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地区洪水成因分析及从根本上防治洪水的几点思考

上饶地区洪水成因分析及从根本上防治洪水的几点思考

一、上饶地区水患成因分析及根治水患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庆[1](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王姣姣[2](2017)在《清朝永定河河患与应对之策研究》文中指出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天津等地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因北京在清朝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永定河受到清廷的重视。但清朝时期,永定河河患严重,决口频繁,其原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人口、疏防等自然与人为因素。清朝永定河河患对沿岸州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主要有淹毙农民、牲畜淹浸民房、田亩,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破坏建筑物和道路等。面对严重的永定河河患,清朝采取诸多应对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一是救灾措施,首先政府采取蠲缓、赈济、工赈、抚恤与安辑、截漕与劝捐等多种措施进行救灾;其次沿河州县地方官员采取筑堤、捐银救灾、亲身犯险救人等举措应灾;另外,民间有诸多的自救措施,如涸干补种、乡绅救灾、义赈、灾民自救等。二是治理措施,治理的主体是清政府,其采取的主要有筑堤、疏浚、宣泄、改河等治河方法治理河患,其虽未切断河患的根源,但缓解了严重的河患。三是永定河河工弊端与整治,河工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河工实施过程中的贪污科派、河防中的疏防问题、堤工验收中的舞弊问题、河工与地方州县矛盾、河工中村民交土等问题,清政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治与整顿。四是管理措施,清政府设立职官并在岁修与备料上进行具体规定,政府还重视河工的奖励和惩处,清朝中后期出现财政问题,清廷千方百计筹集挪借治河经费,此外河官还编纂河志、以史为鉴。清朝时期,针对永定河河河患,以政府为主体采取诸多应对措施,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患频发的问题,但清政府应对河患采取的种种努力(救灾、治理、除弊、管理)不可抹杀,其功绩值得肯定。

焦双娜[3](2013)在《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水环境在环境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水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水旱灾害问题,我国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必须引起全党和全国的高度重视。”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中下游交界处的鄱阳湖区,是江西省农业开发最早、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历来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地制约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淡水湖,其吐纳河川、削减洪峰的潜力更应该重视,做好鄱阳湖的防洪工作对整个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体系的建设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鄱阳湖区人类防洪史入手,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防洪方略、措施、机构、立法和主要治水人物的系统梳理与归纳,将鄱阳湖区防洪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引起思考,并充分借鉴历史经验、提出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减灾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改善湖区生态环境、实现湖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理论贡献。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就国内外关于洪灾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是研究区概况,包括鄱阳湖区的演化发展和湖区历史洪灾演变及成因;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划分出鄱阳湖区防洪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历史时段进行防洪治水方略、措施等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并探讨其在相应社会背景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第四部分在前一工作的基础上,就鄱阳湖区人类防洪思想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进行思考,同时为今后湖区防洪减灾提出建设性意见,即:①加快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②防治水土流失,建设防洪安全体系的生态屏障;③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防洪管理体制。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和展望,同时就论文的局限性作出阐述。

焦会琦,雷桂贤[4](2009)在《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10余年来,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表现为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研究方法更为科学、全面,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趋势;研究队伍不断扩大,涌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学术成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灾荒史的区域研究不够均衡,城市灾害和雪灾、瘟疫、流行病等的研究尚属薄弱,对灾害与社会的互动研究仍需加强等。

王安春[5](2008)在《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地制度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本文以铅山县农地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以及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解放前铅山县的土地产权关系;解放后土地改革与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集体化与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确立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发展的历史方向。主要研究结论是:1.封建土地产权清晰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权利面临着来自众多方面或明或暗的冲击和侵削,正是这种对权利的冲击和侵削,使农民的收益权受到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根除了铅山县千年来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土改的制度变迁产生了巨大的绩效。2.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主义合作经济,通过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运动所建立的人民公社体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私有土地制度,农地产权关系变得紊乱不清,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因其低效率而陷入困境,土地也重新回归“队为基础”的传统村社。然而作为“基础”的生产队,其土地等产权实质上也是残缺模糊、低效的。3.集体经济的低效导致了农村长期的贫困,面对生存危机,农民自发地开始包产单干,农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新体制也因此而确立。家庭承包责任制制度在改革的初期取得了十分显着的制度创新绩效。然而自1982年铅山县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起,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弊端就不断显现。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名存实亡,集体土地所有权因权利主体的缺失而难以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也因此而常常受乡村行政组织的控制,农民集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说明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目前这种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4.比较学界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提出的方案和建议,目前理论界的各种主张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局限。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尊重地方制度创新,学界对农地产权改革提出的方案和建议都可以尝试的创新思路。

