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动脉瘤性骨囊肿4例报告

继发性动脉瘤性骨囊肿4例报告

一、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报导(论文文献综述)

洪超[1](2018)在《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研究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行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生存率、肢体功能和假体生存情况。方法:随访2007年至2017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肿瘤医院确诊并进行新辅助化疗和肿瘤假体置换手术的48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两组:股骨远端组和胫骨近端组,其中股骨远端组30例,胫骨近端组18例。随访平均时间32.5个月(6-10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生存情况,术后肢体功能和人工假体情况。利用MSTS评分系统和患者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屈曲范围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和2年假体生存率,并分析术后假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利用Kaplan-Meier方法分别对股骨远端组和胫骨近端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制作生存曲线,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66.7%(P=0.737),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对获得完整随访的29例存活患者进行MSTS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股骨远端组为25.3±2.4,胫骨近端组为23.3±3.4(P=0.091),表明股骨远端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好于胫骨近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着性。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股骨远端组93.5°±6.3°,胫骨近端组87.9°±10.8°(P=0.088),表明股骨远端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范围好于胫骨近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利用Kaplan-Meier方法对股骨远端组和胫骨近端组患者的术后假体生存时间制作生存曲线,两组患者的2年假体生存率分别为70.0%和58.3%(P=0.620),两组患者术后2年假体生存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对可能影响患者2年假体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BMI、肿瘤大小和病理性骨折是影响假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而患者的性别、首诊年龄、肿瘤部位、Enneking分期不是影响患者假体生存的相关因素。术后各类假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4%(5/48),股骨远端组中1例出现假体松动,1例假体周围感染;胫骨近端组中,2例出现假体周围感染,1例假体周围骨折。结论:于本研究接受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短期内具有较好的肿瘤学预后和令人满意的术后肢体功能。股骨远端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屈曲范围好于胫骨近端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着性。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其中病理性骨折、肿瘤大小、患者BMI是影响假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而肿瘤部位、性别、首诊年龄、Enneking分期等对假体生存无显着影响。

