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013原理与应用

CD4013原理与应用

一、CD4013原理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阳[1](2021)在《IGCT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是将门极换流晶闸管(GCT)与门极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的新型功率器件,已经在风力发电、电力系统、机车牵引等大功率领域开始使用。因此,研究与完善IGCT测试系统,对评估器件性能、促进器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4.5kV/4kA IGCT为测试目标,试制了阻断特性测试仪,设计了动态特性测试电路并搭建了试验电路。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IGCT测试系统方案的确定。分析了 IGCT的工作原理与静、动态特性测试原理,确定了 IGCT测试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其次,阻断特性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根据测试仪的主要设计指标,制定了阻断特性测试仪的设计方案;设计了测试主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重点分析了两级过流保护电路和峰值电压电流保持电路,绘制了主控电路板;采用了 Keil5和VGUS2020组态软件编写了实时波形显示程序,并与VGUS串口屏成功通信;最后搭建了完整的阻断特性测试仪,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阻断特性测试仪能完成4.5kVIGCT阻断特性的测试,并能实时显示测试波形。最后,动态特性测试电路的设计与验证。设计了测试主电路及电容电压监测控制电路,分析了箝位电路的工作状态,在Candence-PSPICE软件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并搭建了试验电路进行功能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动态特性测试电路能完成大电流测试;采用LabVIEW2020软件开发测试系统的上位机,实现数据波形显示、存储回放与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该研究结果对IGCT测试系统研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志婕[2](2021)在《脉冲式超声波发生器频率自动跟踪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功率超声加工技术是当今超声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工况复杂,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超声波换能器的谐振频率时常会发生漂移,影响超声加工质量。本文针对超声加工过程中换能器谐振频率随负载漂移的问题,设计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自动跟踪系统。基于Mason等效电路理论建立带负载的超声加工系统频率方程,得到带负载换能器谐振频率和调频电感的关系模型。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制定复合频率跟踪方案,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以实现超声波发生器频率自动跟踪的功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超声波换能器的调频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Mason等效电路,建立换能器频率特性方程,并选择串联谐振点作为超声加工系统的工作频率点,结合换能器的谐振特性,得到超声波换能器负载、调频电感和谐振频率的关系表达式。基于理论分析的结果,制定复合频率跟踪方案,该频率跟踪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带不同工具杆负载换能器谐振频率漂移的问题,同时保证超声加工系统的工作性能。2.根据所要匹配换能器的参数对超声波发生器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选型和仿真,同时设计编译了主程序、频率跟踪子程序和人机交互程序三部分软件程序。本文将超声波发生器分为主电路系统和频率自动跟踪系统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系统之间要进行电气隔离。主电路系统是大电流工作板,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将220V/50Hz的市电先整流滤波为直流电,然后再将该直流电逆变为超声频交流电;频率自动跟踪系统是小电流工作板,主要功能是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对换能器的谐振频率进行搜索跟踪。3.搭建了频率自动跟踪系统试验平台。基于该平台设计了换能器调频特性分析试验和频率自动跟踪系统频率跟踪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匹配回路中加入调频电感可以有效补偿负载对换能器谐振频率的影响;本文设计的频率自动跟踪系统跟踪性能良好。

Makarova Alina[3](2020)在《电液比例阀高频PWM驱动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硕士论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委托研究的,目的是对电磁比例阀控制系统的进行新研究与设计。电磁阀在操作原理上与螺线管和线圈的组合相似,这些设备在操作过程中都遵循电磁法则。电磁线圈和阀体是开关系统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当考虑控制流体或空气流动时。在某些应用中,可能需要实现初始条件下螺线管电磁铁的快速闭合和软开关,以节省功耗。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应用能够控制螺线管对信号响应的驱动器设备。这项研究的任务是将电磁阀的响应时间减少到小于25毫秒,并限制稳定状态下的电流振荡。这些研究方向的选择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并提供更高效的电磁线圈/阀的操作。本硕士论文的内容是针对:收集有关电磁阀和控制方法的数据和信息处理;基于对电磁阀电流的影响参数;创建虚拟和数学模型并进行测试和分析;寻找和生成适当的控制方法;创建PCB设计。本文针对是任何与流体或空气流动有关的系统中的重要元件,特别是当流体或空气应该被控制时,研究将有助于为获得电磁比例阀的高效率控制系统简化方法提供思路。

