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位才能做的更多——大连审计工作附注

有地位才能做的更多——大连审计工作附注

一、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大连市审计工作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正文[1](1999)在《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大连市审计工作侧记》文中研究表明

沈肇章[2](2008)在《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反避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避税活动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避税行为的变化,实施更加有效的反避税策略,全面提升我国的反避税工作水平,已成为我国税收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孙子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税务机关要有效地抑制企业避税活动,必须料敌先机,深入分析企业与外部税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企业避税行为的成因,就企业对各项税收法规和征管措施可能的行为反应做出合理的预期,以掌握避税与反避税斗争的主动权。据此,笔者从博弈的角度提出,改进反避税的方法和策略,应建立在对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Lewin的行为模型,笔者构建了一个企业避税行为模型,勾画了企业避税行为动机产生及其行为决策的过程,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本文在结构上共设7章,研究思路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包括第1、2章。主要是提出问题,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内在动因分析,包括第3、4章。笔者首先运用心理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分别从企业避税行为的内驱力和诱因两个方面,剖析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动机状态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检验和补充。第三个层次是对企业避税行为空间分析,包括第5章。笔者首先建立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宽模型假设条件,运用动态博弈方法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行为决策时序、反避税调查的查出率、税务机关“道德风险”行为、预约定价制等因素,对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税收征纳双方行为决策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静态博弈分析结论进行修正和补充。第四个层次是探索有效抑制我国企业避税活动的策略和方法,包括第6、7章。笔者分析了我国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研究结论,对加强反避税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认为税务机关应该改变反避税策略,“因势利导”,“堵疏结合”。应注重反避税效果与税收征管成本的平衡,主张建立统一的反避税法律体系,构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反避税机制。并在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明确企业的举证责任、细化反避税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一的反避税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

杨金保[3](2013)在《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许多行业,其中建设航运强国则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航运事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大都来自全国各个航海院校。而培养高素质的合格航运人才,满足航运事业的需要,则始终是各航海院校的中心任务。航海院校作为普通高校中的特殊高校,它所培养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航运事业具有独特的军事性、国际性、危险性及工作条件艰苦性等特点,因此,航海院校在大学生教育方面更多注重在校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而对价值观教育重视程度有所不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教育方式相对滞后、教育机制不够健全。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研究的。全文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依据与意义,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现状及成果,最后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架构。第二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概述。第一,阐述了价值的本质,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第二,界定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与结构,阐述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概述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第三,厘清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梳理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轨迹,总结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走势。第四,分析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与结构。第三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第一,从三个方面透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分析;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第二,从四个方面阐析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家庭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航运事业发展影响因素;文化影响因素。第三,归纳总结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三大矛盾: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与空泛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主体性接受需要与滞后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运行需要与不健全的价值观教育机制之间的矛盾。第四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第一,从目标定位和目标设置两个方面阐述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第二,概括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确立的三大基本原则: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第三,总结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五大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舟共济的海上团队协作精神教育;海洋环保意识教育;海员身心素质教育;献身航运事业自豪感教育。第五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第一,阐述了加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三大基本原则: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灌输与疏导相结合;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第二,提出了创新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四大方式:建设具有鲜明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航海院校网络传媒阵地建设;探索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第三,提出了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四大运行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全员育人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协调控制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评估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

唐斌[4](2010)在《《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文中认为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群体,农民工既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也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管理、新闻、大众传媒、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刘芳,2005;周大鸣、秦红增,2004),尽管有许多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但却极少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二十年中(1987-2007)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的话语再现及潜在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人民日报》中(1987-2007)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哪方面主题是最频繁的?报道主题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2)《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是如何通过话语进行构建和再现的?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3)探讨《人民日报》中(1987-2007)这些报道表现的潜在意识形态是什么?本研究方法是基于与话语、社会认知和社会三方面相关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由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可用于探讨上述研究问题的系统的和适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分析中国话语中的社会主体的话语再现和潜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地说,该研究框架是基于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1988a,1988b,1991,2001a,2001b,2001c,2006a,2006c),Johnson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1980,1999),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1998,2002)以及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行为的话语再现方式的分析工具(1993b,1995,1996)。