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质中的氮形式

腐殖质中的氮形式

一、Nitrogen Forms in Humic Substances(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秸秆还田对热带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秸秆还田是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经过4年不同管理措施处理的水稻土为基础,设置了不施氮(CK)、常规施氮(CT)、单独秸秆还田(ST)和秸秆配施氮肥(CTST)四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等量氮素投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氮组分含量、植株氮素吸收以及肥料氮素去向的影响,并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种植系统氮素的组成特征,为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提高稻田氮素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增加了水稻种植系统中CH4的排放,秸秆还田处理CH4累积排放量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P<0.05),CTST处理是CT处理的27.53倍。秸秆还田增加了系统中CO2的排放,CTST处理CO2的吸收量比CT处理降低27.14%。氮肥施用显着增加了N2O的排放,施氮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P<0.05),而秸秆还田降低了N2O的排放,CTST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比CT处理降低49.11%(P<0.05)。施氮处理全球增温潜势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中CTST处理比CT处理减少了68.78%。2.秸秆还田促进了田面水p H的升高与无机氮浓度的下降。CTST处理相对于CT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无机氮的含量(P<0.05),提高了可溶性有机氮占可溶性总氮的比例。ST处理成熟期各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均明显降低。各处理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CTST成熟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CTST处理显着提高了成熟期酸解性全氮的含量与占土壤全氮的比例。除了ST处理,其余各处理非酸解氮含量及占比明显下降。秸秆还田促进了氨基酸态氮的增加,其中CTST处理各生育期均高于ST处理。施氮促进了分蘖期与抽穗期酸解性铵态氮的增加,但CTST处理显着低于CT处理。施氮促进了抽穗期氨基糖态氮的降低,但促进了成熟期氨基糖态氮的增加,其中CTST处理高于CT处理。各处理未知态氮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施氮促进了未知态氮的增加,其中CTST处理成熟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茎叶与根的生物量均以ST处理最高。施氮显着提高了水稻茎叶成熟期的氮累积量,其中CTST处理高于CT处理。CT处理成熟期茎叶累积氮来源于肥料氮的量比CTST处理提高了14.97%,CTST相比于CT处理显着降低了水稻茎叶与根累积氮中来源于肥料氮的比例,且茎叶的降幅随水稻生长逐渐增大。4.通过15N去向分析得知,氮损失占施入肥料氮的比例为54.66%,水稻植株吸收占23.87%,土壤残留占21.47%。相比于CT处理,CTST处理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提高了17.44%,肥料氮的损失量降低了8.22%。

张恒[2](2020)在《基于土壤有机质空间变量的烤烟施肥模型》文中认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机质仅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却是显着的,除了提供烤烟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外还起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但有机质分解与积累极易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肥效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植烟土壤进行分区管理。目前烤烟生产中施用有机肥具有较好的稳产提质效果,针对不同的有机质背景进行有机肥施用已成为科学施肥的必然之举。研究以Arc GIS为平台,采用不同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构建不同有机质背景下烤烟施肥模型,取得如下结果:(1)利用Arc GIS中的普通克里金法中的指数函数模型、线性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型、球面函数模型、高斯函数模型以及反距离权重法对遵义市中东部的务川、道真、正安、凤冈、湄潭、余庆、播州、汇川和新浦共9个县(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空间分布插值预估,然后实地取样验证,结果显示:遵义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拟合以普通克里金法的三角函数模型插值结果效果最好,插值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03和7.91。其中反距离权重法的插值模型与验证数据集相比有机质预测结果整体偏高,平均误差为0.36;而普通克里金法的指数模型、高斯模型、线性模型、球面模型的预测结果则相对偏低,平均误差分别为-0.15、-0.13、-0.12、-0.02。遵义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中等偏上为主,其中东部地区道真、正安、务川、凤冈和余庆的有机质含量主要在20~30g/kg,占该区域总面积的71.04%;中部地区湄潭、播州、汇川和新蒲以30~40g/kg为主,占该区域总面积的66.84%。(2)烤后烟叶主要化学品质的空间插值分析显示,大部分植烟区域的烟叶各化学指标均在优质烟要求范围内,但道真、正安和务川部分区域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凤冈南部的还原糖含量偏高,播州的还原糖和钾含量偏低。整个调查还显示出整个研究区域烟叶中钾和氯含量不足,氯含量的缺乏尤为显着。(3)结合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烟叶部分化学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相关性,其中与烟叶氮、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存在显着相关性,与烟叶氮呈显着正相关,与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呈显着负相关。从含量上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中钾、氯、总糖、还原糖、钾氯比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显着相关性,钾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降低,当有机质含量超过32.96 g/kg时含量增加,其函数方程分别为y=0.0024x2-0.1582x+4.4515 R2=0.1055**;氯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降低,当有机质含量超过43.50 g/kg时含量增加,y=0.0002x2-0.0174x+0.4529 R2=0.1264**;总糖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有机质含量超过28.73 g/kg时总糖含量下降,y=-0.0137x2+0.7873x+18.171 R2=0.0403*;还原糖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有机质含量超过27.74 g/kg时还原糖含量下降,y=-0.0145x2+0.8044x+12.215 R2=0.0566*;钾氯比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y=0.0041x2+0.0492x+9.8643 R2=0.0817**。(4)综合比较两种相关分析,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优于其他指标,且糖含量能较好地反映烤烟品质,采用二者间的函数关系式以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适宜范围将植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含量分为三个等级,高有机质含量为≥34 g/kg,中土壤有机质为23~34 g/kg,低土壤有机质<23 g/kg。(5)不同有机质含量背景下配施有机肥后,高有机质背景下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下降,速效钾含量增加;中有机质背景下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波动式增加;低有机质背景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养分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6)不同有机质背景下配施有机肥后,烟叶化学成分变化的趋势差异较大,结果显示:高有机质背景下还原糖、两糖比、氮碱比和糖碱比升高,总糖含量不变,总氮、烟碱和磷降低;中有机质背景下烟碱、钾、还原糖、氮碱比和糖碱比升高,总糖不变,总氮、磷和两糖比降低;低有机质背景下烟碱、磷、钾、总糖、还原糖、两糖比、糖碱比不变,总氮和氮碱比降低。(7)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烟叶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烟叶品质和产量建立相关模型得到Y品质=0.0001X2-0.0074X+8.1243R2=0.069,Y产量=-0.1624X2+8.9423X+50.914 R2=0.2161。以不同土壤有机质背景下有机肥的施用量与烟叶品质进行回归方程的构建,初步得到基于品质指标的施肥模型。高有机质背景下为Y1=6.794+0.272X-0.80X2(0≤X≤1),中有机质背景下为Y2=6.850-0.529X2(0≤X≤1),低有机质背景下为Y3=6.424+0.646X2(0≤X≤1)。

