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含水油田开发座谈会在大庆召开

全国高含水油田开发座谈会在大庆召开

一、全国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讨论会在大庆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商宗龙[1](2019)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构型与非均质性研究》文中指出塔河油田1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台县与库车县交界处,三叠系阿克库勒组下油组是其主要含油层系之一,储集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非均质性强。该区标定采收率44.7%,目前采出程度仅为32%,剩余可采储量为125万吨,具有较大的剩余油挖掘潜力。但因钻井少、井距大、地震分辨率低,稀井网条件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刻画精度不足,从而制约勘探开发进程的推进。因此,本论文以Miall构型理论为指导,在对塔河1区下油组砂体构型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相似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背景的露头剖面进行地质调查与测绘,明确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构型单元和构型模式,优选构型单元规模参数,建立该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构型单元规模参数和地质知识库,指导塔河1区稀井网条件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的研究及精细地质建模,为制定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塔河1区下油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构型单元为辫状分流河道、心滩、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河口坝。选择山西保德扒楼沟山西组剖面、山西大同云冈组剖面、甘肃崇信汭水河延长组剖面、延安甘谷驿延河延长组剖面等共计4条露头剖面进行砂体构型研究。山西保德扒楼沟山西组剖面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可以划分为层系、层系组、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增生体、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单期水下分流河道5级构型单元。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0.94.5m,平均厚度2.1m;宽度723m,平均宽度14.7m;宽厚比5.48,平均7.2;单期河口坝砂体厚度1.52.1m,平均厚度1.7m;宽度1122m,平均宽度17m;宽厚比7.512,平均9.6。山西大同云冈组剖面发育近源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上游沉积。砂体构型单元在横向上的拼接关系有四种:CH/ACH—PB、CH—CB—CH、CH—OF—CH、CH/ACH—PB—OF。单期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厚度2.06.5m,宽度50180m,宽厚比2530;单期心滩砂体厚度2.57.0m,宽度70240m,宽厚比3035。甘肃崇信汭水河延长组长8—长6剖面为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共识别出7中岩相类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天然堤以及分流间湾等四种构型单元,构型单元垂向叠置方式分为叠置型、冲刷充填型、孤立式。延安甘谷驿延河延长组长2剖面为富砂低弯度辫状河三角洲冲积平原下游沉积。识别出7种主要岩相类型以及辫状分流河道、心滩、河漫滩三种构型单元。单期河道的层厚2.56.8m,宽度60180m,宽厚比2530。单期心滩层厚2.87.5m,宽度80250m,宽厚比3035。控制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的主要因素有构造运动、河水流量、气候条件以及沉积基准面变化等。其中山西保德扒楼沟山西组剖面和山西大同云冈组剖面与塔河1区下油组储层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和水动力条件,分别构建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前缘亚相砂体构型分布模式并建立其构型单元参数模型,研究结果为塔河1区的剩余油挖掘以及稀井网条件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建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博洋[2](2018)在《数据挖掘在优势渗流通道表征的应用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技术是当前最被广泛应用的采油方法。在长期注水开发中,储层的孔隙度、骨架颗粒、胶结物会受到注入水的作用影响,再加上油层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引发油藏储层孔隙结构产生较大变化,例如孔喉半径增大,储层孔隙度增大,渗透率增大。因此在储层中,高渗带以及特高渗带便极易产生优势渗流通道。在发育有优势渗流通道的地层中,注入水沿优势渗流通道发生窜流,导致注入介质发生低效或无效循环,水驱波及度小,注入水效率变低,油井含水上升快速,对驱油效率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对油田采收率及开发效果影响极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发育的地质机理,形成后各测井曲线上的变化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分布,并结合开发动态资料对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识别。研究了相应的数据挖掘算法,结合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具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利用种子点生成和区域生长算法对薄片资料进行处理,可以快速识别注水开发前后储层的微观特征变化,明确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发育机理。(2)根据不同水淹特征的地质规律,开展优势渗流通道的水淹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采用比值法和神经网络算法,试验了不同水淹级别的含水饱和度的求取方法。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求取的含水饱和度与地质认识相吻合。(3)以开发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总结了优势渗流通道形成后的开发响应特征。通过编制的采油井和注水井的生产指数图来看,优势渗流通道形成后有着明显的响应特征。(4)优势渗流通道的发育与储层的非均质性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采用PCA降维算法抽取多个非均质参数所蕴含信息,然后求取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对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进行建模。(5)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南三东葡Ⅰ组厚油层的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优势渗流通道的预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与当前开发状况较吻合,说明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来预测优势渗流通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赵明宇[3](2017)在《LD油田井间连通性分析及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D油田为早期注聚开发,经过注入流体的长期冲刷,油藏内优势流动通道发育,造成油井含水上升快,产量下滑,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发展。因此,分析油藏流场,建立油藏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确定油藏各井间连通情况,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提高采收率对策,对油田实现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1)为分析LD油田井间连通性,建立了一套考虑静、动态影响参数的表征流场强度优势流场评价体系,并综合指标计算法、吸水产液图版法、示踪剂分析法、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技术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以“对比”为基础的井组、单井高渗通道判别体系,共同确定LD油田内优势流动通道的发育情况,分析存在优势流动通道的井组区域为A10、A23、A35、A1、A7五个井组;(2)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根据前期流场强度评价和高渗通道识别结果,从治理平面矛盾及层间矛盾的角度提出提高采收率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预测验证。结合LD油田开发现状,提出采用水动力学解决两大矛盾,化学驱方法提高采收率:即治理平面矛盾,可以将目前井网转至排状或者五点井网;或以采液量稳定上升的方法调整注采结构;治理层间矛盾,可选用分层注水和顶部注气的方法。化学驱方法可选择泡沫驱和二元复合驱。提出油田开发策略:建议目前油田可优先考虑注采结构调整、分层精细注水、气水交替,25年内考虑井网重组、油井转注、部署新井;在油价允许的前提下,5年后可考虑二元复合驱、泡沫驱等化学驱措施。

