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养分及其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康[1](2020)在《固氮树种对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碳氮组分及其转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桉树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因其具有速生高产等特点而被广泛推广种植,但因桉树长期的短周期经营导致严重的外来植物入侵、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林地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等生态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探索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种植模式并有效权衡和协同木材生产和提高其他生态服务功能是桉树人工林经营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南亚热带桉树一代人工林(PP1)、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MP1)、桉树二代人工林(PP2)、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MP2)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究固氮树种引入桉树人工林经长期混交种植后土壤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碳(C)、氮(N)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规律,以及固氮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C、N转化过程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固氮树种引入后对桉树人工林土壤C、N含量及其组分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土壤氮及其组分与土壤碳固持及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以促进高碳汇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固氮树种显着增加桉树人工林土壤及各粒径团聚体的碳氮含量,且在粒径<0.25mm的团聚体中含量最高。对于SOC而言,MP1比PP1在原土、>2mm、1-2mm、0.25-1mm和<0.25mm粒径的团聚体显着或极显着增加了31.53%(p<0.001)、45.99%(p<0.001)、34.25%(p<0.001)、40.08%(p<0.01)和49.04%(p<0.01),MP2比PP2显着或极显着增加了32.66%(p<0.001)、32.92%(p<0.001)、45.06%(p<0.01)、47.45%(p<0.001)和40.73%(p<0.001);对于TN而言,MP1比PP1显着或极显着增加,其增长量在原土、>2mm、1-2mm、0.25-1mm和<0.25mm粒径的团聚体分别为39.08%(p<0.01)、42.66%(p<0.001)、40.24%(p<0.001)、52.03%(p<0.001)和30.08%(p<0.001),MP2比PP2显着或极显着增加,其增长量依次为13.22%(p<0.05)、21.69%(p<0.05)、28.28%(p<0.01)和23.55%(p<0.01)。(2)桉树人工纯林中引入固氮树种经过长期的混交种植后,显着增加了包括LC-Ⅰ与LN-Ⅰ、LC-Ⅱ与LN-Ⅱ、RC与RN在内的原土和各粒径土壤团聚体的C、N组分含量,且基本上表现为随团聚体粒径减小而C、N组分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在<0.25mm粒径的微团聚体中含量最高。混交林比纯林的惰性碳指数(RCI)显着增加,但惰性氮指数(RNI)有下降趋势,表明固氮树种的引入提高了土壤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N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惰性N在总N中的比例,但增加了惰性C(RC)在总有机C中的比例,提高了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C的稳定性。(3)PP与MP土壤和土壤团聚体C、N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Pearson相关性,而且大多数的相关性已经达到了显着性水平,表明C、N组分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其中LC-Ⅰ与LN-Ⅰ、LN-Ⅱ显着正相关,LC-Ⅱ与LN-Ⅱ显着正相关,RIN除却与RN显着正相关外,与其他N组分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土壤RC更是与所有氮组分呈正相关关系,但与RNI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4)固氮树种显着提高了桉树人工林土壤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和参与土壤C、N转化的土壤酶活性(蛋白酶除外);显着提高土壤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酚氧化酶活性,但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着变化;Ln(BG)、Ln(CB)和Ln(BG+CB+BX)均与Ln(NAG+LAP)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固氮树种引入桉树人工林后引发的N转化的变化,将是驱动土壤C转化的主要动力,C、N转化之间存在显着的协同效应。(5)本研究表明在桉树人工林中套种固氮树种马占相思或降香黄檀,并延长经营时间,将可能是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质量,提高土壤有机C储量及其稳定性的一种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满足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赵业婷[2](2015)在《基于GIS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其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养分的空间特征与变化研究是进行区域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基础。关中地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小麦和玉米产区,陕西省的粮食主产区和重点建设地区。近年来,该区粮食产量、主要农作物单产及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呈下降趋势,盲目、不合理施肥现象突出,肥料效益低,农业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也加剧了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本研究立足于关中地区整个区域尺度,在陕西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支持下,基于高密度采样数据(2009-2012年),采用经典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方法,研究该区耕地土壤大量元素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和钾)和微量元素(有效态铁、锰、锌和铜)的空间变异特征、区域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与1980s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资料相比较,分析近30年来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在土壤养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随机抽样法探讨区域采样数量(间距)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及其合理的采样数量;结合模糊数学法、专家经验法等开展土壤养分肥力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耕地分区管理、耕地质量及生产潜力的综合评价、土壤采样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实施精准农业战略、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现阶段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大量元素养分中有机质多集中于1020 g/kg,全氮0.581.25 g/kg,速效氮4590 mg/kg,速效磷1030 mg/kg,速效钾120200 mg/kg,平均含量依次为14.91 g/kg,0.84 g/kg,69.36 mg/kg,21.43 mg/kg和169.66 mg/kg,分别处于陕西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第5、5、4、3、2级。微量元素中有效铁多集中于5.010 mg/kg,有效锰520 mg/kg,有效锌0.52.0 mg/kg,有效铜1.01.5 mg/kg,平均含量依次为7.67 mg/kg,11.10 mg/kg,1.30 mg/kg和1.39 mg/kg,分别处于土壤养分分级标准(5级)的第3、3、4、4级,均高于陕西省及全国的缺素临界值。土壤养分比值中,碳/氮比多集中于812,平均比值为10.87,略高于中国农田平均水平(10);速效氮/磷比多集中于16,平均比值4.31,高于作物适宜的水平(23),土壤氮、磷比例失调现象突出。土壤养分及其比值的变异系数均属中等变异强度,以速效氮/磷比(74.87%)最大,大量元素养分中以速效磷(55.46%)最大,微量元素中以有效铁(64.94%)最大。土壤养分间普遍存在相关性,其中有机质与全氮、速效氮,有效铜和有效锌的相关性较强。(2)关中地区及地貌分区(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中,土壤养分的块金系数0.250.75,均属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分维数1.8861.947;全局Moran’s I指数0.1540.387,均具有极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P<0.01),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全区大量元素中速效氮的空间结构性较好,有机质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性较强,速效钾的空间结构特征较为复杂;微量元素的空间相关性整体高于大量元素,其中有效锌和有效锰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地域上,渭北高原区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结构连续性不及关中平原区;关中平原区土壤速效氮、磷的空间异质性较渭北高原区高。(3)关中地区土壤养分随地貌类型由北向南增加趋势明显,东西方向变异性强、呈西高东低格局;大量元素养分在关中平原南部至秦岭山区空间含量连续性较强、等级梯次变化明显,微量元素在中部多呈碎斑状分布,南北多呈片状。该区约30%的耕地缺乏速效氮,46.91%的耕地对小麦和30.10%的耕地对玉米缺乏速效磷,不足5%的耕地缺乏速效钾,72.05%的耕地中土壤速效氮、磷比例失调;11.48%的耕地缺乏有效铁,5.95%的耕地缺乏有效锰、39.67%的耕地缺乏有效锌。(4)关中地区土壤养分含量与坡度、海拔等地形因子,年均降水量、积温、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P<0.01),表现出随地形起伏的增大而减少,随降水量、积温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与距城区、水系沟渠及主干道路的距离为代表的人为因素间呈极显着的负相关性(P<0.01),表现出近距离区含量高、远距离区含量低的规律;在不同地貌类型、土壤类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该区土壤养分主要受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性质等自然因素和施肥、灌溉、种植模式等人为活动共同作用。自然因素中以气候因子(积温、日照时数等)相关性最强,地貌类型间的差异性最大;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人为活动及其地理区位导向作用对关中地区土壤养分的分布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表现为原低值的养分指标(如速效磷、有效锌、锰)与人为因素间的相关性更强,养分原低值区变化快、原高值区变化慢,近城区增速较高等,其在模糊了土壤质地等因素作用的同时,又增大了地形地貌间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土壤养分(如速效磷等)的空间结构性特征。