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燃机车三种传动方式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赵杨杰[1](2020)在《HXN5内燃机车电机对机车信号干扰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青藏铁路及既有线的持续运营,内燃机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鉴于内燃机车上微电子器件的弱电设备广泛使用,强电与弱电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开始引起铁路工作者和学者的注意。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可能对机车信号形成严重干扰,引起接收线圈接收的码型严重畸变,甚至出现其它码型特征,导致机车信号突变和译码错误,从而引发制动降低运行效率,甚至由于信号升级带来安全隐患。本文以此类故障案例为背景,对机车牵引电机的交变磁场以及对外干扰展开研究,结合铁路现场实际案例分析机车信号车载系统受干扰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保障机车信号解码译码的准确性。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机车牵引电机对机车信号接收线圈的干扰分析。从机车结构原理出发,介绍机车传动系统以及牵引电机形成干扰原因;围绕电磁骚扰三要素,分析典型牵引电机对机车信号接收线圈的干扰及其耦合关系。(2)三相异步电机的状态分析和仿真分析。概述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状况,电机绕组的磁势以及产生感应电流和磁场的关系;基于有限元理论以Maxwell方程组为基础搭建牵引电机仿真模型,研究牵引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磁场干扰强度。(3)机车信号受干扰定量研究。以现场实际应用的交流计数轨道电路为例,对轨道电路的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通过ANSYS仿真平台,研究机车信号接收三种不同信号时的波形;对比铁路现场数据,得出机车信号受干扰原因。(4)机车信号干扰抑制措施分析。以电磁干扰常用的抑制技术为基础,采用主动屏蔽的方式抑制牵引电机对机车信号的电磁干扰;通过ANSYS仿真分析,得出抑制效果。图54幅,表12个,参考文献51篇。
陈政[2](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崔淼,苏敬勤,王淑娟[3](2012)在《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八类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为分析单元,研究发现: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系统包括架构、元件和测试技术,测试技术是联接架构与元件技术的纽带;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三类技术分别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系列化,引进、国产化与周边元件改进、核心元件研发与元件改进,以及匹配性测试、周边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三个发展阶段。最后通过与"简单"产品制造企业技术演化特征的比较,提出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具有架构与元件技术并行消化吸收、测试技术促进架构与元件技术发展、核心元件技术研发模式多样的特征。
姚欢[4](2016)在《准高速内燃铁路作业车电传动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内燃机车因其地位特殊,暂时具有不可取代性,而且随着铁路的不断提速,使得准高速内燃机车成为机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对内燃机车交流电传动及相关控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用于轨道线路维修中人员、设备快速运输的准高速内燃铁路作业车电传动系统方案。本方案对于提高铁路维修效率和作业车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结合实际中典型的牵引重量、限制坡道等因素提出期望牵引要求,并依据《列车牵引计算规程》计算内燃作业车功率、牵引力等性能参数指标。然后根据所得性能指标对作业车中间直流环节、牵引发电机、牵引电动机、牵引逆变器进行方案选定和参数计算。同时分析了太原机车厂生产的TY05型内燃作业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之后对作业车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柴油机转速控制以及牵引发电机励磁控制的组成及原理。针对作业车柴油机非线性、大惯性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内燃作业车柴油机转速控制的模糊自整定PID调速器。同时在Matlab软件中建立调速模型与励磁模型,仿真结果证明,在内燃作业车柴油发电机组中,应用模糊自整定PID调速控制器可以有更好的控制表现;另外,励磁控制系统在启动阶段以及负载突变时,可以很好地稳定发电机输出端电压。最后对作业车牵引电动机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作业车的牵引特性,在不同速度下采用不同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低速区采用准圆形磁链轨迹方案,高速区采用内折十八边形磁链轨迹方案,另外针对电动机启动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限流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限流措施有效地减小了启动时的定子电流;同时内折十八边形方案比传统六边形方案谐波含量更低,电流波形畸变更小,控制效果更佳。
