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为一个集体的独特性

家庭作为一个集体的独特性

一、作为集体的家庭的独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华[1](2012)在《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价值创造取代价值捕获时,企业价值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高效合作。现有的价值管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略有交叉,已经无法满足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管理需要。构建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管理理论体系不仅是关系到利益相关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更是理论上亟待深入与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国内外价值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上,瞄准价值管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合的关键障碍,立足企业价值管理实践,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整体主义方法论、个体主义方法论、功能论等规范性研究方法,结合案例研究等实证性研究方法,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重点研究:首先,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形成过程及企业分类研究。企业价值是企业所有权的价值,不同的所有权形态决定了不同的企业价值内涵,进而也决定了企业价值管理目标。因而,从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角度对企业进行分类是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模型构建的前提。本文从企业本质出发,运用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理论对企业所有权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逻辑推演,并提出企业所有权的形成过程包括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共同规则的集体选择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对特定企业所有权安排的集体选择过程两步骤。由于参与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而提供每一种资本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参与集体选择而分享企业所有权,最终形成了传统资本型企业、知识型企业、网络联结型企业、创新型企业、资本网络型企业、知识网络型企业以及综合协同型企业等七种利益相关者企业类型。其次,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通用模型的构建。本文沿着价值管理目标-价值管理驱动因素-价值管理评价的思路来构建价值管理通用模型。在价值管理目标方面,以利益相关者企业重分类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类型企业价值量化的通用表达是以内部利益相关者价值为内涵的企业价值,为价值管理目标作为价值管理理论体系的内生变量打下了基础;在价值管理驱动因素方面,企业的双层边界决定了企业是一个包含业务、资源和利益相关者三个维度的价值体,从而在传统结果型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业务管理、资源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管理三个过程型驱动因素,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价值管理通用模型;在价值管理评价方面,本文以内部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内涵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设计了财务方面、利益相关者管理方面、资源管理方面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为企业价值管理实践提供参考。第三,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的构建。本文以利益相关者企业重新分类和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通用模型为基础,分别每一类利益相关者企业论述其具体的价值管理模型,包括价值管理目标、价值管理驱动因素以及价值管理评价指标等,除此之外,特殊模型还针对每一类利益相关者企业特殊的价值管理矛盾提出可供其选择的价值管理模式。总体来说,七类利益相关者企业可供选择的价值管理模式均包含内部利益相关者优化和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两大类,但每一大类所包含的具体价值管理模式则有一定的差异性。最后,本文精选了TCL集团、利乐公司和广东温氏集团作为案例,分析各案例公司价值管理模式及其效果,为本文的研究进行佐证的同时,为企业实施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的价值管理提供进一步指导。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将企业价值管理模型建立在企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从企业本质→企业所有权结构→价值管理目标→价值管理模型的理论链条,克服了传统价值管理理论中价值管理目标外生性的问题。第二,将利益相关者管理作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过程型驱动因素,构建了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通用模型,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价值管理理论体系的深入发展做出了探索性努力。第三,构建了适合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企业的价值管理特殊模型,在丰富理论文献的同时,为各类型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的价值管理模式提供了手册性指导。

徐小妮[2](2019)在《“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提升早期儿童教育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教师对幼儿的研究与支持能力。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一项综合性专业能力,它指教师借助科学的行为观察分析技术,深入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培养,他们不仅在教师教育中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内容,还依据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他们提供了分层次的培训课程。我国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相关的教育培训也很少。因此,针对我国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分层培训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本研究围绕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发展,建构并验证适合本能力发展的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即本研究包括两大研究内容:一.建构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即,为什么以及如何以能力为导向、以模块为主要形式建构本研究职后培训课程框架?二.验证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即,从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并检验培训课程内容实施的有效性。具体研究思路:首先,借助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和基于工作坊研讨的经验总结法,建构适合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四个水平)的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然后,生成初级水平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并验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研究者以“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初级水平的教师为例(选取我国某市两所幼儿园的16位教师),调研他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展上的现状及培训需求,结合本研究建构的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初级水平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并将此课程内容实施,在行动研究中分析16位初级水平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发展,由此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分层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理论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通过文献法,研究者确定了本研究建构的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应以能力本位模块形式进行。借助理论分析法,研究者从各相关知识领域出发,归纳、抽象、演绎、建构了培训课程框架。然后,研究者组建了一支由学前教育专家和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坊,通过经验总结对本框架进行二次建构和完善。建构的培训课程框架如下:本研究培训课程以“培养完整儿童”、“发展儿童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为核心依据,将课程理念定位在“支持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培养会观察,擅分析,巧运用,乐反思的幼儿园教师”。然后,依据课程理念制定了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大领域、十大模块。四大领域分别是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学习研究、幼儿发展评价、个体差异研究。四大领域又衍生出十大模块:水平(一):行为观察的理念及基本技术、幼儿学习的基本特点、儿童发展的基本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的概念及表现;水平(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学习品质的梳理及行为引导、理解发展的路径;水平(三):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及支持、发展的交互作用;水平(四):观察分析的反思能力提升。即,随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提升,培训课程内容逐步整合,呈现出“卧三角”架构,这是由本研究培训课程的理念、学习结果的进阶性(SOLO分类评价理论)、知识的整合性(变构学习模型)决定的。本研究培训课程主要采取案例工作坊形式实施,课程评估以质性形式为主,结合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实施与评估形式主要基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成人学习特点。其次,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考虑到本研究培训课程的特点,研究者综合了培训课程框架与初级水平教师参培需求生成了初级水平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实施培训课程,评估教师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变化,从而分析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1.依据建构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培训课程内容。由于时间精力有限,研究者只选取了“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即水平一)课程模块生成培训课程内容。首先,研究者调研了初级水平教师的培训需求,为细化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以及验证培训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做准备。依据目的性原则,研究者选取我国某市两所幼儿园,借助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评估工具,筛选出16位初级水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发展特点及培训需求。结果表明,初级水平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上呈现以下特点:幼儿观察以“看护”为主要目的,观察内容单一、随意,观察记录方法以拍照为主。在观察分析上,主要是对幼儿行为的二次主观描述、总结,意识不到将观察分析结果与自身教育行为联系起来,更无法据此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对幼儿学习的认知存在误区,不清楚幼儿的学习的特点,过度强调教师教学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们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甚少,在工作中不会运用,也不了解幼儿个体差异的表现,难以做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其次,生成“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基于本研究培训课程框架和初级水平教师能力现状,研究者生成了初级水平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共十八个专题:模块一的专题为:(1)观察为何;(2)如何观察;(3)观察什么(角色游戏);(4)观察什么(结构游戏);(5)观察记录与分析。