本研究是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通过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网上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中搜索198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之间历时二十年、与农民工主题相关的报道共2076篇,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语料进行了跨时期(1987-2002;2003-2007)的分析和比较,旨在较全面地描述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再现,并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体裁和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尤其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一方面,2003-2007年期间的新闻报道的体裁比1987-2002年期间的更加多样;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报道都是有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但是前一时期有更多有关农民工犯罪、生产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而后一时期这类报道大大减少,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子女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增多。新闻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折射了中国社会和社会认知在二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变革过程。语料中的指称和索引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十年中,农民工从“盲流”、“乡下人”、“乡巴佬”、“包袱”变为“朋友”和“兄弟”,从城市的“麻烦”转变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会的变化为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变化,对语料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从负面态度向积极态度的转变。然而,尽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身份依旧,他们仍然被标记和再现为不同于当地城市居民的“外来人”、“异乡人”,他们仍然属于地位卑微的“他们”而不能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欠薪”是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困扰农民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他们被构建和再现为无名的、无声的、边缘化的、无根的、飘忽不定的、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分析显示了语料库中五组较突出的概念隐喻,即(1)水的隐喻;(2)商业的隐喻;(3)容器的隐喻;(4)房屋的隐喻;(5)战场的隐喻。这些隐喻反映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人们对待农民工的态度和立场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他们眼中,农民工从过去给社会和城市带来许多麻烦的“无序的盲流”转变为现在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水力资源”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阻碍,他们只能是手握暂住证的城市“过客”,农民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改变,还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还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对新闻标题的抽样对比分析和抽样新闻报道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这二十年中农民工受到很多关注,然而他们通常被再现为归类的群组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则大都再现为被动和不对他者产生影响的非及物性行为。由此可见,农民工被再现为没有权力、社会地位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关爱和帮助的社会主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政府和社会应该齐心合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同时媒体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尝试建立一个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一体的互补型研究方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需要改进,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今后还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邢恩惠[5](2005)在《城市营销模式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城市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国内外城市营销发展现状入手,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区域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与归纳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城市营销的理论和操作性的城市营销方法以及政府在城市营销中如何实施职能转变与运行机制的创新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⑴基于市场营销理论和国内外城市营销理论与实践和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对城市营销内涵的理解,认为城市营销就是以充分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为立足点,通过树立城市独特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需求的社会管理活动和过程;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城市政府是城市营销主体、企业和城市居民是城市营销过程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城市战略定位在城市营销中占据突出地位,以城市品牌、品牌城市及其二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城市营销模式等理论观点。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销学理论,实现了市场营销范畴和领域的突破。⑵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城市系统构成要素和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的城市发展战略模型、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及目标确定;基于城市营销系统分析,提出了资金导向、功能导向、生态环境导向和社会导向等4 种城市营销结构模式。⑶从操作层面和城市营销内容构成角度,研究了城市土地营销运营策略、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策略、城市品牌营销策略、城市文化资本营销策略。⑷以大连市开展城市营销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实践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城市营销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对大连市城市营销效果进行

于永生[6](2006)在《论行政解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法学研究从法学本体论向法学方法论的转向,法律解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是把法律解释视为一种权力,并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对这种权力进行分配,以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法律解释的决议为基础建立了我国的基本法律解释权力分配格局。人们普遍认为,法律解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存在于法律条文本身,而且还广泛存在于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过程,也就是说,法律解释的问题交叉存在于立法领域和法律实施领域,它们涉及到不同的国家职能,如立法职能、审判职能、检察职能和各种行政职能等。因此,与这些国家职能相配套,在我国就出现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并行的独特体制。 法律解释体制内的结构是不平衡的,立法解释有框架,有程序却很少有立法解释的实践,司法解释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极大关注,检索关于法律解释的文献后发现,关于司法解释,司法解释的文章占到了全部文献的绝大部分,关于行政解释的文章却少得可怜。相对于行政解释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这样的状况显然不能让人满意,于是就有了本文的选题和写作。 以行政解释从规范和事实的层面描述为出发点,本文首先给出了行政解释的明确定义,本文并不想以此统一对行政解释的认识,这不过作为下文写作的方便。因为本文觉得,试图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远不如对其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更加重要,本文不在这个方面进行过多的论述。本文在总结行政解释存在种种问题上使用了较多的笔墨,这也正符合本文的目的,即关注实践中的问题并试图给出一个尽可能合理可行的解决机制。 总结行政解释存在种种问题的关键是从法律解释体制内部界定行政解释的地位,按照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法律解释的决议确立的法律解释的框架,立法解释与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存在着解释方式的不同,立法解释是“进一步明确界限火灾出补充规定”时适用,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都在“具体应用”时适用,在法律“具体应用”问题上,现行法律解释体制区分有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和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的行政解释,但是司法解释与行政解释的界限显然不是明确的,同作为法律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执法的依据往往是法院判决的根据,两者的解释都是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难免会发生对同一法律进行矛盾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释,两者的协调机制就不可或缺,但关于这方面却没有理论上的关注和实践上的总结。本文把这个问题作为本