张慧闻[5](2016)在《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传动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流电传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交流电传动技术已在新型内燃机车的传动系统中得到应用。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内燃机车,具有很广的运用范围。其整体效率高,可以降低内燃机车的油耗,进而减少废气排放。另外,对于铁路运输的发展极其重要。因此进行混合动力内燃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研究,对于提升铁路装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传动系统设计为背景,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下研究了混合隧道内燃机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油电混合内燃机车功率跟踪控制进行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分析:在定子和转子坐标系下对混合隧道内燃机车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2)永磁同步电机传动系统研究:根据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搭建了基于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分别从稳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良好,能够快速跟踪负载和转速变化。(3)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整车控制系统研究:从柴油发电机组控制、蓄电池充电控制以及功率跟踪控制三个方面搭建了油电混合动力内燃机车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内燃机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机车负载功率的跟随控制,既能控制发电机机组的功率也能控制蓄电池充放电电流,使整个系统达到平衡。
高丽华[6](2009)在《内燃机车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高性能的机车牵引系统。交流传动技术的成熟,使得交流传动机车成为当今世界机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太原机车厂研制的TY05型交-直-交传动内燃机车的主传动控制系统,电源部分采用了传统的联合调节器式的内燃机-发电机组,牵引电机采用了动态性能不是很高的转差频率控制,但由于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容量相对有限及其大惯性的特点,当负载突变或运行环境变化时,机车经常发生卸载现象。针对原有控制系统的缺点,本文采用微机控制的柴油机电子喷射系统作为内燃机-发电机组的控制部分,牵引电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各控制系统按模块化设计,提高了交流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使整个系统协调运行。首先介绍了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概况,对内燃机车主传动各部分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介绍了原有TY05型内燃机车各控制部分的原理,并详细的分析了造成机车卸载的原因。柴油机控制部分采用电子喷射技术方法,选择微机控制;对电动机采用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根据不同调速阶段的特点自动协调运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使得系统遇负载突变或运行环境变化时,机车都能正常运行。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使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
熊颉[7](2020)在《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一体化测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因其更少的人力物力试验成本、更宽松和安全的试验环境、更灵活的试验条件,逐渐模拟轨道交通装备线路动态试验,大大地缩短了轨道交通车辆的研发周期,为轨道交通车辆实现更快速、更安全、更高效的开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试验基础。基于滚动试验台实行轨道交通装备动态特性试验需要配套相关的试验技术,这也是制约这一方法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基于滚动试验台,对轨道交通装备电气牵引与制动、车辆能耗测试及阻力模拟和空气制动三种动态试验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滚动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动车组和地铁车辆的电气牵引与电制动模型,对电气牵引与制动试验的变流器、电机及齿轮箱设计进行分析,明确了能源回馈节能设计和光伏能源效率优化的供电系统研究目标。能源回馈设计中,车轮对带动滚动试验台轨道轮转动,将机械能传递到负载电机,使电能回馈到单相交流电源系统。效率优化设计采用一种集Г-Z源升压变换器、双有源桥式变换器、LCL滤波器的无源集成DC/AC变换器,以提高光伏微逆变器的稳定性和系统传输效率。为了实现不同轨道交通装备的电气牵引与制动试验设备选型,设计一套基于变频交流电机的传动系统机械特性曲线设计方法,以快速完成试验台与被试系统的特性、参数匹配,实现试验台陪试变频交流电机、齿轮箱的快速选型,并在滚动试验台上实现了动车组和地铁车辆的电气牵引与制动特性验证。为了使轨道交通装备在滚动试验台上实现与线路测试相同的能耗测试试验。利用传统控制参数化方法研究以位移为自变量的列车节能操纵问题,提出无限维限速约束和非光滑牵引力边界约束的处理策略,将列车节能操纵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在定点定速的基础上,引入自动控制方法,模拟一条轨道交通线上行线路实现能耗测试试验的过程控制。采用斜率控制算法约束车辆速度在转矩速度曲线的包络线以内,达到车辆速度的稳定控制。并以地铁车辆为例,为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在滚动试验台上模拟运行阻力及能耗测试,提供测试手段和方法。为了实现基于滚动试验台的轨道交通装备空气制动动态测试,引入电惯量模拟的思想,控制车辆制动过程中电机的输出来模拟产生与机械飞轮惯量等效的制动效果,实现惯量的无级调节。为了实现电惯量快速模拟和电机转速的快速跟踪,设计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通过滑模变结构转矩磁链控制器减小速度调节器对系统参数的变化和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同时在电惯量的基础上匹配机械飞轮惯量模拟,以自动补偿由机械系统阻力引起的误差,提高惯量模拟精度。并以动车组为例完成空气制动功能设计和软件控制,实现轨道交通装备空气制动动态测试在滚动试验台上的试验。针对整车滚动试验台的主体构成、系统设计、参数推理等完整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不同被试品和不同试验项目的滚动试验台设计的异同特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轨道交通装备动态特性测试的滚动试验台设计方法。研究滚动试验台的总体设计、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及主要部件设计方法,并对试验系统的牵引基本参数、机械参数和电气参数等特性参数进行详细推理计算,完成传动单元参数、轨道轮参数、电机的主要参数和牵引/制动工况核算。最后设计牵引系统、干线机车车辆、高速动车组列车单元和养路车辆等四类牵引系统试验台和滚动试验台的总体参数及功能,为满足不同试验装备和不同试验类型的滚动试验台测试提供选择。
