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韩文字形特征研究

数字韩文字形特征研究

一、关于数字化韩文字形的造形特性研究 1990年代数字化字形为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徐惠平[1](2019)在《拆分与解构 ——鸟虫篆字体实验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鸟虫篆—作为文字历史上几近消失的神秘符号,只是在书体字的形式中能看到,但字体不易识别更不用说对它进行现代设计的尝试。本文立足于字体设计视角对鸟虫篆进行剖析:首先理清鸟虫篆的历史背景,其次对它的字体形式进行笔画的拆分与重组解构,包括结体、构形、笔法等。本论文以“拆分与解构—鸟虫篆字体实验设计研究”为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研究鸟虫篆字体为视觉启发的实验字体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字体设计的文化传承研究,从视觉性呈现形式出发,并结合现代汉字设计的实验性尝试。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鸟虫篆产生的原因进行概述,进而对鸟虫篆的特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结合不同时期鸟虫篆文字的构型与字形纹饰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鸟虫篆字体艺术设计进行分析论述。第四部分:从本人实验文创字体设计的角度,通过字体设计尝试的设计实例,对鸟虫篆字体进行解构分析与呈现。

袁晓光[2](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着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李闽川[3](2016)在《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文中认为相比传统现代建筑,当代非欧建筑形态往往呈现出拓扑、分形等几何特征,表现为一种平滑、流动、穿插、切削、变异、扭曲等更趋非标准、非线性、液态化、景观化的建筑形态。对于这种形态的审美认知,观者已经很难再用简单的"美"或者"丑"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判断了,而是希望通过形态的表现探求出建筑背后潜在的更深层次逻辑与内涵,体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以及建筑形态所要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论文在大量研读相关审美理论的基础上,选择视知觉动力理论来探索非欧建筑的审美认知。视知觉动力理论是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用于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理论,这个理论采用"力"这个媒介来理解形态的美学呈现,将一切艺术形式的形态表现归结为"力"的呈现,把外界刺激物的形态对人心理产生的能动反应解释为"力"的作用,将形态的审美判断归结为"力"的平衡。一个好的"格式塔" 一定是"力"在一系列对抗、消解、传递、融合等作用后形成的"合力"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态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希望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应符合其内心的定位,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自身的内涵特性并得到观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舒适度体验,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从上述观点出发,论文主要从视知觉动力的审美原理研究和基于这种原理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判断两大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希望通过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当代非欧建筑形态这种最前沿的建筑形式带给人的美学呈现,来揭示看似不规则、复杂的建筑形态背后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为非欧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做一些探索。论文首先采用阐释性的研究方法对视知觉动力的概念、原理、运作、审美等理论进行全面剖析、适度延展和适当修正,并重点研究和论述了动力平衡的情感审美原理,为非欧建筑形态的审美认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针对非欧建筑形态,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以及相关实验探索详细,论述了这种非标准形态所蕴含的视知觉动力平衡特征、心理感知、完形机制和情感审美特性等问题,并得出无论这些非欧建筑形态如何展现,其形态应符合人对"力"的平衡需求,只有平衡才能让观者产生良好的心理舒适度和愉悦感,才能获得观者的认可,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这一观点。可以说,本论文既是对视知觉动力理论的梳理和拓展,建立一个审美理论的基因库,为建筑审美领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又是针对具体的非欧建筑形态进行审美研究,提高对非欧建筑形态的视觉敏感度和正确的形态审美感知,以及更好的表现作品的视觉效果等目的这一基本命题。

江莉[4](2015)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1872-1901)是19世纪下半叶在远东地区发行的颇具影响力的汉学期刊,体现了在华西方人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通过对全部25卷《中国评论》中汉语语言研究类文章的阅读,联系同时期《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等汉学期刊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这一时期出版的其它有较大影响的汉语研究专着,考察19世纪下半叶西方人汉语研究的情况,梳理其主要观点和成就,并将其放在中西语言学研究传统中考察其理论和认识来源及其在汉语语言研究史上的贡献,以期对学术史的书写有所补充。虽然近年来对近代历史上西方人汉语研究文献已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和介绍,但得到介绍的文献以语法学专着和汉语学习教材居多。这类着作以对汉语语音、语法在共时平面上的系统性描写为主要内容,因此,学术史的写作对于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创见大多从这两方面加以强调。但这并不是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全部内容。以《中国评论》为代表的汉学期刊揭示了西方人汉语研究更为丰富的内涵。根据对文献的梳理,我们认为19世纪下半叶西方人的汉语研究呈现出如下两个方面的特色:第一,在欧洲语言学思想影响下,注重历时性研究的思路;第二,在实用性需求的推动下,重视口语研究,重视语言教学研究。我们从《中国评论》的汉语研究中整理出五个中心论题,在本文中分别予以阐述。第一章《汉语的历史比较研究》论述以艾约瑟(J. Edkins)为代表的、将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运用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思想,以及庄延龄(E. H. Parker)、福兰阁(O. Franke)、欧德理(E. J. Eitel)等人对其主要思路与观点的评价与修正,主要包括对艾约瑟研究中基督教神学语言观的批判、对其研究方法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原则相违背之处的分析。第二章《词典编纂与汉语词汇和汉字研究》总结西方人以19世纪欧洲词典编纂的历史主义思想指导汉语词典的编纂,力图在字目归类与排列中体现词源关系的努力,以及由此而来的以“声符—根字”研究为中心的字源和词源研究,并重点分析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西方人对于汉字形、音、义之复杂关系的深刻认识。第三章《瓦特斯对汉语起源与发展的思考》围绕瓦特斯(T.T.Watters)的系列学术随笔《汉语散论》展开,以他对汉语感叹词、拟声词和外来词的分析为重点,展现瓦特斯从语言中的这些特殊成分着眼思考汉语的历史来源、观察汉语发生和发展的外部驱动力和内部调试能力的思路。第四章《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新进展》梳理这一时期西方人对汉语学习方法的新认识和汉语教材编写的发展,其中后者是重点。这一时期的教材编写注重针对性、实用性,提倡语法讲解的内隐化,这些特征与西方人汉语研究的深入、欧洲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潮流的影响、在华西方人汉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第五章《西方人对中国语文改革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分析和梳理西方人关于发明统一的拼音方案以辅助汉字的倡议与实践和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汉语书面表达主要形式的主张。统一拼音方案的讨论在《中国丛报》、《中国评论》、《教务杂志》中都得到了体现,创制与完善拼音方案的实践则体现在几乎所有汉语研究着作中。书面语文白转型的倡议是以《圣经》的翻译与宣传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是最早的以白话代文言的倡议,但其具体内容与中国学界自身发起的自话文运动多有区别。

