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中廊坊某场地动力响应探讨

唐山地震中廊坊某场地动力响应探讨

一、廊坊某场地在唐山地震中动态反应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飞[1](2021)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展建筑抗震能力影响因子(下文简称“抗震因子”)调查,预测地震情景下的建筑破坏比,是编制区域防震减灾规划、制定区域抗震设防水准的重要依据。受“保障生命”的抗震设计思路影响,传统的单体建筑抗震能力验算重点在于研究单体建筑的物理响应机制、建立建筑破坏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影响建筑破坏率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加权,建立了丰富的区域建筑震害预评估模型。近年来,在“保障性态”的抗震设计新思路下,建筑抗震能力评估不仅考虑建筑本身的破坏概率,还增加了“建筑使用功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社会影响方面的考虑。在传统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体系中引入“设防水准、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空间分布差异显着的因素,综合开展城市群、建筑群建筑抗震能力,构建地震情景,预评估建筑破坏比、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前建筑抗震能力评估的新趋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对我国的建筑抗震因子数据调查提出了“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需求。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建筑基础数据库不完整,加之,传统实地调查方法难度大、成本高且效率较低。如何建立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大范围建筑抗震因子调查方法,建立适合大空间尺度的震害预评估流程,是我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建筑群震害预评估中的抗震因子参数难获取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各类遥感数据与Web大数据信息相结合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方法,结合灯光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人口与经济等承灾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遥感的震害预评估流程与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建筑震害等级和震害指数,研究了影响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类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相位特征”等遥感指数与建筑“轮廓、高度、年代”等抗震因子的关系,介绍了各类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基于遥感提取的建筑抗震因子(下文简称“遥感抗震因子”)概率化分布特点,给出了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方法。(2)构建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与方法。结合Web大数据改进了K-means影像分类算法,提出了网络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的建筑区快速提取技术,提取精度可达到90%以上;针对国内建筑属性数据库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乡镇、农村”三级抽样的建筑抗震因子获取方法,评估了“人口普查数据”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建筑属性分布率随时间变化特征,在双侧精度99%置信区间内,全国各省份建筑属性结构在10年内无显着变化。最终认为,“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建筑属性分布概率可作为区域建筑抗震因子参数输入区域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模型。(3)建立了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方法与流程。基于机器学习的Seg Net模型建立了基于GF-2的0.8m分辨率建筑轮廓提取方法,平均提取精度92.14%;提出了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 SAR)相位残差的建筑高度提取方法,结果的误差均值为-0.06层,误差均方差为2.01层(样本最大楼层数为29层),能够满足建筑易损性曲线评估模型的要求;建立了基于时序光学遥感数据和web大数据的建筑年代变化检测方法,90年代以前老旧建筑的识别率46.15%,90年代建筑识别率63.55%,2000-2010年建筑识别率84.23%,2010年以后建筑识别率90.91%;尝试基于PS-In SAR的时序形变数据,探索考虑大型建筑热胀冷缩系数的结构鉴定方法,结构判别精度可达到70.17%。(4)分别以首都圈和四川为研究区,基于模糊评价法与建筑易损曲线,实现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建筑震害预评估。以首都圈当前建筑震害因子数据为例,复现1976年唐山地震,预评估了首都圈建筑群破坏比,产出县域尺度的建筑抗震指数与模拟的宏观地震烈度;以四川省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遥感数据为例,模拟了2008年四川省建筑震害、震中区县人员伤亡及建筑经济损失,验证了本方法的震害损失预评估精度。

孟俊林[2](2020)在《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与规划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各类设施越发密集,城市系统日趋复杂,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城市的威胁也大大增加。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历次重大地震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城市医疗系统作为城市系统中的关键子系统之一,常态下承担着基本的医疗救治工作,灾后更是在第一时间参与医疗救援。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医疗系统中的各类医疗机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医疗机构甚至会出现救护功能丧失殆尽的情况。震害多发环境下,城市安全诉求对城市医疗系统韧性建设及相关研究有着迫切需要,提高城市医疗系统韧性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地震灾害下的城市医疗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降低城市医疗系统抗灾易损性,提升城市医疗系统韧性为主要目标,对城市医疗系统中医疗设施的空间布局、医疗救援能力、医疗设施抗震能力、应急组织准备能力及与城市其他系统的耦联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根据医疗系统的功能、特点和恢复过程,制定韧性指标,构建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指标体系,提出医疗系统抗震防灾对策。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韧性视角下,以地震灾害下的城市医疗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韧性、韧性城市等韧性相关文献的学习研究和医疗系统防灾的认识,明确了城市医疗系统韧性概念及特征。2.依据韧性功能模型曲线特征,以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的表征为基础,从鲁棒性(R1:Robustness)、冗余性(R2:Redundancy)和效率性(R3:Efficiency)三个方面阐述城市医疗系统韧性,明确对城市医疗系统韧性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构建城市医疗系统韧性体系。3.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构建城市医疗系统初级指标体系,经相关领域专家筛选评估确定最终的评估体系。采用数理分析法、层次分析和德尔菲法,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并给出评分标准和等级说明。4.以权重结果为依据,按照三级评分标准,对评估体系进行实践检验,以国内某城市中心城区医疗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韧性提升建议。城市医疗系统防灾韧性的总目标是保障医疗设施在震时救治功能不中断、人员能更快地进入救护状态。所以,针对国情制定一套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体系对我国应急医疗救援体系来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夏朝旭[3](2020)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造成的破坏及损失的巨大性,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呈现出了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的研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和基于地震动参数2类。其中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对于建筑基础资料要求严格且准确,造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基于地震动参数方法大多基于一定数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数据构建模型,造成了模型方法的区域局限性明显。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震例数据的统计拟合分析,提出致死性水平的概念,构建致死性水平矩阵及基于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以及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震前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致死性水平概念。所谓致死性是区域中各种可能导致震后人员死亡因素的综合可能性或者水平。描述致死性的最好指标,是地震导致的人员死亡率,每次地震的各种致死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都被综合反映在了灾区人员死亡率上,特别是分烈度的人员死亡率。