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次授予8个硕士研究生学位

我校首次授予8个硕士研究生学位

一、我院首次授予八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著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崔高鹏[2](2011)在《董事会权力变迁与密歇根大学转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密歇根大学为个案,以丹尼斯·朗的权力理论为基础,从密歇根大学董事会权力行使的角度解释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之谜。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从1852年到1892年,董事会所行使的各种权力对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以下子问题:在密歇根大学转型的不同阶段,董事会行使了哪些方面权力,不同阶段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内容出现了哪些变化;董事会在行使这些权力时,将什么资源带入到了权力关系中,或者说他们行使权力的基础是什么;这些权力资源的性质是什么,不同阶段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及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董事会行使的各项权力对密歇根大学完成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发挥了什么作用。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研究密歇根大学转型之前董事会权力行使的问题。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研究密歇根大学转型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转型的起步时期、缓慢发展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内容、基础及其对密歇根大学转型所发挥的作用。在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的各个阶段,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内容既有连续的一面,也有侧重点转移的一面。与传统学院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内容相比,在转型的起步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侧重点是建立分析化学实验室和大学天文台、自然科学知识的引入以及理学学位的授予、文理系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演讲制的应用以及奖学金的设置;与起步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内容相比,在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内容的侧重点是提升大学文理系入学标准;而与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内容相比,在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内容的侧重点是专业学院的纷纷建立、建设大量科学实验室以及扩建已有的科学实验室、提高专业学院的入学标准与毕业标准。在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过程中,每一阶段董事会在行使权力时都利用各种资源作为他们权力行使的基础。在密歇根大学转型过程的三个阶段,董事会对个人资源运用的比例逐渐增大。在密歇根大学完成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过程中,董事会主要发挥了三方面作用。第一,开启了密歇根大学的改革时代,同时在密歇根大学内部为改革的顺利完成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作为大学内部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通过批准财政委员会、或执委会或特别委员会每年制定的预算报告从而为密歇根大学实现转型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第三,作为大学内部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通过批准校内外各方提出的大学各项改措施从而为密歇根大学完成转型提供必要的合法性基础。

王薇[3](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潘山[4](2013)在《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转变,中国正式建立了博士学位的授予制度。中国的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已经在中国实施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探析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本论文试图对中国的博士学位授予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历史考察,介绍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概念、内容,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建立、实施过程、实施机制,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完善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寻找对策,推动中国的高级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康发展。文章综合应用了文献分析法、图表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纳,以期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同时结合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的层面对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开展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证。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从建国初期我国博士学位教育的初步探索、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博士学位教育的启动与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建立等三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实施及实践的介绍,对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实施机制、实施过程、政策变迁、授予历史等进行系统的考察。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总结、评价,分别从历史贡献、中外比较及借鉴、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完善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论证。通过对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进行历史的考察以及相关问题的考证,希望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博士学位授予的某些历史细节,对此前研究中的一些缺漏,有所补益。同时,在总结我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历史,分析其目前存在的缺陷以及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为中国的高级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但由于自己学力尚浅,论文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指教。

万淼[5](2018)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提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有力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动力转型,深刻影响关涉其中的不同社会群体。从增量式发展到内涵式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来规避发展中的问题,了解本真面貌,论证发展逻辑,深化改革创新。本研究基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二十七年历程的时代语境和现实状态,在全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趋向中,尝试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借助工具效用,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社会用人单位三类利益相关群体视域中,调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状,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根源,揭示影响社会认同的因素,提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运作机制和优化策略。追溯专业学位的产生,在以美国为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厘清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高度社会认同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原因;审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的探索、起步、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深刻反思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认同问题:随着“卷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增长,是否从“人”的角度出发,并给与足够的关注,了解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切身体验和真实评价。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框架是本研究的主干。为了理论框架更具合理性,采用社会认同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对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中有关社会认同的文献研究,以及三个利益相关群体质性访谈的内容维度抽取,综合分析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为:认知认同为内生动力、情感认同为推动力量、价值认同为行为指向,三者构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结构维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分别对三个利益相关群体采用了不同的实证方式。首先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量表的编制,在前期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选取样本预试,对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确定该模型是合理的,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认同是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正式测量,统计分析该群体社会认同特征,并对特征进行分析;采用量化研究为辅,质性分析为主的混合研究法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开展实证研究,以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相结合,得出该群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社会用人单位群体开展实证研究;综合三个群体的社会认同实证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知认同较为薄弱,情感认同相对淡漠,价值认同存在偏差,社会认同整体状态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出提升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标。以系统科学的视角,通过现实分析和质性呈现,指出社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学校培环境如培养模式、导师队伍、质量保障因素;个体内部如报考动力、攻读动机,学习投入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内外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科学的运行机制:以观念引领为“方向盘”、制度机制为“推进器”、市场机制为“调节仪”、利益机制为“驱动力”,四位一体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升提供机制保障。进一步回应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一是增强认知认同为思想基础,以地位认知、属性认知、文化认知为提升策略;二是培育情感认同为精神纽带,以情感体验和共同体构建为提升策略;三是提升价值认同为根本保障,以提高与经济产业适切度,知识生产模式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为提升策略。在价值认同中强调指出,社会认同的话语,最终将抵达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因此在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价值实现的同时,不应忽略教育的本真是唤起每个个体生命对生命价值的应然追寻。