模块二的专题为:(1)幼儿学习的内涵;(2)幼儿学习的方式;(3)幼儿学习的情境;(4)我看到的幼儿学习;(5)教师的角色。模块三的专题为:(1)3-4岁幼儿心理发展图;(2)4-5岁幼儿心理发展图;(3)5-6岁幼儿心理发展图;(4)我看到的幼儿年龄特点。模块四的专题为:(1)感受多彩的幼儿;(2)幼儿个体间差异;(3)幼儿个体内差异;(4)发展适宜性教育。专题内容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依据培训课程框架生成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课程框架有深入的理解,对参培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和需求有准确把握,以及较高水平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2.实施并评估“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的有效性。研究者与16位初级水平教师开展了为期九个月的行动研究。培训以案例工作坊为主的形式展开。培训后,两所幼儿园参培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者依据评估要素,结合深度访谈、教师文案、观察记录、幼儿现场活动分析、园长评估等多种来源资料分析发现:培训后教师们开始正确认识幼儿行为观察的价值,能够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科学的观察,并尝试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综合多种发展因素,对幼儿观察记录进行初步分析。他们对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情境、学习特点有了正确认知,能够更多地在游戏生活中发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们开始意识到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优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去理解和运用。此外,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表现、影响因素、教师角色有了新的认识。部分教师表现出对高水平培训课程内容的需求。教师们在发现儿童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反思能力,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促进了可持续专业发展。最后,研究者认为,本研究建构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具备合理性:四大领域的设置、初级水平教师的四大模块安排,以及逐步整合的课程模块架构符合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发展需求。研究者以模块、专题的形式设置培训课程内容,采取案例工作坊为主的形式实施培训有利于激发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动力,培训课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研究反思中,研究者指出,参培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提升上存在园所差异和个体差异,这与园所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师专业发展观以及教师的专业、学历、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因素相关。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出并验证了“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后续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生成更高水平的培训课程内容,验证培训课程框架后三个水平的模块。此外,还可以加强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展特点、职前教育、培训师培训等相关研究。

李小花[3](2020)在《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3~6、7岁幼儿的游戏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哲学的视角,运用游戏、自我、社会学、自然哲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哲学思辨和逻辑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然后深入幼儿园、社区、家庭,在自然情境中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录像、访谈,搜集和分析了大量实证资料。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游戏促进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述,进而得出了几点独到新颖的结论。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五章、绪论和结语: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部分在廓清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述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上研究了游戏、幼儿与儿童哲学,论述了游戏的本质、特征和类型、幼儿观、儿童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本研究中的价值,还在总体上探讨了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儿童哲学视角出发,将幼儿世界观分为幼儿自我观、幼儿社会观和幼儿自然观。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这部分主要从世界观的三个内容展开,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以及游戏促进其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二章“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讨了幼儿自我观的内涵与外延;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我取向”游戏实例,重点分析了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章“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分析了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观察的幼儿“社会取向”游戏实例,重点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四章“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析了幼儿自然观的内涵与外延;在梳理人类自然观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基于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然取向”游戏实例,着重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结语。第五章“游戏是幼儿的整个世界”,总结了本研究的如下结论:1.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2.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是其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3.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社会、发现了自然,发现了世界。4.以上结论对幼儿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3点:1.视角新。从儿童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游戏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价值,具有创新意义。2.内容新。虽然研究幼儿游戏的人很多,但国内外鲜见有人研究幼儿的世界观,更鲜见有人研究游戏是如何促进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的。3.观点新。本研究中关于“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的观点、关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的观点和“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观点,均具有创新性。本论文的不足在于:理论性不够强、哲学意味不够浓厚;幼儿游戏的实证资料搜集得不够全面;对当前幼儿游戏教育实践观照不足;关于“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探讨较为薄弱。

李兰[4](2015)在《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个性价值体现于个人存在和发展之中,确证着个人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个性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性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个性发展、丰富和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人的个性问题也深刻关涉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促进个性良好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个性健康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塑造、引导和激励功能。因此,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综合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方法、系统性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系统探讨人的个性发展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过程中的动态性、整体性和优化性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向度出发,立足“人的个性发展”这一核心范畴,以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境遇为基础,以“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主线,探究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互动关联性与内在一致性,意在揭示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结合后带来的新课题,并从这一视角系统考察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则建构、路径探索、评价体系等问题,从而初步建构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框架。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分析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互动关联的学理问题,这是论文下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的哲学蕴含、本质与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进行清晰阐释,并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征。其次,对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在于科学认识并培育教育对象优良个性,促进教育对象个性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重要目标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于教育对象个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现状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被解决,同时优良个性不断得以发展。该部分论证使论文的研究有了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和理论起点。第二,分析人的个性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新课题。首先对当代中国个性发展的现实境况进行阐释,分析了当代中国个性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内容,以及市场经济、全球化、虚拟交往对个性发展的双重影响。这对于在教育对象个性张扬发展的现实境况下,更现实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重要。其次,对个性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的新课题展开研究。个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迎来新课题,论文对该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三,分析个性发展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则建构。基于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存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原则;基于个性发展的“现实性”与“理想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性”与“理想性”有机结合原则;基于教育对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关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的原则。