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的三维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论《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论

生产方式的三维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论《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论

一、生产方式的三维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论《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付文军[1](2016)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事业,这意味着他既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对国民经济学展开理论省思。得益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透过对一切存在的实践批判、辩证批判、历史批判、内在批判和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得以凸显。深谙“批判之道”,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持续发力的关键。批判乃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从哲学批判而政治批判,从政治批判而经济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路向。借由“资本之思”而实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最终达至“自由王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完整画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私有制”、“异化劳动”、“实践”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范畴的理论省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具体而言,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从“财产权”到“私有制”、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从“感性直观”到实践、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即是马克思在研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思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之前的学术积淀,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劳动致富和劳动者贫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长、减少人数和增加产量、节约和浪费、价值的增殖和丧失——的论说。同时,马克思还展开了对“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体系由此生成。作为一部现代性“诊断说明书”,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多维意蕴,并先后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类之谜和资本拜物教的秘密。最后,马克思通过对“分工”、“市场”和“时空”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总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确证,各种掩盖于物物关系之下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澄明。通过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马克思做着借思想触及社会现实的伟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变化发展了的环境(主要是新世纪之初的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在场”,充分表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理论之于时代的意义。在我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也反过来印证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力。

郜爽[2](2020)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文中指出关于正义论题,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悠久的探索过程。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马克思的正义观以其独特的理论研究视角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正义观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合理内核的争论,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澄明,反而因为愈加复杂的世界形势以及马克思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前后“矛盾”而持续至今,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如何为马克思的道德和正义维度寻找到合法的理论辩护,既关涉到如何有效回应“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同时也是新时期开显马克思正义理论乃至是整个政治哲学独特的理论叙事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马克思正义观面临着一个前提性的挑战——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从早于休谟的帕斯卡尔认为理性的作用仅仅在于数学计算,而不能洞察行为的目的开始,到大卫·休谟对事实与价值之间何以联结提出疑问,再到康德通过引入现象界与“物自体”的紧张关系,以确证事实与价值无涉。这样的一种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逐渐开显出来——人的理性根本没有办法去察觉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目的,以致后来的一些哲学家们言之凿凿地否认从事实判断推断出道德规范的任何可能性。至此,事实与价值的两极对立局面俨然形成。但同时也有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澄清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中介”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寻找对话和会通的可能,以此表明这样的一种共同倾向——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是分疏而是统一,而且这一倾向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之中,依然保留着十足的理论空间。在传统视域中,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局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这是对马克思理论作出的一种简化。尤其是涉及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探源时,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理论内部潜藏着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渊源以及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将汲取而来的思想养料淋淋尽致地运用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表达之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了以政治自由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正义呐喊,自此,他从未停止过对如何超越资本主义非正义社会的哲学探索。《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终确立的同时,也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真正诞生。此后,马克思对正义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哲学的表达,更多的是转向正义的实践;不再是抽象地谈论什么是正义,而是以批判非正义彰显正义的实践内涵。这些都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集中而深刻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作出了强有力的铺垫。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出现了看似前后矛盾的论述和表达,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实现了正义理论研究范式的哲学转向。而一组内在的规定彰显了这一正义观的崭新形象: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解释依据,它指引着我们在思考正义的来源以及作出某一评价时应当依据的要素是什么;第二,否定的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在对待某一事物时,正确的做法不是静态观察,而是将其最为本质和核心的部分看作是动态的,因为“矛盾”才是它们的根本属性,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资本主义及其价值规范;第三,理想与信念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价值旨向。作为人类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提供了未来共产主义及其实现途径的最初图景。此外,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展示了它不同于以往传统正义的三个理论特性,即整体性、批判性和实践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包含着事实性的正义批判与规范性的正义建构双重含义,前者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显性形象”,而后者则是潜藏着的“隐性形象”。具体而言,从事实层面讲,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认为正义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任何为永恒正义辩护的人及其理论终将面临失败的结局。马克思通过对剥削与剩余价值、资本与资本逻辑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形式正义掩饰下的实质非正义。就规范意义而言,马克思作出了三个方面的建构: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它对正义的来源及评价作出了足够清晰的回答;第二,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复归、市场与政治体制以及按需分配的正义图景作出了初步的“规划”;第三,对于正义的实现途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提供了必要的阐释和理论证明。马克思的正义观自诞生伊始便一直面临着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挑战,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以及被评价为对马克思主义信念构成重要威胁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罗尔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中正义的空场等问题上。然而,从根本意义上而言,这样的批判是站不住脚的,罗尔斯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的正义并非以权利为最终依据,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终的解释原则。退一步讲,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本身也是矛盾重重,自由主义正义论终究会在历史的涤荡中显露出它的脆弱性。而波普尔则是依据“证伪”原则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他虽然相信历史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但拒绝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更是在宽泛意义上将无产阶级革命与暴力等同起来。整体而言,波普尔扩大了证伪原则的使用范畴,机械而片面地强调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过是还没被证伪的教条式的科学,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既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同时也暗含着新旧社会形态更迭的必然。