致死性水平从高到低,对应着建筑物损毁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次生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救灾救援交通条件的从差到好等。(2)构建致死性矩阵。基于历史地震中分烈度死亡率数据拟合结果的分组特征,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现象,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的结果,以及对于标志性震例的认定,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每个震例分组所反映出的人员死亡率和致死性水平有关。按照历史震例的分组特征,结合±50%的误差要求,将致死性水平分为了A-K的11个等级,并对每一级致死性水平的区间范围进行了定义,结合震例分组中的历史地震的真实死亡率,并以标志性地震作为制约,将每一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划分为了11个分隔区间,每一个震例分组对应一个致死性水平等级,也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分组。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了11个等级区间,每一个等级对应一组VI-XI度的人员优势死亡率数据。(3)构建基于致死性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在确定区域致死性等级的情况下,结合等级下各个烈度的人口数量和时间调整系数来进行人员死亡数量的快速评估,并从历史震例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开展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计算,同时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确定每种建筑物类型的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并在此区间范围值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建筑物类型影响因素的种类和权重比例,以及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种类和权重比例,构建了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方法。(5)结合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内容,论述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模型在预评估等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实地调查中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模型,能够为实地调查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历史震例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一般相差3-16倍之间,均值在10倍左右,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对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拟合分析,发现历史地震的分组特征,位于不同区域的震例,可能位于同一分组内,即有些相距遥远的地震区域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而相邻区域的震例却可能位于不同的分组中,即一些相邻区域的地震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历史震例死亡率不能随意引用。(2)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发现历史震例分组特征代表的是人员死亡率分隔区间,指示的是区域致死性水平的不同。位于同一省份的不同震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说明即使同省份的相邻区域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而相距甚远的不同省份的震例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死亡率,说明一些并不相邻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致死性水平。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其所代表的致死性水平和人员死亡率有关。基于分组特征,将致死性水平分为11级,每一级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区间,结合历史震例的真实数据,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致死性水平等级越高,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越大,致死性水平与人员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基于历史震例数据中的建筑物破坏比例数据,构建了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同时基于建筑物类型和比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其中土坯结构的区间范围在0.85-1之间,土木结构在0.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0.6-0.9之间,石木结构在0.55-0.9之间,砖混结构在0.25-0.7之间,木结构在0.2-0.4之间,框架结构在0.1-0.3之间,钢结构在0.05-0.15之间,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是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4)以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基础,通过对每一类建筑物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权重计算,构建实地调查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构建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结合已经开展的江苏省盐城市和宿迁市的“乡乡到”预评估实地调查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调查方法的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5)基于致死性水平矩阵构建了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确定区域致死性水平前提下,基于等级对应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和各个烈度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快速评估计算,8次历史地震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量处于同一数量级,误差在±30%之内,22次地震的实际应用发现,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震级的地震,评估结果的误差均在±30%之内,说明基于致死性水平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张塬[4](2020)在《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震害表明,砂土液化是一种典型的地震地质灾害,是造成地基失效和工程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是地震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深入探索砂土液化研究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液化判别方法,对准确评价工程场地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松原市规划区液化砂土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的液化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双曲线判别新公式。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松原地震液化调查数据的回判以及新疆巴楚地震、新西兰地震液化调查数据的预判分析,对本文提出的双曲线判别公式的适用性和判别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验。采用四种判别方法对松原市规划区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讨论分析了不同判别方法导致分区不同的原因,其研究成果被松原市防震减灾规划所采用,也为砂土液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介绍了砂土液化机理和液化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砂土液化判别方法优缺点及其适用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2.收集分析了松原市规划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工程场地勘察报告等资料。开展了松原2018年5.7级地震砂土液化现场调查、钻探取样、现场测试等工作,得到了开展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研究的基础性资料。3.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现有规范方法的不足,以唐山地震、通海地震、海城地震、松原地震等198组液化数据为基础,建立双曲线液化判别公式。通过采用巴楚地震、新西兰地震液化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证明该新公式可用于松原规划区砂土液化判别及液化分区工作中。4.采用规范法、剪切波速法、Seed-Idriss简化法及双曲线判别公式对松原市规划区砂土进行判别,并进行了液化分区,编制了松原市规划区不同烈度作用下的砂土液化分区图,并就不同判别方法的分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其产生的原因。

