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 和 T5HO 管真的是最好的吗?

T5 和 T5HO 管真的是最好的吗?

一、T5和T5HO灯管真的是最好的吗?(论文文献综述)

贾维嘉[1](2020)在《不同氮素处理对总状绿绒蒿生长生理特性和根际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半年生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Mel.biol)为实验材料,选用硝态氮、铵态氮、硝铵态氮和甘氨酸四种种氮素形态,分别采用20mmol/L和40mmol/L两种浓度进行施肥,在0d、20d、40d、60d后分别对总状绿绒蒿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植物的干重、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总状绿绒蒿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还有栽培土壤的p H、电导率(EC)、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和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进行测量,得出不同浓度不同氮素形态下的各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总状绿绒蒿苗期施肥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表型的影响:施入不同氮素形态的氮肥都能显着促进总状绿绒蒿幼苗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叶宽、干重鲜重的增加,且差异显着(P<0.05)。施入20mmol/L浓度氮肥效果要优于40mmol/L。对于总状绿绒蒿表型的促进作用以20mmol/L的硝铵态氮最优,单一氮素形态下,铵态氮更有利于株高叶片数干重鲜重的增加,硝态氮更有利于叶长叶宽的增长,甘氨酸对表型的促进作用最弱,高浓度的甘氨酸会抑制总状绿绒蒿幼苗生长。(2)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除甘氨酸外,其他三种氮素形态的氮肥都能显着升高总状绿绒蒿叶片的Fm、Fv/Fm、Fv/Fo、Fm/Fo、q P和PS(II),降低叶片的NPQ(P<0.05),其中以20mmol/L的硝铵态氮的促进作用最强。甘氨酸会对Fv/Fm、Fv/Fo、Fm/Fo产生抑制效应,40mmol/L的铵态氮和硝态氮促进作用不显。(3)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光合参数影响:除甘氨酸外,不同氮素形态的氮肥都能显着升高总状绿绒蒿叶片的Pn、Gs、Tr,显着降低叶片的Ci(P<0.05)。相比氮素形态WUE受氮素水平的影响更大,40mmol/L的氮肥更能促进WUE的增加。四种处理以20mmol/L的硝铵态氮的促进作用最优,单一氮素形态铵态氮对光合的促进作用优于硝态氮。(4)不同氮素形态对栽培土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氮素形态氮肥都能显着提高土壤EC、TN、NH4+-N和NO3--N(P<0.05)。40mmol/L相比20mmol/L更能促进p H和土壤EC的变化。铵态氮、硝态氮和硝铵态氮能显着降低土壤p H(P<0.05)而甘氨酸则能促进土壤p H的升高。铵态氮对TN和NH4+-N的累积效果更好,硝态氮则更有利于土壤中NO3--N的累积。(5)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栽培土壤中AOA丰度始终大于AOB,AOA丰度随时间显着上升(P<0.05),AOB丰度随时间先升后降,AOB/AOA随时间显着降低,不同氮素形态的氮肥都会促进AOA和AOB丰度的增加,浓度越高对AOA丰度的促进作用越强。(6)不同氮素形态下,植物-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之间相互关联。与植物生长相关度最大的是土壤理化指标铵态氮,与植物生长相关度最大的微生物指标是AOA丰度以及氨氧化微生物总量,与植物鲜重、干重、株高、叶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微生物丰度最相关的土壤理化指标是土壤EC,与AOA丰度,氨氧化微生物总量和AOB/AOA呈极显着正相关。

万玉婷[2](2020)在《高中生身份的自我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身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身份既是先赋性的,也是自致性的;身份既是客观事实,也是主观感受。作为社会存在的独特主体,个人身份是由一系列社会事实和社会事件组成的,也是在个体经验和主观认识中形成的。在学校教育中,学生身份具有特殊性。如何让学生树立自己的身份并确认自己的身份,是改革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也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单纯的学习者仅仅是学校赋予学生的身份意义,而学生真实的认知和体悟又是怎样的呢?高中是一个学习和生活的过程,高中生通过该过程来建构“他们现在是谁”的身份和“将来成为谁”的身份。高中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经验和实践经历,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份的现实性和可塑性。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索高中生身份的现状及其建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分析高中生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建构的可能性,总结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的内容,进而对高中生身份的自我建构提出路径分析。本研究从建构视角出发,展现“学校-教师-高中生”三个不同主体在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研究选择了N市的J高中进行调查研究,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与学生和老师的访谈以及学校的实物拍摄来补充对学生身份复杂性的解释。同时,采用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对高中生的课内活动,课外活动,日常生活和校园内的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和观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高中生对身份的认知是现实且功利的,高中生把学习成绩作为身份的重要体现;高中生采取的身份行为是主动的,他们主动参与课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身份;高中生身份情感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他们明确表示自己对高中生身份的喜爱,主要表现为对同学和老师的喜爱。此外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高中生身份认知、身份行为和身份情感两两呈正相关的结论。通过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后发现,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的主要阻力来自学校的时空结构和规范制度,它把高中生仅仅当作“学生”培养而不是“人”,忽视高中生的主体性。在学校的制度性身份背后,是高中生的建构性身份,它涵盖了高中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活动方式、身份态度以及社会性表现等多方面,从高中生个体的角度诠释了高中生身份的内涵。最后,本研究从学校、教师和高中生三个大方面对促进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提出了一些对策。学校层面应该从校园文化着手,为高中生身份建构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破除学科异化为指导,重视高中生的内在需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塑造当代高中生身份;教师方面,应该通过教书育人、因人而教和研究教学促进高中生身份的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从各个环节强化高中生的身份意识;高中生方面,应该通过认清自己、重新定义学习和加强自我对话等方式实现高中生身份的自我建构,提高对高中生身份的认知和了解,增强高中生身份意识和身份使命感。

王思怡[3](2019)在《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博物馆专注于收藏、研究和展示物,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从“物”到“人”的博物馆界转向趋势,以物为中心的定位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地,虚拟技术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博物馆的传统定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关注对物的感官体验,让更多非视觉感官进入博物馆场域,从而形成多感官的博物馆。观众在多感官的博物馆中既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更是一个体验的主体。体验博物馆中的物,究其本质即是通过体验将物所在的世界纳入到身体所在的世界之中,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物,而且更是物背后蕴含的信息,即博物馆现象。从“物”到“现象”的转向使得博物馆得以收藏与展示逝去的文明或文化,并同时增强人与整个世界的联系。现象学启示我们博物馆应当将体验置于认识之上,身体与感官置于物之上,并实现博物馆的具身化。那么,从“物”到“现象”的博物馆展示理念变化以及博物馆内逐渐出现的“感官在场”及“身体松绑”的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多感官博物馆”的疑惑。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现象世界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多感官的体验,人们通过感官与身体来认识与体验世界。多感官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在这个思维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博物馆在多感官传播上开启了新的里程。更加广泛的多感官传播(视觉、触觉、听觉、嗅味传播)使得博物馆更多地考虑“身体”与感官体验间的组合和互动,关注对观众在认知、记忆、情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与意义。因此,通过日常体验来获得认同与个人价值联结的习惯以及博物馆中多感官传播的主题性、通感性与有序性向我们阐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多感官博物馆?”在“怎么实现多感官博物馆?”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多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建构方法。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正视博物馆的具身化,身体才是博物馆中所有认识和体验活动的关键变量。