王世全[3](2020)在《污泥处理湿地中污染物转化与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实施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探寻经济有效的污泥处理技术是当前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污泥处理湿地作为污泥生态稳定化技术,具有投资少、运行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好的污泥稳定技术。微生物是污泥处理湿地系统中污染物去除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与污泥稳定的关系,对认识污泥处理湿地技术的本质,提高污泥稳定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三种污泥处理湿地,它们是有通气管和无植物的污泥处理湿地(STW1)、有通气管和种植芦苇的污泥处理湿地(STW2)以及无通气管和种植芦苇的污泥处理湿地(STW3),分别在负荷期间和稳定期间运行。通过对不同运行条件下三种污泥处理湿地的污泥脱水与稳定、抗生素去除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泥稳定效能的关系,对于推进合理的污泥处理湿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不同运行时期三个污泥处理湿地中植物生长特性、污泥TS含量、液相COD、NH4+-N和总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植物的生长密度在运行期第二年达到最大值,污泥体积减少97%以上,TS含量从进泥平均0.65%增加至稳定期的29.2%~36.6%。污泥处理湿地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5%和52.6%;对总磷的去除率较低,平均为27.9%。对不同运行时期进泥和三个污泥处理湿地截留污泥中有机物(VS)和营养物(总凯氏氮(TKN)和全磷(T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S浓度从进泥平均60%减少至稳定期的39.1%~47.5%,而TKN和TP的含量分别从进泥的51.2 mg/g和10.6 mg/g下降至稳定期的24.3~35.6 mg/g和5.3~6.5 mg/g。在整个实验过程中,STW2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最好。随着湿地系统的运行逐渐稳定,污泥处理湿地中污泥稳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2)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考察了不同运行时期三个污泥处理湿地中环丙沙星(CIP)、阿奇霉素(AZM)和土霉素(OTC)的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污泥处理湿地截留污泥中的抗生素含量随着污泥稳定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对CIP、AZM和OTC的去除率分别为56%~88%、65%~91%和64%~89%。STW2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最佳,种植植物可以显着提高污泥处理湿地对抗生素的去除效能。生物降解和基质吸附是污泥处理湿地中抗生素的主要去除机制。夏季污泥处理湿地对三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优于其它季节。抗生素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与腐殖质化率(污泥稳定程度)存在线性负相关关系。(3)基于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运行时期三个污泥处理湿地中的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特征。结果表明,负荷期STWs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稳定期,其原因在于污泥停止输入,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含量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活性急剧下降。STWs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污染物的去除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负荷期间STWs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显着高于稳定期,在运行期第二年污染物的去除率最高。带有通气管的STW2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于STW1和STW3,且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尤其是在7月,去除效果更加明显。(4)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的主坐标(PCoA)分析表明,负荷期STWs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浮霉菌门,这些菌门与污染物去除率呈正相关。因此,负荷期STWs中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主要是由于上述微生物的丰度较高所致。相反,稳定期STWs中形成高氧的贫营养环境,使得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同时,STWs中优势菌属为硫杆菌属、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脱氯单胞菌属,其在负荷期STWs的相对丰度高于稳定期。因而负荷期STWs中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能力与这些优势菌属有直接关系。与STW1和STW3相比,这些菌属在STW2中的相对丰度较高,导致STW2中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较高。从微生物角度揭示通气管和植物的同时存在有助于提高污泥处理湿地稳定污泥的效能。

