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气中水汽的平均输送

中国大气中水汽的平均输送

一、中国大气中的水汽平均输送(论文文献综述)

陆渝蓉,高国栋[1](1983)在《中国大气中的水汽平均输送》文中认为大气中水汽平均输送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q为某气压层上的平均比湿,p0和p10分别为地表和100毫巴等压面上的大气压,V为给定时间内该地区的平均风速。若设U是纬向风速,v是经向风速,则: 大气中水汽的纬向输送为 大气中水汽经向输送为 本文利用了全国10O余个探空站(1961—1970)10年的平均资料,计算了如下一些量: 1.我国上空850毫巴、700毫巴、500毫巴高度上每月和全年的水汽输送; 2.每月和全年水汽的纬向输送; 3.每月和全年水汽的经向输送; 4.整层大气中每月和全年的水汽总输送量和输送方向。

陆渝蓉,高国栋,朱超群,翟盘茂[2](1996)在《江淮地区旱涝灾害年份的水分气候研究》文中认为选取江淮地区夏季出现大面积洪涝年份(1980,1991年)与大面积干旱年份(1978,1985年),利用我国126个探空站每日两次的探空资料及江淮地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从地面到高空100hPa共11层的逐层和整层大气的水汽输送方向、水汽输送量和水汽通量散度,探讨了大气中的水分传输特征;同时计算了江淮地区地面的降水量、蒸发量和地面余水量,分析了地面的水分收支和水分盈亏。从而较全面地揭示了江淮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年份水分气候的特征与差异,对江淮地区旱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和成灾规律进行了物理分析。

张丁玲[3](2013)在《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影响了青藏高原上水资源的分配和变化。而空中水汽和云是高原陆地水资源的源、水循环中的活跃因子和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变量,了解其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对深入探讨高原水资源的变化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以高原气候变化为出发点,从降水、蒸发、水汽、云、积雪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了高原水资源的特征及变化,着重分析了空中水资源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结合高原水资源各个分量的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对高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陆地水资源在不断流失,流失的主要途径有两个:(1)气温升高蒸发增强,水资源从空中流失;(2)气温升高使得冰雪融水增加,水资源从陆地上流失;且水资源的空中流失比陆地流失表现的更为明显。此外,大自然虽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否能延缓高原水资源的流失还不容乐观。高原气候变化使得水资源流失,其各分量的时空变化具体表现如下:高原平均气温在时间演变上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段:两个相对低温时段(1901-1940,1960-1985)和两个相对高温时段(1940-1960,1985-2011)。平均气温呈现先缓慢增加、后缓慢减小、再快速增加的趋势,整体表现为增温趋势,增温速率约为0.8℃/100a。气温的区域变化则表现为西北部增温强、东南部增温弱。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相似,且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比最高气温快,使得日较差的年平均时间序列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三种气温对海拔高度都有依赖性,最低气温依赖度最高。高原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变化表现为,从1901-2011年,高原降水增加区域是减少区域的近2倍,但增加的速率却没有减少速率高,喜马拉雅山区域降水减少最明显,其减少速率大于-3mm/a。就整体而言,平均降水随时间呈现弱的增加的趋势。从1965-2011年,高原大部分区域蒸发皿蒸发量都为减小趋势,符合“蒸发互补”理论,并由经验公式所得高原实际蒸发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现象。自80年代高原明显增温以来,实际蒸发增加趋势也明显增强,而降水和蒸发的差值表现为弱的减小趋势。高原680-310hPa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高原东南角,约10mm;其次是沿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及高原南侧,约5-7mm;最小值在高原中部。高原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多,其次是秋季、春季,冬季最小。1984-2009年,在680-310hPa层,高原大气可降水量相比亚洲其他区域增加趋势明显,从其中心到四周增幅依次减弱,中部可降水量增速最快,最大值达2.4mm/10a,近十年增加了约平均值的1/2,与高原中部降水增加边缘季风区降水减少相一致。虽然高原大气可降水量增加,但高原反而变干,增加的水汽并没有储存,使得水资源从空中流失,高原快速增温引起实际蒸发增强是最可能的原因。1984-2009年,总云量的年平均在高原西北部帕米尔高原区域、高原东南部以及高原的东侧为高值中心,总云量的季节分布与高原地形及水汽输送有很大关系。高原上云的辐射强迫始终为负值,从西部到东部逐步增强。高原总云量整体为减少趋势,白天,卷云几乎覆盖整个高原,且变化最强烈,表现为明显的减小趋势,其次是深对流云,分布在高原的西北部和东南大部,呈明显增加趋势,深对流云的增加使降水增加的概率增大,是对水资源从空中流失的一种微调节。云总的光学厚度、云水路径及云顶气温均成增加趋势,云顶温度的减少和高云的减少相一致。这些云特性的变化,对区域气候是一种负反馈。高原上的积雪1978.10-1987.8期间呈缓慢的增长趋势,1987.7-2008.6期间呈平缓的减少趋势,从2000.3到2012.3没有明显的变化。就区域变化而言,高原上积雪表现为增加趋势和减小趋势并存。高原上冰川自1980s以来呈现全面退缩的状态,且退缩速率在逐渐加剧,气温升高是唯一能够合理解释该现象的因素。降水是影响高原外流径流的主要因素。高原外流径流量并没有随着气温的增加而增加,可能是由于流域内气温的升高导致了蒸发增加抵消了降水增加的水文效应所致,而部分流域春季径流却有增加的趋势,由气温升高引起冰雪融水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也是水资源流失的另一途径。就目前高原气候变化的情况来看,高原仍然处在一个升温的状态,在未来的几年内没有明显的转向迹象,高原水资源依然会不断流失。应对高原水资源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有效合理规划现有的水资源,并努力以人力影响空中水资源时空分配以延缓流失。在影响高原空中水汽资源的诸多因子中,蒸发在其中占很重要的作用,气温、日照时数、风速均对高原上的蒸发有显着影响,且影响因子排序为:气温>风速>日照时数。此外,高原春夏季沙尘气溶胶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且它和降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是对高原水资源空中流失的又一微调节。