朱志刚[7](2011)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本世纪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背景,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兴起、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单位人”日益向“社会人”转化,社区已成为青少年除学校之外接触最多的社会场所。作为青少年生活居住地的社区,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因此,社区便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组织获得了繁荣和发展,社区中的机构与组织,比如学校、家庭、居委会和共青团、少先队、妇联、工会等,它们都非常重视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些新兴组织如志愿者组织、老年人活动组织、居民组织、民问团体、社区物业、中介服务组织等,在社区活动中越来越活跃,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借助以上组织与机构,开发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支持主体,以社区为阵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各方面把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责任切实担负起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主体,有效整合各种类型的支持主体,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增强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效果,才能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局面。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职能的履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这也就使得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达国家探索、反思及改进社区青少年教育的过程造就了比较完善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体系。同时,港台地区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服务也进入成熟阶段。与此对照,我国大陆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类探讨性的研究和实践还相对薄弱。为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宝贵经验,如何把这些机构、组织纳入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当中,开发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有效发挥其作用,是目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系统开展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客观依据。包括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政策、法规依据以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实依据。第二部分,对当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状做出全面分析。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开发,反映了政府、社区、专业组织等支持主体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积极回应。当前,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从政府的角度看,缺乏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宏观调控,政府在推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明确,责任不清,支持主体间权责划分不清,缺乏有效的整合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尽快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开发体系,促进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三部分,论述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验借鉴。分别发达国家对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从发达国家政府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发达国家与地区公益机构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企业支持和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非营利组织(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探讨发达国家与地区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方面的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地区和国内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存着很多的共性的地方,国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工作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四部分,论述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对策。一、提出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策略。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必须遵循党的领导、法治、社区本位、统筹协调等原则,目标是以社区为平台,建立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形成以社区青少年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站为中心,以国家机关、事业机构、社团组织、企业为重点开发对象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形成类型多样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系统。二、论述如何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多元发展。从四个方面论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多元发展:其一,国家机关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履行自身职责的需要;其二,事业机关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灵活的基地体系;其三,社团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公民担当社会责任;其四,我国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提高企业美誉度。三、探讨以机制建设保障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机制问题,就是研究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运作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问的相互关系、工作方式以及相应的制度、机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具体包括: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党的组织领导机制,政府行政管理机制,市场机制,单位共建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物质保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由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完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探索、波折、反思的漫长过程,培育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非朝夕之功,需要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本文的努力试图为缩短这一过程做出一点贡献。

毛明来[8](2007)在《和谐理念下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各类建设项目投资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涉及面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投资项目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危机,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已刻不容缓。为了从源头上发现和解决该矛盾,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有必要采用新的思路—和谐理念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正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基于和谐理念对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索性研究。本文采用西蒙的“有限理性”作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前提,拉近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更加符合投资决策的实际,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体系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传统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是本文开展研究的基础,首先对其各项经济指标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平台─DCF模型的局限性进行分析,通过对现金流和折现率的来源问题进行研究,使各项评价指标易于掌握和应用,并引入实物期权克服DCF的理论缺陷,真实地反映项目投资的内在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通过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使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相一致。在风险与不确定分析中,研究了相关联风险因素的分析方法,并在传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由主观因素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构建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全面分析体系。在预测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后,针对不同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规避和防范对策,以期减少可能的损失。引入和谐度,构建投资项目和谐性研究指标体系,对投资项目进行和谐性分析,研究经济评价各项指标子系统的和谐程度,为投资项目的长期发展和长久的盈利能力奠定基础,并在无须重新获取新数据和信息的情况下,为和谐理念下多项目选优提供有力的支持。最后,在投资项目和谐性研究指标体系下,利用和谐理念下基于熵权的F-AHP进行多项目选优。F-AHP解决了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多属性及模糊性问题;采用熵权客观赋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随意性,使得排序更加科学;通过置信度α与乐观指数λ考虑了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并可利用已获数据和信息对优选项目进行和谐性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进一步的参考和依据。