周志,田君,赵毅平,徐璐[6](2016)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十年要闻回顾(2006-2016)》文中指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已历六十载风雨,与清华大学合并亦已度过了十七个年头。这些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等领域都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师生获奖更是不计其数。鉴于本刊曾在十年前的院庆五十周年之际推出过纪念增刊,较为全面地回顾、梳理了前五十年学院的光辉历程。因此,值此六十周年院庆之际,本刊推出近十年来的学院要闻回顾,希望能全面、严谨地记录下这十年来学院的重要信息材料。本文的资料整理主要来自学院十年来的年鉴,并参考以其他信息资料来源。虽然意在求全,但因时间仓促、水平不足,难免挂一漏万,希望读者谅解。

缪园[7](2003)在《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制度,从19世纪的德国发展起来,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学位授予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继60年代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高峰期之后,我国也步入了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期。怎样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纷纷采取措施,构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本文从世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演进入手,总结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趋向——基于学科的内外部保障机制的构筑,进而从一个正在经历制度变迁的研究生教育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个学科——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角度,探讨了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问题。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共设6章. 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界定了高等教育质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概念,解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由学术不证自明到质量保证,直至全面质量管理的历史演进过程,阐明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内外保障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大部分包括第3章,从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机制入手,总结了美、英、日及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基本走向——基于学科、专业的评估机制,从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状况出发,概括了教师、生源、课程体系等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重点所在。 第三大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由4、5、6章组成,聚焦于正在经历制度变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提出质量影响因子理论;探讨制度变迁之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的变化:在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与关键影响因子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从自我保障的角度对教师与导师队伍、生源、课程设置及学位论文等关键质量因子逐一进行了探讨;最终从质量保障的制度层面上,提出构建基于学科的,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一级学科分委员会以及各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构成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三级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想,论述了目标制度、过程制度等的相互依存关系,并就评估机制的有效性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张真[8](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著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著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赖继年[9](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认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朱晓彤[10](2020)在《从近三届全运会成绩析浙苏皖三省竞技游泳发展》文中指出2019年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体育强国建设战略,提出了安徽体育强省建设发展目标,但是从近年来安徽省体育事业发展来看,安徽省体育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近三届全运会成绩析浙、苏、皖三省竞技游泳发展及对安徽的借鉴进行研究,意在为推进安徽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提供坚实保障,为安徽体育强省建设贡献力量,研究结论如下:1.纵观三届全运会游泳项目竞争格局发展,各省市通过竞技实力的博弈,造成了竞技项目优势在各省市区域范围内的优势转移,竞技游泳项目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省市区域之间的实力交替,与其政策导向、群众基础、竞技人才储备、经济投入、竞技实力密不可分。游泳项目区域整体实力优势转移现象表现出从上海、解放军队向浙江省队转移。安徽省游泳政策的执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宣传力度较差。2.近三届全运会中浙江省队成为中国泳坛“领头羊”,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上保持优势,在个人项目上优势进一步增大,江苏省队整体水平逐步提升,在金牌数和奖牌总数方面都有所突破,在女子100m蛙泳和蝶泳项目中保持着优势;安徽省队进步较小,无奖牌进账。安徽省落后的竞赛管理体制以及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训练投入不足、教练员知识结构的局限无法适应发展趋势、业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突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职业前途的担忧导致的后备人才数量加剧缩减等问题,所导致的区域游泳竞技后备人才短缺、流动性困难、低成才率和高淘汰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安徽省游泳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及游泳运动项目的发展。建议如下:1.发挥出竞技游泳政策的协同发展效应。充分考虑安徽省自身竞技游泳的发展实际,打造科学、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有效推动竞技游泳运动快速发展政策的有效执行,充分动员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以及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已实现促进安徽省竞技游泳项目的快速发展。2.应完善安徽省竞技游泳运动训练场地、设施和经费保障体系。建立相应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维修机构,成立体育赛事组织和筹备小组,以多元渠道的经费支撑、完善的游泳训练场地和基础设施是支撑区域竞技游泳综合实力发展;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更新训练理念。多渠道选拔和培养体育管理队伍,坚持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完善激励奖励政策,引进和聘任经验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体育教练员,重点优势项目可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公开招聘;加强青年教练员的培养力度,提升教练员的创新意识、更新训练观念,加大业余训练经费的投入,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加强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工作。针对培养体系条块分割、有效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构建多元培养和整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策略和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竞技人才的选拔方式,推进校园游泳计划,依据竞技游泳运动的项目特点和项目发展布局,优化选拔方式,拓宽竞技人才的选择渠道。该论文有图15幅,表43个,参考文献89篇。