桑哲[5](2013)在《《三国演义》字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古典长篇小说,取材范围几乎整整一个世纪,而其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从这一成书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不是一人之作,而是全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采用浅近的文言,同时吸收了当时的口语成分,它通过语言艺术的审美愉悦,把读者带到历史重现的画卷中,带到历史文化的领悟中。为此,它保持着述说历史的郑重其事、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带有特殊的史家气概和史笔风采。明人庸愚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早就指出《三国演义》语言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有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这是因为它的成书经历了史家着述,讲史话本和文人创作的过程。讲史话本的创作形式,使《三国演义》的语言更接近口语,而史传文学的着述,又为其语言的精炼奠定了基础。从语言面貌上看,汉魏以后口语中新生的词汇现象与语法现象,都在书中有面广量大的反映;为了营造历史气氛,全书中也出现了一些文言成分。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提供的材料在语言研究上所具有的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研究《三国演义》面貌的成果尚不多见,从字频角度进行语言研究的目前为止更是没有发现。综合观察100余年来的有关文献,目前《三国演义》语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和需要发展的地方:首先,从我统计分析的文献资料看,对《三国演义》的语言进行语言艺术研究的多,而进行语言学研究的少。其次,对《三国演义》的语言研究,目前尚缺乏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便是有一些系统研究,也缺少深度和完整性。第三,对《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研究或语言学的研究,多数是描述式、例证式研究,缺少封闭式、数据库式的统计分析研究。我们以后的研究,要突破以上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让《三国演义》这一具有重要语料价值的经典着作的语言研究取得应有的进展和成就。《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也就在于为汉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基本资料,应为汉字应用及应用发展史的描写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本课题利用《三国演义》文献语料库和由语料库得到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全面描述并分析《三国演义》用字的量和位。我借助《三国演义》语料库提供的大量的文献数字化信息,以汉字为计量单位,可以极方便地从定量和穷尽两个方面对《三国演义》用字作全面分析,进而对《三国演义》的语言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并获取那些单凭抽样调查不可能得出的结论。以量作为依据,分析量与质的关系,是本类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本课题旨在研究《三国演义》的用字情况,研究的对象是《三国演义》所用的全部单字。精确的文献总用字数和所用单字数,为语言定量研究提供了必要前提。从《三国演义》语料库中提取《三国演义》字表,字表中的每个单字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计算单位,并且把文献用字的总量和每个单字的频次提到供观察的重要位置,这些对于文献用字的定量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为编排《三国演义》字频表,我采集的7种数据分别是:序位号,简称号(字种)、频次(绝对字频)、单字覆盖率(相对字频)、累积用字数(累计字频)、累积覆盖率、均频倍数等。对于《三国演义》字频的研究而言,我采用的具体的、有创新的方法主要有:(1)全方位全过程地运用计量统计法,不但对全书每一个字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还对析出文献中的用字情况也进行统计分析,力求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2)既有共时研究,也作历时考察。我既把《三国演义》的字频和《水浒传》、《儒林外传》等作共时比较分析,也和《三国志》、目前国家出版的字频表等进行历时比较分析。(3)微观分析与宏观勾勒相结合。专书字频研究微观分析必不可少,宏观勾勒也不能缺乏。我在微观分析尽量充分的基础上,着力于极高频字等群体的研究,并对其进行总体勾勒和宏观概括,使描写层次性强,内容丰富,同时也使讨论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得到加强。(4)既采用传统方法,也引进西方理论。我对字频的分区,主要采用汉语字频的传统方式并进行了相关优化,但在极高频字问题上,我引入了“核心词”观念,把《三国演义》的字频分析放在国际视角进行。(5)既重视本体字表分析,更重视应用角度的比较印证。在这方面,我主要对现用相关字表、国内外汉语教材等与《三国演义》的字频表进行互相比较和印证。一方面可以说明《三国演义》的可普及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相关字表的优势或不足进行实测。(6)校勘《三国演义》文本。语言研究要求文献材料真实可靠,有关《三国演义》的文本,前人给我留下了丰富的训诂学、校勘学、文献学上的成果,使得《三国演义》文本日臻完善。我要进行《三国演义》字频研究,当然不能忽视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相反,我要对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整理,使自己拥有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平台。建设好这个平台的关键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在校勘选定的纸质文本基础上进而校勘出一部满意的、客观的电子文本。本课题中,我还专章写了校记,并专门讨论了《三国演义》简体排印本的用字规范问题。在结构上,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三国演义》的作者及成书问题,落实语料的历史分期;第二章是对语料库底本的校勘,这样能够保证我语料库的信度,并发现和解决排印本古籍用字的相关问题;第三章是对《三国演义》的语料价值及对它进行字频研究的意义进行的探讨;第四章、第五章是对《三国演义》字频表分区进行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印证与验证;第六章到第十章,我依次对《三国演义》字频表的核心字区、高频字区、中频字区、低频字区、一用字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十一章是我在对分区字频等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字频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具体的举例说明;本书第十二章是我经过计算、统计分析等得到的《三国演义》字频表,方便起见,我把它放在了最后一章。为了方便读者和其他研究者,我把百余年来《三国演义》语言研究的文献作了分类索引放在第十二章后面,作为全书的附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有很多,也有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其中已有结论中以下几点更有价值和研究必要:首先,本人根据苏培成、冯志伟等几位先生的研究讨论,进一步把字频的定义进行了规范,表示为:字频是汉字的要素之一,又称为汉字频度、汉字频率,是在汉语汉字语境下汉字字频的简称,它是指个体汉字字符在按特定原则选定的文本中出现的次数与选定文本总字次之比。用公式表示为:f=n/N×100%。其中,f表示字频,n表示个体汉字使用次数,N表示选定文本总字次;其次,通过把《三国演义》字频表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字表等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研究,从用字实证角度,利用字频验证了《三国演义》的“文不甚深”,并且这一结论作为我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在近期的《光明日报》刊出;第三,在研究中我把《三国演义》字频表与我国制定的各类字表进行了互为验证,证明了各类字表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推广性;第四,我从字频角度验证了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的以汉语为母语的我国公民或达到中等HSK水平的非汉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读懂《三国演义》的可行性。《三国演义》字频研究是关系到古代文学、文献学、应用语言学及其统计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修正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也期待更多的朋友给予相关的指导。

王子源[6](2011)在《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汉字文字设计拥有汉字基因和书法传统。本文将从传统书法章法对现代文字设计启示的角度来研究当代文字设计的可能性,首次将文字置于从“手写”到“印刷”的历史纵向、从“实践”到“审美”的当代横向这双重意识维度上思考汉字文字设计的创造基点。本文第二章对当下图像传播、数字阅读等社会现实进行分析,提出对书法艺术传播模式问题的关注,第三章从内在结构、直觉形式、意象思维、理性信息的角度来分析章法作为汉字文本叙事方式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书法文字艺术形式独特的内在逻辑性,由此加深对书法章法的理解。第四章是对西方文字设计历史观念和发展的轨迹进行的研究,了解西方文字交流设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拉丁文字视觉语言组织的原则和方法,并将其与中国书法形式相比较。本文第五章对大量中国书法材料中有突出章法特点的作品进行美学归类、总结和分析,认识书法艺术品质要求下章法面貌的“诗性表达”多样性,把书法艺术作品与东西方优秀文字设计作品加以对照,更深层地解析文字艺术形式的共同原理和方法。对当下和历史中的文字形式互相参照将对现实设计实践产生实质性的指导意义,这是本文主要部分和主要内容。通过此章我们将分析,当下信息时代的技术解放和社会开放的多元性特征使得现代文字设计指标——从“功能”趋向了“情感”而“直觉”又兼容了“理性”,这一切都将在生活和生产的个性化背景下、在文字交流美学的框架内发生文化转向。通过上述研究本人认为,章法不仅仅是书法艺术形式的结果,同时也是创造的过程。章法作为书法的图像叙事方式;强调“意在笔先”;章法作为书法的诗意艺术形式,强调“惟观神采”、“情调纸上”;章法具有自然的态度,强调“无意为佳”;章法具有文字的诗性审美,强调“妙在心悟”。章法作为文字视觉语言组织的方法论,与西方现代文字设计的“理性和实用”的设计方法和观念相比,书法章法更强调“神”和“情”传达。突出设计的“诗性”与设计的“理性”和“实用”并不相悖。借鉴西方设计曲折发展历史经验,书法“和而不同”的哲学同时启发我们保持和谐的设计观。把书法章法意识回归到当代文字设计之中,是对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再发现,也是设计师对文化历史延续性要求的回应,从世界范围来看这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