近年来,“和谐”己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和谐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基于和谐理念对投资项目经济评价进行系统研讨。本文正是基于此作出的一种尝试,希望能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安菁[9](2015)在《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全球经济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态势,因此,未来实力的竞争将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或者是市场的竞争,而更重要的将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一流顶尖的领军人才,这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产业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机制体制活,产业发展就充满活力。同样地,人才工作也不例外。现代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支撑。烟草产业一直以来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行业价值观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税收来源,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卷烟产品,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部门。然而进入“十三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内,烟草产业将面临控烟履约这一最直接、最严峻、最持久的约束和挑战。我国烟草产业从总体上将步入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的发展阶段,“两烟”产销外延式规模扩张将日趋受限,“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等卷烟生产经营难题和矛盾将更加凸显。尤其是,在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示范作用以及“公务消费”、“礼品消费”、“集团消费”等受到很大挤压的消费环境下,高价、高端卷烟增长速度将趋于回落。综合考虑人口吸烟率、吸烟总人口、人均吸食量以及卷烟消费环境的发展变化,预计增长速度比“十二五”时期将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以品牌培育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依托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管理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来保障和增强竞争实力,这对烟草产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此,识别和理解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成长规律,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潜能,提高人才资源水平,增强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已经成为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归纳起来,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安排如下:首先,采用理论演绎和数据调研相结合方法,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现状。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产业创新人才概念,并以烟草产业为例,重点分析烟草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成长成才的政策环境,以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建立行业创新人才样本库,通过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特征的系统分析,剖析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面临的问题。其次,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并结合我国烟草产业特性,剖析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烟草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时期、职业生涯发展期的经历和创新人才素质,识别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素质特征及影响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后续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开展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剖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基于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研究,识别和确定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表对影响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调研,并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总结归纳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并开展实证评价研究。在剖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和访谈,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分类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烟草产业内不同商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样本的实证评价研究。然后进一步采用典型案例法,分析国内8家烟草公司行业创新人才成长现状,发现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中存在的障碍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全面系统的调查,探索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发展和培养使用的障碍性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地提出加快壮大产业创新人才队伍、优化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产业创新型人才,其前提就是要全面深入地认识产业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产业人才工作经验、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探索有利于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与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造就的实践,改进人才政策,把握人才工作的主动权。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和拓展创新人才成长研究思路与视野,同时能够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指导,建立符合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进而推动我国产业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刘惊铎[10](2002)在《道德体验论》文中研究指明“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具有道德教育价值。本文从思考我国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从生存实践的视界试图探讨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 在考察当代人生存实践状况,纵横比较中西方文化中体验范式的基础上,揭示出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揭示出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主要存在“亲验”和“想验”两种方式。人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应有“道德智慧”,从“三重生态”的视界去观照。道德是一种境界性存在;个体人的道德境界可类分为七种:“生态体验”是一种臻于圆熟的道德境界。 在调查、访谈、实验和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哲学思考。重点探讨了道德体验的发生、表达与评价、道德体验教育的类型等。其中,主要揭示出道德体验的诱发和唤醒、原始发生是处在不同的“道德体验场”中;道德体验的表达主要存在于语言与形体之中;道德体验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表达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和“苏格拉底研讨法”等;道德体验教育的特征主要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践履性;道德体验教育的实践环节主要有生活阅历、理解、表达、共鸣、唤醒、领悟等;道德体验教育的类型主要分为生活、学校教育和自然之境中的道德体验。

二、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大连市审计工作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大连市审计工作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反避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2 我国企业避税的现状及其影响
    2.1 避税涵义的界定
    2.2 我国企业避税的主要手法
    2.3 企业避税行为的经济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企业避税行为的内在动因分析
    3.1 企业避税行为的心理基础——企业避税行为的内驱力分析
    3.2 企业避税行为的诱因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4.1 实证研究假设
    4.2 问卷设计及调查
    4.3 企业特征对纳税行为动机影响的实证检验
    4.4 企业纳税行为动机对其避税行为决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企业避税的行为空间分析
    5.1 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博弈
    5.2 对静态博弈分析结论的修正和补充
    5.3 税务机关"道德风险"行为的影响
    5.4 预约定价制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反避税的实践及问题
    6.1 我国的反避税立法
    6.2 我国的反避税实践
    6.3 我国反避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本章小结
7 改进我国反避税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7.1 提高全社会对反避税工作的认识
    7.2 反避税要讲究方法与策略
    7.3 注重提高反避税工作效率
    7.4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避税法律法规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索引
后记

(3)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构架
        1.3.1 研究思路方法
        1.3.2 基本构架