司明珏[2](2014)在《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及脊柱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评估》文中研究说明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目的:通过检测Notch五个配体Jagged1、2及DLL(Delta-like)1、3、4在骨巨细胞瘤(GCTb)肿瘤新鲜组织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对Notch受体(Notch14)的研究结果,初步探讨Notch受体及配体在GCTb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瑞金医院骨科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20例GCTb新鲜标本和石蜡固定标本。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和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CTb肿瘤组织中Notch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GCTb肿瘤组织中的Jagged1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主要表达在多核巨细胞胞质内;DLL1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表达在多核巨细胞胞质内和部分单核基质细胞胞质内;DLL3在蛋白水平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主要表达在多核巨细胞胞质内,但在mRNA水平未见表达;DLL4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细胞膜上;Jagged2在mRNA、蛋白水平和免疫组化中均未见表达。结论:Notch受体、配体和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GCTb的发生发展过程。不同的Notch受体和配体结合可介导GCTb不同的生物学行为。DLL1可能与GCTb破骨有关,Jagged1可能与GCTb侵袭性和恶度有关,DLL4可能与GCTb内肿瘤血管的生成和功能有关。活动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对活动脊柱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s, GCTs)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学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两家医疗机构199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行手术治疗的活动脊柱巨细胞瘤30例。所有术前影像资料由两位长期从事肌肉-骨骼影像学诊断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共计18份X线平片、24份CT及21份MRI。结果:30例中,5例位于颈椎、15例位于胸椎、10例位于腰椎。X线平片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包括骨皮质膨胀、“皂泡征”或者单纯溶骨性改变;骨皮质破坏常见;2例病例中可见边缘硬化;无基质钙化或骨膜反应。CT表现与X线平片类似,但CT能够显示更细微的骨质改变。MRI特征性的影像表现为边界清晰、膨胀性的肿块,在T2加权像上呈不均匀中低信号;5例有液平,提示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改变;增强后肿块的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提示肿瘤血供丰富。12例病变向椎管内侵犯,引起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迫。2例侵犯邻近椎体及椎间盘。结论:活动脊柱GCTb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膨胀性、溶骨性病变;在X线平片和CT上可有局部边缘硬化,无基质钙化;在MRI上T2WI为中低信号,由含铁血黄素沉积引起,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依据;内部囊性成分和液平常见也有助于诊断。骶骨原发性脊索瘤、巨细胞瘤和神经鞘膜瘤的CT及MRI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对骶骨脊索瘤(Sacral Chordoma, SC)、骶骨巨细胞瘤(Sacral Giant CellTumor, SGCT)及骶骨神经鞘膜瘤(Giant Sacral Schwannoma, GSS)三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影像学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穿刺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SC22例、SGCT19例及GSS8例。由两位长期从事肌肉-骨骼影像诊断的医师对术前CT及MRI分析以下因素及征象: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上部骶骨/下部骶骨、中央性/偏心性)、病灶内骨残片形态(不规则斑片样/不完整骨包壳)、MRI信号、病灶内囊变(多发小囊/中央大囊)、病灶内出血及液平、纤维间隔、生长方式、椎间盘残留、邻近肌肉及骶髂关节受累情况及椎管内侵犯。结果:SC患者平均年龄为55.1±10.7岁,SGCT患者平均年龄为34.3±10.7岁,GSS患者平均年龄42.4±15.7岁。SC主要位于骶骨下部(S3水平以下)中线部位(77.3%),大多数SGCT(73.7%)和GSS(87.5%)则位于骶骨上部(S4水平以上)呈偏心性生长。三组肿瘤的发病年龄、所在骶骨部位及偏心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肿瘤的骨残片形态、肿瘤内出血及间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规则斑片样骨残片多见于SC(90.9%),不完整骨包壳仅见于SGCT(78.9%);不规则线状间隔见于95.5%的SC和15.8%的SGCT,而GSS未见间隔。多发小囊变主要见于SGCT(73.7%),而中央大囊变区见于所有GSS(100%)。仅SGCT中见到小液平。SGCT主要在骶骨内生长,SC和GSS更常向前突入盆腔,生长方式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骶髂关节侵犯见于27.3%的SC和68.4%SGCT,未见于GSS;邻近肌肉侵犯见于81.8%的SC和68.4%SGCT,未见于G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沿椎管向上侵犯仅见于SC,占50%(11/22)。肿瘤内椎间盘是否残留与肿瘤大小有关(P<0.01),而与肿瘤类型无关(P>0.01)。三组之间的患者性别及肿块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年龄、生长部位(中心性或偏心性、骶骨上部或下部)、骨残片形态、囊变、出血、间隔、生长方式、邻近肌肉及骶髂关节侵犯情况可作为鉴别诊断SC、SGCT及GSS的依据。液平对SGCT、沿椎管向上侵犯对SC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肿块内椎间盘残留与肿瘤大小有关,而与肿瘤类型无关。

