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论文文献综述)
李少英[1](2008)在《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筛选性能优良且对机体有益的耐药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扩大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应用范围,本研究采用乳酸菌鉴别培养基和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从呼和浩特地区两个牧场25头乳犊牛粪便中分离到49株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细菌,并采用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49株菌对所选12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性,其中,49株菌全部对甲硝唑耐药;45株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37株菌对喹喏酮类耐药;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红霉素类的耐药菌株分别为:10株、10株和19株。对其中7株耐药性较强的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证明7株菌为:3株植物乳杆菌、2株链双歧杆菌、2株豚双歧杆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及杯碟法对这7株耐药菌进一步进行试验后发现,7株菌对12种抗菌药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除1株菌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均有耐药性;2株豚双歧杆菌中除1株菌对氯霉素中度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均有耐药性;2株链双歧杆菌除对四环素中度敏感、其中1株对氨苄西林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均有耐药性。试验菌株均对甲硝唑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耐性。在对7株菌进行喹喏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时发现,采用琼脂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其质粒,7株菌内均未提取出质粒;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用2,4-二硝基酚作为抑制剂证明6株菌内存在药物主动外排系统;采用PCR技术和gyrA的QRDR序列分析表明,试验菌株有DNA旋转酶gyrA基因的突变。结论:从未使用过抗菌药的乳犊牛粪便中分离到49株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属的菌株,这些菌株对12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达到100%;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达87.8%以上;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红霉素类的耐药率在20.4%-38.8%之间;对喹喏酮类的耐药率在70%以上。对喹喏酮类药物产生耐药与质粒介导无关,而与其存在主动外排系统以及DNA旋转酶gyrA基因突变有关。
唐炯,程强,孙文霞[2](2016)在《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综述一类新型母核上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的药效学/药动学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30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目前,全球已上市三种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为新型广谱喹诺酮类抗菌药,保持了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同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也明显增强,且由于不含氟元素,其安全性更高,更少引起过敏反应和光毒性。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临床上使用的一类十分重要的抗菌药,新型无氟喹诺酮抗菌药在全球面临耐药菌的威胁下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王淑霞[3](2020)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评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以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临床资料,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给药途径与药物使用类别,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占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处理措施、效果。结果 30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52.5±8.7)岁;生殖泌尿系统疾病11例,胃肠道疾病10例;轻度不良反应12例、中度不良反应8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300例患者中口服给药128例,发生不良反应6例;静脉给药172例,发生不良反应15例。其中左氧氟沙星引发不良反应最少,依诺沙星引发不良反应最多。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不良反应9例(42.9%)、神经系统不良反应6例(28.6%)、变态反应4例(19.0%)、肝脏毒性2例(9.5%)。用药后3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为61.9%,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也随之降低。发生不良反应后, 21例患者中停药观察6例,占比28.57%;给予抗过敏药物8例,占比38.10%;给予解热药物7例,占比33.33%。不良反应症状均显着减轻或治愈。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但是仍需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监管,降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刘明亮,冯连顺,柴芸,郭慧元,肖春玲[4](2010)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结核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结核病与艾滋病的相互结合,使结核病疫情再度上升,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WHO于1996年推荐早期氟喹诺酮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以及对不能耐受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患者使用。经过10余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这类药物的抗结核疗效已获得普遍肯定,但由于广泛使用以及不合理用药,结核分枝杆菌已对该类药物出现耐药性。近年上市的某些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如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其抗结核活性显着增强。研究发现,这2个8-甲氧基氟喹诺酮的体内活性堪与异烟肼(活性最强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媲美,而用莫西沙星替代标准治疗方案中的异烟肼,其疗程可缩短2个月。然而,由于伦理学等原因,这类药物同传统抗结核药物一样也无法进行单药的现代临床试验,因此其抗结核作用的基础研究在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构效关系、药动学性质和临床研究(早期杀菌活性)以及单药和联合给药时的体内外活性等方面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结核作用研究进展。