王平[4](2019)在《远程控制与VoLTE技术在广播现场直播中的应用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广播电台外场的广播直播特别是在移动中直播信号的传输方式受条件限制而难以进行或无法完成的问题,我们利用了现有的公共无线网络4G+高清语音平台的通讯链路,将具有VoLTE功能的手机作为传输主体与物联网远程WiFi模块及控制电路相联,构成现场节目语音信号的无线传输及手机APP远程自控切入到广播机房音频端口的直播系统,为广播电台户外直播、转播工作增加了一种可行性的手段和低成本传输语音信号的补充方案。

崔硕[5](2019)在《基于频率跟踪的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各种用电设备的供电与充电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尤其是针对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问题来说,无线充电的方式具有传统有线充电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而且这种无线充电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也符合电动汽车智能化与无人化的发展方向。电能传输的效率问题是无线充电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无线充电系统从理论研究实现产品化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无线充电具有无磨损、无接触火花、无需拔插、无需人工干预等优势,但相较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其效率略低,而且传输效率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效率,本文对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展开研究,分析了无线充电系统工作中的效率特性,探究在实际应用中影响系统传输效率的三个主要因素:负载阻值、线圈间距与线圈偏移。这三个因素主要体现在汽车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等效电阻不恒定、不同型号电动汽车底盘高度不同、用户停车容易导致线圈中心对位不准三个方面。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的本质,并采用频率跟踪技术解决无线充电系统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工作频率的稳定问题,以提高系统传输效率。本文研究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失谐机理,通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各主要参数与发射端线圈电压电流相位角之间的关系式,进而深入研究系统工作在失谐状态下的效率特性。经过对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在基于改进锁相环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频率跟踪方法,改进了锁相环电路,利用CD4046和CD4013分别进行相位鉴别与相位差采集,通过单片机STM32F407自动调整频率,能够跟踪控制系统工作的频率,防止系统工作在失谐状态,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本文设计了带有频率跟踪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详细介绍了高频逆变环节、通信环节、信号采集环节、相位检测环节和保护环节,并对控制芯片型号、二极管型号、功率开关管型号以及系统其它元件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说明。在实验部分,本文通过Simulink与Ansys仿真,并通过整理效率特性实验的数据,与MATLAB编程计算的效率、相位差公式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对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效率特性的理论分析。最后给系统加装频率跟踪装置,利用示波器测试系统的电能波形与传输效率,与未加频率跟踪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效率特性实验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频率跟踪方案的有效性,也确定了频率跟踪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徐枝蕃[6](2019)在《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闭环频率跟踪电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静电激励/电阻检测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以其长期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输出信号易处理等优点成为压力传感器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是现阶段精度最高的压力传感器之一。本文在静电激励/电阻检测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外围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设计了两种不同工作方式的闭环频率跟踪电路。一种是基于CD4046B锁相环的闭环频率跟踪电路。该电路系统利用前级调理电路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移相,利用锁相环对信号进行频率跟踪,然后通过后级调理电路对锁相环的输出信号进行波形和幅值处理后输入到敏感结构作为敏感结构的激励信号。另一种是基于FPGA的数字闭环频率跟踪电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处理后由A/D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分频模块后利用相位检测模块对该信号和扫频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相位比较以判断传感器是否处于谐振状态。如果是则利用测频模块检测输入信号的频率并输出频率值;如果不是则利用扫频模块改变输入信号频率以达到谐振状态。最后,对基于锁相环的闭环频率跟踪电路进行了PCB板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实现了在18-30 KHz频率范围内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实时高速(<20 ms)的测量,并且能够通过后级信号调理电路将锁相环输出的方波信号整形成满足传感器激励信号条件的正弦波信号。对基于FPGA的闭环频率跟踪电路数字部分进行了程序编写和仿真,仿真结果图表明该数字电路能够实现测量信号频率并且保证传感器处于谐振状态的功能,测量精度为1Hz。