(5)30年来,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速效磷增速最快,达197%,有效锌次之,为130%,有效锰80%,速效钾有增有减、整体略有增加(6.93%),其余养分增幅3050%;变异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养分的初始值显着影响着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演变。土壤养分普遍呈现出原低值区含量升高且增速较快,原高值区含量增速较慢或略有降低,近城区增速较快的变化规律,养分等级由两端向中间级别靠拢,含量整体向区域均匀化方向发展。土壤养分比值中,碳/氮比呈增加趋势,速效氮/磷比呈下降趋势且原高、低比值区发生逆转。空间分布上,1980s时期土壤养分空间等级变异性强、镶嵌结构较突出,2010s时期空间等级区域化分异明显,多与行政区划、地貌分区一致;中部的关中平原区增速整体高于南、北部地区。人为施肥力度及侧重方向、秸秆还田、灌溉、种植模式、政策导向等是影响该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地理区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6)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以关中平原区为例,随采样数量的减少、采样间距的增大,土壤养分含量的极差缩小,其变异系数、块金系数、分维数与采样数量(间距)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增加,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空间结构性特征增加。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均随采样数量的减少、采样间距的增大而减弱,标准化Z值在平均采样间距3000 m后明显趋平。采样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Kriging估值的平滑效应,使得预测的极差、标准差减小、变异系数下降。基于地统计学Kriging方法研究时,该区土壤有机质样本数不应低于2460个,速效氮不应低于2271个,速效磷不应低于2989个,速效钾不应低于2972个;进一步同时满足原始数据的空间结构稳定性及插值精度时,较为合理的采样数量为有机质4806个,速效氮10835个,速效磷14261个,速效钾9076个。Cochran最佳采样数量计算法不适用于大尺度区域,盲目的使用会造成采样点数量严重不足、代表性较差,无法构建准确、稳定的半方差结构,进而造成Kriging插值结果严重失真。样点的布局也是影响空间结构特征及插值精度的重要因素。(7)在采样数量相同,主、辅变量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相关距一致时,以有机质为辅助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法适用于耕地土壤全氮的空间估值研究。该方法相较单变量的普通克里格法更优,以长安区为例,在全氮的取样数量减少至85%(548个)时仍能保持土壤全氮初始全部样点(645个)中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插值精度。该方法不仅能够构建更为准确、稳定的半方差函数,提高空间估值精度,同时能提供更多的局部变异信息,但其不适用于进行栅格比值运算获取土壤碳氮比。主、辅变量空间相关距的差异是影响协同克里格法应用的重要因素。(8)关中地区土壤养分肥力评价中,土壤p H值的参与会使得土壤肥力水平相对均匀集中,掩盖了局部变异特征,以产量相关性检验,其评价结果不理想,土壤p H不适于参评;专家经验法确定的权重值相较相关系数法更为合理。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肥力整体属中等偏上水平,I级地10.32%,Ⅱ级地22.85%,Ⅲ级地24.08%,Ⅳ级地33.14%,Ⅴ级地9.61%;空间整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格局。土壤养分肥力的区域分异与地貌类型密切相关。
孔德杰[3](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余丹[4](2019)在《吉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其环境质量关乎农产品和生态安全。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是防止与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基础,也是保障区域耕地质量安全、合理调控土地资源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吉林中部黑土区是东北典型黑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包括长春、松原、四平三个地区,本研究以吉林中部黑土区为研究区,并依据物源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两个区域,以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等技术手段对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量以及作物富集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有效系数(Fi)和吸收系数(Ai)指标,研究吉林中部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重金属全量-有效量-作物富集量三位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污染负荷指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突变分析法以及泰森多边形法,运用有效系数和吸收系数指标对研究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进行评定并划分预警区域,探讨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对黑土区耕地利用的制约,为黑土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吉林中部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元素基本特征除Zn元素外,春秋两季松花江流域与辽河流域土壤重金属As、Cd、Cr、Cu、Ni、Pb含量均超过吉林省土壤背景值。重金属有效态总体呈现出区域中、强变异特征,其在研究区范围内有效态含量空间波动较大,其空间分布与全量差异明显,分布不均,表明其转化和释放除全量影响外,受其他因素的强烈影响;玉米籽实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量较低,总体区域上趋于一致,但局部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2)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的基本特征研究区松花江流域春秋季Cd元素均为强烈转化,Cu、Ni元素为中等转化(10%>Fi≥5%),As、Cr、Zn、Pb元素为微弱转化。春季本区域Cr、Ni达到了强分异型,其余元素的有效系数均为中分异型;秋季As、Zn元素的为强分异型。辽河流域春秋季Cd元素为强烈转化(Fi≥10%),Cu、Ni元素为中等转化,As、Cr元素为微弱转化,其余两种元素春秋两季转化程度不同。春季辽河流域As、Cr、Ni、Zn元素的变异系数达到了强分异型,其余元素的有效系数均为中分异型;秋季As、Zn元素的有效系数为强分异型,Cr、Cu、Ni、Pb元素为中分异型,Cd元素有效系数的变异系数为弱分异型。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籽实对As、Cd、Cr、Cu、Ni、Zn元素的富集皆为极弱吸收。吸收系数的变异系数As、Cr、Ni、Zn元素为强分异型,Cu元素为中分异型,Cd元素在辽河流域为强分异型,松花江流域为中分异型。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量-作物富集量之间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说明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环境及作物生长影响的衡量标准不应局限于全量指标,还应进一步考虑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的高低。(3)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的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自然影响因素显示,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能够调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转化效率。在松花江流域,随着pH值的升高,重金属Cd、Ni在酸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Cr、Zn在中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Cu、Pb在碱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辽河流域重金属Cr、Ni在中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As、Cr、Cu、Pb元素的转化效率伴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升高。不论春季还是秋季,松花江流域重金属Cd与Ni,Cr与Ni,Cu与Pb转化之间都存在明显强烈的协同作用,辽河流域重金属Cr与Ni转化之间协同作用也较为强烈;营养元素P、B、Mn、Fe的转化效率的提升,部分重金属元素的转化效率也不断提高。研究区作物重金属富集效率随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转化效率升高而降低。研究区土地利用因素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转化富集影响不显着。但是,随着缓冲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因素与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之间表现出升高、升高—降低、降低、降低、升高的波动趋势。回归预测方程显示,春季重金属元素转化主要与物源因素重金属间及Mg转化效率相关;秋季重金属元素转化主要与pH及重金属间转化效率相关。RDA分析显示吸收系数主要受pH、各重金属元素、营养元素P、Mn、Mg等转化效率的影响。(4)吉林中部黑土区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基于全量评价研究区春、秋两季重金属污染情况显示吉林中部黑土区土壤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基于有效量的区域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0.999和1.025,介于无污染与轻度污染之间,研究区土壤水平大体呈清洁状态;研究区作物籽实中重金属元素污染负荷指数为0.586,研究区玉米籽实整体上处于安全等级。综合结果显示,研究区污染综合评价指标值(CP)为0.829,处于安全无污染状态。(5)吉林中部黑土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预警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指标,利用突变级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可知,春季有2个采样点转化风险较高,5个采样点转化风险高;秋季有14.52%的采样点重金属转化风险处于高和较高水平;同时,研究区有6.45%的采样点存在作物重金属富集风险。对研究区重金属转化风险和富集风险进行叠加,借助泰森多边形法得到吉林中部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预警区域,吉林中部黑土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综合处于中等水平(0.9707)。(6)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对耕地利用的制约土壤改良的过程中,在考虑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生长情况同时,应进一步考虑土壤pH、有机质、元素之间交互作用等影响因素导致的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提升造成的土壤-作物系统的潜在危害。同时,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的提高制约着耕地资源的实际利用及其结构功能的转变。依据风险预警对耕地功能转换进行合理引导,有助于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郭恢财[5](2011)在《赣南脐橙果园土壤养分供应的根际效应》文中指出土壤养分提供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土壤养分供应对脐橙果树生长和果实产量及品质均有重要的影响。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是植物根系通过其分泌物和脱落物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及其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剧烈影响。