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局数据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GSM网局数据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一、GSM网局数据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锐[1](2020)在《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合我国既有GSM-R网络架构、核心网设备路由组织方式,对GSM-R改造工程中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其中电路域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最为复杂,经过对比分析运营商核心网络设备,最终确定了适用于GSM-R网络的改造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于春雷[2](2018)在《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当前,在网络机房的管理方面很多采用24小时专人进行值班管理的方式,对机房内的环境以及设备定时的进行检查,但是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对工作人员来说会有较为严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是无法对相关故障做好及时的排查,而对事故具体发生的时间和责任没办法做到较为科学的监管把控。所以,为了可以实现对机房相关设备的统一监控与处理,为维护人员的工作减轻压力,提高实际管理水平,实现机房的网络化以及物理环境集中监控管理,设计出了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本系统主要由采集部分、门禁监测、UPS蓄电池监测和接收部分组成。采集部分主要是介绍采用GSM通信模块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的系统,它由温湿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STM32F411ARM芯片、LCD1602液晶、按键、GSM通信模块等组成,它可以完成远端环境数据的采集,并把采集到数据值显示到液晶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获得远端环境的数据,可以设置环境数据的安全值,当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值不在安全值范围,产生声光报警并且自动发送短信报警。门禁系统用的是STM32F411为主控,通过识别密码或者IC卡进入机房,并对进入和出入的数据进行记录。门禁监测用于对人员是否有权限进入机房。UPS蓄电池监测系统同样是以STM32F411为主控,通过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监测蓄电池电压电流情况,并通过光耦及运放电路来进行单节蓄电池电压、内阻监测。最后,当整个设计得以完善之后便是进行整体软硬件联调的工作。并模拟测试系统在当场的各个功能效果。在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以及测试之后,得本文中所设计出的现代化机房监控系统是完全可以实现之前预期的相关功能且可以保证平稳运行的。

窦雪莹[3](2019)在《移动通信系统关口局与MGCF融合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TE,VoLTE)网络中,关口局(Gateway Mobile Switch Center,GMSC)与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MGCF)分别设置,导致VoLTE、固网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网络和用户与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CS)域、外网网络和用户话务互通时需通过GMSC和MGCF两个独立网元转接,网络组织复杂、设备资源重复配置。这样不仅增加了网络投资成本,且网络中存在多个互通网元,结构复杂,存在路由迂回,资源消耗双倍,时延增加,关口局与MGCF存在2N的扩容问题。在VoLTE全面商用进程中,优化网络、推进CS域的关口局与IMS域的MGCF融合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口局与MGCF融合问题。首先,本文概述了VoLTE及关口局与MGCF的融合问题,叙述了VoLTE系统的架构,分析了IMS的需求和功能实体,并研究了支撑VoLTE系统的功能,包括接入网及核心网等。概述了关口局和MGCF的概念与功能,分析了其组网模型。研究了关口局与MGCF融合的背景及优势,并探讨了融合关口局的功能和部署原则。其次,本文研究了关口局与MGCF融合的场景与方案。研究了关口局与MGCF的融合网络架构,根据网元类型,将融合场景分为关口局GMSC融合MGCF和MGCF融合关口局GMSC两种,并对两种场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四种关口局与MGCF融合方案,分析了融合方式和硬件接口调整,并对四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探究了融合改造完成后的路由方案,以及融合网络中网元容量的计算方法。接着,本文以辽宁移动关口局与MGCF融合项目为例,设计了关口局与MGCF融合解决方案。分析了辽宁移动项目概况,阐述了现网局设备类型、项目进展以及融合后局点分布情况。分析了项目设计整体思路,研究了关口局融合策略,如网关融合策略、路由调整策略、及计费策略等。分析研究了关口局与MGCF融合中的数据规范,如融合局数据规范、MGCF业务数据迁移继承原则、及融合前后话务模型变化等。最后,本文研究了关口局与MGCF的部署和配置。阐述了GMSC和MGCF的部署流程,从软硬件扩容升级、数据配置到路由切换等部署内容。研究了融合关口局的数据配置,研究分析了融合网络中的呼叫问题,如呼叫源处理、入局和出局号码处理以及号码变换等。研究了融合网络中的其他配置内容,以及周边网元配合和对融合网络的测试等。通过关口局与MGCF设备的融合,可以减少网元数量、简化网络架构、优化IMS域与CS域以及外网话务互通,减少互通话务转接次数、提升业务质量和设备效率,降低设备容量需求,提升业务质量。