雷媛媛[7](2019)在《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是一种依靠按键开关触发的双稳态电路,它有两个稳定状态,在没有外加触发信号的作用下,电路始终处于原来的稳定状态,在通过按键输入触发信号作用下,双稳态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这就是双稳态电路的特点。该文从实际应用出发,着重介绍几种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陈茂双[8](2019)在《柔性转子试验站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研制》文中指出汽轮发电机转子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其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因此,发电机转子在出厂时都要在厂内试验站进行全速(0~3300r/min)动平衡实验。由于发电机转子的结构复杂,不同转速下振动幅值和振动方向都会发生改变,传统的双通道动平衡测试系统不能满足动平衡要求。针对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问题,提出了多通道振动信号采集的测量方法,研制了一种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对汽轮发电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汽轮发电机的主体结构及其各个子部件的工作特点,重点分析了转子在低速和高速状态下振动变化明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确立测试系统的组成,主要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2.下位机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实现振动信号的精确拾取与信号处理,研究了放大滤波技术、锁相倍频技术、跟踪滤波技术等,解决了在复杂环境条件下信号的放大和滤波处理,准确的数据转换问题。3.上位机软件部分主要对采集数据的深入研究,包括动平衡互相关算法的编写,扫频分析功能的实现,影响系数法的标定模块,多通道的数据选择与数据处理,不平衡量的幅值与相角计算,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库存储。4.进行了测试系统的相关实验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测试系统整体进行测试与调试,检测其准确性,并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对发电机转子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在对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检测上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