徐淑云[3](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吴耀国[4](2016)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空间转向”运动将“空间分析”的因素运用到社会批判理论之中,开启一场声势浩大的“空间批判”思潮。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批判而言,“空间批判”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冲击,还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动迁。然而,“空间批判”在其理论源点的追溯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即错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不在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限制了它的马克思主义视野,最终成为它在后现代资本主义多样性面前缺乏立场坚定性的症结。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构件与时间构件是辩证地存在着的,只不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像月掩金星那样遮蔽了空间的色彩。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框架中,如果说时间是对抗物化的利器,那么空间就是资本对抗时间的盾牌,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里表现为一种对抗性的权力关系,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一直以时间的优势来对抗空间,凸显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现代性反抗话语。《资本论》是这一反抗话语的集大成者,它用“规律”(时间)抵抗空间作为自己最为主要的逻辑轴线。马克思的空间批判贯穿这条逻辑轴线,具体表现在《资本论》写作的六册计划中。“六册计划”的第一册论述资本,其中第一篇就考察了商品、货币和资本。我们须要看到,马克思考察这些抽象的经济范畴时并没有将空间分析排除在外,恰恰相反,当马克思说“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的时候,他就将空间批判的逻辑起点定在了这里。马克思不打算谈论商品作为物与空间的自然关系,他从两个方面考察商品的空间性:其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将使用价值看作是空间中抽象的物化关系,这就意味着使用价值不过是空间经济关系的产物,这一点常常被它的自然属性所蒙蔽。其二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在质上就是一个空间化的概念,因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涉的是一个同质化的空间范畴。价值在量上被空间所决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平均劳动时间。商品交换催生货币,货币首先是空间地理和空间经济的产物,它履行着各种不同的空间职能。货币不仅作为财富形式而存在,还作为空间关系而存在,因此它会对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产生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充斥货币关系的空间是不自由的,自由的空间必须扬弃货币关系。商品与货币的资本化将空间批判推向了高潮。资本既把空间当做积累的手段,又把它当做抵抗时间的盾牌,而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则是资本这种攻守兼备的手段。空间成为资本易以为继重要因素,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空间拜物教的谜就是资本货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六册计划”的第二、三两册分别论述土地所有制和雇佣劳动,虽然马克思没有完成这部分内容,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他的空间批判逻辑依然贯穿其中。如果我们急于看到他的空间批判从抽象阶段到具体阶段的飞跃,那么就得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第四、五、六册上来,因为这里分别论述了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三种具体的空间形式。事实上,城市空间也是《资本论》关注的具体空间形式之一。城市空间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还是一个社会化的空间,它承载着资本积累所带来的太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这注定它成为社会运动的策源地。现代国家空间更多地带有一种文化政治学色彩,它体现为充满资本权力、政治秩序和制度认同的空间。国家空间是历史的,它的历史性表现为这种空间遭遇危机之后其文化政治制度的消解。马克思空间批判的最高形式是“世界市场”批判。世界市场是资本积累的最广阔空间,它容纳了全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成了资本主导的同一的空间秩序。同时,世界市场也是资本空间化的限度,这意味着资本积累进程的终结。资本积累的危机最终导致世界市场的全面危机,这动摇了资本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至此,马克思完成了他的“空间批判”的逻辑体系。然而,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资本主义的存在证明资本主义的终结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资本积累在生产空间之外找到新的增长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从金融资本和帝国主义对利润的垄断,非资本主义环境向资本主义体系的剩余价值输送,国际分工造成的利益不均衡分配等方面对现代性资本主义进行了马克思式的空间批判。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多地强调空间本身的文化政治因素,如“空间生产”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关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唯物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是关乎后现代文化政治学的空间,是描述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是表现微观政治权力的空间,是指向文化政治认同的空间等等。其中新马克思主义者如列斐伏尔、哈维、詹姆逊等人延续了马克思空间批判的逻辑思路和方法,而其他晚期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后现代社会中的空间问题,但在基本立场的表达上将自己湮没于后现代主义无中心的话语表达之中。结论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不仅有空间分析的维度,也有空间批判的逻辑体系,其中空间分析批判的逻辑思路和方法不仅适合马克思的时代,也适合当前的时代。

韩璐[5](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指出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高耀芳[6](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着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李文娟[7](2020)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伦理经济学是更高级的经济学,是区别于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财富增长的经济学,经济学从历史形成过程看本就脱胎于伦理学,因为经济活动是有人参与的活动,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活动规律,它是人的发展经济学。伦理经济关注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问题,探讨人的伦理行为能否获得经济增殖能力和经济行为是否符合伦理原则,在经济和伦理的互相建构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应该是适应人类本性的发展,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之所以进行本论题研究,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伦理经济学,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的经济学理论始终探究的一个问题即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如何实现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实现人的伦理价值。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着作中蕴藏着丰富的伦理经济思想值得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继承和发展,需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探寻理论支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其面临着伦理的拷问,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出现,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本文尝试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本和着作入手,梳理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的历程,阐释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文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文本和马克思所关注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历史现实和理论研究为线索,提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研究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终极伦理批判、从而实现伦理经济的应然指向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第二章,探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也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本章主要以几位有代表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理论进行“伦理经济”视角的分析,从中更好的对比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批判继承。第三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和演进历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是沿着两条演进线索展开的,一是马克思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从开始的人道主义呐喊到政治经济学科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是同步的,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是随着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成熟并走向科学的。二是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的欧洲复杂的社会背景,这是马克思伦理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从这两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伦理经济学的理论,马克思从始至终都是从现实人的解放角度出发的,把他的伦理价值追求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另外从第二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的科学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是重点研究部分,主要从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展开论述。