结
6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析
    6.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
    6.2 四部作品整合公共舆论表达群众体育需求
        6.2.1 20 世纪80年代是文学公共性凸显的年代
        6.2.2 集中表达作家、知识分子、媒体的体育思考
        6.2.3 四部作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价值
    6.3 四部作品实现对体育公共权力的“民间约束”
        6.3.1 公共舆论对体育主管部门的压力
        6.3.2 借助新闻媒介形成监督
    6.4 四部作品拓宽了公共舆论与权力机关的意见交流平台
        6.4.1 集中表达参加主体的各方意见
        6.4.2 主管部门和民间意见私下交流
    本章小结
7.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及构想
    7.1 契合时代语境——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7.2 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规律
    7.3 加强科学基础——促进学术争鸣
    7.4 实现启蒙价值——传播体育文化
    7.5 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感知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体育类政策
附件2:作者赵瑜访谈提纲
附件3:文学评论家和作家 访谈提纲
附件4:体育记者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5:体育学者、教练员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6:读者 访谈提纲
附件7:访谈记录
附件8:科研情况

(2)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科技报道的功能日趋凸显
        (二)可视化技术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的应用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科技报道的研究现状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研究现状
        (三)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四)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网络科技报道及可视化的相关概念梳理
    一、网络科技报道
        (一)网络科技报道的界定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特征
    二、可视化
        (一)可视化的概念界定
        (二)新闻可视化与数据新闻概念辨析
        (三)新闻可视化表现形式
        (四)常用可视化工具的功能比较
第二章 新闻可视化的动因及其作用
    一、新闻可视化的动因
        (一)用户“悦读”需求的引导
        (二)传播自身诉求的意愿
    二、新闻可视化的作用
        (一)平面新闻立体化,提升新闻阐释效果
        (二)数据关系关联化,揭示新闻深层现象
        (三)独家新闻众包化,增强新闻“交互”效应
第三章 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呈现典型样本分析
    一、样本选择理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日期选择
        (三)编码方案与信效度分析
    三、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评价指标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报道题材
        (三)可视化形式
        (四)用户关注度
        (五)主体篇幅
第四章 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策略
    一、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可视化形式较为单一
        (二)文字转换能力不足
        (三)数据挖掘能力有限
        (四)报道题材同质化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促进策略
        (一)提高交互性体验,激发用户参与性
        (二)丰富数据来源,深入挖掘数据
        (三)拓展新闻题材,丰富报道类型
第五章 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前景
    一、引领科技新闻读者的体验式阅读新模式
        (一)新媒体技术催生了体验式传播
        (二)体验式传播拓展了用户的需求
    二、推动科技报道的易读性和深度性同步发展
        (一)推动科技报道的易读性
        (二)推动科技报道的深度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进轨迹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节 生态要素论
        一、人与自然是有机一体、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
        二、实践是联结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基础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生态危机论
        一、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二、生态危机的根源分析
        三、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第三节 生态经济论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之维
        二、调节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三、实行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循环经济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下)
    第一节 生态社会论
        一、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平衡
        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声
        三、人与自然和解与人类本身和解的因果联系
    第二节 生态伦理论
        一、敬畏并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二、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自然发生关系
    第三节 生态审美论
        一、自然美与创造美的统一
        二、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的世界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前提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必然性分析
        一、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法的追溯
        二、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不契合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视阈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内制约因素的系统寻梳
        二、世情国情境遇的可能契机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
        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论
        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论
        三、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和谐之思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论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论
        三、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创新的理论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三、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六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前提
        一、实践理念转变
        二、发展方式转型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
        一、资本投向
        二、科技支撑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介力
        一、制度保障
        二、依法治理
    第四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
        一、文化重塑
        二、"美德互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4)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蓬勃兴起的新媒体
    第一节 何为新媒体
        一、新媒体概念
        二、新媒体定义
        三、新媒体共识
    第二节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一、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现状
        二、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的概念
        一、文化的概念
        二、领导权的概念
        三、文化领导权的概念
    第二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主要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二、列宁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三、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对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意义
        二、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三、对改进舆论引导的意义
        四、对建立良性党群关系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理论与实践总结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探索
        一、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探索的重要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探索的成功经验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领导权的教训反思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现状分析
        一、国际环境变化对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影响
        二、国内环境变化对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影响
        三、党自身状况变化对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影响
第四章 新媒体带给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新媒体带给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机遇
        一、为党和大众平等对话提供了平台
        二、为党了解民意、改进工作拓宽了渠道
        三、为现代政治话语转型提供了契机
        四、为展现政府良好形象新增了窗口
    第二节 新媒体带给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挑战
        一、新媒体考验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二、新媒体考验党的舆论管理能力
        三、新媒体考验党的媒体管理能力
        四、新媒体考验党的执政形象维护
        五、新媒体考验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第五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强化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的意识