张艳[5](2020)在《承压含水层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的水动力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循环荷载作用下含水层水动力过程的物理机制解释是当前地震地下流体研究和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核心问题在于含水层孔压积累和消散的定量计算模型的完善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然而由于缺少场地条件下含水层内部观测数据,含水层孔压变化很难直接观测。封闭良好的承压水井能灵敏地反映含水层内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因此利用承压井水位波动反映含水层孔压积累和消散过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这一研究工作既能一定程度上解释地震波引起井水位变化的物理机制,又能为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承压井水位对地震波响应现象为研究背景,系统分析了承压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的水动力过程,结合Biot固结理论、流体力学理论和渗流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反映承压含水层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的含水介质应力应变-渗流-井流耦合的水动力过程理论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含水介质动应力与地下水渗流动力过程的耦合过程以及地下水渗流与井流耦合过程,以场地震例和室内振动台实验为背景,对水动力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取得成果如下:(1)以承压井水位对地震波响应为背景,提出了含水层孔压及承压井水位对地震动应力响应概念体系。通过全面分析承压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的水动力过程,提出了循环荷载、含水层形变、孔隙压力变化和井水位变化4个层次,弹性力学响应、渗流力学响应和水力学响应3个环节以及流固耦合、渗流-井流耦合的2个耦合过程。(2)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平衡和渗流力学原理,建立了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承压含水层孔压动态响应方程。水平循环荷载是触发地下水渗流的重要外动力因素,而地下水渗流产生的渗流力和循环荷载产生多孔含水介质动应力共同作用引起了含水层孔隙压力的变化。基于此,孔压的动态响应方程应是渗流条件下渗流力平衡模型和动应力作用下含水介质应力-应变力学模型的耦合模型。在探讨渗流力与循环荷载作用下含水介质渗流与变形机理的基础上,考虑水平荷载引起岩土体介质不对称性变形特征,拓展了Biot固结模型,建立了水平循环荷载下承压含水层孔压响应理论模型。(3)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以井中水柱为研究对象的井流动力学方程和井流运动方程,并分析了井结构参数对井流动力学方程的影响。本文概化了井流动力模型,在简化了水流从含水层到井的交互流动过程中的水头损失和井储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力的作用引起井中水流的运动特征。(4)建立一个以井为中心的井-含水层井流-渗流系统,通过井边界条件耦合渗流和井流模型,重新构建了含水层渗流动力条件下的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的动应力-渗流-井流耦合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数学模型求解,得到含水层超孔压变化与平均动应力变化的关系和承压井水位与动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将过去的散点模型进行耦合成为连续的水动力模型,对水动力过程解释更加完整。(5)开展了井-孔隙承压含水层系统对单一频率正弦波荷载的振动台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和分析,揭示了渗流与静水两种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承压井水位对振动响应均出现振荡上升、振荡下降和振荡型特征规律;实验中含水层孔压变化是动应力与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方程建立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定量分析,阐明了动应力作用下影响承压井水位变化的因素的主次关系。

李倩[6](2020)在《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追本溯源,韧性(Resilience)是物理学领域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首次将韧性概念与自然灾害联系起来。21世纪初期,韧性城市这一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被提出,随后,对国家韧性、社区韧性、工程系统韧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发展至今。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编撰系列丛书,详细阐述灾害韧弹性概念。目前对工程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范畴包括建筑结构、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等,但研究成果普遍较少,且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展开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完成工作及取得成果: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应采取的抗震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作为输入基准;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损伤指数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重要性系数,建立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抗震应急措施中总结可以提升地震安全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人力资源储备为输入基准对供水系统进行维护或维修;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功能指数模型,为了模拟震后恢复过程建立了本地区人力资源评估模型,根据单体元件的恢复时间及所需人力资源计算供水系统恢复时间,根据单体元件的损失比计算供水系统恢复费用,建立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震后恢复措施及过程中总结可以提升震后可恢复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相关研究。根据灾害韧性的核心内涵,建立了基于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震后可恢复性评价的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针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这一指标进行研究,建立了震害率与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估算地震韧性4个等级下的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且可以得到相应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下,震后及恢复期间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

刘倩[7](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的严重性、突发性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防震减灾工作的必要性是不容忽略的。为了使防震减灾工作真正的做到“预防为主”的原则,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及空间分析的功能可以对城市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的、通用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建筑物抗震能力、生命线抗震能力(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应急避难场所能力五大类。首先对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震带等情况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其计算分析结果找出研究区域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地点及震级,在设定地震震级及地震动影响场的范围后,分别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城市抗震能力分析。建立SQL Server2008和Personal Geodatabase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连接,对城市抗震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储存。并绘制各类信息专题图,便于系统直接调用数据库内信息,并将系统计算结果进行储存。以Arc GIS10.2为开发平台,使用C#与AE技术建立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管理分析、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危险性分析、建筑物、生命线等抗震能力分析、规划文件管理等功能。将各模块抗震能力分析方法进行整理、编写代码嵌入数据库,在系统进行计算时调用,得出抗震能力评价结果。并以实例进行系统演示,最后得出研究区综合抗震能力等级,系统根据计算结果找出城市抗震的薄弱地带,为防震减灾部门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图62幅;表30个;参59篇。