郭臣[4](2017)在《湿蒸汽流量计比对系统设计与掺混段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注蒸汽采油是一种重要的热力采油方式,注汽环节中对蒸汽流量的计量和蒸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矛盾的是湿蒸汽的计量不准、分配不均、流量计量不准等问题长期存在注蒸汽采油过程中。目前国内急需一种适用于稠油热采中高温高压蒸汽流量计标定检验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从而客观评价流量计的使用效果。本文通过查找国内外文献,了解各类多相流流量计工作原理、特点,分析优缺点。通过比较国内外现有多相流量计的标定方法,结合新疆油田注汽使用的多相流量计特点,确定了采用分离法标定蒸汽流量计的方案。完成了蒸汽计量比对实验系统设计,进行相关管道热力、压力和应力等关键数据计算。完成了关键设备锅炉、分离器、饱和水和饱和蒸汽流量计的选型工作,完成了实验装置地面建设工作,进行了相关水压试验,解决了出现的施工问题。使用Fluent软件模拟饱和水和饱和蒸汽掺混后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流体温度降低范围在0.5℃以内,理论设计的标定装置流体沿程压降在3%以内,经过修改后压降控制在1%以内,符合项目设计精度要求。

万达[5](2017)在《大庆油田密井网区典型单元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对沉积单元进行单砂体逐级精细划分、对比,确定各开发井各单元沉积微相。根据同一单元各开发井微相确定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空间分布,实现单砂体识别。充分利用地质、测井、以及室内试验等资料,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应用源控沉积体系分析技术,在大区域物源研究成果的背景下,利用密井网资料,将研究区层段进行了小层对比划分,而后建立了统一且精细的地层格架,并最终划分出19个沉积单元。提出了沉积微相的划分原则,包括分流河道微相、溢岸砂、席状砂、废弃河道等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并以此绘制出19张平面沉积微相图,同时对相图进行了相应的精确详细的描述。详细厘定研究区物源、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以河流-三角洲体系沉积模式为指导,从各类砂岩厚度、有效厚度、钻遇率、砂地比等方面定量刻画,以平面沉积相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连片状河道砂沉积模式、宽带状河道砂沉积模式、枝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断续零散状河道砂沉积模式、零星块状河道砂沉积模式这五种模式。这为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综合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流体分布、有利区块预测、剩余油挖潜等储层精细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武男[6](2016)在《油藏有效驱动单元划分方法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大部分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持续注水易形成油水优势通道,造成低效或无效循环,储层非均质性的存在加剧了这种矛盾,使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更为复杂。为了研究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成因,指导剩余油挖潜,本文基于水动力学原理、流量数理统计方法及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建立了油藏有效驱动单元划分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实际油藏进行划分,揭示了油水分布规律。基于流量数理统计方法及流线簇方程,提出“流量贡献率、流量非均匀分布曲线、流量强度差异系数”三个概念,将“流动单元”划分为“高速流动区、低速流动区”。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恒速注水时单条流线的平均含水饱和度,建立平面饱和度分布模型,采用水电相似原理进行产量劈分,建立三维两相模型。根据极限含水率概念界定有效与无效驱动,将“流动单元”中的高速流动区划分为“驱动单元”中的Ⅰ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Ⅱ类高速流动有效驱,低速流动区划分为Ⅲ类低速流动无效驱、1V类低速流动有效驱,其中,Ⅱ类与Ⅳ类驱动单元是有效驱动单元,建立了完整的油藏有效驱动单元基本理论及划分方法。采用大庆北三西区块s212小层动静态资料研究均质储层水驱、聚驱有效驱动单元的划分,分析油水分布规律,揭示聚驱挖潜机理。引入枯荣线的概念,定义了单位驱替面积百分数的产油贡献率。对于进入高含水期的厚油层,尤其无效驱动形成后,Ⅳ类驱动单元(有效驱动单元)的单位面积产油贡献率大于1,表明此时油井的产量中大部分来自1V类驱动单元(低速流动有效驱),Ⅱ类驱动单元(高速流动有效驱)的单位面积产油贡献率逐渐变大,但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聚驱的作用是控水Ⅰ类驱动单元,增油有效驱动单元。建立了非均质储层有效驱动单元划分方法并分析了油水分布规律,考虑了平面渗透率非均质、断层及隔夹层发育等因素,分析平面及纵向非均质对有效驱动单元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流量分布越不均匀,Ⅰ类驱动单元形成越早、控制范围越大。基于前面的研究成果,以北三西S212储层为例,将有效驱动单元划分方法应用到实际储层中,提出挖潜对策。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油藏合理开发调整思路,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程明明[7](2016)在《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的协同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而石油勘探开发的难度却越来越大。目前以注水为标志的二次采油已处于高含水期,采出液含水80%以上,但仍有占地质储量约2/3的原油留存于地层中,采收率较低。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日趋重要。微生物及空气均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的新型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然而,单独微生物驱存在代谢和波及面积不高的难题,单独空气驱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和气窜弊端,研究如何克服两种驱油方式的短板,充分发挥微生物驱与空气驱的协同驱油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开展了氧对采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研究,研究了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和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实验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研究了采油微生物基本特性。以微生物新陈代谢表达式为指导,研究了氧对采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对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生气体的影响。以水中溶氧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初始溶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规律,确定采油微生物的耗氧率。然后开展了氧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增效作用机理研究,研究氧加速微生物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机理,氧对微生物改变油水界面张力效率影响机理,以岩石润湿性和油水界面张力改变为基础,研究氧对微生物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和粘附功的影响。研究氧提高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机理,以不同时间的泡沫稳定性研究微生物稳泡性能。其次开展了微生物与空气交替注入驱油效果实验研究。研究溶氧量对微生物从油砂中脱出原油效率影响,微生物注入参数,对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在变径变喉道毛细管模型上研究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时空气的调剖机理。最后开展相对流动能力及氧浓度分布与数值模拟研究。在确定油层微生物耗氧率的基础上研究了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时油藏氧浓度变化规律。以微生物与空气交替注入宏观驱油实验结果为基础,开展了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数值模拟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微生物与空气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氧含量不足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受到限制,溶氧过高,细胞生物膜和重要生物大分子遭到破坏,微生物生长适宜溶氧浓度为4.5mg/L5.5mg/L。稳定期和衰退期为油藏内主要耗氧,稳定及衰退期代谢耗氧率为耗氧曲线直线段斜率。