刘秋香[4](2019)在《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土壤修复与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丘陵地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紫色土分为碱性、中性、酸性三种亚类,本文选取采自四川省盐亭县林山乡的碱性紫色土(注:经查证,碱性紫色土壤p H值大于8,呈碱性,文中称碱性紫色土),仁寿县花瓷乡的中性紫色土和乐山市的酸性紫色土,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有机碳和腐殖质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其结构特征。为四川丘陵地区合理利用土地及协调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了参考。同时,以盐亭碱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林地凋落物和农作物秸秆的腐殖化规律,为秸秆的循环高效利用和凋落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作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垂直剖面中有机碳和腐殖质碳的分布存在着显着性的差异。碱性、中性、酸性紫色土壤剖面有机碳量总体的差异表现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碱性紫色土的有机碳含量为:林地>旱地>水田,中性和酸性紫色土的有机碳含量为:水田>林地>旱地。2)碱性紫色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HA/FA值表现为: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林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11.919g/kg、11.403g/kg;旱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7.919g/kg、7.107g/kg;水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14.788g/kg、13.957g/kg:均表现为:水田>林地>旱地。旱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最大,为1.98,表明旱地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最强。水田土壤腐殖质HA/FA值是1,林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为0.467,其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最差。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不同类型土壤的腐殖质组分碳的含量如下:胡敏素(Humin,Hu)>富里酸(Fulvic acid,FA)>胡敏酸(Humic acid,HA),不同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碳含量为:紧结合态>松结合态>稳结合态。在土壤剖面中,不同类型土壤的腐殖质及组分碳含量、重组土碳及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胡敏素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最多分别占腐殖质总量的50%以上。碱性、中性、酸性紫色土壤的20-40cm土层的HA/FA值均高于0-20cm层和40-60cm层土壤的HA/FA值,说明20-40cm层土壤腐殖质的聚合程度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与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的比值为0.2270.536,整体偏小,说明四川丘陵区紫色土壤腐殖质的存储能力较强。林地、旱地、水田土壤的腐殖质及组分碳含量、重组土碳、各结合形态腐殖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旱地和水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区间分别为1.2721.979,0.7371.696,林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区间为0.6660.932,可得旱地和水田土壤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HA/FA)大于林地土壤,表明水田和旱地土壤腐殖质的质量较好。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中松结合态腐殖质与紧结合态腐殖质的比值表现为:旱地>水田>林地,说明旱地土壤腐殖质的活性最高。也说明川中丘陵区不同类型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腐殖质活性和储存能力均较强。4)土壤的部分理化性质与有机碳及腐殖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紫色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 H的相关系数为-0.080,呈负相关,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949**,正相关性显着,以此证明了土壤氮素主要是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有机质中。土壤有效磷与有机碳的相关系数为0.142,呈正相关。5)秸秆还田腐解和凋落物腐殖化都属于有机物质的腐解,其腐解率都随腐解时间延长增大,残留量减小。腐解一年的时间后,水稻秸秆的腐解率为99.61%,营养元素碳(C)、氮(N)、磷(P)、钾(K)的腐解释放率分别为99.73%、99.07%、96.44%、99.16%;玉米秸秆的腐解率为96.89%,营养元素C、N、P、K的腐解释放率分别为97.36%、93.23%、99.53%、99.93%。由此可见秸秆腐解过程中,秸秆中的营养元素进入土壤成为供植物生长的养分。秸秆腐解后的剩余部分也可以成为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本文不仅分析了盐亭林地凋落物及组分在2018年的年产量,同时研究了凋落物在210d中的腐殖化规律。首先从凋落物数量实验的结果得出,桤柏混交林凋落物年产量为272.916g·m-2·yr-1,各组分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枝24.94%,叶68.14%,果6.92%。落叶在凋落物中占据主体,其变化趋势与凋落物总产量变化一致。其次,凋落物腐殖化过程中,凋落物腐解率随腐解时间延长增大。其所含元素C、N、P、K的释放率整体上随腐解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从整个腐殖化时间区间上看,K元素释放率高于元素C、N、P的释放率,C、P元素释放率居中,N的释放率最小,且增长缓慢。腐解210d后,凋落物残留物中的腐殖质含量从初始的22.568%下降到7.1663%,HA和FA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且有机碳含量缓慢降低。w(HA)/w(FA)在腐殖化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凋落物腐殖化有利于胡敏酸形成,在210d时,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相差不大。因此腐殖过程中腐殖质的积累对土壤形成极为重要。因此,秸秆返田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剩余的秸秆,同时,它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土壤肥力增强,对农业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林地凋落物的腐殖化可增加林地土壤有机碳,增加土壤碳库储量。

王爽[5](2017)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外源无机氮素向土壤氨基酸的转化》文中研究表明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优质商品粮的供应地,在高度农业生产集成化的时代背景下,东北黑土退化严重,如何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东北黑土区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度跨度大,该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氮素是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极大的元素,是作物生长速度与长势的限制性元素。针对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问题,在东北黑土区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然而关于环境变化条件下土壤氮素转化和利用的深层次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温度变化如何影响土壤氮素的微生物同化过程仍是个模糊的问题。本课题采用实验室培养法,根据东北的气候特点,设置5℃,15℃,25℃,35℃四个温度梯度,20%恒定土壤含水量,加秸秆与不加秸秆两种处理,在第0周,1周,2周,8周进行破坏性采样,用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土壤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及同位素富集比例,并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和温度敏感指数,旨在揭示温度对土壤无机氮向氨基酸态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本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25℃条件下无机氮素最易向土壤氨基酸转化,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各个温度培养条件下土壤氨基酸的含量均会先增加再减少。(2)在25℃条件下未加底物处理中,二氧化碳排放通量的值最大,表明25℃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最强。(3)加入秸秆后,温度越高底物越容易分解,会有越多的碳底物进入到土壤中,从而使无机氮素向土壤氨基酸转化。碳氮协同作用使土壤氮素更易以土壤氨基酸的形式积累。

