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我国自行车业发展的三大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周丹[1](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义乌市上溪镇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2018年为“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全面发展全域旅游的新道路做出部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全新的“全域旅游”时代。在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全国各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全域旅游创建格局,全域旅游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在各地全域旅游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具备怎样的发展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策略等问题,成为目前全域旅游发展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以小城镇为研究主体,以上溪镇全域旅游发展为案例展开研究。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背景环境,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全域旅游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本文的案例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价值。其次,明确了小城镇全域旅游发展的条件,分析现状小城镇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城镇全域旅游开发思路。最后,以义乌市上溪镇全域旅游为案例,验证本文的研究内容,为类似的小城镇全域旅游的推广提供实例和借鉴。

朱俊华[2](2020)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大保护政策背景下,生态化发展将是滨江城市建设的主题和方向,而滨江空间重构优化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长江沿线城市城区段滨江区域是长江大保护政策的直接管控区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在流域生态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长江中游区域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多数城市局限于沿江大堤内部的城区建设,忽略了建设条件改善之后“江-城”关系的转向,从而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空间规划与生态化发展模式背道而驰,滨江区域经济低质量发展。如何利用长江大保护契机调整滨江三生空间结构、优化滨江三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本文选择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具有综合性、联结性、地域性的滨江区域为研究范围;选择地理空间上属于长江中游城市,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的荆州市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荆州市城区段滨江空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总结长江大保护在“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的政策落实重点,并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基于“江-堤-城”空间关系,对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进行研究,明晰大保护视角下的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对荆州市的影响分析,明确现时态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明晰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同时,针对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明确生态化发展思路,树立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最后,针对荆州城区段江北滨江空间,以三生空间为切入点,从生态红线落地、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整体空间管控三个层面提出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

魏超[3](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袭亮,张璐[4](2018)在《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共享经济:问题与出路——以“共享单车”服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追求更便捷有效的生活节奏的需求,共享经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共享单车正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矛盾的时代新宠,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对于"共享单车"显现的诸多问题,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应从政府、市场、公民多个方面探究原因,并据此寻求解决之道。

于倩[5](2018)在《存量规划视角下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周边地区也是城市的一颗闪烁的明珠,它的更新更是有新的内涵和意义,本论文就是对辽宁大学及周边地区的更新展开深入研究。城市更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时期应赋与其不同的内涵,由于时代在不断的变迁和处于在不同阶段下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城市更新已进入由过去的只注重物质形态更新转变到更加注重城市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严控增量、激活存量、优化存量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城市空间增长的新常态。注重城市非物质形态要素的提升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同时在城市转型下促进产业转型的发展目标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在旧城区内的现有城市文化的重要空间—大学及周边居住社区的整体城市更新发展进行研究。文章的主体内容主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提出对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的空间研究范围,提出当前论文研究的背景,说明了研究的目的与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整体框架。第二章从存量规划、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等等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对目前上海城市更新、广州城市更新以及深圳城市更新的更新政策进行探索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案例的分析研究,为后文地块的更新路径与方法的探讨提供相关的依据。第三章通过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对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的发展现状特征进行总结,然后对地快内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最后根据目前存在的现状条件以及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信息总结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的发展诉求与发展条件。第四章主要确定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更新的影响因素,掌握存量资源开发作用机制以及对地块内的空间价值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发展诉求与空间价值情况提出对地块进行更新的策略方向。第五章首先提出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的更新发展方向(更新目标、更新原则和更新方向)从空间、功能、交通三个方面提出更新发展思路,最后综合提出存量更新的实施保障条件。第六章提出文章的基本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与展望。