张弥莎[4](2017)在《一种基于移动核心网的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的通信行业都随着手机终端的升级换代、网络速度的大幅提高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保证手机通信的快捷和通畅,快速并且准确地完成局数据的制作就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需要完成的一个课题。局数据制作就是指为实现通信在网络设备上配置业务数据。调研全国通信公司局数据制作的现状,全国31个省份的核心网局数据绝大部分还是采用纯手工的制作方式,每个厂家、每个类型、每个设备均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单独制作,此种方式不仅局数据制作的效率低,而且制作的准确率也不高。中国移动公司的核心网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研究水平与其它国家和公司相比,处在一个比较前沿的位置,因此在意识到核心网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的迫切要求后,中国移动公司就开始从事此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国移动公司仅仅实现了部分设备类型的核心网局数据自动化制作,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率不到20%,远远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本文通过对核心网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到核心网局数据自动化制作最根本的需求,即完成局数据的采集、查询、核查、制作等功能;并从系统的安全和实用性角度,添加用户的权限和日志的记录等功能。系统采用了B/S结构,前后台之间通过框架协议进行通信。应用框架TOMCAT提供了一个其于JAVA语言的编程接口。服务器端使用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通过FTP在现网设备服务器中采集UNL格式的文件,并使用POI实现XLS文件的分析,使用JAVA直接实现UNL文件的分析。通过SPRING MVC+STRUTS2实现前后台的交互,前台使用EASYUI的技术来完成浏览器界面的呈现。该系统在中国移动黑龙江有限公司的核心网局数据制作中得到了试应用,确保了黑龙江移动公司的局数据采集、制作、查询及核查等功能的实现。向局数据自动化、智能化的制作又靠近了一大步。

杨海桂[5](2016)在《移动核心网网络优化浅析》文中认为一、移动核心网简介移动核心网位于移动网络子系统内,移动核心网的作用是把A口上来的语音呼叫及无线上网的请求,连接到不同的网络上。核心网从网络结构上来说,由交换网、信令网、GPRS网组成,提供语音、短信等窄带业务及彩信、WAP游览等移动数据业务。其中交换网(核心网电路域),主要承载GSM语音业务和CSD(电路交换数据)业务,交换网的网元有MSC、MGW、TMSC、MSCserver、TMSCserver等。

胡立涛[6](2014)在《杭州联通关口局建设方案研究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面对互联网新技术和移动业务替代等因素的严峻挑战,通信业的固网业务开始下滑。各大运营商均开始推广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业务来缓解固网语音业务的下滑。原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成立新联通后,固定网和移动网均用于与网间通信的关口局设备,固网与移动网之间通信路由复杂,无法满足移动固定融和业务的发展。原两网的关口局由于设备型号老旧,无法平滑升级成软交换架构。为更好地提供固网和移动融合业务,并进行网络的升级演进与IP化改造,杭州联通急需建设一对新的融合关口局用于杭州联通移固两网融合业务的支撑。本次关口局建设工程规模较大,涉及面广,但是由于设计方案严谨,论证充分,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新割接入网的联通融合关口局,打通了杭州联通移动网和固定网的互联通道,使得移固业务互通更为安全畅通,大大提高了各局向尤其是长途局向的中继利用效率。新的融合关口局对其他运营商提供了统一的互联通道,统一了结算点,简化了网间互联结构,提高了网间互联的安全性。融合关口局更好地支持杭州联通的融合业务,如综合虚拟网等。新关口局的软交换架构更好地支持网络的演进,为核心网的全网IP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莉[7](2013)在《局数据系统的功能与实现》文中指出贵州移动局数据管理系统是一套以GSM核心网数据为基础,基本实现标准局数据的导入维护、网元局数据采集、局数据查询呈现、网元局数据核查、局数据对比分析、局数据自动制作等功能作为核心内容的局数据维护、分析管理系统。