廖荣伟[4](2011)在《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NECP/NCAR1、NECP/NCAR2、ECMWF(ERA40)的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160台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中国757台站夏季(6~8月)月平均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小波分析、奇异值分解(SVD)、M-K检验等统计方法以及相关、合成诊断方法,对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的气候特征,水汽输送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中着重分析了冬季、夏季大气水分收支高低值年(代)对应的水汽输送异常、大气环流异常、冬夏季风强弱、经向风异常和降水异常等问题。运用RegCM3模式对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冬夏大气水分收支高低值年(代)对应的水汽输送、水汽通量散度及降水进行了模拟试验。全文主要结论归纳如下:⑴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多年平均的大气水分收支,年总和与四季均为水分收入。水汽输送在春季和夏季最强,大气水分收入最多,对净收入的贡献最大;秋季和冬季的水汽输送较弱,大气水分收入较少。⑵多年平均的季风湿润区南边界为主要的水汽输入区;西边界全年水汽输入,东边界水汽输出。水汽输送计算得到的大气水分收支年循环在2~10月为水分收入,水汽通量散度和P? E计算得到的大气水分收支在2~9月为水分收入。⑶水汽输送和水汽通量散度计算的大气水分收支垂直分布情况较为接近。四季的大气水分收支垂直分布各不相同,在对流层低层,春季和夏季以水分收入为主,秋季和冬季以水分支出为主;在对流层中上层,四季均以水分收入为主。整个区域在850hPa为水分支出外,其余各层均为水分收入。四季大气水分收支的长期变化趋势明显,在几十年里表现出显着的线性趋势。⑷对年总和及四季大气水分收支时间序列进行M-K检验,揭示了存在的突变现象;通过小波分析,发现上述时间序列的周期表现为2~4年。⑸运用EOF方法对冬、夏季降水场,水汽输送场进行分解,揭示了冬、夏季水汽输送及降水的异常时空分布特征。运用SVD分解,发现冬、夏季经纬向水汽输送与降水的第一对奇异向量场具有同相变化关系。⑹冬季大气水分收支时间序列的高低指数年能够指示季风湿润区经向风的异常变化,还能够指示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和降水的异常变化。高值年,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偏弱,东亚大陆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偏南风。季风湿润区30°N以南有强烈地上升运动,配合南海、孟加拉湾的暖湿水汽输送,可使大气水分收入增多,造成降水异常增加;而低值年则相反。合成的异常水汽输入集中在900~600hPa之间,其中西、南边界为水汽输入区,而东、北边界为水汽输出区。合成的大气水分收入的经向变化占净收入变化的91.3%。合成的异常降水中心量值可达40mm以上,而水分收支年代际变化合成的异常降水中心量值可达30mm以上。冬季的平均流造成季风湿润区水汽辐合,瞬变波造成水汽辐散。高值年季风湿润区的瞬变偏南水汽输送强,南海的瞬变偏南水汽输送弱;低值年则相反。⑺夏季大气水分收支时间序列的高低指数年能够指示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经向风的异常变化,对季风湿润区的降水变率具有指示意义。合成的整层水汽输送在东亚–西太平洋区表现为经向三极子型。不同层次的大气环流异常有利于外部的异常水汽输入,可造成大气中的水分增多,降水增加。降水的差异由经向水分收入与支出的变化造成,纬向的收支变化对此差异贡献只有经向的1/4。⑻夏季高值年代,东亚夏季风偏弱,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亚洲热低压偏弱,对流层低层为异常气旋式辐合,异常偏南风盛行,外界有较多水汽输入,上升运动强烈,有利于降水的产生;低值年代则相反。合成的边界水汽异常输入输出主要集中在900~500hPa之间。高值年代,5月以前的降水偏少,对应经纬向水汽输送负异常,6~8月偏多,对应经纬向水汽输送正异常,10月以后经纬向水汽输送正异常,降水负异常;低值年代则相反。⑼夏季瞬变水汽通量高值区较冬季北抬,瞬变波造成水汽辐散。夏季高值年代季风湿润区的瞬变偏南水汽输送强,南海的偏西水汽输送强。根据NECP1、NECP2、ERA-40资料得出的大气水分收支时间序列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水汽输送、水汽通量散度的合成场上分布形式较为一致。⑽RegCM3模式对于冬、夏季季风湿润区降水的分布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SWT2模拟结果的水汽输送场比SWT1与再分析资料结果相似性更好,揭示了夏季更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可能是影响大气环流发生异常的原因之一。

陆渝蓉,高国栋,翟盘茂[5](1996)在《江淮地区旱涝时期大气潜热能和大气感热能的计算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旱涝灾害的发生,追究其形成的物理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和大气系统能量传输异常而导致水、热收支与循环变异所造成.本文选取江淮流域夏季出现洪涝和干旱年份的水、热资料,计算了江淮地区整层大气柱以及从地面到150hPa共分10层的逐层大气的潜热能和感热能,对其的能量含量、能量输送量及能量源、汇(辐合、辐散量)作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比较,探讨了旱涝形成的物理原因.