朱建伟[8](2010)在《内燃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功率内燃机车对于铁路运输的发展极其重要,随着交流电传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交流电传动技术已在新型内燃机车的传动系统中得到应用,因此进行内燃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研究,对于提升铁路装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在机车上成熟运用的交流电传动技术以及相关的控制技术,对机车交流电传动以及相关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交流传动技术应用于内燃机车传动系统,使机车在性能指标、设计优化、维护使用和环保节能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本文旨在结合HXN3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分析了内燃机车内部各系统的功率分配、传动形式、控制方式;结合机车的性能阐述了应用于机车交流传动领域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PWM控制技术、机车主传动控制、机车辅助传动控制、微机网络控制技术及机车粘着控制技术。从机车性能要求入手,对大功率内燃交流电传动机车的电机选配、电气传动方案设计以及采用PWM控制技术后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磁兼容等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交流辅助传动进行了一定的系统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机车交流传动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将先进的传动控制技术用于内燃机车,提升机车传动系统高性能下的高可靠性和经济性。
毕鑫[9](2015)在《重载货运机车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重载运输在提高我国货物运输效率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重载运输的发展,大功率货运机车得到了广泛应用,单轴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功率己达到1600kW,传动齿轮箱一般采用小齿轮简支的承载式齿轮箱,机车轴式通常为C0-C0,即采用传统的三轴转向架,机车轴重也由25t进一步提升到30-33t。大轴重和长轴距降低了货运重载机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导致轮轨磨耗严重,制约着我国重载运输的发展。径向转向架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在减轻曲线轮轨磨耗,提高机车曲线牵引力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效益,而我国虽然已实现了采用径向转向架内燃机车的出口,但目前国内采用径向转向架的机车总体数量很少,甚至还没有采用径向转向架的重载货运电力机车。随着轴重加大,研究货运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动力学特性,可为今后我国重载电力机车采用径向转向架方式提供依据,对进一步挖掘重载运输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从货运机车牵引和制动特性、轴重转移和轴重补偿措施、电机转矩与悬挂方式、轴箱定位与曲线通过、重载牵引工况下的车钩力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货运机车的特点。重点关注了这些因素对机车服役状态下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说明了高粘着利用重载机车采用径向转向架的有利之处,即可通过减小轮对冲角有效降低机车曲线粘降,提高机车在曲线上发挥牵引力的能力,并显着减小大轴距三轴转向架的轮缘磨耗。论文接着从理论上对自由轮对及转向架的导向原理、径向转向架典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径向转向架中比较突出的稳定性、蠕滑牵引与导向特性影响等突出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是从理论上论证了减小冲角对改善机车曲线通过时车轮磨耗的影响程度,并以机车的典型轮对参数计算得到了具体的数值,从理论上说明了机车采用径向转向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随后,论文基于转向架、机车单机、钩缓装置等子系统的子结构模型进行了说明,并据此建立了考虑两种编组模式、可以在传统转向架和自导向、迫导向径向转向架之间相互切换的重载机车牵引列车的综合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机车牵引重载列车的牵引、制动、曲线通过等工况,研究了车钩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对自导向径向转向架轮轨蠕滑导向的影响,并与采用传统转向架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重载运输以提高轴重和列车编组长度为标志。随着列车编组长度的增加,列车冲动也成倍增加,车钩力对机车动力学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对此问题,论文以现在机车上常用的13A型车钩为例,详细分析了车钩结构和稳钩过程,同时研究了不同列车编组和不同车钩力大小对机车动力学的影响。传统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由于借助轮轨蠕滑力,尤其是纵向蠕滑力,实现转向架导向,当机车发挥牵引力时必将削弱机车的导向性能。