聂鲁,刘连奇,周辛波[5](2019)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该类药物具有抗菌、抗结核、抗疟疾、抗病毒等多种活性,一直是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一大热点。然而,随着查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临床应用,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也在快速增长。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药动学、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方面信息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屈晓远[6](2018)在《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品种最多、使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不合理使用抗兰药物,会增加细菌的“选择压力”,从而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细菌耐药小仅会增加感染性疾病治疗难度和患者病死率,还会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占用更多医疗资源,给社会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严重负担。随着全球化发展,人员流动加速了耐药菌的传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危害成为了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普遍存在,造成细菌耐药不断发展。全球重点监控的五种多重耐药兰,除了抗万古霉素肠球菌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他各种多重耐药菌发性率均处于全球中高水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政府实施抗菌药物规制政策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规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接连实施一系列政策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规制,并于2005年建立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对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进行监测。但因为药品流通体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支撑体系与供需方在药物利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不足,我国医院依然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和使用强度处于较高水平等问题。2011年,在配合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包,原卫生部在全国二三级医院开展为期3年(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在其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设置了一系列目标,在政策实施一段时期后,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从政策要素及规制实施情况的角度开展系统性分析,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新时期下我国药物应用问题及影响抗兰药物应用规制实施的因素与原因。因此,木研究所探讨的问题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从2011年实施了一系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之后,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实际结果如何,是否达到政策预期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对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政策框架下进行综合系统的探讨,以对问题实现诊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政策实施后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样本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并探讨政策情景因素对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提出科学性的建议。具体的研究目标为:(1)分析国家抗菌药物规制政策实施后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是否达到政策规定目标,明确药物应用问题;(2)构建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3)对样本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政策情景因素对实施效果的影响;(4)提出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的科学性建议。研究方法本论文以高价值政策制定的逻辑思路为基础,以政策制定循环过程的不同阶段作为分析思路,按照总结反馈、明确问题、分析根源机制和提出政策方案的逻辑开展研究。本研究为面上监测数据分析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研究。监测数据是来源于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151所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季度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为2011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将数据按照ATC/DDD方法对抗菌药物进行编码和DDD赋值,最后形成标准化可分析的数据结构形式。典型调查的样本医疗机构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从山东省的6所监测医院中选择2所省级和2所市级三级综合医院共4所医院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调查和定性访谈两部分,机构调查问卷包括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调查表、医院住院患者和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表和医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调查表等。定性研究的开展是在每所三级医院共抽取至少10位关键人物进行访谈,其中医院领导(主管副院长等)1名,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3名,临床医生2名,临床药师1名(如果没有则增加临床医生数量),感染管理部门人员1名,检验科1名,药剂科人员1名。本研究的分析方法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主要使用描述性分析、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分析、简单回归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分析、间断性时间序列分析和DU90%分析。第二个是构建指标体系及开展评价,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改进TOPSIS和加权秩和比法的模糊联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第三个是对访谈资料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采用主题框架法和和PEST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数据的整理分析工具有Excel 2016、SPSS23.0和Statal4.0统计软件。主要研究结果1.政策梳理结果。2001年1月-2016年12月,我国共发布与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相关的政策58部。政策的演变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04年,主要特点是从抗菌药物使用环节入手,规范临床医生.用药行为和居民用药行为。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1月-2010年11月,主要特点足通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和国家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规范抗兰药物应用管理和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第三阶段是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这.阶段的特点是以优化用药结构、解决用药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针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全过程、不同科室和不同职能的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形成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框架,且有了明确的考核指标,并出台了保障性法规,抗菌药物应用符理开始走上了系统化管理之路。第四阶段从2016年开始。特点是抗兰药物的应用管理将由医疗卫生部门及机构为主体的管现控制向政府和社会全方位的管理控制转化,从抗菌药物全方位控制变为重点监控。2.抗菌药物监测数据分析结果。(1)药物品种配置指标。2011-2014年,全国所测医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数从157种降至132种,总降幅为15.92%,年均复和增长率为-3.14%。东北地区降幅最大,为23.77%。山东省监测医院总降幅为40.8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30%。全国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占比较多的药物为广谱青霉素类、青霉索类复方药、第1至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东部地区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品种数最多。