微生物驱时,由于注入水中连续添加了足够的营养,衰退期减少的微生物数量会通过生长得以补充,稳定及衰退期微生物总耗氧率为代谢耗氧率与补充衰减的生长耗氧率之和。氧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效果有增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含量,使微生物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减小毛管阻力、降低剩余油在岩石表明的粘附功等的速度增加。适宜的溶氧条件下,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增强,脱油效率提高。氧对微生物稳泡性能有增效作用,溶氧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泡沫的稳定性。变径变喉道毛细管分支模型中,注入空气后在大喉道出现气泡,产生了附加阻力,对微生物驱替液有调剖作用。微生物驱以及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油均比单纯水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显着,其中微生物-空气-微生物-空气提高采收率效果最优。利用微生物驱实验的提高采收率值和水驱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可计算得微生物驱时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在保持注水强度为40 m3/d不变的条件下,微生物耗氧到氧安全浓度的最小半径约为145m。在保持注空气强度为4000 m3/d不变的条件下,微生物耗氧到氧安全浓度的最小半径在140 m左右。如再考虑原油的低温氧化耗氧,油藏内氧浓度更低,计算的安全半径更能保证安全。研究结果证明,微生物和空气驱具有协同作用,使采收率进一步提高。

杨威[8](2016)在《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油价下滑、市场低迷、投资骤降重创了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国际政治突发情况和金融因素同时也增加了石油天然气市场的不稳定性。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如何能留住优秀的人才并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油田企业难题。合理的职工福利制度不仅能够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忠诚度,有效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因此,对油田企业的职工福利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从职工福利管理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本文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以福利管理的内涵为依据,通过对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流程现状、职工福利管理内容现状、职工福利管理标准现状,并指出福利管理特点,发现该国有企业福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福利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够、福利设计不够科学、缺乏福利沟通、福利管理的监管力度不足等方面。针对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并结合实际从强化福利重要性认知度、科学制定福利计划、注重福利沟通、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通过研究旨在为大庆油田A采油厂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职工福利管理方法,以指导职工福利管理实践,并为同行业做出指导性参照。以达到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福利管理水平,加强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降低企业人才流失率,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供基本人才的目的。

袁勇君[9](2016)在《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采油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提高采收率,对低温、高含水油田,特别是近枯竭油田具有明显优势,但存在代谢效率偏低及波及体积有限等局限性。空气驱是一种新型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成本低、注入容易等多重优点,但存在氧气突破的安全问题。微生物和空气协同驱油是指将微生物和空气交替注入油层,注入空气为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同时空气在油藏高渗层通道形成气阻增大微生物的波及体积,增强微生物驱效果;而微生物作用消耗氧气使得空气驱变得更为安全。微生物与空气协同驱油可以有效克服两种驱油方式的短板和发挥二者的优势,是一项具有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本论文在对微生物驱、空气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微生物的降低原油粘度作用;氧对微生物脱油效率的影响,氧对微生物生长浓度的影响;研究了微生物的耗氧规律,测试了微生物的耗氧率;进行了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实验,并用数值模拟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微生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用微生物驱相对渗透率和CMG的组份模型进行了微生物与空气驱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提高采收率的单因素;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优化方案设计,对优化方案的提高采收率效果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后原油粘度降低最高可达到15.25%25.80%;微生物与空气协同驱时,注入的空气为微生物提供了有氧环境,提高了微生物的驱油效率,空气中余下的N2成分主要起增大油藏压力及调剖作用;驱油用兼性微生物,增氧时生长最大浓度为不增氧时的3倍,其脱油效率提高3%12%;注气3000m3/d5000m3/d时,微生物耗氧到安全浓度的最小半径为145m180m;200m处,耗氧后的剩余氧浓度为50g/m31972g/m3;同一空气注入强度时,注水量越大,油藏氧浓度越小;注气4000m3/d、注水30m3/d70m3/d时,油藏内微生物耗氧到安全浓度的最小半径相同,约为165m;岩心驱替实验中,微生物驱相对水驱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且微生物注入量越大提高采收率程度越大;通过对微生物驱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微生物驱时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微生物与空气驱时,单因素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微生物浓度、注入PV数和空气注入量;由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方案是:总注入0.075PV(3.6年)段塞的微生物,采用每周期(2个月)注入1个月的浓度为3%微生物溶液和1个月的空气(液气比1:8)的周期注入方式;预测推荐方案下含水率最低下降7.26%,累增油3.13×104t,提高采收率7.72%。

张俊会[10](2015)在《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采油技术,对于高含水的枯竭油藏开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陕北安塞及志丹油田筛选出一批性能优良的真菌和细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真菌酶制剂及细菌固态菌剂,研究酶制剂与细菌固态菌剂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从原油与石蜡的组分变化、产酸、产气以及脱附性等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对3株优势细菌进行了清防蜡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对真菌粗酶制剂、固态细菌制剂及细菌菌体提高原油采收率与清防蜡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于微生物采油的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驱油真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的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6株真菌,其编号分别为PJ1,PJ2,PJ3,PJ4,PJ5,PJ6。通过菌落形态特征、显微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到种,6株驱油真菌PJ1、PJ2、PJ3、PJ5均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PJ4为黄曲霉(A.flavus),PJ6为土曲霉(A.terreus)。研究发现,这6株真菌对原油及石蜡具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其最大降解率分别为79.4%及38.3%,表明这6株真菌具有高活性的烃类物质降解酶系。2.