黄淑美,伍慕仪[6](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指出

贾卫国[7](2005)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25o以上的坡耕地约607 万hm2,其中大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陡坡开垦是造成上述区域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中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府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进行外部性改进的路径选择,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进行退耕还林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和美国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工业化时间较中国早许多,对环境问题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较中国早许多,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相关政策探讨也比较早,他们均适时运用适当的政策或进行政策转换,保持了退耕还林的持续性,实现了政策的最初目标。 而中国在经济起步阶段,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尤其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甚至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吃饭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仍居于首要地位,社会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中央政府必须有坚定的决心和足够的魄力,同时还必须妥善解决、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的退耕还林政策。因此,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本研究在对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内涵分析的前提下,在对案例县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林业参与性的角度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指出了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影响因素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可能的趋势,以及对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可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将来对该政策的进一步评价提供指导和依据。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际运用上的创新和尝试,为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判定和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法。 首先,在以往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林业建设或者森林营造的外部经济性的讨论上,笔者提出了坡耕地耕作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并把退耕还林政策看作是中国政府对外部性进行改进的路径选择。 其次,笔者对政策的持续性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对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内涵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再次,笔者从社会林业角度分析了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因素,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分析了工程参与各方的参与动机,分析了各方的未来参与行为,从参与性的角度分析了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未来持续性的影响;同时从当地社区生产、生活循环恢复和弥补的角度分析了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笔者在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影响分析中,纳入了当地社区生产、生活循环来进行考虑,系统的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对当地社区和农户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笔者在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概念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设计了指标体系,并在黎平县进行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运用,对我国目前的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王兴豹[8](1999)在《上饶地区水患成因分析及根治水患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二、上饶地区水患成因分析及根治水患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饶地区水患成因分析及根治水患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清朝永定河河患与应对之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朝永定河河患
    第一节 清朝永定河河患概述
    第二节 清朝永定河河患的原因
    第三节 清朝永定河河患的影响
第二章 清朝永定河河患的救灾应对
    第一节 政府的多样赈灾措施
    第二节 地方官员救灾举措
    第三节 民间自救措施
第三章 清朝永定河河患的治理应对
    第一节 筑堤御水
    第二节 浚河之法
    第三节 宣泄之法
    第四节 改河之法
第四章 清朝永定河河弊的整治应对
    第一节 惩处河工实施过程中的贪污腐败与科派累民行为
    第二节 整顿河防——汛员、河兵、堤岸防护及取土
    第三节 严查堤工验收与岁修过程中的问题
    第四节 调解永定河河工与沿河州县地方的矛盾
    第五节 查处河工村民交土案件
第五章 清朝永定河河患的管理应对
    第一节 管理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第二节 河工奖惩制度
    第三节 其他应对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对洪水灾害的研究
        1.2.2 我国对洪水灾害的研究
        1.2.3 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2. 研究区概况
    2.1 鄱阳湖区的演化与发展
        2.1.1 鄱阳湖区的地域范围和地理概况
        2.1.2 鄱阳湖的演变与现状
        2.1.3 鄱阳湖区历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鄱阳湖区历代洪灾演变及其成因
        2.2.1 鄱阳湖区历代洪灾演变
        2.2.2 鄱阳湖区洪灾原因分析
3. 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
    3.1 先秦至南北朝----防洪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3.1.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1.2 防洪措施
        3.1.3 主要治水人物
    3.2 隋唐宋元时期----防洪思想的大发展时期
        32.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2.2 防洪措施
        3.2.3 主要治水人物
    3.3 明清时期----防洪思想的繁荣时期
        3.3.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3.2 防洪措施
        3.3.3 城市防洪
        3.3.4 主要治水人物
    3.4 民国时期----防洪思想承前启后的过渡期
        3.4.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4.2 水利机构与立法
        3.4.3 防洪措施
    3.5 建国以后----防洪思想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时期
        3.5.1 防洪思想与水利方针
        3.5.2 水利机构与立法
        3.5.3 防洪措施
        3.5.4 城市防洪
4. 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途径
    4.1 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的经验启示
    4.2 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途径
        4.2.1 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
        4.2.2 加强湖区水土保持工作,为湖区防洪建设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4.2.3 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防洪管理体制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和总体研究
二、区域研究
三、几点思考