山东省使用最多的品种数为广谱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复方药、第1至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所有的监测医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已经达到了政策规制目标。各监测医院的使用强度变化在不同年度间均有显着差异(F=62.64,P<0.01)。部分医院的头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配置品规未达到要求。(2)药物用量和费用指标。全国监测医院药物用量和费用均在政策实施中期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每年第2季度是用量和费用高峰。山东省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从201 1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1季度分别下降了 43.13%和41.06%,后逐渐上升,用量和费用分别上涨了 88.06%和56.67%,每年的第2季度为用药高峰。相较2011年,2014年时全国范围、地区和山东省的窄谱青霉素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下降,青霉素类复方药、第3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酮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占比增多,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和费用占比最多,分别为26.36%与27.52%,碳表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增加幅度最大,用量占比分别增加了 1.80倍和1.62倍,费用占比分别增加了 44.97%和35.21%。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在东部地区监测医院最多,为6.17%和18.85%。相较2011年,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的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均增长。2011-2014年,全国范围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用量占比从80.39%增至85.79%,金额占比从97.62%增至98.37%。东部地区倾向于应用较昂贵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山东省监测医院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用量占和费用占比减少,占比分别为74.56%和96.60%。全国范围内,目录外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变化在政策干预前后没有显着性差异(P=0.264),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占比和费用占比在政策实施后每月显着增加0.696%和0.258%(P=0.000)。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与费用出现显着上升(P<0.01)。特殊使用级药物费用占比在东部地区最高。山东省监测医院从分级管理政策实施后,不再使用目录外药物,政策实施后,山东省监测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每季度显着下降0.528%与0.840%(P<0.01)。2014年时全国医院和山东省监测医院的广谱抗菌药物与窄谱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比值均大于2011年,全国分别为6.84和8.83,山东省分别为4.94和9。(3)使用强度指标。2014年,有70.86%的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未控制在40DDDs/100人天以下,各监测医院的使用强度变化在不同年度间均有显着差异(F=62.64,P<0.01)。西部地区控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控制效果最差。山东省有一半监测医院未控制好使用强度。各地区内部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不同时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全国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品种数之间在2011、2013和2014年均相关(P<0.05)。(4)应用规范指标。全国范围内,进入使用量占比前10的药物主要集中在青霉素类复方药,第一至四代头孢兰素(含复方制剂)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依从国家指南推荐药物的比例平均为74.63%,并且从2012年开始依从性比例逐渐降低。相较2011年,2014年各地区监测医院DU90%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依从性均增加,其中东北地区依从性最低。山东省监测医院每年用量最多的药物类别为头孢菌素类,用量最多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DU90%的药物依从国家指南推荐药物使用的年均为86.57%。3.指标体系构建结果。本研究构建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包括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实施结果等3个1级指标,组织构成、技术支撑体系构成,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物应用及监测管理、门(急)诊处方指标、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标等12个二级指标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联用处方占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住院患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百分比和l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55个三级指标。共咨询19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开展两轮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77和0.775,协调系数分别为0.471和().575。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结果可取。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后,在一级指标屮,实施结果的相对重要性最大,权重为0.3957,其次是制度执行指标,权重为0.3238。4.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评价结果。参与调查的4所三级综合医院在抗菌药物符理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抗菌药物品种配置方面,都已达到政策规范要求。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3所医院临床药师配置人数为3人,1所医院为4人,其工作多为处方点评、参与查房和接受咨询,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中。抗菌药物应用监测重点-处方点评工作,各医院均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所有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指标控制较好,但在住院抗菌药物应用指标方面,3所医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50%以上,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主要给药途径,4所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平均用量占比为88.38%,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整体用量占比(74.56%)。4所医院特殊使用级药物的用量平均占比(13.9%)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平均占比(8.09%)。2016年,4所医院的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占比都较高,平均占比(7.78%)已经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整体占比(5.10%)。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均大于本院的总体平均住院天数。通过使用基于改进TOPSIS和加权秩和比的模糊联合法进行评价,4所医院中过程指标表现最好的D医院最接近最优水平。5.政策情景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目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工作在结构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临床药师不足和现有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重视程度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过程方面,在病原微生物送检、门诊限制用药和处方点评等政策的执行上以及医务人员规制政策认知方面存在问题。结果方面,主要问题为门急诊用药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不好控制的问题。