马晓强[8](2013)在《WCDMA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移动通信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充分成熟,发展潜力接近极限,处于产品淘汰的边缘。在3G迅速部署的时代,WCDMA作为3G技术中最成熟,终端最丰富,商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在中国联通的运营下,已经拥有了巨大的用户群,并且还在不断的增长过程当中,于是WCDMA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一所通信类的高职院校,笔者所在单位需要处处与通信运营商齐头并进,所以,在移动通信的专业教学需求下,设计组建一个具有完整性、专业功能完善的以WCDMA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平台,是必须考虑的项目。加上建设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了该论文的建设项目。该平台广泛覆盖通信行业人才培养及培训工作,集西南片区内学生教学、员工培训、职业鉴定、科研等功能为一体,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论文讨论的WCDMA教学平台,以WCDMA全网为研究对象。论文从WCDMA的运营现状出发,首先阐述WCDMA现在的商用情况,简要的研究了WCDMA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教学平台的构想,重点分析了核心网与无线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包括目前平台版本以及后续升级扩建的要求等。最后,论文介绍该教学平台的具体工程实施情况。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目前WCDMA系统运营状况,提出项目建设需求。分析WCDMA核心网版本,按照现网运营最广的版本构建教学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该平台完全与企业一线环境一致,采取开放式结构,可考虑与其他教学平台连接,实现业务互通。2、深入的研究该教学平台最理想的组网结构。选取目前国内知名厂商设备,充分考虑后期升级与扩容要求,对所选设备进行规划,确定核心网、无线侧网元数量、单板配置、承载方式、教学业务内容。3、对教学平台的数据进行规划,同时对教学平台排队软件进行原理设计。完成设备互联互通,并且考虑后期升级与扩容的可能,确保后期的可用性及可持续应用。4、对工程实施及平台建设中的业务调试进行研究。其中,着重考虑业务调试后的可恢复性,便于在学生使用过程中减轻教师的维护负担。在建设完成之后笔者主导并参与了平台的调测与验收工作,后续的教学设计仍在探索总结当中。

李洁[9](2012)在《天津联通携号转网核心网络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携号转网又可称为号码可携带,即用户无需改变号码便可从原运营商转至另一运营商网络,享受转入运营商所开展的各项服务和业务.论文首先介绍了现行核心网络的基本情况及路由、呼叫流程方式,并对天津核心网络进行深入分析。携号转网网络的改造包括核心网络的改造、业务网络的改造、本地支撑系统的改造和其它网络的调整。本文通过对天津网络携号转网中的核心网络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天津联通如何通过对原有相对独立的运营商网络进行改造设计,实现了用户的无缝转网。即无需改变自己的电话号码而能够成为另一家运营商的用户,并能够正常的使用享受该运营商提供的电信业务。论证了可以通过网络的改造设计达到语音、短信、彩信业务顺利进行的目的。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携号转网技术,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合理安排转网成本,把握合适的转网时机。来保障携号转网的顺利实施,为实现我国电信产业改革的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杨洪志[10](2012)在《综合VPMN业务介绍及集团客户接入案例》文中提出本文介绍综合VPMN业务及用于集团客户接入的案例分析及数据技巧。

二、GSM网局数据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SM网局数据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现状
    1.1 电路域网络
    1.2 分组域网络
2 实施原则
3 实施方案
    3.1 电路域共用设备
        3.1.1 新设备入网业务功能测试
        3.1.2 HLR设备业务割接
        3.1.3 IN设备业务割接
        3.1.4 STP/TMSC业务割接
        3.1.5 SMSC、EIR、IP设备入网
    3.2 分组域共用设备
4 结束语

