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克拉玛依电视大学

独特的克拉玛依电视大学

一、独具特色的克拉玛依电大(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朝[1](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曾道成[2](1990)在《独具特色的克拉玛依电大》文中指出 克拉玛依地处偏僻的准葛尔盆地西北的边缘,是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单一的石油工业城市,地域辽阔、交通闭塞,从南到北长达几千公里,人口居住非常分散。为了推动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油田急需的专业人才,在新疆石油管理局和自治区电大的关怀、领导下,1982年创建了克拉玛依电大。七年来,我们坚持按需办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几届毕业生都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欢迎,为振兴油田经济作出了贡献,人们誉它为“戈壁荒漠上的人才摇篮”。

康世才[3](2011)在《总结历史经验 开创办学新路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关于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再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拉玛依地区职业教育的形式和规模,既要考虑到国内周边地区的需求,也要考虑中亚一带的国际需求;既要考虑石油主专业的需求,也要考虑社会经济其他各部门发展的需求。发展克拉玛依地区职业教育,应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由政府牵头,地区各级企业参加,按照企业产值或其他标准,合理分担地区职业教育资金,组建地区职业教育投融资共同体(或称地区职业教育董事会),促进职业教育平稳、持续发展。

王延[4](2009)在《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简称伊犁州直)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由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经济实力、企业管理、产业水平、生态环境、区域管理、对外开放、制度建设以及文化创新等影响要素构成。伊犁州直主要经济特征是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大农业优势明显,旅游业潜力巨大。总体而言,伊犁州直经济基础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比较薄弱,生态环境不平衡,市场发育程度低,人才资源相对短缺,技术转换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不够稳定,企业和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区域创新文化缺乏,资源优势远远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伊犁州直区域优势有两个,一个是区位优势,另一个是资源优势。其中最大优势是区位地缘优势,最富竞争力的条件因素是对外开放。为提高伊犁州直区域经济竞争力,要依托区位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实施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向西开放的新格局,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要落实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强势推进工业化建设,走具有伊犁州直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解放思想,加快文化创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动员各族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伊犁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当中去,用自己的双手,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伊犁。

王欣[5](2007)在《新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实证评价与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突出、组合优、容量大、功能多、垄断性强。然而,新疆旅游业在现实中具有比较优势,与资源优势相对不显着的其他省区旅游业竞争中,并没有占优势地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现实应用中的失效,表明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的比较优势上,而需要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应当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深入研究新疆旅游业竞争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将竞争力理论应用在旅游业,以此来替代简单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旅游发展战略中的指导地位。并积极探索进行旅游业竞争力分析的方法,建立较详细的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对新疆旅游业竞争力进行深入的剖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在绪论部分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和必要性,以及总结了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其次,在第二章从产业规模、产业地位和发展中的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有利于对新疆旅游业产生一个纵向发展状况的了解。再次,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运用了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疆内层面对新疆整体和各地州的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以便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了解新疆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深入剖析影响新疆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形成的各个子系统竞争力的状况,以及各地州旅游业竞争力发展状况。最后,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以前两章的分析为依据,并联系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分别对新疆整体旅游业竞争力以及各地州旅游业竞争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路。

郑学兵[6](2011)在《中国电信克拉玛依分公司全业务竞争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1月7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别获得不同技术制式的3G业务牌照,标志着中国电信业全业务竞争元年的到来。时隔2年,三大运营商在电信市场中的主要战略和发展思路已经非常明确。方向确定以后,措施和执行便成了关键。作为中国电信本地网之一的克拉玛依分公司如何在集团的总体战略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符合本地网实际的竞争策略并有效执行,夺取全业务竞争的决定性胜利,无疑是一个关键而又迫切的课题。本文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战略钟模型等分析工具,深入研究中国电信克拉玛依分公司在全业务竞争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解读克拉玛依电信的竞争战略并明确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结合电信运营商本地网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实际,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竞争理论和营销理论研究中国电信克拉玛依分公司全业务竞争条件下的具体竞争策略,并论述保障全业务竞争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希望本文不但能对中国电信克拉玛依分公司制胜全业务竞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而且能对同类的本地网经营工作有所裨益。