多感官只有在以身体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上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而在该理念下,多感官更容易在身体上唤醒一种被遗忘的表达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态度与观念。而在实践上,多感官在博物馆物及现象、展览结构以及空间中的实践性可以概括为从有意义的主题出发,利用特定的感官“道具”营造充满情境感的空间,同时将与感官密切相连的线索制造个性化的结构顺序,从而制造出生动有效的身体与感官体验。那么,这样的多感官实践效果如何呢?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实地的观众调查,从感官评估工具以及观众导向的调查两方面来阐释多感官本身的评估,以及感官对于观众的传达力与影响力的评估。博物馆展览的多感官设计并非囿于享受的表层设计,它更是一个触媒与中介,而对于多感官的测量也告诉我们其作为触媒对于情感唤醒与投入、记忆回溯以及个人联结与思索上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多感官博物馆的概念出发点并不是就感官而言感官,也并非强调视觉的不重要,或其他感觉的特殊性,而是尝试打破视觉的局限来认识艺术、历史与文化,强调的是观众利用包括触觉、听觉、嗅味觉、视觉与身体感觉在内的多感官,来重新和更好地认识博物馆物、现象和文化,从而用新的身体观念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李勃奕[4](2019)在《控制与表达:从《锵锵三人行》到《圆桌派》的窦式话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化节目的大量生产,脱口秀与真人秀占据了媒体制造工业的大荧屏。在网络狂欢的同时,一批名嘴转战独立网站寻找一方净土,打造属于个人的文化品牌。窦文涛无疑是群聊式谈话节目主持的代表人物,主持人与嘉宾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语碰撞中,以轻松调侃的方式完成观点的辩驳与交锋,给人思考应用的启示。自代表作《锵锵三人行》停播后,团队重点打造优酷视频《圆桌派》,打开网络视频新纪元,顺应媒介大环境的时代要求。本文试图从运用萨克斯等人的会话分析理论,从宏观的话语研究机制中,重点关注名嘴窦文涛的话语表达的具体特征及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控制策略。本文首先对会话理论以及主持人话语研究做了细致的梳理,以得到学理上用于研究本文的依据支撑以及可操作性,而有关话语大多研究都是语言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研究,研究视角过于狭小,甚至有的缺乏理论性分析。笔者从节目会话的整体结构中,发现其开头、本体、结尾部分的话语整体具有明显特征,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语义学的分析;其次深入微观的话轮转换中探寻控制方式,以研究言语的策略使用。通过两档共10期节目的会话的数据统计,在对比中发现话轮转换方式有所变化。最后从传播调适理论出发探析本质不同,从言语策略使用的变化中寻找造成主持人话语表达控制差异的原因,对不同传媒语境下主持人话语的策略和转型等适应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陈闯[5](2019)在《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与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目前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成本高,试验件温度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以平行射流技术为核心,设计了一套新的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参与完成了试验台的搭建和调试,并对试验台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技术要求,提出了试验台总体方案。分别计算了试验台舱温调节设备和冷、热载荷模拟设备需要的容量,据此对试验台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为获得均匀的座舱盖温度分布,根据平行射流理论设计了座舱盖平行射流分配器,并为其设计了保温罩。计算了试验台管网尺寸,利用Revit软件对试验台设备和管网布局设计进行了三维模型分析,作为试验台搭建的依据。提出了试验台涡轮保护、电炉保护、座舱盖压力保护以及制冷、加热、压力加载载荷谱模拟的控制方案。根据技术要求和控制方案,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试验台测控系统。利用测控系统对试验台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座舱盖加温加载试验台设备和测控系统满足技术要求。对试验台做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涡轮、再生器、管道、座舱盖和保温罩的热性能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利用Fortran软件编写了仿真程序,分析了再生器和管道保温层厚度对试验台热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再生器和管道保温层均能有效降低试验台运行能耗。其中,当管道保温层厚度大于60 mm时,增加管道保温层厚度对试验台热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再生器对试验台能耗的降低作用在座舱盖目标温度较低时更加明显。本文为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曹影[6](2018)在《过一硫酸盐催化臭氧降解氯霉素效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代硝基芳香类抗生素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稳定性强,因此被大量应用于人类、动物疾病治疗中。目前,氯霉素在环境水体中被广泛检出。但是氯霉素的存在会导致致死性骨髓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其难以有效的去除。此外,当使用液氯消毒时,氯霉素易断键生成一种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极强的卤代乙酰胺类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酰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臭氧/过一硫酸盐(O3/PMS)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氯霉素,并对比研究了传统臭氧、臭氧/过氧化氢工艺对氯霉素的处理效果;借助液质联用仪检测氯霉素降解中间产物,并对反应路径进行了推测;此外,对比考察了单独臭氧、臭氧/过氧化氢、臭氧/过一硫酸盐不同预氧化方式对氯化消毒过程中二氯乙酰胺生成量的影响。臭氧/过一硫酸盐体系涵盖三种氧化物种:O3、HO·和SO4·-,本文借助竞争动力学方法,测得氯霉素与O3、HO·和SO4·-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依次为:0.291M-1s-1、2.27×109M-1s-1、1.02×108M-1s-1。该结果侧面反映了每个氧化物种对氯霉素去除能力的强弱。臭氧/过一硫酸盐体系对氯霉素的氧化降解效率与过一硫酸盐(PMS)投量以及一些水质参数如:p H值、共存离子以及天然有机物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过一硫酸盐投量的增加,臭氧的分解速度和氯霉素的降解效率均得到了提高;p H值的增加明显加快了氯霉素的降解速率,缩短了反应达到稳定的时间;碳酸盐对氯霉素降解的影响分为两阶段:在较低浓度下,基本对其降解无影响;当浓度升高至某一值时,碳酸盐明显抑制了氯霉素的降解。与碳酸盐影响类似,天然有机物对氯霉素的降解同样可分为两阶段:在较低浓度时,天然有机物可以明显促进臭氧分解及氯霉素的去除;当天然有机物在较高浓度时,完全阻碍了氯霉素的降解。氯离子的加入整体上促进了氯霉素的降解,但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实验选用的地下水中碳酸盐浓度及p H均较高,二者对羟基自由基的影响较硫酸根自由基而言更为明显,所以实际水体中O3/H2O2体系下氯霉素降解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对比分析五种氧化体系:O3、O3/TBA、O3/H2O2、O3/PMS以及O3/PMS/TBA降解氯霉素生成的产物结果,可以看出,由于O3/PMS体系中氧化物种多,多种氧化方式的共同作用,所以生成的产物种类最多,降解途径多样。对比五种氧化体系:O3、O3/TBA、O3/H2O2、O3/PMS以及O3/PMS/TBA预氧化对氯霉素氯化过程中二氯乙酰胺生成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Na Cl O浓度的增加,五种体系中DCAcAm生成量均随之增加。当NaCl O浓度值为0.1m M时,除O3、O3/H2O2体系外,其他三组预氧化体系中二氯乙酰胺的生成均高于单独氯化体系;当Na Cl O浓度为0.5m M时,除O3/H2O2体系外,其他四组预氧化体系中二氯乙酰胺的生成均高于单独氯化体系。而天然有机物对二氯乙酰胺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O3、O3/H2O2体系中,天然有机物的加入使得DCAc Am生成量不足0.2μM,并使得五种预氧化体系中二氯乙酰胺的生成量均小于单独氯化体系。

沈中宇[7](2017)在《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直线、平面为例》文中认为立体几何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生活上具有实用价值,在思维方面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在高中教学中,立体几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初中平面几何在高维上的拓展,也是大学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同时,在现在的课标和高中教科书中,立体几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别有空间几何体,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三个部分的内容。通过考察课标与教科书可以发现,向量的引入使得立体几何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上的作用被弱化,同时也由于课堂中很少有文化元素的融入,导致了教学的趣味性不足,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而这些问题在"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这一章的教学。经过不断的研究发现,数学史对改善学生认知、加深数学理解、激发学生兴趣、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融入数学史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此,本研究采用融入数学史的方式对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这一章展开整体设计和教学,以此探讨数学史融入这一章的教学分别对学生和教师有什么影响?哪些史料适合作为教学材料?本研究最后选定"平面的概念"、"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四节课。