(2)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GSM网络
        1.4.1 GSM网络概述
        1.4.2 GSM网络系统的特点
    1.5 AT指令
        1.5.1 AT指令的简介
        1.5.2 AT指令表
    1.6 MODBUS通信协议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概述
    2.2 采集终端方案选择
        2.2.1 主控芯片选择
        2.2.2 无线模块的选择
        2.2.3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2.2.4 显示屏的方案
    2.3 门禁系统方案选择
        2.3.1 主芯片的选择
        2.3.2 网络芯片的选择
        2.3.3 通信芯片的选择
    2.4 UPS蓄电池监测系统方案选择
        2.4.1 主芯片的选择
        2.4.2 网络芯片的选择
        2.4.3 通信芯片的选择
        2.4.4 电压电流检测芯片的选择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总体构架
    3.2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简介
        3.2.1 STM32F411 的功能概述
        3.2.2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3.2.3 电源电路
        3.2.4 时钟电路
        3.2.5 复位电路
        3.2.6 JTAG下载接口电路
    3.3 LCD显示电路设计
        3.3.1 LCD1602 液晶介绍
        3.3.2 LCD1602 液晶接口说明
        3.3.3 显示电路
    3.4 独立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3.5 报警电路设计
        3.5.1 蜂鸣器介绍
        3.5.2 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3.5.3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3.6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3.6.1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简介
        3.6.2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引脚说明
        3.6.3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接口电路
        3.6.4 MQ.7 一氧化碳传感器简介
        3.6.5 MQ.7 一氧化碳传感接口电路
    3.7 GSM模块设计
        3.7.1 GSM(SIM300)模块概述
        3.7.2 GSM模块与单片机的连接
    3.8 硬件总体设计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整体构架
    4.2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子程序
    4.3 MQ.7 CO传感器子程序
    4.4 独立键盘子程序
    4.5 报警模块子程序
    4.6 GSM模块软件测试
        4.6.1 GSM串口通信
        4.6.2 GSM模块软件实现
    4.7 系统软硬件测试
第5章 总结展望
    5.1 研究成果的总结
    5.2 用户的测验和反馈
    5.3 研究展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附录2 系统.图
    附录3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子程序
致谢

(3)移动通信系统关口局与MGCF融合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VOLTE及关口局与MGCF融合概述
    2.1 Vo LTE网络概述
        2.1.1 Vo LTE系统架构
        2.1.2 IMS概述
        2.1.3 Vo LTE系统功能
    2.2 关口局及MGCF概述
        2.2.1 关口局概述
        2.2.2 MGCF概述
    2.3 关口局与MGCF融合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口局与MGCF融合场景与方案
    3.1 关口局与MGCF融合网络架构
    3.2 融合改造场景与比较
        3.2.1 关口局GMSC融合MGCF
        3.2.2 MGCF融合关口局GMSC
        3.2.3 融合场景比较
    3.3 融合改造方案与比较
        3.3.1 现网关口局GMSC整局改造支持MGCF
        3.3.2 整局新建融合设备
        3.3.3 现网MGCF整局支持改造GMSC
        3.3.4 部分改造GMSC为 MGCF+GMGW+IM-MGW
        3.3.5 融合改造方案说明与比较
    3.4 路由方案与容量计算
        3.4.1 融合改造后路由方案
        3.4.2 融合网络容量定义
        3.4.3 GMSC/MGCF/IM-MGW容量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口局与MGCF融合解决方案设计
    4.1 辽宁移动关口局与MGCF融合项目概况
    4.2 项目总体思路
        4.2.1 关口局替换
        4.2.2 MGCF/IM-MGW融合
    4.3 关口局融合策略
        4.3.1 网关融合策略
        4.3.2 路由调整策略
        4.3.3 计费策略
        4.3.4 网管策略
    4.4 关口局GMSC融合MGCF数据规范
        4.4.1 关口局融合MGCF局数据规范
        4.4.2 融合关口局新增对接数据
        4.4.3 原MGCF业务数据迁移继承原则
        4.4.4 融合关口局话务模型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口局与MGCF融合部署与配置
    5.1 GMSC融合MGCF部署流程
    5.2 数据配置
        5.2.1 本局基本数据配置
        5.2.2 与CSCF对接数据配置
        5.2.3 与PBX对接配置
        5.2.4 IMS出入局号码配置
        5.2.5 计费相关数据配置
    5.3 呼叫处理
        5.3.1 呼叫源处理
        5.3.2 主叫甄别
        5.3.3 入局号码处理
        5.3.4 出局号码处理
        5.3.5 号码变换
        5.3.6 辅助号码处理
    5.4 其他配置
        5.4.1 编解码配置
        5.4.2 放音配置
        5.4.3 视频回落配置
        5.4.4 话单配置
        5.4.5 软参、定时器配置
        5.4.6 北向接口数据配置
    5.5 周边网元配合
    5.6 测试和规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经历
致谢