韩士昌[6](2017)在《外源碳氮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外生菌根真菌在氮转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是一个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动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土壤中的腐生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EMF)是土壤有机物质的主要分解者,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土壤酶活性参与营养循环。化石燃料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大量外源碳氮进入土壤中,破坏了土壤营养的收支平衡。本文研究了外源氮和生物炭、外源氮和凋落物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EMF在麻栎林氮转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模型的构建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森林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实践指导。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炭添加后,显着地促进了碱性土壤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第7天达到最高活性1500μg C6H5NO3 g-1 d-1,比对照组提高了152.25%。生物炭极大的提高了酸性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P<0.05)。第14天,蔗糖酶活性增强最明显,从2.88 mg g-1 d-1增加到21.26 mg g-1 d-1,提高了202.6%。生物炭抑制了土壤脲酶的活性。生物炭在第07天显着地增强了酸性土壤的呼吸(P<0.05),对碱性土壤呼吸影响较小。在酸性土壤中,氮添加对酸性磷酸酶影响较小;氮添加促进了蔗糖酶活性,100μg/g和200μg/g浓度的氮对蔗糖酶的促进作用更强;而氮添加对脲酶的促进作用随着氮浓度提高而增强。在碱性土壤中,氮添加对酶活性影响较小。氮添加对酸性和碱性土壤的呼吸速率的影响都较小。2、氮添加对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较小,凋落物显着地促进了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P<0.05),在第3天,添加1/2凋落物后,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为2.622±0.206 mg NO2-N g-1 24h-1,比对照组提高了39.5%。在03天,500μg/g的氮和凋落物添加都抑制了蛋白酶的活性,之后两者都促进了蛋白酶活性。其中,1/2凋落物对蛋白酶促进作用最强,蛋白酶活性从0.082±0.009μg g-1增加到了0.206±0.01μg g-1,提高了60.2%。氮添加促进了脲酶活性,500μg/g的氮对脲酶活性促进作用更强,在第3天,500μg/g的氮提高了脲酶50%的活性。凋落物在03天促进了脲酶活性,之后则抑制了脲酶活性。在第3天,凋落物对脲酶的促进作用最强,提高了43%。氮添加促进了土壤呼吸,在03天,200μg/g浓度的氮对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强于500μg/g浓度的氮,在728天,随氮浓度的提高,氮对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作用较小。凋落物和氮联合添加对酶活性和土壤呼吸的作用与凋落物单独添加相当。3、通过野外实验共检测出1052种不同的真菌类群,在所有的真菌类群中,698种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286种真菌类群为担子菌(Basidiomycota),其他真菌少量存在,包括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Russula(红菇属)是丰度最高的EMF。夏季腐殖质、有沙障腐殖质、无沙障腐殖质中丰度最大的EMF分别为Lactarius(乳菇属)、Cenococcum(土生空团菌)、Scleroderma(硬皮马勃属),秋季腐殖质、有沙障腐殖质和无沙障腐殖质中丰度最大的EMF分别为Russula,Scleroderma,Scleroderma。4、实验测定了夏季和秋季β-1,4-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蛋白酶(PRO)、亚硝酸还原酶(NIR)和脲酶(URE)的活性。在土壤中除了NIR,其它酶都比腐殖质中要高。在腐殖质中,与夏季相比,秋季PRO和LAP的活性显着升高(P<0.05),PRO的活性由夏季的217.26±6.04IU/L增加到秋季的287.51±11.49 IU/L,提高了32.4%。根尖中的LAP活性是所有样品中最低的。有沙障的腐殖质中的NIR、PRO和LAP的活性都低于无沙障的腐殖质。在有沙障的腐殖质中,NAG活性在秋季显着高于夏季,URE的活性显着低于夏季;而无沙障的腐殖质中,PRO、NAG、LAP活性均在秋季显着升高(P<0.05),URE活性在秋季显着下降(P<0.05)。5、上述5种土壤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均与真菌多样性指数显着相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与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与夏季相比,秋季有沙障腐殖质和无沙障腐殖质中的EMF真菌丰度和多样性均增加。有沙障腐殖质中的Scleroderma在夏季占比0.1%,在秋季比例增加至5.83%;无沙障腐殖质中,夏季到秋季,Scleroderma由1.6%提高至5.03%,各种EMF比例均提高。与之对应,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也随之增强。相关性分析和PCA均表明Scleroderma与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EMF通过调控氮循环相关酶的活性,在土壤氮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影[7](2017)在《苏北沿海不同林分土壤氮素矿化及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氮矿化速率常被作为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氮矿化能力以及土壤矿质氮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对提高防护林的经营水平有重要意义。选取苏北沿海地区杨树和桑树混交林,柳树以及女贞、栾树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封顶连续培养法测定土壤矿质氮在林分生长季节中的变化,同时对4种林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4种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壤有机质、氮含量表现为:柳树林>混交林>女贞林>栾树林。土壤理化指标沿土层显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2)4种林分下土壤中氨态氮含量大于硝态氮,其中氨态氮约占土壤矿质氮的69.2%。不同林分土壤氨态氮含量表现为表层最大,并且随着土层向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表层土壤中氨态氮含量为混交林>柳树林>女贞林>栾树林。不同林分类型在生长季节表层土壤中氨态氮和硝态氮都呈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在9月份含量都相对较高。土壤中的氨态氮含量变化与硝态氮的变化一致。(3)4种林分土壤氮矿化的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氨化量、硝化量变化趋势相似,二者含量均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且明显高于其他培养季节。混交林林地土壤中氨化量和硝化量均比其他林分高。在林分生长季节,4种林分土壤中的氨化量均高于硝化量。土壤氮矿化速率大小为混交林>柳树林>女贞林>栾树林,4种林分土壤净硝化速率季节变化趋势与净矿化速率的趋势相似,尤其表现在表层土壤方面。经计算,4种林分土表层壤中净矿化速率远高于净硝化速率。土壤氨化量、硝化量和矿化速率均随着土层向下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4)对4种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月际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变化情况不一,存在一定差异性。各林分在生长季节脲酶活性均是逐渐升高的,只有在七月份有一个小幅度的降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由方差分析可知,女贞林、栾树林与混交林、柳树林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沿土层垂直方向上,表层土壤酶活性最大,且呈现递减趋势。同一样地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土层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与氮矿化速率、氨化量、硝化量间有显着相关性(P<0.05)。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养分因子有显着相关性(P<0.05),而与土壤含水率和PH值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很好,这也说明,土壤酶活性可以用来反映土壤肥力。