第四,分析个性发展背景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首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教育对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体地位;落实教育对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和法律保障。其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个性,实现以教育者良好个性魅力引领受教育者个性良好发展的目的。再次,尊重并发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作用;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为教育对象自我教育创造条件;教育对象自身也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再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尊重教育对象个性,教育内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育内容注重培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性;教育内容重视个性潜能的挖掘,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性;教育内容具有特色,形成特色化教育。最后,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由显性为主向显隐结合、由集中教育向集分结合、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单一方法向综合方法转变,以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整体提升。第五,分析个性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评价问题。首先,基于教育对象个性发展的现实情境,思政教育实效性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其次,评价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中居于中心地位,从培育教育对象优良个性,促进教育对象个性健康发展,切实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度考量,论文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认知标准、情感标准、意志标准、信念标准、行为标准、能力标准,从而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林琳[5](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贾双跃[6](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王霞[7](2020)在《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安迪·格林是当代英国着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以“教育与国家的关系”研究而享盛誉,并成为较早探讨全球化时代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者。安迪·格林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现了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核的有机结合。格林围绕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及其辩证运动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真正的功能就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成为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现实出发点。全球化与教育的趋同性诞生了“教育全球化”的神话,动摇了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存在论根基;后现代与教育的非理性宣扬教育个性化的论调,削弱了国民教育系统的合法性基础;新自由主义与教育的市场化倡导教育私有化与竞争化,冲击了国家教育的公共性与权威性。面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与现实教育危机,格林坚持教育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教育反思的重要途径。围绕“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格林通过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英国新左派文化批判理论与成人教育思想等理论观点,阐述了教育的民族国家性、阶级统治性、意识形态性、结构功能性以及潜在解放性等特征,逐渐建构了整体性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教育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内涵,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逻辑起点。格林指出,教育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体现国家的本质以及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教育并非强制的控制过程,而是统治集团把自身的特殊利益“转化”为社会的一般利益,从而教化人们认同当前统治秩序的过程。同时,格林也指出,教育在形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教育活动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逻辑,并不完全受制于统治阶级利益,也是被统治阶级反抗阶级统治、实现自身解放的工具。因此,教育的意识形态具有驯服性和解放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格林指出了教育意识形态内部的基本矛盾,即教育内容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矛盾、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离以及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并对当前的教育意识形态,如教育的全球化、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教育观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格林主张教育的多样化以塑造多元的文化主体和公民身份,提倡教育的大众化以提升底层民众的文化素质与社会地位,倡导教育主体的国家化以推进教育行为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国民教育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重要理论主体,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权力的实现过程,是教育政治化的路径。国民教育是国家用公共资金为普通的民众提供的、正式的、并要求民众强制接受的学校教育,体现了教育政治性的基本逻辑:即教育是为了使人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成为好公民。格林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国民教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状况,批判了辉格论起源、结构功能主义起源、生产关系起源、韦伯冲突起源论等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揭示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时序同构关系,阐释了国民教育制度的政治合法性以及不均衡等特点。尤其是深入到英、法、美、德等国家社会与历史的背景中,剖析了教育与国家政权、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而呈现的独特的国家特征;也揭示了国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社会凝聚理论是格林对于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时代阐释,也是其批判哲学的价值目标。在格林看来,社会凝聚是指整个社会及其中的个人通过依赖共识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状态,既表征一种整体的社会关系,又与国家的制度息息相关。格林分析并批判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团结思想、不同制度模式的社会凝聚类型以及教育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格林界定了社会凝聚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维度,强调了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个体维度以及价值维度的表征。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主体自由与政治参与以及合法性的社会共识等都成为社会凝聚的重要因素。最后,格林阐释了教育作为“修复社会裂缝的社会粘合剂”的重要作用,即通过消除教育不平等、重建国家认同与建构多元文化认同,以实现当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凝聚。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实行有效的实践方式与实践手段。格林从公共教育制度、国家课程、职业和技术教育与终身学习等四个方面建构了当代教育的实践方式。格林主张建构公共教育制度,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教育市场化与“择校”行为,拒绝选拔性的精英主义的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分配的平等,以促进社会正义和团结的实现。在国家课程方面,既要体现民族文化与价值的主导意识,也要突破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建立具有多元包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格林强调“国家和社会和作者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作用”,通过生产活动实现个体的发展与解放。终身学习是自我建构的主要方式,格林倡导平等主义体系下的终身学习模式以及普遍的成人学习机会,并强调通过社会包容的国家福利制度、收入均等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政治文化精神的社会化而实现。全球化时代,公共教育困境的出现与教育危机的日益严重化,格林坚持从“教育与国家”的宏观视角出发,笔力深厚的批判了各种意识形态思潮,重点强调了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重新论证了国民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深入揭示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凝聚性、全面界定了当今教育实践活动的可行性,为人们正确认知与分析当代教育危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也给我们的教育哲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格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追溯教育与国家的辩证关系及其演化的历史过程,并将其运用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解读,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条式理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格林重点关注了由于分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平等和正义的教育使命,有利于我们在国家的语境内更好的审视教育之于个体和社会的深刻意义。格林着眼于宏观的研究方法,较好的避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所产生的“生态谬误”,并为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数据与支撑。当然,格林的教育思想也有难以克服的不彻底性,如坚持了社会生活的优先性,忽视了个体存在的意义;触及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冲突,论证了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涉及更为本源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利益,但是却没有对其根源——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行批判,而是拘泥于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语境,预设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合法性,诉诸更加平等的国家政策与教育制度。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批判其理论糟粕,借鉴其理论是可用之处。我们要加强国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顺国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感与国家民族凝聚力。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维护社会的秩序,更重要在于建构和培养一种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