何白[6](2017)在《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引人瞩目。在传媒业与电信业相互融合的交汇处,网络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诞生并迅速风靡于我国的互联网。自2006年网络视频产业发轫,历经跑马圈地式的野蛮扩张,泥沙俱下式的市场洗牌,再到步履稳健的理性成长;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规模由小变大,产业规制从无到有,产业链条不断地完善,产业布局逐渐多元。作为产业融合边界处诞生的边缘产业,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受到融合因素的深刻影响。数字融合使广电、出版、电信三大产业的信息产品属性趋同,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内容传播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网络平台,多种产业力量均可以在互联网上布局网络视频业务。同时,三网融合的推进使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在技术标准上趋于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业务上彼此渗透;多样化的视频传播终端被催生。融合的扩散还使娱乐、文化、教育等产业经由内容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加入到信息产业大汇融的队伍之中。面对产业之间广泛融合的大背景,网络视频内容运营面临内容来源多元化、传输渠道多元化、播出终端多元化的局面;网络视频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也拥有极为广阔的延伸拓展空间。当前,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面临融资、内容版权、政策规制等各方面的现实阻碍,视频企业之间在内容领域的白热化竞争令运营成本年年攀升,行业长期处于普遍亏损的状态。如何找寻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良性发展路径?此问题十分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尝试以产业融合为分析视角,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探析,从中探寻破除产业发展困境、推动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在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上,本论文首先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脉络、发展特征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梳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整体图景。其二,结合产业融合趋势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机理与动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建立起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其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产业融合下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链以及网络视频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最后,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命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选题创新:我国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网络视频产业的研究更为匮乏,研究内容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本研究将我国网络视频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在研究选题角度较为新颖,具备了创新性。第二,内容创新:本文在第三章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弥补了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在第四章中,提出我国网络视频融合发展的框架,对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第五、六、七三章分别对产业融合环境下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链以及企业的发展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上研究内容在本研究领域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三,方法创新:本研究应用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研究范式对网络视频产业进行分析。在第五章中,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研究中经典的SCP分析框架,对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分析;第六章中,通过产业链整合理论和价值系统、价值网等的理论工具对网络产业的产业链发展进行研究。在网络视频研究领域具有方法上的创新性。第四,结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对产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第八章中,系统性地分析了阻碍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矛盾,提出推动网络视频行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进行营利模式创新、建立新环境下版权治理机制以及如何科学制定产业规制、推动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建议和对策。

文彤[7](2016)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关联产业发展研究——以澳门典当业为例》文中提出在博彩旅游消费群体多样化需求的促动下,澳门典当业与博彩旅游业逐步实现了关联融合,其服务群体、业务形式、经营时段、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发展演变受到了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业的渗透辐射。研究发现,旅游客流的需求成为旅游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不仅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依托,还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相对一致的自组织安排形成内生动力,推动关联融合的稳步发展。

林章林[8](2016)在《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更新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旅游休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城市的重要功能,并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双重动力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发展方向。国内外对中央商务区(CBD)、游憩商业区(RBD)、旅游商务区(TBD)、中央活动区(CAZ)、环城游憩带(RcBAM)、中心旅游区(CTD)、城市开放式景区等等概念的研究及城市建设实践无不表明,承载旅游休闲功能的城市空间正在由附庸向主体发展,由局部向整体发展。而地理学界从城市空间(Urba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休闲空间(Leisure space)、游憩空间(Recreation space)、城市公共休闲空间(Urban public leisure space)等的演进推导叠加研究,也指向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tourism leisure space)这一集成创新化的研究方向。