唐千,刘波,王文林,邢鹏,袁婧雯,嵇玮,沈晓宇,季家乐[8](2016)在《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文中指出以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特征对有机质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是城市河道的显着特征;有机质65%以上以胡敏素类的惰性腐殖质的形式存在;有机氮是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约占总氮的57.5%91.3%;氨氮主要赋存于活性组分中,而惰性有机组分抗分解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分;氨氮饱和吸附后的沉积物有机质去除量明显减少,最高达到50%,表明氨氮也是限制有机质分解的重要因素.

王亚飞[9](2016)在《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腐殖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甘肃省有机肥生产中存在的堆肥原料单一,发酵周期长,养分含量不达标等问题,本试验以新鲜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为主料、玉米秸秆为辅料,进行好氧堆肥,测定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总养分含量(N+P2O5+K2O)、腐殖酸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并比较了在冬、春不同季节进行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畜禽粪便在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差异显着细菌的数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以鸡粪的最多,猪粪的最少;到堆肥结束时,细菌数量都减少,其中鸡粪的较少幅度最大,为93.3%;真菌数量堆肥前牛粪最多,羊粪最少;堆肥结束时,真菌的数量减少,其中牛粪减少幅度最大,为88.2%,羊粪的减少幅度最小,为56.9%;放线菌的数量在堆肥前以鸡粪最多,牛粪最少,到堆肥结束时则以羊粪最多,猪粪最少;放线菌的数量除猪粪堆肥减少,其它三个堆肥处理都增加,其中羊粪的增加幅度最大,为74.7%。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细菌的数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比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高出103105个数量级,是整个堆肥过程中的优势菌种,而鸡粪堆肥的可培养细菌数量最多。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与堆肥温度之间存在着极显着负相关(P<0.01)。2.不同畜禽粪便在堆肥过程中总养分(N+P2O5+K2O)和腐殖质含量的变化有差异显着不同畜禽粪便在堆肥过程中总养分含量升高,堆肥结束时,猪粪总养分含量最高,为5.9%,羊粪最低,为5.0%;鸡粪堆肥的总养分含量升高幅度最大,为42.4%。不同畜禽粪便在堆肥过程中全碳和总腐殖酸含量下降,堆肥结束时,鸡粪的全碳含量最高,为281.9 g?kg-1,羊粪最低,为270.0 g?kg-1;总腐殖酸含量鸡粪最高,为31.8%,羊粪最低,为24.5%。3.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随堆肥进程总体呈下降趋势,堆肥结束时,羊粪堆肥的脲酶活性最高,猪粪最低;蔗糖酶活性以羊粪堆肥的最高,鸡粪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随着堆肥进行逐渐升高,到堆肥结束时,以牛粪堆肥的最高,鸡粪最低,且牛粪堆肥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幅度最大,为23.9%。在堆肥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高低与放线菌的数量呈正相关(P<0.05)。说明随着微生物数量的增加,酶活性升高,对堆肥的腐熟也越快。4.春季堆肥其腐熟时间比冬季堆肥提前10d左右。冬季堆肥过程中羊粪堆肥升温快,高温持续时间长,为14d;春季堆肥四个处理都在第2d进入高温期,高温(6065℃)期持续时间912d。5.根据以上结果,建议当地企业在堆肥时加入适当的猪粪和鸡粪,不仅可以提高堆肥的总养分含量,同时鸡粪也可以提高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降低堆体pH值,增加堆肥产品中腐殖质的生成和减少养分散失,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在冬季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堆肥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羊粪,可以加速升温和保证堆肥最佳高温的持续天数,缩短堆肥周期。