(4)一种基于移动核心网的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的背景和现状
    1.3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需求
    2.1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业务性需求
        2.1.1 局数据采集的功能需求
        2.1.2 局数据核查的功能需求
        2.1.3 局数据制作的功能需求
    2.2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非业务性需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框架和设计
    3.1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系统架构
        3.1.1 数据访问层
        3.1.2 业务逻辑层
        3.1.3 数据解析层
        3.1.4 UI层
    3.2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方案设计
        3.2.1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框架结构
        3.2.2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功能架构
    3.3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功能流程
        3.3.1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数据采集流程
        3.3.2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数据核查流程
        3.3.3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数据制作流程
    3.4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详细设计
        3.4.1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数据采集的详细设计
        3.4.2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查询功能的详细设计
        3.4.3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核查功能的详细设计
        3.4.4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制作功能的详细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成果
    4.1 端局关口局数据自动制作与核查展示
        4.1.1 端局关口局标准数据查询与导入
        4.1.2 端局关口局现网数据的采集
        4.1.3 端局关口局现网数据的核查
        4.1.4 端局关口局制作指令的生成、查看、下发
        4.1.5 端局关口局导出UNL文件
    4.2 边界漫游小区数据的制作
        4.2.1 边界小区标准数据
        4.2.2 边界漫游小区现网数据采集
        4.2.3 边界漫游小区现网数据核查
        4.2.4 边界漫游小区制作指令的生成、查看、核查
        4.2.5 边界漫游小区导出UNL文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系统的测试
    5.1 系统之压力测试
    5.2 系统之准确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杭州联通关口局建设方案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杭州联通关口局现状与融合需求
    1.3 融合关口局建设的需求和目标
    1.4 论文所做工作与取得成果
    1.5 论文内容章节简介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融合关口局建设方案设计
    2.1 关口局融合建设改造总体方案
    2.2 关口局网元建设方案
    2.3 网络组织设计
    2.4 IP承载网接入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合关口局建设方案的实施
    3.1 路由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2 网间互联方案的实施
    3.3 网内设备互联方案的实施
    3.4 局数据配置
    3.5 移固融合业务的实现
    3.6 语音IP化方案的实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合关口局的调测与割接运行情况
    4.1 融合关口局的调测情况
    4.2 融合关口局割接方案与实施
    4.3 融合关口局割接后运行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前景展望
    5.3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对照表

(7)局数据系统的功能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设计目标
    1.2 设计方法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平台架构
    2.2 系统功能模块
        2.2.1 标准局数据导入
        2.2.2 标准局数据维护
        2.2.3 网元局数据采集
        2.2.4 局数据查询呈现
        2.2.5 局数据核查
        2.2.6 局数据对比分析
        2.2.7 局数据制作
3 结语