本文选取赣南地区种植年限分别为9年、20年、31年施肥模式类似的脐橙果园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0-15 cm、15-30 cm、30-45 cm层次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C、N、P含量及与其转化密切相关的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3种酶活性和脐橙叶片养分含量的动态。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年限脐橙果园根系生物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9年果园的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20年和31年果园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先增大后减少;整体看来9年和20年果园均表现为粗活根>中活根>细活根>死根、31年果园变化趋势略不同且死根出现增多现象。(2)根际土壤pHH、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土壤pH、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均为根际高于非根际,根际效应均表现为正效应。不同种植年限脐橙果园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垂直空间分布规律;均值看来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有机C和全N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下降、土壤全P含量变化不同,但根际效应均呈“V”型空间分布。(3)不同种植年限的脐橙果园根际、非根际土壤C/N、N/P、C/P化学计量比无明显差异,其均值分别为7.9、2.5和19.5,初步推断脐橙果树生长受N的限制可能强于P。(4)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3种酶活性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3种酶活性均为根际高于非根际,根际效应(R/S>1)均表现为正效应。蔗糖酶和脲酶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下降,磷酸酶略呈上升的趋势,3种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空间变化规律不一致。(5)不同种植年限脐橙果园的叶片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差值不大,但脐橙叶片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动态。脐橙叶片C/N、N/P和C/P比大约为16、17和273,推断脐橙果园P相对富余,且具有引起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总之,赣南脐橙果园土壤C、N和P含量均表现为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与其转化密切相关的3种酶活性呈下降的趋势;养分供应和酶活性的根际效应均表现为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呈降低的趋势,且C、N、P供应呈不平衡态势转变。表明土壤养分的转化速率和洪应能力均呈下降的趋势,长时间看来,目前的施肥管理模式易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和诱发环境污染,土壤养分供应难以满足果园长期可持续发展。
范静[6](2015)在《林分结构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磷功能组分与营养器官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目前高密度单一栽培易导致土壤肥力衰退,林地生产力下降。氮(N)和磷(P)是植被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且南方红壤区铁、铝含量高,易造成P的固定与失活,加重了该区P对杉木生产力的限制。目前林分结构(如不同密度,杉阔混交等)对杉木人工林土壤P转化及其器官N、P含量的影响特征还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及其生态功能的发挥。本研究以纬度相似的福建三明和湖南会同为研究地点,选择生长在不同密度人工纯林(低、中、高)和杉阔混交林中的杉木为研究对象,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通过Hedley磷素分级法,揭示杉木在不同林分结构下,土壤P功能组分的转化过程及其根际效应差异,采用Strahler枝叶分级法剖析杉木枝叶养分动态、养分回收效率和主要营养器官生态化学计量比对不同林分结构的响应,以期为杉木林结构优化和永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林分结构显着影响杉木根际土壤全P含量,整体趋势表现为混交林与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P<0.05)。此外,不同林分密度显着影响根际速效P、缓效P、蓄闭P,其中表现为高密度>低密度>中密度;且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根际速效P和蓄闭P显着增加,福建和湖南地区分别高了98%、52%和44%、53%。(2)纯林和混交林中杉木土壤全P、有效P、速效P和缓效P的根际效应均表现为正效应。在纯林中,杉木土壤速效P的根际效应表现为中密度<高密度;与纯林相比,杉阔混交林中土壤速效P的根际效应显着增强。但其它P功能的根际效应在不同林分结构中差异不显着。(3)在不同密度纯林中,杉木二年生枝叶N、P含量和N/P比表现为中密度<低密度和高密度,混交林中杉木二年生枝叶N、P含量显着低于纯林;一年生枝叶N、P含量和N/P在各密度之间差异不显着。总体来看,杉木叶N含量在13.7217.91 g/kg,杉木叶P含量在1.211.90 g/kg,杉木叶N/P比在7.7311.22之间。(4)不同林分结构显着影响杉木叶N回收效率,杉木叶P回收效率没有受到林分结构的影响。杉木在低密度和高密度纯林中具有较高的N回收效率,具体分别为51%和52%,且混交林中杉木叶N的回收效率比纯林高36%。综上所述,高密度林分下,杉木土壤P的根际效应增强,通过增加土壤有效P含量以满足杉木对P需求,而在混交林中,杉木土壤不仅表现出更强的根际效应,提高对土壤P的转化和利用,同时会增加枝和叶N养分回收,促进自身养分的补偿,从而提高杉木对N、P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
何欣燕[7](2018)在《盐碱地改良对宁夏盐碱土水盐特性及树木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地区盐碱地面积大、问题严重、生态系统脆弱、植被重建困难,严重影响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急需提出有效的方法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促进当地农林业发展并改善生态环境。本研究开展地点位于宁夏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共设置两种改良模式:(1)不同隔离垫层对盐碱地的改良模式;(2)不同地面覆盖对盐碱地的改良模式。第一种改良模式的隔离垫层选取玉米秸秆(JG)、黄沙(HS)、粉煤灰(FM)三种材料,并设置对照(CK,不放隔离材料),研究其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土壤养分及垂柳光合作用、生长状况的影响。第二种改良模式的地面覆盖选取白膜(BM)、黑膜(HM)、草帘子(CL)、对照(CK,不设置覆盖),研究其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土壤养分及速生杨光合作用、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第一种改良模式选取的三种隔离垫层材料均增加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了土壤电导率(EC)、pH,增加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提高了树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其中以玉米秸秆的改良效果最佳;(2)第二种改良模式选取的三种地面覆盖材料均起到了明显的改良效果,其中草帘子对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土壤的含盐量的处理效果最好,黑膜处理对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效果最佳,黑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LWUE)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较好的抗旱、耐盐能力,所以选择黑膜作为地面覆盖材料的处理效果最佳。
丁咸庆[8](2021)在《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转化与淋溶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可溶性有机氮(dissolvedorganic nitrogen,DON)虽仅占土壤N的一小部分,但有高度活跃性和易迁移性,是土壤及水体中可溶性N的主体部分。土壤DON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N转化的重要中间产物,直接关系到N的利用效率和运移强度,在维持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N周转和养分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土壤DON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形成转化、角色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森林演替中土壤N素转化是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而土壤DON的来源和去向广泛,受多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土壤DON特征和差异,很少关注亚热带地区森林恢复或演替不同阶段的森林土壤。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的植物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壤N养分循环。迫切需要研究亚热带森林土壤DON库的大小,土壤凋落物、土壤酶对土壤DON的贡献与影响,土壤中DON的运移与转化,外源N对土壤DON的贡献与影响,回答这些科学问题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南省大山冲森林公园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依次为早期针叶林、中期落叶阔叶林和后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收集凋落物、野外采集地表凋落物和森林土壤,研究土壤DON与凋落物、土壤酶活性的关系;采用15N标记技术,室内模拟研究凋落物分解对森林土壤DON形成和转化特征的影响;运用15N示踪与野外原状土柱结合的方法,研究凋落物对土壤DON的贡献与土壤中DON的运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演替阶段森林凋落量和组分均呈现特有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凋落物的持水特性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类型森林土壤凋落物N养分来源存在明显差异,凋落物可分解利用性存在差异。凋落物饱和持水量、饱和持水率以及水亲和力系数均以落叶阔叶林最高,显着高于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而针叶林凋落物半饱和时间、吸水速率A值和B值更大。凋落物饱和持水量与凋落物水亲和力、饱和持水率显着正相关,凋落物饱和持水率与凋落物C含量和C/N比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凋落物N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2)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DON、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差异明显。随着演替的进行,DON含量相对增多且更易被转移、转化和利用。土壤DON与微生物和酶活性联系密切,两种阔叶林土壤中葡糖胺糖苷酶NAG、葡萄糖苷酶BG和木糖苷酶BX三种酶活性均显着高于针叶林土壤;RDA结果显示,土壤DON与微生物量和上述三种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3)标记凋落物室内模拟培养试验表明,不同森林土壤对标记凋落物源DON的转运和利用模式有所不同。常绿阔叶林土壤对凋落物源DON的持续转运,而落叶阔叶林土壤高的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不仅促进了土壤DON的形成,同时也加速了其转化和矿化;针叶林土壤对凋落物源DON的利用则更加保守,凋落物源的DON量小且进入土壤的速度慢。