结合访谈提纲运用PEST分析法进行情景分析,发现在政治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药品政策、产业政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的设置,经济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激励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城乡经济发展、抗菌药物行业特点,卫生总费用和药品费用以及医疗保险,社会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居民用药知识和行为,临床医生的认知、社会文化环境和零售药店管理。技术环境方面,影响因素有信息技术应用,抗菌药物研发、基层用药和监督、微生物检测技术,行政部门监管、ASPs项目实施等。结论1.不管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不同地区和山东省,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的目标均未完全达到。在政策实施后,监测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出现减少,但是药物利用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临床上建议谨慎使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复方药、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作为特殊使用级管理的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占比均有所增加。2.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作指导所构建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得到了验证,可以作为评价医疗机构抗菌应用规制情况的依据,以发现规制问题,提高规制效果。3.外部因素影响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因素,在政治维度中,影响抗菌药物规制效果的直接因素是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要素和相关配套政策,经济维度中,医院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影响较大,社会维度中,医患双方是影响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核心,技术维度中,对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两个方面,其中ASPs项目实施情况影响最大。政策建议(1)完善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的系统性。从本研究我们得知,由于病人是流动的,耐药菌也是流动的,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一个级别机构用药管理,在做好本级别机构用药管理的同时,需要兼顾其余机构的用药管理。这就要去我们根据系统整合的观点去完善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将抗菌药物的应用规制管理形成闭环管理。(2)提高政策的可及性。政策的可及性即为政策目标是否包括了所有的问题。从本研究看来,我国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还存在规制政策无法兼顾的问题,在未来的政策完善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可及性。(3)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力度。亟需建立以医院临床药物利用信息决策系统为支撑,各信息系统相互联通,相关机构全覆盖的实时监测平台。其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规制的人才素质。最后是加强对社会药房的管理。(4)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强教育主要针针对患者,增加其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改变其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不良习惯。教育不能仅仅是街边的宣传,而应是山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学校、社会、自媒体等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主要是针对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
吴敏[7](2020)在《术前应用抗菌药对无痛气管镜诊疗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随着舒适化诊疗的发展,无痛气管镜诊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喉罩通气全麻是常用的麻醉方法。无痛气管镜诊疗术前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需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在临床应用中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些副作用的表现及严重程度取决于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类型、相关的器官系统功能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对麻醉医生来说,抗菌药对神经肌肉系统的作用及与各种麻醉药,特别是肌肉松弛药的互相影响,最为临床关注。既往研究已证实许多抗菌药能增强肌松药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大剂量的使用某些抗菌药可以产生肌松增强作用甚至肌肉松弛作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罗库溴铵是临床麻醉常用的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剂,具有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无体内组胺释放、反复给药后无明显蓄积作用等特点。罗库溴铵药效受到年龄、性别、种族、温度、体脂率、肝肾功能、合并疾病、给药方式和复合用药等多个因素影响。在动物和体外实验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同时有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可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然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以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与罗库溴铵相互作用对神经肌肉阻滞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课题设计通过观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神经肌肉阻滞活性,为指导临床麻醉中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纳入择期全麻下气管镜诊疗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Ⅱ或Ⅲ级,BMI20~30 kg∕m2,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未见肝肾功能障碍;无结核病、神经肌肉疾病病史,无肿瘤疾病化疗史,近期未服用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功能药物。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2组(n=30):A组为中青年组(年龄18~64岁),B组为老年组(年龄>64岁)。再根据术前抗菌药用药情况将A、B两组各分为3个亚组(n=10):左氧氟沙星组(Ⅰ组),头孢他啶组(Ⅱ组)和未抗感染治疗组(Ⅲ组)。即分组情况为:中青年左氧氟沙星组(AⅠ组),中青年头孢他啶组(AⅡ组),中青年未抗感染治疗组(AⅢ组),老年左氧氟沙星组(BⅠ组),老年头孢他啶组(BⅡ组),老年未抗感染治疗组(BⅢ组)。Ⅰ组和Ⅱ组患者于术前抗感染治疗≥3 d,抗感染方案分别为:Ⅰ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 g,1次/日,静脉滴注;Ⅱ组注射用头孢他啶3 g,2次/日,静脉注射。患者末次抗菌药用药时间距术前24~30 h。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全麻静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4 mg∕kg。待患者入睡后,采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Organon Teknika公司,荷兰)行拇内收肌肌松监测,前臂腕部尺神经位置粘贴表面电极,远端电极放置于尺侧屈腕肌与桡神经的交叉处,近端电极放置于远端电极的2~3 cm处。加速度换能器的最大平面粘贴在拇指掌侧根部,掌内侧大鱼际粘贴温度传感器,固定前臂并用纱布包裹保温。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OF)模式,设置刺激强度50 m A,频率2 Hz,脉冲宽度0.2 ms,脉冲间距500 ms,刺激间隔12 s。校对TOF第一个颤搐反应的高度稳定在100%±10%作为基础值(Tc),肌松监测仪自动定标持续刺激1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TOF比率≤2时,行喉罩置入术,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6~8 ml/kg,通气频率12-18次/min,吸呼比为1:1-1:2,根据需要调整吸入氧浓度和吸入氧流量,维持PETCO230~45 mm Hg(1mm Hg=0.133 k Pa)。