(5)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现有观点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地点选择的理由
    1.4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有关产权的理论概述
        1.6.1 产权的定义及其与所有权的关系
        1.6.2 产权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
        1.6.3 产权的类型
        1.6.4 产权的功能和产权的基本特征
        1.6.5 农地概念的解释、农村土地产权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内涵
第2章 1949年以前铅山县农地产权的基本状况
    2.1 封建社会时期农地产权产权制度与绩效
        2.1.1 土地占有状况
        2.1.2 农地产权制度的主要形式——租佃经营的基本情况及产权特征
        2.1.3 自耕农所有制下的"产权合一"
        2.1.4 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交易
    2.2 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及其绩效
第3章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私有化
    3.1 土地改革运动过程
        3.1.1 土改运动的准备
        3.1.2 铅山县的土改分田:永平区鲤鱼洲乡的分田情况
        3.1.3 土改复查,颁发土地证、确定产权
    3.2 土地改革对农地产权的影响
    3.3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绩效
第4章 合作化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1 互助组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1.1 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
        4.1.2 互助组时的农地产权特点
        4.1.3 互助组的绩效分析
    4.2 初级社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2.1 初级社的形成和发展
        4.2.2 初级社的产权分析
        4.2.3 永平区八都乡先锋农业社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初级社产权的绩效分析
    4.3 高级社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3.1 高级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4.3.2 高级社产权的基本特征
        4.3.3 高级合作社的产权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5章 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地产权
    5.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及其演变过程
        5.1.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5.1.2 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建立
        5.1.3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建立
    5.2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产权分析
    5.3 人民公社农地产权产生的问题
        5.3.1 "一平二调"的兴起
        5.3.2 "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命令风和特殊化作风盛行
        5.3.3 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
        5.3.4 农民以多种方式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抵制
第6章 家庭责任制时期的农地产权特征及其绩效
    6.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6.1.1 联产到组责任制的推行
        6.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及迅速发展
        6.1.3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6.2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特征
    6.3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绩效
第7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1 从铅山县的农地流转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1.1 土地承包者自耕及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7.1.2 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的创设及其对铅山县的影响
        7.1.3 80年代中后期铅山县的土地流转
    7.2 从铅山县的农民负担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2.1 1984年陈坊、福惠两乡五个村的农民负担情况
        7.2.2 8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税费改革前的农民负担情况
        7.2.3 2002年税费改革后的农民负担情况
        7.2.4 农民负担问题原因分析
    7.3 从铅山县二轮承包中的土地调整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3.1 "第一轮土地承包"时的土地调整
        7.3.2 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的农民心态调查
        7.3.3 土地频繁调整的原因
    7.4 从铅山县的土地征用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4.1 铅山县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
        7.4.2 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造成耕地锐减和资源闲置
        7.4.3 征地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8章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8.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
        8.1.1.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行政权力的介入
        8.1.2.土地所有权效力不完全,产权权能缺失
        8.1.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社区性和土地承包权的非排他性
    8.2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观点的比较与选择
        8.2.1 有关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观点的比较与选择
        8.2.2 有关土地经营权改革思路的比较与选择
    8.3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8.3.1 铅山县农村实施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面临的外部环境
        8.3.2 铅山县农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土地功能差异分析
        8.3.3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
    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1.2 退耕还林政策的目标
    1.3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2.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综述
    2.1 退耕还林政策研究开展情况
    2.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意义与目标
    2.3 中国生态政策以及相关补贴的经济学原理
    2.4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问题研究
    2.5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效果
    2.6 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
    2.7 政策的完善及其连续性措施
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的意义
    3.2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3.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3.4 基本概念说明
4. 退耕还林政策经济学原理分析
    4.1 中国的坡耕地情况及其耕作后果
    4.2 坡耕地耕作的外部不经济性
    4.3 坡耕地耕作的外部不经济性对土地资源配置的扭曲
    4.4 退耕还林政策是中国政府对外部性改进的路径选择
5.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政策持续性的概念
    5.2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内涵
    5.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6.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效果及其对持续性影响
    6.1 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6.2 地方经济结构和发展的影响
    6.3 环境、生态的影响
7.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7.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程序
    7.2 指标体系的构成
8. 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案例研究
    8.1 案例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8.2 黎平县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案例具体分析
    8.3 黎平县案例研究基本结论
    8.4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评价
研究结论和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四、上饶地区水患成因分析及根治水患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清朝永定河河患与应对之策研究[D]. 王姣姣. 淮北师范大学, 2017(11)
  • [3]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D]. 焦双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4]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J]. 焦会琦,雷桂贤. 天中学刊, 2009(06)
  • [5]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D]. 王安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6]《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7]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D]. 贾卫国.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8]上饶地区水患成因分析及根治水患的几点思考[J]. 王兴豹. 江西气象科技, 1999(S1)

标签:;  ;  ;  ;  ;  

上饶地区洪水成因分析及从根本上防治洪水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