凋落物分解,短期内(2周)加速了土壤无机N的消耗,补充了土壤DON,长期则加速了土壤DON消耗;凋落物N对土壤DON的贡献只有一小部分,但这部分土壤DON仍处于累积;凋落物源无机N会被大量消耗,后期难以得到保留。凋落物叶和枝添加,对土壤N的影响略有差异,但均显着影响土壤DON的含量及动态变化;与叶凋落物相比,枝凋落物释放到土壤中的DON和矿化N的速度更加缓慢。土壤DON的形成、转运和转化,在反映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N循环、凋落物N的利用策略以及N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表征作用;(4)为期1年的15N标记凋落物原位土柱试验表明,土壤DON中仅有1.8%源自标记凋落物,而98.2%的土壤DON源于原有土壤N;外源凋落物添加,初期(2个月)加速了土壤原有DON的分解,后期则提高土壤DON;土壤表层(0-5 cm),源自凋落物的土壤DON和全N的比例显着高于底部土壤(0-5 cm、10-20 cm);(5)原状土柱淋溶试验表明,外源凋落物DON的不断输入会直接引起DON的淋溶损失,同时短期内加速土壤硝化作用,更多的N以NO3--N的形式流失;随淋溶次数的不断增加,渗滤液N组分中DON所占比持续增加;外源凋落物是渗滤液DON的主要来源。综上,土壤DON库的大小和转化随着森林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着显着变化,DON与森林凋落物、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密切相关。森林凋落物是土壤DON最重要来源之一,但短期内对其贡献很小甚至加速土壤DON的矿化和转化,长期则维持土壤DON较高含量。凋落物DON的输入影响土壤原有DON且直接影响土壤DON的渗滤流失。土壤DON是反映土壤生境和养分状况的重要表征,并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王凡[9](2016)在《长期秸秆还田及施用粪肥对小麦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及重金属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是重要的有机肥源,有机肥料不仅含有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和多种中微量元素,同时还可提供相当数量的有机营养成分。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耕地面积约为3500万hm2,其中,冬小麦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61%,夏玉米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39%,肉、蛋、奶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25%、45%和33%。据统计,2010年华北地区畜禽粪便总排放量为4.8亿t,占全国畜禽粪便总排放量的25%。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集约化畜禽养殖迅猛发展,以及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传统施用有机肥的习惯在一些地区逐渐消失,化肥成为作物生长的主要养分来源。通过有机肥带入农田的养分越来越少,养分不平衡成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到粮食的安全生产。因此,合理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是实现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始于200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11-2013年冬小麦季采样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还田时期和粪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养分及主要重金属的变化,以期为合理利用秸秆和粪肥,节约养分资源、提高养分利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降低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麦田土壤大量、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秸秆50%、100%还田处理较对照提高了土壤全N、有效P、速效K、有效Fe、有效Zn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效Cu的含量,对土壤有效Mn含量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趋势。50%秸秆还田量处理较100%秸秆还田量处理使土壤全N含量两年平均增加10.4%和5.2%,土壤有效P含量两年平均增加20.8%和7.5%,土壤速效K含量两年平均增加3.6%和3.3%,土壤有效Fe含量两年平均增加1.9%和3.4%,土壤有效Zn含量两年平均增加24.9%和17.8%。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Cd、Cr、Pb含量均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自然背景值,没有引起土壤重金属Cd、Cr和Pb的富集。(2)通过田间取样测定,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矿质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小麦玉米秸秆50%、100%还田处理使小麦籽粒产量两年平均增加5.4%和5.7%,小麦生物量两年平均增加4.9%和5.9%。50%秸秆还田量处理较100%秸秆还田量处理使小麦籽粒氮含量两年分别增加4.2%和4.5%,籽粒P含量两年分别增加7.8%和4%,籽粒K含量两年分别增加2%和10.7%。小麦玉米秸秆50%还田量处理较对照处理使小麦秸秆Fe含量两年分别增加12.6%和26.9%,小麦秸秆Zn含量两年分别增加16.9%和14.5%;100%秸秆还田量处理较对照处理使小麦秸秆Fe含量两年分别增加15.9%和40.4%,小麦秸秆Zn含量两年分别增加15.1%和18%。50%秸秆还田量处理较100%秸秆还田量处理使小麦籽粒Fe含量两年平均降低0.6%和10.3%,小麦籽粒Zn含量两年平均降低11.2%和9.2%,小麦籽粒Cu含量两年平均降低9.1%和4.7%,小麦籽粒Mn含量两年平均降低7.5%和4.1%。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小麦秸秆、籽粒中Cd和Pb含量均未检出,小麦秸秆Cr含量范围在0.1-0.17 mg kg–1,小麦籽粒Cr含量范围在0.04-0.09 mg kg-1,低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值,处于安全范围内。(3)对不同粪肥用量的田间试验进行取样测定,研究了不同粪肥用量对土壤大量、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农田系统中养分输入输出的平衡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量粪肥条件下(7500 kg ha–1-15000 kg ha–1)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不明显,高量粪肥条件下(22500 kg ha–1-30000 kg ha–1)显着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两年平均增加17%和10%。施用不同粪肥用量均未显着增加土壤表层有效磷的含量。粪肥用量在22500 kg ha–1和30000 kg ha–1时,土壤速效钾含量较对照两年平均增加35%和43%。施用粪肥增加了土壤有效Fe、Zn、Mn的含量,但降低了土壤有效Cu的含量。粪肥用量在22500 kg ha–1和30000kg ha–1时,土壤有效Fe含量较对照两年平均增加26%和11%,土壤有效Zn含量较对照两年平均增加42%和43%。不同粪肥用量处理较对照使土壤有效Mn含量两年平均增加2%和11%,土壤有效Cu含量两年平均降低14%和11%。不同粪肥处理土壤Cd含量变化范围在0.09-0.18 mg kg–1,土壤Cr含量变化范围在51.6-56.8 mg kg–1,土壤Pb含量变化范围在3.2-7.1 mg kg–1,土壤Cd、Cr、Pb含量均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自然背景值。不施粪肥处理农田系统中土壤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出现亏缺;施粪肥处理的营养元素均有盈余,盈余量随粪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4)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区不同粪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矿质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粪肥用量均未显着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不同粪肥用量显着降低了小麦秸秆、籽粒N含量,小麦秸秆氮两年平均降低9%和18%,小麦籽粒氮两年平均降低16%和12%。粪肥用量在7500kg ha–1时,小麦秸秆、籽粒磷的含量最高为5.0 g kg–1和4.7 g kg–1,比对照增加40%和13%。施用不同粪肥用量较对照显着降低了小麦秸秆钾的含量,两年平均降低13%和26%。不同粪肥用量处理在本试验第二年较对照显着提高小麦籽粒钾含量17%。施用不同粪肥用量使小麦秸秆、籽粒Fe含量两年平均增加46%和53%,小麦籽粒Zn含量两年平均增加12%,小麦籽粒Cu含量两年平均降低14%,小麦秸秆、籽粒Mn含量两年平均降低9%和18%。不同粪肥处理小麦秸秆、籽粒中Cd和Pb含量均未检出,不同粪肥处理小麦籽粒Cr含量范围在0.07-0.68 mg kg–1,低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值,处于安全范围内。与人类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标准(DRIs)相比,本试验条件下微量元素Fe、Zn、Cu未达到推荐量,Mn元素高于推荐量。
周国朋[10](2020)在《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的协同效应及机制》文中指出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解决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问题的双赢技术。该技术前期紫云英与稻草共存、后期共同翻压还田,与单独还田相比,共同还田的物料构成发生改变。作为创新实践,紫云英与稻草共同还田的相关效应及作用机制缺乏研究。本文依托多年定位试验,结合盆栽和模拟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产量与肥力效应、甲烷排放特征及机制,探索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混合物料的腐解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主要结果与创新发现如下:(1)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增加水稻产量、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种植翻压紫云英、稻草还田以及二者共同还田均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共同还田较单独还田进一步提升双季稻谷产量4.7%5.1%。种植翻压紫云英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无机氮含量,稻草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有效钾含量,共同还田下土壤养分含量全面提升。与紫云英、稻草单独还田相比,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还提高了土壤胞外酶活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降低了土壤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丰度比。(2)紫云英-稻草合理利用减缓土壤甲烷排放,改变甲烷相关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丰度比。等量有机物料投入下,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较单独还田降低甲烷排放量。有机物料还田增加了稻田土壤产甲烷古菌群落丰度,降低了产甲烷古菌和甲烷氧化细菌群落α多样性,改变了产甲烷古菌和甲烷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较单独还田降低稻田土壤产甲烷古菌与甲烷氧化细菌群落丰度比(mcrA/pmoA),提高Type I与Type II型甲烷氧化细菌群落丰度比,促进减缓土壤甲烷排放。模拟大田实际还田量下,紫云英、稻草单独以及二者共同还田均提高水稻产量,且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水稻产量最高。