真菌粗酶制剂酶活性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将6株真菌制成粗酶粉,测定其脱氢酶和2,3双加氧酶活性,并进行粗酶制剂活性影响因素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结果表明:6株真菌均能合成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分别为29.6893.57 mg·g-1·h-1和21.0625.40 mmol·g-1·h-1,不同菌株酶活性差异较大,菌株PJ5合成的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较高。在对脱氢酶的耐受性试验中,E1和E5两种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耐酸碱性,当NaCl浓度升高到50 g/L、含油地层水矿化度升高到92.43 g/L时,脱氢酶活性才显着下降;pH对脱氢酶活性影响较小,在pH值6.010.0这个范围内,两种粗酶制剂均具有较强活性。表明这两种真菌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原油与酶液配比试验中,从使用效果及经济性综合考虑,在酶液浓度8 g/L及原油与酶液配比为1:15进行反应时,原油的脱附性及乳化性均较好。3.真菌酶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真菌胞外酶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对胶质及沥青质的最大降解率达到38.9%及24.7%;酶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5.6%28.8%,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40.5%59.0%;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发酵液体积的21.3%53.3%和38.3%10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使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2.7%29.4%,产酸总量为22.2524.13mmol/l,酸值达到13351448mg/l。供试6株真菌酶制剂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供试酶液对原油在滤纸上的脱附率达到83.4%87.8%,为对照的7.377.75倍。真菌胞外酶也能够大幅度降解石蜡,经酶降解处理,固体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其中,18℃时在正己烷中的可溶组分占石蜡总量的78.6%86.2%,较对照增加31.9%44.6%;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减少3.7%26.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5.5%19.6%;石蜡固液态转化时的初始相变点提高4℃;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26.7%66.7%和50.0%125.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ph也较对照下降22.3%28.5%,产酸总量为21.4423.25mmol/l,酸值达到1327.81395.0mg/l。4.驱油细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志丹油田的原油及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细菌,其编号分别为5-2a、6-2a及2a。通过形态特征及16srdna全序列分析,将这3株降解菌株鉴定到种:5-2a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atrophaeus);6-2a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2a为墨西哥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mexicanum)。这3株细菌均为好氧菌,不运动,在3080℃温度范围及0100g/l这个浓度区间内,能够存活。研究发现这3株细菌的发酵液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30.0%57.8%、47.4%73.1%、61.4%72.8%及42.1%57.9%。细菌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轻质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27.4%61.0%,原油粘度降低7.4%11.1%。发酵液对原油的脱附率达到66.5%94.2%,为对照的5.327.53倍。5.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细菌菌剂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12.5%15.1%、23.7%39.3%、19.8%24.2%及53.1%56.2%;菌剂降解能够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的总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08.0%62.6%,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24.7%29.4%;菌剂在降解原油过程中能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74.0%81.0%和138.3%152.3%;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6.47%36.03%,产酸总量为23.526.0mmol/l,酸值达到14101560mg/l。细菌菌剂对固态石蜡也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经过菌剂降解,固态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经过菌剂降解作用,18℃时,在正己烷中可溶解的石蜡量已达到石蜡总量的68.6%77.2%,较对照增加15.0%29.5%;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的相对含量较对照减少6.9%14.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18.4%25.7%;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65.0%80.0%和120.0%150.0%;并产生草酸、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酸,反应液ph也较对照下降27.3%36.8%,产酸总量为22.8825.75mmol/l,酸值达到13731545mg/l;同时改变了石蜡的蜡晶形态。6.细菌清防蜡效果及作用研究经过细菌发酵液处理,石蜡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其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18℃时可在正己烷中溶解的石蜡达到石蜡总量的57.7%62.0%,较对照增加1.5%9.0%。细菌发酵液对固体石蜡具有很好的脱附作用,脱附率达到及36.2%100.0%。3株细菌具有很好的防蜡、清蜡作用,其中防蜡率达到了94.6%98.1%,清蜡率达到了69.1%89.3%。此外,3株细菌均能附着在玻璃质及钢质载体表面生长,细胞密度大,结合紧密,其在玻璃及钢片表面的附着密度分别达到了1.95×1067.67×108cfu/cm2及8.67×1047.48×108cfu/cm2,其中,紧结合态细胞附着密度达到3.22×1046.81×106cfu/cm2及6.67×1032.00×108cfu/cm2。7.萎缩芽孢杆菌所产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对原油脱附效果本研究筛选出的萎缩芽孢杆菌能以尿素为氮源合成脂肽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该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以下特性:良好的排油活性、乳化活性及较低的表面张力值,其排油圈达19.1cm,乳化指数达59.49%,表面张力值为25.43mn/m,液态发酵所得表面活性物质粗干品收率为0.77g/l;能够耐受高温及高盐,在20100℃温度范围及10g/l90g/l盐浓度时,排油圈直径、乳化指数及表面张力值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适应范围为613,耐碱性较强;对滤纸及细沙上附着的原油均具有良好的脱附作用,其脱附率分别为93.1%及90.0%。8.真菌粗酶制剂与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的作用机理真菌胞外酶与固态细菌制剂均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①降解作用:可降解固体石蜡及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使石蜡及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分解为轻质组分,降低原油黏度,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有效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及石蜡的蜡晶形态。②产气: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这些气体能够增加油层内部压力,气体溶入原油会降低原油黏度,改善原油流动性。③产酸: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草酸、丙酸等有机酸,可有效溶解储油岩层孔隙中的碳酸盐,增加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时还能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油水乳浊液,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④产生表面活性物质:6株真菌及3株细菌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同时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改变蜡晶颗粒,使其变细变小而被采出液带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9.细菌清防蜡作用机理①降解作用:供试细菌对石蜡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可降低重质组分在原油中的含量,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②在载体表面形成菌膜:供试细菌可较牢固地附着在金属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由微生物细胞组成的具有很强的抗流体冲刷能力的细胞膜,可阻止蜡质在载体表面结晶沉积。③合成表面活性物质:供试细菌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等粘附在金属表面,改变其表面湿润性,使非极性的蜡晶难以在金属表面沉积;供试细菌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使蜡晶颗粒变细变小而随采出液流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