叶长红[8](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指出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苗翠翠[9](2020)在《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 ——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文中认为“治理术”是福柯生命政治学理论的一个关键术语,他对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研究贯穿于生命政治学研究过程的始终。这意味着,对生命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立足于福柯对资本主义主义治理术研究这一理论视域。但学术界却鲜有专门从资本主义治理术的角度研究生命政治学,以此视角剖析和关切当代人的生存境遇的着述也相对较少。资本主义治理术这一原初起点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以“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为核心论题,并对此进行分析与阐释,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隐而不现的微观权力机制对生命主体的规训与管控、形塑与生产,进一步厘清资本主义治理策略与生命主体之间的真实关系。福柯从历史谱系学的研究视域对西方资本主义权力机制进行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机制的治理模式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君主权力的统治权模式相比,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就权力与身体之间的关系看,与君主权力对肉体的专断致死不同,资本主义权力机制呈现为对身体的提高。这种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表现在17世纪的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规范对个体性的身体即肉体进行规训与管控,这即为规训权力;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18世纪的西方国家,权力治理技术从规训权力升级转型为生命权力,生命权力通过安全机制对人口进行自由放任的调节,让所有人都开心地追逐财富。它激起每个人的自由,并每时每刻生产这种自由。从规训肉体到调节人口,资本主义提高生命的策略既表明资本主义自由治理术的诞生,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权力机制对生命主体的隐性干涉和全方位管控的形成。福柯不仅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历史独特性,而且集中阐明了当代主体的生命政治学和对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批判。福柯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的总的主题不是权力,而是主体。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把我们变成现在之所是的样子?”。要有效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某些具体实践出发,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深处。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有必要跳出生命政治学的原初框架,自觉回溯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中,揭示资本主义自由治理策略隐匿的逻辑前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性特征。由此才能批判性地分析和最有力的诠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机制对主体的形塑,从而切中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境遇。为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新的判定成为本文论证的关键环节。马克思赋予我们最为重要的理论资源,他以“资本”概念洞穿资本主义历史的深处。这昭示着我们要想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性特征的准确把握,最为根本、最为彻底的方式是建立在对“资本”术语理解的基础上。其一,作为经济权力的延伸,资本权力首先表现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货币购买力。其二,资本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意味着“货币占有者”对“劳动力占有者”的人身支配与管控的形成。同时,资本以财产权作为中介渗透到法律中,与法律相媾和现实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规训力。其三,资本不仅支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以“拜物教”“物化”“合理化”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意识领域和灵魂深处。资本具有的这种“同一性”意识形态的功能不仅遮蔽了人们的异质性、多元化,而且深层地塑造了人们的无意识。由此,论证了如下论断:在现代资本社会中,真正支配着我们的主导权力形式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作为政治权力的超验权威和暴力,而是作为社会力量对每个人都形成隐性的社会强制和抽象统治的资本权力。把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权力形式判定为资本权力,资本权力及相应的权力机制对主体的形塑就构成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内涵逻辑。它集中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具体实践的维度。生产之维,不仅机器体系的资本主义应用不断规训和束缚工人的种生命和类生命,而且资本积累机制不断生产出剩余(产业后备军)、现代性废物。分配之维,工资机制调动人们“自愿”、“主动地”自我投资或自我提升,使人们为获得高工资而不断迎合高标准、高效率;社会保障机制在补偿社会最不利者的同时也标识了最不利者的身份。交换之维,人才市场机制刺激人们成为“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理性经济人”,并对自我进行投资,实现自我的不断增殖。消费之维,日益精巧的营销机制、广告机制、信贷机制不断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制造和生产大众的消费幻象,并使人们在消费中获得自我确证。在资本主义治理术的视域中,四个向度的主体形塑一致性地呈现出以资本增殖为轴心的主体去主体化的生命政治后果。资本主义的自由治理并未真实地激发人们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潜能。即使主体的能力有所提高,也迥异于资本权力的筹划、塑造与管控。资本主义权力机制对主体的去主体化形塑,只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一种独特的治理方式。福柯直言我们并不拒斥治理和规范本身,而是要秉持不被这样治理、不以这样的代价被治理的批判态度。这意味着治理无处不在,但我们可以探索并建构另一种类型的治理方式,它能真实地关切人们的生存境遇,并促成主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探讨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第一,制度性建构,即“资本的私人控制”转向“资本的社会控制”。施韦卡特十分推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中国是“资本由社会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不仅避免了拥有过量资本的资本家的出现,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并竭力基建构建完善的公共性服务体系。第二,伦理性建构,即贯彻“团结”原则,构建基于“共同性”的共产主义。奈格里、哈特把“共同性”建基于意大利居于主导地位的“非物质生产”,这种模式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凸显诸如情感、符码等产品的非物质维度或关系维度,它们很难被圈定为私有或公有,并以“共有”的形式置于新的实践形式之中。第三,主体性建构,变革资本主义劳动、以人的发展逻辑为轴心建构自身。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将劳动力视为商品,其中施韦卡特考察了西班牙蒙德拉贡联合公司,并认为该公司所采取的工人自我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能超越资本主义劳动的西班牙模式。与资本主义企业创造剩余、创造失业不同,他们并未把劳动力当作与土地、资本等量齐观的另一种“资源”,而是以工人的发展为轴心,创造就业,并有效地应对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失业问题。这样看来,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并非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模式,而是可以结合各个国家的独特的内在经验、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切实以人的发展为轴心,推进新的治理方式的诞生和主体自我建构的生成。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既熔铸对当下资本主义权力运行机制的分析与反思,又表征对未来人类美好生活方式的探索与追求。资本主义权力机制的理性分析和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为切中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境遇,提供了科学的论证。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为趋向生命潜能与自由个性的价值旨趣,指明了未来的走向。

李如友[10](2018)在《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游客可以便捷地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其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地释放。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旅游企业提供的标准化产品,而希望通过主动的参与行为在旅游活动中彰显个性和贡献智慧,并加强对产品设计和服务传递过程的控制,成为旅游活动的主导者和旅游体验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游客需求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旅游体验价值创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求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各方参与主体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为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其利用个体资源进一步扩展旅游产品的消费价值。但是,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是近年来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变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研究者们对游客为何及如何进行体验价值共创等关键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在实践指导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对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行为及结果进行探索性研究,归纳总结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游客这一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核心主体,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而以“驱动因素—行为—结果”为主线,构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引入自我效能感、社会网络支持等调节因素,对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该行为的驱动因素及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如何?(2)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哪些?(3)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进一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如何?(4)游客的某些个体特征是否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自我效能感是否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与该行为之间的关系上具有调节作用,同时,社会网络支持是否强化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下述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界定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概念,分析了游客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价值共创行为。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分析,并结合对游客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初步确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净化题项和萃取维度。结果表明,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包含两个维度,分别为游客参与行为和游客公民行为,前者主要包括旅游前和旅游中的信息搜集、参与生产及互动行为,后者主要包括旅游中和旅游后的体验分享、帮助及推荐行为。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因子结构和测量项目均可接受。