与全量稻草单独还田相比,紫云英配合半量稻草还田降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Type I与Type II型甲烷氧化细菌群落丰度比和甲烷氧化潜势,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通量。(3)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改变有机物料降解特征、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缩短完全腐解所需时间。腐解过程中,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调节紫云英、稻草氮素释放,降低有机物料C/N比。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比紫云英单独还田提高了ɑ-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和β-木糖苷酶活性,降低了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稻草单独还田相比,提高了β-纤维二糖苷酶和酚氧化酶活性。同时,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较单独还田增加了真菌丰度和真菌与细菌丰度比,降低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丰度和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丰度比。干物质腐解率与腐解时间之间的拟合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缩短了有机物料完全腐解所需时间。(4)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改变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影响有机物料腐解速率。紫云英或/和稻草腐解期间,附着于秸秆残体上的细菌(16S rRNA)、真菌(ITS)群落随时间(或秸秆残体养分性状)变化而发生着演替,但真菌群落结构对秸秆残体性状变化的响应较细菌更为缓慢或迟钝。在细菌方面,与单独稻草相比,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在腐解初期促进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生长;与单独紫云英相比,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在腐解中后期提高了氢孢菌属(Hydrogenispora)、拟杆菌属(Bacteroides)、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和酸杆菌科(Acidobacteriaceae)细菌丰度。在真菌方面,与单独紫云英、稻草相比,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提高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群落相对丰度,具体以增加peziza sp.和Reticulascus tulasneorum菌群为主。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直接或通过改变胞外酶活性间接影响秸秆腐解速率。综上,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可以驱动有机物料碳氮协同矿化、促进秸秆腐解,是助力土壤健康、实现稻田减排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土壤养分及其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养分及其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固氮树种对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碳氮组分及其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其含义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桉树人工林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研究森林土壤C、N循环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N的固持及其组分 |
1.2.2 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N转化的主要因素 |
1.2.3 土壤团聚体及土壤C、N的稳定性固持 |
1.2.4 固N树种对土壤C、N组分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资助项目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自然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室内分析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C、N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
3.1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重量百分比的影响 |
3.1.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土壤团聚体重量百分比的影响 |
3.1.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土壤团聚体重量百分比的影响 |
3.2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C、N含量的影响 |
3.2.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C、N含量的影响 |
3.2.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C、N含量的影响 |
3.3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可溶性C、N含量的影响 |
3.3.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可溶性C、N含量的影响 |
3.3.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可溶性C、N含量的影响 |
3.4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有机C组分的影响 |
3.4.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有机C组分的影响 |
3.4.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有机C组分的影响 |
3.5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N组分的影响 |
3.5.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N组分的影响 |
3.5.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N组分的影响 |
3.6 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C、N组分之间的关系 |
3.6.1 桉树一代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团聚体C、N组分之间的关系 |
3.6.2 桉树二代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团聚体C、N组分之间的关系 |
3.7 讨论 |
第四章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C、N转化的影响 |
4.1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C、N的影响 |
4.1.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C、N的影响 |
4.1.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C、N的影响 |
4.2 固N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可矿化C的影响 |
4.2.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可矿化C的影响 |
4.2.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可矿化C的影响 |
4.3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 |
4.3.1 固N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 |
4.3.2 固N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原土和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 |
4.4 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参与土壤C转化酶活性和土壤N转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4.4.1 桉树一代纯林和混交林参与土壤C转化酶活性和土壤N转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4.4.2 桉树二代纯林和混交林参与土壤C转化酶活性和土壤N转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4.5 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参与土壤C、N转化的酶活性与土壤及其各碳氮组分比值之间的关系 |
4.5.1 桉树一代纯林和混交林参与土壤C、N转化的酶活性与土壤及其各碳氮组分比值之间的关系 |
4.5.2 桉树二代纯林和混交林参与土壤C、N转化的酶活性与土壤及其各碳氮组分比值之间的关系 |
4.6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于GIS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 |
1.3.2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
1.3.3 土壤养分的空间预测研究 |
1.3.4 土壤养分的采样数量研究 |
1.3.5 土壤养分肥力评价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土壤资源 |
2.1.5 土地利用结构 |
2.1.6 农业生产状况 |
2.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2 特异值处理方法 |
2.3.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2.3.4 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
2.3.5 空间插值方法 |
2.3.6 土壤养分肥力评价方法 |
2.3.7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2.3.8 软件平台 |
2.4 基础数据来源与精度 |
2.4.1 基础数据与资料 |
2.4.2 数学基础 |
2.4.3 数据精度 |
第三章 土壤大量元素养分空间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本统计特征 |
3.2.1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统计特征 |
3.2.2 土壤全氮及碳氮比的统计特征 |
3.2.3 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 |
3.2.4 小结 |
3.3 空间特征研究 |
3.3.1 研究方法 |
3.3.2 土壤养分空间结构特征 |
3.3.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3.4 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
3.4.1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
3.4.2 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
3.5 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30年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时间变化 |
4.2.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
4.2.2 土壤养分变异性变化 |
4.2.3 土壤养分比值变化 |
4.3 空间等级变化 |
4.3.1 有机质空间等级变化 |
4.3.2 速效氮空间等级变化 |
4.3.3 速效磷空间等级变化 |
4.3.4 速效钾空间等级变化 |
4.4 土壤类型间的变化 |
4.5 讨论 |
4.5.1 时空变化规律 |
4.5.2 时空变化因素 |
4.5.3 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微量元素空间特征与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本统计特征 |
