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芮城县电机自控装置试制成功

山西省芮城县电机自控装置试制成功

一、山西芮城县试制成功电机自控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佐[1](2018)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三次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先导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与区位优势,山西省在中央、地方政府宏观的统筹规划下,在明确而强有力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导向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资源型产业得到超速发展,山西逐步演化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源型产业得到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排挤。最终,山西区域内产业布局单一,围绕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建立起来的资源型产业“一煤独大”,在经济中形成绝对主导地位。然而,这些资源型产业的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耗能大、产值低、污染重。导致山西经济无法实现持续性发展,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从二十世纪末到现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经历了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一个认识、实践过程,并逐步确立了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经济“跨越转型发展”。但是,经过十多年的艰难转型,转型的效果却不太明显。2010年山西省迎来经济改革的机遇,成为国家“改革试验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全省由上至下的改革热情,山西经济转型进入新的阶段。经济转型的相关政策纷纷出台,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理论探索也掀起一个新的高潮。整体来看,大部分研究着眼于政策试验层面,涉及到行业合理化布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更新换代以及技术创新等诸多范畴。而对于经济转型的推动力问题——经济转型发展的原始推动力及持续推动力——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次山西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不仅需要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而且需要历史实践经验的引导。本文将在金融史的研究基础上运用金融先导理论,通过对山西历史上三次经济演化转型过程——从明清时期山西的商业、金融业的革命到1861-1895年洋务运动时期的工业化雏形,再到民国时期的全面工业化——进行系统的历史分析,并且将这三次经济转型的演化过程放在全国的大背景、大系统中去研究,试图寻找出山西经济几次转型的历史规律、经济演化发展过程中的源动力,为山西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和金融支持协调机制的构建找到科学的路径与方法。山西经济的演化发展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条件而具有独特之处。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孕育了最早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山西经济的第一次转型是由原始的狩猎和采集型经济转型为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80%为山地、丘陵,适合耕种的平川、河谷仅占20%。省内区域南北跨距大,从最北边的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到最南端的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纵深跨距680多公里,跨越纬度6°10′。南北之间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差距很大,北部靠近内蒙古,气候寒冷,丘陵遍布,适合畜牧业。南部靠近黄河,气候温暖,地势平缓,适合耕种。所以,从夏商到宋元三千余年的时间里,经济逐步转型为农牧兼有的自然经济。耕种农业与畜牧业兴衰更替,最终逐步确立了传统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这段时期也是华夏文明的逐步形成与丰富发展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传统的农耕经济范式下,有限的地力渐渐地无法承载日益增加的人口。于是,山西经济的第二次转型悄然开始。从农业人口中逐步分离出手工业劳动者和从事贸易的商人。到了明清时期,山西经济逐步向商业经济转型。从事商业的人员越来越多,形成“业贾者十之六、七”的局面。山西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山西区域积累了雄厚的财富。这些财富为山西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型提供了动力。清代晚期,洋务运动席卷全国,山西经济开始了第三次经济转型——向初步工业化经济转型。虽然,这次转型效果并不显着,但是为随后的经济转型奠定了基础。民国初期,阎锡山主政山西。他利用山西商人积累的财富和洋务运动时期打下的初步工业化的基础,在钢铁、机械、化学、电力、建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山西经济开始了第四次转型——全面工业化转型。在20世纪三十年代,山西省一跃成为工业强省、模范省。