二、我院首次授予八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首次授予八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著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著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著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著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著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董事会权力变迁与密歇根大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转型之前的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前传统学院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二节 传统学院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二章 转型的起步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从任命制董事会到民选制董事会
    第二节 转型的起步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
    第三节 转型的起步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
第三章 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从等长任期制到交错任期制
    第二节 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
    第三节 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
第四章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
    第二节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
    第三节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发挥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资料
    英文资料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位
        (二)专业硕士学位
        (三)第一职业学位
        (四)专业认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 博士
        (二) 博士学位教育
        (三) 学位、学位制度与学位授予制度
        (四) 研究范围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博士学位史及学位教育的专题研究
        (二) 与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相关的研究
        (三) 与本选题相关的辞典、统计资料、文件汇编、论文提要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及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第一章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建国初期博士学位教育的初步探索
        一、建国初期副博士学位教育的初步尝试
        二、两次学位制度的制定与流产
    第二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
        一、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的受挫
        二、高考的恢复和高校的重建
        三、高级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三节 中国博士学位教育的启动与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建立
        一、研究生招生的恢复
        二、中国博士学位教育的启动
        三、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建立
第二章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及其实施
        一、博士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原则和办法
        二、博士学位授予学科目录的制定和实施
        三、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生导师的审核
    第二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评估制度及其实施
        一、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评估制度的施行
        二、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评估制度成效评价
    第三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政策变迁
        一、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政策变化
        二、博士学位授予学科目录的变动
        三、博士点和博士生导师审批条件的放宽、权力下放
        四、各个培养单位的变通政策
    第四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
        一、中国大陆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历史的回顾
        二、中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量的历年统计
        三、中国各个学科博士学位授予
        四、中国女博士学位授予
        五、中国各少数民族博士学位授予
        六、外国在华留学生博士学位授予
        七、中国名誉博士学位授予
第三章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总结
    第一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历史贡献
        一、为国家提供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现了立足于国内培养博士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我国高校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促进了中国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的创建与发展
        五、探索建立了比较齐全、合理、高效的博士学位授予制度
    第二节 中外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比较及借鉴
        一、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特点
        二、外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简介
        三、中外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比较及借鉴
    第三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缺陷及其原因
        一、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增长过快
        三、博士学位授予的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平衡
    第四节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完善措施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中的个人困惑
        (三)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
    二、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一)专业学位及其相关研究
        (二)社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
        (三)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四)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H省XX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三、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对比分析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启示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实反思
第三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建构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三)已有研究成果借鉴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维度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构想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维度内涵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
第四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研究的总体设计思路
    二、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的实证分析
        (一)初始量表的编制
        (二)实证探索与验证
        (三)讨论与结论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特征的统计分析
        (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的特征分析
        (六)小结
    三、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群体的实证分析
        (一)定量描述
        (二)质性分析
        (三)小结
    四、对社会用人单位的实证研究
        (一)量化研究
        (二)小结
    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表征
        (一)认知认同较为薄弱
        (二)情感认同相对淡漠
        (三)价值认同存在偏差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外部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二、学校培养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培养模式
        (二)导师队伍
        (三)质量保障
    三、学生个体因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报考动力
        (二)攻读动机
        (三)学习投入
第六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提升对策
    一、运行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源泉
        (一)观念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方向盘”
        (二)制度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推进器”
        (三)市场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调节仪”
        (四)利益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驱动力”
    二、实践路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认知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思想基础
        (二)培育情感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精神纽带
        (三)提升价值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根本保证
总结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论文类
    四、文件类
    五、外文类
附录A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初始)
附录B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正式)
附录C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量表
附录D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E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十年要闻回顾(2006-2016)(论文提纲范文)

