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

一、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娟[1](202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2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动员采用环磷酰胺(Cy)+足叶乙甙(VP-16)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方案。预处理方案:恶性淋巴瘤(ML)及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浆细胞瘤采用全身照射(TBI)+VEM/IAC方案;多发性骨髓瘤10例采用白消安+VP-16+Cy(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马法兰方案、7例采用马法兰方案;孤立性浆细胞瘤采用BVC方案。对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RR)等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多分类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患者的OS、PFS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OS、PF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认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215例行aut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自体骨髓移植(ABMT)3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82例。恶性淋巴瘤(ML)16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9例,霍奇金淋巴瘤(HL)47例,灰区淋巴瘤(GZL)3例],多发性骨髓瘤(MM)27例,浆细胞瘤2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NHL并髓外浆细胞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Ph+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M2 1例、M3 1例(PML/RARα阴性)、M5 2例、粒细胞肉瘤1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移植中位年龄34(1161)岁,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6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6(0426)个月,除1例患者移植当天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发生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移植后9天因真菌败血症死亡外,其余2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8+3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0+73)d,ABMT造血恢复慢于APBSC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3年、5年OS分别为79.9%、74.9%,3年、5年PFS分别为66.9%、63.2%,复发率(RR)为26.98%(58/215),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72%(8/215),移植前76例PR、NR、PD或复发的患者中51例在移植后达CR,有效缓解率67.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移植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对auto-HSCT后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干细胞来源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及PFS,APBSCT的3年OS及PFS均优于ABMT患者(P<0.05);诊断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ML及MM患者移植后3年OS优于AL患者,3年OS分别为81.0%、73.2%、50.8%(P<0.05);移植前疾病状态影响患者3年PFS,移植前病情CR及PR患者移植后3年PFS优于NR、PD及复发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是影响患者OS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4.397(95%CI,1.716-11.268)(P<0.05),而移植前病情未缓解、复发、进展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2.718(95%CI,1.283-5.754)(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诱导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移植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复发难治或移植前未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提高患者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靖彧,于力,刘海川,姚善谦,楼方定,张伯龙,高春记,周绮,李红华,薄剑,王全顺,赵瑜,朱海燕[2](2008)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77例》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化疗方案效果欠佳,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概率较低,且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改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89-01/2007-03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完成。对象: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7例,中位年龄27.6岁,均同意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单次造血干细胞移植72例,其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自体骨髓移植51例;移植前CR1期69例,CR2期2例,CR3期1例。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其中均为自体骨髓移植1例,其余4例分别为首次进行骨髓移植和第2次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均为CR1期。方法:骨髓移植患者按单个核细胞(0.8~1.5)×108/kg采集骨髓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联合化疗后行粒系-巨噬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当白细胞>5.0×109L-1时采集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62×108/kg,4.03×108/kg。25例患者行TLI预处理方案,47例患者行TBI预处理方案,5例患者行不含TBI的高剂量化疗预处理方案。9例患者给予移植后治疗,接受VP/MM维持化疗3例,接受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α免疫维持治疗4例,三者联合维持化疗2例。移植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定期检测血常规、骨髓象等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存活情况以及维持治疗对患者骨髓功能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髓系造血重建。72例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无病存活42例,其中移植前CR1期41例,CR3期1例,至今无病存活率58.3%;5例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至今无病存活4例。定期进行血象和骨髓象复查,均未发现移植后维持治疗对患者骨髓功能有明显影响,患者对维持治疗的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可改善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