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成为了城市地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更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由单核结构、双核结构逐渐向多核网络化结构发展,即达到社会经济空间、休闲资源空间和人口流动空间的最优配置,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的管治是在空间组织基础上的资源配置、功能保障和秩序维护,又反过来影响城市空间的结构变化。不当的规划、管理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带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顽疾。基于理论研究完整性和实践迫切性的要求,城市空间管治是空间组织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基于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核网络化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呈现出全天候、常态化、全域式,及多元化的立体格局,在机构设置、土地供给、政策引导、规划编制及资金保障等方面具备提升可能。本文共分7章:第一章绪论。在分析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提出的背景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意义。界定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等基本概念,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梳理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明确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文章框架,以及实现研究结果的技术路线。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综述。由于研究内容涉及到空间组织、空间管治两个方面,在对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后,重点借鉴区域科学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地理论、点-轴理论,以及城市更新理论)、空间管治理论(包括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来指导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并对旅游休闲动机需求的发展、休闲、游憩、旅游三者关系的辨析、城市各类旅游空间的演化、中外公共性理念的比较,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以及空间组织构建及其管治实现提供了思考佐证和逻辑支持。第三章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采用中宏观尺度,以整体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结构、演进、特点,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重新对空间结构“点”、“线”、“面”进行了界定,提出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由“游憩点”(Recreation Node)、‘游憩通道”(Recreation Route)和“游憩区域”(Recreation district)所构成。具有单核结构、双核结构和多核网络化结构的不同模式。总结发现了“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两种动力机制在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多个“游憩点”借助“游憩通道”实现网络化发展,是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体系结构的理想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观点。并归纳为全域性、地域性;开放性、层次性;功能复合性、多样性;稳定性、演化性等四对八性特点。根据资源构成、人口分布,以及现行管理等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划分为“城区集聚型旅游休闲空间”、“资源富集型旅游休闲空间”、“交通枢纽型旅游休闲空间”三种类型。建立三级因子的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层级评价指标,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做出三个级别的划分,即一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二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和三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再结合“时间”、“空间”、“事件”和“人”四个要素构建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整体系统。学习借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模型的建模方法,将区域范围划定在城市内部,将城市空间假设为均质化的空间,构建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体系模型”。并分析提出综合化发展、社会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三大趋势。第四章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以时空结合的维度着力对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进行了分析。结合中国休假制度及休假时间的变迁、城市旅游休闲市场的变化、城市土地分类,以及城市现有规划等相关影响因素,梳理分析中国现有的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体制和模式,系统化地提出了“空间管治职能”、“空间管治区域”、“空间管治规划”、“空间管治政策”、“空间管治力量”、和“空间管治投入”六个方面的管治提升策略。第五章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为了验证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体系构建的理论成果,以上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市容绿化、体育、旅游、文化、交通、商业等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系统整理了上海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工业旅游点、购物中心、A级景点和演艺场所等8种类型,共1199个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基本单元的建立时间,以及在全市208个街道(镇、乡)的空间分布。梳理了上海所有城市快速交通道路、跨江大桥、过江隧道的建设时间,分析其与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对应关系。采用核密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上海不同历史阶段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的演变规律。采用全局Moran’s I统计量测度城市各街道、乡镇及其邻域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空间关联及差异程度。从中找出上海城市旅游休闲空间所存在的资源相对集聚、空间叠加、功能重合、邻近居住空间等特点。其次,结合对上海近十年常住人口结构及扩散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市中心人口向城市边缘扩散,全市人口密度提高,地区落差缩小。通过构建双变量全局自相关模型来探讨城市公共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与人口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发现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分布没能跟上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两者间存在发展不均衡。通过对近十年上海入境旅游人数变化、国内旅游人数变化、上海居民本地旅游人数变化、酒店住宿情况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中以外地游客、本地市民来区分旅游行为和休闲行为的二元对立已经消除,提出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设置应该以市民、游客为共同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充足的旅游休闲服务。