仇银豪[7](2010)在《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藏传佛寺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载体,蕴含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北京的藏传佛寺丰富了古都城市形象,扩充着文化内涵,延续着北京历史建筑遗产的文脉,更继承和弘扬了民族多元的文化特征。目前对藏传佛教以及藏传佛寺的研究多集中在教义、经典、藏式建筑、宗教符号等方面,却少涉及藏传佛寺整体空间布局、环境特征等内容,本文从构建风景园林的各序列要素入手,对北京藏传佛寺的分布、择址、空间布局、建筑型制,以及道路广场、特色小品、绿化植载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其保护和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作为对前人研究支系的一个重要补充,为今后北京藏传佛寺保护、修缮、复建等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整理藏传佛教和其他地区藏传佛寺概况的基础上,结合考察调研的北京现存12个藏传佛寺,采取实测、摄影、访谈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加以归纳分析支撑研究的成果。研究最终认为:藏传佛教在藏区和古都北京都有着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留存至今的北京藏传佛寺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综合体,受到汉藏文化双重影响;北京藏传佛寺通过山水环境、建筑群体布局,特色小品、绿化植栽等因素共同营造佛寺空间环境;北京藏传佛寺空间环境是具有强烈宗教涵义、追求秩序平衡的特色空间;北京藏传佛寺的建筑价值在于其功能用途及文化底蕴上,展现作为藏传佛寺建筑特有的隐匿其中的宗教内涵;北京藏传佛寺的道路广场、特色小品、植栽绿化以其简洁的规制、特有的文化寓意和谦逊的态度出现在佛寺之中,对其整体空间环境地塑造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北京现存的藏传佛寺是为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重新审视和研究在京现存的藏传佛寺,不仅有利于佛寺的保护和利用,更重要的是对北京古城文化内涵的再一次更新,将会使这一富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研究工作产生新的社会价值。

李培峰[8](2006)在《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SMIPP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全球化的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为支撑环境的多文种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量的飞速增长,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重点也已经从简单的文字输入、输出和存储转移到了各种面向内容和语义的信息处理技术上。所以,研究面向内容和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和多文种代码体系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语义、面向信息处理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的模型SMIPP。该模型不仅提供了一个多文种信息处理的环境,还提供了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代码体系SemaCode、面向Ontology语义表达方式、面向信息处理应用的语料库、面向用户的输入和输出模型等。 为了满足SMIPP对信息表示的迫切需要,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面向信息处理的多文种代码体系SemaCode。SemaCode的七层结构(包括物理存储层、交换传输层、字符码位层、词码位层、属性层、语义层和应用接口层)不仅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SemaCode在码位层提出了按文种和字符编码的理念,使得它更加适合信息处理的要求。在属性层引入的标签技术也使得SemaCode具有良好的可描述性和可计算性。SemaCode还首次在词码位层和语义层中提出了词编码的思想,并实现了一种以语义为轴心、以词为语义单位、能在语义层提供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的代码体系。另外,为了兼容Unicode,SemaCode还提供了和Unicode以及现有的各种编码方案之间的转换方法。 其次,本文定义并设计了一种以词义为轴心,支持多文种的语言Ontology,它是SMIPP语义信息的主要来源。该Ontology收录了具有语义的四类词:名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并以词义和文种为类结点、

马可欣[9](2006)在《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字是传承记载社会文明的载体,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化的象征,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桥梁。文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图形化时代,文字与图形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平面设计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汉字延续传成了几千年,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具有独特的视觉魅力。从视觉传达角度说,汉字是在原始图形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其本身就具有图形之美。此外,汉字不仅可以传达信息,它的字形也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尤其是外形、构成与笔画本身都可以看作具有特定含义和固定形态的一种图形。本文主要通过对图形与文字、文字图形化的社会发展必然性、文字与图形的互融、文字图形化的表现方式,四个方面来论述文字在图形化时代和消费文化中的可行性。认为文字尤其是汉字是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主张将汉字应用于平面设计,利用其图形的意象性来传达丰富的信息,使文字图形设计表达出潜在于民族文化深层中的意蕴。

张晓明[10](2005)在《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汉字字体演变的关键时期,金文字体演变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运用汉字字体研究的方法,借鉴汉字结构研究、书法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穷尽性地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2440件有铭青铜器上的3025篇铭文,从中选择与整理出1293篇/幅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地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金文字体的演变情况。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金文字体演变现象分阶段、分地域的研究,通过与简牍文、帛书、玉石文字等其他载体形式字体的对比,理清了春秋战国时期金文字体演变的脉络,分析了其字体特征与字体性质的发展变化,对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规律与原因、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在汉字字体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本文正文分“绪论”、“汉字字体研究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研究综述”、“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选择与整理”、“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理论阐释”等五个部分。 首先,从汉字学学科发展的内在原因与外在推动力两个角度来分析汉字字体学建立与发展的背景,对于汉字字体学的学科地位、研究范围与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简要概述了汉字字体研究的进展情况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的总体情况。 然后,根据本文研究目标与特定的研究对象,探索与制定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选择与整理的原则与方法,对于相关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术语进行具体与明确;穷尽性地收集春秋战国时期2440件有铭青铜器上的3025篇铭文,从中选择1293篇进行研究,形成整个春秋战国包括四个阶段六个时期、不同器类、不同地域的463篇/幅金文字体的《春秋战国金文字体表》,全面而清晰地反映春秋战国时期金文字体的演变脉络。 再后,按照时间顺序,从多个角度描述与分析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中的种种现象,总结与概括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金文字体演变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面貌的金文字体的特征与性质。