通过发展方案、教学实践、评价反馈和改进反思四个阶段开展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行动研究。首先考察97种西方早期教科书等相关史料,对相关历史素材进行梳理,接着对四节课进行初步设计、研讨修改以及教学实践,然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反馈,最后进行教学反思。基于课堂录像、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学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探寻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理解;激发学生探索,改善课堂气氛;锻炼逻辑思维,体会数学思想;经历数学抽象,加强空间想象;品味数学文化,培养正面情感。(2)对教师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在知识上,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都得到了增长,其中特殊内容知识和水平内容知识上的增长明显;在信念上,数学信念以及数学教学信念都有一定的改变,更倾向于动态的数学观,且更关注学生。(3)适合融入教学材料的数学史有:历史上不同数学家对平面不同的定义;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的故事;勒让德和几何教学的故事;克莱罗对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直观解释;历史上的空间平行线传递性定理证明;历史上的等角定理证明;历史上的面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历史上的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由此可见,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的教学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王平魁[8](2017)在《植物工厂化生产NFT系统中营养液调控对生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生菜植物工厂化栽培对营养液管理精确控制,本试验研究了植物工厂NFT系统中营养液调控对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由生菜的定植到采收不同的营养液酸碱度、营养液浓度分段管理和营养液不同间歇供液时间三部分组成。试验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植物工厂进行,采用人工光源NFT栽培系统,光照环境为LED光源,光强为300μmol/m2/s,光周期为16h连续光照,营养液配方选用日本山崎生菜配方及通用微量元素配方,生菜品种为“罗生3号”。1.研究了营养液pH值4.0、5.0、6.0、7.0、8.0、9.0共设6个处理对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从定植期到成品采收期的生长形态、生理状况和生菜品质均受营养液酸碱度的影响。在营养液pH值4.09.0的范围内,生菜均能成活,但是综合来看,营养液的最适酸碱度范围是pH6.0左右。在营养液pH值为6.0时,生菜的叶片数为22.5片,株高为22.46cm,地上鲜重质量为118.47g,地下鲜重为17.42g,全株鲜重135.83g,叶绿素含量为3.86mg·g-1FM,维生素C含量为186.25mg·kg-1,可溶性糖38.58g·kg-1,均高于其他处理,达到最高,而植株硝酸盐含量2119.17mg·kg-1,却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当营养液pH值超出6.0的适宜范围时,生菜的硝酸盐含量显着升高,而其余各项指标却显着下降。2.研究采用不同营养液浓度分段管理设置T1(1/2c,1c,2c)、T2(1/2c,2c,1c)、T3(1c,1/2c,2c)、T4(1c,2c,1/2c)、T5(2c,1c,1/2c)、T6(2c,1/2c,1c)、CK(1c,1c,1c)共7个不同的营养液浓度组合对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管理模式对生菜的三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影响不同,苗期低浓度营养液管理可促进生菜植株的生长,高浓度营养液则抑制生菜植株的生长。在生菜的生长期和采收期,高浓度营养液显着促进了生菜植株的株高、叶长和叶宽的增长。在生菜的采收期时,其所有处理的生物量积累显着高于CK处理,T1和T3显着促进了生菜植株的地上部、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高于其他处理,同时,T1和T3处理也促进了生菜植株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增加。T1和T3处理显着提高了生菜采收期的硝酸盐含量,抑制了生菜植株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T2处理显着提高了生菜植株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同时降低了生菜植株中硝酸盐的含量。因此,T2处理更适合植物工厂化高效优质栽培。3.研究了NFT栽培系统不同间歇循环供液时间对生菜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四个处理,CK作为对照组,为DFT深水栽培,T1每隔10min供液10min、T2每隔20min供液10min、T3每隔30min供液10min。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供液间隔时间的延长,生菜的株高、叶长和叶宽显着降低,T1和T2处理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差异不显着,T3处理的株高、叶长、叶宽显着低于T1和T2处理,T3处理显着抑制了生菜植株的生长。T1和T2处理生菜植株中叶绿素的含量和根系活力显着高于T3处理,则T1和T2处理差异不显着。T1和T2处理显着促进了生菜植株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增加,T3处理则抑制生菜植株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增加。T3处理生菜植株中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着低于T1和T2处理,说明T1和T2处理促进生菜植株中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T3处理生菜植株中的硝酸盐含量显着高于T1和T2处理,生菜中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随着营养液间歇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则随着营养液间歇时间延长而增加,生菜品质降低,T3处理不适合NFT系统中生菜栽培。

杨军[9](2015)在《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人类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上近半数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产量必须要持续增长才能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需求。然而,水稻生长不断经受着由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严峻环境特别是高温逆境的挑战。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很多地方的气温经常超过籽粒结实的临界温度,导致结实率和籽粒产量降低。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稻生殖生长期的极端高温天气将在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得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高温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水稻在生殖生长期对高温十分敏感,而高温下水稻小穗发育转录机制的研究较少。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无机营养元素,氮素与温度互作可影响水稻的实际生产,但关于水稻小穗育性响应高温和氮素分子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重点探讨了乳熟初期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早稻淦鑫203于乳熟初期进行3439℃共6个高温处理强度及16 d的高温持续时间的高温处理,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行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2)以4个不同水稻品种于乳熟初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差异。(3)以6个水稻材料于乳熟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研究乳熟期高温对不同品种早稻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并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进行相关分析。(4)以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分析高温处理下2个水稻品种产量、生理指标的差异及氮素效应。(5)以常规品系中531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研究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6)以中531为材料,设置常氮适温、常氮高温、高氮适温和高氮高温4个处理组合,利用RNA-seq技术对氮素和高温处理下的水稻减数分裂期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氮素和高温的基因差异表达谱进行分析,鉴定与结实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隶属函数法定量评价水稻乳熟初期的高温热害,鉴定出7个重度灾害高温处理组合(36℃高温5 d及6 d、37℃高温4 d、38℃高温3 d及4 d和39℃高温3 d及4 d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验证了高温热害的鉴定结果。2.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所有指标进行筛选及定量评价,筛选了13个指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实率、秕谷率、千粒重、单株产量、籽粒充实度、单茎穗重、收获指数、直链淀粉、叶绿素、脯氨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其中单株产量、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叶绿素、脯氨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胁迫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可对水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进行鉴定和预测。3.