于荭[3](2011)在《MRI显示液—液平在骨与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统计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液-液平的发生率。通过分析其数量、大小、所占病变体积百分比及MRI各序列信号特点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0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4例(良性肿瘤146例,恶性肿瘤373例,肿瘤样病变95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MRI图像。48例有液-液平,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19例,肿瘤样病变13例。按照液-液平大小、数量及所占病变体积百分比分别进行分组:设定液-液平直径≥2cm为大液-液平组,直径<2cm为小液-液平组;设定液-液平单发者为单发组,多发者(两个及以上)为多发组;设定液-液平占病变体积百分比<1/2为A组,≥1/2为B组。分别对各组进行卡方检验判断其良、恶性构成比是否有差别。计算以多发、大液平确定良性病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并对其进行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同时分析48例液-液平MRI各序列信号特点,按照液-液平T1WI信号特点分为:上层高信号,下层低信号组(H/L),上层低信号,下层高信号组(L/H),及不显示液-液平组(ND)。通过行×列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间良、恶性构成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别。同时,分别把各组同无液-液平病例组进行比较,判断其良、恶性构成比是否有差别。结果:在614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48例有液-液平,发生率为7.8%(95%可信区间5.8-10.2%)。液-液平在良性肿瘤的发生率(11%,95%可信区间6.4-17.1%)和肿瘤样病变的发生率(15.5%,95%可信区间12.7-18.6%)要高于恶性肿瘤(5.9%,95%可信区间3.1-7.8%)。在发生液-液平的病变中,以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肉瘤及骨转移瘤多见。25例大液-液平组中(直径≥2cm),19例(76%)为良性病变,6例(24%)为恶性病变;23例小液-液平组中(直径<2cm),10例(43.4%)为良性病变,13例(56.6%)为恶性病变。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良、恶性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大液平组发生良性病变的几率高,其是小液平组的4.117(95%可信区间1.119-14.137)倍。多发液-液平36例,良性病变占63.9%(23例),恶性肿瘤占36.1%(13例)。单发液-液平12例,良性病变占50%(6例),恶性肿瘤占50%(6例)。卡方检验显示两组良、恶性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别,并不能通过液-液平的数量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液-液平所占病变体积百分比<1/2(A组)为24例,恶性肿瘤占58.3%(14例),良性病变41.7%(10例);液-液平占病变全部体积百分比≥1/2(B组)为24例,恶性肿瘤占20.8%(5例),良性病变79.2%(19例)。卡方检验显示两组良、恶性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别,B组发生良性病变的几率高,其是A组的5.32(95%可信区间1.485-19.064)倍。多发、大液-液平诊断良性骨肿瘤的敏感度为51.7%、特异度为93.8%,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的可信区间为0.577-0.879。在T2WI上,所有病变中液-液平均呈上层高信号/下层低信号(H/L)改变。在T1WI上,14例液-液平病变呈上层低信号/下层高信号(L/H)改变,71.4%为良性病变,28.6%为恶性肿瘤;22例液-液平病变呈上层高信号/下层低信号(H/L)改变,54.5%为良性病变,45.5%为恶性肿瘤;12例液-液平病变无显示(ND),66.7%为良性病变,33.3%为恶性肿瘤。液-液平呈上层低信号/下层高信号(L/H)信号时,以良性肿瘤居多。分别把L/H组、H/L组、ND组同无液平组良、恶性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仅上层低信号/下层高信号(L/H)组有统计学意义,该组中良性病变发生率高,其他各组同无液-液平进行卡方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对这三组良、恶性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无统计学意义,并不能通过不同T1WI信号的液-液平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结论: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液-液平的发生率为7.8%(95%可信区间5.8-10.2%)。其中良性病变(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更易发生液-液平,其发生率为12%(95%可信区间8.2-16.8%)。随着病变中液-液平直径及所占病变体积百分比的增大,诊断为良性病变的几率也相应增大。当病变中出现多发、大液-液平时,80%为良性病变。假设以多发、大液-液平的出现诊断为良性骨肿瘤的特异度较高(93.8%),但灵敏度较低。此外,液-液平在T1WI呈多种信号改变,当液-液平呈上层低信号/下层高信号(L/H)改变时,良性病变占71.4%。综上所述,液-液平的大小及所占病变体积百分比对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还应结合其他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年龄及临床特点来综合评价。

李维新[4](2010)在《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Back Pain D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20例,射频治疗组(A组),臭氧治疗组(B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组(C组)。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e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1周、3周、2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及术后2个月手术优良率。结果:3组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术后VAS疼痛分值c组低于其他2组(P<0.05),c组术后2个月优良率为80.0%,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与B组疼痛分值及术后2个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微创、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射频或臭氧治疗。