麻醉维持:静脉输注丙泊酚4~8 mg·kg-1·min-1、瑞芬太尼0.2~0.5μg·kg-1·min-1,术中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水平的20%。术中不追加肌松药,术后不给予肌松拮抗药。术中监测的指标包括:(1)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BMI、ASA分级、血钾血钠浓度、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和手术时间;(2)神经肌肉功能监测: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恢复指数;(3)手术期间体动、呛咳、肌松不全、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组患者除年龄有差异外,一般情况各指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相同抗菌药治疗的的分组中,与A组比较,B组起效时间减少,无反应时间、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增加(P<0.05);(3)与AⅢ组比较,AⅠ组起效时间减少,无反应时间、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增加(P<0.05),AⅡ组罗库溴铵药效学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Ⅲ组比较,BⅠ组起效时间减少,无反应时间、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增加(P<0.05),BⅡ组罗库溴铵药效学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Ⅰ组较AⅠ组溴铵药效学各指标变异更显着(P>0.05);(5)6组患者均无体动、呛咳、术中知晓、肌松不全情况发生(P>0.05)。结论(1)年龄是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罗库溴铵药效动力学改变,表现为起效时间减少,无反应时间、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增加;(2)左氧氟沙星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延长罗库溴铵肌松作用,在老年人中作用更显着。
吴立婷[8](2017)在《扬州地区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文中提出大肠杆菌是人医和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感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防治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但是,随着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发展,不仅使抗菌药达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其携带的耐药基因还能够在人和动物之间水平传播,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为了了解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流行状况,本研究对扬州地区宠物源大肠杆菌主要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肠杆菌几种常见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氟苯尼考floR基因的传播机制,旨在为临床控制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扬州地区临床分离获得的226株宠物源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氨基糖苷类药物中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35.84%,其次是庆大霉素(28.32%)、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6.19%);β-内酰胺类药物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72.12%),其次是阿莫西林(59.73%)、头孢喹肟(48.23%)、头孢曲松(44.25%)、头孢噻呋:21.68%,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菌株;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恩诺沙星耐药率为21.68%;多肽类药物硫酸粘杆菌素为23.45%;四环素类中四环素为64.60%,多西环素为36.73%;酰胺醇类中氟苯尼考为59.29%,氯霉素为32.30%;磷霉素仅4.42%,耐药率最低。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达到87.5%,其中耐4种和7种药物最多,分别占总数的12.83%,有两株同时耐13种药物。利用PCR方法对226株宠物源大肠杆菌的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和氟苯尼考floR四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检出率分别为:氨基糖苷类31.42%,β-内酰胺类94.69%,氟喹诺酮类8.8%,氟苯尼考floR 74.34%,其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对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符合率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中的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型和耐药表型并不完全一致,推测可能是有其他耐药机制存在或未知原因造成。对168株含氟苯尼考floR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接合试验,接合率达58.33%。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98株接合子对氟苯尼考的MIC值比受体菌高,而比供体菌MIC降低,并且接合子对其他药物的MIC值也发生了改变。
"专家共识"编写组,张婴元,汪复[9](2009)在《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感染病治疗中的适应证及其合理应用: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
高处寒,胡阳敏,张嵘,王选锭,颜小锋,周权[10](2016)在《JCI认证前后氟喹诺酮类药物利用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在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和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标准(JCI)认证前后医院内氟喹诺酮类用药合理性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Ab)、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克雷伯菌(Kp)和大肠埃希菌(Ec)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住院患者左氧氟沙星的用药合理性及氟喹诺酮类的用药差错。结果抗革兰氏阴性细菌药物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Ab、Kp、Ec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Pa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持续下降。氟喹诺酮类的使用强度逐年下降,与4种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Pa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显着正相关。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不同的是,环丙沙星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相关性不强。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与口服使用量的比值显着降低(P<0.05),基于肌酐清除率设计剂量的病历占比明显增加(P<0.05)。97.2%的氟喹诺酮类用药差错被药师前瞻性有效拦截。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用药规范性和合理性有明显提升。氟喹诺酮类与其他抗菌药在细菌耐药性方面的影响存在复杂的关系。控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过度使用,可积极影响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性,但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分类鉴定研究进展 |
1.1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在乳酸菌分类体系中的位置 |
1.2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形态及结构 |
1.3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条件及生化特性 |
1.4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布特点 |
1.5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鉴定技术 |
1.5.1 染色和显微镜技术 |
1.5.2 分离培养技术 |
1.5.3 生理生化鉴定技术 |
1.5.4 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