刘伟[8](2016)在《4.20雅安地震灾后重建建筑规划设计实践—飞仙关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区大量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明确提出了科学评估、科学规划、科学重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依靠和发挥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借鉴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一定能够重建美好家园,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1。”因此,芦山县飞仙关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的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既具备解决灾后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也具备为将来川西地区可能出现的同类型援建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经验和参考价值的长远意义。本文以雅安市芦山县飞仙关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项目设计实践为研究课题,在了解了国内外有关灾后重建研究的发展概况后,通过对川西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包括场所空间形态、传统民居构成、地域建筑符号)和现阶段我国的抗震技术的研究,结合川西地区历史名镇和灾后重建的典型案例调研,总结出了川西地区乡村聚落地震灾后重建策略,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之后文章又依托本项目,描述了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工作流程,展示了各阶段的成果,并对多方配合施工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将来川西地区可能出现的同类型重建工程设计提供可借鉴之处。

黄静宜[9](2016)在《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工程建设中必须回答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这一问题,因此,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是当前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城市防灾规划、工程建设以及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地震地表破裂问题的研究中,工程上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发震断层发生强震时,地表产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如果产生地表破裂,破裂的长度和宽度多大,覆盖的范围有多大;第三,在覆盖范围内可能产生哪些震害。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地表破裂的发生受断层的活动性、强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且与地震的发生一样,地表破裂的产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建设、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计算方法、破裂规模的估计和地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综述。本文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地震地表破裂这一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历程,评述了当前地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这一部分工作对有兴趣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建立了有工程特色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广泛收集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核实,给出了可靠度的标识,制定了数据录入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丰富的地表破裂的数据资料库。这一工作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3、本文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表破裂评价中。逻辑回归分析是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由于对自变量约束弱化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和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原理和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适宜性,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分级,应用SPSS软件及matlab程序进行了数据计算和显着性检验,并用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等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评估是合适的。这一工作实现了地表破裂评估结果的概率表达。4、统计给出了地表破裂的几何参数与震级的关系。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地表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与震级的关系,分别给出了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中国西部走滑断层、中国西部正断层和中国西部逆断层对应的统计关系式,给出了相关系数和剩余方差。同时,统计了震级分别为6.0-6.4、6.5-6.9、7.0-7.4、7.5-7.9和8.0-8.5时,不同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量的发生频度。上述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震级与地表破裂参数关系式。5、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本文在综合考虑断层的活动性、发震断层的上限震级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基础上,应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性的概率评估方法和几何评估方法,给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危险性分级和工程评价的建议。本文的这一工作推进了活断层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为工程场地活断层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建立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将Logistic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中,实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表达,丰富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评估的工作流程和统计给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参数表达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秦昆[10](2016)在《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在众多城市中拥有各类遗址空间,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更新步伐加快,历史遗迹的空间也越来越局促,遗址保护开发的问题也日益严峻,遗址到底应该保护还是应该合理利用已成为不少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这背后隐藏的实则是建筑界与文物保护部门两派学者长期以来的观念博弈。遗址到底应该保护还是利用?这个度应该如何去把握?如何正确认识遗址的价值内涵?这都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寻求遗址的开发与利用的平衡点作为初衷,满足对遗址的保护要求及城市的发展要求,以文化传承的最终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在保护与利用方面较为典型的遗址公园案例进行分析,并立足于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方案实例,试图探寻总结出一套相对合理的遗址保护开发手段,既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又能对遗址由被动保护转变为积极保护,以此提高遗址的文化传承能力。本论文分为探究性与实践性两个部分,共6章。前四章为专题研究部分,通过对我国遗址空间目前面临的现状和文物界及建筑界对遗址保护利用的态度博弈,提出如何利用遗址公园寻求遗址开发利用的平衡点的问题,进而解析遗址公园的典型案例,考据隋唐天坛的空间形制及礼仪秩序,探究此类型遗址公园设计如何进行空间设计与文化传承,使得城市与遗址实现互利。第五章为应用研究部分,将总结出的设计策略运用到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的设计创作当中,将天坛遗址公园塑造成遗址保护稳妥、文化表达严谨、空间设计合理、功能利用惠民的“以址传文,以文承园,以园衍业,以业惠城”的多效联动模式。论文的最后总结了对遗址的保护利用的平衡问题的解决方式,概括了遗址公园的空间设计和文化表征相对合理的解决手法,并对我国遗址保护利用前景进行了一些预测,进而探索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的契机、挑战与模式可能性。

二、廊坊某场地在唐山地震中动态反应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廊坊某场地在唐山地震中动态反应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抗震能力与震害预评估研究
        1.2.2 震害预评估方法及震害影响因子研究
        1.2.3 利用遥感技术的建筑特征提取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2.1 建筑震害等级与抗震能力
        2.1.1 建筑破坏等级与震害风险
        2.1.2 震害风险指数与建筑抗震能力
    2.2 建筑抗震能力的影响因子
        2.2.1 建筑结构类型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2.2.2 建筑设防标准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2.2.3 建筑侧向刚度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2.2.4 其它影响因素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2.3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2.3.1 光学遥感影像的建筑轮廓提取
        2.3.2 基于干涉测量的建筑高度提取
        2.3.3 基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建筑年代提取
    2.4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抗震能力综合评估