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异化劳动。“异化”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哲学语言,劳动是贯穿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不能脱离马克思所面临的社会基本经济事实,这也是早期马克思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衷,也是青年马克思窥见社会经济事实的窗口,马克思在早期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怀着对工人劳动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财产,而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从早期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来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痕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超越性价值意义的就是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原始积累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总体过程的不公平和虚伪,揭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性质,并发现剩余价值是剥削的来源,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只有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结束阶级的对立,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的统一。第五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至始至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人的解放”,从马克思早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以人道主义关怀对工人的同情,到后来揭开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即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把自己对“现实人”状况的不满付诸于深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最终发现资本主义的秘密,找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共产主义仅仅意味着人类史的开启,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体,无论是政治解放还是社会解放其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最现实的意义就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伦理经济一脉相承,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必然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指引,围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充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无论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方面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刘海军[8](2019)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新的历史时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牵制构成当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路径。故此,分配正义之于当代中国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迫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中与对共产主义社会图景的勾勒中蕴含深刻而丰富的分配正义思想。深入挖掘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科学要义与实践方略,对于构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的话语体系与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分配正义问题上是以历史科学的姿态出场的,唯物史观的独特视野使其深深根植于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了分配正义理论的形而上特征与思辨色彩。马克思基于生产方式的还原考虑分配正义问题,实现了对分配正义的前提性澄清,分配正义的内涵、主题与场域以及价值遵循不再被抽象的范畴所遮蔽。“现实的人”及其解放真正渗入到分配正义的“骨髓”当中。人类解放之所以成为分配正义的价值遵循,源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立场,而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品质:马克思通过解蔽分配正义背后的生产方式,使分配正义超越了伦理范畴并去除了抽象的“外衣”;它是对现有事物的批判与超越,并科学地勾勒出未来社会的分配正义图景;它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与实践策略。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探索与其哲学思想的演进是一致的。早期的马克思在人本主义的观照下形成了自由理性的分配正义观,而这构成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萌发;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开辟了分配正义的新视域和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揭示,推动了科学的分配正义体系的最终确立。马克思始终保持着对分配正义的科学认知:他既反对普世而永恒的绝对正义原则存在,也反对视分配正义为人类一切活动的“中枢”的狂热观点。与此同时,马克思还科学揭示了分配正义的内在限度:揭示了分配正义对意识形态的依附关系与分配正义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性与历史性,并厘清了分配正义之于生产方式的“内嵌”与“超越”关系。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具有独特的叙事结构,即实现了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方式的还原。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的统一。首先,马克思扬弃了分配正义原则的绝对化取向,超越了自由权利对分配正义的狭隘限定,构建了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分配正义原则序列。其次,马克思将唯物史观作为分配正义的哲学底蕴,实现了对个人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分配正义观的矫正与超越,进而科学剖析了分配正义的基本要素、评判标准、实现策略与实践旨归。最后,马克思科学勾勒出了分配正义的历史形态,彰显了人类历史的进阶规律。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西方与当代中国遭遇到截然不同的境遇。在当代西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遭遇了诸多论争与质疑。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质疑构成这一论争的焦点。与此同时,以柯亨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试图对社会主义分配正义进行“拯救”,然而这种“拯救”最终沦为一种道德式救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意蕴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并实现了中国化的承继与创新:逐步探索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体系;与时俱进地推动适合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与现实境况的“公平—效率”制度体系的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引导下分配正义的理论完善与道路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了全球分配正义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越发凸显构建分配正义的中国话语与中国道路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由资本逻辑所驱使的西方逻辑绝非真正实现分配正义的普世方案;实现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与新时代境遇的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必然路径。必须遵循分配正义原则的内在统一,型构新时代分配正义原则体系;创建“共享发展”的分配正义新格局,保障其有效的理念支撑与制度供给;加强制度正义建设,构建新时代分配正义的制度依托与协同机制;直面全球分配正义的现实危机,推进全球分配正义的中国话语与中国方案的建构。

朱鹏华[9](2018)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文中认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发展的局限,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研究至少可分为基础理论、理论的具体化和理论的应用三个层面。本文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以构建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拓展研究两大方面,共分为创作史研究和文献综述两个基础,以及商品概念的拓展、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六个层次的拓展。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按照“一条主线,两重基础,三种类型,四个部类,五章结构,六层拓展”的思路展开。第一章阐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旨在突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局限,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原貌。梳理MEGA2等相关文献中与《资本论》第二册相关的经济学手稿,从理论的萌芽,到理论的形成,再到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历经了三个阶段约30余年的创作时间。纵观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马克思为该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的手稿,构建了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理论体系。但这是一个并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更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轨迹继续探索创新。《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评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国外,列宁、费里德曼、斯威齐等人的创新研究,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发展;卢森堡和杜岗、鲍威尔、布哈林等人的争论,“破”开了这一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苏联的官方和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整体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这两个方向虽然内生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但在缺乏基础理论创新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正在不断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同化”。在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的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三是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这导致理论在具体化和应用过程中被“西方经济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也正在萎缩。