其次,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感知风险、独特性需求、个人整合需求和社会整合需求。但是,游客参与行为和游客公民行为的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受感知风险、独特性需求和个人整合需求等因素驱动,后者则主要源于游客的独特性需求、个人整合需求和社会整合需求。同时,游客参与行为对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产生显着的积极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对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换言之,游客参与行为有助于提升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游客公民行为则引致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实现增值。此外,功能性体验价值、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均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相较而言,功能性体验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作用最大,情感性体验价值次之,社会性体验价值的作用最小。再次,通过比较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无中介模型、完全中介模型和部分中介模型发现,完全中介模型为最优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功能性体验价值在游客参与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情感性体验价值在游客公民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社会性体验价值分别在游客参与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游客公民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由是观之,直接决定游客满意度的并非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而是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结果,即旅游体验价值。换言之,游客参与行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主要通过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的共同作用来实现,而游客公民行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主要通过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最后,分别考察了游客两种个体特征(自我效能感和社会网络支持)的调节作用。根据自我效能感的观测变量,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样本分为两组,即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对两组样本变量间路径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强化了感知风险和独特性需求对游客参与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在社会整合需求与游客公民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同时,利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了社会网络支持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旅游体验价值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支持在游客参与行为与功能性体验价值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在游客公民行为与社会性体验价值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诠释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内涵,并梳理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多元参与主体及其行为表现。毋庸置疑,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其嵌入的社会网络的影响,但已有的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相关研究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基于“顾—企”二元视角在孤离假设下探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活动。本文首先明确了游客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是多元价值创造主体在旅游活动的各个阶段,通过互动与合作来实现资源交换、整合与利用,共同创造游客体验价值的动态过程。其中,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参与者包含三类主体,即游客以及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原生支持力量和衍生支持力量。这一发现丰富了相关理论成果,同时为旅游体验价值主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识别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并开发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以往文献中,对顾客价值创造行为维度的认识尚不统一,二维论、三维论和多维论都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支持。同时,许多学者对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进行单维度测量。事实上,游客体验价值共创的行为呈现明显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这决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多维结构。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游客访谈结果,设计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并确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二维结构,更为深刻地反映出移动互联时代游客行为的现实特征与发展态势。所开发的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在实证研究中呈现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游客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测量工具。(3)实证检验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拓展了游客体验价值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借鉴自我决定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以“前因—行为—结果”为主线,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研究模型,揭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与行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旅游体验价值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和游客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二者的作用关系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此外,本文引入自我效能感和社会网络支持这两个游客个体特征变量,探讨了前者在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与行为之间、后者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反映了游客嵌入的社会网络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中的重要作用。

二、作为集体的家庭的独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集体的家庭的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价值理论
        2.1.1 价值观察视角从单边视角发展为双边视角
        2.1.2 价值决定因素从一元论发展为多元论
        2.1.3 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的统一
    2.2 企业价值理论
        2.2.1 企业价值观回顾
        2.2.2 本文的企业价值观
        2.2.3 企业价值量化研究回顾
    2.3 价值管理理论研究
        2.3.1 国外价值管理理论研究回顾
        2.3.2 国内价值管理理论研究回顾
        2.3.3 国内外价值管理理论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与利益相关者企业重分类研究
    3.1 利益相关者企业本质的再认识
        3.1.1 对企业产生原因的再认识
        3.1.2 对企业边界的再认识
        3.1.3 企业本质的重新表述
    3.2 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形成过程推演
        3.2.1 企业所有权形成过程研究所处的地位及整体思路
        3.2.2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共同规则的集体选择过程分析
        3.2.3 利益相关者对特定企业所有权安排的集体选择过程分析
    3.3 利益相关者企业重分类研究
        3.3.1 所有权分享视角的资本及其利益相关者分析
        3.3.2 基于所有权合约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类型
    3.4 本章小结
4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通用模型
    4.1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目标
        4.1.1 价值管理目标在价值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4.1.2 价值管理目标的选择
        4.1.3 内部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度量
    4.2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驱动因素识别
        4.2.1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体
        4.2.2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等式
        4.2.3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驱动因素
    4.3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通用模型框架
    4.4 本章小结
5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方法
    5.1 利益相关者管理
        5.1.1 利益相关者管理流程
        5.1.2 利益相关者管理原则
    5.2 资源管理
        5.2.1 识别独特性资源与常规性资源
        5.2.2 评价资源与业务的匹配性
        5.2.3 持续获取或培育独特性资源
        5.2.4 保管并有效配置资源
    5.3 业务管理
        5.3.1 业务定位
        5.3.2 界定业务范围
        5.3.3 业务流程管理
        5.3.4 日常业务控制
    5.4 本章小结
6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评价指标设计
    6.1 综合财务指标体系
        6.1.1 经济权益收益(EEI)
        6.1.2 经济权益收益率(EROE)
    6.2 利益相关者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6.2.1 内部利益相关者经济增加值(ISEVA)
        6.2.2 利益相关者价值贡献度(SVC)
        6.2.3 利益相关者价值系数(SVI)
        6.2.4 关键利益相关者保持(KSM)
        6.2.5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SSD)
        6.2.6 利益相关者需求参与度(SDPD)
        6.2.7 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ESPD)
    6.3 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6.3.1 资源利用评价
        6.3.2 资源与业务匹配性评价
        6.3.3 资源开发与培育评价
        6.3.4 资源日常管理评价
    6.4 业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6.4.1 业务盈利性评价
        6.4.2 业务组合的合理性评价
        6.4.3 业务流程性能与效率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利益相关者单边治理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7.1 传统资本型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7.1.1 传统资本型企业时代背景
        7.1.2 传统资本型企业价值管理特点
        7.1.3 传统资本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7.2 知识型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7.2.1 知识型企业时代背景