2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主要生理作用 |
2.1 营养作用 |
2.1.1 提高蛋白质的可消化性 |
2.1.2 提供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所需的半乳糖 |
2.1.3 提高钙、磷等矿物质的利用率 |
2.1.4 维护肠内B 族维生素的稳定性 |
2.2 保健和疾病预防作用 |
2.2.1 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
2.2.2 降低胆固醇的含量,防治心血管疾病 |
2.2.3 分解乳糖,治疗乳糖消化不耐症 |
2.2.4 激活免疫系统,抵抗感染 |
2.2.5 延缓细胞衰老,促进延年益寿 |
2.2.6 清除体内致病物质,防治肿瘤 |
3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制品的研究进展 |
3.1 双歧杆菌制品 |
3.1.1 以双歧杆菌活菌为主的制品 |
3.1.2 以双歧杆菌促进因子为主的保健食品 |
3.1.3 双歧杆菌和双歧因子配合的合生元制剂 |
3.2 乳杆菌制品 |
3.2.1 乳杆菌食品 |
3.2.2 乳杆菌保健品 |
4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
4.1 耐药谱的研究进展 |
4.2 耐药方式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
4.2.1 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的耐药性研究 |
4.2.2 多重耐药转运系统介导的耐药性研究 |
4.2.3 膜通透性改变诱导的耐药性研究 |
4.2.4 酶介导的耐药性研究 |
4.2.5 靶位改变产生的耐药性研究 |
4.2.6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研究 |
4.3 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产生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4.3.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
4.3.2 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介导的耐药机制 |
4.3.3 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的耐药机制 |
4.4 几种耐药基因检测技术概述 |
4.4.1 荧光 PCR 检测点突变 |
4.4.2 SYBY GREEN I 结合熔解曲线分析点突变 |
4.4.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结合探针熔解曲线分析点突变 |
4.4.4 反向限制性位点突变分析 |
4.4.5 基因芯片技术 |
4.4.6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 |
4.4.7 PCR-ELISA 结合测序检测点突变 |
5 课题方案设计 |
6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质控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实验动物 |
1.5 试剂与药品 |
1.6 PCR 引物 |
1.7 溶液配制 |
1.8 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乳犊牛粪便的采集 |
2.2 试验菌株的筛选 |
2.3 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试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4 试验菌株形态、生化鉴定及特性研究 |
2.4.1 常规鉴定试验 |
2.4.2 细胞壁成份分析 |
2.4.3 乳酸和醋酸的气相色谱法色谱分析 |
2.5 试验菌株的其它生物学特性研究 |
2.5.1 试验菌株的生长特性 |
2.5.2 试验菌株耐胆盐试验 |
2.5.3 试验菌株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耐受性试验 |
2.5.4 试验菌株毒性实验 |
2.6 试验菌株 PCR 鉴定 |
2.6.1 不同引物的PCR 条件 |
2.6.2 菌种制备及DNA 的提取 |
2.6.3 PCR 扩增 |
2.6.4 PCR 产物电泳检测 |
2.7 试验菌株165RRNA 序列分析 |
2.7.1 试验菌株的总DNA 的提取 |
2.7.2 试验菌株165RDNA 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 |
3 结果 |
3.1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 |
3.2 试验菌株形态、生化及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
3.2.1 试验菌株菌体形态及菌落形态观察 |
3.2.2 试验菌株属的鉴定 |
3.2.3 试验菌株种的鉴定 |
3.3 其它生物学特性试验 |
3.3.1 生长特性研究结果 |
3.3.2 耐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试验结果 |
3.3.3 试验菌株毒性实验结果 |
3.4 PCR 鉴定 |
3.5 16SRRNA 序列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试验菌株生化鉴定 |
4.2 关于试验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5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 |
1.2 试剂与抗菌药品 |
1.3 培养基 |
1.4 供试菌液的制备 |
1.5 抗菌药物原液的配制 |
1.6 仪器设备 |
1.7 数据处理 |
2 方法 |
2.1 分离菌株对12 种抗菌药的耐药性试验 |
2.2 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试验菌株的筛选 |
3 结果 |
3.1 分离菌株对12 种抗菌药的耐药性 |
3.1.1 12 种抗菌药对分离菌株的抑菌直径 |
3.1.2 分离菌株对12 种抗菌药的敏感性 |
3.1.3 分离菌株对12 种抗菌药的耐药率 |
3.1.4 不同浓度的抗菌药对试验菌株的抑菌直径 |
3.1.5 试验菌株的耐药程度 |
3.2 试验菌株对3 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
3.2.1 3 种喹诺酮类对试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
3.2.2 3 种喹诺酮类对试验菌株的抑菌直径 |
4 讨论 |
4.1 试验菌株对12 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分析 |
4.2 试验菌株对3 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
5 小结 |
第四章 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机理的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 |
1.2 抗菌药品 |
1.3 试剂 |
1.4 溶液配制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1.6 数据处理 |
2 方法 |
2.1 试验菌株的质粒研究 |
2.1.1 试验菌株质粒的提取 |
2.1.2 试验菌株质粒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 耐氟喹诺酮类试验菌株主动外排系统的测定试验 |
2.3 耐氟喹诺酮类试验菌株Ⅱ型拓扑异构酶QRDR 基因突变的测定试验 |
2.3.1 供试菌液的制备 |
2.3.2 试验菌株DNA 的提取 |
2.3.3 试验菌株DNA 旋转酶gyrA 基因QRDR 突变的测定 |
3 结果 |
3.1 质粒提取结果 |
3.2 主动外排系统证实试验结果 |
3.3 试验菌株DNA 旋转酶gyrA 基因QRDR 的测定 |
3.3.1 试验菌株DNA 旋转酶gyrA 基因片段的PCR 产物电泳结果 |
3.3.2 试验菌株gyrA 基因QRDR 的测序结果 |
3.3.3 试验菌株与相关菌株gyrA 基因QRDR 特征比较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试验菌株的耐药质粒 |
4.2 关于试验菌株主动外排系统确证试验 |
4.3 关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试验菌株gyrA 基因QRDR 突变分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主要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试验菌株对小鼠重要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附录2 牛津杯法使用的抗生素及药物敏感性标准 |
附录3 试验菌株16SRDNA 的序列 |
作者简介 |
(2)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介绍 |
1.1 在研药物 |
1.2 上市药物 |
1.2.1 奈诺沙星 |
1.2.2 加雷沙星 |
1.2.3 奥泽沙星 |
2 药动学/药效学特点 |
2.1 奈诺沙星的药效学特点 |
2.2 加雷沙星体外药效学特点 |
2.3 奥泽沙星药效学特点 |
3 安全性 |
3.1 奈诺沙星的安全性 |
3.2 加雷沙星安全性 |
3.3 奥泽沙星的安全性 |
4 临床应用 |
5 结语 |
(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
2.2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给药途径与药物使用类别 |
2.2.1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给药途径 |
2.2.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类别 |
2.3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占比情况 |