二、全国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讨论会在大庆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讨论会在大庆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构型与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构型研究现状
        1.2.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塔河1区三叠系下油组井下构型单元分析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以及开发现状
    2.2 下油组井下构型单元识别
    2.3 下油组储层非均质性
        2.3.1 层内非均质性
        2.3.2 层间非均质性
        2.3.3 平面非均质性
第三章 露头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构型分析
    3.1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3.2 构型剖面选择与测制
    3.3 山西保德扒楼沟山西组剖面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
        3.3.1 剖面地质背景及分层记录
        3.3.2 岩相类型
        3.3.3 构型单元分析
        3.3.4 构型单元的定量表征
        3.3.5 砂体非均质性
    3.4 山西大同云冈组剖面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构型
        3.4.1 剖面地质背景
        3.4.2 岩相类型
        3.4.3 构型单元分析
        3.4.4 构型单元的定量表征
        3.4.5 砂体非均质性
    3.5 甘肃崇信汭水河延长组剖面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
        3.5.1 剖面地质背景
        3.5.2 岩相类型
        3.5.3 构型单元分析
    3.6 延安甘谷驿延河延长组剖面辫状河平原砂体构型
        3.6.1 剖面地质背景
        3.6.2 岩相类型
        3.6.3 构型单元分析
第四章 露头构型单元发育背景与塔河1区对比分析
    4.1 构型单元发育背景对比
        4.1.1 塔河1 区下油组
        4.1.2 山西保德扒楼沟二叠系山西组
        4.1.3 大同云冈侏罗系云冈组
        4.1.4 崇信汭水河延长组剖面
        4.1.5 甘谷驿延河延长组长2 辫状河沉积剖面
        4.1.6 适合于塔河1 区下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构型模式
    4.2 地质知识库的建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数据挖掘在优势渗流通道表征的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第2章 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的地质基础
    2.1 优势渗流通道的地质特征
    2.2 薄片图像识别算法
    2.3 图像识别应用效果
第3章 优势渗流通道的测井响应
    3.1 测井水淹特征
    3.2 优势渗流通道的测井识别方法
    3.3 含水饱和度的求取
第4章 储层非均质性的综合判别模型
    4.1 常用的非均质评价方法
    4.2 储层非均质的定量整合表征方法
    4.3 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表征
第5章 优势渗流通道的开发动态特征
    5.1 采油井开发动态响应特征
    5.2 注水井开发动态响应特征
第6章 实际应用效果
    6.1 工区概况
    6.2 沉积特征
    6.3 储层平面非均质特征
    6.4 优势渗流通道评价
第7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LD油田井间连通性分析及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LD油田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开发概况
    2.3 目前存在问题
第三章 LD油田井间连通性分析
    3.1 LD油田流场评价
        3.1.1 评价指标的筛选
        3.1.2 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1.3 油藏流场强度的确定
        3.1.4 模型的建立及流场评价
        3.1.5 LD油田二油组流场强度图
        3.1.6 小结
    3.2 LD油田优势流动通道研究
        3.2.1 指标计算法
        3.2.2 吸水产液图版法
        3.2.3 示踪剂分析法
        3.2.4 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法
        3.2.5 小结
第四章 LD油田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
    4.1 井网重组
        4.1.1 井网合理参数的确定
        4.1.2 井网重组方案设计
        4.1.3 井网重组的转注方案
        4.1.4 井网重组开发效果分析
    4.2 注采结构调整
        4.2.1 CMOST模块模拟原理
        4.2.2 注采结构调整模拟结果
    4.3 分层精细注水
        4.3.1 分层精细注水的油藏适应性分析
        4.3.2 分层精细注水选井标准
        4.3.3 分层精细注水模拟结果
        4.3.4 小结
    4.4 气水交替
        4.4.1 气水交替概述
        4.4.2 注气方案及模拟结果
    4.5 重点井组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
        4.5.1 聚表二元驱
        4.5.2 聚合物泡沫复合驱
        4.5.3 化学驱提高井组采收率情况
    4.6 综合方案提高采收率对比
        4.6.1 综合方案设计
        4.6.2 模拟结果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湿蒸汽流量计比对系统设计与掺混段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现有多相流量计的标定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流量测量的基本要求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湿蒸汽流量计标定方案设计
    2.1 多相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与选择
        2.1.1 冷凝称重法蒸汽流量标定法
        2.1.2 掺混法多相流量计标定法
        2.1.3 分离法多相流量计标定法
    2.2 测量方法的选择
    2.3 测量原理
        2.3.1 流量
        2.3.2 实际流速
        2.3.3 干度
    2.4 管路热力计算
    2.5 管路压降计算
        2.5.1 沿程阻力计算
        2.5.2 局部阻力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稠油热采湿蒸汽流量计比对实验装置设计
    3.1 装置分析
        3.1.1 实验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
        3.1.2 实验流程设计
    3.2 各部分的特点及用途
        3.2.1 气源选取
        3.2.2 锅炉的选择
        3.2.3 气液分离器
        3.2.4 流量计
        3.2.5 掺混器
        3.2.6 取样冷却器选择
        3.2.7 电动调节阀
        3.2.8 控制系统
        3.2.9 蒸汽排放
    3.3 注汽管道设计
    3.4 水压试验
        3.4.1 实验步骤
        3.4.2 试验装置功能验证
        3.4.3 装置中分离器性能的评价
        3.4.4 装置中标准流量计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掺混段混合特性的CFD模拟及分析
    4.1 计算模型的确定
    4.2 物理模型的建立
    4.3 边界条件
    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4.4.1 模拟计算结果