第2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概述
    2.1 价值观
        2.1.1 价值的本质
        2.1.2 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
    2.2 大学生价值观
        2.2.1 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与结构
        2.2.2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2.2.3 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2.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
        2.3.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界定
        2.3.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轨迹
        2.3.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走势
    2.4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2.4.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2.4.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与结构
第3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
    3.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3.1.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
        3.1.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分析
        3.1.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3.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家庭影响因素
        3.2.2 学校影响因素
        3.2.3 航运事业发展影响因素
        3.2.4 文化影响因素
    3.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与空泛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3.3.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主体性接受需要与滞后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
        3.3.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运行需要与不健全的价值观教育机制之间的矛盾
第4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4.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4.1.1 目标定位
        4.1.2 目标设置
    4.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确立的基本原则
        4.2.1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4.2.2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4.2.3 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4.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4.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3.2 同舟共济的海上团队协作精神教育
        4.3.3 海洋环保意识教育
        4.3.4 海员身心素质教育
        4.3.5 献身航运事业自豪感教育
第5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5.1 加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5.1.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1.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灌输与疏导相结合
        5.1.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5.2 创新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
        5.2.1 建设具有鲜明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
        5.2.2 发挥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5.2.3 加强航海院校网络传媒阵地建设
        5.2.4 探索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
    5.3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运行机制
        5.3.1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全员育人机制
        5.3.2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协调控制机制
        5.3.3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评估机制
        5.3.4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4)《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The Migrant Worker
        1.2.1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Migrant Worker
        1.2.2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Workers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1.5 Summar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The Studies on Migrant Workers
    2.3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3.1 Discourse,Society,Critical and Ideology
        2.3.2 Analyzing News as Discourse
        2.3.3 The Methodological Profile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2.3.4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2.4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5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5.1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2.5.2 Regained Missing Links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Introduction
    3.2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3.2.1 Van Dijk'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3.2.2 Lakoffian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3.2.3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2.4 Van Leeuwen's Analytical Tools: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ction in Discourse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 Daily
    3.4 Data
        3.4.1 The People's Daily
        3.4.2 Data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Diachronic Analysis of News abou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Daily
    4.1 Introduction
    4.2 Textual Macro Level Analysis
        4.2.1 Genres
        4.2.2 Topics
    4.3 Textual Micro Level Analysis
        4.3.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Migrant Worker
        4.3.2 US-group and THEM-group
        4.3.3 Concordance Analysis and Collocation Analysi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People's Daily(1987-2007)
    5.1 Introduction
    5.2 Metaphor,Thought and Ideology
    5.3 Charteris-Black's Critical Metaphor Approach
    5.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5.5 Summary
Chapter Six Actor Description
    6.1 Introduction
    6.2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Headlines(1987-2007)
        6.2.1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6.2.2 Nomin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6.2.3 Activation and Passivation
    6.3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Action in the Sample Texts
        6.3.1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6.3.2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6.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Introduction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7.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7.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otes
Bibliography
Appendices

(5)城市营销模式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城市营销的研究背景
    1.2 城市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营销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外城市营销实践
        1.2.3 国外城市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 本文研究意义
2 城市营销内涵与城市营销模式
    2.1 城市营销的基本内涵
    2.2 城市营销的主体与客体
    2.3 城市营销的逻辑步骤
        2.3.1 环境分析
        2.3.2 城市战略定位与目标确定
        2.3.3 城市战略规划
        2.3.4 城市行动规划
        2.3.5 城市营销的实施与控制