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章阐述服务商品理论,旨在拓展商品的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建立的虽然是物质商品理论,但根据研究层次的推进,对商品的概念至少又进行了四次拓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服务是一种过程性劳动产品,服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服务,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和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也同样具有二重性,服务商品的价值是“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ten)在服务商品使用价值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根据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服务劳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在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生产领域,相应地社会生产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建立四部类再生产图式,并构建了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部类细分、包括公共阶级和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分析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中的货币回流规律,进而阐明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构建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初步建立了包括三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必须打破简单再生产的“闭环”,将部分剩余价值积累到生产资本。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均由四个层次构成,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的新特点。虽然扩大再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缩减再生产也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因素,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共同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种基本类型。与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相反,缩减再生产是将生产资本负积累至剩余价值,同时可分为“外敛”式和“内滞”式两种类型。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也由四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并证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若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平衡,则社会总产品规模矩阵必为对称矩阵,即Rt(28)RtT。社会资本再生产既是商品和资本的再生产也是资本关系和矛盾的再生产,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特征和趋势。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的拓展研究仅仅是在基础理论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未来需要继续创新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和应遵循的原则。

吴晓梅[10](2013)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揭示的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许多原理被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被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所验证,总结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深远。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资本运动中研究经济增长,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一般性,这种一般性使其不仅能够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具有和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中国具体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研究现状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两方面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研究都需要系统进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点和落脚点,本文在对涉及相关概念做了阐明和界定之后,按照时间顺序解读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形成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的产生过程。作为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理论的科学性阐述是该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理论具有的系统性和可延伸性以及可扩展性上。系统性体现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理论前提、理论假设和理论内容;可延伸性体现在从理论本身能够自然引申出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理论;可扩展性体现在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理论本身研究假设的疏离和研究内容的拓展都不会改变其基本结论,甚至今天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该理论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能够给予经济建设以指导作用,同时具有社会价值,能够给予人类社会发展以思考空间,并且这些科学性能够一再被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包括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和发展。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为这个理论的中国化提供了广阔深刻的社会舞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实证是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宏观调控手段的变革、经历的经济周期以及宏观调控的理论生成和实践过程等重要经济现象来实现的。理论的中国化不仅是证实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要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对其进行发展。在把中国具体经济建设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农轻重并举和全国一盘棋思想,实行了与前苏联不完全一样的计划经济;陈云提出了综合平衡理论,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原则;邓小平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则体现在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思想、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等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观则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国化带来了经济发展成就、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但问题也不能回避。在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的思考中,本论文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继承和发展了经济计划措施、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调控五个方面归纳了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由于经济增长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必然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论文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在对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从科学理解和坚持理论精髓、把握当代社会再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不断总结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成果三个方面做了理论思考之后,从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收入差距、注重国内市场和调整经济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思考,以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总量均衡、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生产方式的三维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论《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方式的三维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论《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缘何聚焦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何谓批判?
    第二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问世
        一、批判他人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二、回应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自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
        一、实践地批判
        二、辩证地批判
        三、历史地批判
        四、内在地批判
        五、总体地批判
    第四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本章小结 批判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
    第一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转向
        一、从哲学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
        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过程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方法
        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尺度
    本章小结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转换
    第一节 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解决困惑已久的物质利益难题
        一、疑惑:“应有”和“现有”的对立
        二、解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三、深思:通达人类解放的道路
        四、立场:“市民社会”抑或“人类社会”?