        7.2.2 知识型企业价值管理特点
        7.2.3 知识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7.3 网络联结型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7.3.1 网络联结型企业时代背景
        7.3.2 网络联结型企业价值管理特点
        7.3.3 网络联结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利益相关者双边治理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8.1 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8.1.1 创新型企业时代背景
        8.1.2 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特点
        8.1.3 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8.2 资本网络型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8.2.1 资本网络型企业时代背景
        8.2.2 资本网络型企业价值管理特点
        8.2.3 资本网络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8.3 知识网络型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8.3.1 知识网络型企业时代背景
        8.3.2 知识网络型企业价值管理特点
        8.3.3 知识网络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8.4 本章小结
9 利益相关者多边治理企业价值管理特殊模型
    9.1 综合协同型企业时代背景
    9.2 综合协同型企业价值管理特点
        9.2.1 综合协同型企业利益相关者体系
        9.2.2 综合协同型企业价值管理目标
        9.2.3 综合协同型企业价值管理驱动因素
        9.2.4 综合协同型企业价值管理核心评价指标体系
    9.3 综合协同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9.3.1 引进机构投资者
        9.3.2 引进战略投资者
        9.3.3 供应链利润分享制
        9.3.4 供应链融资
        9.3.5 员工利润分享制
        9.3.6 交叉持股
    9.4 本章小结
10 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案例
    10.1 案例一:TCL 集团价值管理案例
        10.1.1 TCL 集团内部利益相关者结构优化及其效果
        10.1.2 TCL 集团价值管理困境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
        10.1.3 TCL 集团价值管理模式选择评价
    10.2 案例二:利乐公司全方位供应链合作管理案例
        10.2.1 利乐公司价值管理模式的核心
        10.2.2 利乐公司全方位供应链合作的具体做法
        10.2.3 利乐公司价值管理模式的启示
    10.3 案例三: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全要素价值管理模式
        10.3.1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全要素价值管理模式的渊源
        10.3.2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内部利益相关者优化模式
        10.3.3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
        10.3.4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价值管理评价
    10.4 本章小结
11 研究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的主要贡献
    11.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关注早期儿童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二)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三)我国亟需开展“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课程框架与建构
        (一)课程框架的概念
        (二)课程框架的形式
        (三)能力本位课程框架的模块化建构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
        (一)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理念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的现状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分层培训
    三.“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
        (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概念界定
        (二)发达国家“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特点
        (三)我国“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现状
    四.文献评析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一: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二)研究二: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效度
        (一)描述型效度
        (二)解释型效度
        (三)评价型效度
        (四)反思型效度
        (五)实践型效度
    四.研究伦理
第四章 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二.课程内容与架构
        (一)课程内容与架构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三.课程形式与评估
        (一)课程形式与评估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第五章 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1.生成教师培训课程内容
    一.参培教师需求分析
        (一)访谈设计
        (二)访谈分析
        (三)参培教师需求分析
    二.“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及其生成
        (一)模块一:幼儿行为观察的理念与基本技术
        (二)模块二:幼儿学习的基本特点
        (三)模块三:幼儿发展的基本年龄特点
        (四)模块四:幼儿个体差异的概念及表现
第六章 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2.实施并评估教师培训课程
    一.“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实施
        (一)研究园所概况
        (二)培训课程的实施过程
    二.“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评估方案
        (一)评估要素
        (二)评估方法
    三.“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评估结果
        (一)过程性评估
        (二)结果性评估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一)影响因素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参培教师培训需求访谈提纲
    附录2 参培教师培训效果访谈提纲
    附录3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
    附录4 教师活动观察记录表
    附录5 INTASC新手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标准
    附录6 工作坊研讨目标与活动流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关系”相关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游戏·幼儿·儿童哲学概述
    第一节 游戏
        一、游戏的本质
        二、游戏的特征
        三、游戏的类型
    第二节 幼儿
        一、幼儿是拥有独立人格、完整的、发展中的人
        二、幼儿是有能力的主体,是成人之师
        三、幼儿是感性强、理性弱的个体
        四、幼儿是热爱游戏、喜欢主动操作的个体
    第三节 儿童哲学
        一、儿童哲学的涵义
        二、儿童哲学在本研究中的价值
    第四节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二、幼儿主要通过游戏与世界互动来建构世界观
        三、游戏是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四、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五、游戏是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二章 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我观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我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
        三、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在物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二、游戏在人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三、游戏在我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第三章 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及其特点
        一、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三、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
        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幼儿的社会取向游戏就是一个小场域(社会)
        二、幼儿游戏场域观等惯习的内化
        三、游戏场域观适用于其他场域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四、幼儿依据游戏场域观行动、社会观逐步形成
第四章 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然观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然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人类自然观发展史
        三、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促进幼儿神话自然观、诗性自然思维发展
        二、游戏促进幼儿朴素、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
第五章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
    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一、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行动
        二、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发问、领会、获得概念
        三、幼儿在游戏中创造、生成生命
    第二节 游戏是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游戏是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游戏是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游戏是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三节 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世界
        一、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
        二、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社会
        三、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然
    第四节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尽量多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的机会
        二、最大限度保障幼儿的游戏自由
        三、合理引导幼儿自愿自由场域观的适用范围
        四、引领幼儿的超功利社会观
        五、应用幼儿社会观的变化特性
        六、把握幼儿自然取向游戏的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一) 现实依据:时代发展的客观诉求
        (二) 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个性发展向度研究的理论诉求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一章 个性的哲学蕴含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一、 个性的哲学蕴含与本质
        (一) 个性的哲学内涵