        2.4.1 建筑结构易损曲线模型
        2.4.2 基于遥感震害因子的结构易损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建筑群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3.1 建筑群抗震因子快速提取方法
        3.1.1 建筑群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与抗震因子
        3.1.2 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
    3.2 结合Web数据的遥感影像快速分类
        3.2.1 改进K-means初始类中心点的影像分割
        3.2.2 基于Web数据源的建筑群行政类别提取
        3.2.3 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
    3.3 基于博弈分类模型的建筑群不透水面提取
        3.3.1 不同博弈假设的建筑群提取
        3.3.2 遥感建筑群提取结果优化
    3.4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取值
        3.4.1 全国建筑抗震因子概率分布特征
        3.4.2 全国5-10 年内人口普查数据可用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4.1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提取方法
    4.2 单体建筑轮廓与楼层数提取
        4.2.1 基于SegNet神经网络的建筑轮廓提取
        4.2.2 基于时序PS-InSAR的楼层数提取
    4.3 建筑建成年代的遥感变化检测
        4.3.1 中低分辨率遥感的建筑区变化检测方法
        4.3.2 高分辨率遥感的建筑轮廓变化检测
    4.4 基于建筑遥感特征的结构分布概率提取
        4.4.1 基于高度与年代的建筑结构经验判定模型
        4.4.2 考虑建筑材料特性的结构判定模型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灯光遥感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5.1 基于遥感技术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5.1.1 震害损失预评估原理
        5.1.2 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5.2 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破坏比预测参数
        5.2.1 建筑抗震性能水准及量化指标
        5.2.2 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参数
        5.2.3 建筑震害矩阵
    5.3 基于灯光遥感的受灾人口与经济密度估计
        5.3.1 灯光遥感数据
        5.3.2 基于不变目标区的灯光遥感数据校正
        5.3.3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经济密度估计
        5.3.4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人口密度估计
    5.4 震害损失比预测方法
        5.4.1 建筑经济损失预评估方法
        5.4.2 建筑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预评估方法
    5.5 小结
第六章 遥感抗震因子在震害损失预评估中的应用
    6.1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遥感提取及建筑震害预评估应用
        6.1.1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
        6.1.2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提取
        6.1.3 基于唐山地震情景的首都圈震害预评估
    6.2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震害预评估验证——以汶川地震为例
        6.2.1 研究区概述
        6.2.2 研究区建筑破坏比预测结果
        6.2.3 研究区建筑损失比预测
        6.2.4 研究区损失预评估结果对比验证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2)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与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震灾害背景
        1.1.2 城市医疗系统受灾背景
        1.1.3 城市医疗系统韧性建设是必然趋势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韧性研究现状
        1.3.2 城市医疗系统韧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
        1.4.1 灾害范围
        1.4.2 城市医疗系统范围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韧性
        2.1.2 城市韧性
        2.1.3 城市抗震韧性
        2.1.4 城市医疗系统
    2.2 城市医疗系统韧性
        2.2.1 城市医疗系统韧性
        2.2.2 城市医疗系统韧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震灾害下城市医疗系统的韧性表征
    3.1 地震灾害下的城市医疗系统
        3.1.1 城市医疗系统地震灾害特点
        3.1.2 地震灾害中影响医疗韧性的要素总结
    3.2 城市医疗系统的韧性功能曲线的构建
        3.2.1 韧性功能曲线
        3.2.2 城市医疗系统韧性功能曲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体系构建
    4.1 评估体系建立的基础
        4.1.1 指标选取的依据
        4.1.2 指标选取原则
        4.1.3 评估方法选择
    4.2 评估体系构建
        4.2.1 评估指标的确定
        4.2.2 指标的说明
    4.3 评估体系指标权重计算
        4.3.1 指标因子权重计算方法简介
        4.3.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4.3.3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4.3.4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4.4 评估体系指标权重汇总及结果分析
        4.4.1 评估指标权重汇总
        4.4.2 评估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4.5 指标评分标准及评估结果等级说明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医疗系统规划韧性设计对策
    5.1 韧性提升策略重点
    5.2 风险评估与有效避让
    5.3 医疗建筑工程抗震能力提升
    5.4 应急基础设施抗震及冗余能力提升
    5.5 震后医疗救治能力提升
        5.5.1 日本防灾医院的建设经验
        5.5.2 我国防灾医院建设
        5.5.3 城市防灾医疗网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医疗系统韧性评估体系的实例应用
    6.1 背景概述
    6.2 实例计算
        6.2.1 实例计算医疗设施应急反应时间评估结果
        6.2.2 指标打分及结果汇总
    6.3 结果分析
        6.3.1 得分评定
        6.3.2 指标得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现状
        1.2.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1.3 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论文数据基础
    2.1 我国历史地震数据
        2.1.1 历史地震数据
        2.1.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数据
        2.1.3 不同类型建筑物比例数据
    2.2 基于“乡乡到”的实地调查数据
    2.3 致死性评估模型验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致死性水平矩阵
    3.1 引言
    3.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
        3.2.1 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现状
        3.2.2 烈度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3.3 人员死亡率拟合
        3.3.1 拟合曲线的分组
        3.3.2 历史震例的分组
    3.4 致死性水平
    3.5 致死性水平分级
    3.6 死亡率分组
        3.6.1 各个等级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确定
    3.7 致死性水平矩阵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死性水平模型
    4.1 引言
    4.2 历史地震建筑物破坏比
        4.2.1 建筑物整体易损性水平计算方法
        4.2.2 烈度系数及建筑物破坏比
    4.3 人员死亡率影响因素确定
    4.4 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4.4.1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因素
        4.4.2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系数模型
    4.5 区域致死性水平模型
        4.5.1 历史地震区域致死性水平
    4.6 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
        4.6.1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
        4.6.2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方法
    5.1 引言
    5.2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区间