朱远来[7](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张晓丽[8](2008)在《新疆兵团屯垦文化研究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为例》文中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重任,在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了兵团特殊的群体与特殊的文化——兵团屯垦文化。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为个案,以衣食住行、婚姻、教育等的形成、发展、变迁为具体考察对象,探讨兵团屯垦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作用。文章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农七师概况。农七师正式成立于1954年,现辖10个团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的奎屯河流域,现有人口20多万,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团场。第二部分,物质文化的发展演变。50多年来,农七师各族人民的饮食、服饰、住所、交通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变为多样,从匮乏变为丰富,从闭塞走向开放,展现出物质文化的变迁、演变规律。第三部分,婚姻及婚姻观的变迁。从农七师建师初期特殊的婚姻、60-70年代革命式的婚姻、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婚姻,三个时期的婚姻仪式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兵团屯垦文化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第四部分,制度化教育体系的逐步确立。农七师的制度化教育是在大规模扫盲运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的,其方式展现了兵团特殊体制而产生的浓厚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制度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映出兵团人非常重视儿童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五部分,新疆兵团屯垦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新疆兵团屯垦文化呈现出军垦特色、民族特色、包容性、身份认同的本土化等特点。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构成了新疆兵团屯垦文化的核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维护新疆稳定,巩固边防,繁荣新疆经济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兵团屯垦文化一直是激励兵团人奋发有为建设新疆的精神力量。对兵团屯垦文化内涵的解读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建虎[9](2008)在《论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信息化》文中研究指明地方课程资源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开发,是实现新课程理念、增强课程在各地区适应性的关键。尤其是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化地方课程资源将成为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地区,多彩的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的各个角落,开发新疆地方课程资源要紧跟新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合新疆地方课程资源信息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就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展开论述,首先从概念上界定了地方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及地方课程资源,并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梳理,弄清了研究的对象。接着,分析了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结合新疆教育信息化背景,提出信息化地方课程资源是开发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宏观层次上,信息化新疆地方课程资源需要明确资源开发的开发机制,包括开发主体如何有机组合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系统,在哪些方面的作用力下,保证系统向着特定的目标运行。本文试着构建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机制。中观层次山,信息化课程地方资源需要认清哪些资源才可以被纳入地方课程资源里,本文对新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所依赖的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进行了分析,试着构建了地方课程资源的筛选模型。微观层次上,提出信息化地方课程资源必须依照资源标准规范来进行,本文重点关注了资源该如何描述与转换,并试着构建了地方课程资源信息化的描述与转化模型。在最后的总结与展望中,阐述了本研究创新点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石俊魁[10](2013)在《基于气候视角的新疆风景园林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都趋向于千篇一律,地域性的特征渐渐缺失,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和风景园林行业,不仅摒弃城市特色,而且还丧失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毫无任何内涵。现如今,风景园林、城市规划设计开始寻求和探索一种关于尊重当地地域特征基础之上园林景观的研究,本文选择地域因素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气候因素,作为研究的对象,尝试探索特定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与方法,可以让设计立足于地域特性之上,有助于设计师们结合在思考气候与风景园林的作用基础之上,创造出有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更有助于促进不同气候特征地区的风格的不同交流。本文对影响风景园林的气候因子类型进行研究,探索气候与风景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气候因素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历史园林风格,对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的风景园林风格进行分析说明,为当代特定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提出研究思路和借鉴方法。论文研究范围为新疆地区,新疆自治区地大物博,气候变化极其丰富,气候恶劣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分析新疆气候的基础之上,提出应对日照、温度、湿度、风的具体设计对策,进而总结一套适合新疆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方法体系。这套体系的建立可以为以后新疆地区提供适应当地气候的设计理论依据,对未来西部大开发重点的新疆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二、独具特色的克拉玛依电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具特色的克拉玛依电大(论文提纲范文)