        一、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应遵循的原则
        二、借鉴国外政党运用新媒体的成功经验
        三、深化新媒体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四、提升新媒体执政意识巩固文化领导权
    第二节 提高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能力
        一、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
        二、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建设的能力
        三、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第三节 完善新媒体背景下文化领导的体制机制
        一、畅通交流共享渠道,构建良好管理机制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三、加强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概念分析
        (一) 意识形态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四) 意识形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 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引发对思想建设的高度关注
        (二) 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动荡加深对阶级斗争形势的忧虑
        (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提高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进程与内容
    一、以正确认识两条道路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从整风向反右的转变
        (二) 开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辩论
    二、以“兴无灭资”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高举“三面红旗”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三) 开展知识界的“双反”运动
    三、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干部群众正确认清形势
        (二) 教育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困难
    四、以“反修防修”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反修防修教育开展的历史背景
        (二) 中苏论战中的修正主义批判
        (三)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反修防修
        (四) 文化领域的修正主义批判
第三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一、运用各类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全日制院校对青年学生的教育
        (二) 党校对党员干部的教育
        (三) 业余学校对工农群众的教育
    二、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大众传播网络的建立
        (二) 大众媒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运用
        (三) 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评价
    三、借助文艺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文艺活动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运用
        (二) 借助文艺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效果评价
    四、结合群众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群众运动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运用
        (二) 结合群众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评价
第四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
        (一) 理论教育法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必要性
        (二) 理论教育法的运用
    二、劳动教育法
        (一) 劳动教育法的运用
        (二) 劳动教育法的评价
    三、典型塑造法
        (一) 典型人物的塑造
        (二) 典型塑造法的运用
        (三) 典型塑造法的评价
    四、忆苦思甜的教育方法
        (一) “忆苦思甜”教育方法的运用
        (二) “忆苦思甜”教育方法的评价
    五、“四大”的教育方法
        (一) “四大”的内涵与兴起
        (二) “四大”教育方法的运用
        (三) “四大”教育方法的评价
第五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一、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得
        (一)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 提升了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 调动了民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四) 加快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制度化的发展
    二、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失
        (一)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偏差
        (二) 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定位的偏差和内容的混乱
        (三) 迷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忽略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
        (四) 强调人的理想信念的培养,忽略现实利益的满足
        (五) 夸大主观能动性,忽略客观规律
    三、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
        (一) 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形势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三) 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理想化与现实性的张力
        (四)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正面灌输和舆论斗争相结合
        (五) 转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表达
        (六) 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现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对中国共产党“宣传”的研究述评
        三、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框架安排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宣传的时代”:国际视野与中国历程
        一、由“中性”走向“贬义”:20世纪西方社会的“宣传”
        二、从“斗争”走向“僵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宣传”
        三、从“革命”走向“改革”: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宣传”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述要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工作”的论述
        二、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述要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
        一、“革命导向”:新中国成立前“宣传思想工作”相关概念的转换
        二、“价值重塑”: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
        三、“凝聚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宣传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演化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涵与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涵解析
        一、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体系的阐释力
        二、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表达方式的亲和力
        三、把握宣传思想工作运行体制机制的转换力
        四、保持宣传思想工作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转变是党面临执政考验的直接反应
        二、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转变是实现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的思想保证
        三、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转变是社会历史环境变动的客观要求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前宣传思想工作的奠基与探索
    第一节 1949年以前:以服务“革命”为导向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中共成立初期:“激发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二、土地革命时期:“对内管理政治教育,对外发动群众斗争”
        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对共同思想进行联合,对敌对思想进行斗争”
    第二节 1949-1957:执政条件下“价值重塑型”宣传思想工作的奠基
        一、“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宣传任务的“轴心”
        二、全民范围的“思想改造”: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形式
        三、“整合——控制”型宣传机制:意识形态的“集中化”传输
    第三节 1957-1978:以“阶级斗争”为导向的运动式宣传思想工作
        一、宣传思想工作与阶级斗争“互强”的过程
        二、“运动——混乱”型宣传机制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与调整
    第一节 1978-1989:宣传思想工作的“转轨变型”
        一、宣传思想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开启“转轨”之路
        二、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
        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贯穿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布局
        五、宣传体制的改革与宣传媒介的现代化
    第二节 1989-1992:全面反思和整顿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政治风波”凸显宣传思想工作“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摆脱“姓资姓社”的争论,宣传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宣传思想工作“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四、不搞大批判,促进思想理论健康发展
        五、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与“以正面宣传为主”