货运机车通常需要发挥较大的牵引力,这必将对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不利。论文最后通过总结机车既有径向转向架的不足和优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方案,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计算,并与传统转向架和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结构进行了对比。传统迫导向径向转向架虽可以提高在牵引力作用下机车的导向性能,但是轮对的运动直接与转向架、车体的运动相关,给转向架参数选择和维护带来较大困难,如转向架稳定性对轮轨踏面磨耗敏感、轮轴横向力偏移难以消除等问题。论文结合已有两种径向转向架的优点,通过改进的迫导向方案既可提高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受大牵引力作用时小半径曲线上的导向性能,同时又避免了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对参数敏感的缺点。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C0-C0轴式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服役工况的特点是高粘着利用和机车承受较剧烈的纵向冲动。径向转向架通过显着减小曲线通过时的轮对冲角,能显着改善C0-C0轴式机车曲线通过性能,减轻轮轨磨耗和曲线粘降,轴箱定位方式对机车的动力学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但通常需要通过增大轮对横向定位刚度、增设一系纵向减振器等措施来提高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运行稳定性,且采用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机车在高粘着利用时,对其蠕滑导向能力有较大影响。2、车钩摆角引起的车钩力横向分力,对机车承受压钩力时的安全运行具有较大影响。采用摩擦力元的钩缓动力学子模型可以较好地再现缓冲器的迟滞特性和钩尾摩擦副对稳钩能力的重要作用。3、机车编组于列车头部时,车钩力对机车动力学的影响最小。编组于列车中部时,在纵向冲动力作用下,由于车钩压力和车钩摆角较大,机车的安全性会变差。车钩力主要影响紧邻车钩的机车转向架的安全性,当机车通过曲线时,车体前端承受较大的指向曲线外侧的车钩力作用,导向轮对的轮轴横向力较易出现超标现象。当车钩摆角较大,并同时承受800kN及以上的压钩力时,车钩压力和机车运行速度均会对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计算表明传统转向架、自导向和改进的迫导向三种转向架方案中,改进的迫导向转向架具有较大的优势。4、从等效刚度的角度分析了径向转向架与传统转向架的主要区别。径向转向架的轮对通过径向机构实现导向和传递牵引力或制动力到构架的功能分离。反相耦合同一转向架内端轴轮对的摇头运动,可以改变转向架的失稳模态,使转向架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较好的曲线通过性能。5、由于一系辅助横向刚度的作用,自导向径向转向架能够维持传统转向架良好的直线动力学性能,且相对于传统转向架,自导向径向转向架能够显着改善小半径(400m以下)曲线上轮对的冲角和磨耗功,尤其是导向轮对。自导向径向转向架能够实现无轮缘接触通过中等半径以上曲线,并且离心力对转向架两端轴的影响程度相当,使同一转向架内各轮对的受力状态更加均匀。牵引力会降低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性能,当牵引力超过450kN时,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已接近传统转向架。当曲线半径大于500m时,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均优于传统转向架,能够减轻轮轨磨耗,提高机车的安全性。但对曲线半径低于500m时,蠕滑导向能力较弱。6、改进的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拥有较高的非线性临界速度,保持与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相同的直线运行性能,且可以显着减小在小半径曲线上轮对的冲角、导向力等。改进的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减小牵引力对机车导向性能的影响。当机车发挥400kN牵引力时,改进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机车仍可以实现无轮缘接触通过半径大于500m的曲线,并且维持较小的冲角和磨耗功。7、即使在车钩力的作用下,改进的迫导向径向转向架仍可以减小转向架各轮对的导向力,尤其是转向架后端轮对,但是不能降低车钩横向分力对轮轴横向力的影响。如果同时考虑不平顺的影响,在较大车钩力的作用下,轮轴横向力也会出现超标的现象,因此只能通过改进钩缓装置,减小车钩自由摆角来实现提高机车的曲线通过安全性。
蔡红霞[10](2019)在《一种交流内燃机车电磁兼容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使机车拥有更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在设计机车时需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铁路通信信号设备上。因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迅速,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的功率日趋增大,灵敏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用于连接铁路电子设备的电缆网络也变得极为复杂。由于机车工作在电磁干扰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如若出现异常情况,这些设备的性能将会降低,甚至会出现微机死机等严重故障,从而造成机破,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故电磁兼容问题在机车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减小电磁干扰对机车各个电子元件的影响,实现各电子设备及电力网络之间的电磁兼容。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背景,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铁路列车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160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结构组成、技术说明以及主要技术参数,另外对电磁兼容的标准分类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对电磁兼容问题引起的故障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引出电磁兼容问题的技术难点。