陈伟,王燕,廖新俤[10](2015)在《生物质炭在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富碳物质。因其具有孔隙结构发达、独特的表面性质和较强的吸附能力等特性,已成为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生物质炭的结构特点,综述了添加生物质炭对好氧堆肥的理化性质、有害气体排放、堆肥品质及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堆肥过程中添加生物质炭对氮素持留的作用和可能的调控措施,并对今后生物质炭在堆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二、Nitrogen Forms in Humic Substanc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itrogen Forms in Humic Substances(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还田对热带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秸秆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1 秸秆还田对CO_2排放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CH_4排放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1.3 秸秆还田对稻田田面水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1.3.1 秸秆还田对田面水氮素的影响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氮的影响
    1.4 秸秆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温室气体测定
        2.4.2 田面水与土壤氮组分测定
        2.4.3 水稻植株氮素含量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1.1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变化
        3.1.2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与全球增温潜势的变化
    3.2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田面水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3.2.1 田面水pH与氮组分的变化
        3.2.2 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的变化
        3.2.3 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变化
    3.3 秸秆还田对水稻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3.3.1 秸秆还田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3.2 秸秆还田对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3.3.3 秸秆还田对植株累积氮来源于肥料氮的量与比例的影响
    3.4 秸秆还田对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1 秸秆还田对CO_2排放的影响
        4.1.2 秸秆还田对CH_4排放的影响
        4.1.3 秸秆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4.2.1 秸秆还田对田面水无机氮浓度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对可溶性氮组分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对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对水稻植株氮素吸收和氮去向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土壤有机质空间变量的烤烟施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质在耕地中的分布特点
        1.2.2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3 施用有机肥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2.4 土壤养分及作物品质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遵义市植烟土壤有机质与烟叶品质的空间分布
        2.1.1 试验区域概况
        2.1.2 样点设置
    2.2 不同有机质背景下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养分和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2.2.1 供试品种
        2.2.2 供试土壤
        2.2.3 供试肥料
        2.2.4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方法
        2.3.1 土壤样品采集
        2.3.2 烟叶样品采集
    2.4 分析测试方法
        2.4.1 有机肥理化性质的测定
        2.4.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2.4.3 烟样理化指标的测定
        2.4.4 经济性状的调查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5.1 空间插值分析方法
        2.5.2 验证数据集检验
        2.5.3 波段集统计相关性分析
        2.5.4 烟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烟叶品质的空间分布
        3.1.1 不同插值法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预估比较
        3.1.2 烟叶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
        3.1.3 小结
    3.2 基于烟叶品质下的土壤有机质分级
        3.2.1 相关性分析
        3.2.2 波段集统计相关性分析
        3.2.3 土壤有机质分级
        3.2.4 小结
    3.3 不同土壤有机质背景下施肥模型的建立
        3.3.1 不同有机质背景下施用不同替代量的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3.2 不同有机质背景下施用不同替代量的有机肥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3.3 基于烟叶品质的施肥模型构建
        3.3.4 小结
4 讨论
    4.1 不同插值模型的比较
    4.2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烟叶化学成分间的关系
    4.3 不同有机质背景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 不同有机质背景下施用有机肥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污泥处理湿地中污染物转化与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剩余污泥
        1.2.1 剩余污泥的概念
        1.2.2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1.3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人工湿地概述和发展历程
        1.3.2 人工湿地组成
        1.3.3 人工湿地分类及特点
        1.3.4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
    1.4 污泥处理湿地技术研究进展
        1.4.1 污泥处理湿地技术概述
        1.4.2 污泥处理湿地的污泥脱水性能
        1.4.3 污泥处理湿地的污泥稳定性能
        1.4.4 污泥处理湿地中渗滤液水质变化特征
        1.4.5 目前污泥处理湿地存在的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污泥处理湿地对污泥脱水及出水(渗滤液)的净化效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运行方案
        2.2.3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植物的生长特性
        2.3.2 污泥的脱水效果
        2.3.3 出水水质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污泥处理湿地对污泥中有机质、氮和磷的去除效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运行方案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污泥处理湿地对有机质的去除效果
        3.3.2 污泥处理湿地对TKN的去除效果
        3.3.3 污泥处理湿地对全磷的去除效果
        3.3.4 污泥处理湿地对污泥稳定的效果
        3.3.5 污泥处理湿地中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污泥处理湿地稳定污泥过程中抗生素的分布与归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运行方案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污泥处理湿地截留污泥中抗生素浓度
        4.3.2 污泥处理湿地出水中抗生素浓度比较与分析
        4.3.3 植物中抗生素的浓度分布
        4.3.4 基质中抗生素的浓度分布
        4.3.5 植物和通气管对污泥处理湿地中抗生素含量的影响
        4.3.6 污泥处理湿地中抗生素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和污泥稳定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运行时期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运行方案
        5.2.3 分析方法
    5.3 负荷期污泥处理湿地微生物结构特征
        5.3.1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5.3.2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结构
        5.3.3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在纲水平上的群落结构
        5.3.4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
    5.4 稳定期污泥处理湿地微生物结构特征
        5.4.1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5.4.2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结构
        5.4.3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在纲水平上的群落结构
        5.4.4 污泥处理湿地中微生物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
    5.5 污泥处理湿地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与稳定污泥效能的关系
        5.5.1 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与稳定污泥效能的关系
        5.5.2 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的时空分布与稳定污泥效能的关系
        5.5.3 微生物群落组成在属水平上的时空分布与稳定污泥效能的关系
        5.5.4 污泥处理湿地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
        5.5.5 污泥处理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基质去除污染物的共同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腐殖质概述
        1.2.2 土壤腐殖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还田秸秆腐殖化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1.2.4 林地凋落物腐殖化及其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类型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紫色土有机碳及腐殖质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分类和具体采集地点的确定
        3.1.2 土壤样品剖面的采集
        3.1.3 土样制备及预处理
        3.1.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3.1.5 样品腐殖质分组测定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垂向分布特征
        3.2.2 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3.2.3 表层土壤腐殖质含量特征
        3.2.4 有机碳分层特征
        3.2.5 腐殖质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3.2.6 土壤有机碳与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与总结
        3.3.1 讨论
        3.3.2 总结
第4章 碱性紫色土中秸秆腐解和林地凋落物腐解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秸秆还田实验布设
        4.1.2 林地凋落物腐殖化实验
        4.1.3 数据计算
    4.2 秸秆腐解和凋落物腐殖化试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气候情况
    4.3 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及凋落物腐殖化
        4.3.1 水稻与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特征
        4.3.2 林地凋落物腐解中养分释放特征和腐殖酸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4.4 结论与展望
        4.4.1 主要结论
        4.4.2 研究展望
第5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5.1.2 腐殖质组成特征、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特征、松结合态腐殖质与紧结合态腐殖质的比值特征
        5.1.3 土壤有机碳与其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1.4 有机物质的腐解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5.2.1 存在问题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一 学术论文
    二 科研项目