熊明,罗崇军,黎德强[5](2009)在《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20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提高X线检查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均行常规X线检查,其中5例行CT检查。结果枕骨斜坡1例,下颌骨3例,跟骨2例,耻骨2例,肋骨4例,脊柱8例。X线主要表现为多房型溶骨性膨胀性破坏13例,单房型溶骨性膨胀性破坏5例,病灶内可见皂泡样改变,无钙化,病灶边缘无硬化,病灶周围骨质可见钻孔样改变6例。结论平片仍是本病诊断的首先方法,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需行CT和MRI检查,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周永红,冯友权,谭志,陈永强,唐震[6](2008)在《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高对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17例中9例行X线检查,10例CT检查,8例MRI检查。结果:17例发生于扁骨和不规则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表现为,①皂泡状和吹气球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平片4例,CT 8例,MRI 6例;②病灶内骨间隔及骨嵴:平片4例,CT 8例;MRI 5例;③病灶周围骨硬化:平片3例,CT6例,MRI 4例,MRI表现为病灶周围线状低信号影;④骨壳部分断缺:平片2例,CT3例,MRI 2例;⑤液-液平面:CT 5例,MRI 6例;⑥骨膜反应:无;⑦软组织肿块:CT 1例,MRI 1例。结论: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特征与长管状骨大致相仿,螺旋CT及MRI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孙新芬[7](2005)在《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结节性硬化症的皮肤表现和内脏病变背景: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或TSC)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脑、肾、心、肺等重要内脏病变是TS主要死亡原因。目的:为了熟悉TS的特征性皮肤表现和常见的皮肤外病变,以便早期正确诊断本病并及早发现重要内脏器官的病变。方法:对78例TS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包括皮肤科检查、头颅CT和MRI、腹部B超、胸部X线、手足X线及眼科检查。结果:TS常累及皮肤、脑、肾等器官;皮肤表现中色素减退斑最常见、最早出现,81.5%患者数目超过3个;其次常见的是面部血管纤维瘤和鲨革样斑;前额纤维斑块、面部血管纤维瘤和鲨革样斑平均发生年龄分别为2.6、6.0、8.1岁;TS患者头颅CT检查阳性率高。本病容易误诊或漏诊为某一器官病变如结缔组织痣、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癫痫。结论:识别特征性的皮肤表现有助于TS早期诊断,建议临床医师对色素减退斑提高警惕尤其是伴有癫痫的患者或者在婴儿期其数目超过3个者;头颅CT对本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TS明确诊断后应注意患者脑、肾脏等内脏病变的检查和随访。对诊断为腰骶部的结缔组织痣或侧脑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或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患者应想到这些与本病关系较密切,应进一步检查寻找本病的其他证据。第二部分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各脏器损害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背景:结节性硬化症(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以多器官错构瘤为特征的神经皮肤综合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变可涉及三胚层来源的器官。目的:了解TS各脏器损害的病理特征以及各脏器肿瘤是否有共同的细胞来源。方法:观察了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的33例患者各脏器损害(包括皮肤损害20例、脑肿瘤10例、肾脏肿瘤2例、上颌窦肿瘤1例)的病理特点,并采用ABC法进行了GFAP(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神经胶质酸性蛋白)、S—100、NF(neurofilament protein,神经丝蛋白)、Syn(synaptophysin,突触素)、HMB—45、CD34免疫组化分析。采用Weigert法染色观察了20例皮肤损害(8例面部血管纤维瘤、10例鲨革样斑和2例前额纤维斑块)的弹力纤维。部分肿瘤还做了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CK(cytokeratin,细胞角蛋白)、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细胞膜抗原)、VIM(vimetin,波形蛋白)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10例脑肿瘤均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肾脏肿瘤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痛,1例上颌窦肿瘤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样肿瘤。2.脑、肾脏、皮肤、上颌窦各脏器肿瘤损害中CD34均为强阳性。3.面部血管纤维瘤、鲨革样斑和前额纤维斑块中均见胶原纤维增殖,弹力纤维减少。4.脑部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GFAP、S-100、Syn、NF均有不同程度表达,而在皮肤损害、上颌窦肿瘤中均没有表达。肾脏肿瘤中GFAP、Syn、NF均阴性,部分脂肪细胞中S-100阳性。5.HMB—45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平滑肌细胞中阳性,脑部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瘤细胞有部分表达,而在皮肤损害和上颌窦肿瘤中没有表达。结论:1.TS的脑、肾脏、皮肤、上颌窦各脏器肿瘤各有自己的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2.TS的脑、肾脏、皮肤、上颌窦各脏器肿瘤中血管丰富。3.TS各种常见的皮肤损害中胶原纤维增殖,弹力纤维减少。4.TS脑部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瘤细胞兼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免疫表型,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第三部分TS的鲨革样斑与不伴有TS的结缔组织痣的区别目的:了解TS的鲨革样斑与不伴有TS的结缔组织痣有无异同。方法:对10例TS的鲨革样斑和5例不伴有TS的结缔组织痣分别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Weigert法弹力纤维染色和ABC法进行了GFAP、S-100、NF、Syn、HMB—45、CD34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临床上鲨革样斑多发,结缔组织痣一般单发。HE染色中TS鲨革样斑和结缔组织痣均可见胶原增加,后者还可见少量脂肪组织异位,穿插在增殖的胶原纤维中,而这在鲨革样斑中未见有此现象;弹力纤维染色中TS鲨革样斑的弹力纤维在真皮浅层明显减少,而结缔组织痣弹力纤维正常、增多或减少,减少时全层均匀一致。两者的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病变组织区GFAP、S-100、Syn、NF、HMB—45均没有表达,CD34标记的血管都很丰富。结论:虽然TS的鲨革样斑与不伴TS的结缔组织痣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两者有区别,弹力纤维染色染色可以帮助鉴别诊断。第四部分结节性硬化症TSC1基因突变的检测目的:分析TS患者中TSC1基因15、17、18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技术分析了32例患者和其父母的外周血TSC1基因15、17、18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DHPLC洗脱曲线发现一个患者TSC1基因的18号外显子异常峰型,进一步测序发现18号外显子上2285A→G突变(762N→S),患者的父亲也有此突变,但临床上只有色素减退斑和咖啡斑,母亲和正常人群中未见此突变。结论:采用PCR—DHPLC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到TSC1基因一个新的突变,该方法操作方便。