再次,对电磁拓扑理论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列车实际情况设计列车系统的电磁干扰拓扑图。同时简要介绍BLT模型的搭建方法,并对不同的电磁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适用对象进行讨论。最后,考虑对新型内燃交流传动机车进行整车分析,并对其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在设计电磁兼容时,先分析交流内燃机车中的干扰源,采用优化布线、屏蔽、接地、滤波等方法以减小电磁兼容。针对前述问题,利用CableMod对电磁兼容模型进行构建,针对电机通信电缆建立电磁兼容仿真,最后比较仿真结果与电磁兼容测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有效减小了电磁干扰的影响,该车顺利地通过了相关的型式试验,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良好,在实际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内燃机车三种传动方式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燃机车三种传动方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HXN5内燃机车电机对机车信号干扰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和论文安排 |
2 HXN5内燃机车及电磁干扰 |
2.1 HXN5型内燃机车结构和原理概述 |
2.1.1 HXN5型内燃机车整体介绍 |
2.1.2 HXN5型内燃机车传动系统 |
2.2 机车信号系统电磁环境分析 |
2.2.1 铁路信号系统组成概述 |
2.2.2 铁路信号系统中的电磁干扰 |
2.3 HXN5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电磁干扰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相异步电机运行状态分析与仿真 |
3.1 三相异步电机基本结构 |
3.2 三相异步电机铁磁材料 |
3.3 三相异步电机主磁路饱和模型 |
3.4 有限元分析 |
3.5 有限元建模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4 机车信号受干扰机理分析 |
4.1 交流计数电码机车信号 |
4.2 机车信号接收线圈工作仿真分析 |
4.2.1 机车信号线圈接收轨道电路信号 |
4.2.2 机车信号线圈接收牵引电机交变磁场信号 |
4.2.3 机车信号线圈接收轨道电路信号和牵引电机交变磁场信号 |
4.3 机车信号接收线圈现场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机车电磁干扰抑制措施 |
5.1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
5.1.1 滤波技术 |
5.1.2 屏蔽技术 |
5.1.3 接地技术 |
5.2 机车干扰源的主动屏蔽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路径理论回顾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样本 |
3. 数据收集与分析策略 |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大机车复杂产品系统技术的发展 |
1. 案例描述 |
2. 案例分析 |
四、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特征 |
1. 阶段一:架构与核心元件技术引进阶段的技术特征 |
2. 阶段二:架构技术消化吸收与周边元件技术改进阶段的技术特征 |
3. 阶段三:架构技术与元件技术协同发展阶段的技术特征 |
五、结论、讨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2. 研究贡献与展望 |
(4)准高速内燃铁路作业车电传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内燃机车电传动方式的发展 |
1.3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现状 |
1.4 本论文的工作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内燃作业车牵引性能分析 |
2.1 铁路运输对作业车的牵引要求 |
2.2 作业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2.3 作业车牵引性能的计算 |
2.3.1 作业车功率的计算 |
2.3.2 机车牵引力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燃作业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 |
3.1 传动系统原理图 |
3.2 中间直流电压问题 |
3.2.1 中间直流电压的选择 |
3.2.2 中间直流电压的控制 |
3.3 作业车牵引发电机 |
3.4 作业车牵引电动机 |
3.4.1 牵引电动机的特性 |
3.4.2 牵引电动机调速方法选择 |
3.4.3 牵引电动机的选用 |
3.5 作业车牵引逆变器 |
3.5.1 逆变器的配置方式 |
3.5.2 逆变器的类型选择 |
3.5.3 逆变器与电机匹配原则 |
3.5.4 逆变器的选用 |
3.6 内燃机车存在的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燃作业车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
4.1 调速系统原理及数学模型 |
4.2 调速控制器的设计 |
4.2.1 PID控制 |
4.2.2 模糊控制 |
4.2.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 |
4.3 柴油发电机组调速系统仿真 |
4.4 柴油发电机组励磁系统 |
4.4.1 励磁控制系统作用 |
4.4.2 励磁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4.5 柴油发电机组励磁系统设计 |
4.6 柴油发电机组励磁系统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燃作业车牵引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 直接转矩控制概述 |