靖彧,于力,刘海川,姚善谦,楼方定,周绮,李红华,薄剑,王全顺,赵瑜,朱海燕[3](2007)在《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远期结局比较:150例资料回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没有与供者HLA配型相合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评价比较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效果。方法:①实验对象:选取1988~2001年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0例患者,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其中两次自体移植25例(两次骨髓移植3例、两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1次骨髓移植+1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单次自体移植125例(骨髓移植44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8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霍奇金淋巴瘤10例。②实验方法:应用化疗使白血病患者在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淋巴瘤患者要求移植前至少骨髓中没有肿瘤累及。动员化疗方案原则上采用对相应肿瘤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并适当增加剂量。骨髓移植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回输单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68×108/kg,4.20×108/kg。115例患者采用环磷酰胺/全身放疗方案,35例患者采用不含全身放疗的高剂量化疗方案。③实验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后血液肿瘤患者的无病存活率。结果:①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9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58.0%(40例),复发率29.0%(20例),移植相关死亡率13.0%(9例)。6例患者两次移植,其中1例M5患者复发死亡,5例无病存活。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34.5%(10例),复发率34.5%(10例),移植相关死亡率31.0%(9例)。14例患者两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42.9%。③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61.1%(11例),复发率16.7%(3例),移植相关死亡率22.2%(4例)。4例患者两次移植,其中1例CR1期患者在首次移植后21个月复发,化疗获得PR后行第2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7个月后复发死亡;其余3例均无病存活。④霍奇金淋巴瘤:9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100%。1例患者行两次移植,首次移植前13个化疗疗程未缓解,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达到部分缓解,9个月后行自体骨髓移植后完全缓解,无病存活。结论: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②自体造血干细胞两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明显优于单次移植效果,可改善血液肿瘤患者预后。

虞荣喜,周郁鸿,朱宁希,沈建平,胡致平,罗秀素,林圣云,沈一平,陈均法,孙洁[4](2001)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文中提出目的 :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异基因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 (慢粒 )白血病 4例 (慢性期 3期 ,加速期 1例 )和急非淋白血病 1例 ;用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7例 ,包括急非淋白血病 5例 (CR13例 ,CR2 2例 )和恶性淋巴瘤 2例 (初发 1例 ,复发 1例 )。预处理方案 :异基因者采用全身60 Co照射加环磷酰胺 (TBI加Cy)或马利兰加环磷酰胺 (Bu+Cy) ,自体移植者采用MAC(马法兰 +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 )或MAC +乙叉鬼臼甙 (VP16)。移植后根据患者辨证论治 ,给予中药口服。结果 :12例移植均获成功 ,重建造血 ,中位随访时间 18( 4~ 70 )个月 ,移植相关死亡率 8 3% ( 1/12例 ) ,移植后复发和慢粒急变率 2 5% ( 3/12例 ) ,无病长期生存率 66 7% ( 8/12例 )。按急性白血病CR1和慢粒白血病慢性期计算总有效率 88 8% ( 8/9例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无相配的骨髓供者 ,在CR1期进行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降低急性白血病的复发率 ;慢粒白血病在慢性期进行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可以达到长期存活 ;恶性血液病在移植后服用中药有可能降低并发症 ,并对促进造血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钟樱红,罗华山,黎民君,郭丽堃,冯思琼[5](2015)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 9例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观察2组患者无病存活率,复发率和移植相关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R为13例(68 4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R+PR为5例(45.45%),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4,P<0.05);观察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8.95%(15/19)和26 67%(4/15)与对照组的45 45%(5/11)、40.00%(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移植相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和内脏出血。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急性髓性白血病,其造血重建显着快于对照组,能降低移植后的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胡泽斌,王立生,崔春萍,陈津,吴祖泽,谢俊祥,吴朝晖[6](2013)在《干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现阶段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安全状况进行系统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患者等提供合理选择干细胞治疗技术的科学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对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死亡率,伤残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这一类别研究报告的不良反应较多,多数与合并使用的放化疗和移植前的预处理有关;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易出现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常用于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后的支持,此时虽然仍会出现一些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但不会出现GVHD。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尝试治疗一些肝脏和缺血性疾病等,不良反应报道相对较少。②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试验中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和致瘤性报道,无GVHD报告。临床上见到的不良反应多数较轻微,短暂发热和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偶有报道,有些不良反应与注射途径和部位有关。③胚胎干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均表明有畸胎瘤的形成,尚未有关于直接用胚胎干细胞进行临床研究的报道。④神经干细胞移植多见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⑤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肛周瘘,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⑥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目前多数仍为方法的研究,无临床文献报道。动物实验表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其后代会发生肿瘤,同时诱导过程中反转录病毒的使用对安全性的影响仍需研究。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展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间充质干细胞是继造血干细胞之后临床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类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目前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因其致瘤性等安全问题,目前还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试验报到很少。从目前文献看,自体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移植,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由于目前多数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病例数不多,特别是干细胞不似普通药品或生物制品,各项研究采用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不尽相同,一项研究的数据不一定能全面反应所有同类干细胞的安全性,因此,干细胞的安全性需要随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