    2.4 城市营销的要素构成
    2.5 城市营销模式
3 城市战略定位与目标分析
    3.1 城市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3.1.1 城市系统要素结构分析
        3.1.2 城市系统竞争力要素分析
        3.1.3 城市战略定位的动态分析
    3.2 战略定位的基本原则
    3.3 城市战略定位的目标分析
4 城市营销系统分析
    4.1 系统思维特点分析
        4.1.1 系统的逻辑描述
        4.1.2 系统思维的特点
    4.2 城市营销环境分析
        4.2.1 国际环境分析
        4.2.2 国内环境分析
    4.3 城市营销资源分析
    4.4 城市营销要素分析
    4.5 城市营销基本结构模式
5 城市营销运营策略
    5.1 城市土地营销策略
    5.2 城市基础设施营销策略
    5.3 城市品牌营销策略
    5.4 城市文化资本营销策略
6 城市营销模式评价
    6.1 城市评价的基本准则
    6.2 城市营销收益率评价体系与测算方法
    6.3 城市营销效益测算
    6.4 城市竞争力分析方法
    6.5 大连市营销综合评价
7 城市营销管理
    7.1 城市营销管理职能
    7.2 城市营销管理体制创新
        7.2.1 集成化形式
        7.2.2 分权管理形式
    7.3 城市营销运行机制创新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论行政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规范和事实上的行政解释
    第一节 法律解释概念简述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分析
        二、法律解释概念的衍生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行政解释的概念
        一、行政解释的概念
        (一) 行政解释概念上的混乱认识
        (二) 行政解释的概念
        二、政立法与行政解释的区别
        (一) 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 行政立法的分类
        (三) 行政解释与行政立法的区别
    第三节 行政解释的制度依据
        一、我国行政解释制度的法律依据的梳理
        二、我国实际行使行政解释权力主体的分类
        三、对行政解释制度依据的实践状况的总结
        四、行政解释的对象分析
        (一) 对法律的解释
        (二) 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解释
        (三) 对地方性法规的解释
        五、我国行政解释概念和制度蕴含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 行政解释关系论
    第一节 对行政解释的审视与反思
        一、行政解释的形式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解释—一种没有监督的权力
        三、行政解释与立法解释,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第二节 诉讼视角下的行政解释
        一、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的界限划分—重合而不冲突
        二、诉讼中的行政解释—谁的地盘谁做主
        (一) 诉讼中的判决依据
        (二) 诉讼中的行政解释的效力
        (三) 诉讼中的行政解释的效力的实证分析
        (四) 诉讼中行政解释的地位
    第三节 行政解释与刑罚的关系—与行政解释为视角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二、罪刑法定原则与行政解释—罪刑法定原则的重新解读
        三、罪刑法定原则与行政解释关系的实证分析
        四、行政解释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的总结
第三章 行政解释的监督制度
    第一节 建立权力机关对行政解释的监督机制
        一、权力机关对行政解释的监督状况
        二、权力机关对行政解释的监督的可行性
        三、权力机关对行政解释的监督制度设计
    第二节 行政复议对行政解释的监督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定位
        二、行政复议途径对行政解释的监督的依据
        三、行政复议途径对行政解释监督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司法审查制度对行政解释的监督
        一、司法审查的制度依据与实行状况
        二、司法最终原则是建立法院对行政解释监督的理论基础
        三、对行政解释进行司法审查便于行政相对人的参与
        四、司法审查对行政解释监督的制度审计
        (一) 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
        (二) 建立对抽象性行为的直接起诉制度
        (三) 法院对行政解释的监督的路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客观依据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 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建设,是党和政府青年事务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开发程度决定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水平
        (三) 强调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
        (四) 发展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五) 家庭、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开发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
        (六) 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实践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七)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开发的空间加大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政策法规依据
        (一) 80年代后期,中央相关文件开始触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问题
        (二) 90年代后期,中央系列文件推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发展
        (三) 21世纪初期,中央系列文件使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走上法制化轨道
第二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历程和主要经验
        (一) 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历程
        (二) 2004年3月至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验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缺乏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总体参与度不高
        (四)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三、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社区建设不足,影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孕育与发展
        (二) 地方政府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重视不够
        (三) 旧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使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乏力
        (四)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法律的保障
第三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经验
        (一) 发达国家与地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特点
        (二) 发达国家与地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对我们的启示
    二、发达国家与地区政府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 以完善社区为基础,强化政府对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宏观管理
        (二) 明确政府职能,强调政府在社区青少年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三) 发达国家与地区政府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三、公益机构介入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实践及经验
        (一) 美国注重发挥图书馆在社区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 日本建立专门公益机构进行社区青少年教育
        (三) 英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机构为满足社区的教育需求服务
        (四) 发达国家与地区学校参加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四、发达国家与地区企业支持和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
        (一) 企业的社会责任、社区责任
        (二) 发达国家与地区企业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
    五、非营利组织(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借鉴
        (一) 发达国家与地区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
        (二) 发达国家与地区社会工作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实践
        (三) 发达国家与地区非营利组织(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六、国内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比较及借鉴分析
        (一) 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可借鉴的做法
        (二) 国内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不同点
第四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原则、目标及策略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原则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二) 法治原则
        (三) 社区本位原则
        (四) 统筹协调的原则
        (五) 务实性原则
        (六) 开放性原则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目标与策略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二) 政府发挥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
        (三) 加强社区建设,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提供"平台"