        (二) 个性的本质与特征
    二、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与特征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征
    三、 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一) 科学认识并培育良好个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二) 促进个性良好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于个性良好发展具有重要功能
第二章 个性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新课题
    一、 当代中国个性发展的现实境况分析
        (一) 个性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内容
        (二) 市场经济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三) 全球化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四) 虚拟交往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二、 个性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进一步转换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要进一步提升
        (三)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进一步调整
        (四)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进一步优化
        (五)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进一步创新
第三章 个性发展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则建构
    一、 社会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原则
        (一)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二) 社会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实现
    二、 现实性与理想性有机结合原则
        (一) 个性发展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二) 现实性与理想性有机结合的实现
    三、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原则
        (一) 全面发展的内涵
        (二)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的实现
第四章 个性发展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二) 尊重教育对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
        (三) 落实教育对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和法律保障
    二、 形成教育者的教育个性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个性产生的根源分析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个性的内在规定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个性的实践探索
    三、 发挥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作用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 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为教育对象自我教育创造条件
        (三) 教育对象自身应积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尊重教育对象及其个性,教育内容因人、因时而异
        (二) 教育内容注重培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性
        (三) 教育内容重视个性潜能的挖掘,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性
        (四) 教育内容具有特色,形成特色化教育
    五、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二) 由显性为主向显隐结合转变
        (三) 由集中教育向集分结合转变
        (四)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五) 由单一方法向综合方法转变
第五章 个性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探析
    一、 个性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原则要求
        (一) 以人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总原则
        (二) 针对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应具有针对性
        (三) 科学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四) 时代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应不断创新
    二、 个性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标准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认知标准
        (二)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情感标准
        (三)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意志标准
        (四)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信念标准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行为标准
        (六)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能力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尺度
        1.2.3 研究视角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1.6.4 其他资料来源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2.1.1 自然背景
        2.1.2 社会背景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2.3.1 民系与聚落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3.1.6 阶段总结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3.5.1 乡村既有资源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4.5.1 综合发展治理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5.2.1 突变式模式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5.2.3 衰退式模式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5.4.3 优化策略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5.5.1 聚落改建模式
        5.5.2 聚落扩展模式
        5.5.3 聚落重建模式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6.2.1 公共建筑
        6.2.2 防御建筑
        6.2.3 生产建筑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6.4.1 建造材料特征
        6.4.2 装饰细节特征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6.6.1 主要原则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7.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现代化
        (二)社会分化
        (三)社会整合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现代化理论
        (二)功能主义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三、三大改造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四、突出政治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一、系统分化
        二、职业分化
        三、收入分化
        四、阶层分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三、社会两极分化
        四、社会碎片化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七、充分吸纳原则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7)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安迪·格林学术简介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提出
    1.1 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
        1.1.1 教育全球化的神话
        1.1.2 教育非理性化的盛行
        1.1.3 教育市场化的滥觞
    1.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
        1.2.2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1.2.3 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
        1.2.4 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批判与成人教育理论
    1.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建构
    小结
第二章 逻辑起点: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2.1 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
        2.1.1 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2.1.2 教育的普遍性与虚假性
        2.1.3 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性
    2.2 教育意识形态的驯服性和解放性
    2.3 教育意识形态的内部矛盾
        2.3.1 教育内容中同质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2.3.2 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裂
        2.3.3 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
    2.4 当代教育意识形态批判
        2.4.1 教育全球化理念批判
        2.4.2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批判
        2.4.3 新自由主义教育观批判
    小结
第三章 理论主体:国民教育
    3.1 批判国民教育制度的传统起源
        3.1.1 辉格论起源批判
        3.1.2 结构功能主义起源批判
        3.1.3 生产关系起源批判
        3.1.4 韦伯冲突论起源批判
    3.2 揭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关系
        3.2.1 “国家形成”是国民教育制度的现实语境
        3.2.2 国民教育制度体现国家干预教育的合法性
        3.2.3 国民教育制度表现“国家形成”的差异性
    3.3 分析国民教育的独特性原因
        3.3.1 政权性质
        3.3.2 社会结构
        3.3.3 文化因素
    3.4 揭示国民教育的历史功能:民族认同
        3.4.1 自由民族主义的民族认同
        3.4.2 帝国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3.4.3 战后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小结
第四章 价值目标:社会凝聚
    4.1 追溯社会凝聚的思想来源
        4.1.1 自由主义:自然和谐
        4.1.2 共和主义:分工团结
        4.1.3 浪漫保守主义:文化团结
    4.2 批判社会凝聚的制度类型
        4.2.1 自由体制
        4.2.2 社会市场体制
        4.2.3 社会民主制度
        4.2.4 东亚模式
    4.3 澄清社会凝聚的内涵与维度
        4.3.1 社会凝聚的内涵
        4.3.2 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
        4.3.3 社会凝聚的个体维度:相对的自由与政治参与
        4.3.4 社会凝聚的价值维度:合法性共识
    4.4 发挥教育对社会凝聚的建构功能
        4.4.1 消除教育的不平等
        4.4.2 通过教育推进国家认同
        4.4.3 以宽容教育建构多元文化认同
    小结
第五章 实践旨趣: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5.1 推行公共教育制度