    第二节 从“财产权”到“私有制”:前置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大问题
        一、私有财产的来源与占有
        二、私有财产的紧张本质与主体本质
        三、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第三节 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劳动的积极本质与否定本质
        一、劳动的两种样态: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二、异化理论的多维意蕴
        三、异化劳动的出场逻辑
        四、异化劳动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 从“感性直观”到科学的“实践”概念: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传统认识论思想的积弊
        二、“现代实践”概念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五节 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初步阐明
        一、两种历史观的交锋:思想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思想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科学演进
    第六节 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初现
        一、“贫困的哲学”的高明之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
        二、“贫困的哲学”的失足之处:难以摆脱的“理性”原则
        三、“哲学的贫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的初步展现
    第七节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科学批判理论的回归与践履
        一、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明面相
        二、与多种思潮的对话和指导社会运动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
    本章小结 从毁灭性批判到建构性批判
第四章 《资本论》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雏形初成
    第一节 从巴黎到伦敦:通达《资本论》的艰辛之路
        一、巴黎时期:《资本论》的“史前期”
        二、布鲁塞尔时期:《资本论》的“孕育期”
        三、伦敦时期:《资本论》的“创作期”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批判”
        一、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言说语境
        二、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架构”
        一、历史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多重话语体系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图构
    本章小结 通往《资本论》的“思想驿站”和“历史路标”
第五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逻辑生成
    第一节 《资本论》的核心: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与双重批判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律背反”
        二、双重批判之下的历史结局
        三、《资本论》透视出的新革命
    第二节 商品批判:商品与“商品世界”的谜疑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商品范畴
        二、价值形式的奥秘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三、“商品世界”谜疑的崭露与破解
    第三节 货币批判:货币与“货币文明”的显形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货币范畴
        二、货币之为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货币神性的显形与货币幽灵的驱散
    第四节 劳动批判:劳动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劳动范畴
        二、劳动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三、劳动的救赎与人类文明的回归
    第五节 资本批判:资本与“资本世界”的祛蔽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资本范畴
        二、资本逻辑及其批判的内在张力
        三、资本拜物教的出场与“祛魅”
    本章小结 严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叙事体系
第六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总体考量
    第一节 分工批判:分工与“人类历史”的进阶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分工范畴
        二、分工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效应
        三、分工的历史命运与人类的前景
    第二节 市场批判: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市场范畴
        二、市场文明的张力与发展
        三、商品经济的作用与归宿
    第三节 时空批判:“时空之维”与资本循环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时间与空间范畴
        二、资本循环与运转的时空之维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是与时”
    本章小结“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第七章 21世纪的资本主义批判与《资本论》的“凯旋”
    第一节 《21世纪资本论》:对《资本论》的“继承”,抑或“超越”?
        一、皮凯蒂究竟说了什么?
        二、皮凯蒂的“支持”与“反对”
        三、从《资本论》到《21世纪资本论》:“有了皮凯蒂,我们仍需要马克思”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21世纪的“回归”
        一、为什么要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应该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哪些理论?
        三、如何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跨越时空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历程:从否定到接受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一、批判私有制弊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批判资本的逻辑,继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批判经济自由化,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
        四、批判经济拜物教,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协同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
        三、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
        四、坚持开放发展,吸收人类市场经济文明成果
        五、坚持共享发展,体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事实与价值:马克思历史唯物正义观的前提性反思
    1.1 历史与传统:事实与价值的对立
        1.1.1 事实与价值的对立:帕斯卡尔、休谟与康德
        1.1.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对立
    1.2 反思与澄清: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1.2.1 事实与价值在概念上的重叠
        1.2.2 事实的“价值性”与价值的“事实性”
        1.2.3 重返“休谟问题”:事实与价值的逻辑统一
        1.2.4 马克思关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
第2章 历史与回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形成
    2.1 城邦与社会正义: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
        2.1.1 古典城邦:正义的社会背景
        2.1.2 经济生活:对社会共同体的本质洞察
        2.1.3 社会实践:一种自我实现的可能
    2.2 历史和现实的和解:黑格尔与马克思
        2.2.1 法权批判:正义的批判“靶心”
        2.2.2 劳动价值:人的主体的发现
        2.2.3 历史—社会:历史与哲学的和解
    2.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
        2.3.1 继承与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3.2 反思与建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
第3章 正义与“反正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性及理论特性
    3.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正义性与“反正义”性
        3.1.1 马克思为什么“反对”正义?