吴萍[6](2017)在《水汽输送对我国降水变异及大气污染条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水汽输送对我国降水变异和大气污染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我国水汽输送的气候、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其次重点研究了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对降水的影响,以及ElNino年中国东部和西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水汽输送和湿度条件对中国中东部霾天气形成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四季水汽输送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对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产生影响。春季,中国南方地区水汽输送和降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均出现年代际减弱的特征;夏季和秋季水汽输送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年代际减弱的特征,同时,中国东部降水也出现了由"北涝南旱"向"南涝北旱"格局的转变;冬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南方地区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表现为年代际减弱的特征,中国东部降水表现为由北少南多到北多南少的分布。El Nino对中国四季水汽输送的年际变化有比较显着的影响,ElNino当年夏季中国地区水汽输送较弱,秋季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风水汽输送在我国华南地区偏强,次年春季和夏季由西北太平洋向我国输送的水汽分别在华南和长江流域异常偏强。(2)在气候变化下,1961~2015年西北地区年均和四季降水总体呈显着增加趋势,实际蒸散发量和水汽输送也显着增加。西北大部分地区年均和四季降水再循环率表现为显着上升趋势,其中南疆沙漠和青藏高原地区上升速率最大,西北地区内循环显着加强。西北西部地区春季、夏季和秋季局地实际蒸散发量以及外部水汽输送的加强均有利于其降水的增加,但外部水汽输送较局地实际蒸散发量的贡献更大,而西北东部地区由于外部水汽输送的减少速率大于局地实际蒸散发量的增加速率,西北东部地区降水呈减少的趋势。但冬季,由于西北西部和东部地区外部水汽输送和局地实际蒸散发量均加强,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外部水汽输送的贡献相对更大。(3)通过分析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类El Nino事件对中国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发现东部型ElNino事件不仅对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的降水有重要影响,对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的降水异常也有相当的作用。东部型ElNino事件发生的次年夏季,副热带太平洋蒸发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西伸,由于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型的建立,副高西侧的强西南气流将来自太平洋蒸发的大量水汽持续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另外在EAP遥相关型影响下中高纬地区建立了亚洲双阻型环流,其间的低槽冷涡与上游阻高之间的强偏北气流有利于欧亚高纬或北冰洋的水汽持续输送到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净水汽收支均增加,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降水都产生了明显的同步性增多响应,形成了南北两条异常雨带。中部型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副高较常年偏西且偏北,来自太平洋蒸发的大量水汽输送到江淮地区,使其净水汽收支增加和降水偏多。(4)1961~2012年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总体呈现出显着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霾日增多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减弱导致来自西北太平洋偏东风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增强对中东部地区冬季霾日的增加影响显着。同时,由于气候变暖,近地面气温增加引起的江淮和华南冬季相对湿度的减少使得雾-霾转换减弱,这可能也是江淮和华南霾日增多的一个原因。ElNino年冬季,偏南风水汽输送距平为中国东部地区霾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而LaNina年,水汽条件则较弱,不利于霾天气的形成。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持续性霾事件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持续性霾事件的发生和维持有三条主要的水汽输送通道:东南和西南两条长路径水汽输送通道以及偏西风的短路径水汽输送通道。此外,京津冀对流层持续深厚的下沉气流挤压大气边界层致使其厚度降低,使得大量的污染物和水汽聚集在较低的边界层内,有利于霾天气的发生和维持。

周晓霞,丁一汇,王盘兴[7](2008)在《夏季亚洲季风区的水汽输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48—2005年NCEP/NCAR逐日及月平均资料,研究了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亚洲夏季风区不论在纬向和经向输送上,都表现了其独特性。夏季亚洲季风区为强大的水汽汇,东亚大陆和印度季风区均有较强的水汽辐合中心。(2)大部分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下层,主要来自印度季风区,而对于对流层中上层,则以西太平洋和中纬西风带的输送为主。(3)印度季风在5—7月纬向向东的输送加强,东亚季风在6—7月以经向向北的输送加强为主,7月达最强,8到9月季风减弱直至结束。亚洲季风区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对东亚的水汽输送有重要作用,表现为春季最强,中高纬和热带西风输送变化同步,在盛夏达到最大,7月热带西风输送的水汽占三支水汽总输送的80%左右,来自中高纬地区的水汽约占18%。(4)季风爆发后,大量水汽从南半球输送到亚洲季风区。水汽辐合增加最大在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南海地区,中国大陆的水汽主要经南海北边界输入。(5)水汽输送的北进与雨带的北推相一致。水汽输送场的时空分析表明,EOF1和EOF2分别代表强弱季风年的水汽输送特征。EOF1反映了东亚季风区一致的异常向北输送,并且在1970年代末发生了明显减弱。它与华北降水相关密切,表明自1980年代以来东亚季风向北水汽输送的减弱是华北干旱的主要原因。EOF2的主要特征是从1980年代之后,来自东北和西南的异常水汽在长江流域辐合,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增多。相关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化对此起了重要作用。