        5.1.1 反对“择校”与市场化,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
        5.1.2 反对选拔性的教育制度,施行综合性教育制度
    5.2 发展国家课程
        5.2.1 民族文化的内核
        5.2.2 公民教育课程
    5.3 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5.4 践行终身学习机制
        5.4.1 终身学习的意义
        5.4.2 终身学习的社会模式
    小结
第六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评价
    6.1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价值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
        6.1.2 凸显了社会平等与正义的教育使命
        6.1.3 展现了方法论的宏观性与规范性
    6.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局限
        6.2.1 个体主体性的忽视
        6.2.2 教育批判的不彻底性
    6.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启示
        6.3.1 重视国家的主导作用
        6.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6.3.3 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安迪·格林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二 安迪·格林关于教育、平等与社会凝聚调查节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9)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 ——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研究主题:主体形塑
    一、“治理术”的概念阐释与原初语境
    二、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三、资本主义治理术的逻辑架构与独特价值
第一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诞生
    1.1 统治权模式: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专断致死权力
        1.1.1 君主权力的独特性:刀刃的权力与司法-法律机制
        1.1.2 君主权力的目标:强力塑造臣民
        1.1.3 治理的实质:对领土的治理
    1.2 治理术模式的转型:从君主权力转向规训权力
        1.2.1 规训权力的治理工具:管治与规训机制
        1.2.2 治理的目标:塑造驯顺的肉体
        1.2.3 治理的实质:对身体的微观管控
    1.3 治理技术的升级转型:从规训权力转向生命权力
        1.3.1 生命权力的治理策略:放任与安全机制
        1.3.2 治理的目标:人口的利益
        1.3.3 治理的实质:对人口的自由调节
第二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前提:资本权力发生机制的衍生
    2.1 当代权力形式溢出传统政治权力的理解框架
        2.1.1 规训社会:监狱装置与规训权力
        2.1.2 主权国家:集中营结构与至高权力
        2.1.3 私人政府:工厂体系与资本权力
    2.2 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2.2.1 政治经济学脉络中“看不见的手”
        2.2.2 “看不见的手”的真正秘密
        2.2.3 现代社会的“资本”范畴
    2.3 当代权力的典型形式:资本权力
        2.3.1 作为经济权力延伸的资本权力:货币购买力
        2.3.2 与政治权力媾合的资本权力:资本支配力与规训力
        2.3.3 具有文化权力功能的资本权力:“拜物教”与“同一性”意识形态
第三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内容:形塑主体
    3.1 生产之维:“机器附属物”和“人才储备军”
        3.1.1 前资本主义社会手工业生产方式的裂变:“片面器官”的形成
        3.1.2 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工人成为“机器附属物”
        3.1.3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机制:产业后备军的历史生成及当代的人才储备军形态
    3.2 分配之维:“最不利者”
        3.2.1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机制:等级与特权
        3.2.2 资本主义社会工资机制:“雇佣劳动者”被塑造成“人才资源”
        3.2.3 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机制:“被保障者”被标识为“最不利者”
    3.3 交换之维:理性经济人
        3.3.1 前资本主义狭小市场的独特面向: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依赖关系
        3.3.2 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3.3.3 劳动力市场的当代形态:“理性经济人”之生命体的自我投资和自我增殖
    3.4 消费之维:“消费符号”
        3.4.1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形式:节制消费、节俭消费
        3.4.2 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意识形态机制:膨胀消费欲望
        3.4.3 消费社会系列营销机制:消费幻象与符号消费
第四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批判与超越
    4.1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界限
        4.1.1 治理理由的界限:政治民主与经济专制并置
        4.1.2 治理方式的界限:自由的伎俩
        4.1.3 治理旨趣的界限:权力生产性与主体去主体化
    4.2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根本症结
        4.2.1 制度结构:财产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
        4.2.2 内在逻辑:资本增殖逻辑和资本抽象统治
        4.2.3 实践形式:资本主义劳动
    4.3 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
        4.3.1 驯服资本:废除雇佣劳动制度、资本的社会控制和构建公共性服务
        4.3.2 主体生产性:主体建构与人的发展逻辑
        4.3.3 生命政治生产:构建基于“共同性”的共产主义
结语 资本主义治理术批判的价值旨趣:生命潜能与自由个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旅游体验价值相关研究进展
        2.1.1 旅游体验研究
        2.1.2 顾客体验价值研究
        2.1.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2.2 价值共创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2.2.1 价值共创理论的演进
        2.2.2 价值共创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2.3 社会网络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2.3.1 社会网络的概念和内涵
        2.3.2 社会网络理论的重要观点
        2.3.3 社会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
    2.4 简要述评
第3章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
    3.1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内涵
        3.1.1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概念
        3.1.2 游客旅游体验价值共创行为
    3.2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维度的文献分析
        3.2.1 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文献分析
        3.2.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文献分析
    3.3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确定
        3.3.1 游客访谈过程及结果
        3.3.2 初始测量题项的生成
        3.3.3 量表优化及维度探索
        3.3.4 维度结构的进一步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4.1 研究模型的构建
        4.1.1 理论基础
        4.1.2 研究模型的构建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
        4.2.2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结果
        4.2.3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
        4.2.4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实证研究设计
    5.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5.1.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驱动因素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5.1.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5.1.3 旅游体验价值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5.1.4 游客满意度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5.1.5 游客个体特征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5.2 初始问卷的设计与修改
    5.3 预调查与正式问卷的确定
        5.3.1 预调查样本统计
        5.3.2 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5.3.3 最终测量题项的确定
    5.4 正式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实证分析
    6.1 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6.2.1 信度检验
        6.2.2 效度检验
    6.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1 Harman单因素检验
        6.3.2 非可观测潜在方法因子的影响控制
    6.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6.4.1 模型拟合程度
        6.4.2 假设检验
        6.4.3 备选模型讨论
    6.5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效应检验
    6.6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效应检验
        6.6.1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6.6.2 社会网络支持的调节效应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
        7.1.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
        7.1.3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结果
        7.1.4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
        7.1.5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
    7.2 实践启示
        7.2.1 对旅游企业的启示
        7.2.2 对游客的启示
        7.2.3 对其他价值共创参与者的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作为集体的家庭的独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研究[D]. 王秀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2]“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D]. 徐小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D]. 李小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李兰.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5]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D]. 王霞. 山西大学, 2020(12)
  • [8]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 ——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D]. 苗翠翠.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D]. 李如友.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家庭作为一个集体的独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