在这一部分中,本文详细而客观地描写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过程中由篆体到隶体的演变细节,分析其中书写便捷化与规范化的不同途径与相互作用,对于不同面貌的金文字体的性质及其在字体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判断,对于篆体的规范化、美化藻饰现象的出现、秦隶的统一等重要的字体现象及其本质进行重点研究与揭示。 最后,对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特点、规律、原因等问题做出理论阐释。本文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金文字体演变的三个特点:一、总体面貌全面而有侧重;二、发展时间连续而有分期;三、地域之间有共性亦有个性。揭示出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原因:汉字内部结构与字体之间、字体内部便捷化与规范化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字体演变的内在原因;而青铜器载体形式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对字体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在汉字字体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探讨,指出: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是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字体丰富而独特的宝库,具有重要的汉字字体史料价值;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是汉字字体从篆到隶字体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汉字字体发展史上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本文正文之后的附录部分附有“春秋战国青铜器物时代变更表”、“春秋战国金

二、关于数字化韩文字形的造形特性研究 1990年代数字化字形为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数字化韩文字形的造形特性研究 1990年代数字化字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拆分与解构 ——鸟虫篆字体实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五、相关概念简析
第一章 鸟虫篆产生原因概述
    第一节 文字之缘起
        一、商代青铜社会—图形文字
        二、记事文字符号—甲骨文
        三、自然艺术形象—鸟虫篆
    第二节 文字演变
    第三节 传承与创新
第二章 鸟虫篆“纹饰”特点与构型
    第一节 结体之长形
        一、春秋王子午鼎铭文之“孝”
        二、楚王酓肯盘之“赏”
        三、越王州句剑之“自”
        四、号距末之“商”
    第二节 形体之韵曲
        一、春秋兵器错金铭文—“德”、“王”、“为政”
        二、汉代铜器—错金银鸟篆铜壶
        三、东汉/唐代飞白鸟书—《太子升仙碑》
    第三节 纹饰的造型特点
        一、春秋青铜器铭文—蔡侯产戈
        二、汉代瓦当文字—千秋万岁/永受嘉福
        三、汉代鸟虫篆刻印—泉落白云间/鸟语花香
        四、现代花鸟字—陕西花鸟字
    第四节 构型的空间布局
        一、字体结构规律分析
        二、字体结构设计方法
        三、基本笔画构件解析
第三章 鸟虫篆字体艺术分析
    第一节 神秘、宏伟气魄的图形装饰美感形式
    第二节 平衡、对称的图形化形态
    第三节 雅致、秀长的南方文字特色
第四章 鸟虫篆字体设计实验研究
    第一节 鸟虫篆对现代字体设计的启发
        一、数字时代下的现代审美情趣
        二、传统骨架下的现代独特造形
        三、轻盈曲线下的网格比例规则
    第二节 字体设计解构实验呈现
        一、字体海报实验
        二、文创产品设计
        三、多媒体界面设计
    第三节 在现代字体设计中的鸟虫篆
总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研究中的不足
    三、研究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第三节 《说文》注本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着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第三节 形声研究
    第四节 转注研究
    第五节 假借研究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范围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相关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概念界定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研究构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视知觉动力理论原理
    2.1 视知觉动力原理
        2.1.1 何谓视知觉
        2.1.2 何谓视知觉动力
        2.1.3 动力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
        2.1.4 视知觉动力的影响因素
    2.2 动力的表现
        2.2.1 力的心理生成
        2.2.2 力的物理转换
        2.2.3 力的视觉呈现
    2.3 动力的运作
        2.3.1 完形的美学认知机制
        2.3.2 简化与逆简化机制
    2.4 动力的审美
        2.4.1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审美理论
        2.4.2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情感营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审美分析
    3.1 引言
    3.2 平衡的动力审美观
        3.2.1 平衡的缘由
        3.2.2 平衡的审美原理
        3.2.3 物理平衡与心理平衡
        3.2.4 动力平衡的影响因素
    3.3 动力平衡观的审美情感表达
        3.3.1 审美的心理情感原理
        3.3.2 审美的心理预期
        3.3.3 动力观下的审美情感表现
        3.3.4 动力观下的审美判断:平衡下的心理情感认同体验
    3.4 非欧建筑形态"物理力"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4.1 "物理力"的视觉动力感知
        3.4.2 吸引力与排斥力平衡分析
        3.4.3 支持力和挤压力平衡分析
        3.4.4 向心力和发散力平衡分析
    3.5 非欧建筑形态"动势"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5.1 动势的视觉动力感知
        3.5.2 倾斜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3 扭曲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4 变形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5 折叠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6 有机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6 非欧建筑形态"力场"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6.1 力场的视觉动力感知
        3.6.2 形体的力场平衡分析
        3.6.3 结构的力场平衡分析
        3.6.4 表皮的力场平衡分析
    3.7 非欧建筑形态"不动之动"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7.1 "不动之动"的视觉动力感知
        3.7.2 "无序"的动力特征
        3.7.3 非欧形态中"无序"的动力平衡分析
        3.7.4 "失稳"的动力特征
        3.7.5 "失稳"的动力平衡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欧建筑形态构成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审美平衡分析
    4.1 引言
    4.2 非欧建筑形体构成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2.1 非欧建筑中点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2 非欧建筑中线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3 非欧建筑中面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4 非欧建筑中体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 非欧建筑形态材质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3.1 材质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3.2 非欧建筑形态肌理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3 非欧建筑形态纹样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4 非欧建筑形态透明属性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 非欧建筑形态色彩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4.1 色彩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4.2 非欧建筑形态色相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3 非欧建筑形态对比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4 非欧建筑形态饱和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5 非欧建筑形态光影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5.1 非欧建筑形态的光影动力美学平衡观