蔡淼[8](2013)在《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量和水分循环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过程,云水作为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气候变化、天气分析和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对云水的研究,包括云场的三维结构诊断、云水平衡和转化等基本问题,过去的研究很少。本论文利用Cloudsat云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提出了三维云场和云水场的诊断方法,对包括云水在内的大气水分收支和云水资源、降水效率等进行了计算评估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初步结果包括:1、提出了包括水凝物在内的大气水分收支方程,提出了一定时空范围内参与大气水循环的各种水物质总量、降水效率、更新周期等概念和计算公式,提出了云水资源和空中留存云水量的概念。2、为了得到三维云场的分布,利用2007-2008年Cloudsat云检测产品与配套ECWMF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进行统计,得出我国云内外相对湿度判别阈值及其随高度变化,提出了基于再分析资料的三维云场分布监测诊断方法。研究发现,Cloudsat云检测mask值大于20的云区位置与相对湿度高值区有很好的时空对应;不同高度范围的云内相对湿度都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相对湿度100%附近,晴空相对湿度受当地大气环境影响,各地各高度都有差别;云内外累积频率交叉法和TS评分法统计得出的诊断云相对湿度阈值相差10%左右,阈值随高度均先减小后增加。3、基于ECMWF的云相对湿度阈值垂直分布,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全国三维云场的分布进行个例诊断应用,虽然NCEP资料的时空分辨率较粗,其相对湿度诊断的云场分布比较符合实际云降水观测;云区附近的湿度梯度大,相对湿度阈值法诊断的云区总体比较稳定;诊断的云区与上升气流区对应较好,云区和晴空的分布与卫星Tbb观测大致对应,云厚即总云层数与光学厚度和地面降水的分布比较一致;诊断的云垂直分布与地面云观测比较一致,云层密实深厚的区域通常对应着地面降水;单点的云垂直结构随时间演变与当地的雷达和地面云降水观测都比较一致。4、为了得到三维云水场分布,利用2007-2008年Cloudsat云分类和云含水量产品,统计分析了中国云含水量和粒子有效半径的典型值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平均而言,中国地区云液水含量(LWC)在低层均最为丰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平均值小于0.35g/m3;液相粒子有效半径平均值整层都在10μ m左右。云冰水含量(IWC)的平均值小于0.1g/m3,层状云IWC随高度呈增加趋势,对流云IWC随高度先增加后减小两类云中最大的IWC含量分别在中高层和7km高度附近;冰相粒子有效半径(IceRef)的平均值在60-90μm之间。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对流云含水量均大于层状云含水量,LWC从南向北,从东向西减少,而IWC在6km以下从西向东减小,6km以上从南向北减小。5、基于大气水分收支方程和三维云场的诊断识别方法,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卫星和雷达观测及地面降水资料,对不同时空尺度的大气水分收支和降水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全年总降水量约6.58万亿吨,水汽总输入量为22.6万亿吨,全年水汽净输入2.1万亿吨,占总输入量的9%。水凝物总输入量为2万亿吨,全年水凝物净输入两千亿吨。2011年水汽和水凝物的更新周期的分别为11天和15小时,总水物质和水凝物的年降水效率分别为18%和77%,与前人的气候分析结果比较一致。大气水循环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变化特征,由于不同季节的云系发展和覆盖差异,水汽、水凝物和地面降水总量在夏季最为丰沛,冬季最少,水汽和水凝物的更新周期为夏季最短,冬季最长,水汽和水凝物的降水效率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季的水物质循环和转换效率居于冬夏季之间。中国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评估表明,随时段增长,水物质输入(出)量变大,初(终)值所占比率变小;凝结量在水凝物中所占比例很大,不同区域和云系有一定差别;降水日的水物质更新速率比全年平均快。不同空间尺度范围,水凝物的通量与净凝结量相比重要性不同,同时又与研究时段内的降水情况密切相关。对于局地的对流云,水凝物主要来源于研究区域内水汽的凝结。不同降水日,大气水分收支的评估结果有很大差异。6、利用WRF模式对2009年4月18日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AMS方案对本次过程的水汽、水凝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总体较好,与NCEP水汽场、卫星光学厚度及诊断的云场和地面降水实测结果都比较一致,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出云降水的发展和演变。其中,诊断的云区和模式预报云场总是形成于天气系统附近,并随着天气系统发展移动,云中雪花和霰等大粒子含量更为丰沛,小云粒子和冰晶含量较少。后期可细致分析此次降水过程中的大气水平衡及水分收支转换和云水资源量。

赵瑞霞[9](2004)在《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流域,支撑着中国人口最密集地区的水分和能量资源。它们地处东亚季风区,水分收支和循环同时受热带、副热带以及高纬系统的影响,时空分布和变化具有十分复杂的特征。然而,在流域尺度上对两闭合流域水分收支和循环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大气分支。本论文对长江、黄河流域水分收支和循环的气候特征、年际变化以及年代际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使用实测资料分析了流域水分收支的季节循环、年际变化以及线性趋势变化特征,并据此全面评估了NCEP/NCAR再分析资料(NRA)在两流域水分平衡的闭合性及对两流域水分循环的描述能力; 之后利用NRA细致刻画了两流域边界水汽通道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循环,以及各月份平均流和瞬变波水汽输送对两流域水汽收支的作用及影响机制; 同时深入研究了两流域水分收支丰枯年所对应的大尺度异常水汽输送环流,以及流域边界异常水汽通量的垂直分布,并考证了平均流和瞬变波输送对于两流域水汽收支年际变化的贡献; 最后探索了两流域水分收支和循环初春季节推进过程年代际突变现象的机理。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1.在两流域的实测水分收支中,长江流域水分收支各要素比黄河流域大很多,长江流域蒸发与径流基本接近,而黄河流域蒸发为径流的4倍多。一般长江流域水分收支比黄河流域超前一个月达到年最大量,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绝对幅度均大于黄河流域,但相对幅度则小于黄河流域。两流域水分收支中的显着线性趋势变化主要有:长江流域降水在1、6、7月显着增长,5月显着减少; 黄河流域降水6月显着增加,8、9、11月显着减少,年平均降水也显着减少,其流量在6月显着增加,在8、11、12月显着减少。2. NRA中长江、黄河流域水分平衡的“余项”量值很大,存在比较明显的季节循环、年际甚至趋势变化,对NRA描述两流域水分循环能力造成一定影响。量值上,NRA中两流域的大气含水量以及长江流域的水汽辐合比实测偏小,黄河流域的水汽辐合与实测比较接近,其它要素均大于实测。季节循环方面,除黄河流域径流外,NRA中两流域各要素均与实测十分接近; 除长江流域年平均蒸发外,NRA可以较好地反映两流域水分收支中大部分要素的年际变化。就线性趋势变化而言,对于两流域水分收支中实际存在的显着线性趋势变化,在NRA中大部分可以得到反映,只有6月份长江流域实测降水以及黄河流域实测降水和径流的显着