2.4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处理效果 |
3 讨论 |
(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结核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
1.1 作用机制 |
1.2 耐药机制 |
2 构效关系 |
3 抗结核活性 |
3.1 体外活性 |
3.1.1 单药体外活性 |
3.1.2 联合用药的体外活性 |
3.2 体内活性 (小鼠结核模型) |
3.2.1 单药体内活性 |
3.2.2 联合用药的体内活性 |
4 药动学性质 |
5 临床基础研究 (早期杀菌活性) |
6 结语 |
(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
2 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
2.1 抗菌作用 |
2.1.1 左氧氟沙星 |
2.1.2 莫西沙星 |
2.1.3 苹果酸奈诺沙星 |
2.2 抗结核作用 |
2.3 抗疟疾作用 |
2.4 抗病毒作用 |
3 药代动力学 |
3.1 吸收 |
3.2 分布 |
3.3 代谢与排泄 |
4 不良反应 |
5 耐药性 |
5.1 基因突变 |
5.2 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下降 |
5.3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 |
6 小结 |
(6)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抗菌药物 |
1.2.2 规制 |
1.2.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 |
1.2.4 政策要素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1.1 国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1.2 国内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2.1 药物利用方法学研究综述 |
2.2.2 国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2.3 国内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国外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2.4.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特点 |
2.4.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已解决问题 |
2.4.3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存在不足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规制动因的公共利益理论 |
3.1.2 规制理论 |
3.1.3 系统论与控制论 |
3.1.4 “结构-过程-结果”研究原理 |
3.1.5 情景分析理论 |
3.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理论机制及逻辑框架 |
3.2.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理论机制 |
3.2.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逻辑框架 |
第四章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
4.1 资料来源 |
4.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2.1 监测数据资料收集与整理情况 |
4.2.2 典型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 |
4.3 质量控制 |
4.3.1 研究设计阶段 |
4.3.2 开展调查阶段 |
4.3.3 数据录入阶段 |
4.3.4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 |
4.4 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
4.4.1 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
4.4.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4.3 定性分析方法 |
4.4.4 分析工具 |
4.5 技术路线图 |
第五章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梳理与要素分析 |
5.1 抗菌药物应用政策梳理 |
5.1.1 政策梳理逻辑 |
5.1.2 政策的系统性分析 |
5.1.3 政策规制的阶段与特点 |
5.2 政策要素提取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结果分析 |
6.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评估指标的设置 |
6.2 国家层面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2.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2.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2.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2.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3 地区层面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3.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3.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3.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3.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4 山东省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4.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4.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4.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4.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5 问题总结 |
6.6 小结 |
第七章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7.1 指标筛选原则 |
7.2 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
7.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建立 |
7.3.1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7.3.2 咨询专家结果分析 |
7.3.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7.3.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7.3.5 指标体系内涵解释 |
7.4 确定指标权重 |
7.5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 |
7.6 小结 |
第八章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及影响分析 |
8.1 调查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现状分析 |
8.1.1 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
8.1.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结构分析 |
8.1.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过程分析 |
8.1.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结果分析 |
8.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
8.2.1 改进TOPSIS评价结果 |
8.2.2 秩和比法评价结果 |
8.2.3 模糊联合法评价结果 |
8.3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存在的问题 |
8.3.1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
8.3.2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
8.3.3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结果存在的问题 |
8.4 政策情景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 |
8.4.1 政治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2 经济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3 社会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4 技术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5 不同维度下影响因素频率分布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9.1 方法学讨论 |