        (四) 坚持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多元发展
第五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国家机关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自身必须履行得职责
        (一) 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直接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二) 高度重视群团组织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事业单位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灵活的基地体系
        (一) 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学校积极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二) 发挥"青少年宫"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三) 借助"青少年空间"实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四) 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 拓展图书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三、大力推动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 社会工作者是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 开发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服务
    四、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 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企业种类多种多样
        (二) 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三) 积极探索我国企业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六章 构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新机制
        (一) 机制的涵义
        (二) 以机制为根本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
    二、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组织管理机制
        (一) 健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体制
        (二) 在社区设立社区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建立市、区、街与社区的沟通机制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党政统筹联动型模式
        (四)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介入策略
    三、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整合机制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整合机制的含义
        (二) 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进行整合的保障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整合机制的内容
        (四) 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网络化整合目标
    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激励机制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激励机制的内涵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政策激励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激励机制的创新
    五、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费保障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保障
结语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开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必须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组织管理主体的机构设置与职能
    三、提高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法制化水平
    四、大力推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和谐理念下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理论发展研究
        1.1.1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发展历程
        1.1.2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1.1.3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发展研究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
        1.2.2 投资项目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和谐
        1.2.3 投资项目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和谐
        1.2.4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1.2.5 传统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的缺陷与和谐理念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框架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
        1.5.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5.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和谐理念下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基础
    2.1 传统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
        2.1.1 净现值
        2.1.2 内部收益率
        2.1.3 其他动态评价指标
    2.2 和谐理论
        2.2.1 和谐的概念
        2.2.2 和谐概念的内涵
        2.2.3 和谐与可持续、最优的比较
        2.2.4 中西方和谐观
        2.2.5 近年来和谐研究综述
    2.3 有限理性
        2.3.1 理性与“经济人”假定
        2.3.2 西蒙的有限理性
        2.3.3 有限理性与完全理性的比较
        2.3.4 有限理性与投资决策
        2.3.5 有限理性与投资项目经济评价
    2.4 系统论
        2.4.1 系统的概念
        2.4.2 系统论
        2.4.3 系统的和谐
        2.4.4 和谐系统的概念
        2.4.5 和谐系统的规律和性质
第三章 传统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3.1 单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一致性
        3.1.1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分类
        3.1.2 单项目评价中动态评价指标的一致性
    3.2 折现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3.2.1 理论假设的局限性
        3.2.2 模型中参数估计存在困难
    3.3 现金流量的预测
        3.3.1 关于现金流量的讨论
        3.3.2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分析
        3.3.3 影响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因素分析
        3.3.4 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3.4 折现率的确定
        3.4.1 关于折现率的讨论
        3.4.2 折现率的作用
        3.4.3 折现率确定的原则
        3.4.4 折现率的重新定义
        3.4.5 折现率定量模型的建立
        3.4.6 折现率的选择
    3.5 实物期权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5.1 实物期权的概念
        3.5.2 实物期权的基本类型
        3.5.3 项目投资的灵活性及其引入实物期权的必要性
        3.5.4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3.5.5 实物期权理论与传统经济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3.5.6 实物期权理论的适用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
        3.5.7 实物期权在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案例分析
    3.6 考虑环境成本的项目经济评价
        3.6.1 环境成本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3.6.2 关于环境成本核算的讨论
        3.6.3 项目经济评价中考虑环境成本的必要性
        3.6.4 项目经济评价中确立环境成本的意义
        3.6.5 考虑环境成本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
        3.6.6 考虑环境成本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选择
第四章 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4.1 传统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4.2 传统风险决策方法
    4.3 传统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3.1 盈亏平衡分析
        4.3.2 敏感性分析
        4.3.3 概率分析
    4.4 相关联风险因素分析方法
        4.4.1 相关性度量的讨论
        4.4.2 具有相关因素的模拟方法
        4.4.3 相关联风险因素研究案例分析
    4.5 主观因素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4.5.1 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模型
        4.5.2 前景理论
        4.5.3 风险选择的SP/A理论
    4.6 风险与不确定性防范对策
第五章 投资项目的和谐性研究
    5.1 和谐度
        5.1.1 和谐度的定义
        5.1.2 和谐度概念的内涵
        5.1.3 系统的和谐度
    5.2 投资项目的和谐度
        5.2.1 项目系统
        5.2.2 项目系统的分析方法
        5.2.3 和谐型投资项目
        5.2.4 项目和谐性分析
        5.2.5 投资项目的功能函数
    5.3 投资项目和谐度的计算
        5.3.1 和谐度计算程序
        5.3.2 和谐度计算方法