梁宏[10](2012)在《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变化和对辐射影响的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基于多源大气水汽资料(地基GPS、探空和数值模式输出),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及大气辐射模式,探讨了青藏高原(简称高原,下同)大气水汽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辐射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10多年(1999~2010)拉萨探空(RS)观测的大气水汽总量(PW)比地基GPS观测的结果(GPSPW)明显偏小,偏小程度随使用不同的探空仪而异,新型探空仪(GTS-1)的探测偏差明显小于旧型探空仪(GZZ-2)的探测偏差。分析发现PW偏差(RSPW-GPSPW)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太阳辐射加热以及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是造成PW偏差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原因。据此提出了PW偏差的订正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订正效果。(2)近35年(1976~2010年)高原PW和大气平均温度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大气增温是PW增加的重要因素。在高原夏季风活跃期(4月上旬~10下旬)PW具有4~14天和60~90天的显着变化周期。夏季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季风区和季风边缘区PW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符合幂函数规律。高原PW具有显着日变化特征,该特征随站点海拔高度、地形和局地气候特点的不同而异。(3)基于降水临界理论,建立了PW和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式。在高原大气增温和增湿的背景下,极端降水发生频率增加。(4)高原地区ECMWF分析资料的PW与GPSPW基本一致,JRA-25分析资料的PW在夏季略偏小。NCEP和Met-Office分析资料的PW夏季明显偏小,这些大气水汽估算误差对高原长短波辐射模拟均有重要影响。(5)高原大气水汽、臭氧、气溶胶和云对太阳辐射直接影响呈显着季节变化特征。水汽对太阳辐射吸收月平均值约9~95W/m2,约占太阳总辐射2%~13%。臭氧对太阳辐射吸收月平均值约8~12W/m2,约占太阳总辐射1.5%~1.8%。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直接影响为春夏季较强,秋冬季较弱。高原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年平均值约-13.7-10.1W/m2。云对地表短波辐射强迫年平均值约70~140W/m2,其大小与站点所处区域的气候特征有关。高原大气水汽、臭氧和云对向下长波辐射的影响也呈显着季节变化特征。大气水汽向下发射的长波辐射约10~78W/m2,约占地表向下长波辐射6.0%~25.0%。臭氧向下发射的长波辐射约1.6~2.0W/m2,约占地表向下长波辐射0.6%~1.0%。云对向下长波辐射影响的年平均值约20~40W/m2。近35年高原夏季水汽增加对太阳总辐射、净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影响分别为-1.16±0.40、-0.93±0.32和1.28W m-2/10a。年平均水汽增加对太阳总辐射、净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影响分别为-0.57±0.18、-0.45±0.14和0.65W m-2/10a。

二、中国大气中的水汽平均输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大气中的水汽平均输送(论文提纲范文)