第三,设计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以地图空间作业、资源分数评定等方法,在对上海208个街道(镇、乡)进行打分,选择其中符合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设立条件的105个街道(镇、乡),并按分数集中度,划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由此对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分级分类管理提出了建议。第六章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提升。对上海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已有的三种空间管治模式,归纳在空间管治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条条分割和条块分割的矛盾始终存在;政府行政管理的力量依然过强,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之路还很漫长以及社会化组织缺失,市场力量不足。提出对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路径提升的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对由于局限而未能充分展开,今后仍需更加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柯彦[9](2015)在《基于要素整合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州闽江北港为例》文中认为滨水区的开发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的热点所在。但在相对传统的分区规划思想的影响下,当前国内的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往往是依照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展开的,因此容易在景观格局及设计维度方面出现局限性。其次,政府机构利益分化,建设实践中追求景观速成,缩短建设环节,滨水空间要素所属各学科领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滨水空间要素各自为政的局面,长期以来城市滨水景观建设被束缚在一个范式标准之内,看似井然有序,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显得生硬而灵活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做出细致的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引入更先进的要素整合的设计理念来帮助克服滨水开发和景观建设存在的各种瓶颈。本文结构包含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三大组成部分:认识论部分(第一、二、三章)首先梳理了几个重要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了滨水区发展的历史以及现行控规模式的渊源;并结合当前国内城市滨水区发展的普遍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滨水空间存在要素分离的问题;然后引入要素整合理念作理论基础研究,再概述三大整合趋势,将第一部分进行升华。方法论部分(第四、五章)通过对福州闽江北港全段的实地调查,先将调研对象的历史地理情况、功能承载、相关规划等内容作介绍;其次对五类直接选择要素(交通系统要素、水域空间要素、岸线空间要素等)的基本情况、优劣势、存在问题、景观定位等信息分类展开陈述。实践论部分(第六章)结合前文的研究基础,以整合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原则作为准则;以整合趋势作为目标;以大量国内外出现的经典案例作为支撑,对整合策略进行总结,完成从认识论到方法论再到实践论的探究过程。全文旨在为要素整合理念在滨水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国内城市,尤其是中等规模城市的滨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Ouyang Minggao[10](2014)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说明2014.6.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型挑战·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产值占GDP的10%左右);·产业的关联度强,带动众多的相关产业,创造大量就业(全国就业的10%左右);·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为国家提供大量财富积累(国家税收的10%左右);

二、我国自行车业发展的三大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自行车业发展的三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域旅游视角下义乌市上溪镇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域旅游是未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
        1.1.2 浙江省打造全域旅游大美格局
        1.1.3 义乌市旅游产业迎来新的机遇
        1.1.4 全域旅游是上溪镇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与分析
    2.1 全域旅游内涵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系统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全域旅游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动态
        2.3.3 文献评述
    2.4 国内外案例研究
        2.4.1 京都
        2.4.2 浙江桐庐
        2.4.3 浙江安吉
3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城镇旅游发展
    3.1 全域旅游对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3.1.1 创新发展理念
        3.1.2 变革发展模式
        3.1.3 转变发展路径
    3.2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镇旅游发展条件
        3.2.1 旅游基础优越
        3.2.2 旅游资源丰富
        3.2.3 服务配套齐全
        3.2.4 产业关联度高
    3.3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3.3.2 缺乏系统的资源整合
        3.3.3 缺乏科学的发展路径
    3.4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镇旅游开发思路
        3.4.1 全区域发展
        3.4.2 全产业融合
        3.4.3 全要素升级
4 上溪镇全域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4.1 基础条件
        4.1.1 区位条件
        4.1.2 交通条件
        4.1.3 自然条件
        4.1.4 文化背景
        4.1.5 经济条件
        4.1.6 城乡发展现状
    4.2 旅游资源研判
        4.2.1 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4.2.2 旅游资源评价
        4.2.3 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4.2.4 开发潜力和价值评价
    4.3 产业资源研判
        4.3.1 第一产业
        4.3.2 第二产业
        4.3.3 第三产业
        4.3.4 旅游产业要素分析
    4.4 市场支撑研判
        4.4.1 旅游市场现状
        4.4.2 客源市场分析
    4.5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SWOT分析
        4.5.1 优势分析
        4.5.2 劣势分析
        4.5.3 机遇分析
        4.5.4 挑战分析
        4.5.5 小结
5 上溪镇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5.1 发展目标
    5.2 发展战略
        5.2.1 全区域发展战略
        5.2.2 全产业融合战略
        5.2.3 全要素升级战略
    5.3 实施路径
        5.3.1 构建全域景区
        5.3.2 融合全业发展
        5.3.3 升级旅游要素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2.2 发展背景: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流域生态化发展趋势