        4.5.2 光影的情感动力平衡分析
        4.5.3 光影的空间动力平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运作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完形机制的动力原理
        5.2.1 视觉"完形"的整体性原则
        5.2.2 视觉"完形"的选择性原则
        5.2.3 完形法则的动力机制
        5.2.4 完形机制的动力媒介:力场
        5.2.5 非欧形态语汇下的完形机制原理
    5.3 "完形"的动力运作机制
        5.3.1 相似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2 接近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3 连续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4 完整和闭合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4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运作机制
        5.4.1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机制原理
        5.4.2 非欧语汇下简化机制的动力运作
        5.4.3 非欧语汇下逆简化的动力美学机制
    5.5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的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1 何谓"非完好形"
        5.5.2 "非完好形"美学原理
        5.5.3 眼动实验原理与实验准备
        5.5.4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5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
    5.6 视知觉构成法则下的情感审美体验
        5.6.1 非欧形态下的构成法则再诠释
        5.6.2 构成法则的动力美学观
        5.6.3 统一和对比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4 比例与尺度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5 对称和均衡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6 节奏和韵律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4)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 西方人汉语研究文献作为近代汉语研究语料使用
        (二) 西方人汉语教育与研究史考察
    三、研究对象
        (一) 《中国评论》的基本情况
        (二) 《中国评论》中的汉语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章节安排
    六、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语的历史比较研究
    第一节 艾约瑟的汉语语音史研究
        一、艾约瑟汉语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 19世纪的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
        (二) 清儒古音研究理论及成果
        (三)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和语言观
        二、艾约瑟的汉语语音史观
        (一)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语音演变论
        (二) 《汉语的演变》中的语言发展论
        (三) “词根”研究及其目的
    第二节 汉语历史比较研究问题的争论
        一、艾约瑟的支持者
        二、对艾约瑟汉语历史比较研究的检讨
        (一) 对科学与神学的清算
        (二) 对艾约瑟历史比较方法的清算
    第三节 西方人历史比较研究为汉语语言学带来的新发展
        一、汉语谱系问题的提出拓展了研究视野
        二、揭示了汉语古音研究的新思路
        三、推动了对方言语音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 词典编纂与汉语词汇和汉字研究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语词典编纂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文工具书
        (一) 《康熙字典》存在的问题
        (二) 西方人的使用诉求与中国词典编纂宗旨的差异
        二、汉欧双语词典编纂中的难题
    第二节 词典编纂与汉字词汇研究的深入
        一、17——18世纪西方人汉字观念的变化
        (一) 汉语汉字与原始语言的关系
        (二) 汉字与“真实字符”的一致性
        (三) “中文之钥”与部首学习
        二、19世纪西方人的汉语“根字”研究
        (一) 研究思路从“部首”到“根字”的转变
        (二) 《中国评论》中的汉语“根字”研究
        (三) “根字”研究在词典编纂中的实践
        三、“根字”研究在中西语言学中的理论来源与认识创新
        (一) “音近义通”与中西词源研究传统
        (二) 对形音义关系的认识和文字研究的思路创新
第三章 瓦特斯对汉语起源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感叹、拟声成分与汉语的起源
        一、18——19世纪欧洲语言学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 赫尔德与孔狄亚克的语言起源说
        (二) 缪勒与法勒的语言起源观
        二、瓦特斯的叹词、拟声词研究
        (一) 叹词
        (二) 拟声现象
    第二节 语言接触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一、语言接触与汉语新词
        二、瓦特斯的汉语外来词研究
        (一) 外来词与原词的对应关系
        (二) 汉语外来词的创制方式
    第三节 瓦特斯汉语研究的特色
第四章 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新进展
    第一节 汉语学习经验谈
        一、汉语学习难易论
        二、学习方法经验谈
        (一) 口语的自然习得与师生相授
        (二) 读写技能的学习方式
        (三) 特殊语汇的学习
    第二节 教材编写的新进展
        一、19世纪西方人汉语教材编写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一) 对19世纪初汉语教材现状的盘点
        (二) 19世纪西方人汉语语法研究的创见
        (三) 19世纪欧洲第二语言教学法概况
        二、19世纪下半叶汉语教材编写中的新认识
        (一) 语法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讨论
        (二) 对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关注
        (三) 特殊语体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第五章 西方人对中国语文改革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统一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一、统一拼音方案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丛报》关于统一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一) 《中国丛报》拼音方案讨论的经验背景
        (二) 《中国丛报》关于拼音方案制定原则的结论
        三、卫三畏、艾约瑟、威妥玛三种方案中的经验积累
        (一) 汉语语音系统的描述方式
        (二) 汉语特殊语音成分的描述
        四、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相关问题的澄清
    第二节 书面语文白转型的倡导
        一、《圣经》汉译和传教士对“文白转型”的倡导
        二、文白转型必要性的论证
        (一) 文言的弊端
        (二) 白话文的优势
        三、白话文倡议的认识背景:近代欧洲民族语言运动
        四、丕思业白话文倡议与中国学界白话文运动的思想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评论》汉语研究文章篇目汇总
附录二 《中国评论》汉语研究文章分类篇目
附录三 艾约瑟《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构拟的中古汉语声母和韵母
附录四 加略利的声符系统
附录五 湛约翰的根字系统
附录六 《教务杂志》中两种非罗马字拼音方案

(5)《三国演义》字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第二节 《三国演义》语料价值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三国演义》校记
    第一节 《三国演义》校记
    第二节 《三国演义》排印本存在的用字问题分类
    第三节 关于古籍简体排印本出版用字规范的讨论