(3)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变化研究进展
        1.3.1 陆地高原水资源的研究进展
        1.3.2 空中水资源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重点
        1.4.2 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区气温的变化特征
    2.1 引言
    2.2 资料介绍
    2.3 青藏高原气温的分布特征
        2.3.1 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
        2.3.2 最高、最低气温的分布特征
    2.4 青藏高原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2.4.1 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
        2.4.2 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
        2.4.3 不同高度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蒸发的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3 青藏高原降水的变化特征
        3.3.1 降水地理分布及季节变化
        3.3.2 年平均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3.4 青藏高原蒸发的变化特征
        3.4.1 蒸发皿蒸发能力的地理分布及年变化
        3.4.2 蒸发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青藏高原空中水汽资源的变化特征
    4.1 引言
    4.2 资料介绍
    4.3 青藏高原空中水汽的基本特征
    4.4 青藏高原空中水汽的时空变化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地区云的特征及其时空变化
    5.1 引言
    5.2 资料介绍
    5.3 青藏高原云的基本特征
        5.3.1 高原地区云的空间分布
        5.3.2 高原地区云的辖射特性
    5.4 青藏高原云的时空变化特征
        5.4.1 不同种类云的时空变化
        5.4.2 其它云参数的时空变化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径流的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资料介绍
    6.3 青藏高原地区积雪的变化
        6.3.1 积雪深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6.3.2 雪盖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6.4 青藏高原地区冰川的变化
        6.4.1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的分布
        6.4.2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的进退变化
    6.5 青藏高原地区径流的变化
        6.5.1 青藏高原水系的分布
        6.5.2 青藏高原外流水系变化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的变化机理讨论
    7.1 引言
    7.2 资料介绍
    7.3 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变化的影响机理初探
    7.4 青藏高原影响空中水资源的因素讨论
    7.5 青藏高原沙尘气溶胶和降水的相关性讨论
    7.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果
    8.2 本文的创新性
    8.3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2.1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的划分依据
        2.2 关于季风区大气水分循环气候特征的研究回顾
        2.3 关于季风区夏季水分循环的研究回顾
        2.4 关于季风区冬季水分循环的研究回顾
        2.5 关于季风区水分循环、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研究回顾
        2.6 关于季风区区域气候数值模拟的研究回顾
    3 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4 论文研究目的及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案
    1 所用资料
        1.1 本文所用资料
        1.2 资料说明
    2 理论原理及计算过程
    3 本文所用的主要统计方法
        3.1 相关系数及显着性检验
        3.2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
        3.3 小波分析
        3.4 奇异值分解(SVD)方法
    4 模式简介
        4.1 模式发展历程
        4.2 模式应用
        4.3 模式试验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50 年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的气候特征
    引言
    1 不同季节水汽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特征
    2 不同季节大气水分收支的时间变化特征
        2.1 不同方法计算大气水分收支时间序列的比较
        2.2 用M-K检验方法分析大气水分收支的时间序列
        2.3 用Matlab小波方法分析大气水分收支的时间序列
    3 不同季节多年平均的大气水分收支
    4 大气水分收支的垂直分布特征
        4.1 大气水分收支垂直分布的时间变化
        4.2 多年平均的大气水分收支垂直分布
    5 大气水分收支的年循环特征
        5.1 经向、纬向的水汽输送及大气水分收支
        5.2 经向、纬向水汽输送通道
    6 边界水汽输送的垂直分布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水汽输送及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
    引言
    1 降水和水汽输送的EOF分析
        1.1 冬季降水和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
        1.2 夏季降水和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
    2 降水和水汽输送的SVD分析
        2.1 冬季降水和水汽输送的SVD分析
        2.2 夏季降水和水汽输送的SVD分析
    3 大气水分收支与降水、水汽输送的关系
        3.1 冬季大气水分收支与降水、水汽输送EOF主模态的关系
        3.2 夏季大气水分收支与降水、水汽输送EOF主模态的关系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冬季大气水分收支的气候特征
    引言
    1 冬季大气水分收支的时间变化
        1.1 经纬向大气水分收支时间序列
        1.2 冬季大气水分收支的年际变化
    2 冬季大气水分收支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2.1 水汽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分布
        2.2 表面气压、表面风场及表面温度分布
        2.3 对流层大气环流异常
        2.4 边界水汽输送分布
        2.5 与降水的关系
        2.6 总水汽输送及通量散度
        2.7 瞬变水汽输送及通量散度
    3 冬季大气水分收支的年代际变化与水汽输送、降水的关系
    4 冬季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1 冬季降水的模拟
        4.2 冬季水汽输送、水汽通量散度的模拟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夏季大气水分收支的气候特征
    引言
    1 夏季大气水分收支的时间变化
        1.1 经纬向大气水分收支时间序列
        1.2 夏季大气水分收支的年际变化
    2 夏季大气水分收支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2.1 高低值年合成的水汽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分布
        2.2 对流层大气环流异常分布
        2.3 高低值年对应的降水异常
    3 夏季大气水分收支的年代际变化与水汽输送、降水的关系
        3.1 夏季大气水分收支年代际变化分析
        3.2 水汽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分布
        3.3 表面气压、表面风场及表面气温分布
        3.4 对流层大气环流异常
        3.5 边界水汽输送分布
        3.6 与降水的关系
        3.7 与经纬向水汽输送、降水年循环的关系
        3.8 总水汽输送及通量散度
        3.9 瞬变水汽输送及通量散度
    4 NCEP2 与ERA-40 夏季资料结果分析
        4.1 三种资料分析夏季大气水分收支的年代际变化
        4.2 夏季水汽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
    5 夏季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1 夏季降水的模拟
        5.2 夏季水汽输送、水汽通量散度的模拟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全文主要结论
    2 讨论和展望
        2.1 论文的创新性
        2.2 有待研究的问题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6)水汽输送对我国降水变异及大气污染条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汽输送特征的研究进展
    1.2 水汽输送对中国降水变化影响的研究
        1.2.1 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1.2.2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降水的影响
    1.3 水汽输送对中国大气污染影响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5 特色和创新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数据资料及来源
    2.2 理论原理及计算方法
    2.3 统计方法介绍
第三章 中国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3 平均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特征
    3.4 平均水汽收支的季节变化特征
    3.5 中国水汽输送的变率特征
        3.5.1 年代际变化特征
        3.5.2 年际变化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3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特征
        4.3.1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4.3.2 降水长期变化特征
        4.3.3 降水空间变化趋势特征
    4.4 西北地区实际蒸散发变化特征
        4.4.1 实际蒸散发空间分布特征
        4.4.2 实际蒸散发长期变化特征
        4.4.3 实际蒸散发空间变化趋势特征
    4.5 水汽输送变化特征
    4.6 降水再循环率变化特征
    4.7 小结
第五章 El Nino年中国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3 El Nino事件对中国夏季水汽输送与降水的影响
    5.4 El Nino事件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可能物理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水汽输送对中国中东部霾污染形成的影响
    6.1 引言
    6.2 资料和方法
    6.3 水汽输送及大气湿度对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形成的影响
        6.3.1 水汽输送长期变化对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的影响
        6.3.2 相对湿度长期变化对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的影响
    6.4 ENSO循环水汽输送异常与中国霾天气形成的关系
    6.5 京津冀持续性霾事件发生的水汽输送特征与动力学机理分析
        6.5.1 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6.5.2 动力机制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结果讨论和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夏季亚洲季风区的水汽输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资料和计算方法
    (1) 水汽通量的计算 (丁一汇, 2005)
    (2) 垂直积分的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
    (3) 水汽通量的流函数和势函数的计算 (丁一汇, 1989;周天军等, 1999)
3 亚洲季风区的水汽输送特征
    3.1 纬向平均的水汽通量特征
    3.2 水汽源汇分布及水汽输送通量
    3.3 不同高度层水汽输送通量的分布
    3.4 水汽输送的逐月变化以及不同纬度纬向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
4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水汽输送与收支的变化
5 水汽输送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5.1 水汽输送与中国东部雨带的进退
    5.2 水汽通量场的时空特征
    5.3 水汽通量场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6 结 论