        1.2.3 现实背景:长江大保护促进滨江区域空间重构
    1.3 相关概念梳理
        1.3.1 长江大保护
        1.3.2 城区段滨江区域
        1.3.3 三生空间
        1.3.4 空间优化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流域层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层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1.4.3 滨水空间层面:空间重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1.4.4 小结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1.6.1 研究对象的样本意义
        1.6.2 资料收集与整理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长江大保护政策与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1 长江大保护的政策分析
        2.1.1 国家政策
        2.1.2 省级政策
        2.1.3 市县政策
        2.1.4 小结
    2.2 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1 发展视角下长江中下游滨江城市分类
        2.2.2 “江-城”分离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3 “江-城”一体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4 小结
    2.3 大保护视角下长江中下游城市生态化发展趋势
        2.3.1 空间生态化重组
        2.3.2 产业生态化发展
        2.3.3 城区段滨江区域成为城市地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与挑战
    3.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
        3.1.1 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及其对荆州城区段影响
        3.1.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3.1.3 水系水质现状分析
        3.1.4 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3.2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防洪安全存在隐患
        3.2.2 生态系统整体性面临挑战
        3.2.3 岸线利用有待提升
        3.2.4 滨江可达存在阻碍
    3.3 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
        3.3.1 由“城因水生”转向“水因城活”
        3.3.2 由“沿江伸展”转向“拥江发展”
        3.3.3 由“江城分离”转向“江城互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思路
    4.1 遵循生态化整体发展基本理念
        4.1.1 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协调发展
        4.1.2 滨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4.2 生态产业成为滨江区域经济增长点
        4.2.1 生态农业
        4.2.2 生态旅游
        4.2.3 文创产业
    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三生空间组织
        4.3.1 三生空间组织方法——横断面规划
        4.3.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适应性分析
        4.3.3 滨江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
    5.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思路
    5.2 长江大保护下的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落地
        5.2.1 上位规划对于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划定
        5.2.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细化逻辑
        5.2.3 长江大保护政策推动荆州城区段滨江生态红线精准落地
    5.3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
        5.3.1 滨江空间的生态化营造愿景
        5.3.2 连续性生态空间营造
        5.3.3 生产空间生态化营造
        5.3.4 开放性生活空间营造
    5.4 通过横断面规划对城区段滨江区域进行整体空间管控
        5.4.1 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横断面选取
        5.4.2 荆州城区段滨江现状空间梯度分区特性分析
        5.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导则管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荆江河断面要素历年变化表(基本河槽)
附录3 2018 年荆州市城区主要河湖水质状况
附录4 荆州市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数量
附录5 荆州市境内主要水系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录6 荆州市城区段滨江区域用地规划图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共享经济:问题与出路——以“共享单车”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共享单车的现存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1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
    1.2 共享单车现存问题
        1.2.1 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
        1.2.2 人为破坏和私自占有共享单车
        1.2.3 共享单车用户信息泄露风险
        1.2.4 共享单车押金导致的信用危机
    1.3 共享单车负外部性问题原因分析
        1.3.1 政府部门监管滞后
        1.3.2 市场 (共享单车企业) 恶性竞争
        1.3.3 公民文明素质低下
2 共享单车公共治理模式分析
    2.1 公共治理的理论路径
    2.2 共享单车公共治理模式的实现
        2.2.1 政府对共享单车加强监管力度
        2.2.2 市场 (共享单车企业) 加强自律
        2.2.3 公民提升自身文明素质
3 共享经济的发展建议——基于政府的视角
    3.1 政府积极引导传统经济借共享经济之势转型发展
    3.2 政府与企业、公民共同加强诚信建设
    3.3 政府要完善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
4 结语

(5)存量规划视角下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型时期的城市建设
        1.1.2 城市建设注重存量规划的需求
        1.1.3 沈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进展
        1.3.1 存量规划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
        1.3.2 城市更新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
        1.3.3 相关研究的特征与趋势
    1.4 研究的对象与范畴
        1.4.1 研究的区域
        1.4.2 研究的主体
        1.4.3 研究领域与范畴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存量规划的相关理论解读
        2.1.2 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解读
        2.1.3 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解读
    2.2 国内关于城市更新政策的探索
        2.2.1 上海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2.2.2 广州成立城市更新局
        2.2.3 深圳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存量规划案例研究