新中国成立之后,山西继续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国家宏观规划和产业倾斜政策的推动下,山西经济继续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在国家有计划、有步骤的持续、大规模投资的推动下,经过建国初期的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山西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配套齐全、轻重工业布局合理的工业化经济体。山西经济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大发展,特别是沿海的南方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的供给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一空前而紧迫的需求,成为山西经济再次转型的直接推手,在国家大规模的重点投资之下,山西经济完成了第五次经济转型,最终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经济转型为资源倚重型的资源型经济体系。山西经济在以上所述演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次经济转型。分别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和采集经济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经济的转型;农牧混合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型;商业经济向初步工业化经济转型;初步工业化经济向全面工业化经济转型;全面工业化经济向能源重化工经济转型。本文截取了山西在明清时期到民国时期这段历史时期作为研究对象。从这段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到山西经济在这段历史时期曾经历了三次明显的经济转型。一是,明清时期由传统农牧混合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型;二是,清代晚期由商业经济向初步工业化转型;三是,民国时期由初步工业化向全面工业化转型。本文用三章的篇幅分别对以上三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每一个阶段都把当时山西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以归纳、总结金融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山西经济经历了从自然的农牧混合经济向商业经济的转型。从宏观的、历史的角度来看,从汉代时期的多民族杂居,生产模式、生活习惯的不同造成了交易的人文必然性;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龙门碣石线横穿整个三晋大地,在整个山西地域内形成农牧混合的经济模式,形成区域内生产产品的差异性,具有了交易的自然必然性。所以,随着交易的频度、规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提高,半职业化、职业化的商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商业资本也就慢慢积累了起来。随着,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出现,经济向商业化转型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但是,由于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仅仅依靠自由市场经济中的民间资本的推动,经济演化转型的速度还是较为缓慢的。清代晚期,以政府为主导的洋务运动兴起,对山西经济的演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山西经济开始向初步工业化转型。当时,山西金融的发展以票号的繁荣为显像。民间金融资本推动了山西工业革命的初始发展,但是推动力不充足,并没有很好地推动产业革命、工业化。主要是民间金融资本一直游离在实体经济之外,没有很好地融入生产中。即使在票号鼎盛时期,民间金融资本也没有更多的进入生产领域。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较弱,政府对经济的投入也较少,导致无论是市场金融,还是政府金融在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初期支持力度都不足。民国时期,阎锡山制定了一系列金融先行发展政策,推动了山西经济向全面工业化演化转型。在这次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先导政策作用明显。本文通过对山西历史上三次经济转型发展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具有先导作用。但是,依据行使先导职能的主体的不同,金融先导分为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市场的金融先导和政府的金融先导。这两种金融先导对经济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明清时期商业化转型过程中,行使金融先导职能的是民间金融,即,市场的金融先导。虽然经济演化转型缓慢,但是效果明显;清代晚期初步工业化转型过程中,行使金融先导职能的既有民间金融,也有政府金融,即,市场的金融先导和政府的金融先导同时都在起作用。但是,在当时政府金融实力较弱,民间金融又由于没有合适的经济、金融环境而没有跟进,所以,金融对经济的先导作用不是很明显,经济转型效果也不显着;在民国时期,山西经济进行全面工业化转型过程中,行使金融先导职能的是政府金融。在阎锡山大力推动金融创新、金融先行的经济、金融政策主导下,金融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效果是明显的,成绩也是显着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发现金融先导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最后提出,在当前山西经济面临再一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必须充分运用金融先导战略,引导民间资金流向新兴产业,实现山西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转型。