5.3 空间结构特征 |
5.4 空间分布特征 |
5.4.1 有效铁空间分布格局 |
5.4.2 有效锰空间分布格局 |
5.4.3 有效锌空间分布格局 |
5.4.4 有效铜空间分布格局 |
5.5 时空变化特征 |
5.5.1 时间变化 |
5.5.2 空间等级变化 |
5.6 影响因素探讨 |
5.6.1 时空变化因素 |
5.6.2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养分的合理采样数量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区概况 |
6.3 研究方法 |
6.3.1 合理采样数量的确定方法 |
6.3.2 空间插值精度分析 |
6.3.3 Cochran最佳采样数法 |
6.3.4 采样间距(尺度)计算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采样数量下土壤养分的基本统计特征 |
6.4.2 土壤养分空间结构特征对采样间距的响应 |
6.4.3 空间结构特征的稳定性 |
6.4.4 Kriging空间插值精度分析 |
6.4.5 合理采样数量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Cokriging的土壤全氮空间估值及采样数量优化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处理方法 |
7.3 Cokriging在土壤全氮空间估值中的适用性研究 |
7.3.1 半方差结构分析 |
7.3.2 空间估值精度分析 |
7.3.3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7.3.4 小结与讨论 |
7.4 土壤全氮的时空变异性特征 |
7.5 基于Cokriging的土壤全氮采样数量优化 |
7.5.1 采样数量优化方法 |
7.5.2 采样数量优化研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土壤养分肥力评价研究 |
8.1 引言 |
8.2 土壤养分肥力评价方法 |
8.2.1 参评指标的选取 |
8.2.2 样点数据的选取 |
8.2.3 参评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8.2.4 参评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8.2.5 土壤养分肥力指数的计算 |
8.2.6 评价结果检验方法 |
8.3 综合肥力指数计算与剖析 |
8.3.1 参评指标及综合肥力指数IFI的统计特征 |
8.3.2 IFI空间结构特征 |
8.3.3 最优评价体系的选取 |
8.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8.4.1 土壤养分肥力水平分等定级 |
8.4.2 土壤养分肥力空间分布特征 |
8.4.3 各级行政单位分布特征 |
8.5 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进展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不足 |
9.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 |
2.4 测试方法 |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
3.1.1 土壤全氮含量 |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
4.6.1 土壤碳氮比 |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
4.7 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
8.1 讨论 |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
8.2 结论 |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
8.3 创新性 |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
8.4.1 研究不足 |
8.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吉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
1.2.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研究 |
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1.2.4 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吉林省中部地区自然概况 |
2.1.2 吉林省中部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样品的测试 |
第3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元素有效系数(F_i) |
3.1.2 元素吸收系数(A_i) |
3.2 基础理论 |
3.2.1 突变理论概述 |
3.2.2 突变模型 |
3.2.3 突变级数法 |
3.3 研究方法 |
3.3.1 逐步回归分析 |
3.3.2 污染负荷指数法 |
3.3.3 冗余分析法 |
第4章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特征与作物富集特征 |
4.1 土壤重金属元素全量、有效量与作物富集量特征 |
4.1.1 土壤重金属元素全量特征 |
4.1.2 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量特征 |
4.1.3 重金属元素作物富集量特征 |
4.1.4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作物富集量特征对比分析 |
4.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及其时空差异 |
4.2.1 重金属元素转化特征 |
4.2.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时空对比分析 |
4.3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元素富集效率特征 |
4.3.1 玉米籽实元素吸收系数特征 |
4.3.2 玉米籽实元素富集特征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自然及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5.1 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自然影响因素 |
5.1.1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影响 |
5.1.2 重金属元素之间作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影响 |
5.1.3 营养元素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影响 |
5.1.4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转化对作物富集效率的影响 |
5.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5.2.1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分析 |
5.2.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与土地利用 |
5.3 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回归分析 |
5.3.1 回归体系构建 |
5.3.2 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耕地重金属污染与转化富集预警评价 |
6.1 基于土壤全量-有效量-作物富集量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
6.1.1 土壤重金属全量污染评价 |
6.1.2 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作物富集量污染评价 |
6.1.3 综合评价 |
6.2 转化富集预警评价模型 |
6.2.1 基于突变模型的转化富集风险的确定 |
6.2.2 研究区耕地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警情分布 |
6.3 耕地重金属污染与转化富集警情综合分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7.1 重金属转化富集影响因素对土壤改良的制约 |
7.2 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7.3 预警区域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7.3.1 转化富集警情样点局部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7.3.2 预警区域黑土资源特征与耕地资源合理利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赣南脐橙果园土壤养分供应的根际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赣南脐橙果园土壤质量和养分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根际效应及其过程 |
1.3.1 根系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 |
1.3.2 根际、根际效应和根际过程的概念与内涵 |
1.3.3 根际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3.4 根际过程研究方法 |
1.3.5 小结与展望 |
1.4 土壤养分供应、植物叶片养分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学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假设 |
1.8 新颖之处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脐橙产业发展历史 |
2.1.3 研究样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3章 不同种植年限脐橙果园主要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根系生物量的储量 |
3.3.2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pH的根际效应 |
3.3.3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有机C的根际效应 |
3.3.4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全N的根际效应 |
3.3.5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全P的根际效应 |
3.3.6 脐橙果园不同种植年限根际、非根际土壤C/N、N/P、C/P的化学计量比 |
3.4 讨论 |
3.4.1 根系生物量对脐橙果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
3.4.2 土壤养分供应对脐橙果树及品质的影响 |
3.4.3 长期施肥对养分供应根际效应的影响 |
3.4.4 化学计量比与养分供应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种植年限脐橙果园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根际效应 |
4.3.2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脲酶活性的根际效应 |
4.3.3 脐橙果园不同层次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根际效应 |
4.4 讨论 |
4.4.1 土壤酶活性的时空格局 |
4.4.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种植年限果园脐橙叶片有机C、全N、全P含量的季节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材料 |
5.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脐橙叶片有机C、全N、全P含量的季节变化 |
5.3.2 脐橙叶片C/N、N/P、C/P的化学计量比 |
5.4 讨论 |
5.4.1 种植年限和不同季节对脐橙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
5.4.2 脐橙叶片化学计量比与土壤养分供应的关系 |
5.4.3 脐橙叶片养分含量与果树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6章 地下养分供应的根际效应与地上叶片养分动态的关联 |
6.1 根际土壤养分及其根际效应的相关性 |
6.2 非根际土壤养分及根际效应的相关性 |