        2.3.2 城市更新案例研究
        2.3.3 国外高校周边发展的启示
        2.3.4 国内高校周边发展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的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分析
    3.1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概况
        3.1.1 沈阳市—国家中心城市
        3.1.2 沈阳市皇姑区概况
        3.1.3 辽宁大学崇山校区概况
    3.2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城市建设现状调查
        3.2.1 土地利用现状
        3.2.2 产业业态现状特征
        3.2.3 城市风貌现状特征
        3.2.4 街道与交通现状特征
        3.2.5 城市文物遗存现状特征
    3.3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现状问题分析
        3.3.1 社会与产业活力
        3.3.2 土地利用结构
        3.3.3 空间环境品质
        3.3.4 交通体系组织
    3.4 存量规划下辽宁大学大学—崇山路地区空间发展需求与发展条件分析
        3.4.1 空间发展需求
        3.4.2 空间布局条件
        3.4.3 空间SWOT分析
        3.4.4 基于在校师生及本地居民调研情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该地区空间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开发利用策略
    4.1 存量规划语境下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4.2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存量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
        4.2.1 道路交通的易达性
        4.2.2 空间环境品质的满意度
        4.2.3 文化资源及文化设施的满意度
    4.3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存量资源开发的作用机制
        4.3.1 存量资源的权属关系
        4.3.2 制度与政策法规
        4.3.3 多元利益主体
    4.4 该地区空间价值评估
        4.4.1 存量资源再开发模型选取与量化
        4.4.2 土地空间价值评估
        4.4.3 建筑空间价值评估
    4.5 基于空间价值评估的存量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4.5.1 基于评估结果的开发类型选择
        4.5.2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更新开发利用策略
        4.5.3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存量资源状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该地区更新策略主要思路
    5.1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更新发展方向
        5.1.1 更新目标
        5.1.2 更新原则
        5.1.3 更新方向
    5.2 空间更新策略:整合校园与城市的要素
        5.2.1 整体空间功能结构架构的整合与优化
        5.2.2 文化空间与都市空间的整合与优化
        5.2.3 绿化空间与相关要素的整合与优化
    5.3 功能: 优化土地利用与布局
        5.3.1 完善城市功能形态
        5.3.2 功能复合
    5.4 交通:完善宜人、静谧的交通组织系统
        5.4.1 构建合理的交通组织网络
        5.4.2 提倡公交出行,较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5.4.3 加强慢行交通微循环建设,构建TOD社区建设
        5.4.4 静态交通整治与提升
        5.4.5 立体化交通的构建
    5.5 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实施存量规划的保障条件
        5.5.1 公正的产权征收制度
        5.5.2 全程参与的多元合作治理模式
        5.5.3 协调作用下的多元利益平衡
        5.5.4 基于利益平衡的大学与城市管理制度
        5.5.5 计划分期建设
        5.5.6 配套优惠政策
    5.6 更新策略的效益评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6.3.1 主要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和研究工作
致谢

(6)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
        1.1.2 网络视频的勃兴与媒介变局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网络视频
        1.3.2 网络视频产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前沿性与创新性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资源
        2.1.1 产业融合理论
        2.1.2 产业链相关理论
        2.1.3 研究中使用的分析工具
    2.2 研究综述
        2.2.1 传媒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2.2.2 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2.3 网络视频产业研究述评
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3.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阶段
        3.1.1 市场导入期:“播客”风潮下的业态萌芽(1994-2005)
        3.1.2 产业萌芽期:资本“盛宴”下的行业爆发(2006-2007)
        3.1.3 市场调整期:市场洗牌后的秩序重构(2008-2009)
        3.1.4 理性成长期:资源困境中的“合纵连横”(2010-2012)
        3.1.5 融合发展期:多元布局下的跨界经营(2013-)
    3.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特征
        3.2.1 内容生产模式多元化
        3.2.2 传播终端移动化、多屏化
        3.2.3 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
        3.2.4 企业营利模式多样化
        3.2.5 政府管理规范化、细致化
    3.3 小结
4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发展:背景、机理与动因
    4.1 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背景
        4.1.1 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
        4.1.2 基于互联网的更大范围的融合
        4.1.3 一些融合型的产业概念
    4.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
        4.2.1 网络视频产业的核心层——视频内容产业
        4.2.2 网络视频产业的外延层——视频衍生产业
    4.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4.3.1 信息技术的驱动
        4.3.2 资产通用性的提高
        4.3.3 视频企业对范围经济的追求
        4.3.4 规制放松与政策的推动
    4.4 小结
5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SCP分析
    5.1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结构分析
        5.1.1 市场集中度高
        5.1.2 差异化程度较低
        5.1.3 市场进入壁垒高
        5.1.4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结构的影响
    5.2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行为分析
        5.2.1 网络视频市场的价格协调
        5.2.2 网络视频市场的非价格行为
        5.2.3 网络视频企业的并购与联合
