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文献综述)

张逢[1](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系统地发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20世纪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特点。本文的要点如下:1、对1918年至1935年间我国学者在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该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工作的一些特点;分析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以及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原子分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吴有训、吴大猷和严济慈在这三个研究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进行了论证,同时论述了这些研究工作与中国物理学“学术独立”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些研究对中国物理学走向“学术独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中国科学的“学术独立”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2、分别从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情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方面的高等教育情况。在20世纪上半叶,分别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系进行了重点分析;在20世纪下半叶,主要选取吉林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作为考查对象,分别介绍了其培养原子分子物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情况;同时分析了1952年的“院系调整”对我国高校原子分子物理教学方面的影响。3、分析了国家“科技规划”和钱学森等科学家对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影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对于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的讨论以及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战略形成的过程。4、分别从原子分子物理学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专业委员会及学术刊物的创立分析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过程,指出了国家需要、“科技规划”、学科建制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子分子物理学在中国建制化的主线,即从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到被纳入国家科技规划,然后才得以设置研究机构、创办专业刊物、开展学术交流,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同时着重分析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5、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科学家在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的疏理;论述了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其原因。

李亚娟,宋沙磊,李发泉,程学武,陈振威,刘林美,杨勇,龚顺生[2](2015)在《基于纯转动Raman激光雷达的中低空大气温度高精度探测》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一套纯转动Raman测温激光雷达系统,通过高分辨光谱分光与滤光优化设计、收发精确匹配以及弱信号检测等技术,实现在武汉城市上空从10km至40km的中低空大气温度高精度探测.观测结果与同时段探空气球进行比对,在30km以下激光雷达探测温度与探空气球得到的温度数据吻合较好,最大偏差约为3.0K,表明了该激光雷达温度测量的可靠性.采用30min时间分辨率,在1020km高度范围内温度统计误差约为0.3K(300m空间分辨);2030km统计误差约为0.8K(600m空间分辨);3040km统计误差约为3.0K(900m空间分辨).通过整晚的温度廓线反演,为研究中低层大气中的波动现象提供依据.该转动Raman激光雷达实现了至40km高度的高精度大气温度探测,进一步可与Rayleigh测温激光雷达3080km的高度衔接,为实现中低层大气连续观测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赵星岭,齐国栋,王强,褚月英,高伟,李申慧,徐君,邓风[4](2020)在《Ga改性Ga/ZSM-5分子筛的结构、性质及其催化丙烷芳构化的固体核磁共振波谱研究》文中认为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Ga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通过固体核磁共振波谱(ss NMR)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催化丙烷芳构化的性能.结合71Ga NMR、吸附三甲基磷(TMP)探针分子的一维31P和二维(2D)1H-31P HETCOR NMR实验,发现物理混合法制备的Ga2O3/ZSM-5样品只含有具有较弱Lewis酸性的Ga2O3物种,浸渍法制备的Ga/ZSM-5-ox和浸渍后还原再氧化法制备的Ga/ZSM-5-redo 2种样品上主要以高分散的氧化镓和阳离子Ga物种为主,而离子交换法制备的Ga/ZSM-5-IE样品上Ga主要以阳离子Ga物种的形式存在,高分散的氧化镓和阳离子Ga物种都具有更强的Lewis酸性.Ga/ZSM-5分子筛催化丙烷芳构化反应的结果表明,Ga物种与酸性明显影响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丙烷的转化率和芳烃的选择性顺序为Ga/ZSM-5-IE>Ga/ZSM-5-redox>Ga/ZSM-5-ox>Ga2O3/ZSM-5>H-ZSM-5.2D1H-31P HETCOR NMR实验结果表明,Ga/ZSM-5催化剂上产生的Br?nsted酸和Lewis酸(阳离子以及高分散Ga物种)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分子筛的催化反应活性.

张志建,靳森,朱续涛,贾凡,王华东,刘青,何晓斌,徐富强[5](2014)在《利用嗜神经病毒跨突触追踪神经网络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解析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图谱是认识大脑功能的前提。发展追踪大脑神经环路结构的技术,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迫切需求。基于嗜神经病毒发展而来的跨突触追踪技术,是揭示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不同的嗜神经病毒类型或毒株,都有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跨突触标记特性、改造方式。通过使用遗传重组改造的嗜神经病毒追踪神经环路,可以获得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神经元多级输出网络、输入网络及单级输入或输出网络。主要介绍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神经病毒及相关的辅助工具病毒特性,及嗜神经病毒介导的各种神经回路标记技术。