(5)不同温度条件下外源无机氮素向土壤氨基酸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引言
    1.1 微生物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1.1.1 微生物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1.1.2 微生物活动对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土壤氨基酸在土壤氮素循环过程中微生物作用过程的指示作用
        1.2.1 土壤氨基酸的来源
        1.2.2 土壤氨基酸的研究意义
        1.2.3 土壤氨基酸的研究现状
    1.3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
        1.3.1 土壤生物
        1.3.2 底物
        1.3.3 环境因子
    1.4 土壤氮素微生物作用过程的影响因素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土壤样品
    2.3 室内培养研究
        2.3.1 样品的制备
        2.3.2 土壤呼吸的测定
        2.3.3 土壤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3.4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样品氨基酸同位素掺入比例
        2.4.2 氨基酸含量计算方法
        2.4.3 CO_2浓度的测定及计算
        2.4.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对无机氮素向土壤氨基酸转化的影响
        3.1.1 不同温度下土壤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3.1.2 转化为氨基酸的土壤无机氮来源
        3.1.3 不同温度下各种氨基酸随时间的变化
        3.1.4 不同温度下氮素同化率的变化
    3.2 玉米秸秆为底物对氮素同化作用的影响
        3.2.1 外加氮源后土壤氨基酸的氮素来源
        3.2.2 外加秸秆后氨基酸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3.2.3 外加秸秆后不同温度下氮素同化率的变化
        3.2.4 外加秸秆后各种氨基酸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3 温度与外加底物对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的影响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之处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外源碳氮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外生菌根真菌在氮转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酶的研究概况
        1.1.1 土壤酶的作用
        1.1.2 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1.2 土壤呼吸
        1.2.1 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1.2.2 土壤呼吸研究的意义
    1.3 氮添加及其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1.3.1 土壤氮添加对土壤碳氮含量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2 氮添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3 氮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4 生物炭及其对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1.4.1 生物炭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1.4.2 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3 生物炭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5 凋落物分解及其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1.5.1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现状
        1.5.2 凋落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5.3 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6 外生菌根真菌
        1.6.1 外生菌根真菌的研究概况
        1.6.2 外生菌根真菌对有机质的分解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样地设置与采样
    2.1 课题来源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采样地设置
        2.3.1 泰山森林生态站麻栎林样地设置
        2.3.2 港沟镇侧柏林样地设置
第三章 氮和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3.1 实验设计
    3.2 分析方法
        3.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2.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3.2.3 土壤呼吸的测定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土壤理化性质
        3.3.2 氮和生物炭添加对酶活性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氮和生物炭添加对酶活性的影响
        3.4.2 氮和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第四章 氮和凋落物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4.1 实验设计
    4.2 分析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氮和凋落物添加对酶活性的影响
        4.3.2 氮和凋落物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氮和凋落物添加对土壤酶的影响
        4.4.2 氮和凋落物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第五章 外生菌根真菌对土壤氮转化的作用
    5.1 实验设计
    5.2 分析方法
        5.2.1 土壤理化性质
        5.2.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5.2.3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酶活性的变化
        5.3.2 真菌/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5.4 讨论
        5.4.1 夏秋两季酶活性的变化
        5.4.2 群落结构对酶活性的影响
        5.4.3 EMF对森林土壤氮转化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苏北沿海不同林分土壤氮素矿化及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氮矿化研究进展
        1.3.2 土壤氮矿化研究方法
        1.3.3 土壤氮矿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1.3.3.1 土壤理化因子对氮矿化的影响
        1.3.3.2 植被类型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1.3.3.3 土壤氮矿化的季节动态
        1.3.3.4 土壤酶
        1.3.4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1.3.4.1 土壤酶的发展
        1.3.4.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1.3.4.3 土壤酶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土样采集
        2.3.3 室内实验
    2.4 技术路线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分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2 不同林分土壤矿质氮的时空变化
        3.2.1 不同林分土壤氨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空间变化
        3.2.2 不同林分表层土壤氨态氮、硝态氮动态变化
        3.2.3 不同林分管内土壤氨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空间变化
        3.2.4 不同林分下管内表层土壤氨态氮、硝态氮动态变化
    3.3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土壤氮素矿化的时空变化格局
        3.3.1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土壤氨化量时空变化
        3.3.2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土壤硝化量月际动态变化
        3.3.3 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氮净矿化速率的月际动态变化
        3.3.4 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氮净硝化速率的月际动态变化
    3.4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变化
        3.4.1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中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3.4.1.1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中土壤脉酶活性的月际动态变化
        3.4.1.2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月际动态变化
        3.4.1.3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中土壤中蔗糖酶活性的月际动态变化
        3.4.1.4 不同林分生长季节中土壤中蛋白酶活性的月际动态变化
        3.4.2 土壤酶活性垂直变化
        3.4.2.1 土壤脲酶活性垂直变化
        3.4.2.2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垂直变
        3.4.2.3 土壤蔗糖酶活性垂直变化
        3.4.2.4 土壤蛋白酶活性垂直变化
    3.5 相关性分析
        3.5.1 土壤氮矿化与酶活性的分析
        3.5.2 土壤氮矿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5.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5.4 土壤肥力评价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8)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沉积物和水样
    1.2 实验方法
        1.2.1 有机组分制备
        1.2.2 有机组分的氨氮饱和吸附
        1.2.3 有机组分氧化处理
    1.3 样品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沉积物有机质赋存特征
    2.2 沉积物不同有机组分的分解过程
    2.3 沉积物氮素分布及其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
3 结论