        4.4.2 干度分析
        4.4.3 比对系统精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庆油田密井网区典型单元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沉积相发展历史
        0.2.2 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0.2.3 大庆油田储层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
    0.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1.1 研究区区域概况
    1.2 研究区构造特征
    1.3 研究区沉积特征
    1.4 研究区地层特征
        1.4.1 松辽盆地地层层序
        1.4.2 松辽盆地层序演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1.5 研究区目的层开发现状
第二章 沉积单元级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沉积单元级地层划分
        2.1.1 沉积单元级地层划分方案
        2.1.2 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地层划分
    2.2 沉积单元级地层对比
        2.2.1 沉积单元级地层对比思路
        2.2.2 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对比方法
    2.3 沉积单元级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第三章 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沉积相及测井微相特征
    3.1 葡萄花油层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1 曲流河相沉积特征
        3.1.2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
    3.2 细化沉积微相类型
    3.3 测井微相特征
第四章 沉积单元级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4.1 沉积单元级平面沉积微相模式预测描述法
    4.2 典型沉积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特征
        4.2.1 泛滥平原区平面沉积微相特征
        4.2.2 分流平原区平面沉积微相特征
        4.2.3 三角洲内前缘区平面沉积微相
    4.3 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单井相、剖面相及沉积演化分析
        4.3.1 单井相特征
        4.3.2 剖面相特征
        4.3.3 沉积演化分析
第五章 密井网区葡萄花油层沉积模式建立
    5.1 连片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1.1 连片状河道砂体平面特征
        5.1.2 连片状河道砂体垂向特征
        5.1.3 连片状河道砂体沉积环境分析
        5.1.4 连片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2 宽带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2.1 宽带状河道砂体平面特征
        5.2.2 宽带状河道砂体垂向特征
        5.2.3 宽带状河道砂体沉积环境分析
        5.2.4 宽带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3 枝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3.1 枝状河道砂体平面特征
        5.3.2 枝状河道砂体垂向特征
        5.3.3 枝状河道砂体沉积环境分析
        5.3.4 枝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4 断续零散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4.1 断续零散状河道砂体平面特征
        5.4.2 断续零散状河道砂体垂向特征
        5.4.3 断续零散状河道砂体沉积环境分析
        5.4.4 断续零散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5 零星块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5.1 零星块状河道砂体平面特征
        5.5.2 零星块状河道砂体垂向特征
        5.5.3 零星块状河道砂体沉积环境分析
        5.5.4 零星块状河道砂体沉积模式
    5.6 密井网区河流-三角洲综合沉积模式
    5.7 各亚相不同区带模式比较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油藏有效驱动单元划分方法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流动单元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1.2.2 储层流动单元的分类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有效驱动单元基本理论及划分方法
    2.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2.2 高速、低速流动区的划分方法及准则
        2.2.1 流量贡献率(CRF)渗流数学模型
        2.2.2 流量非均匀分布曲线(NDCFU)与流量强度差异系数(DCFI)
        2.2.3 高速、低速流动区划分准则
    2.3 有效与无效驱动划分方法及准则
        2.3.1 水驱平面饱和度分布模型
        2.3.2 聚驱平面饱和度分布模型
        2.3.3 三维模型流量劈分方法
        2.3.4 有效与无效驱划分准则
        2.3.5 有效驱动单元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2.5 符号说明
3 均质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的划分及油水分布规律
    3.1 均质储层水驱有效驱动单元的划分
        3.1.1 水驱模拟参数及方法
        3.1.2 有效驱动单元划分结果及油水分布规律
        3.1.3 均质储层水淹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
    3.2 均质储层聚驱有效驱动单元的划分
        3.2.1 聚驱模拟参数及方法
        3.2.2 有效驱动单元划分结果及油水分布规律
    3.3 均质储层聚驱浓度对有效驱动单元的影响
        3.3.1 不同浓度聚合物驱有效驱动单元划分结果
        3.3.2 不同浓度聚合物驱油水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3.5 符号说明
4 非均质储层有效驱动单元划分及油水分布规律
    4.1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4.1.1 平面渗透率非均质
        4.1.2 地层中存在断层、夹层遮挡
    4.2 储层纵向非均质性研究
        4.2.1 隔层发育纵向非均质
        4.2.2 夹层发育纵向非均质
    4.3 本章小结
    4.4 符号说明
5 有效驱动单元划分方法在实际储层中的应用
    5.1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模式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油藏构型模型
        5.1.3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模式
    5.2 油藏有效驱动单元的划分及油水分布规律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创新点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的协同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注空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微生物代谢机制及氧对采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研究
    2.1 微生物的营养
        2.1.1 菌体的化学组成
        2.1.2 水分及其生理功能
        2.1.3 无机盐
        2.1.4 碳源
        2.1.5 氮源
        2.1.6 能源
    2.2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及数学表达式
        2.2.1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2.2.2 微生物新陈代谢数学表达式
    2.3 微生物生长繁殖动力学模型
        2.3.1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
        2.3.2 影响微生物生长因素
        2.3.3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
    2.4 某油田用采油微生物及菌种基本特性
        2.4.1 菌种来源
        2.4.2 菌种基本性质
    2.5 氧对采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2.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5.3 不同溶氧量条件下微生物生长规律研究
    2.6 氧对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气体影响研究