6.3 土壤养分供应与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6.4 土壤养分供应与酶活性、根系生物量及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6.5 土壤酶活性与根系生物量、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6.6 根系生物量与脐橙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6.7 小结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土壤养分供应对脐橙果树生长状况及果实品质的潜在影响 |
7.1.2 长期施肥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及其对策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7.3.1 本研究的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林分结构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磷功能组分与营养器官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土壤磷循环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磷转化及有效性 |
1.2.2 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1.2.3 土壤磷功能组分的研究方法 |
1.3 树木根际效应的研究进展 |
1.3.1 根际效应的定义及其计算 |
1.3.2 根际效应的影响因素 |
1.4 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 |
1.4.1 土壤养分供应 |
1.4.2 植物体养分动态 |
1.4.3 养分回收效率 |
1.4.4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
1.5 林分结构对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进展 |
1.5.1 林分密度的影响研究 |
1.5.2 杉阔混交的影响研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的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乔木的调查 |
2.3.2 土壤样品取样 |
2.3.3 植物样品取样 |
2.3.4 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 |
2.3.5 土壤磷功能组分的测定 |
2.3.6 植物养分的测定 |
2.4 根际效应的计算 |
2.5 枝叶养分回收率的计算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7 技术路线 |
3 林分密度对土壤磷功能组分和营养器官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 |
3.2.2 土壤磷功能组分的变异性 |
3.2.3 土壤养分根际效应 |
3.2.4 植物体营养器官养分动态 |
3.2.5 植物体营养器官生态化学计量比 |
3.2.6 养分回收效率 |
3.3 讨论 |
3.3.1 土壤磷功能组分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
3.3.2 植物营养器官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4 林分混交对土壤磷功能组分和营养器官生物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 |
4.2.2 土壤磷功能组分的变异性 |
4.2.3 土壤养分根际效应 |
4.2.4 植物体营养器官养分动态 |
4.2.5 植物营养器官生态化学计量比 |
4.2.6 养分回收效率 |
4.3 讨论 |
4.3.1 土壤磷功能组分对林分混交的响应 |
4.3.2 植物营养器官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林分混交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土壤磷功能组分特征的关联性 |
5.2 土壤磷形态与植物养分特征的关系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盐碱地改良对宁夏盐碱土水盐特性及树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盐碱地概述 |
1.1.1 定义 |
1.1.2 形成的原因 |
1.1.3 盐碱地分类 |
1.1.4 盐碱地分布 |
1.2 盐碱地改良 |
1.2.1 物理改良 |
1.2.2 化学改良 |
1.2.3 生物改良 |
1.2.4 综合改良 |
1.3 盐碱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2.1.2 土壤和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数据调查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隔离垫层对土壤改良和树木生长的影响 |
3.1.1 隔离垫层对垂柳成活率的影响 |
3.1.2 隔离垫层对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1.3 隔离垫层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1.4 隔离垫层对土壤pH的影响 |
3.1.5 隔离垫层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1.6 隔离垫层对垂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7 隔离垫层对垂柳生长量的影响 |
3.1.8 讨论与分析 |
3.1.9 小结 |
3.2 地面覆盖对土壤改良和树木生长的影响 |
3.2.1 地面覆盖对速生杨成活率的影响 |
3.2.2 地面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3 地面覆盖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
3.2.4 地面覆盖对土壤盐溶质浓度的影响 |
3.2.5 地面覆盖对土壤pH的影响 |
3.2.6 地面覆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7 地面覆盖对速生杨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8 地面覆盖对速生杨生长的影响 |
3.2.9 讨论与分析 |
3.2.10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 |
致谢 |
(8)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转化与淋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森林土壤DON的测定和组分 |
1.2.2 森林土壤DON潜在来源和命运 |
1.2.3 森林土壤DON主要影响因素 |
1.2.4 森林土壤DON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点概况 |
2.2 样地选择 |
2.3 主要测定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性质 |
2.3.2 土壤酶活性 |
2.3.3 土壤DON及微生物生物量 |
第三章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物及其持水性季节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点概况 |
3.2.2 样品采集 |
3.2.3 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森林凋落物凋落量季节变化 |
3.3.2 森林凋落物持水量的季节变化 |
3.3.3 凋落物持水率季节变化 |
3.3.4 凋落物吸水速率季节变化 |
3.3.5 凋落物持水特性与凋落物碳氮凋落量的关系 |
3.3.6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地表凋落物DON |
3.4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酶活性与DON含量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点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测定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森林土壤DON |
4.3.2 不同森林土壤酶活性 |
4.3.3 土壤酶活性与其它土壤性质的关系 |
4.3.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指标的RDA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凋落物分解与土壤DON-室内~(15)N标记凋落物模拟试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点概况 |
5.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5.2.3 测定方法 |
5.2.4 计算和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可溶性N含量变化 |
5.3.2 土壤DON/TSN变化 |
5.3.3 土壤可溶性~(15)N丰度和质量变化 |
5.3.4 土壤可溶性~(15)N回收率变化 |
5.4 讨论 |
5.4.1 凋落物添加对土壤DON和无机N的影响 |
5.4.2 森林土壤DON和无机N对凋落物添加的响应差异 |
5.4.3 土壤~(15)N丰度和质量的变化 |
5.4.4 土壤~(15)N回收率的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凋落物添加分解对典型森林土壤DON的贡献和影响-野外原状土柱试验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研究点概况 |
6.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6.2.3 测定方法 |
6.2.4 计算和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凋落物分解率 |
6.3.2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后土壤中细根生物量的变化 |
6.3.3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6.3.4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后土壤N含量变化 |
6.3.5 土壤~(15)N丰度及质量变化 |
6.3.6 土壤~(15)N回收率变化 |
6.3.7 土壤DON、无机N及全N源自标记凋落物的比例变化 |
6.3.8 土壤总有机碳、全磷及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
6.3.9 不同处理不同土层和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的显着差异 |
6.3.10 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3.11 不同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对土壤的影响 |
6.4.2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对土壤N含量的影响差异 |
6.4.3 土壤~(15)N丰度、质量和回收率的变化 |
6.4.4 土壤N源自凋落物的比例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外源N输入对森林土壤DON的影响-室内原状土柱模拟淋溶试验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原状土柱采集与试验设计 |
7.2.2 原状土柱淋溶 |
7.2.3 测定方法 |
7.2.4 计算和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渗滤液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7.3.2 渗滤液DON/TSN所占比和硝铵比随时间的变化 |
7.3.3 渗滤液~(15)N丰度随时间的变化 |
7.3.4 渗滤液~(15)N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
7.3.5 土柱土壤N淋失总量 |
7.3.6 淋溶前后土柱土壤可溶性N含量的变化 |
7.3.7 淋溶前后土柱土壤可溶性N平衡分析 |
7.3.8 淋溶前后土柱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变化 |
7.3.9 淋溶后土柱土壤可溶性N与土壤理化性质的RDA分析 |
7.4 讨论 |
7.4.1 不同处理土柱土壤渗滤液N组分变化特征 |
7.4.2 不同处理渗滤液~(15)N丰度和质量变化 |
7.4.3 不同处理后土柱土壤N输入输出量变化 |
7.4.4 土柱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对不同处理的响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长期秸秆还田及施用粪肥对小麦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及重金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1.2.4 秸秆还田对小麦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1.3 畜禽粪肥研究进展 |