5.1.1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5.1.2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5.2 作业车低速区控制策略 |
5.2.1 准圆形磁链控制方案 |
5.2.2 定子电流分析 |
5.2.3 电动机启动限流方法研究 |
5.3 作业车高速区控制策略 |
5.4 作业车弱磁区控制策略 |
5.5 作业车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 |
5.5.1 定子磁链和转矩观测模型 |
5.5.2 低速区圆形磁链控制仿真 |
5.5.3 高速区内折十八边形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传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内燃机车的发展 |
1.2.1 国外混合动力内燃机车的发展 |
1.2.2 中国混合动力内燃机车的发展 |
1.3 传动技术的发展 |
1.4 交直流传动系统的比较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结构、传动形式及控制方式 |
2.1 混合内燃机车的结构 |
2.2 内燃机的传动类型和形式 |
2.2.1 系统原理图 |
2.2.2 主传动系统 |
2.2.3 辅助传动系统 |
2.3 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控制方式 |
2.3.1 油电混合内燃机车控制框图 |
2.3.2 粘着控制系统 |
2.3.3 机车工况控制 |
2.3.4 柴油机自动启停控制 |
2.3.5 动力蓄电池控制 |
2.3.6 机车功率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 |
3.1 交流传动系统数学模型 |
3.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2.2 转子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3 SVPWM控制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电混合内燃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仿真研究 |
4.1 牵引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建模 |
4.1.1 电机本体建模 |
4.1.2 电枢电流控制器建模 |
4.1.3 主功率变换器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1 稳态仿真结果与分析 |
4.2.2 动态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5.1 柴油机发电机组控制 |
5.1.1 柴油发电机控制 |
5.1.2 整流桥控制 |
5.2 蓄电池充电控制 |
5.3 柴蓄混合发电控制 |
5.3.1 轻载低效区 |
5.3.2 高效区 |
5.3.3 重载低效区 |
5.4 油电混合内燃机车控制策略 |
5.4.1 串联型混合内燃机车控制策略 |
5.4.2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内燃机车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概况 |
1.2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优良性能 |
1.3 我国发展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1.4 本论文的提出及主要内容概述 |
第二章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结构 |
2.1 内燃机车的电传动方式发展 |
2.1.1 直流电力传动 |
2.1.2 交-直流电力传动 |
2.1.3 交流电力传动 |
2.2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结构 |
2.2.1 柴油机发电机组 |
2.2.2 中间直流环节 |
2.2.3 牵引逆变器 |
第三章 TY05 型内燃机车传动控制系统 |
3.1 机车的牵引性能 |
3.2 内燃机车的工作过程 |
3.3 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3.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3.3.2 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3.4 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的不足 |
第四章 交流传动机车的微机控制技术 |
4.1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 |
4.1.1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 |
4.1.2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通信 |
4.1.3 采用微机进行的机车电气逻辑控制 |
4.2 柴油机电子喷射系统的控制 |
4.2.1 电子喷射技术优点 |
4.2.2 电子喷射控制系统 |
4.3 机车牵引工况控制 |
4.3.1 中间回路电压控制 |
4.3.2 机车牵引特性控制 |
第五章 逆变器电动机控制技术 |
5.1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的控制策略 |
5.1.1 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
5.1.2 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
5.2 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 |
5.2.1 内燃机车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 |
5.2.2 空间矢量与系统数学模型 |
5.3 交流传动机车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
5.3.1 弱磁范围的控制策略 |
5.3.2 高速范围的控制策略 |
5.3.3 低速范围的控制策略 |
第六章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牵引特性仿真分析 |
6.1 系统构成及模型介绍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一体化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机车滚动试验台建设概述 |
1.2.2 国内机车滚动试验台建设概述 |