雷媛媛[9](2017)在《单稳态电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稳态电路的应用随处可见,比如照相机的自拍功能、楼道照明灯的自停功能、各办公楼的自动门等,都是通过单稳态电路来实现的。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根据触发方式的不同,着重介绍了几种实用型单稳态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张晓辉[10](2016)在《数控切割机电容调高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激光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激光切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激光切割过程中,被切割物体表面可能存在不规则起伏,导致激光焦点偏离最佳位置,对切割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实时调整切割头高度,使其与被切割物体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目前国内市场上仍有部分厂家采用人工方式调整切割头高度,仅有的少数自动调高系统在调节精度和速度上也存在缺陷。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种数控切割机电容调高系统,实现了激光切割过程中的切割头高精度、高速度自动调高。本系统通过切割头上的非接触式电容位移传感器检测切割头与被切割物体间的距离,并将此距离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微电容测量电路对电容量信号进行测量,并将其转换为便于运动控制器读取的差分频率数字信号。运动控制器将读取的频率信号作为位置环的位置反馈信号,按照预先的标定数据和设定的跟随高度,输出模拟电压信号。伺服驱动器根据运动控制器发出的速度模拟量驱动伺服电机运转,带动升降体使切割头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达到跟随被切割物体表面起伏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各环节的选型,接着详细介绍了多谐振荡器和LC振荡两套微电容测量电路设计方案,然后讨论了运动控制器端标定程序和跟随程序的设计与编程,研究了线性化和PID算法的设计,最后介绍了运动控制系统的搭建与接线,并设计和搭建了测试平台,对系统实际运行的结果和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设计的数控切割机电容调高系统已在测试平台上进行了测试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的设计方案可行,系统工作稳定,测量精度可达0.1mm,最高跟随速度可达500mm/s,能实现切割机的自动调高功能,提高了切割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二、CD4013原理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4013原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IGCT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IGCT工作原理与测试原理分析
    2.1 GC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GCT结构特点
        2.1.2 GCT的工作原理
    2.2 IGCT的主要特性参数
    2.3 测试原理分析与测试系统整体设计
        2.3.1 静态特性测试原理分析
        2.3.2 动态特性测试原理分析
        2.3.3 IGCT测试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阻断特性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3.1 阻断特性测试仪的整体设计方案
        3.1.1 测试仪的设计指标
        3.1.2 测试仪设计框图
        3.1.3 主电路设计及选型
    3.2 主要控制电路设计
        3.2.1 两级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3.2.2 峰值电压保持放大电路设计
        3.2.3 峰值电流保持电路设计
        3.2.4 串口通信及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3 实时波形显示设计
        3.3.1 VGUS组态屏配置程序设计
        3.3.2 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3.3.3 实时波形显示调试实验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动态特性测试电路与测试系统上位机设计
    4.1 动态特性测试电路整体设计方案
        4.1.1 主电路设计
        4.1.2 电容电压监测控制电路
    4.2 测试电路参数分析设计
        4.2.1 箝位电路工作状态分析
        4.2.2 箝位电路参数设计
        4.2.3 直流支撑电容和负载参数设计
    4.3 测试电路仿真验证
        4.3.1 开通波形分析
        4.3.2 关断波形分析
    4.4 测试系统上位机设计
        4.4.1 上位机整体设计框图
        4.4.2 实时显示及存储回放程序设计
        4.4.3 数据分析处理与波形发生器程序设计
    4.5 动态特性测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脉冲式超声波发生器频率自动跟踪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超声波发生器研究现状
        1.3.1 超声波发生器国外研究现状
        1.3.2 超声波发生器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超声波发生器主电路系统设计
    2.1 超声波发生器总体设计方案
    2.2 超声波发生器主电路系统结构设计
        2.2.1 整流调功模块设计
        2.2.2 高频逆变模块设计
        2.2.3 高频变压器的选择
    2.3 本章小结
3 超声波发生器频率自动跟踪系统设计
    3.1 超声波换能器调频特性研究
        3.1.1 超声波换能器等效电路
        3.1.2 超声波换能器匹配原理
    3.2 频率跟踪方案制定
    3.3 频率自动跟踪系统硬件设计
        3.3.1 采样电路
        3.3.2 相位差检测电路
        3.3.3 匹配电感调谐调频电路
        3.3.4 单片机控制电路
        3.3.5 人机交互电路
    3.4 频率自动跟踪系统软件程序
        3.4.1 单片机程序开发软件Keil简介
        3.4.2 主程序设计
        3.4.3 频率跟踪子程序设计
        3.4.4 人机交互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超声波发生器主电路和频率自动跟踪系统仿真
    4.1 超声波发生器主电路仿真
        4.1.1 整流调功模块仿真
        4.1.2 高频逆变模块仿真
        4.1.3 超声波发生器主电路系统仿真
    4.2 仿真软件Proteus简介
    4.3 频率自动跟踪系统仿真
        4.3.1 Keil与 Proteus联调
        4.3.2 频率自动跟踪系统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频率自动跟踪系统试验台搭建及试验
    5.1 频率自动跟踪系统试验台的搭建
    5.2 频率自动跟踪系统试验设计
        5.2.1 超声波换能器的调频特性分析试验
        5.2.2 频率自动跟踪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电液比例阀高频PWM驱动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Introduction
    1.1 The source of topic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background
    1.3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1.3.1 The progress in automation development
        1.3.2 Research abroad
        1.3.3 Research in China
        1.3.4 Analy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1.4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 of operation:Solenoid
        1.4.1 Basic concept
        1.4.2 Driving the solenoid coil:voltage or current drive
        1.4.3 Existing known solenoid driving strategies
        1.4.4 Feedback systems
        1.4.5 Forces and generated fields in a solenoid
    1.5 Main research content
Chapter2.Modeling
    2.1 General requirements
        2.1.1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2.1.2 Scope and delimitation
    2.2 Previous calculations
        2.2.1 Modeling solenoid actuating in Matlab simulink.Equations
        2.2.2 Rough modeled part of the design.Description
        2.2.3 Transistor.Calculations
        2.2.4 Comparator LM358
        2.2.5 Graphs.PWM frequency
Chapter3.Simulations and results
    3.1 Current oscillations plot
        3.1.1 Output Peak current vs supplied voltage
        3.1.2 Pull-up time
        3.1.3 Electromagnetic force
        3.1.4 Supplied PWM control and DC voltage and.Oscillations
    3.2 Feedback model
    3.3 Feedback test
Chapter4.PCB design of the driver
    4.1 Schematics
        4.1.1 PWM control circuits SG3225A
        4.1.2 MOSFET IRF520
        4.1.3 Components of the feedback circuit
        4.1.4 T-trigger CD4013
        4.1.5 Over-current protection
        4.1.6 Design features
        4.1.7 Design requirements
    4.2.PSB design
        4.2.1 Bill of materials
        4.2.2 PCB Layout
Conclusion
结论
Recommendation
Appendices
    Appendix Ⅰ:Bill of materials
    Appendix Ⅱ:Schematic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