(8)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的相关概念
        1.2.2 水循环的研究
        1.2.3 水汽的研究
        1.2.4 降水效率的研究
        1.2.5 水分收支和降水效率的模拟研究
    1.3 存在问题和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大气水分收支和云水资源相关的基本概念
    2.1 大气水物质的相关概念
    2.2 水物质变化方程
        2.2.1 水汽Q_v变化方程
        2.2.2 水凝物Q_h变化方程
        2.2.3 水物质Q_m变化方程
    2.3 大气水分收支方程和分析评估量
    2.4 云水资源的相关概念、定义和计算
第3章 研究方法和资料介绍
    3.1 大气水物质的监测方法
    3.2 资料介绍
        3.2.1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3.2.2 Cloudsat卫星数据及相关产品
        3.2.3 卫星融合降水产品
    3.3 模式介绍
        3.3.1 WRF模式介绍
        3.3.2 CAMS云方案简介
    3.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4章 三维云场分布监测诊断方法的研究
    4.1 引言
    4.2 Cloudsat观测的云场同相对湿度关系的研究
        4.2.1 资料和方法
        4.2.2 云场和相对湿度的时空对应
        4.2.3 云内外相对湿度的频率分布图
        4.2.4 云出现概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4.3 诊断云区的相对湿度阈值
        4.3.1 累积频率交叉法确定云相对湿度阈值
        4.3.2 TS评分法确定云相对湿度阈值
        4.3.3 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阈值与L波段探空阈值比较
    4.4 云区相对湿度阈值的空间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云场监测诊断的个例应用和检验
    5.1 天气系统
    5.2 云场水平分布的检验
    5.3 云场垂直分布的检验
    5.4 单点云场垂直结构的时间演变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维云水场和云粒子场的观测诊断研究
    6.1 引言
    6.2 资料和方法介绍
    6.3 我国不同云含水量的分布特征
        6.3.1 平均云含水量的垂直廓线
        6.3.2 云含水量的频率-高度分布特征
    6.4 我国不同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分布特征
        6.4.1 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垂直廓线
        6.4.2 云粒子有效半径的频数-高度分布特征
    6.5 不同区域云含水量的分布特征
        6.5.1 不同区域云中含水量垂直分布
        6.5.2 不同区域云含水量的频数-高度分布特征
    6.6 不同区域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分布特征
        6.6.1 不同区域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垂直分布
        6.6.2 不同区域粒子有效半径的频数-高度分布特征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气水分收支和云水资源评估试验
    7.1 全国范围云水资源监测评估
        7.1.1 资料和计算方法
        7.1.2 中国大气水分收支和云水资源的全年评估结果
        7.1.3 中国大气水分收支和云水资源评估的逐月变化特征
        7.1.4 中国大气水分收支和云水资源评估的逐日变化特征
        7.1.5 不同降水过程的云水资源评估
    7.2 区域过程评估
        7.2.1 华北区域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评估
        7.2.2 华南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评估
    7.3 不同时空尺度对大气水平衡和云水资源评估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典型过程的水分收支和云水资源模拟研究
    8.1 水汽场的模拟与检验
        8.1.1 柱水汽量的分布
        8.1.2 水汽通量的分布
    8.2 水凝物场的模拟和检验
        8.2.1 模拟云场与光学厚度的对比
        8.2.2 模拟云场与NCEP诊断云场的对比
        8.2.3 云场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8.3 降水场的模拟和检验
    8.4 水汽和水凝物的瞬时变化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讨论与展望
    9.1 总结
    9.2 讨论
    9.3 本文创新点
    9.4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GEWEX 研究项目及研究现状简介
    1.2 关于亚洲季风区及长江、黄河流域水分收支与循环研究的回顾与综述
        1.2.1 关于亚洲季风区大气水分循环气候特征的研究回顾
        1.2.2 关于东亚季风区长江和黄河流域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年际变化的研究回顾
        1.2.3 关于东亚季风区长江和黄河流域水分收支与循环年代际变化的研究回顾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平衡及NCEP/NCAR 再分析资料评估
    2.1 引言
    2.2 资料及计算分析过程说明
        2.2.1 资料来源
        2.2.2 理论原理及计算分析过程
    2.3 长江流域水分平衡以及NRA 对它的描述能力
        2.3.1 NRA 中长江流域的水分平衡及其余项
        2.3.2 降水
        2.3.3 径流
        2.3.4 蒸发
        2.3.5 水汽辐合
        2.3.6 大气含水量
        2.3.7 本节小结
    2.4 黄河流域的水分平衡及NRA 对它的描述能力
        2.4.1 NRA 中黄河流域的水分平衡及其余项
        2.4.2 降水
        2.4.3 径流
        2.4.4 蒸发
        2.4.5 水汽辐合
        2.4.6 大气含水量
        2.4.7 本节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黄河流域大气水分循环的气候特征
    3.1 引言
    3.2 数据计算及处理过程说明
    3.3 亚洲季风区水分循环大气分支的气候状况
        3.3.1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分布特征
        3.3.2 大气中水汽输送通量的分布特征(经、纬向及垂直输送)
        3.3.3 大气中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特征
    3.4 平均流及瞬变波输送在长江、黄河流域水分循环中的作用
        3.4.1 平均流及瞬变波输送造成的长江、黄河流域的水汽辐合及其季节循环
        3.4.2 平均流水汽输送场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循环及其对长江、黄河流域水汽收支的影响机制
        3.4.3 瞬变波水汽输送场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循环及其对长江、黄河流域水汽收支的影响机制
    3.5 长江流域边界水汽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循环
        3.5.1 长江流域各边界的总水汽收支及其季节变化
        3.5.2 西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5.3 东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5.4 南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5.5 北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6 黄河流域各边界水汽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循环
        3.6.1 黄河流域各边界的总水汽收支及其季节变化
        3.6.2 西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6.3 东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6.4 南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6.5 北边界水汽输送通道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尺度水汽输送和环流异常与长江、黄河流域水分收支的年际变化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说明
    4.3 长江、黄河流域水汽收支的年际变化及平均流、瞬变波输送的贡献
        4.3.1 长江、黄河流域水汽收支年际变化周期和幅度
        4.3.2 平均流和瞬变波输送对长江、黄河流域水汽收入年际变化的贡献
    4.4 长江流域水汽收支丰枯对应的大尺度水汽输送环流异常
        4.4.1 5 月份
        4.4.2 6 月份
        4.4.3 7 月份
        4.4.4 8 月份
        4.4.5 9 月份
    4.5 黄河流域水汽收支丰枯对应的大尺度水汽输送环流异常
        4.5.1 5 月份
        4.5.2 6 月份
        4.5.3 7 月份
        4.5.4 8 月份
        4.5.5 9 月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初春季节推进过程中长江、黄河流域水分收支和循环的年代际突变
    5.1 引言
    5.2 初春季节推进过程中长江流域水分收支的年代际变化