1.2.3 轨道交通装备电气牵引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5 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节能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试验台架上实现试验项目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试验台架上轨道交通装备电气牵引/制动特性试验技术 |
2.1 动车组的电气牵引与制动原理 |
2.1.1 基于动车组CRH2 的电气牵引与制动方式原理分析 |
2.1.2 动车组牵引电制动计算与特性曲线 |
2.2 地铁车辆的电气牵引与制动原理 |
2.2.1 地铁车辆牵引与制动原理分析 |
2.2.2 地铁车辆牵引与制动计算 |
2.3 电气牵引及电气制动试验原理设计 |
2.3.1 试验方法设计 |
2.3.2 试验台基础设备原理及能源回馈设计 |
2.4 光伏DC/AC逆变器无源集成设计 |
2.4.1 拓扑结构组成部分特性分析 |
2.4.2 集成单元结构构成及连接方式 |
2.4.3 集成单元参数化设计 |
2.4.4 仿真验证 |
2.5 基于变频交流电机特性曲线快速匹配设计 |
2.5.1 传动系统特性匹配设计方法 |
2.5.2 电机特性曲线设计流程 |
2.6 不同轨道交通设备的电气牵引试验结果 |
2.6.1 动车组牵引/制动特性试验验证 |
2.6.2 地铁车辆牵引/制动特性试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整车滚动试验台的全线路阻力模拟及能耗试验技术 |
3.1 基于线路阻力模拟的列车动力学模型 |
3.2 地铁节能操纵优化问题描述 |
3.3 基于控制参数化方法的地铁节能操纵问题求解 |
3.4 滚动试验台上地铁列车能耗测试技术 |
3.4.1 测试品及试验工况选取 |
3.4.2 牵引能耗测试方案 |
3.5 全线路运行阻力模拟技术 |
3.5.1 试验台架牵引特性试验的自动控制方法 |
3.5.2 试验线路设计参数 |
3.5.3 运行阻力试验计算结果 |
3.5.4 阻力给定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整车滚动试验台的空气制动试验技术 |
4.1 整车惯量模拟方案及控制架构 |
4.2 惯量模拟基本原理 |
4.3 基于机电混合惯量模拟空气制动试验设计 |
4.3.1 电机扭矩计算 |
4.3.2 基于滑模变结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设计及仿真 |
4.3.3 变频器 |
4.4 空气制动功能工艺设计及控制软件 |
4.4.1 空气制动试验技术设计 |
4.4.2 空气制动控制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整车滚动试验系统总体设计方法 |
5.1 整车滚动试验台总体介绍 |
5.1.1 机械系统 |
5.1.2 电气传动系统 |
5.1.3 总控制系统 |
5.1.4 测试系统、监视系统及供电系统 |
5.1.5 整车滚动试验台总体架构及核心部件原理 |
5.2 整车滚动试验系统总体计算 |
5.2.1 试验台单元参数设计 |
5.2.2 电气传动特性参数计算 |
5.2.3 牵引定位装置参数设计 |
5.2.4 轨道轮单元参数设计 |
5.3 不同试验台功能及总体参数 |
5.3.1 牵引系统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3.2 干线机车车辆整车滚动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3.3 高速动车组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3.4 养路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总体参数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内燃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内燃机车传动形式和能流分析 |
1.1 内燃机车负荷计算 |
1.2 内燃机车的传动类型和形式 |
1.3 主发电机及其励磁 |
1.4 内燃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
1.4.1 系统原理图 |
1.4.2 功率运行模式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交流主传动 |
2.1 异步牵引电动机特性 |
2.2 异步电动机的选用 |
2.3 粘着控制和机车性能 |
2.3.1 粘着及其控制 |
2.3.2 粘着及机车性能参数 |
2.4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 |
2.5 逆变器工作原理 |
2.6 机车柴油机恒功率牵引工况分析 |
2.7 电阻制动工况分析 |
第三章 交流辅助传动 |
3.1 机车柴油机冷却风扇异步电动机控制 |
3.1.1 冷却风扇的负载特性、工作要求和电气部件选用 |
3.1.2 冷却风扇的控制模式 |
3.1.3 风扇工作工况及数据、波形分析 |
3.2 空压机电机和牵引电动机通风机电机驱动控制 |
3.3 冷却风扇电机、空压机电机供电电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车微机控制和重联通讯 |
4.1 微机控制系统 |
4.1.1 机车功率控制 |
4.1.2 机车电阻制动控制 |
4.1.3 微机控制系统功能 |
4.2 机车重联通讯 |
4.2.1 重联控制方案核心技术 |
4.2.2 网络通信介质的选用及其布线规范 |
4.2.3 人机界面规范 |
4.2.4 分布式模块化设计原则 |
4.2.5 网络配置工具 |
4.2.6 经济分析 |
第五章 PWM供电对异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磁兼容 |
第六章 机车牵引能力分析 |
6.1 机车最高速度点的牵引能力 |
6.2 机车启动能力 |
6.3 满功率牵引特性 |
6.4 满功率电阻制动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重载货运机车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重载运输的发展 |
1.2.1 国外重载运输概况 |
1.2.2 国内重载运输概况 |
1.3 径向转向架的发展状况 |
1.3.1 轮轨接触力学的研究现状 |
1.3.2 机车车辆曲线通过理论 |
1.3.3 国外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典型结构 |
1.3.4 国内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典型结构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货运机车特点及其对转向架动力学的影响 |
2.1 货运机车牵引特性 |
2.2 货运机车制动特性 |
2.3 轴重转移和补偿措施 |
2.4 电机转矩特性与驱动装置悬挂方式 |