靖彧[7](2008)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CR1期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AML-CR1患者Auto-HSCT和Allo-HSCT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Auto-HSCT和Allo-HSCT治疗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Auto-HSCT或Allo-HSCT治疗AML-CR1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初步评价Auto-HSCT中两种不同净化骨髓的方法的疗效和治疗中的问题,比较非亲缘Allo-HSCT和亲缘Allo-HSCT的疗效,探索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我院1985年4月至2008年3月共治疗AML-CR1期HSCT患者127例,其中HLA相合的Allo-HSCT 54例,Auto-HSCT73例,预处理方案包括TBI/Cy 93例、Bu/Cy 31例以及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3例。Allo-HSCT组予以CsA联合MTX预防GVHD13例,加用MMF预防GVHD 41例,有9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加用了ATG,此外,亲缘Allo-HSCT43例。Auto-HSCT组中自体骨髓移植37例,其中采用自体骨髓净化后移植20例,其中癌光啉体外净化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后行自体骨髓移植10例,采用军事医学科学提供的LTBMC联合LMW NS体外净化法后行自体骨髓移植10例。结果127例患者移植后获造血重建117例,未获造血重建10例。中位随访时间365(74-8080)d,73例Auto-HSCT与54例Allo-HSCT组比较:移植后5年预期LFS率分别为[52.4%和56.6%]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5%和27.9%]后者显着增高(P<0.05);复发死亡率分别为[30.1%和9.3%]前者明显增加(P<0.05)。Auto-HSCT组中20例采用自体骨髓净化移植治疗患者与35例同期未经净化处理患者比较,5年LFS率具有显着性差异,分别为55.0%和37.1%(P<0.05)。通过对年度治疗存活率分析,Auto-HSCT组与Allo-HSCT组均呈现移植相关死亡率逐年下降,无病存活率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Auto-HSCT和Allo-HSCT均是治疗AML-CR1可行有效的方案,二者疗效相当,均呈现移植相关死亡率逐年下降,无病存活率逐年上升的趋势。Allo-HSCT仍是AML-CR1的首要选择,密切观察和随诊,积极处理移植相关并发症是Allo-HSCT成功的关键。对于不具备Allo-HSCT条件的患者,Auto-HSCT的治疗效果不应低估,采取自体骨髓净化、移植后免疫治疗都是能够减低Auto-HSCT移植后高复发风险的有益尝试,降低移植后复发率是Auto-HSCT成功的关键。

陈文准[8](1996)在《我国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病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病的研究现状陈文准(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PresentStatusonTreatmentofHematonosiswitologous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ChinaChe...