(4)远程控制与VoLTE技术在广播现场直播中的应用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VoLTE技术简介
3 高清语音直播系统设计思路
4 直播现场传输电路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5 远程控制音频切换电路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6 实际使用情况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7 结论

(5)基于频率跟踪的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频率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系统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方式
    2.3 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基本原理
    2.4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特性分析
        2.4.1 频率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2.4.2 其他参数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
        2.4.3 无线充电效率特性仿真
    2.5 无线充电系统失谐机理研究
        2.5.1 负载电阻对系统工作电压电流相位角的影响
        2.5.2 耦合系数对系统工作电压电流相位角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
    3.1 引言
    3.2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设计
        3.2.1 无线充电系统逆变与驱动部分的设计
        3.2.2 无线充电系统通信部分的设计
        3.2.3 移相触发的设计
        3.2.4 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3.3 空载保护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频率跟踪的设计
    4.1 引言
    4.2 频率跟踪的实现方案
    4.3 频率跟踪的控制流程
    4.4 频率跟踪硬件电路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线充电系统与频率跟踪的实验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平台的建立
    5.3 无线充电系统效率特性实验
        5.3.1 频率-效率特性实验
        5.3.2 负载阻值-效率特性实验
        5.3.3 耦合系数-效率特性实验
        5.3.4 效率特性实验总结
    5.4 频率跟踪实验
        5.4.1 频率跟踪调频实验
        5.4.2 负载阻值变化时的频率跟踪实验
        5.4.3 线圈间距变化时的频率跟踪实验
        5.4.4 线圈偏移时的频率跟踪实验
        5.4.5 频率跟踪实验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闭环频率跟踪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概述
        1.1.2 应用领域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理论分析
    2.1 传感器谐振结构
    2.2 压力传感器敏感结构动力学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锁相环的闭环频率跟踪电路设计
    3.1 电路系统整体设计
    3.2 电路主要硬件选型
        3.2.1 仪表放大器选型
        3.2.2 过零比较器选型
        3.2.3 分频器选型
        3.2.4 锁相环选型
    3.3 系统主要电路模块设计
        3.3.1 放大电路设计
        3.3.2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3.3.3 移相电路设计
        3.3.4 波形转换电路设计
        3.3.5 分频电路设计
        3.3.6 锁相环电路设计
        3.3.7 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3.3.8 幅值调整电路设计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硬件版图设计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PGA的数字闭环频率跟踪电路系统设计
    4.1 系统整体设计
    4.2 电路的工作流程
    4.3 分频模块的设计
        4.3.1 分频电路工作原理
        4.3.2 分频模块仿真测试
    4.4 检相模块的设计
        4.4.1 检相电路工作原理
        4.4.2 检相模块仿真测试
    4.5 扫频模块的设计
        4.5.1 扫频电路工作原理
        4.5.2 扫频模块仿真测试
    4.6 测频模块的设计
        4.6.1 测频电路工作原理
        4.6.2 测频模块仿真测试
    4.7 顶层模块的设计
        4.7.1 顶层电路工作原理
        4.7.2 顶层模块仿真测试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7)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典型的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
    1.1 由门电路构成的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
    1.2 由CD4013构成的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
2 双稳态电路的特点
3 双稳态电路的应用
    3.1 锁存信号
    3.2 电源一键开关机
4 结语