郑安民,黄信炅,王强,张海禄,邓风,刘尚斌[6](2013)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固体酸催化剂表征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之应用进展》文中指出固体酸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现代石油与化学工业中,其反应活性与其酸性密切相关.与传统的酸性表征方法(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脱附、滴定等)相比,利用先进的探针分子技术、双共振和二维相关谱等核磁共振(NMR)技术可以获取固体催化剂酸种类、酸分布、酸浓度和酸强度等完整信息.同时,原位固体NMR实验可跟踪反应分子在催化剂活性中心吸附状态和转换的中间体物种,为揭示反应机理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本文详细介绍了固体NMR的原理和一系列相关新技术,着重综述了固体NMR技术在酸催化剂结构、活性中心特性以及催化反应机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汪绍茂,商俊娟,崔凯枫,张平,晁思嘉,袁金波,曹建,舒华林,黄学人[7](2017)在《基于制冷法布里-珀罗腔的激光频率漂移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将自由运转的激光器参考锁定在隔振、恒温、高细度的Fabry-Pérot(F-P)参考腔上,获得了短期稳定性频率较好的窄线宽激光。为了降低温度对激光频率稳定性的影响,F-P腔的腔体一般选用具有超低热膨胀(ULE)系数的玻璃材料。ULE玻璃存在一个特定的温度点,该温度点下其ULE系数接近0,称之为拐点温度。由于其拐点温度通常低于或者高于室温,因此设计了一套主动温控装置,该装置可在高真空环境中将F-P腔的温度控制在-540℃范围内,并且一天内F-P腔的温度波动范围在±0.005℃以内。该温度控制装置可应用在工作波长为729nm的ULE F-P腔系统中,当该参考腔的温度控制在拐点温度(17.3℃)附近时,平均线性频率漂移控制在100mHz/s以内。

贺玉贵,冯继文,张志,王超,倪胜,胡少斌,王东,陈方,刘买利,刘朝阳[8](2015)在《脉冲动态核极化增强的NMR和MRI系统研究(英文)》文中认为该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和构建的可扩展脉冲动态核极化谱仪,可以实现核磁共振波谱与磁共振成像的功能.该仪器的新颖设计主要有:1)采用基于PCIe的分布式总线结构,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通信可靠性,实现精确控制脉冲序列;2)采用外部高速的DDR芯片存储脉冲序列元素和FID数据,可以极大的提高脉冲序列的执行速度,减少快速成像序列的TR时间间隔;3)采用时钟移相技术,可以精确产生分辨率为纳秒级别的数字脉冲.最后对该仪器的动态核极化-磁共振波谱与核磁共振成像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闫文兵,杨勇,季凯俊,叶晖,程学武,杨国韬,刘中正,王积勤,林鑫,宋沙磊,郑金州,肖亦然,杜丽芳,李发泉[9](2020)在《多通道单脉冲激光能量变化监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一种多通道单脉冲激光能量变化的监测方法,用于实时监测脉冲激光的状态。首先采用多合一光纤束,对待测激光进行取样;再经过消色差透镜将光纤合束端面成像到CMOS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通过软件获取光斑图像并提取不同光斑的灰度值,以表征脉冲激光能量;最后根据各待测激光总能量大小对灰度值进行标定,即可实现不同位置处激光能量变化的同时在线监测。利用该方法,对全高程全天时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中1064,532,589 nm激光以及脉冲染料激光器中自发辐射(ASE)荧光的单脉冲能量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同时在线监测,得到了激光雷达运行过程中这4束光单脉冲能量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计算了倍频晶体的倍频效率、脉冲染料激光器的转换效率及ASE比例系数。该研究为需要对多路激光单脉冲能量变化进行同时在线监测的光电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廖志文,陈俊飞,杨春升,张志,陈黎,肖立志,陈方,刘朝阳[10](2020)在《1H/31P双核并行磁共振成像线圈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鸟笼线圈原理和阵列线圈去耦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主研发的多核并行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双核并行成像线圈设计方案,并在电感去耦的基础上提出LC并联trap去耦法,提高了去耦方法的可适性.依据设计方案制作了1H/31P双核并行成像线圈,并将其应用于4.7 T磁体系统,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核并行MRI系统进行了并行成像实验测试,成功获得了1H和31P的并行磁共振图像,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四、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在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一、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胡刚复
    二、1936年前中国在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分析
    三、吴有训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研究工作
        1、吴有训在清华物理系的X射线散射研究及其价值
        2、吴有训X射线散射研究的背景分析
        3、吴有训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早期物理研究中的地位
    四、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原子分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1、1935—1947年北大物理系发表论文情况
        2、北大物理系在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五、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原子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六、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在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研究工作的意义
    附表: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光谱学研究论文统计表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在原子分子物理学领域的高等教育
    一、师资队伍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
        1、北京大学物理系
        2、清华大学物理系
        3、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三、人才培养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学科发展战略
    一、"文革"之前两次科技规划的制定与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发展
    二、钱学森与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发展
    三、《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
    四、中国科学院有关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的讨论
    五、《原子分子物理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制定
第四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制化
    一、高等院校中原子分子物理学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1、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建立
        2、成都科技大学"高温高压与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的建立
        3、清华大学"激光单原子探测实验室"的建立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子分子物理学科点的建立
    二、中科院武汉物理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阶段(1986—1988年)
        2、初步发展阶段(1989—1994年)
        3、快速发展阶段(1995—2000年)
    三、原子分子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建立及学术刊物的创办
        1、原子分子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及其学术交流会
        1.1、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的建立
        1.2、全国原子分子物理学术交流会
        2、《原子分子物理学报》的创办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原子分子物理学研究项目的资助
第五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院系调整对高校原子分子物理方面教学的影响
    二、原子分子物理学方面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
    三、原子分子物理学专业教育
        1、吉林大学
        2、成都科技大学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附录:苏联高等教育部普通物理学纲要(原子物理学部分)
第六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研究工作
    一、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7年)
        1、研究工作
        2、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的原因
    二、稳步发展阶段(1978—1988年)
        1、研究工作
        2、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原因
    三、快速发展阶段(1989—2000年)
        1、原子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
        2、分子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
        3、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原因
结束语
    一、20世纪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若干特点
    二、我国目前原子分子物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论文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基于纯转动Raman激光雷达的中低空大气温度高精度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转动Raman激光雷达测温原理
3激光雷达滤光片参数模拟计算
4转动Raman激光雷达系统
5观测结果与分析
    5.1激光雷达温度探测及与气球探空数据的比较
    5.2不同时间、空间分辨下温度探测的统计误差
    5.3激光雷达整晚连续观测得到的大气温度廓线
6结论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Ga改性Ga/ZSM-5分子筛的结构、性质及其催化丙烷芳构化的固体核磁共振波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1.2 Ga改性ZSM-5催化剂的制备
    1.3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
        1.3.1 ssNMR测定
        1.3.2 XRD测试
    1.4分子筛催化丙烷芳构化反应
2结果与讨论
    2.1 Ga改性ZSM-5的骨架结构表征
    2.2 Ga改性ZSM-5上Ga物种的表征
    2.3 Ga改性ZSM-5酸性的表征
    2.4 Ga改性ZSM-5催化丙烷芳构化反应
    2.5 Ga改性ZSM-5催化剂上的协同酸位
3结论