(1)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概念界定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4 小结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3.4 经验和启示
    3.5 小结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4.5 小结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5.1 访谈主要目的
    5.2 访谈方案设计
    5.3 访谈资料分析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5.6 小结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6.3 小结
7 案例剖析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论文的局限性
    8.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总结历史经验 开创办学新路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关于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职业教育在油田建设初期
    2.职业教育在“文革”动乱时期
    3.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
    4.职业教育新调整时期
二、 历史的启示
    1.从根本上说,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是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2.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人才需求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制约
    3.要珍惜教育资源的积累
三、 发展克拉玛依职业教育的建议

(4)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拟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思路结构及主要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七、不足和欠缺
第一章 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区域经济竞争力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评述
第二章 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综述
    第一节 国外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第二节 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第三章 伊犁州直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指标体系设计
    第一节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第二节 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系统设计
第四章 伊犁州直县市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伊犁州直县市基础竞争力
    第二节 伊犁州直县市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 伊犁州直县市环境竞争力
第五章 伊犁州直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新疆其它地州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竞争力评价指标对比表》数据来源
    第二节 区域经济竞争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十一大要素的对比分析
    第四节 三大模块的对比分析
    第五节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伊犁州直区域经济优劣势评析
    第一节 基础竞争力中优劣势因素分析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中优劣势因素分析
    第三节 环境竞争力中优劣势因素分析
    第四节 从典型地州比较中看伊犁州直发展
第七章 提高伊犁州直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夯实基础竞争力
    第二节 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 营造环境竞争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新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实证评价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和必要性
        (一) 研究的现实背景
        (二) 研究的必要性
    二、本研究的重点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 一般竞争力研究
        (二)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
        (三) 新疆旅游业竞争力研究
    四、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新疆旅游业产业发展现状
    二、旅游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 新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二) 近十年来旅游业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章 新疆与全国省区市旅游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一、指标体系建立
        (一) 对国内已有研究的参考借鉴
        (二)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三) 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方法
        2.聚类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
        (一)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新疆与全国其他省区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
        (二) 全国各省区市旅游业总体竞争力的分类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各地州旅游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一、指标体系说明
    二、实证分析
        (一)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新疆各地州旅游业竞争力评价
        (二) 新疆各地州旅游业总体竞争力的分类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整体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新疆旅游业需求潜力的对策建议