赖永榕[9](2005)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

黄一虹,李德鹏,鹿群先,徐开林,何徐彭,陈令松[10](2003)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包括脐血移植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GL)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2例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AML) 1例 ;用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1 8例 ,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 ( NHL) 7例 ,AML5例 ,ALL 3例 ,霍奇金病 ( HD) 2例和 CGL 1例。预处理方案 :异基因者采用 BU/CY2 (马利兰 +环磷酰胺 )或其改良方案 ,自体移植者采用 MAC(马法兰 +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 )、CBV(环磷酰胺 +卡氮芥 +足叶乙甙 )或 BEAC( CBV+阿糖胞苷 )方案。对 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序贯定期化疗 ,部分淋巴瘤患者移植后行补救性治疗。结果 :2 3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 ,移植相关病死率 4.3% ( 1 /2 3例 )。中位随访时间 32 ( 6~ 70 )个月 ,复发 4例 ,1 8例仍长期无病生存。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 ,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白血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坚持定期化疗 ,难治性淋巴瘤移植后补救性治疗 ,可使其移植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2.3 预处理方案
    2.4 造血干细胞回输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支持治疗
    2.6 移植后维持治疗
    2.7 主要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0 基本情况
    3.1 造血重建
    3.2 移植相关并发症
        3.2.1 感染
        3.2.2 其他早期并发症
        3.2.3 远期并发症
    3.3 随访
        3.3.1 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分析
        3.3.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分析
        3.3.3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分析
        3.3.4 其他
    3.4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单因素分析
    3.5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77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造血重建情况
    2.2 移植后存活情况
    2.3 移植后维持治疗对患者骨髓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3)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远期结局比较:150例资料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2.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2.3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2.4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3 讨论

(4)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方 法
结 果
讨 论

(5)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
        1.3.1 疗效评价标准
        1.3.2 复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复发情况
3 讨论

(6)干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检索策略
        1.2.2 文献选择标准
        1.2.2. 1 纳入标准
        1.2.2. 2 排除标准
        1.2.3 文献质量评价
        1.2.4 数据采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2.2.1 造血干细胞 (HSC)
        2.2.2 间充质干细胞 (MSC)
        2.2.3 胚胎干细胞 (ESC)
        2.2.4 神经干细胞 (NSC)
        2.2.5 脂肪干细胞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
        2.2.6 诱导多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 PS cell)
3 结论

(7)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CR1期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常用的自体造血干细胞体外净化的方法
发表文章
致谢

(9)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1 急性白血病
    2.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3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4 重型地中海贫血
    2.5 淋巴瘤
    2.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7 多发性骨髓瘤
3 脐带血移植
4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5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5.1 急性白血病 (AL)
    5.2 淋巴瘤
    5.3 多发性骨髓瘤 (MM)
    5.4 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6 展 望

(10)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分
    3 供
    4 方
        4.1 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保存和输注[2, 3]:
        4.2 预处理方案:
        4.3 支持治疗与并发症防治:
        4.4 移植后序贯定期化疗和补救性治疗:
    5 疗效评价及无病生存期计算
        5.1 疗效判断:
        5.2 无病生存期:
结 果
    1 造血功能恢复
    2 移植相关并发症
    3 移植后治疗
    4 疗效及随访观察
讨 论

四、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杨文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77例[J]. 靖彧,于力,刘海川,姚善谦,楼方定,张伯龙,高春记,周绮,李红华,薄剑,王全顺,赵瑜,朱海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47)
  • [3]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远期结局比较:150例资料回顾[J]. 靖彧,于力,刘海川,姚善谦,楼方定,周绮,李红华,薄剑,王全顺,赵瑜,朱海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2)
  • [4]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J]. 虞荣喜,周郁鸿,朱宁希,沈建平,胡致平,罗秀素,林圣云,沈一平,陈均法,孙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02)
  • [5]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J]. 钟樱红,罗华山,黎民君,郭丽堃,冯思琼. 当代医学, 2015(11)
  • [6]干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J]. 胡泽斌,王立生,崔春萍,陈津,吴祖泽,谢俊祥,吴朝晖.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05)
  • [7]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CR1期的疗效分析[D]. 靖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8(08)
  • [8]我国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病的研究现状[J]. 陈文准.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6(02)
  • [9]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J]. 赖永榕. 广西医学, 2005(10)
  • [10]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 黄一虹,李德鹏,鹿群先,徐开林,何徐彭,陈令松. 陕西医学杂志, 2003(12)

标签:;  ;  ;  ;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