(8)WCDMA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1.2 教学平台国内研究状况
    1.3 工作单位教学设备现状
    1.4 本论文的选题、主要内容及论文安排
第二章 WCDMA 综合教学平台需求分析
    2.1 WCDMA 技术与运营分析
        2.1.1 早期移动通信系统
        2.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2.1.3 WCDMA 运营现状分析
    2.2 教学平台版本依据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CDMA 综合教学平台设计
    3.1 WCDMA 综合教学平台总体规划
        3.1.1 主要网元功能
        3.1.2 WCDMA 教学平台规划汇总
    3.2 WCDMA 综合教学平台设备选择
        3.2.1 BBU-DBS3900
        3.2.2 RNC-BSC6810
        3.2.3 MSC Server-MsoftX 3000
        3.2.4 MGW-UMG8900
        3.2.5 HLR -HLR9820
    3.3 WCDMA 综合教学平台组网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CDMA 教学平台实现
    4.1 系统数据规划
        4.1.1 概述
        4.1.2 数据规划与配置
    4.2 数据配置
    4.3 WCDMA 教学平台工程实施
    4.4 教学平台用排队软件简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CDMA 教学平台测试与试运行
    5.1 业务调试
        5.1.1 NodeB 调试
        5.1.2 RNC 调试
        5.1.3 UMG8900 调试
        5.1.4 MSoftX 3000 调试
        5.1.5 HLR9820 调试
    5.2 教学平台试运行的故障处理
    5.3 教学平台其他信息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天津联通携号转网核心网络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的相关理论基础
    1.3 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MNP移动核心网络关键技术分析
    2.1 基于R4版本的联通核心网络结构
        2.1.1 GSM语音呼叫信令流程
        2.1.2 GSM路由过程
    2.2 MNP的相关技术术语
    2.3 MNP路由原理
    2.4 携号转网信令流程分析
第三章 天津联通携号转网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3.1 天津联通携号转网改造方案综述
        3.1.1 携号转网管理架构分析
        3.1.2 天津联通携号转网核心网络结构分析
    3.2 天津联通改造方案具体设计情况
        3.2.1 天津联通携号转网核心网络设计
        3.2.2 天津联通携号转网局数据修改设计
    3.3 天津联通改造方案具体实现情况
第四章 天津联通MNP移动核心网络的配置实现
    4.1 天津联通携号转网业务移动核心网络的数据制作
    4.2 新建NPHLR数据配置
        4.2.1 新建NPHLR硬件数据配置
    4.3 新建NPMSC数据配置
        4.3.1 新建NPMSC硬件数据配置
        4.3.2 新建NPMSC信令数据配置
    4.4 SMPP进程配置
第五章 MNP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影响
    5.1 天津联通号码携带测试问题及解决方案
    5.2 MNP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影响
        5.2.1 对运营商的影响
        5.2.2 对用户的影响
    5.3 实施MNP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致谢

(10)综合VPMN业务介绍及集团客户接入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 PSTN简介
2 GSM简介
3 综合VPMN业务介绍
    3.1 产生背景
    3.2 综合VPMN业务简介
4 综合VPMN业务短号编号方案
    4.1 VPMN短号长度
    4.2 VPMN短号码开头
    4.3 同一个VPMN群内等位长
    4.4 同一个VPMN群内同一个网络的内部短号码头
    4.5 同一个VPMN群内非一个网络的短号码头
    4.6 出群字冠
5 综合VPMN业务实现方式
6 综合VPMN业务数据设置原则
    6.1 关汇局数据设置:
    6.2 端局数据设置:
7 综合VPMN业务计费方案
8 综合VPMN业务用于集团客户接入案例的分析、数据技巧
    8.1 号码及业务办理申请单填写
    8.2 业务办理填写技巧:
        8.2.1 客户名称:
        8.2.2 情况说明:
        8.2.3 GSM网移动手机号码表, 共 () 部:
        8.2.4 PSTN网固定电话号码表, 共 () 部:
        8.2.5 资费说明:
    8.3 由于该公司码号较多, 具体填写详见如下:
    8.4 短号编号方案及数据技巧: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5 业务实现及数据设置

四、GSM网局数据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J]. 杨锐. 铁道通信信号, 2020(02)
  • [2]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于春雷.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3]移动通信系统关口局与MGCF融合分析与研究[D]. 窦雪莹. 吉林大学, 2019(03)
  • [4]一种基于移动核心网的局数据自动化制作的研究与实践[D]. 张弥莎.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5]移动核心网网络优化浅析[J]. 杨海桂. 中国新通信, 2016(13)
  • [6]杭州联通关口局建设方案研究与实施[D]. 胡立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01)
  • [7]局数据系统的功能与实现[J]. 李莉. 信息通信, 2013(02)
  • [8]WCDMA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D]. 马晓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9]天津联通携号转网核心网络应用研究[D]. 李洁.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10]综合VPMN业务介绍及集团客户接入案例[J]. 杨洪志.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8)

标签:;  ;  ;  ;  ;  

GSM网局数据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