2006.11——2007.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08.1——2008.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1.与奥运相关的设计项目
        2.其他重要科研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09.1——2009.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10.1——2010.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11.1——2011.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12.1——2012.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13.1——2013.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14.1——2014.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1.为APEC设计
        2.其他设计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15.1——2015.12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1.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项目
        2.其他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2016.1——2016.10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获奖荣誉
    展览与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7)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关概念与模式辨析
    2.1 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观
        2.1.1 高等教育质量
        2.1.2 高等教育质量观
    2.2 从质量保证到全面质量管理
        2.2.1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2.2.2 全面质量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运动
    2.3 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
        2.3.1 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概念
        2.3.2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
    2.4 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解析
        2.4.1 研究所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4.2 研究生院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4.3 综合开放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4.4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3 基于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
    3.1 美国的认证与排行
        3.1.1 认证制度
        3.1.2 大学排行
    3.2 英国的学科基准与资格框架
        3.2.1 校外督察员制度
        3.2.2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的外部保障
    3.3 日本的多元评价
        3.3.1 “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的评价
        3.3.2 各种团体进行的评价
    3.4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估
        3.4.1 鉴定评估
        3.4.2 水平评估
        3.4.3 选优评估
    3.5 基于学科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外部保障
        3.5.1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定位与特性
        3.5.2 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
        3.5.3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保障
    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流程的解析
        4.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
        4.1.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子的调查
    4.2 教师与导师队伍的质量保障
        4.2.1 教师和导师的资格界定
        4.2.2 教师与导师质量保障的个案解析
        4.2.3 教师与导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指标
        4.2.4 中国科学院教师与导师队伍的构建策略
    4.3 生源的质量保障
        4.3.1 通常的标准
        4.3.2 研究生招生的途径与方法
        4.3.3 衡量生源质量的量化指标与案例分析
        4.3.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生源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4.4 课程设置的质量保障
        4.4.1 课程质量的标准
        4.4.2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课程架构的启迪
        4.4.3 我国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
        4.4.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课程设置的规范
    4.5 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
        4.5.1 形式上的要求
        4.5.2 内容上的要求
        4.5.3 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法
        4.5.4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标准的个案分析
        4.5.5 中国科学院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启示
5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实证分析
    5.1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因子的调查
    5.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导师队伍的分析
    5.3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生源分析
    5.4 解析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计划
    5.5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
6 结论
    6.1 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构想
    6.2 关于质量保障制度的若干建议
        6.2.1 目标管理制度
        6.2.2 过程管理制度
        6.2.3 其它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
    6.3 质量保障机制有效性的若干举措
    6.4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6.5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第二节 南戏研究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著述目录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参考文献
后记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从近三届全运会成绩析浙苏皖三省竞技游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1.4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近三届全运会各省市竞技游泳整体实力分析
    3.2 近三届全运会浙、苏、皖三省竞技游泳整体实力情况分析
    3.3 浙、苏、皖三省竞技游泳教练员和运动员情况分析
    3.4 浙、苏、皖三省竞技游泳保障体系对比分析
    3.5 浙、苏两省竞技游泳对安徽省竞技游泳发展的借鉴及发展思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我院首次授予八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董事会权力变迁与密歇根大学转型研究[D]. 崔高鹏. 北京师范大学, 2011(08)
  • [3]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4]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历史考察[D]. 潘山. 云南大学, 2013(12)
  • [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D]. 万淼. 河南大学, 2018(12)
  • [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十年要闻回顾(2006-2016)[J]. 周志,田君,赵毅平,徐璐. 装饰, 2016(10)
  • [7]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D]. 缪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3(03)
  • [8]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10]从近三届全运会成绩析浙苏皖三省竞技游泳发展[D]. 朱晓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我校首次授予8个硕士研究生学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