    5.3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5.4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
    5.5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
    5.6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致死性水平死亡评估方法与应用
    6.1 引言
    6.2 致死性水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6.3 模型有效性评价
        6.3.1 历史地震检验
        6.3.2 模型方法对比验证
        6.3.3 实际地震应用
    6.4 模型方法的预评估应用
        6.4.1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6.4.2 实地调查方式
    6.5 实地调查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盐城市142个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附录2 宿迁市139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松原市规划区地震灾害概况
    2.1 引言
    2.2 松原市规划区地震灾害
    2.3 松原5.7 级地震液化震害
    2.4 场地勘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松原市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
    3.1 引言
    3.2 规划区区域概况
    3.3 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
    3.4 区域主要断裂带
    3.5 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
    3.6 规划区可液化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松原场地的液化判别新公式
    4.1 引言
    4.2 液化判别的新公式
    4.3 新公式的可靠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
    5.1 引言
    5.2 基于规范法的砂土液化判别
    5.3 基于剪切波速测试的砂土液化判别
    5.4 基于Seed-Idriss简化法的砂土液化判别
    5.5 基于双曲线判别公式的砂土液化判别
    5.6 不同判别方法砂土液化分区的差异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附录A 1980 年以后对规划区产生影响的地震统计
附录B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中172 组现场标贯点的测试数据判别情况
附录C 我国大陆地区松原地震中26 组现场标贯点的测试数据判别情况
附录D 巴楚地震数据库
附录E 新西兰地震数据库
附录F 采用规范法进行勘察报告验算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承压含水层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的水动力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循环荷载的概念
        1.2.2 井水位对地震波响应
        1.2.3 循环荷载实验研究
        1.2.4 地下水动力过程研究
    1.3 研究现状评述
    1.4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水动力过程耦合理论
    2.1 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的水动力方程
        2.1.1 基本流态
        2.1.2 连续性方程
        2.1.3 能量方程
        2.1.4 动量方程
    2.2 基于水均衡理论的水动力过程耦合理论
        2.2.1 基本物理假设
        2.2.2 状态方程
        2.2.3 达西公式
        2.2.4 连续性方程
        2.2.5 渗流基本方程
    2.3 BIOT固结耦合理论
        2.3.1 基本物理假设
        2.3.2 应力平衡方程
        2.3.3 本构方程
        2.3.4 几何方程
        2.3.5 固结微分方程
        2.3.6 连续性方程
    2.4 循环荷载-渗流-井流水动力过程耦合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荷载下孔压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问题提出与基本假设
    3.3 循环荷载下含水层孔压响应基本方程
        3.3.1 介质变形和超静水孔压变化机理探讨
        3.3.2 基本方程具体描述
    3.4 两种模型的探讨
        3.4.1 循环荷载下承压含水层水动力条件讨论
        3.4.2 无渗流条件下含水层无渗流时孔压响应模型
        3.4.3 渗流条件下含水层孔压响应解析解
    3.5 拓展模型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环荷载下承压井水位响应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4.3 井流模型具体描述
        4.3.1 井流连续性方程
        4.3.2 井流动量方程
    4.4 井流-渗流耦合模型
        4.4.1 井-含水层系统物理模型与基本假设
        4.4.2 耦合模型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承压井水位同震响应实例分析与验证
    5.1 引言
    5.2 研究区井-含水层系统背景概况
    5.3 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
        5.3.1 地震目录
        5.3.2 同震水位变化特征
        5.3.3 井水位响应与地震波的关系
        5.3.4 含水层渗透参数变化
    5.4 理论计算
        5.4.1 井水位响应频率-振幅谱
        5.4.2 概念模型与参数获取
        5.4.3 理论与实测放大因子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承压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实验分析与验证
    6.1 引言
    6.2 实验设计基本思路
    6.3 实验装置及工况设计
        6.3.1 实验装置及传感器布置
        6.3.2 实验工况
    6.4 实验结果分析
        6.4.1 加速度响应特征
        6.4.2 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
        6.4.3 井水位响应特征
    6.5 水动力过程
    6.6 数据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循环荷载下水动力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7.1 引言
    7.2 振动特征
    7.3 介质弹性参数
    7.4 渗流参数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韧性含义的演变过程
        1.2.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
        1.2.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
        1.2.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基础及关键问题
    2.1 引言
    2.2 供水系统简介
    2.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研究基础
        2.3.1 供水管网震害预测
        2.3.2 水池震害预测
        2.3.3 水池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2.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研究基础
        2.4.1 供水管网功能失效分析方法
        2.4.2 供水系统地震破坏损失比
        2.4.3 供水系统震后恢复统计分析
    2.5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关键问题
        2.5.1 明确供水系统地震韧性概念
        2.5.2 评价模型的输入基准
        2.5.3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
        2.5.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2.6 小结
第三章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3.1 引言
    3.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定义
    3.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等级划分
    3.4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
        3.4.1 评价指标
        3.4.2 重要性系数
        3.4.3 地震安全性指数
        3.4.4 评价流程
    3.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3.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震害
        3.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3.5.3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分析
        3.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管网地震安全性评价
    3.6 小结
第四章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1 引言
    4.2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定义
    4.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4.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
        4.4.1 评价指标
        4.4.2 人力资源评估模型
        4.4.3 恢复时间与恢复费用计算