        3.1.2 对所谓的“反对”的一点思考
    3.2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
        3.2.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正义观的解释依据
        3.2.2 否定的辩证法是马克思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
        3.2.3 理想与信念是马克思正义观的价值旨向
    3.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特性
        3.3.1 整体性
        3.3.2 批判性
        3.3.3 实践性
第4章 “显性”与“隐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双重形象
    4.1 事实与正义的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显性形象”
        4.1.1 历史与正义:对资本主义永恒正义的正义批判
        4.1.2 剥削与剩余价值: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义批判
        4.1.3 资本与资本逻辑: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正义批判
    4.2 规范与正义的建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隐性形象”
        4.2.1 来源与评价:一种可能的规范视角
        4.2.2 超越与复归:共产主义与正义
        4.2.3 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的再确认
第5章 挑战与回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当代视野
    5.1 “公平的正义”还是“革命的正义”:罗尔斯与马克思
        5.1.1 罗尔斯与“作为公平的正义”
        5.1.2 罗尔斯对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批判
        5.1.3 对罗尔斯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的回应
    5.2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波普尔与马克思
        5.2.1 证伪主义:波普尔非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基础
        5.2.2 “证伪”与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5.2.3 共产主义:历史的必然性与创造性的合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导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空间思想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空间转向”运动对“空间之维”的开启
        一、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沉寂与重新激活
        二、空间问题在当代社会中的凸显
        三、当代西方学术界“空间潮流”的弥漫
    第二节 马克思空间思想原初话语溯源
        一、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向度”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空间话语”
    第三节 马克思空间思想在当代西方的“再现”
        一、第二国际时期思想家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晚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解构
        三、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建构
第一章 商品与空间
    第一节 商品与地理空间:一种商业地理学的范畴
        一、商业地理学的发展与商品流通空间的扩张
        二、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与空间
    第二节 使用价值与空间的建构
        一、使用价值:空间中抽象的物化关系
        二、使用价值的空间特征
        三、使用价值的解放与空间的解放
    第三节 价值与空间的建构
        一、价值实质论证中的空间意识
        二、价值量的论证中的空间意识
        三、价值实体论证中的空间阐释
第二章 货币与空间
    第一节 货币产生的空间因素
        一、货币形成的空间经济因素
        二、货币形成的空间地理因素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空间
        一、价值尺度的空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流通手段的空间条件
        三、贮藏手段的空间特征
        四、支付手段的空间方式
        五、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对空间的影响
        一、货币对社会空间的影响
        二、货币对自然地理空间的影响
        三、货币拜物教与“空间问题”
    第四节 货币的消亡与空间的解放
        一、货币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二、马克思对传统货币与空间关系理论的借鉴、批判和继承
        三、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废除货币、实现空间解放的设想
第三章 资本与空间
    第一节 流通空间:资本得以实现的空间场域
        一、资本在空间中的实现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二、商品流通空间是资本实现自身的前提
        三、货币流通空间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四、劳动力的流通空间,即劳动力的买卖市场
    第二节 生产空间:资本产生的现实平台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空间
        二、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
        三、生产关系或资本关系的空间
        四、资本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空间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空间: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
        一、资本空间化:资本建构空间中的生产方式
        二、空间资本化:空间作为资本参与运作的逻辑操弄
        三、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内在逻辑关联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形态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都市社会学
        一、社会学视域中的城市空间
        二、城市空间与资本积累的社会化过程
        三、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
        四、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运动
    第二节 国家空间与文化政治学
        一、“国家空间”理论的提出
        二、对马克思“国家空间”思想的考证
        三、资本主义国家空间的层次性
        四、国家空间的历史性
    第三节 世界市场与生产地理学
        一、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的辩证关系
        二、世界市场的历史:资本主义的空间发展史
        三、世界市场的实质:扩张的生产空间
第五章 西方社会空间理论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空间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国际时期的空间思想
        一、第二国际空间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理论体系与纵向的空间变迁
        三、“资本积累论”与横向的空间结构
        四、“国际分工”论与空间断裂、“超帝国主义”论与空间联合
    第二节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二、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三、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
    第三节 当代西方其他激进的社会空间理论
        一、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的特征
        二、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对《资本论》的观照
        三、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推动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理论
        二、推动空间建设与资本关系的理论探索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与空间关系的理论
        四、深化我国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
        五、面向世界市场空间展开全球化理论研究
    第二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实践的探索
        一、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
        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空间建设
        三、参与全球化与推动“中国崛起”
    第三节 对当前我国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再认识
        一、中国的空间崛起是“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
        二、雾霾下的北京与"APCE蓝”
        三、“城中村”的现象与反思
结束语:历史唯物主义中“空间”维度的“在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劳动立场”创新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三、理论主线创新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亚当·斯密的的伦理经济思想
        2.1.1 自由:经济的基本德性
        2.1.2 个人自利与社会互利的统一
        2.1.3 正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伦理
    2.2 马尔萨斯的伦理经济思想
        2.2.1 人口增长是社会贫困的根源
        2.2.2 控制人口增长是合乎伦理的选择
        2.2.3 反对济贫法,以贫限殖
    2.3 大卫·李嘉图的伦理经济思想
        2.3.1 利益至上的自由放任
        2.3.2 肯定“劳动创造价值”
        2.3.3 分配基础上的阶级利益对立
    2.4 西斯蒙第的伦理经济思想
        2.4.1 关注财富和人的关系
        2.4.2 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2.4.3 建立平均私有的社会
第3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与演进历程
    3.1 伦理经济的基本界定
        3.1.1 伦理经济与经济伦理
        3.1.2 伦理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3.1.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特点
    3.2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3.2.1 19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实
        3.2.2 家庭环境的影响
        3.2.3 学习经历及其影响
    3.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演进历程
        3.3.1 1843 年—1845 年:对社会经济事实的道德批判
        3.3.2 1845 年—1863 年:唯物史观基础上伦理经济批判
        3.3.3 1863 年—1883 年:《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彻底批判
    3.4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4.1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
        3.4.2 从道德批判向科学理论批判的转变
        3.4.3 价值理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相融合
第4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
        4.1.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背景
        4.1.2 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劳动者主体性的消失
        4.1.3 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揭示异化劳动的根源
        4.1.4 异化劳动理论伦理批判的价值诉求
    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
        4.2.1 揭露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剥削性
        4.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体过程:揭露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
        4.2.3 资本主义制度是人剥削人的异化制度
        4.2.4 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伦理超越
    4.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
        4.3.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诠释
        4.3.2 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4.3.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审视
        4.3.4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向度的判断
第5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
        5.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的理论基础
        5.1.2 马克思关于人的认识维度
        5.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5.2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
        5.2.1 脱胎于人本主义对人的认识
        5.2.2 基于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个人”的认识