        2.6.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6.2 实验设备与流程
        2.6.3 微生物代谢前后空气组成变化分析
    2.7 采油微生物耗氧规律及耗氧率的测定
        2.7.1 实验方案设计
        2.7.2 实验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氧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增效作用机理研究
    3.1 氧加速微生物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实验研究
        3.1.1 岩石表面性质改变的提高采收率机理
        3.1.2 实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3.1.3 溶氧条件对微生物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3.2 氧对微生物改变油水界面张力效率影响实验研究
        3.2.1 实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3.2.2 不同溶氧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变化
    3.3 氧加速微生物改变岩石毛管力和粘附功变化实验结果计算
        3.3.1 改变岩石毛管力大小计算
        3.3.2 改变岩石粘附功大小计算
    3.4 氧提高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研究
        3.4.1 微生物降解原油机制
        3.4.2 不同溶氧条件下微生物作用后原油流变性变化
        3.4.3 不同溶氧条件下微生物作用后的原油组分变化研究
    3.5 氧对菌液稳泡能力的影响实验研究
        3.5.1 微生物增强泡沫稳定性提高采收率机理
        3.5.2 实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3.5.3 溶氧量对泡沫稳定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与空气交替注入驱油实验研究
    4.1 溶氧量对微生物从油砂中脱出原油效率影响研究
        4.1.1 微生物提高洗油能力机理
        4.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微生物与空气驱时空气的调剖机理实验研究
        4.2.1 变径变喉道毛细管分支模型的制备
        4.2.2 实验步骤和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微生物注入参数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4.3.1 微生物注入段塞大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
        4.3.2 微生物注入速度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
        4.3.3 微生物注入段塞组合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
    4.4 非均质模型微生物与空气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4.4.1 实验方法和方案设计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对流动能力及氧浓度分布与数值模拟
    5.1 微生物驱的相对流动特性研究
        5.1.1 微生物对原油的降粘作用
        5.1.2 微生物驱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
    5.2 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时油藏氧浓度变化规律
        5.2.1 氧浓度变化规律数学模型建立
        5.2.2 油藏内微生物耗氧半径计算与分析
    5.3 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的数值模拟
        5.3.1 驱油实验的数值模拟拟合
        5.3.2 微生物与空气驱数值模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成果评价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福利的概念
        2.1.2 福利的内容
        2.1.3 福利管理的概念
    2.2 基本理论
        2.2.1 激励理论分类
        2.2.2 相关激励理论内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大庆油田A采油厂概况
    3.2 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现状
        3.2.1 职工福利管理流程现状
        3.2.2 职工福利管理内容现状
        3.2.3 职工福利管理标准现状
    3.3 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特点
    3.4 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对福利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够
        3.4.2 福利设计不够科学
        3.4.3 缺乏福利沟通
        3.4.4 福利管理的监管力度不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完善对策
    4.1 强化福利重要性认知度
        4.1.1 认识福利重要性
        4.1.2 做好福利宣传工作
    4.2 科学制定福利计划
        4.2.1 福利计划组织保障
        4.2.2 福利计划制定原则
        4.2.3 弹性福利计划
    4.3 注重福利沟通
        4.3.1 通过沟通了解职工需求
        4.3.2 加强福利管理沟通方案
    4.4 加大监管力度
        4.4.1 建立职工福利管理改革组织
        4.4.2 明确职工福利管理改革组织责任
        4.4.3 福利管理制度应遵循原则
        4.4.4 建立总体稳定制度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概况
        1.2.2 国内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概况
        1.2.3 国外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现状
        1.2.4 国内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生物与空气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2.1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理
    2.2 微生物驱油优势及存在的局限性
        2.2.1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优势
        2.2.2 微生物驱油的局限性
    2.3 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机理
    2.4 注空气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2.5 微生物与空气驱协同提高采收率机理
第三章 氧对微生物驱油的影响实验研究
    3.1 微生物作用降低原油粘度实验研究
        3.1.1 微生物的原油降粘实验方法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 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耗氧率测定
        3.2.1 氧对微生物生长速度的影响
        3.2.2 微生物的耗氧规律及耗氧率测定
    3.3 氧对微生物脱油效率的影响
        3.3.1 实验方法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实验研究
        3.4.1 实验方法与实验方案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与空气驱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油层中氧气浓度场分布及安全的最小所需微生物半径计算
        4.1.1 油层内微生物耗氧数学模型的建立
        4.1.2 油层内微生物耗氧的氧浓度分布计算
        4.1.3 结论
    4.2 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的数值模拟拟合
        4.2.1 实验模型的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2.2 结果与分析
    4.3 试验区水驱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4.3.1 概念模型的建立
        4.3.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4.3.3 水驱模拟结果
    4.4 微生物和空气交替驱数值模拟研究
        4.4.1 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单因素影响研究
        4.4.2 注入参数优化方案设计
        4.4.3 方案优化目标参数的选择
        4.4.4 对比方案计算结果及分析
        4.4.5 微生物和空气协同驱注入方式优选
        4.4.6 微生物与空气协同驱推荐方案及效果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1.1.1 概况