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早稻淦鑫203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收获指数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和热害指数,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和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高温使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POD及CAT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各早稻品种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早稻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对高温的响应存在显着的基因型的差异,杂交稻金优402受高温的影响程度大于淦鑫203,常规稻E143受高温影响比中531敏感。高温对早稻剑叶生理指标的影响与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相一致。5.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回复值及崩解值等特征值因品种和温度不同而存在差异。38℃高温处理下稻米淀粉黏滞性曲线始终低于对照,说明高温会导致稻米品质降低,但常规稻中531的RVA谱形态与对照差异不大,说明其耐热性较好。此外,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各特征值间存在显着相关性。6.同一氮素水平下,穗分化后期高温处理降低了水稻的单株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每穗颖花分化数和收获指数,提高了颖花退化率、单茎叶重和单茎茎鞘重。同一温度处理下,高氮处理增加单株产量和有效穗数。经高温高氮处理下水稻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存在一定差异。高温下生长抑制类激素ABA与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3和ZR的比值ABA/(IAA+GA3+ZR)高于对照。高温条件下,高氮处理的单株产量降幅低于常氮处理,说明适当高氮可减轻高温的减产作用。7.穗分化后期高温显着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SPAD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脯氨酸含量。高氮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温高氮的结实率、单茎产量和单株产量低于高温常氮,说明氮素过高会加重高温的减产作用。8.De novo组装拼接共产生总长52553536的clean reads和72667个Unigene。基于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我们发现常氮水平下,KEGG、GO和NR数据库共注释了149个高温差异表达基因,高氮下为323个,共同表达的有114个。适温下,鉴定了203个氮素差异基因,高温下为185个,同时表达的111个。高温显着降低中531的结实率,高氮下高温更能降低水稻的结实率。与孢粉素生物合成、花粉外壁形成、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等差异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大量与小穗有关的基因如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花粉萌发特别是孢粉素生物合成和花粉外壁形成的基因在高温下均下调表达,而且,高温下,共同表达的5个孢粉素生物合成(Unigene43852、Unigene32623、Unigene23940、Unigene23939和Unigene23941)及7个花粉外壁形成基因(Unigene45103、Unigene32014、Unigene32018、Unigene32017、Unigene42236,Unigene42231和Unigene42234)在常氮处理中的表达水平小于高氮处理,推测这些基因很可能与不同氮素水平下结实率响应高温的差异有关。本研究采用以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水稻灌浆期热害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指标的定量筛选。本研究还探讨了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本文首次对减数分裂期水稻高温和高氮处理下的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可为结实率相关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郭裕宁[10](2014)在《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影响》文中指出室内设计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至今,以一种高速发展的姿态不断发展,在发展自身设计理念的同时也不断地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但是设计是复杂多样的,设计中的问题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增多。光的运用就是室内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光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作用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的照明功能,现代人对光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期望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精神层面。近年来光污染问题也得到了设计师们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师们也在不断的找寻一种新的光源方式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日益增长的要求。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人类在室内空间活动中的照明需求,而现代人们对于室内光源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照明层面上,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和高品质环境的渴望。从传统室内空间设计的角度上来讲,设计师们往往会更加注重室内装饰以及布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比重而对光源的设计处理的相对薄弱。而现在设计师们会用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专业的角度去诠释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对于室内空间设计,光源的运用可谓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从原来的一笔带过到现在的独立研究,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了设计师们对于现代设计的理解。那么如何去进行光源在室内空间中的设计,怎样确立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需求和应对?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对光源把握我们还有哪些要提高改进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的。

二、T5和T5HO灯管真的是最好的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5和T5HO灯管真的是最好的吗?(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氮素处理对总状绿绒蒿生长生理特性和根际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录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绿绒蒿研究综述
        2.1.1 绿绒蒿的形态学及种质资源研究
        2.1.2 绿绒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2.1.3 绿绒蒿的遗传谱系和亲缘鉴定研究
        2.1.4 绿绒蒿的种子萌发和引种栽培研究
        2.1.5 绿绒蒿生理特性研究
    2.2 氮素形态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概述
        2.2.1 不同氮素形态在植物体内的代谢
        2.2.2 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2.2.3 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2.3 氮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氨氧化微生物影响的研究综述
        2.3.1 氮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3.2 氮添加对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4 荧光定量技术概述
3 研究内容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3.3 技术路线
4 材料与方法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仪器
        4.1.2 主要试剂
        4.1.3 需要配置的试剂及方法
        4.1.4 实验样地与取样
    4.2 实验方法
        4.2.1 形态学指标测定
        4.2.2 光合参数的测定
        4.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4.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4.2.5 分子实验操作方法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幼苗表型变化的影响
        5.1.1 不同氮素形态下总状绿绒蒿株高变化
        5.1.2 不同氮素形态下总状绿绒蒿叶片数变化
        5.1.3 不同氮素形态下幼苗最大叶长变化
        5.1.4 不同氮素形态下幼苗最大叶宽变化
        5.1.5 不同氮素形态下植物干重的变化
        5.1.6 不同氮素形态下植物鲜重的变化
        5.1.7 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表型的影响
    5.2 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5.2.1 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5.2.2 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胞间 CO_2 浓度的影响
        5.2.3 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气孔导度的影响