    5.3 初春季节推进进程中黄河流域水分收支的年代际突变
    5.4 初春季节推进过程中东亚大气水分循环的年代际突变
    5.5 初春季节推进进程中东亚和西太平洋环流系统的年代际变化
        5.5.1 NRA 中东亚和西太平洋环流系统的年代际变化
        5.5.2 ERA 中东亚和西太平洋环流系统初春季节推进进程的年代际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6.1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总结
        6.1.1 实测资料中流域的水分收支
        6.1.2 NRA 在描述两流域水分循环中的可用性
        6.1.3 长江、黄河流域大气水分循环的气候特征
        6.1.4 大尺度水汽输送和环流异常与长江、黄河流域水分收支的年际变化
        6.1.5 初春季节推进过程中长江、黄河流域水分收支和循环的年代际突变
    6.2 讨论和展望
        6.2.1 论文的创新性
        6.2.2 有待研究的问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变化和对辐射影响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水汽的涵义和特性
        1.1.2 大气水汽在地球各圈层中的运作和功能
    1.2 我国大气水汽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2.1 中国大陆尺度水汽收支
        1.2.2 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水分循环及其影响
    1.3 大气水汽探测的主要方法及其评述
        1.3.1 无线电探空
        1.3.2 GPS 遥感
        1.3.3 微波辐射计
        1.3.4 卫星遥感
        1.3.5 其他探测手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关于大气水汽观测的几种方法比较
        1.4.2 我国大气水汽变化特征的有关研究
        1.4.3 基于 GPS 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检验卫星遥感和再分析资料的研究现状
        1.4.4 基于地基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订正数值模式初始湿度场的研究现状
        1.4.5 大气水汽对辐射影响的研究现状
    1.5 现有研究的不足
    1.6 本文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重点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1.7 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主要研究方法
    2.1 探空大气水汽总量计算方法
    2.2 大气平均温度
    2.3 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
    2.4 数值模式
        2.4.1 大气辐射传输模式SES224
        2.4.2 大气辐射经验参数化方案 SUNFLUX
    2.5 大气水汽廓线订正方法
    2.6 谐波分析方法
    2.7 线性趋势估计方法
        2.7.1 Kendall-Thail 线性趋势估计方法
        2.7.2 显着性检验
    2.8 其他统计方法
        2.8.1 标准偏差和标准误差
        2.8.2 误差统计方法
    2.9 对流有效位能计算方法
    2.10 伯努利概型
    2.11 标准正态均一性检验
    2.12 其他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地基 GPS 遥感的青藏高原大气水汽观测及反演
    3.1 青藏高原地基 GPS 大气水汽观测
    3.2 地基 GPS 大气水汽反演方法
    3.3 地基 GPS 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精度
    3.4 小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青藏高原探空大气水汽偏差及订正方法研究
    4.1 资料和方法
        4.1.1 测站位置及探测仪器
        4.1.2 地基 GPS 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资料
        4.1.3 探空及其它气象资料
    4.2 结果分析
        4.2.1 探空大气水汽总量偏差的变化特征
        4.2.2 探空大气水汽总量偏差的原因
        4.2.3 探空仪器测量误差的影响因子
        4.2.4 探空大气水汽总量误差订正
    4.3 小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5.1 资料和方法
    5.2 大气水汽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
        5.2.1 标准正态均一性检验
        5.2.2 近 35 年大气水汽总量变化趋势特征
        5.2.3 大气水汽总量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
        5.2.4 气温季节变化对大气水汽的影响
    5.3 大气水汽总量日变化特征
        5.3.1 拉萨河谷大气水汽总量日变化特征
        5.3.2 祁连山区大气水汽总量日变化特征
        5.3.3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总量日变化特征
        5.3.4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日变化机制概念模型
    5.4 大气水汽总量短期变化与降水的关系
        5.4.1 大气水汽总量和降水的自相关时间尺度分析
        5.4.2 降水随大气水汽总量变化的特征
        5.4.3 降水过程的合成分析
        5.4.4 降水的转换概率
        5.4.5 大气水汽总量快速增加时段降水过程的合成分析
        5.4.6 降水临界理论的验证
    5.5 小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青藏高原数值模式输出水汽资料误差及其对辐射模拟的影响
    6.1 资料
        6.1.1 地基 GPS 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资料
        6.1.2 数值模式输出的水汽资料
        6.1.3 辐射资料
        6.1.4 气溶胶和臭氧资料
        6.1.5 L 波段探空资料
    6.2 数值模式和方法
        6.2.1 基于分析资料的大气水汽总量计算方法
        6.2.2 大气辐射传输模式 SES2
        6.2.3 水汽廓线订正方法
    6.3 结果分析
        6.3.1 再分析资料的大气水汽总量偏差的空间分布特征
        6.3.2 分析资料大气水汽总量偏差的时间变化特征
        6.3.3 分析资料大气水汽总量误差对大气辐射模拟的影响
    6.4 小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大气水汽等要素对青藏高原地表辐射的影响
    7.1 资料和方法
        7.1.1 资料
        7.1.2 辐射参数化方案
        7.1.3 大气平均温度经验公式
        7.1.4 Angstrom 方程
        7.1.5 误差统计方法
    7.2 结果分析
        7.2.1 地表反照率的季节变化
        7.2.2 SUNFLXU 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
        7.2.3 短波辐射模拟
        7.2.4 长波辐射模拟
        7.2.5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年际变化对地表辐射的影响
    7.3 小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8.3 本论文的创新点
    8.4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国大气中的水汽平均输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气中的水汽平均输送[J]. 陆渝蓉,高国栋. 高原气象, 1983(04)
  • [2]江淮地区旱涝灾害年份的水分气候研究[J]. 陆渝蓉,高国栋,朱超群,翟盘茂. 地球物理学报, 1996(03)
  • [3]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D]. 张丁玲. 兰州大学, 2013(10)
  • [4]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D]. 廖荣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10)
  • [5]江淮地区旱涝时期大气潜热能和大气感热能的计算与比较[J]. 陆渝蓉,高国栋,翟盘茂. 地球物理学报, 1996(05)
  • [6]水汽输送对我国降水变异及大气污染条件的影响[D]. 吴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7(09)
  • [7]夏季亚洲季风区的水汽输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J]. 周晓霞,丁一汇,王盘兴. 气象学报, 2008(01)
  • [8]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评估研究[D]. 蔡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1)
  • [9]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D]. 赵瑞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4(11)
  • [10]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变化和对辐射影响的模拟[D]. 梁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2(09)

标签:;  ;  

中国大气中水汽的平均输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