        5.2.3 历史发展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
    5.3 马克思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经济建构
        5.3.1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5.3.2 劳动自由全面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
        5.3.3 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3.4 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的统一
第6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6.1 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
        6.1.1 “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立场
        6.1.2 “发展依靠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地位
        6.1.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
    6.2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自信
        6.2.1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保障
        6.2.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促进社会主义更大发展的手段
        6.2.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
    6.3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
        6.3.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6.3.2 经济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发展和谐共进
        6.3.3 构建全球生态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分配正义的
        二、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有何独特性
        三、分配正义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的主要议题与核心判断
        二、国内外研究分歧与评析
        三、研究趋向与可能突破
    第三节 核心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核心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分配正义的前提性澄清:沿着马克思的思路
    第一节 分配正义的内涵:根植于生产方式
        一、分配正义内涵的诸多“迷雾”
        二、分配正义内涵的真实诠释
    第二节 分配正义的主题与场域:对“现实的人”生存境遇的关切
        一、分配正义的主题
        二、分配正义的场域
    第三节 分配正义的价值遵循:人类解放的旨趣
        一、分配正义价值遵循的决定要素
        二、分配正义价值遵循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立场、特征与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立场
        一、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无产阶级立场
        二、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立场的多重意蕴
    第二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现实性与历史性:解蔽分配正义背后的生产方式
        二、预见性与超越性:勾勒未来社会的分配正义图景
        三、革命性与实践性: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与实践策略
    第三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
        一、建构逻辑
        二、实践逻辑
        三、未来逻辑
第三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限度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人本取向的分配正义观的形成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分配正义的批判性演绎
        三、政治经济学与分配正义的确立
    第二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内在限度的阐述
        一、分配正义的意识形态意蕴
        二、作为历史性实践的人类现实活动
        三、“内嵌”关系与有限度的“超越”:与生产方式的联动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分配正义的生产方式还原
    第一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主要原则的阐述
        一、扬弃分配正义原则的绝对化取向
        二、彰显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主张
        三、作为分配正义原则具体样态的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
    第二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基本架构的解剖
        一、基本要素:自由时间、劳动状态与社会制度
        二、评判标准:基于生产方式的历史判断
        三、实现策略:前提条件、根本策略与实践指向
        四、实践旨归:创造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历史形态的勾勒
        一、发展形态:低阶分配正义走向高阶分配正义
        二、共同体形态:“虚假的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
第五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西方论争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质疑及其逻辑困境
        一、罗尔斯与马克思的理论冲突
        二、哈耶克对分配正义的双重批判
        三、诺奇克对权利主义分配正义的扞卫
        四、新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困境
    第二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基于柯亨对正义的“拯救”
        一、自由总会维持正义吗
        二、揭开自我所有权的面纱
        三、拯救正义意指平等
        四、平等主义信仰与乌托邦
    第三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当代西方论争的启示
        一、作为历史哲学的分配正义
        二、作为实践智慧的分配正义
        三、作为生活哲学的分配正义
第六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中国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中国化承继与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三、分配正义制度及其协同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四、当代中国分配正义的理念向导与现实道路
        五、改革开放进程中全球分配正义社会主义道路的构建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实现分配正义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分配正义制度及其协同机制有待健全
        二、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引发的负效应
        三、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分配正义进阶的制约性
    第三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中国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诠释及制度化运用
        二、生产方式诸领域公平正义的构建
        三、坚持分配正义的“人民性”取向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构建
    第一节 新时代分配正义的原则遵循
        一、实现平等原则与贡献原则的有机统一
        二、实现程序正义原则与实质正义原则的有机统一
        三、实现按劳分配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有机统一
        四、构建新时代社会共同需要的共享原则
    第二节 “共享发展”的分配正义新格局
        一、理念支撑:“共享发展”的文化土壤与价值体系
        二、制度供给:经济利益、公共权利与社会服务的共享机制
    第三节 制度正义:分配正义的制度依托与协同机制
        一、分配正义的政治驱动机制
        二、分配正义的市场经济制度保障
        三、“嵌入”社会正义的国家治理体系
        四、分配正义协同机制的健全与创新
    第四节 全球分配正义的中国方案
        一、全球分配正义实现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二、全球分配正义的中国方案
结语 构建分配正义的中国话语与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的呼唤
        二、理论的空间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拓展和深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二、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一、理论基础研究
        二、理论拓展研究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和不足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芽
        一、理论萌芽前的积淀
        二、《反思》手稿中的理论萌芽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四、1867-1870年《资本论》第二册草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一、总结性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相关理论
        二、补充性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三、创造性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四、《资本论》第二册第Ⅷ稿的地位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历程的评述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状态
        二、恩格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编辑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四、马克思对待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与发展
        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论与借鉴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化”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增长论”
        五、部类拓展的探索
    第二节 国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一、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二、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三、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一、国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二、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三、国内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服务商品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一、商品的形态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转移及价值构成
        四、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扩展
    第二节 服务商品的概念
        一、服务商品的界定
        二、服务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关系
        三、服务商品的分类
        四、服务商品理解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
        二、服务商品的价值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转移和补偿
    第四节 服务劳动与生产劳动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二、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相关争论
        三、服务商品与生产劳动的一致性
        四、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理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及理论假设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假设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符号说明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四个部类
        一、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
        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
        三、生产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Ⅲ部类)
        四、生产生活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Ⅳ部类)
        五、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
        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第三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一、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二、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界定
        三、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四、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第四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拓展模型