        5.2.4 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蒸腾速率的影响
        5.2.5 氮素形态对幼苗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5.2.6 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3 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5.3.1 氮素形态对幼苗最大荧光的影响
        5.3.2 氮素形态对叶片的 PSII 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5.3.3 氮素形态对叶片的 PSII 的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5.3.4 氮素形态对叶片PSII潜在活性的影响
        5.3.5 氮素形态对幼苗 PSII 的电子传递情况的影响
        5.3.6 氮素形态对幼苗非光化学淬灭的影响
        5.3.7 氮素形态对幼苗光化学猝灭的影响
        5.3.8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4 氮素形态对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1 氮素形态下土壤 pH 的影响
        5.4.2 氮素形态对栽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5.4.3 氮素形态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5.4.4 氮素形态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5.4.5 氮素形态对土壤总氮的影响
        5.4.6 氮素形态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7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5.5 不同氮素形态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5.1 氨氧化微生物amo A基因的扩增和标准曲线的构建
        5.5.2 不同氮素形态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5.5.3 微生物丰度的相关性分析
    5.6 植物-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5.6.1 植物生长与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
        5.6.2 植物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丰度的相关性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6.2.2 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6.2.3 不同氮素形态对总状绿绒蒿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6.2.4 不同氮素形态对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2.5 不同氮素形态对栽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6.2.6 总状绿绒蒿表型、生理、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丰度之间的相关性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高中生身份的自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身份危机
        (二)个人兴趣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身份
        (二)高中生身份
        (三)自我建构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学生身份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学生身份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观察法
第一章 高中生身份现状的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学校概况及研究过程
        (一)确定调研地点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三)收集研究资料
        (四)退出研究现场
    二、研究工具
    三、量表的信效度
        (一)正式问卷的信度
        (二)效度分析
    四、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高中生身份的现实样态
        (二)高中生身份认知、身份行为和身份情感的差异统计
        (三)高中生身份认知、身份行为和身份情感的相关分析
    五、影响高中生身份的因素
        (一)社会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教师层面
        (四)同辈群体
        (五)个人层面
第二章 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的现实阻抗与生成条件
    一、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的现实阻抗
        (一)学校时空中的高中生
        (二)制度化的高中生
        (三)教师权威下的高中生
    二、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的生成条件
        (一)高中生作为身份自我建构者的意识觉醒
        (二)高中生作为身份自我建构者的社会环境
第三章 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的内容
    一、高中生身份认知的自我建构
        (一)我是谁:高中生身份的自我定义
        (二)我想成为谁:理想高中生身份的自我建构
    二、高中生身份行为的自我建构
        (一)知识的建构者
        (二)网络的漫游者
        (三)多元化的高中生
    三、高中生身份情感的自我建构
        (一)高中生同辈群体身份的自我建构
        (二)高中生集体身份的自我建构
第四章 促进高中生身份自我建构的对策
    一、学校建构学生身份的行动
        (一)丰富校园文化
        (二)破除学科异化
    二、教师建构学生身份的行动
        (一)转变身份定位
        (二)重塑师生关系
        (三)转换教学理念
    三、学生身份自我建构的行动
        (一)加深身份认知
        (二)在学习中建构身份
        (三)加强自我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京市高中生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3)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回归身体:“具身”的理论源泉
        1.2.2 基于感官:多感官转向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 现象的产生:从物到现象
    2.1 “失声”的博物馆物
        2.1.1 传统博物馆中的物之特性
        2.1.2 物的博物馆化过程
    2.2 博物馆物的信息与现象
        2.2.1 博物馆物的背景与内涵显现
        2.2.2 博物馆性: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2.3 从物到现象:感官在博物馆历史中的发展
        2.3.1 17、18世纪——早期博物馆感官史
        2.3.2 19世纪中期——“展览的复合体”
        2.3.3 20世纪后半叶——触觉的复兴与无障碍设计
        2.3.4 21世纪——感官游乐场
    小结
3 多感官于博物馆现象的必要性
    3.1 具身的产生:从脑到身
        3.1.1 认知与博物馆
        3.1.2 感知与博物馆
        3.1.3 体验与博物馆
    3.2 多感官需求与博物馆传播
        3.2.1 视觉传播
        3.2.2 触觉传播
        3.2.3 听觉传播
        3.2.4 嗅味传播
    小结
4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运用
    4.1 博物馆具身化
        4.1.1 博物馆物的历史文化实践性
        4.1.2 博物馆身体社会化
        4.1.3 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身体
    4.2 多感官与博物馆物/现象
        4.2.1 物的感官互动
        4.2.2 现象的感官互动
    4.3 多感官与博物馆展览结构
        4.3.1 时空联结下的感官线索
        4.3.2 多感官与多元化
    4.4 多感官与博物馆空间
        4.4.1 建筑空间
        4.4.2 环境空间
        4.4.3 文化空间
    小结
5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效果
    5.1 博物馆观众评估中的感官身体维度
        5.1.1 多感官运用的功能与评估
        5.1.2 从物到人的观众评估
    5.2 测量多感官体验
        5.2.1 丹麦国家摄影博物馆的“战争的痕迹”多感官展项测量
        5.2.2 台州博物馆“海滨之民”多感官展项测量
    小结
6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控制与表达:从《锵锵三人行》到《圆桌派》的窦式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会话分析理论
        1.2.2 关于主持人话语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本分析法
        1.3.2 数据统计法
        1.3.3 文献分析法
第2章 整体结构中“秀”为特征的窦式表达
    2.1 聊天谈话场的话语建构
        2.1.1 简洁愉悦的会话开头
        2.1.2 会客漫谈的会话本体
        2.1.3 灵活别致的会话结尾
    2.2 基于文本的话语特征
        2.2.1 调侃与刺激互动,缀入幽默修辞
        2.2.2 突破直白话语,模仿拟声语音
        2.2.3 印证与批判表达,引用修辞格
第3章 局部结构中的窦式控制策略
    3.1 话轮和话轮转换规律的理论依据
        3.1.1 话轮定义
        3.1.2 话轮转换规律
    3.2 话轮转换控制方式的文本分析
        3.2.1 抢夺话语的自选方式
        3.2.2 避免介入的持有策略
        3.2.3 积极鼓励的意义表达
    3.3 数据对比中的言语策略使用
        3.3.1 减少提问及时长:避免理性追问和正面直击
        3.3.2 减少非合作打断:诉说代替观点的辩驳交锋
        3.3.3 降低话轮数目:平等发话,开拓话题广度