9.1.1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基础指标的选取 |
9.1.2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讨论 |
9.1.3 指标体系构建与赋值方法讨论 |
9.1.4 定性资料分析方法的运用 |
9.1.5 抽样研究地区选择的讨论 |
9.2 针对研究主要发现问题的讨论 |
9.2.1 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问题的讨论 |
9.2.2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存在问题的讨论 |
9.2.3 影响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原因讨论 |
9.3 结论 |
9.4 政策建议 |
9.5 创新与不足 |
9.5.1 研究创新 |
9.5.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术前应用抗菌药对无痛气管镜诊疗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 研究方法 |
2.1 麻醉前准备 |
2.2 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连接及放置 |
2.3 麻醉诱导 |
2.4 麻醉维持 |
2.5 麻醉复苏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菌药物致肌肉麻痹作用机制及其与神经肌肉阻滞药物的相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扬州地区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宠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
3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
4 由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 |
5 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 |
6 由质粒介导的ESBLs类耐药性 |
7 由floR耐药基因介导的氟苯尼考耐药性 |
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宠物源大肠杆菌主要由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检测 |
1. 材料及试验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试验菌株 |
1.3 试验药物 |
1.4 主要试剂 |
1.5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复苏细菌 |
2.2 细菌分离与鉴定 |
2.3 体外抗菌活性检测 |
2.4 质粒介导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
2.5 质粒介导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
2.6 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
2.7 质粒介导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采集结果 |
3.2 体外抑菌活性检测结果 |
3.3 PMQR基因的检测结果 |
3.4 氨基糖苷类基因的检测结果 |
3.5 β-内酰胺类(ESBLs)基因的检测结果 |
3.6 ESBLs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分析 |
3.7 floR基因的检测结果 |
3.8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结果分析 |
3.9 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型和耐药表型的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大肠杆菌质粒介导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接合试验 |
1. 材料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验菌株 |
2. 试验方法 |
2.1 接合试验 |
2.2 接合子floR的PCR检测 |
2.3 接合子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阳性菌的接合试验结果 |
3.2 floR阳性接合子的耐药基因扩增及药物敏感性结果 |
3.3 接合子及原菌株的MIC比较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综述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感染病治疗中的适应证及其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情况 |
二、喹诺酮类药物合理应用需综合考虑的因素 |
(一)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是否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 |
(二)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
(三) 氟喹诺酮类药物各品种抗菌活性的差异 |
(四) 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情况 |
三、正确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 |
(一) 泌尿生殖系感染 |
1.尿路感染: |
2.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 |
3.软下疳: |
4.腹股沟肉芽肿: |
5.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
6. 盆腔炎性疾病: |
(二) 呼吸道感染 |
1.CAP: |
2.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 |
3.AECB或AECOPD: |
4.急性窦炎: |
(三) 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SSTI) |
(四) 骨和关节感染 |
(五) 腹腔感染 |
(六) 感染性腹泻 |
(七) 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
(八)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时的经验治疗 |
(九) 细菌性脑膜炎 |
(十) 结核病 |
(十一) 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 |
四、引入药动学/药效学 (PK/PD) 理念, 改进氟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方案 |
(10)JCI认证前后氟喹诺酮类药物利用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方法 |
1.1细菌耐药率监测 |
1.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 |
1.3住院患者左氧氟沙星用药合理性分析 |
1.4用药差错 |
1.5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细菌耐药率变化 |
2.2抗菌药使用强度变化 |
2.3氟喹诺酮类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 |
2.4住院患者中左氧氟沙星用药合理性 |
2.5氟喹诺酮类相关的用药差错 |
3讨论 |
四、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 李少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2]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J]. 唐炯,程强,孙文霞.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6(05)
- [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 王淑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04)
- [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结核作用研究进展[J]. 刘明亮,冯连顺,柴芸,郭慧元,肖春玲. 中国新药杂志, 2010(03)
- [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J]. 聂鲁,刘连奇,周辛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07)
- [6]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D]. 屈晓远. 山东大学, 2018(02)
- [7]术前应用抗菌药对无痛气管镜诊疗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D]. 吴敏. 河南大学, 2020(03)
- [8]扬州地区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D]. 吴立婷. 扬州大学, 2017(01)
- [9]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感染病治疗中的适应证及其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 "专家共识"编写组,张婴元,汪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02)
- [10]JCI认证前后氟喹诺酮类药物利用调查[J]. 高处寒,胡阳敏,张嵘,王选锭,颜小锋,周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