        六、加大改革开放宣传的分量,为经济建设“帮忙鼓劲”
    第三节 1992-200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宣传思想工作调整与转变的历史背景
        二、宣传思想工作基本理念与思路形成的过程
        三、新闻宣传的理念提升与功能拓展
        四、丰富和发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党性原则
        五、对宣传媒介管理与经营的新思路
    第四节 2002年以来:“以人为本”理念导向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总体进程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点突破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路向
    第一节 考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历程所得到的启示
        一、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规律
        二、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执政党与宣传媒介的关系
        三、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与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关系
        四、理性认识党的“宣传形象”与执政能力提高的关系
    第二节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一、国际国内形势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期待
        二、当前宣传思想工作转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扎根中国实践的宣传话语体系
        二、积极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范围
        三、切实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手段
        四、逐步完善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美报纸“神九”发射报道框架探析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现实意义
        (三) 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神九”报道的研究状况
        (二) 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设计
        (一) 抽样分析法
        (二) 框架分析法
        (三) 类目建构法
第一章 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一、《人民日报》的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一) 报道数量和时间分布
        (二) 体裁类型
        (三) 消息来源
        (四) 报道议题
        (五) 倾向性
        (六) 新闻图片
    二、《纽约时报》的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一) 报道数量和时间分布
        (二) 体裁类型
        (三) 信息来源
        (四) 报道议题
        (五) 倾向性
        (六) 新闻图片
第二章 报道方式框架分析
    一、宣传理念与传播理念
    二、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三、全景新闻与孤立新闻
第三章 分析结论与历史的探讨
    一、分析结论
    二、历史的探讨
        (一) 《人民日报》——人文关怀的壮大
        (二) 《纽约时报》——偏见的沿袭
第四章 成因的分析
    一、意识形态
    二、新闻理念
    三、国际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8)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的转换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加强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
    第四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发扬
第二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三面红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反右倾”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
    第四节 中苏论战与“教育大革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导
第三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兴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工农兵学哲学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自力更生典范的培育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民主思想作风的提倡
    第四节 中苏论战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培养
第四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指针的歪曲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摧残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破坏
第五章 中苏论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必须正确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第三节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
    第四节 必须正确理解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
        一、两会
        二、“两会”报道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研究
        二、关于其他媒体“两会”报道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
        一、理论与方法
        二、分期依据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注释
第二章 破局与尝试: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观念转变与业务改革
    第三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稿源:从以新华社稿件为主到以“本报”稿件为主
        二、定位:从宣传举国盛事到回归会议报道
        三、形式:清除文革遗风,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
        四、内容:从重人大到人大政协并重
    第四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代表委员:从先进群体到履职个体
        二、分组审议:从一致同意热烈拥护到出现批评和质询
        三、开放程度:从无到有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
        四、会外群众:从热烈欢呼坚决拥护到提出意见建议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调整与回归: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保持稳定与深化改革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双重属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围绕主旋律组织报道
        二、报道模式初步形成
        三、报道形式不断创新
        四、策划意识不断增强
    第四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日渐规范
        二、“两会”会风:日趋务实开放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不断增强
        四、“两会”影响:越来越受关注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协商与对话: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以人为本与和谐蓝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第三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两会特刊》的创办及扩版
        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三、报道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四、报道形式的创新
    第四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凸显成效渐趋完善
        二、“两会”会风:务实开放与时俱进
        三、代表委员:责任意识增强履职能力提高
        四、“两会”影响:与百姓更近与世界更近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媒介与民主:《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一、“两会”职能的实现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二、会风开放务实高效关注民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增强能力提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四、公众关注和有序参与“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两会”框架中“民主”话语体系变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三、合流与统一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分析
        一、角色定位
        二、内容约束
        三、社会情境
    第四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效果分析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不同观点
        二、《人民日报》中看不到的“两会”场景
        三、不同的民主理论及其不同的媒介期待
        四、《人民日报》未来“两会”报道建议
    小结
    注释
结语:未完成的使命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科技界要敢于充分应用新闻媒介阵地(论文参考文献)

  • [1]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D]. 刘叶郁.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2]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D]. 操梅. 西南大学, 2017(02)
  • [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江丽. 湖北大学, 2016(06)
  • [4]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研究[D]. 黄志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5]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何珍.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D]. 李宗建. 南开大学, 2013(07)
  • [7]中美报纸“神九”发射报道框架探析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为例[D]. 万若曦.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2)
  • [8]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D]. 伍屏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9]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D]. 贺蕾. 复旦大学, 2012(02)
  • [10]科学性是科技报道的灵魂[J]. 王晖. 新闻爱好者, 2010(22)

标签:;  ;  ;  ;  ;  

科技界要敢于用足新闻媒体阵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