张宏其,李康华,龙文荣,周江南,廖前德,邓展生,龚家琳[8](2002)在《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Z - plate-ⅡTM 和TSRH前路内固定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2 7例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病人 ,结核 19例 ,肿瘤 8例 ;经肋横突切口或剖腰切口进入 ,达病椎前外侧 ,病灶清除后植骨 ;17例采用植骨、Z -plate -ⅡTM固定 ,10例采用TSRH内固定。结果 :2 7例随访 4~ 2 4个月 ,平均 18.6个月 ,术后照片侧弯和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矫正 80 %和 76 % ,植骨在术后 3~ 6个月内、平均 4个月时融合 ;有神经症状者在术后半年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 1.4 4级。结论 :在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的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手术中 ,采用Z - plate-ⅡTM、TSRH内固定 ,是确实可行、有效的。

任进军,王兴宏,何庆奎,黄莉[9](1999)在《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动脉瘤样骨囊肿在临床并不少见,国内已有较多报导及大量分析、研究[1,2]。由于本病X线表现多种多样,差异较大,易发生误诊。笔者收集到我院近1~2年来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这4例术前均未作出正确诊断。结合其影像表现,作一回顾性分...

张华,江浩,丁晓毅,方文强,张欢,潘自来[10](1998)在《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MR诊断》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磁共振在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34例,分析其磁共振表现。全部病例均做磁共振检查。采用常规SE序列,T1W及T2W成像。其中20例同时做了脂肪抑制成像。结果:磁共振诊断正确率为94.1%(32/34)。磁共振征象包括:骨质破坏(30/34);软组织肿块(3/34);关节侵犯(1/34);骨壳(10/34);硬化缘(17/34);钙化(3/34);骨间隔(7/34);囊变坏死(8/34);出血(7/34);软组织水肿(3/34);髓腔水肿(3/34);关节积液(3/34)。结论:磁共振是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磁共振与平片、CT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定性诊断正确率。