        4.4.4 震后可恢复性指数
        4.4.5 评价流程
    4.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恢复情况
        4.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5.3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5.1 引言
    5.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5.2.1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5.2.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等级划分
    5.3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
        5.3.1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概念
        5.3.2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步骤
        5.3.3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
        5.3.4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关系曲线
    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2017年供水行业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7)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震灾害的严峻性
        1.1.2 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1.1.3 GIS与城市抗震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1.2.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城市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2.1 建筑物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2.1.1 震害因子的确定
        2.1.2 震害指数计算
    2.2 地震危险性分析
        2.2.1 潜在震源区划分
        2.2.2 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
        2.2.3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2.3 生命线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2.3.1 供水、供气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2.3.2 供电系统抗震能力
        2.3.3 交通系统抗震能力
第3章 预警及救援能力
    3.1 监测预警能力分析
    3.2 应急救援能力分析
    3.3 应急避难场所抗震能力分析
    3.4 综合评价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
    4.1 基于Arc 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
        4.1.1 Arc GIS软件
        4.1.2 Arc GIS Engine组件说明
        4.1.3 编程语言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功能
        4.2.2 系统结构框架
    4.3 系统数据库
        4.3.1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4.3.2 数据录入储存
    4.4 系统详细设计
        4.4.1 文件管理
        4.4.2 数据编辑
        4.4.3 地震信息管理
        4.4.4 城市基本信息
        4.4.5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4.4.6 地震管理条例
        4.4.7 系统管理
        4.4.8 帮助
第5章 系统演示
    5.1 概述
    5.2 数据库建立
    5.3 功能演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避难场所信息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4.20雅安地震灾后重建建筑规划设计实践—飞仙关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安居问题
        1.1.2 宜居问题
        1.1.3 兴业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灾后重建
        1.3.2 建筑设计方法
        1.3.3 旅游业聚落
        1.3.4 雅安地震灾区与川西地区的关系
    1.4 国内外有关地震灾后重建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地震灾后重建研究
        1.4.2 国内地震灾后重建研究
        1.4.3 国内地震灾后重建实践
        1.4.4 现阶段研究成果的缺陷与不足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雅安地震灾后重建设计的影响因素
    2.1 建筑震害与抗震技术
        2.1.1 常见建筑震害现象及形成原因
        2.1.2 国家规范的抗震设防要求
        2.1.3 建筑抗震设计技术
    2.2 川西地区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2.2.1 川西传统聚落形态
        2.2.2 川西传统民居的风格特征
        2.2.3 川西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
    2.3 雅安地震灾区震后的产业规划
        2.3.1 震后产业规划的总体目标
        2.3.2 震前经济状况和产业格局特征
        2.3.3 震后产业选择方向
    2.4 本章小结
3 川西地区震后重建设计的经验总结
    3.1 项目选址经验
        3.1.1 重建选址应安全可靠
        3.1.2 服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3.1.3 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
    3.2 总平面规划经验
        3.2.1 总平面抗震设计
        3.2.2 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3.2.3 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
        3.2.4 案例分析
    3.3 建筑单体设计经验
        3.3.1 建筑单体抗震设计
        3.3.2 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3.3.3 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
        3.3.4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飞仙关镇地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实践
    4.1 规划解读及规划任务要求
        4.1.1 区域位置及区域交通
        4.1.2 震后场地现状特征
        4.1.3 总体规划目标
        4.1.4 总体规划布局
        4.1.5 本工程设立背景与目的
        4.1.6 本工程设计内容
        4.1.7 本工程设计要求
        4.1.8 小结
    4.2 工程项目概况
        4.2.1 项目用地情况
        4.2.2 经济技术指标
        4.2.3 设计主要依据
    4.3 项目选址及场地处理
        4.3.1 项目选址情况
        4.3.2 场地防护处理
    4.4 项目总平面规划
        4.4.1 体现地域文化
        4.4.2 抗震规划设计
        4.4.3 满足旅游商业发展需求
    4.5 建筑单体设计
        4.5.1 满足商业与居住需求
        4.5.2 体现地域性建筑文化
        4.5.3 建筑抗震设计
        4.5.4 典型户型方案展示
5 结论
    5.1 项目实践总结
    5.2 川西地区灾后重建的地域性总结
    5.3 产业发展的设计总结
    5.4 建筑抗震设计总结
    5.5 工程实践问题及处理办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芦山县飞仙关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设计时间节点
图录
表录

(9)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强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
        1.2.1 震例统计法
        1.2.2 模拟方法
    1.3 地表破裂研究的工程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表破裂及其灾害
    2.1 强震与地表破裂
        2.1.1 强震的概念
        2.1.2 地表破裂的概念
        2.1.3 强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
    2.2 地表破裂的特征及灾害
        2.2.1 地表破裂的特征
        2.2.2 地表破裂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2.2.3 地表破裂的震害
        2.2.4 地表破裂诱发的次生灾害
    小结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数据库的建立
    3.1 中国历史地震概况
        3.1.1 历史地震记载
        3.1.2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整理
    3.2 强震地表破裂资料
        3.2.1 地表破裂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原则
        3.2.2 中国历史强震统计
    3.3 地表破裂资料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方法
    4.1 Logistic回归的基本原理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4.2 地表破裂的Logistic回归因子