        3.3.4 笑声反馈增加:用笑声替代多余的表达
第4章 媒介变迁环境下的主持人话语表达控制
    4.1 话语权力关系对话轮的把控作用
        4.1.1 掌控话轮的数目、长度反映话语权力
        4.1.2 话轮的开启、转换与终止环节反映话语权力
    4.2 主持人话语角色的认知变化
        4.2.1 开放型媒体意见“代言人”
        4.2.2 谈话场上的隐性“主导者”
        4.2.3 具有“聊意识”的“参与者”
    4.3 主持人话语表达与控制调适探析
        4.3.1 媒介环境:拓展传播渠道
        4.3.2 节目定位:打破精英神话
        4.3.3 受众心理:融合受众品味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与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1.2.1 国内外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研究
        1.2.2 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
    2.1 试验台技术要求
    2.2 试验台总体技术方案
    2.3 舱温调节设备
        2.3.1 舱温调节设备制冷能力需求
        2.3.2 舱温调节设备制热能力需求
        2.3.3 舱温调节设备选择
    2.4 冷载荷模拟设备
        2.4.1 冷载荷模拟制冷能力需求
        2.4.2 冷载荷模拟设备容量需求
        2.4.3 冷载荷模拟设备方案和选型设计
    2.5 温度箱及其控制器设计方案
        2.5.1 加热设备容量分析
        2.5.2 电炉选型设计
    2.6 气源系统和管网尺寸
        2.6.1 气源系统
        2.6.2 管网尺寸
    2.7 座舱盖平行射流气动加热方案设计
        2.7.1 气动加热物理模拟分析
        2.7.2 气动加热物理模拟方法选择
        2.7.3 平行射流气动加热设计方法
        2.7.4 平行射流分配器设计方案
        2.7.5 平行射流分配器外罩设计方案
    2.8 试验台系统设备及管网布局设计
第三章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及调试
    3.1 试验台传感器布置
        3.1.1 座舱盖温度测点布置
        3.1.2 其他温度测点以及压力、压差测点布置
    3.2 试验台测控系统方案研究
        3.2.1 气动调节阀气动压力和涡轮轴润滑气源压力控制
        3.2.2 电炉温度保护控制
        3.2.3 涡轮保护控制
        3.2.4 座舱盖压力安全保护控制
        3.2.5 加热模式控制方案
        3.2.6 制冷模式控制方案
        3.2.7 压力加载模式控制方案
    3.3 试验台测控软件设计研究
        3.3.1 软件设计思路
        3.3.2 测控设备总体方案框架
        3.3.3 主界面显示
        3.3.4 参数设置与零点采集模块
        3.3.5 数据采集、保存与回放模块
        3.3.6 故障日志报表生成模块
        3.3.7 程序框图
    3.4 试验台调试
        3.4.1 加温设备加热能力和舱温调节系统制冷能力调试
        3.4.2 座舱盖加热模式温度谱调试
        3.4.3 制冷设备制冷能力和舱温调节系统加热能力调试
        3.4.4 座舱盖制冷模式温度谱调试
        3.4.5 座舱盖压力加载设备调试
        3.4.6 测控设备和系统的调试
第四章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热性能研究
    4.1 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研究
        4.1.1 实验数据
        4.1.2 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
        4.1.3 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的适用性评价
        4.1.4 新的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
    4.2 管网系统热性能数学模型
    4.3 再生式换热器和涡轮热性能数学模型
        4.3.1 换热器基本性能参数
        4.3.2 换热器效率公式
        4.3.3 涡轮热性能数学模型
    4.4 座舱盖加温加载平行射流换热计算
    4.5 空气热物性参数计算
    4.6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热性能仿真及结果
        4.6.1 仿真程序检验
        4.6.2 保温层厚度对试验台热性能的影响
        4.6.3 再生式换热器对试验台热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过一硫酸盐催化臭氧降解氯霉素效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氯霉素降解研究进展
        1.2.1 生物降解法
        1.2.2 物理方法
        1.2.3 化学方法
    1.3 基于·OH的高级氧化技术
        1.3.1 基于·OH高级氧化技术简介
        1.3.2 基于·OH的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1.4 基于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
        1.4.1 基于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简介
        1.4.2 基于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1.5 氯霉素在氯化过程中二氯乙酰胺的生成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配制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竞争动力学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实验
        2.2.2 臭氧/过一硫酸盐降解氯霉素效能实验
        2.2.3 氧化产物测定
        2.2.4 二氯乙酰胺测定
    2.3 分析方法
        2.3.1 有机物浓度测定
        2.3.2 过氧化氢与过一硫酸盐浓度标定
        2.3.3 氧化产物测定
        2.3.4 二氯乙酰胺测定
        2.3.5 总有机碳测定
        2.3.6 臭氧浓度测定
第3章 臭氧/过一硫酸盐体系降解氯霉素动力学
    3.1 臭氧/过一硫酸盐体系降解氯霉素效能分析
        3.1.1 O_3/PMS与单独O_3、O_3/H_2O_2降解氯霉素效能对比
        3.1.2 单独过一硫酸盐降解氯霉素效能分析
    3.2 氯霉素与三种氧化剂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3.2.1 氯霉素与O_3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3.2.2 氯霉素与HO·和SO_4~(·-)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3.3 臭氧/过一硫酸盐体系降解氯霉素过程中自由基贡献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臭氧/过一硫酸盐体系对氯霉素的降解效能及影响因素
    4.1 PMS投量对O_3/PMS体系降解氯霉素效能的影响
    4.2 PH值对O_3/PMS体系降解氯霉素效能的影响
    4.3 碳酸盐对O_3/PMS体系降解氯霉素效能的影响
    4.4 氯离子对O_3/PMS体系降解氯霉素效能的影响
    4.5 天然有机物对O_3/PMS体系降解氯霉素效能的影响
    4.6 实际水体背景下O_3/PMS体系降解氯霉素效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O_3/PMS预氧化对氯霉素在氯消毒过程中DCACAM生成的影响
    5.1 预氧化对氯霉素在后续消毒过程中DCACAM生成的影响
    5.2 氯霉素氧化产物鉴定
    5.3 氯霉素氧化路径推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直线、平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1.1.2 课标中的立体几何
        1.1.3 教科书中的立体几何
        1.1.4 立体几何的教学实践
        1.1.5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的教学
        2.1.1 平面概念与公理的教学
        2.1.2 异面直线的教学
        2.1.3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的教学
        2.1.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的教学
    2.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
        2.2.1 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
        2.2.2 历史相似性实证研究
        2.2.3 HPM教学实践与案例开发
        2.2.4 HPM与教师专业发展
        2.2.5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科书
    2.3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西方早期教科书中的立体几何相关知识
    3.1 平面概念与公理的历史
        3.1.1 古希腊时期:平面的朴素定义
        3.1.2 17-18世纪:平面构造性定义的兴起
        3.1.3 19世纪:平面包含式定义的广泛采用
        3.1.4 20世纪:平面的公理化定义出现与形成
        3.1.6 小结
    3.2 空间中平行线传递性定理的历史
        3.2.1 《几何原本》中的空间中平行线传递性定理
        3.2.2 18世纪:勒让德的三垂线法
        3.2.3 19世纪:证明方法精彩纷呈
        3.2.4 20世纪:证明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3.2.5 小结
    3.3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历史
        3.3.1 《几何原本》中的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3.3.2 18世纪:等距法的出现
        3.3.3 19世纪:三类证明方法
        3.3.4 20世纪:反证法异军突起
        3.3.5 小结
    3.4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历史
        3.4.1 《几何原本》中的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3.4.2 18世纪:勒让德创用新证法
        3.4.3 19世纪:证明方法呈现多元化
        3.4.4 20世纪:对称法的广泛采用
        3.4.5 小结