二、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报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报导(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及脊柱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摘要
    ABSTRACT
第二部分
    摘要
    ABSTRACT
第三部分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活动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骶骨原发性脊索瘤、巨细胞瘤和神经鞘膜瘤的CT及MRI鉴别诊断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MRI显示液—液平在骨与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探讨液-液平在骨与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资料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椎间盘源性腰痛研究背景与定义
    4.2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
        4.2.1 髓核和纤维环的退变与破裂
        4.2.2 椎间盘内神经分布的异常
        4.2.3 椎间盘内化学物质的刺激
        4.2.4 椎间盘内机械压力的改变
        4.2.5 硬膜外炎症及化学性神经根炎
        4.2.6 疼痛产生的神经传导机制
    4.3 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
    4.4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特殊性辅助检查方法
    4.5 鉴别诊断
    4.6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
        4.6.1 非手术治疗
        4.6.2 手术治疗
        4.6.3 基因疗法及组织工程
        4.6.4 微创治疗
    4.7 射频治疗机理
    4.8 臭氧治疗机理
        4.8.1 化蛋白多糖
        4.8.2 破坏髓核细胞
        4.8.3 抗炎作用
        4.8.4 镇痛作用
    4.9 射频联合臭氧治疗——优势互补性选择
第五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5)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2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表现:
    1.2 检查方法:
2 结 果
    2.1 发病部位:
    2.2 X线表现:
    2.3 CT表现:
3 讨 论
    3.1 病理与分级:
    3.2 X线诊断:
    3.3 鉴别诊断:
        3.3.1 动脉瘤样骨囊肿:
        3.3.2 骨囊肿:
        3.3.3 转移瘤:
    3.4 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的比较:

(7)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的皮肤表现和内脏病变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皮肤粘膜病变
        3.系统病变
        4.本组资料漏诊、误诊情况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病例的照片
第二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各脏器损害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
        2.皮肤损害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2.1 皮肤损害的病理分析
        2.1.1 皮肤损害的H-E染色
        2.1.2 皮肤损害的弹力纤维染色
        2.2 皮肤损害的免疫组化分析
        3.内脏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3.1 脑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3.1.1 脑肿瘤的病理分析
        3.1.2 脑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3.2 肾脏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3.2.1 肾脏肿瘤的病理分析
        3.2.2 肾脏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3.3 上颌窦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3.3.1 上颌窦肿瘤的病理分析
        3.3.2 上颌窦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4.综合分析
    照片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的鲨革样斑与不伴结节性硬化症的结缔组织痣的区别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临床表现比较
        2.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病理比较
        3.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弹力纤维染色
        4.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免疫组化分析
        5.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微血管密度的比较
    照片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TSC1基因突变的检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照片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语
综述
    1.结节性硬化症
        参考文献
    2.结节性硬化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勘误表

(8)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前路内固定的重要性
    3.2 前路内固定器械的选择
    3.3 术中注意事项

四、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报导(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临床疗效研究[D]. 洪超.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 [2]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及脊柱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评估[D]. 司明珏.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3]MRI显示液—液平在骨与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价值[D]. 于荭.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4]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研究[D]. 李维新. 中南大学, 2010(03)
  • [5]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20例报告)[J]. 熊明,罗崇军,黎德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9(04)
  • [6]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 周永红,冯友权,谭志,陈永强,唐震. 放射学实践, 2008(08)
  • [7]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孙新芬. 复旦大学, 2005(02)
  • [8]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J]. 张宏其,李康华,龙文荣,周江南,廖前德,邓展生,龚家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19)
  • [9]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报告[J]. 任进军,王兴宏,何庆奎,黄莉.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9(08)
  • [10]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MR诊断[J]. 张华,江浩,丁晓毅,方文强,张欢,潘自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1998(03)

标签:;  ;  ;  ;  ;  

继发性动脉瘤性骨囊肿4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