第三章 《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汉字字频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专书字频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节 《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四章 《三国演义》用字概况和字频区的划分
    第一节 《三国演义》用字概况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字区
第五章 《三国演义》字频区的验证与比较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字频的比较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与《儒林外史》字频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字频的比较
    第四节 《三国演义》字频表区段划分的科学性及其他比较结论
第六章 《三国演义》核心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核心字及其分类
    第二节 《三国演义》核心字和其他专书核心字的比较
    第三节 基于斯瓦迪斯核心词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三国演义》高频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高频字区及其字种
    第二节 《三国演义》高频字区与其他文献语料库高频字区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高频字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比较
第八章 《三国演义》中频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中频字区及其字种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中频字区与其他文献语料库高频字区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中频字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比较
第九章 《三国演义》低频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低频字区
    第二节 《三国演义》低频字区与其他专书语料库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低频字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比较
第十章 《三国演义》一用字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一用字
    第二节 《三国演义》析出文献字频与一用字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一用字与其他专书一用字的比较
    第四节 《三国演义》一用字在字表中的表现
第十一章 余论:《三国演义》字频的应用研究举例
    第一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三国演义》字频表
附录:《三国演义》语言研究报刊文献分类索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部分科研成果等
致谢

(6)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提出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基本结构与创新
第二章 当代的文字设计自觉意识
    2.1 图像世界的陷入
    2.2 于浅阅读时代的文字
    2.3 文字设计的阶段历史意识
    2.4 书法与沟通——作为设计的理论参照
    2.5 小结
第三章 书法章法:作为文本图像的叙事方式
    3.1 文本之"言"——章法作为内在结构
    3.2 文本之"形"——章法作为直觉形式
    3.3 文本之"意"——章法作为诗性隐喻
    3.4 文本之"错"——章法作为理性信息
    3.5 小结
第四章 西方现代文字设计的历史节点
    4.1 西方文字设计的章法要素
    4.2 "三十六行圣经"及其意义
    4.3 基于艺术革命的文字设计
    4.4 基于机器美学的文字设计
    4.5 基于客观传达的文字设计
    4.6 基于个性风格的文字设计
    4.7 小结
第五章 章法之品:从文字设计看书法章法
    5.1 章法之引:"空白"与"诗性"
    5.2 章法之品:"雄浑高古"
    5.3 章法之品:"自然典雅"
    5.4 章法之品:"沉着劲健"
    5.5 章法之品:"飘逸旷达"
    5.6 章法之品:"豪放疏野"
    5.7 小结
第六章 传统与现代——当代文字设计的态度
    6.1 形式与观念
    6.2 精微与即兴
    6.3 技术与人文
    6.4 实验与实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对汉字文字设计的历史发现和身份认知
    7.1 对章法传统和美学精神再认识
    7.2 设计的创新态度和历史意识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个人简历
致谢

(7)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1.3.1 对藏传佛教的研究
        1.3.2 对藏传佛寺的研究
        1.3.3 对藏式传统园林的研究
        1.3.4 对北京地区藏传佛教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的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相关概念阐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收集
        1.5.2 实地调研
        1.5.3 分析归纳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藏传佛教及佛寺概述
    2.1 藏传佛教概述
        2.1.1 藏传佛教的发展史
        2.1.2 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
        2.1.3 哲学与宗教的神秘世界—曼茶罗
    2.2 藏传佛寺概述
        2.2.1 西藏地区的藏传佛寺
        2.2.2 青海、甘肃地区的藏传佛寺
        2.2.3 内蒙古地区的藏传佛寺
        2.2.4 承德的藏传佛寺
    2.3 小结
3 藏传佛教与北京
    3.1 藏传佛教在北京的传播
        3.1.1 元、明、清时期政府对藏传佛教的政策
        3.1.2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交流
        3.1.3 藏传佛教对北京的影响
    3.2 北京藏传佛寺的分布
    3.3 北京现存藏传佛寺概述
        3.3.1 妙应寺
        3.3.2 真觉寺
        3.3.3 北海永安寺
        3.3.4 西黄寺
        3.3.5 普度寺
        3.3.6 雍和宫
        3.3.7 阐福寺
        3.3.8 福佑寺
        3.3.9 须弥灵境
        3.3.10 法海寺
        3.3.11 万寿寺
        3.3.12 宗镜大昭之庙
4 北京藏传佛寺的择址
    4.1 北京藏传佛寺的择址特征
        4.1.1 处皇家御苑之中
        4.1.2 倚自然山体之势
        4.1.3 临郊野河道之水
        4.1.4 布护城皇河之周
        4.1.5 位城市街巷之内
    4.2 与藏区藏传佛寺的比较研究
        4.2.1 相似之处
        4.2.2 不同之处
    4.3 小结
5 北京藏传佛寺的空间布局
    5.1 空间布局的类型
        5.1.1 汉传佛教式
        5.1.2 藏传佛教式
        5.1.3 汉藏混合式
    5.2 空间布局的艺术特点
        5.2.1 "伽蓝七堂"之制的应用
        5.2.2 院落空间序列的组织
        5.2.3 "曼荼罗"原型的投射
        5.2.4 佛国理想世界的再现
        5.2.5 轴线对称秩序的强调
        5.2.6 佛寺园林化的表征
    5.3 空间布局的形成原因
        5.3.1 政治因素的影响
        5.3.2 宗教因素的影响
        5.3.3 文化因素的影响
    5.4 与藏区藏传佛寺的比较研究
        5.4.1 相似之处
        5.4.2 不同之处
    5.5 小结
6 北京藏传佛寺的建筑
    6.1 单体建筑类型
    6.2 主体建筑
        6.2.1 雍和宫主体建筑
        6.2.2 妙应寺主体建筑
        6.2.3 北海永安寺主体建筑
    6.3 特色建筑——佛塔
        6.3.1 佛塔的起源与传播
        6.3.2 佛塔的类型
        6.3.3 佛塔的象征内涵
    6.4 其他建筑
        6.4.1 汉藏结合式建筑
        6.4.2 汉式建筑
    6.5 建筑特点
        6.5.1 建筑空间
        6.5.2 建筑屋顶
        6.5.3 建筑装饰
    6.6 小结
7 北京藏传佛寺的道路广场、特色小品及植物
    7.1 道路广场(甬道、海墁)
        7.1.1 甬道、海墁的形制、材料和做法
        7.1.2 北京藏传佛寺甬道、海墁特色
    7.2 特色小品
        7.2.1 牌楼
        7.2.2 碑碣
        7.2.3 掇山置石
        7.2.4 狮子
        7.2.5 香炉、铜龟、铜鹤
        7.2.6 须弥山
    7.3 北京藏传佛寺的植物
        7.3.1 植物种类的选择
        7.3.2 植物配置的方式
        7.3.3 古树名木的保护
        7.3.4 佛寺绿化的表象特征
    7.4 小结
8 北京藏传佛寺的保护和利用
    8.1 北京藏传佛寺保护和利用的现实意义
        8.1.1 延续古都北京历史建筑遗产的文脉
        8.1.2 丰富古都北京的城市形象
        8.1.3 继承和弘扬民族多元的文化特征
        8.1.4 扩充古都北京的文化内涵
    8.2 北京藏传佛寺保护和利用的理论依据
        8.2.1 国际公约法规
        8.2.2 国内法律法规
        8.2.3 北京市相关规定
    8.3 北京藏传佛寺保护和利用的尴尬
        8.3.1 保护与利用的冲突
        8.3.2 法律法规的缺陷
        8.3.3 隶属部门的复杂
        8.3.4 专业人士的匮乏