        1.1.2 种类
        1.1.3 机理
    1.2 采油微生物特性及油藏基础
        1.2.1 采油微生物特点
        1.2.2 油藏筛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设想的提出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进展
        1.4.1 技术手段
        1.4.2 理论研究
    1.5 微生物采油的优势、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1.5.1 优点
        1.5.2 局限性
        1.5.3 发展趋势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驱油真菌筛选、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驱油真菌的皿内生长状况及产孢量
        2.2.2 驱油真菌对原油及石蜡的降解
        2.2.3 3 株驱油真菌对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的影响
        2.3.4 驱油真菌鉴定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真菌粗酶制剂性质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真菌酶制剂的脱氢酶与加氧酶活性
        3.2.2 酶活性的稳定性
        3.2.3 油酶配比
        3.2.4 脱氢酶活性与温度、NaCl浓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相关性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真菌酶对原油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4.2.2 原油降解
        4.2.3 排油活性
        4.2.4 原油黏度
        4.2.5 真菌酶液对原油的脱附
        4.2.6 酶解产气量及气体成分
        4.2.7 酶降解原油产酸量及酸成分
        4.2.8 原油理化性质与真菌酶活性的相关性
        4.2.9 酶制剂降解原油机理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真菌酶对固体石蜡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真菌酶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5.2.2 酶解对固体石蜡正己烷可溶组分中 230 ℃可气化成分的影响
        5.2.3 酶处理对固体石蜡相变点的影响
        5.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2.5 酶解石蜡产气种类与产气量
        5.2.6 酶降石蜡产酸量及酸成分
        5.2.7 酶液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5.2.8 真菌酶降解石蜡机理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驱油细菌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驱油细菌的形态特征
        6.2.2 供试细菌对原油的乳化及降解
        6.2.3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6.2.4 驱油细菌处理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的相对含量
        6.2.5 原油黏度
        6.2.6 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对原油的脱附性
        6.2.7 细菌对烃的粘附性(BATH)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驱油细菌鉴定及基本性能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生长曲线
        7.2.2 菌株生长影响因素
        7.2.3 驱油细菌鉴定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解淀粉芽孢杆菌鉴定
        8.2.2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8.2.3 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
        8.2.4 固态细菌菌剂悬液排油活性及脱附性
        8.2.5 原油黏度
        8.2.6 原油降解产气量及气体成分
        8.2.7 原油降解产酸量及酸成分
        8.2.8 细菌菌剂降解原油机理
    8.3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3株细菌固态制剂对固体石蜡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2 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菌剂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9.2.2 菌剂对固体石蜡正己烷可溶组分中 230 ℃可气化成分的影响
        9.2.3 菌剂降解石蜡产气种类与数量
        9.2.4 石蜡降解产酸量及酸成分
        9.2.5 菌悬液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9.2.6 细菌菌剂降解石蜡机理
    9.3 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3株细菌的清防蜡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2 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细菌发酵液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10.2.2 微生物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10.2.3 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对石蜡的脱附
        10.2.4 细菌细胞附着密度
        10.2.5 清蜡率与防蜡率
        10.2.6 细菌清防蜡作用机理
    10.3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萎缩芽孢杆菌表面活性物质及发酵液对原油的脱附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材料
        11.1.2 方法
    11.2 结果与分析
        11.2.1 发酵液表面活性影响因素
        11.2.2 表面活性物质稳定性影响因素
        11.2.3 表面活性物质鉴定
        11.2.4 原油的脱附性
    11.3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研究内容及目的、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12.1 研究内容
    12.2 主要结果及结论
    12.3 创新点
    12.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全国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讨论会在大庆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构型与非均质性研究[D]. 商宗龙. 长安大学, 2019(01)
  • [2]数据挖掘在优势渗流通道表征的应用实践[D]. 陈博洋. 长江大学, 2018(12)
  • [3]LD油田井间连通性分析及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D]. 赵明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4]湿蒸汽流量计比对系统设计与掺混段模拟分析[D]. 郭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5]大庆油田密井网区典型单元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D]. 万达.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6]油藏有效驱动单元划分方法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 武男.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 [7]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的协同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D]. 程明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8]大庆油田A采油厂职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D]. 杨威.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3)
  • [9]微生物与空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D]. 袁勇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10]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张俊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全国高含水油田开发座谈会在大庆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