1.3.2 畜禽粪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3.3 畜禽粪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1.3.4 畜禽粪肥对小麦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
2.2.4 数据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
2.3.2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2.3.3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土壤铅镉铬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秸秆还田对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2.4.2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2.4.3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小麦产量及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
3.2.4 数据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3.2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小麦秸秆、籽粒大量元素的影响 |
3.3.3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小麦秸秆、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
3.3.4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时期对小麦秸秆、籽粒铅镉铬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4.2 秸秆还田对小麦秸秆、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3.4.3 秸秆还田对小麦秸秆、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4.4 秸秆还田对小麦秸秆、籽粒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粪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粪肥用量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
4.3.2 不同粪肥用量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4.3.3 不同粪肥用量对土壤铅镉铬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施用不同粪肥水平对土壤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4.4.2 施用不同粪肥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4.4.3 土壤-作物体系养分平衡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粪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
5.2.4 数据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粪肥用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5.3.2 不同粪肥用量对小麦秸秆、籽粒大量元素的影响 |
5.3.3 不同粪肥用量对小麦秸秆、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
5.3.4 不同粪肥用量对小麦秸秆、籽粒铅镉铬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施用不同粪肥水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5.4.2 施用不同粪肥水平对小麦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4.3 施用不同粪肥水平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估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的协同效应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稻秸秆、绿肥应用下的养分效应 |
1.1.1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1.2 种植绿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 有机物料还田后碳的去向 |
1.2.1 有机物料还田后碳的转化特征 |
1.2.2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1.3 驱动有机物料腐解的主要因素 |
1.3.1 有机物料自身特性在其腐解过程中的作用 |
1.3.2 土壤胞外酶活性在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的作用 |
1.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的作用 |
1.3.4 其他外部环境在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的作用 |
1.4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
1.4.1 研究契机 |
1.4.2 总体思路 |
第二章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的产量与肥力效应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点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 |
2.3.2 土壤磷脂脂肪酸分布 |
2.3.3 土壤酶活性 |
2.3.4 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量紫云英、稻草还田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4 土壤DNA提取、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及高通量测序 |
3.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性状与甲烷排放 |
3.3.2 产甲烷古菌和甲烷氧化细菌丰度 |
3.3.3 产甲烷古菌和甲烷氧化细菌的ɑ多样性分析 |
3.3.4 产甲烷古菌和甲烷氧化细菌的群落组成 |
3.3.5 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及甲烷排放之间的路径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用量紫云英、稻草还田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土壤DNA提取、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及高通量测序 |
4.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水稻产量与土壤肥力 |
4.3.2 甲烷排放量、产甲烷与甲烷氧化潜势 |
4.3.3 产甲烷古菌与甲烷氧化细菌丰度 |
4.3.4 产甲烷古菌与甲烷氧化细菌群落结构 |
4.3.5 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甲烷排放通量之间的路径分析 |
4.4 讨论 |
4.4.1 合理利用紫云英、稻草提高水稻产量减缓甲烷排放 |
4.4.2 紫云英和/或稻草还田对土壤产甲烷古菌、甲烷氧化细菌群落的影响 |
4.4.3 甲烷排放与产甲烷古菌、甲烷氧化细菌群落之间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腐解规律与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秸秆腐解速率与养分释放特征 |
5.3.2 秸秆腐解过程中养分动态变化特征 |
5.3.3 秸秆腐解过程中胞外酶活性消长规律 |
5.3.4 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特性 |
5.3.5 秸秆腐解过成中秸秆残体的生化性状对秸秆腐解速率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 |
5.4.2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的互腐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腐解驱动机制—细菌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4 秸秆残体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6.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腐解期间秸秆残体中的细菌α多样性分析 |
6.3.2 腐解期间秸秆残体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变化 |
6.3.3 腐解期间秸秆残体中的细菌共发生网络分析 |
6.3.4 秸秆残体性状、细菌群落、酶活性与腐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不同处理下秸秆残体中的细菌群落组成 |
6.4.2 不同处理下秸秆残体中细菌的共发生模式 |
6.4.3 细菌群落与秸秆腐解速率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腐解驱动机制—真菌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材料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7.2.4 秸秆残体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7.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6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腐解期间秸秆残体中的真菌α多样性分析 |
7.3.2 腐解期间秸秆残体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7.3.3 秸秆残体理化性状、真菌群落、酶活性与秸秆腐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
7.4 讨论 |
7.4.1 腐解期间秸秆残体中真菌群落动态变化 |
7.4.2 不同处理下秸秆残体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 |
7.4.3 真菌群落结构与秸秆腐解速率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土壤养分及其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固氮树种对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碳氮组分及其转化的影响[D]. 陈永康. 广西大学, 2020
- [2]基于GIS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其变化研究[D]. 赵业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吉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制约[D]. 余丹. 吉林大学, 2019(02)
- [5]赣南脐橙果园土壤养分供应的根际效应[D]. 郭恢财. 南昌大学, 2011(04)
- [6]林分结构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磷功能组分与营养器官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D]. 范静.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6)
- [7]盐碱地改良对宁夏盐碱土水盐特性及树木生长的影响[D]. 何欣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转化与淋溶特征研究[D]. 丁咸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长期秸秆还田及施用粪肥对小麦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及重金属的影响[D]. 王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10]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的协同效应及机制[D]. 周国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