        5.2.4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行为的影响
    5.3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绩效分析
        5.3.1 规模增长与长期亏损并存
        5.3.2 行业收入格局的转变
        5.3.3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绩效的影响
6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触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产业链整合
    6.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链的形态特点
    6.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链的整合
        6.2.1 网络视频企业的水平整合
        6.2.2 网络视频企业的跨产业垂直整合
    6.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价值链的网状嬗变
        6.3.1 网络视频产业价值系统的基本模型
        6.3.2 价值网:网络视频产业价值系统的高级形态
    6.4 小结
7 网络视频企业的融合成长——基于多案例分析
    7.1 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方法
        7.2.2 样本选择
        7.2.3 数据收集
    7.3 案例一:乐视网的“生态”构建
        7.3.1 案例背景
        7.3.2 乐视网的融合成长模式分析
        7.3.3 乐视网融合成长的竞争力分析
        7.3.4 讨论与启示
    7.4 案例二:芒果TV的融合成长
        7.4.1 案例背景
        7.4.2 芒果TV的融合成长模式分析
        7.4.3 芒果TV融合成长的竞争力分析
        7.4.4 讨论与启示
    7.5 小结
8 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8.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阻碍
        8.1.1 行业盈利困局尚未破除
        8.1.2 企业同质化竞争仍较严重
        8.1.3 版权保护不断面临挑战
        8.1.4 政策倾斜成为产业发展掣肘
    8.2 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8.2.1 持续推动视频行业的技术创新
        8.2.2 鼓励视频企业进行营利模式创新
        8.2.3 建立新环境下的版权治理机制
        8.2.4 加速三网融合促进跨产业竞合
        8.2.5 科学制定政策推动融合发展
9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产业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关联产业发展研究——以澳门典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2 澳门典当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历程
    2.1 早期起伏阶段(1961年之前)
    2.2 平稳转变阶段(1961-2002年)
    2.3 繁荣发展阶段(2002年之后)
3 产业关联发展分析
    3.1 客户群体与典当物品
    3.2 业务形式与经营时段
    3.3 当铺数量与空间分布
4 结论与讨论
    4.1 以需求为动力
    4.2 以时空为衔接
    4.3 以城市为依托

(8)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理论背景
        1.1.1.2 现实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诠释
        1.2.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
        1.2.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
        1.2.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更新
        (1) 理念关系
        (2) 发展关系
        1.3.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构建
        1.3.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实践与发展
    1.4 研究思路、内容安排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内容安排
        1.4.3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科学理论
        2.1.2 空间管治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旅游休闲的动机与需求
        2.2.2 休闲、游憩与旅游
        2.2.3 城市各类旅游空间
        2.2.4 公共性理念及其演化
        2.2.5 服务型政府建设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
    3.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概念辨析
    3.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结构
        3.2.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基本单元
        3.2.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要素识别
        3.2.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结构
    3.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特点
        3.3.1 全域性与地域性
        3.3.2 开放性与层次性
        3.3.3 功能复合性与多样性
        3.3.4 稳定性与演化性
    3.4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体系
        3.4.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分类
        3.4.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分级
        3.4.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体系模型
        3.4.4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
    4.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相关影响因素
        4.1.1 中国休假时间的改变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4.1.2 城市旅游休闲市场的发展及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4.1.3 城市土地分类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4.1.4 城市规划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4.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组织建构与模式
        4.2.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主体的演进
        4.2.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模式
    4.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策略
        4.3.1 空间管治主体
        4.3.2 空间管治对象
        4.3.3 空间管治规划
        4.3.4 空间管治政策
        4.3.5 空间管治机制
        4.3.6 空间管治投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
    5.1 上海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组织基本单元分析
        5.1.1 上海城市功能发展演进
        5.1.2 城市公园分布状况分析
        5.1.3 体育场馆分布状况分析
        5.1.4 博物馆分布状况分析
        5.1.5 购物中心分布状况分析
        5.1.6 公共图书馆分布状况分析
        5.1.7 工业旅游点分布状况分析
        5.1.8 演艺场所分布状况分析