    二、提高新疆旅游业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三、提高新疆旅游业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四、提高新疆旅游业基础设施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五、提高新疆旅游业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六、提高新疆旅游业自然条件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七、提高新疆旅游业文化发展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新疆各地州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乌鲁木齐市
    二、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
    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四、伊犁州直属县(市)
    五、昌吉回族自治州
    六、吐鲁番地区、阿勒泰地区
    七、克拉玛依市
    八、哈密地区、塔城地区、石河子市、和田地区、博州、克州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中国电信克拉玛依分公司全业务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电信行业发展现状
        1.1.2 中国电信克拉玛依分公司情况介绍
    1.2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全文篇章结构
第二章 电信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1 竞争特征分析
        2.1.1 电信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2.1.2 克拉玛依市电信行业竞争特点
    2.2 PEST分析
        2.2.1 P-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2.2.2 E-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2.2.3 S-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2.2.4 T-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2.3 SWOT分析
        2.3.1 SWOT分析法
        2.3.2 克拉玛依分公司全业务竞争SWOT分析
第三章 全业务竞争战略
    3.1 竞争战略
        3.1.1 竞争战略理论
        3.1.2 克拉玛依分公司竞争战略
    3.2 产品及业务竞争战略
        3.2.1 战略钟模型
        3.2.2 产品及业务竞争战略路径选择
第四章 全业务竞争策略
    4.1 产品策略
        4.1.1 固定电话
        4.1.2 天翼手机
        4.1.3 宽带
        4.1.4 号百业务
        4.1.5 综合信息服务业务
    4.2 价格策略
    4.3 渠道策略
        4.3.1 直销渠道
        4.3.2 社会渠道
        4.3.3 电子渠道
    4.4 促销策略
    4.5 客户策略
        4.5.1 客户营销策略
        4.5.2 客户终端策略
        4.5.3 客户管理策略
    4.6 "竞合"策略
第五章 全业务竞争策略实施的关键要素
    5.1 执行力建设
    5.2 网络能力建设
        5.2.1 近期
        5.2.2 中长期
    5.3 人力资源建设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启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7)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新疆兵团屯垦文化研究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范围、内容及方法
    二、资料及文献
    三、研究概况
    四、研究意义
一、农七师概况
    (一) 农七师建置沿革
    (二) 区域界定
    (三) 自然条件
    (四) 人口与民族构成
二、物质文化的发展演变
    (一) 饮食的丰富
    (二) 服饰的变化
    (三) 居住条件的改善
    (四) 交通方式的改进
三、婚姻及婚姻观
    (一) 建师初期特殊的婚姻
        1、简易的婚姻仪式
        2、“服从组织分配”婚姻的观念
    (二) 60-70 年代革命式的婚姻
        1、“革命化”色彩的婚姻仪式
        2、唯“成份”论婚姻的观念
    (三) 改革开放后的婚姻
        1、多元化的婚姻仪式
        2、“自由择偶化”婚姻的观念
四、制度化教育体系的逐步确立
    (一) 扫盲教育
    (二) 制度化教育体系的建立
        1、小学教育
        2、中学教育
        3、技术教育
    (三) 制度化教育体系的完善
        1、中学教育
        2、成人高等教育
五、新疆兵团屯垦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一) 兵团屯垦文化的特点及兵团精神的解读
        1、兵团屯垦文化的特点
        2、兵团精神的解读
    (二) 兵团屯垦文化的作用
    (三) 兵团屯垦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论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引言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的背景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
2、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分析
    2.1 地方课程建设对课程资源的诉求
    2.2 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2.3 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况和特点
    2.4 新疆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2.5 主要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3、新疆地方课程信息资源开发机制的探讨
    3.1 地方课程信息资源开发及开发机制的概述
    3.2 新疆地方课程信息资源的开发机制
    3.3 新疆地方课程信息资源开发中的自我约束机制
    3.4 新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自我发展机制
4、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信息化
    4.1 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滤选
    4.2 新疆地方课程资源信息化原则
    4.3 新疆地方课程资源信息化的参照标准
    4.4 新疆地方课程资源信息化的描述与转换模型
5、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注释
后记