        4.2.1 影响因子
        4.2.2 影响因子分级与量化处理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实现过程
        4.3.1 SPSS软件的应用
        4.3.2 参数估计方法
    4.4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4.4.2 回归结果及检验
        4.4.3 实例验证
    小结
第五章 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5.1 震级与破裂长度
        5.1.1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统计关系
        5.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与Ms关系的分析
        5.1.3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频度统计
    5.2 震级与破裂宽度
        5.2.1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统计关系
        5.2.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2.3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频度统计
    5.3 震级与位错
        5.3.1 震级与水平位错的统计关系
        5.3.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3.3 震级与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的频度统计
        5.3.4 震级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
        5.3.5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v与Ms关系的分析
        5.3.6 震级与地表破裂垂直位错的频度统计
    小结
第六章 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
    6.1 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估流程
        6.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6.1.2 评估流程
    6.2 活断层判定
        6.2.1 活断层的鉴别
        6.2.2 活断层年代的确定
    6.3 评估因子的获取
        6.3.1 发震断层震级上限的估计
        6.3.2 震源深度的获取
        6.3.3 断层性质的获取
        6.3.4 覆盖层厚度的获取
    6.4 工程应用实例
        6.4.1 孤店断裂
        6.4.2 安宁河断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今后工作展望
附录1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附录2 中国历史强震震害及地表破裂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10)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课题的目的
        1.2.2 研究课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括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遗址公园的相关概念界定
        1.4.1 遗址的定义
        1.4.2 遗址公园的定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6 课题研究框架
2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观念博弈
    2.1 建筑界对遗址的态度——偏利用
        2.1.1 建筑界偏重遗址利用的缘由
        2.1.2 思维主导下的遗址开发手段
        2.1.3 遗址粗放开发存在的问题
    2.2 文物界对遗址的态度——偏保护
        2.2.1 文物界偏重遗址保护的缘由
        2.2.2 思维主导下的遗址保护方式
        2.2.3 遗址被动保护存在的问题
    2.3 观念博弈下产生的主要遗址保护利用模式
        2.3.1 遗址公园
        2.3.2 文化农业园
        2.3.3 旅游景区
        2.3.4 森林公园
        2.3.5 功能植入原址重建
    2.4 适合隋唐圜丘遗址的保护利用模式——遗址公园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遗址公园的设计研究及典型案例解析
    3.1 遗址公园的发展过程
    3.2 遗址公园相关理论解析
        3.2.1 遗址公园的特点
        3.2.2 遗址公园的分类
    3.3 遗址公园创作设计依据
        3.3.1 设计原则
        3.3.2 相关法律法规及设计规范
        3.3.3 影响遗址公园设计的因素
    3.4 遗址公园案例解析——遗址保护方面较为典型的
        3.4.1 郑州商城遗址公园
        3.4.2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3.4.3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3.5 遗址公园案例解析——遗址利用方面较为典型的
        3.5.1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3.5.2 成都金沙国家遗址公园
        3.5.3 唐山大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3.6 遗址公园案例总结
        3.6.1 遗址公园创作手法总结
        3.6.2 遗址空间保护方式总结
        3.6.3 遗址空间利用方式总结
        3.6.4 遗址空间问卷调查总结
    3.7 本章小结
4 隋唐天坛考据研究
    4.1 中国古代祭天建筑历史沿革
        4.1.1 先秦时期
        4.1.2 秦汉时期至隋唐时期
        4.1.3 宋辽金时期
        4.1.4 元明清时期
        4.1.5 对比总结
    4.2 文献搜集及考古支持
        4.2.1 隋唐天坛空间形制探究
        4.2.2 隋唐长安天坛礼仪活动及对应空间序列探究
        4.2.3 参与天坛祭天的帝王汇总
    4.3 本章小结
5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项目
    5.1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项目概况及背景
        5.1.1 项目总体概况
        5.1.2 圜丘遗址本体保护进程及现状
        5.1.3 项目建设前期基地周边环境现状
        5.1.4 有关圜丘遗址的问卷调查
        5.1.5 项目建设前期保护利用观念博弈
    5.2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空间设计与文化表达探索
        5.2.1 总平面设计
        5.2.2 展示隋唐祭天空间序列的礼仪轴线设计
        5.2.3 展示隋唐祭天文化表征的景观设计
    5.3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关于遗址保护展示的探索
        5.3.1 圜丘遗址保护设计
        5.3.2 博物馆设计
    5.4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开发利用的探索
        5.4.1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产业效益
        5.4.2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社会效益
    5.5 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与不足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思考与总结
    6.2 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方向展望
        6.2.1 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契机
        6.2.2 遗址公园的局限与未来发展的挑战
        6.2.3 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模式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问卷调查
致谢

四、廊坊某场地在唐山地震中动态反应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D]. 王建飞.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与规划对策研究[D]. 孟俊林.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3]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D]. 夏朝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4]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D]. 张塬.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5]承压含水层井水位对循环荷载响应的水动力过程研究[D]. 张艳.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D]. 李倩.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D]. 刘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4.20雅安地震灾后重建建筑规划设计实践—飞仙关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D]. 刘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D]. 黄静宜.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
  • [10]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公园设计研究[D]. 秦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唐山地震中廊坊某场地动力响应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