(8)柔性转子试验站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1 测试系统的组成
        1.4.2 研究的内容和完成的工作
        1.4.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汽轮发电机转子的结构分析与平衡方法研究
    2.1 发电机定子系统
        2.1.1 机座与端盖
        2.1.2 定子绕组
        2.1.3 定子铁芯
        2.1.4 隔振结构
    2.2 发电机转子系统
        2.2.1 转子主轴
        2.2.2 转子绕组
        2.2.3 集电环—电刷
        2.2.4 护环
        2.2.5 风扇
        2.2.6 轴承
        2.2.7 联轴器
    2.3 试验站
    2.4 平衡理论分析
        2.4.1 平衡的分类
        2.4.2 静平衡和动平衡
    2.5 发电机转子动平衡测量原理
        2.5.1 发电机转子动平衡方法—影响系数法
        2.5.2 校正面和测试点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3.2 传感器的选择
    3.3 放大滤波电路
    3.4 跟踪滤波电路
    3.5 锁相倍频电路
    3.6 自动放大16倍
    3.7 程控放大电路
    3.8 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
        3.8.1 数据采集要求
        3.8.2 测试系统存在的干扰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平衡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功能实现
    4.1 测试系统启动
    4.2 测试系统功能介绍
        4.2.1 测量的主界面
        4.2.2 系统标定
        4.2.3 矢量计算
        4.2.4 补偿值测量
        4.2.5 合格标准
        4.2.6 互相关算法
    4.3 双速三面动平衡法
    4.4 扫频分析
    4.5 数据库技术
        4.5.1 数据库结构
        4.5.2 数据库关联
        4.5.3 数据库的功能
    4.6 数据采集的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模态)动态特性测试
    5.1 机械设备(模态)动态特性测试整体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1.1 整体系统组成
        5.1.2 机械系统工作原理
    5.2 机械设备(模态)动态特性测试系统介绍
    5.3 自由度6阶机械特性被测系统
        5.3.1 系统构成
        5.3.2 系统技术参数
    5.4 机械设备动态特性的测试分析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相关实验
    6.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校准试验
    6.2 采集卡的采集精度
    6.3 机械设备(模态)动态特性校验
    6.4 系统综合性能实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单稳态电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典型单稳态电路
    1.1 由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电路
    1.2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电路
    1.3 由CD4013构成的单稳态电路
2 单稳态电路的特点
3 单稳态电路的应用
4 结束语

(10)数控切割机电容调高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高系统概述
        1.2.2 微电容测量电路概述
        1.2.3 运动控制技术概述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 切割头传感器选型
    2.3 运动控制器选型
    2.4 伺服电机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电容测量电路硬件设计
    3.1 多谐振荡器方案
        3.1.1 多谐振荡器原理
        3.1.2 差频环节
        3.1.3 倍频环节
    3.2 LC振荡方案
        3.2.1 差分对管LC振荡电路
        3.2.2 差分对管整体电路设计
        3.2.3 差分信号转换电路
        3.2.4 差分信号转换电路整体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1 运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1 运动控制器端口定义
        4.1.2 伺服电机接线
    4.2 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2.1 开发环境介绍
        4.2.2 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4.2.3 标定程序设计
        4.2.4 跟随程序实现
        4.2.5 PID算法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际测试与运行
    5.1 测试平台搭建
    5.2 硬件电路PCB制作
    5.3 系统标定与跟随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CD4013原理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IGCT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脉冲式超声波发生器频率自动跟踪技术的研究[D]. 成志婕. 中北大学, 2021
  • [3]电液比例阀高频PWM驱动器的研究[D]. Makarova Alin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远程控制与VoLTE技术在广播现场直播中的应用全文替换[J]. 王平. 电声技术, 2019(11)
  • [5]基于频率跟踪的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D]. 崔硕. 山东大学, 2019(09)
  • [6]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闭环频率跟踪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 徐枝蕃.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按键触发型双稳态电路研究与应用[J]. 雷媛媛. 科技资讯, 2019(01)
  • [8]柔性转子试验站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研制[D]. 陈茂双.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9]单稳态电路的研究与应用[J]. 雷媛媛. 科技广场, 2017(07)
  • [10]数控切割机电容调高系统的开发[D]. 张晓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CD4013原理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