(10)基于气候视角的新疆风景园林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内容
2 基础研究概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气候
        2.1.1.1 气候的定义
        2.1.1.2 气候的组成要素
        2.1.1.3 气候分区
        2.1.2 地域
        2.1.2.1 地域定义
        2.1.2.2 地域特色
    2.2 影响风景园林的气候因素的构成
        2.2.1 太阳辐射(日照)
        2.2.2 温度
        2.2.3 湿度
        2.2.4 风
    2.3 气候与风景园林设计的相关理论
        2.3.1 场所精神论
        2.3.2 批判的地域主义
        2.3.3 文脉主义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总结
        2.4.1 日照特征
        2.4.1.1 辐射量分布
        2.4.1.2 日照时数分布
        2.4.2 气温特征
        2.4.2.1 温差巨大
        2.4.2.2 极端气温
        2.4.3 水环境特征
        2.4.3.1 降水量
        2.4.3.2 蒸发量
        2.4.4 风环境特征
        2.4.4.1 风速状况
        2.4.4.2 风沙灾害状况
    2.5 总结
3 气候影响下的风景园林
    3.1 气候影响下的风景园林与通俗意义上的风景园林的差异
    3.2 现代风景园林中顺应与尊重气候因素的意义
    3.3 气候影响下的风景园林设计
        3.3.1 布局设计
        3.3.2 种植设计
        3.3.3 场地设计
        3.3.4 水景设计
        3.3.5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3.4 气候影响下的风景园林风格
        3.4.1 古埃及园林与干早炎热气候
        3.4.1.1 古埃及历史概况与自然环境
        3.4.1.2 古埃及园林风格与气候的关系
        3.4.2 古巴比伦园林与湿润多雨气候
        3.4.2.1 古巴比伦历史与自然状况
        3.4.2.2 古巴比伦园林风格与气候的关系
        3.4.3 伊斯兰园林与干旱强日照气候
        3.4.3.1 伊斯兰园林历史与自然状况
        3.4.3.2 伊斯兰园林风格与气候的关系
        3.4.4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与炎热少风气候
        3.4.4.1 意大利园林历史与自然状况
        3.4.4.2 意大利台地园与气候的关系
        3.4.5 英国风景式园林与多雨长日照气候
        3.4.5.1 英国园林历史与自然状况
        3.4.5.2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气候的关系
    3.5 总结
4 基于气候视角的新疆地区风景园林设计
    4.1 结合气候的新疆风景园林设计的契机和目标
    4.2 结合气候的新疆风景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2.1 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原则
        4.2.2 尊重生态与集中保护原则
        4.2.3 尊重科学与经济可行原则
        4.2.4 可持续设计与弹性发展原则
    4.3 结合气候的新疆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4.3.1 向自然景观学习
        4.3.2 传承乡土景观
        4.3.3 充分发挥气候特征营造地域性风景园林
        4.3.4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营造地域性风景园林
    4.4 结合气候的新疆风景园林设计方法
        4.4.1 日照的设计对策与方法
        4.4.1.1 对抗强日照的场地设计
        4.4.1.2 对抗强日照的种植设计
        4.4.1.3 遮阳的园林建筑的布局与设计
        4.4.1.4 案例分析与总结
        4.4.2 温度的设计对策与方法
        4.4.2.1 调节温度的绿地设计
        4.4.2.2 调节温度的场地设计
        4.4.2.3 水景的形态设计
        4.4.2.4 案例分析与总结
        4.4.3 湿度(干旱)的设计对策与方法
        4.4.3.1 适应干旱的水景设计
        4.4.3.2 利于雨水收集的绿地和场地设计
        4.4.3.3 适应干旱的绿地设计
        4.4.3.4 案例分析与总结
        4.4.4 风的设计对策与方法
        4.4.4.1 抗风的种植设计
        4.4.4.2 结合风的空间设计
        4.4.4.3 结合风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4.4.4.4 案例分析与总结
    4.5 总结
5 案例研究——嘉峪关市雄关广场
    5.1 城市背景介绍
    5.2 项目概况
        5.2.1 区位概况
        5.2.2 规划思想
    5.3 结合气候的设计分析
        5.3.1 结合日照的设计分析
        5.3.2 结合温度的设计分析
        5.3.3 结合湿度的设计分析
        5.3.4 结合风的设计分析
    5.4 总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独具特色的克拉玛依电大(论文参考文献)

  • [1]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2]独具特色的克拉玛依电大[J]. 曾道成. 中国电大教育, 1990(01)
  • [3]总结历史经验 开创办学新路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关于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 康世才. 克拉玛依学刊, 2011(06)
  • [4]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 王延.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5]新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实证评价与对策建议[D]. 王欣. 新疆财经大学, 2007(05)
  • [6]中国电信克拉玛依分公司全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郑学兵.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7]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8]新疆兵团屯垦文化研究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为例[D]. 张晓丽. 新疆大学, 2008(02)
  • [9]论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信息化[D]. 王建虎. 新疆师范大学, 2008(10)
  • [10]基于气候视角的新疆风景园林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 石俊魁.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独特的克拉玛依电视大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