第四章 理论框架
    4.1 HPM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
        4.1.1 HPM教学原则
        4.1.2 数学史应用方式
        4.1.3 HPM案例分析框架
    4.2 数学史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4.3 HPM与教师专业发展
    4.4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材料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方法
        5.1.2 研究流程
    5.2 研究对象
        5.2.1 学生
        5.2.2 教师
    5.3 研究工具
        5.3.1 调查问卷
        5.3.2 访谈提纲
    5.4 资料收集与分析
        5.4.1 资料收集
        5.4.2 资料分析
第六章 行动研究过程与结果
    6.1 发展方案阶段
        6.1.1 整体规划
        6.1.2 初步教学设计
        6.1.3 教学设计初步改进
    6.2 教学实践阶段
        6.2.1 现状调查与分析
        6.2.2 对设计的进一步改进
        6.2.3 教学实践
    6.3 评价反馈阶段
        6.3.1 案例分析结果
        6.3.2 后测问卷结果
        6.3.3 访谈结果
    6.4 改进反思阶段
        6.4.1 教学反思与改进
        6.4.2 总体反思
        6.4.3 数学史素材融入教学材料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1.1 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7.1.2 数学史对教师的影响
        7.1.3 适合作为教学材料的数学史素材
    7.2 研究启示
        7.2.1 教学方面的启示
        7.2.2 教科书编写方面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植物工厂化生产NFT系统中营养液调控对生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工厂的起源与发展
        1.1.1 植物工厂的起源及现状
        1.1.2 植物工厂的概念与优势
        1.1.3 我国植物工厂的发展与现状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1.2.1 无土栽培的概念与应用
        1.2.2 无土栽培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1.2.3 无土栽培营养液浓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4 无土栽培营养pH值对作物生长影响
    1.3 植物工厂中LED光源的起源及发展
        1.3.1 植物工厂中植物栽培传统光源的应用及现状
        1.3.2 LED光源的起源
        1.3.3 LED光源的优势特点
        1.3.4 LED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物工厂化生产NFT栽培系统中营养液酸碱度对生菜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整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营养液酸碱度对工厂化生菜栽培植株生长的影响
        2.2.2 营养液酸碱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生物积累的影响
        2.2.3 营养液酸碱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2.2.4 营养液酸碱度对工厂化栽培叶用生菜品质的影晌
    2.3 讨论与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工厂化生产NFT栽培系统中营养液浓度对生菜不同阶段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营养液浓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3.2.2 营养液浓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生长期生长的影响
        3.2.3 营养液浓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采收期植株的影响
        3.2.4 营养液浓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采收期生物量的影响
        3.2.5 营养液浓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采收期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3.2.6 营养液浓度对工厂化栽培生菜采收期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与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工厂化生产NFT系统中营养液循环供液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营养液间歇循环对工厂化栽培叶用生菜生长的影响
        4.2.2 营养液间歇循环对工厂化栽培叶用生菜物质量的影响
        4.2.3 营养液间歇循环对工厂化栽培生菜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4.2.4 营养液间歇循环对工厂化栽培叶用生菜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9)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什么是水稻高温热害
    1.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特点
        1.2.1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温度
        1.2.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区域
        1.2.3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时期
    1.3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孕穗期至开花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3.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1 抽穗和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3 水稻高温热害的生理机制及耐热种质资源
    1.5 高温热害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5.1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1.5.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6 水稻高温热害的定量评价
        1.6.1 以指标筛选评价水稻的高温热害
        1.6.2 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
    1.7 水稻高温热害的遗传基础研究
        1.7.1 水稻耐高温热害的QTL定位研究
        1.7.2 水稻高温热害的转录组学研究
        1.7.3 水稻高温热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8 水稻高温热害与其他环境因子的互作
    1.9 减轻水稻高温热害的措施
        1.9.1 培育耐热品种
        1.9.2 改善田间管理
        1.9.3 施用外源物
    1.10 研究内容和目的及意义
        1.10.1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10.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1.1 试验材料
        2.1.1.2 材料种植
        2.1.1.3 高温处理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2.1 干物质重
        2.1.2.2 产量及其构成
        2.1.2.3 直链淀粉
        2.1.2.4 叶绿素含量(SPAD值)
        2.1.2.5 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
        2.1.3 隶属函数法
        2.1.4 数据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收获指数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下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2.4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2.5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的生理指标验证
        2.2.5.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5.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渗透调节物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5.3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生理指标的定量评价
    2.3 讨论
        2.3.1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的致灾机理分析
        2.3.2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鉴定筛选与定量评价分析
第三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1.1 材料与种植
        3.1.1.2 高温处理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2.1 叶绿素含量(SPAD值)
        3.1.2.2 产量及其构成
        3.1.2.3 渗透调节物含量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稻二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剑叶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1.1 试验材料