高士法[2](2007)在《关于运城电厂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的研究》文中指出步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拉动巨大。为缓解严重的缺电局面,电厂和电网工程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建设项目上得多,速度快,但电力建设的设备、设计、施工及管理资源却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这就为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埋下了隐患。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如何能够做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加强对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保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确保电网安全,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当前电力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控措施,在此基础上,以新建的运城电厂2×600MW机组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的研究,同时也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其它发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提供了参考。

二、山西芮城县试制成功电机自控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芮城县试制成功电机自控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三次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先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当前山西经济所面临的发展困局及转型紧迫性
        1.1.2 从经济演化发展历史中寻找推动经济转型的动力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中国经济、金融演化转型历史的研究文献
        1.2.2 关于山西经济、金融演化转型历史的研究文献
        1.2.3 关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论文基本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
        1.4.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发展阶段的划分
        2.1.2 关于经济转型
    2.2 理论基础——金融先导理论
        2.2.1 国内学者对金融先导的论述
        2.2.2 金融先导理论的提出
        2.2.3 金融先导理论的内容
第3章 明清时期山西经济商业化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先导
    3.1 明清时期山西经济商业化转型的经济背景
        3.1.1 政府制度安排和社会风尚逐步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1.2 传统农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商业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3.1.3 手工业发展促进经济商业化转型
        3.1.4 商品交换规模扩大促进经济商业化转型深入
    3.2 明清时期山西经济商业化转型的金融背景
        3.2.1 货币制度的演化
        3.2.2 白银流通数量增加
        3.2.3 金融机构的演化发展
        3.2.4 金融变革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先导作用
    3.3 明清时期山西经济商业化转型中的金融先导
        3.3.1 发展金融机构推动经济商业化转型
        3.3.2 拓展金融业务满足经济商业化转型的需求
        3.3.3 创新金融工具推动经济商业化转型
        3.3.4 利率水平降低助力经济商业化转型
    3.4 明清时期山西经济商业化转型成效
        3.4.1 山西地区崇商观念的形成
        3.4.2 山西区域形成几大贸易区
        3.4.3 山西商人遍布国内市场
        3.4.4 山西商人积极开拓国际商路
        3.4.5 山西出现几大商业家族
        3.4.6 山西商人创新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清代晚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初期的金融先导
    4.1 清代晚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初期的经济背景
        4.1.1 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序幕
        4.1.2 工业产品交易品种扩大、数量增加
        4.1.3 商品贸易路线不断拓展
        4.1.4 国内市场初具规模
    4.2 清代晚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初期的金融背景
        4.2.1 票号由盛而衰
        4.2.2 钱庄的演变
        4.2.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4.2.4 官银钱号的发展
        4.2.5 新式银行的设立
    4.3 清代晚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初期的金融先导
        4.3.1 政府主导的金融先导初登舞台
        4.3.2 市场主导的金融先导后续乏力
    4.4 清代晚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初期的成效
        4.4.1 制造、冶金业的出现
        4.4.2 半机械化矿山开采业的出现
        4.4.3 山西境内首条铁路的开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国时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先导
    5.1 民国时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的经济背景
        5.1.1 民国政府积极鼓动宣传和制定优惠政策
        5.1.2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
        5.1.3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向全面工业化转型
    5.2 民国时期山西经济工业化转型的金融背景
        5.2.1 货币制度进一步完善
        5.2.2 政府、市场主导的金融先导共同推动经济向全面工业化转型
    5.3 民国时期山西经济全面工业化转型的金融先导
        5.3.1 整顿金融市场,规范金融监管
        5.3.2 推行金融先行,设立官办金融机构
        5.3.3 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5.3.4 多方筹集资金,保障工业发展
    5.4 民国时期山西经济全面工业化转型成效
        5.4.1 轻工业发展迅猛
        5.4.2 重工业长足发展
        5.4.3 铁路交通得到进一步完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启示、展望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研究结论
        6.1.2 历史经验对当代山西经济转型的启示
    6.2 金融先导理论的拓展与展望
        6.2.1 金融先导理论的拓展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2)关于运城电厂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
    2.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
        2.1.1 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
        2.1.2 第二方建设单位质量验收检查制度
        2.1.3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形成
    2.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
        2.2.1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不断发展
        2.2.2 政府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的监督思想和内容
        2.2.3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式转变,转变成效显着
    2.3 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概况
    2.4 我国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理体系
        2.4.1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依据
        2.4.2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定位
        2.4.3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设置
        2.4.4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
        2.4.5 质量监督机构的权限
第三章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3.1 大幅度压缩合理工期的风险
    3.2 电力建设资源严重不足的风险
    3.3 工程建设人员素质与能力不适应风险
    3.4 造价大幅度降低的风险
    3.5 诚信缺失的风险
    3.6 山西省电力建设质量监督面临的风险及预控措施
        3.6.1 山西省电力建设质量监督面临的风险
        3.6.2 对当前电力建设质量监督风险的预控措施
第四章 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程序
    4.1 项目质量监督目标
    4.2 项目质量监督程序
        4.2.1 质监注册交底
        4.2.2 完成项目注册
        4.2.3 建立项目质监站
        4.2.4 质量监督检查项目质监计划
    4.3 项目质量检查程序
        4.3.1 自检
        4.3.2 预检
        4.3.3 正式检查
    4.4 项目质量检查方法
    4.5 项目质量监督检查评价
    4.6 质量监督中心站实施项目阶段质量监督流程
第五章 运城电厂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主要工艺系统分析
        5.2.1 主要设备分析
        5.2.2 热力系统分析
        5.2.3 燃料供应系统分析
        5.2.4 除灰系统分析
        5.2.5 化学水处理系统分析
        5.2.6 供水系统分析
        5.2.7 电气系统分析
        5.2.8 热工控制系统分析
        5.2.9 空冷系统分析
    5.3 工程特点分析
        5.3.1 项目特点
        5.3.2 工程设备、设计特点
        5.3.3 工期特点
        5.3.4 管理特点
    5.4 工程目标管理
        5.4.1 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5.4.2 工程质量目标管理
        5.4.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管理
        5.4.4 工程进度目标管理
        5.4.5 工程投资目标管理
    5.5 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研究
        5.5.1 质监注册
        5.5.2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认证
        5.5.3 阶段性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5.5.4 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质量行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山西芮城县试制成功电机自控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三次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先导作用研究[D]. 杨国佐. 山西财经大学, 2018(02)
  • [2]关于运城电厂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的研究[D]. 高士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2)

标签:;  ;  ;  ;  ;  

山西省芮城县电机自控装置试制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