2.5 轴箱定位与曲线通过 |
2.6 车钩力对机车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径向转向架原理及动力学问题 |
3.1 自由轮对在曲线上的占位 |
3.2 径向转向架工作原理及结构 |
3.3 径向转向架稳定性问题 |
3.4 机车轮轨蠕滑特性对径向转向架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 |
4.1 径向转向架建模 |
4.2 单机动力学模型及性能分析 |
4.2.1 稳定性分析 |
4.2.2 直线运行性能分析 |
4.2.3 曲线工况动力学分析 |
4.3 列车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4.3.1 钩缓装置建模 |
4.3.2 长大重载列车建模 |
4.3.3 钩尾摩擦作用分析 |
4.3.4 采用传统转向架机车服役状态下的动力学性能 |
4.3.4.1 机车位于列车中部牵引列车以速度50km/h惰行通过曲线 |
4.3.4.2 车钩力作用下机车在中部牵引列车以速度50km/h通过曲线 |
4.3.4.3 车钩力作用下机车在中部牵引列车以速度70km/h通过曲线 |
4.3.4.4 机车位于列车后端牵引列车以速度50km/h惰行通过曲线 |
4.3.4.5 车钩力作用下机车在后端牵引列车以速度70km/h通过曲线 |
4.3.4.6 采用传统转向架重载机车服役状态下的运行特性 |
4.4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服役态下的曲线动力学分析 |
4.4.1 牵引力加载方式的建模与影响 |
4.4.2 机车的牵引黏着利用 |
4.4.3 服役状态下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 |
4.4.3.1 轮对横移量与冲角 |
4.4.3.2 轮轨横向力与车轴横向力 |
4.4.3.3 轮重减载率 |
4.4.3.4 脱轨系数 |
4.4.3.5 轮对磨耗功率 |
4.4.3.6 纵向与横向粘着系数 |
4.4.4 制动工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 |
5.1 导向增益的选取 |
5.2 迫导向转向架直线动力学性能分析 |
5.3 惰行工况曲线动力学分析 |
5.3.1 离心加速度的影响 |
5.3.2 曲线半径的影响 |
5.4 牵引工况下机车曲线动力学性能分析 |
5.5 车钩力承压时对三种转向架方案的影响分析 |
5.5.1 离心力的影响 |
5.5.2 曲线半径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一种交流内燃机车电磁兼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交流内燃机车国内外发展历史 |
1.2 EMC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电磁兼容标准分类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安排 |
2 160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组成及电磁兼容分析 |
2.1 160 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组成 |
2.2 160 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磁兼容分析 |
2.2.1 交流内燃机车电磁干扰源分析 |
2.2.2 160 km/h交流内燃机车电气设备分布 |
2.2.3 交流内燃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对比 |
2.2.4 交流机车电磁兼容问题引起的故障案例分析 |
2.2.5 电磁兼容技术难点 |
2.3 本章小结 |
3 160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磁兼容设计 |
3.1 电磁拓扑法研究 |
3.1.1 BLT方程的推导 |
3.1.2 相关参数的确定 |
3.1.3 电磁拓扑分析 |
3.2 160 km/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电磁拓扑模型 |
3.2.1 干扰源模型 |
3.2.2 耦合途径的模拟 |
3.2.3 受扰对象构建 |
3.2.4 利用计算机EMC模型的构建及仿真方法 |
3.3 160 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磁兼容电气设计 |
3.3.1 电磁兼容预测 |
3.3.2 优化布线 |
3.3.3 屏蔽 |
3.3.4 接地 |
3.3.5 滤波 |
3.4 本章小结 |
4 160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磁兼容仿真与试验 |
4.1 电磁兼容仿真 |
4.1.1 计算模型与数据 |
4.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 电磁兼容测试 |
4.2.1 机车对外部射频骚扰 |
4.2.2 机车的内部干扰 |
4.2.3 机车静电放电抗扰度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内燃机车三种传动方式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HXN5内燃机车电机对机车信号干扰防护研究[D]. 赵杨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3]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J]. 崔淼,苏敬勤,王淑娟.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2)
- [4]准高速内燃铁路作业车电传动系统研究[D]. 姚欢. 太原科技大学, 2016(11)
- [5]油电混合隧道内燃机车传动系统设计[D]. 张慧闻. 太原科技大学, 2016(11)
- [6]内燃机车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 高丽华. 太原科技大学, 2009(06)
- [7]轨道交通装备滚动试验台一体化测试技术研究[D]. 熊颉. 浙江大学, 2020(12)
- [8]内燃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研究[D]. 朱建伟.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5)
- [9]重载货运机车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D]. 毕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4)
- [10]一种交流内燃机车电磁兼容设计[D]. 蔡红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