(5)利用嗜神经病毒跨突触追踪神经网络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嗜神经病毒的特性及其在神经环路示踪中的研究进展
    1.1 单纯疱疹病毒
        1.1.1 伪狂犬病毒(PRV)
        1.1.2 重组HSV-1-129病毒
        1.1.3 局限性
    1.2 弹状病毒
        1.2.1 重组RV在神经环路追踪中的应用
        1.2.2 重组VSV在神经环路追踪中的应用
    1.3 不跨突触的病毒系统
        1.3.1 腺相关病毒
        1.3.2 逆转录病毒及慢病毒
    1.4 其他可能用于神经环路标记的嗜神经病毒
2 利用嗜神经病毒解析神经网络的问题及方法
    2.1 单一嗜神经病毒可抽提如下信息
        2.1.1 特定区域的单级输入或输出网络
        2.1.2 特定区域的多级输入网络
        2.1.3 特定区域的多级输出网络
        2.1.4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单级输入或输出网络
        2.1.5 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多级输入网络
        2.1.6 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多级输出网络
    2.2 两种嗜神经病毒组合可抽提如下信息
        2.2.1 特定脑区同一神经元对多个区域的协同控制
        2.2.2 特定脑区接受多个区域的协同调控模式
    2.3 利用嗜神经病毒追踪神经网络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3 总结

(9)多通道单脉冲激光能量变化监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多通道单脉冲激光能量变化监测装置与方法
    2.1 多通道光学成像单元
    2.2 单脉冲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
3 监测结果比较
4 四路激光脉冲能量变化同时监测
5 结 论

四、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D]. 张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3)
  • [2]基于纯转动Raman激光雷达的中低空大气温度高精度探测[J]. 李亚娟,宋沙磊,李发泉,程学武,陈振威,刘林美,杨勇,龚顺生.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7)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Ga改性Ga/ZSM-5分子筛的结构、性质及其催化丙烷芳构化的固体核磁共振波谱研究[J]. 赵星岭,齐国栋,王强,褚月英,高伟,李申慧,徐君,邓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12)
  • [5]利用嗜神经病毒跨突触追踪神经网络研究进展[J]. 张志建,靳森,朱续涛,贾凡,王华东,刘青,何晓斌,徐富强. 生命科学, 2014(06)
  • [6]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固体酸催化剂表征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之应用进展[J]. 郑安民,黄信炅,王强,张海禄,邓风,刘尚斌. 催化学报, 2013(03)
  • [7]基于制冷法布里-珀罗腔的激光频率漂移控制[J]. 汪绍茂,商俊娟,崔凯枫,张平,晁思嘉,袁金波,曹建,舒华林,黄学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3)
  • [8]脉冲动态核极化增强的NMR和MRI系统研究(英文)[J]. 贺玉贵,冯继文,张志,王超,倪胜,胡少斌,王东,陈方,刘买利,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2015(02)
  • [9]多通道单脉冲激光能量变化监测方法[J]. 闫文兵,杨勇,季凯俊,叶晖,程学武,杨国韬,刘中正,王积勤,林鑫,宋沙磊,郑金州,肖亦然,杜丽芳,李发泉. 中国激光, 2020(12)
  • [10]1H/31P双核并行磁共振成像线圈的研究与设计[J]. 廖志文,陈俊飞,杨春升,张志,陈黎,肖立志,陈方,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2020(03)

标签:;  ;  ;  ;  ;  

光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