        一、部类细分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二、包括公共阶级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三、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第五节 货币的回流与固定资本的补偿
        一、货币的回流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积累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界定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一、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二、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三、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数例
        五、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一、社会资本缩减再生产的界定
        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三、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四、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五、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数例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特征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趋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基础理论创新不足
        三、商品概念的拓展: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四、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五、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从两部类到四部类
        六、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七、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八、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类型拓展: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展望
        二、理论具体化研究展望
        三、理论应用性研究展望
        四、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
    论文框架
第一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1 关于资本和生产的概念
        1.1.1 资本、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1.1.2 生产和再生产
        1.1.3 社会资本再生产
    1.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形成的文献解读
        1.2.1 魁奈的《经济表》
        1.2.2 1849年《雇佣劳动和资本》
        1.2.5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1.2.6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1.2.7 《资本论》
    1.3 列宁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1.3.1 《再论实现论问题》
        1.3.2 《论所谓市场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理论体系及其理论延伸
    2.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系统性
        2.1.1 理论基础
        2.1.2 理论前提
        2.1.3 理论假设
        2.1.4 理论的基本内容
    2.2 理论的必然结论
        2.2.1 经济周期理论
        2.2.2 宏观调控理论
    2.3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视阈的时代拓展
        2.3.1 非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价值实现纳入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
        2.3.2 固定资本的现实补偿机制和理论假设存在差异
        2.3.3 存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2.3.4 信用的发展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影响
        2.3.5 人的再生产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影响
        2.3.6 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进入了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视野
    2.4 西方理论界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价和发展
        2.4.1 西方经济学家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价
        2.4.2 西方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
    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价值
        3.1.1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部类原理
        3.1.2 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三分法原理
        3.1.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类型原理
        3.1.4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四环节原理
        3.1.5 社会资本再生产双重实现原理
        3.1.6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层面原理
        3.1.7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原理
        3.1.8 不同部门的内在对比关系原理
        3.1.9 不同部门间的差异性增长要求
    3.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价值
        3.2.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解构功能
        3.2.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建构功能
        3.2.3 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考空间
    3.3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科学性的历史证实
        3.3.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计划经济尝试
        3.3.2 资本主义矛盾的积累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反复爆发
第四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实证
    4.1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4.1.1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4.1.2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4.1.3 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考
    4.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4.2.1 中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4.2.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生产资料优先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实践
        4.2.3 对中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思考
    4.3 中国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实践
        4.3.1 中国的经济周期
        4.3.2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实践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5.1 毛泽东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5.1.1 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农轻重并举思想
        5.1.2 统筹兼顾和全国一盘棋思想
        5.1.3 与前苏联不一样的计划经济思想
    5.2 陈云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5.2.1 综合平衡理论
        5.2.2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原则
    5.3 邓小平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5.3.1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化成果
        5.3.2 “两个大局”思想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结构平衡原理的发展
        5.3.3 市场与计划手段结合的思想超越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运行前提
        5.3.4 对外开放战略发展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前提
        5.3.5 “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一脉相承
    5.4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5.4.1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问题
        5.4.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回答了经济发展的方式问题
        5.4.3 五个方面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回答了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六章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6.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6.1.1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6.1.2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6.1.3 继承和发展了经济计划措施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6.1.4 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6.1.5 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调控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6.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现实问题分析
        6.2.1 中国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结构性问题
        6.2.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现存问题分析
        6.2.3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
        6.2.4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分析
        6.2.5 对中国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的思考
    6.3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思考
        6.3.1 科学理解和坚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精髓
        6.3.2 把握和瞄准当代世界再生产过程的新观点新趋势
        6.3.3 不断总结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成果
    6.4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思考
        6.4.1 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6.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
        6.4.3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收入差距
        6.4.4 注重国内市场,加快产品价值实现过程
        6.4.5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生产方式的三维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论《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付文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2]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D]. 郜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D]. 吴耀国. 东南大学, 2016(02)
  • [5]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6]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D]. 李文娟. 吉林大学, 2020(08)
  • [8]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刘海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D]. 朱鹏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D]. 吴晓梅. 兰州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生产方式的三维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论《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