        5.3.3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和谐性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
        5.3.4 指标的评述
        5.3.5 指标的评价
        5.3.6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7 和谐度计算与评判
    5.4 投资项目的和谐性研究案例分析
        5.4.1 案例基本情况
        5.4.2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和谐性研究指标系统和谐度计算
        5.4.3 和谐性评判
第六章 和谐理念下的多项目选优
    6.1 多项目多属性决策基本理论
        6.1.1 基本概念
        6.1.2 多属性决策的特点
        6.1.3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6.1.4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6.1.5 属性权重的分配
        6.1.6 AHP方法的优缺点
    6.2 模糊决策基本理论
        6.2.1 模糊子集及模糊关系
        6.2.2 模糊聚类决策法
        6.2.3 模糊意见集中法
        6.2.4 熵权
    6.3 和谐理念下基于熵权的F-AHP决策模型
        6.3.1 和谐理念下基于熵权的F-AHP的理论基础
        6.3.2 和谐理念下基于熵权的F-AHP步骤
    6.4 和谐理念下的多项目选优案例分析
        6.4.1 案例基本情况
        6.4.2 投资项目自身潜质
        6.4.3 投资项目经济效益
        6.4.4 投资项目社会效益
        6.4.5 投资项目生态效益
        6.4.6 四个准则的专家排序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产业创新人才界定研究综述
        2.1.1 创新型人才界定的相关研究
        2.1.2 产业创新人才界定的相关研究
    2.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研究综述
        2.2.1 人才成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2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相关研究
        2.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相关研究
    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研究综述
        2.3.1 科研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相关研究
        2.3.2 技术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相关研究
    2.4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理论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人才宏观环境及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环境
        3.1.2 科技人才相关制度
        3.1.3 我国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体系
        3.1.4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总体情况
    3.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3.2.1 烟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3.2.2 烟草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3.2.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概况
    3.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分析
        3.3.1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战略分析
        3.3.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政策分析
        3.3.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库构建与特征分析
    4.1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库构建
    4.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4.2.1 专业技术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4.2.2 高技能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研究
    5.1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理论分析
        5.1.1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理论分析
        5.1.2 个人品质素质研究
        5.1.3 文化与专业知识素质研究
        5.1.4 创新素质研究
    5.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实证分析
        5.2.1 教育时期的成长经历分析
        5.2.2 职业生涯发展经历分析
        5.2.3 产业创新人才素质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6.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1.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理论基础
        6.1.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识别
    6.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6.3.1 样本数据来源
        6.3.2 样本选择标准
        6.3.3 分析方法
    6.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探索性分析
        6.4.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评价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
    7.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的理论基础
        7.1.1 生命周期理论
        7.1.2 认知评价理论
        7.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7.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7.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构建
        7.2.1 评价对象与原则
        7.2.2 评价指标设计
        7.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方法
    7.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实证研究
        7.3.1 评价方法和步骤
        7.3.2 确定指标权重
        7.3.3 模型求解
        7.3.4 应用结论
    7.4 基于典型案例的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
        7.4.1 重视员工教育培训,推动“卷烟上水平”
        7.4.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成长双通道
        7.4.3 优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7.4.4 强化团队建设,建立创新人才梯队
    7.5 优化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政策建议
        7.5.1 影响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障碍因素分析
        7.5.2 实行技术人才成长的“双轨制”,畅通技术人员激励与晋升通道
        7.5.3 深入推进行业教育培训,培养引进国际化人才
        7.5.4 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建设,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10)道德体验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选题的目的和价值
    二、 前沿动态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成果和结论
导论 生存实践的视界:道德体验论
第一章 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
    一、 21世纪:一个凸显体验的时代
    二、 体验的理论内涵
    三、 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
第二章 中西文化中的体验
    一、 西方文化中的体验
    二、 中国文化中的体验
    三、 中西体验的融合
第三章 道德境界
    一、 道德境界及其生成
    二、 道德境界的划分
    三、 生态体验:臻于圆熟的道德境界
第四章 道德体验的发生
    一、 道德体验场
    二、 道德体验的诱发和唤醒
    三、 道德体验的原始发生
第五章 道德体验的表达与评价
    一、 道德体验的表达
    二、 道德体验的评价
    三、 道德体验评价的实践探索
    四、 道德体验评价的有效性
第六章 道德体验教育
    一、 道德体验教育的意含
    二、 道德体验教育的特征
    三、 道德体验教育的类型
    四、 道德体验教育的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四、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大连市审计工作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大连市审计工作侧记[J]. 正文.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9(01)
  • [2]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反避税策略研究[D]. 沈肇章. 暨南大学, 2008(03)
  • [3]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杨金保. 大连海事大学, 2013(10)
  • [4]《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 唐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5]城市营销模式与策略研究[D]. 邢恩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
  • [6]论行政解释[D]. 于永生. 山东大学, 2006(12)
  • [7]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D]. 朱志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8]和谐理念下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 毛明来. 天津大学, 2007(04)
  • [9]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D]. 安菁.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10]道德体验论[D]. 刘惊铎.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有地位才能做的更多——大连审计工作附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