(9)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腐殖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概述
        1.2.1 国外畜禽粪便利用概述
        1.2.2 国内畜禽粪便利用技术概况
    1.3 堆肥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控制
        1.3.1 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
        1.3.2 堆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及其控制
    1.4 好氧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进展
        1.4.1 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
        1.4.2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进展
    1.5 堆肥过程中养分含量和腐殖质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5.1 堆肥过程中N、P、K的动态变化规律
        1.5.2 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的研究进展
    1.6 堆肥化过程中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标和意义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样品采集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3.1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3.1.1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变化
        3.1.2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真菌数量的变化
        3.1.3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3.1.4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前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3.2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的温度变化
    3.3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PH的变化
    3.4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
    3.5 微生物数量与堆肥工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4.1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总养分含量的变化
        4.1.1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全氮含量的变化
        4.1.2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全磷含量的变化
        4.1.3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全钾含量的变化
    4.2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全碳含量的变化
        4.2.1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全碳含量的变化
        4.2.2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C/ N比的变化
    4.3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含量的变化
        4.3.1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总腐殖酸含量的变化
        4.3.2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游离腐殖酸含量的变化
        4.3.3 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含量与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
    4.4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4.4.1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4.4.2 脲酶活性的变化
        4.4.3 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4.4.4 酶活性与堆肥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4.4.5 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季节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5.1 不同季节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5.2 堆肥过程中发芽指数的变化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10)生物质炭在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质炭定义及分类
2生物质炭的结构和基本特性
3生物质炭对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的影响3.1生物质炭对堆肥理化指标的影响
    3.1生物质炭对堆肥理化指标的影响
        3.1.1温度
        3.1.2 p H值
        3.1.3含水率
    3.2对微生物的影响
    3.3生物质炭对堆肥品质的影响
        3.3.1腐殖质
        3.3.2对磷、钾等营养元素影响
    3.4生物质炭对堆肥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3.4.1氨气
        3.4.2氧化亚氮
        3.4.3甲烷
    3.5对堆肥重金属的影响
4展望

四、Nitrogen Forms in Humic Substances(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还田对热带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D]. 张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2]基于土壤有机质空间变量的烤烟施肥模型[D]. 张恒. 贵州大学, 2020(03)
  • [3]污泥处理湿地中污染物转化与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研究[D]. 王世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D]. 刘秋香. 绵阳师范学院, 2019(05)
  • [5]不同温度条件下外源无机氮素向土壤氨基酸的转化[D]. 王爽. 大连交通大学, 2017(12)
  • [6]外源碳氮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外生菌根真菌在氮转化中的作用[D]. 韩士昌. 济南大学, 2017(03)
  • [7]苏北沿海不同林分土壤氮素矿化及酶活性研究[D]. 陈影.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J]. 唐千,刘波,王文林,邢鹏,袁婧雯,嵇玮,沈晓宇,季家乐. 环境科学, 2016(06)
  • [9]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腐殖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D]. 王亚飞.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3)
  • [10]生物质炭在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陈伟,王燕,廖新俤. 中国家禽, 2015(19)

标签:;  ;  ;  ;  ;  

腐殖质中的氮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