        5.1.9 A级景区分布状况分析
        5.1.10 大型旅游度假区、滨水空间分布状况分析
    5.2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演化
        5.2.1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不同阶段的结构分析
        5.2.2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自相关分析
        5.2.3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与人口结构比较分析
    5.3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选划
        5.3.1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选划的目标
        5.3.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选划原则
        5.3.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选划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提升
    6.1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嬗变
        6.1.1 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
        6.1.2 上海市旅游公共管治体制的演变
        6.1.3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政策引导
        6.1.4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与行政区管理协调
        6.1.5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公共服务
    6.2 上海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管治的提升
        6.2.1 上海旅游休闲从“十一五”到“十二五”规划的发展
        6.2.2 提升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在理论构建方面
        7.1.2 在实证分析方面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基于要素整合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州闽江北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界定
        1.3.1 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front)
        1.3.2 城市滨水景观(Waterfront Landscape)
        1.3.3 滨水空间要素(Waterfront Elements)
        1.3.4 整合(Integration)
    1.4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现状
        1.4.1 滨水景观建设历史进程简况
        1.4.2 国内外滨水景观建设理论研究情况
        1.4.3 滨水空间要素整合理念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要素整合理念相关概述及滨水景观分离现状分析
    2.1 要素整合理念理论基础概述
    2.2 国内滨水景观发展现状及分离局面主要成因
        2.2.1 要素分离局面基本原因分析
        2.2.2 滨水景观分离局面的普遍表现
    2.3 城市滨水空间要素整合目的及价值取向概述
第三章 要素整合理念介入的城市滨水景观形态发展趋势分析
    3.1 滨水空间格局立体化
        3.1.1 首要动因
        3.1.2 立体化的形态表现
    3.2 滨水景观构成渗透化
        3.2.1 整合理念催生共生领域并引导渗透化趋势
        3.2.2 表现效果综述
    3.3 滨水区域形态绿色化
第四章 闽江北港基本情况及景观建设规划概况
    4.1 闽江基本情况概述
    4.2 闽江北港地理及历史变迁
    4.3 目前闽江北港承载功能汇总
        4.3.1 景观及生态营造功能
        4.3.2 亲水休闲休憩及旅游开发功能
        4.3.3 历史人文传承及教育科研功能
        4.3.4 社会民生及经济带动功能
    4.4 上位总体规划及新的概念性规划介绍
        4.4.1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4.4.2 功能布局规划
        4.4.3 游艇码头规划及环南台岛滨江休闲路规划
第五章 闽江北港中观层次要素基本现状调研
    5.1 水域空间要素——滨水景观形态主体
        5.1.1 城河关系
        5.1.2 水域宽度对城市滨水景观形态的影响
        5.1.3 水域水系脉络情况
        5.1.4 小结
    5.2 岸线空间要素——水陆连接的区域
        5.2.1 岸线空间组织形式
        5.2.2 护岸类型
        5.2.3 小结
    5.3 交通系统要素——网络状组织体系
        5.3.1 交通系统总体架构
        5.3.2 内外交通组织情况
        5.3.3 水上交通及静态交通组织情况
        5.3.4 小结
    5.4 绿地开放空间要素——陆域景观的主要载体
        5.4.1 宽度类型划分及平面布局形式
        5.4.2 绿地开放空间汇总
        5.4.3 绿地开放空间构成分段概述
        5.4.4 景观格局相关指数分析
        5.4.5 小结
    5.5 建筑群落要素——滨水开发与景观建设的“双刃剑”
        5.5.1 滨水建筑对于滨水景观产生影响的相关理论
        5.5.2 建筑群落相关情况
        5.5.3 小结
第六章 要素整合策略探究
    6.1 克服建筑群落要素侵占岸线的整合策略
        6.1.1 实行限高和退绿以削弱建筑群落要素的存在比重
        6.1.2 立体化开发的滨水综合体取代单一维度的建筑形式
        6.1.3 激活新的滨水建筑或其他景观形式
    6.2 解决道路系统要素完整性问题的整合策略
        6.2.1 建立层次丰富的滨水道路系统
        6.2.2 通过交通立体化保证滨水空间完整性
    6.3 岸线空间要素优化策略
        6.3.1 减少景观营造与传统硬质堤坝之间的矛盾
        6.3.2 处理防洪与景观亲水性的矛盾
    6.4 绿地开放空间要素的整合策略
        6.4.1 串联起以绿地开放空间为主体的滨水开敞体系
        6.4.2 两岸对应整合设计
        6.4.3 北港滨水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
    6.5 综合策略
        6.5.1 以整合理念为主要手法的城市设计尽早介入
        6.5.2 建立公众参与的规划设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我国自行车业发展的三大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域旅游视角下义乌市上溪镇旅游发展研究[D]. 周丹. 浙江大学, 2020(01)
  • [2]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朱俊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共享经济:问题与出路——以“共享单车”服务为例[J]. 袭亮,张璐. 科学与管理, 2018(04)
  • [5]存量规划视角下辽宁大学—崇山路地区更新策略研究[D]. 于倩.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6]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D]. 何白. 厦门大学, 2017(01)
  • [7]产业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关联产业发展研究——以澳门典当业为例[J]. 文彤. 中国名城, 2016(07)
  • [8]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林章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9]基于要素整合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州闽江北港为例[D]. 柯彦.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10]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A]. Ouyang Minggao. 国际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标签:;  ;  ;  ;  ;  

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