        4.1.1.2 高温处理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2.1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4.1.2.2 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分析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乳熟初期高温对杂交稻品种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2 乳熟初期高温对常规稻品系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4.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间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4.2.5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1.1 试验材料
        5.1.1.2 材料种植
        5.1.1.3 高温处理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2.1 产量及其构成
        5.1.2.2 颖花退化
        5.1.2.3 干物质重
        5.1.2.4 叶绿素(SPAD值)和脯氨酸含量
        5.1.2.5 内源激素含量
        5.1.3 数据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2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颖花分化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3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重、茎鞘重及收获指数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下降率的变化
        5.2.5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6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1 IAA
        5.2.7.2 GA3
        5.2.7.3 ABA
        5.2.7.4 ZR
        5.2.8 穗分化后期高温高氮处理对水稻剑叶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
        5.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5.2.10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1.1 材料与种植
        6.1.1.2 高温处理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2.1 产量及其构成
        6.1.2.2 干物质量
        6.1.2.3 叶绿素(SPAD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6.1.3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和单茎产量的影响
        6.2.2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6.2.3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
        6.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6.2.5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2.6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干物质量和生理特性的方差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试验方法
        7.1.2.1 RNA提取和建库
        7.1.2.2 de novo组装
        7.1.2.3 DGE测序结果统计
        7.1.2.4 Unigene功能注释及COG分类
        7.1.2.5 Unigene表达量注释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7.1.2.6 结实率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转录组测序
        7.2.1.1 de novo结果与组装
        7.2.1.2 功能注释
        7.2.1.3 功能分类
        7.2.1.4 代谢通路分析
        7.2.2 DGE (Digital gene expression)测序
        7.2.2.1 样品总RNA质量检测
        7.2.2.2 测序评估
        7.2.2.3 基因表达定量
        7.2.2.4 两样品重复性
        7.2.2.5 氮素和高温相关基因的挖掘及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
        7.2.2.6 差异表基因的GO功能注释
        7.2.2.7 差异表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7.2.2.8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7.2.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
        8.1.1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8.1.2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8.1.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8.1.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8.1.5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8.1.6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
    8.4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光源的概念
        1.2.2 国内现状分析
        1.2.3 国外现状分析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1 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
        1.3.2 光源的概念
        1.2.3 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1.4 课题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课题的写作思路
        1.4.2 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影响引述
    2.1 光源的本质及设计需求
        2.1.1 光源的本质
        2.1.2 光源的效率以及色彩特性
        2.1.3 光源的亮度对比
    2.2 光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关系
        2.2.1 光源的设计需求
        2.2.2 光源与室内建筑的关系
    2.3 自然光源以及人造光源的相关概念
        2.3.1 自然光源的概念
        2.3.2 人造光源的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光源
    3.1 光源的发展历史
    3.2 绿色光源的概念
        3.2.1 绿色光源的起源
        3.2.2 绿色光源的特点
        3.2.3 绿色光源的研究意义
        3.2.4 绿色光源产品的介绍
        3.2.5 绿色照明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3.3 绿色光源的在室内空间中的作用
    3.4 绿色光源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3.5 绿色光源在我国商业空间中的现状分析
    3.6 绿色光源在我国商业空间中的问题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源在各类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4.1 光源在餐饮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4.1.1 希尔顿酒店
        4.1.2 香格里拉酒店
    4.2 光源在商务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4.2.1 海尔集团
        4.2.2 海信集团
        4.2.3 万达集团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以及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
    5.1 结论
    5.2 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四、T5和T5HO灯管真的是最好的吗?(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氮素处理对总状绿绒蒿生长生理特性和根际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D]. 贾维嘉.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 [2]高中生身份的自我建构[D]. 万玉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D]. 王思怡. 浙江大学, 2019(07)
  • [4]控制与表达:从《锵锵三人行》到《圆桌派》的窦式话语研究[D]. 李勃奕.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5]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与热性能研究[D]. 陈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过一硫酸盐催化臭氧降解氯霉素效能及机理研究[D]. 曹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7]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直线、平面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8]植物工厂化生产NFT系统中营养液调控对生菜生长的影响[D]. 王平魁.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6)
  • [9]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D]. 杨军.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1)
  • [10]光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影响[D]. 郭裕宁. 青岛理工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T5 和 T5HO 管真的是最好的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