        8.3.5 全民意识有待提高
    8.4 北京藏传佛寺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8.4.1 宏观层面
        8.4.2 微观层面
    8.5 实例
        8.5.1 雍和宫的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从佛寺到博物馆
        8.5.2 妙应寺地区的保护与更新—从佛寺到民俗空间
        8.5.3 法海寺历史文化旅游区规划—从佛寺到旅游区
9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SMIP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1.2 Internet加速了信息处理的国际化
        1.1.3 多民族、多文种的中国需要多文种信息处理
        1.1.4 多文种信息处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1.5 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多文种信息处理技术概述
    2.1 概述
    2.2 国际化和本地化
        2.2.1 国际化和本地化
        2.2.2 国际化的内容
        2.2.2.1 文字翻译
        2.2.2.2 文化和语言特性
        2.2.2.3 用户界面
        2.2.2.4 文字输入和输出
        2.2.2.5 字符和字形
        2.2.2.6 字符编码方案和代码体系
        2.2.3 国际化、本地化和多文种化
    2.3 常用字符编码方案
        2.3.1 基本概念
        2.3.2 欧美拼音文字编码方案
        2.3.2.1 ASCII
        2.3.2.2 ISO 646
        2.3.2.3 ISO 8859
        2.3.2.4 其它拼音字符的编码方案
        2.3.3 亚洲像形文字编码方案
        2.3.3.1 ISO 2022
        2.3.3.2 日文编码方案
        2.3.3.3 韩文编码方案
        2.3.3.4 越南文字代码体系
        2.3.3.5 中国文字代码体系
        2.3.4 多文种编码方案
        2.3.4.1 单文种编码方案的缺点
        2.3.4.2 多文种编码方案及其目标
        2.3.5 多文种编码方案:Unicode和ISO 10646
        2.3.5.1 Unicode和ISO 10646的历史
        2.3.5.2 Unicode和ISO 10646的关系
        2.3.5.3 Unicode的宗旨
        2.3.5.4 Unicode和ISO 10646的编码规范
        2.3.5.5 BMP和USC-2
        2.3.5.6 Unicode的转换格式
        2.3.6 其它支持多文种的其它平台
    2.4 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
        2.4.1 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概念和内容
        2.4.2 目前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存在的问题
        2.4.3 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代码体系SemaCode
    3.1 现有的多文种代码体系
        3.1.1 文本处理的语义需求和MetaData
        3.1.2 Unicode代码体系
        3.1.3 Unicode的缺陷
        3.1.4 MetaCode结构
        3.1.5 MetaCode的缺陷
    3.2 以语义为轴心的多文种代码体系SemaCode
        3.2.1 文字语义表示的挑战
        3.2.2 SemaCode的基本思想
        3.2.3 SemaCode模型
    3.3 SemaCode各层的内容
        3.3.1 物理存储层(Physical Storage Layer)
        3.3.2 字符码位层(Character Code Point Layer)
        3.3.2.1 Unicode的兼容字符、变形字符、多码位字符和复杂字符
        3.3.2.2 SemaCode码位层的基本思想
        3.3.2.3 字符码位定义
        3.3.3 词码位层(Phrase Code Point Layer)
        3.3.4 属性层(Property Layer)
        3.3.4.1 XML和Unicode语言标签存在的问题
        3.3.4.2 SemaCode标签定义
        3.3.4.3 字符属性
        3.3.5 语义层(Semantic Layer)
        3.3.5.1 语义描述的方式
        3.3.5.2 其它语义标签(Semantic Tags)
        3.3.5.3 属性标签和语义标签的混用
        3.3.5.4 语义的扩展(Extension)
        3.3.5.5 字符的等价关系(Equivalencce)
        3.3.6 交换/传输层(Exchange/Transmission Layer)
        3.3.7 应用接口层(Application Interface Layer)
    3.4 SemaCode和Unicode等的比较和分析
        3.4.1 字符码位层
        3.4.2 属性的表示
        3.4.3 等价关系
        3.4.4 语义表示
        3.4.5 SemaCode的缺点
    3.5 SemaCode和Unicode的转换和兼容性分析
        3.5.1 SemaCode和Unicode转换
        3.5.2 SemaCode和其它代码的转换
        3.5.3 用SemaCode直接表示其它编码方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SMIPP模型
    4.1 现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
        4.1.1 Windows多文种环境(Windows Multilingual Environment)
        4.1.2 Linux国际化框架(Linux Internationalisation Architecture)
        4.1.3 NJStar Communicator
        4.1.4 中国少数民族多文种处理平台
        4.1.4.1 “炎黄”中文平台
        4.1.4.2 维、哈、柯、汉、英多文种处理平台
    4.2 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模型SMIPP
        4.2.1 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的设计目标
        4.2.2 SMIPP模型
        4.2.3 SMIPP模型的组成
        4.2.3.1 应用程序/用户接口层
        4.2.3.2 文字输入层和文字输出层
        4.2.3.3 信息处理服务层
        4.2.3.4 语料库层
        4.2.3.5 SemaCode
        4.2.3.6 Ontology
    4.3 面向SMIPP的Ontology
        4.3.1 什么是Ontology
        4.3.2 Ontology在SMIPP中的意义和设计目标
        4.3.3 Ontology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总体设计思想
        4.3.4 面向SMIPP的Ontology的形式化定义
        4.3.5 面向SMIPP的Ontology的结构和表示方法
        4.3.5.1 Ontology的结构
        4.3.5.2 Ontology的构建和表示方法
        4.3.5.3 一个例子
        4.3.6 面向SMIPP的Ontology的语义相似度计算
    4.4 面向SMIPP的语料库
        4.4.1 语料库研究的现状
        4.4.2 面向SMIPP语料库的设计思想
        4.4.3 Wiki的信息收集方法
        4.4.4 信息网格技术
        4.4.5 语料的收集方法
        4.4.6 基于信息网格的语料库建设和发布模型
        4.4.7 面向SMIPP语料库的收集和整理
        4.4.8 语料的可信度计算和分析
        4.4.8.1 可信度定义
        4.4.8.2 基于算法的语料可信度
        4.4.8.3 基于用户的语料可信度
    4.5 SMIPP和现有平台的对比
        4.5.1 SMIPP的优势
        4.5.2 SMIPP的不足
        4.5.3 SMIPP和现有平台对比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MIPP的输入和输出模型及其分析
    5.1 文字输入/输出技术概述
        5.2.1 文字输入/输出概述
        5.2.2 文字输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5.2.3 文字输出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5.2 SMIPP输入和输出模型
        5.2.1 基本思想
        5.2.2 SMIPP的输入模型
        5.2.3 语言模型的个性化
        5.2.4 语言模型的普适性
        5.2.5 新词的收集
        5.2.6 SMIPP的输出模型
    5.3 文字内码自动识别技术
        5.3.1 文字内码自动识别概述
        5.3.2 现有的文字内码识别方法
        5.3.3 文字内码自动识别算法
        5.3.4 字符串内码编码方案和文种自动识别算法
        5.3.4.1 算法设计思想
        5.3.4.2 算法的准备
        5.3.4.3 单个字符串的编码方案和文种自动识别算法
        5.3.5 实验和算法分析
    5.4 双向文字处理技术
        5.4.1 双向文字概述
        5.4.1.1 阿拉伯和希伯来文字
        5.4.1.2 蒙古文字
        5.4.1.3 双向文字
        5.4.1.4 双向文字存在的问题
        5.4.2 现有的双向文字解决方法
        5.4.1.5 常用双向文字解决方法
        5.4.1.6 显/隐式的双向文字识别算法
        5.4.3 SMIPP的双向文字处理算法SBidi(SMIPP Bidirectional Algorithm)
        5.4.4 测试和例子
    5.5 语义信息的获取
    5.6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的贡献和创新
    6.3 下一步的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的科研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9)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设计界在文字图形化领域的研究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图形与文字
    2.1 图形概述
    2.2 文字与图形的关系
        2.2.1 文字起源于图形
        2.2.2 汉(文)字所具有的图形特质
        2.2.3 文字与图形的差别
第三章 文字图形化的社会发展必然性
    3.1 文字图形化转变的时代背景
        3.1.1 图形化时代
        3.1.2 视觉传达设计在图形化时代的发展
    3.2 文字图形化转变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 文字与图形的互融
    4.1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信息传达
    4.2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符号传达
        4.2.1 符号
        4.2.2 文字是文化符号也是视觉符号
    4.3 图形的再造和文字的表意性
第五章 文字图形化的表现方式
    5.1 字体设计的表现方式
        5.1.1 外文字体的设计创意
        5.1.2 汉字体的设计创意
    5.2 文字招贴设计
    5.3 文字标志设计
    5.4 从文字图形化入手的艺术设计创作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10)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宗旨
    第二节 工作方法与程序
        一、工作的基本方法
        二、工作的程序
第一章 汉字字体研究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研究综述
    第一节 汉字字体学建立的背景
        一、汉字字体学的建立是汉字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汉字字体学建立的外在推动力
    第二节 汉字字体学学科的定位
        一、汉字字体学研究范围的确定及学科地位的最终确立
        二、其他学科的文字形体研究
    第三节 汉字字体研究的进展
        一、术语体系的初创
        二、字体研究方法的探索
        三、字体演变规律的总结
    第四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研究简述
        一、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分期
        二、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分域
        三、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分类
第二章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选择与整理
    第一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选择
        一、春秋战国金文材料的总体情况
        二、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三、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情况
    第二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整理原则与方法
        一、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整理原则与方法
        二、举例说明字体代表的选择
        三、春秋战国各个阶段字体代表的数量
    第三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的步骤与基本方法
        一、整饬类与非整饬类字体的区分
        二、字体分析三要素
        三、整体把握与个别分析相结合
        四、术语的选用
第三章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演变
    第一节 春秋早期:走向规整与孕育巨变
        一、继承并发展:篆体走向规整
        二、解散篆体的开始:日常书写的便捷化走向
    第二节 春秋中期:美化藻饰与地域化的萌芽
        一、进一步的规整
        二、地域性的萌芽
        三、美化藻饰的出现
        四、日常手写因素的体现
    第三节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美化藻饰与简约便捷
        一、美化藻饰的大潮
        二、简约便捷的主流
    第四节 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篆体终结与新体各立
        一、南方:胶着与突破
        二、中原与北方:便捷中创新
        三、东方:变革痕迹的体现
        四、秦:固守与创新
        五、秦古隶与古隶的统一
第四章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规律
        一、篆体的规范化
        二、书写的便捷化——篆体的解散
        三、便捷化的再规整
    第二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特点与原因
        一、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特点
        二、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原因
        1、汉字系统内部矛盾的推动
        2、青铜器载体形式的影响
        3、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小结
结语
    一、春秋战国金文字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是汉字字体演变中的重要环节
    三、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体现出字体演变的规律性与复杂性及其启示
        第一,字形演变是结构变化与字体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书写便捷与规范的对立统一造成字体演变的规律性运动
        第三,字体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附录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春秋战国青铜器物时代变更表
        附注
    附录三:春秋战国金文字体图片目录表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图片目录表》说明
    附录四:春秋战国金文字体表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表》说明
        第一阶段:春秋早期
        一、国别明确器
        二、国别不明器
        三、兵器
        附注
        第二阶段:春秋中期
        一、国别明确器
        二、兵器
        附注
        第三阶段: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一、国别明确器
        二、国别不明器
        三、兵器
        附注
        第四阶段: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
        一、国别明确器
        二、国别不明器
        三、兵器
        附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关于数字化韩文字形的造形特性研究 1990年代数字化字形为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拆分与解构 ——鸟虫篆字体实验设计研究[D]. 徐惠平.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2]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3]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D]. 李闽川. 东南大学, 2016(11)
  • [4]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D]. 江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5]《三国演义》字频研究[D]. 桑哲. 曲阜师范大学, 2013(10)
  • [6]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D]. 王子源. 中央美术学院, 2011(04)
  • [7]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环境研究[D]. 仇银豪.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SMIPP的研究[D]. 李培峰. 苏州大学, 2006(12)
  • [9]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 马可欣. 吉林大学, 2006(11)
  • [10]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D]. 张晓明. 山东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数字韩文字形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