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盘活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途径

浅谈盘活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途径

一、浅谈搞活企业技改资金之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徐晶晶[1](2020)在《嵊泗县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2015年起至今,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重大会议反复出现有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内容,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结合舟山群岛政策背景和海岛产业发展实际,以嵊泗县枸杞岛为研究对象,探索形成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海岛渔村产业深度融合新格局的发展对策。论文总结了国外学者不同角度和国内学者对渔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问题、模式、对策等不同内容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按照重要事件节点划分出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提升阶段和转型阶段;阐述了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拥有基础扎实的产业集群、取得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人居环境治理有效、旅游业发展迅猛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大等优势,同时指出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EST分析法,从枸杞岛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分析影响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而得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论文以枸杞岛产业结构现状为基础,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得出的经验借鉴,提出了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包括政企联动健全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社区参与合理规划和布局渔村产业,多方配合有效提高渔村公共服务水平,注重人才培养加速发展智慧渔业和科技渔业,并及时对其产业融合发展效果进行评价。

刘玥[2](2020)在《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文中研究指明机床工具工业是制造机器的母机工业,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对机床工具行业实行统一有序的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虽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因资源配置的滞后性等因素拖慢了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国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原先僵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企业权力得到下放,原先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政府部门经历裁撤与调整;从市场层面来看,商品经济逐渐为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所认可,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注入到社会生产的领域。以此为背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应运而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作为当代的行业组织,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行会、商会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产生方式来看,国家通过裁撤机床工具局主动将机床工具工业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原机床工具局局长梁训瑄等干部也利用改革之势积极组建筹委会,到198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承担起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职责。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国内缺乏发展经验,因此在成立初期协会经历了探索阶段。一方面主要理顺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通过行业调查等手段对机床工具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将其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反映给政府。在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协会在管理机床工具行业中更加发挥起市场化的职能,譬如为扩大产业贸易坚持主办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当代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市场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协会也根据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引导企业发展,避免行业出现严重的损失。同时,因机床工具产业存在的特殊性意义,国家政策也需时时给与协会、行业相应的扶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李瑞芳[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本实践及经验》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0多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也从粗放发展中的集约增长逐渐演变为集约发展中的数量增长。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产业随之进行了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技术改造、产业重组、科技创新等改造升级实践,并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产业改造动力;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加快产业改造速度;聚焦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改造高度;统筹协调多方力量,扩大产业改造效应。

王锐[4](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王磊[5](2019)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等与制造业产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相继出台,旨在推进我国制造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此时代背景,本论文研究目的是:建设推进我国产业创新相关政策落地的重要推手——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指导我国产业结构改革方向和模式。首先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归纳了国内外产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提出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为创新动力源,建设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研究内容;给出对应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创新点;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包括界定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概念;以及详细阐述了论文所运用的“灰色系统理论”、“界壳理论”、“泛系观控理论”、“战略地图理论”。其次,规划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包括:创新基本单元——智能产业元,创新引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创新载体——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三个层次的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职能、功能及其运行机制,认为主要功能集成、价值网络集成、全程价值链供给,未来将是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重要职能和主要功能;并通过图模型的形式系统阐述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及其下辖子系统的运行机制。考虑到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参与主体涉及多方利益博弈,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Shapley值模型,提出适用于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利润分配机制,并通过算例讨论该利润分配机制下的满意度问题。之后,研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如何规范经济增长模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科学定价生产要素,弥补中国经济体制缺陷,颠覆传统生产合作思维模式,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等促进传统产业中高端化发展的机制。基于体系安全视角考虑,本文设计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以保护体系安全,运用“界壳理论”设计网络界壳体系结构及其开放度,而后引入“泛系观控理论”研究界壳开放度的观控问题,并讨论了在一定开放度下,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的网络效应原理及其经济学、管理学意义。最后绘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在确定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基于战略地图理论,通过平台的利益相关者、平台内部运行流程、学习和成长、财务目标4个维度,绘制其战略地图;此外,从运营风险、资产损伤风险、竞争风险、商誉风险4个层面,研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潜在战略风险,找出与之对应的风险来源和失误环节,设计了一系列评价指标作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执行标准,以尽可能规避战略风险。总结上述研究工作,本文认为: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为创新“引擎”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适用于解决我国目前产业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首先,从理论层面设计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学的方式与方法;其次,从实践层面建设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推手和工具。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及基于该体系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厘清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系统职能、功能和运行机制;分析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传统产业中高端化的原理;设计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套并分析其网络效应;绘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

胡基学[6](2014)在《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业与金融业、信息业并称为当今全球三大生产性服务业,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指出:500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成果绝大部分是由通信和运输成本降低带来的。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作为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财税政策在支持物流业发展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对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论证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厘清财税政策的作用范围、选择支持的方式。这也就是本文的目的。全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正文部分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是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对物流、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关系,分析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物流业的特点、21世纪物流业面临的新挑战。第二节对物流市场失灵、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三节以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发展型国家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论证了政府干预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第四节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对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为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的情况。第二节构建了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对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节分别对货物周转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货物周转量与财政收入进行了回归分析。第四章是对我国物流业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分为三节。第一节回顾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第二节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偏高这一突出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第三节对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物流业税负水平、政府性基金与收费道路车辆通行费以及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是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第五章回顾了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分析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分为四节。第一节梳理了2001年以来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物流企业技术改造;设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第二节回顾了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演变历史和现行主要税种。第三节以物流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年报数据为基础对当前“营改增”试点以后物流企业的税负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节对我国现行物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财政对物流业的支持仍显不足,特别是对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税收政策主要是清理长期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税制,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性税收政策还比较少。第六章分四节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物流业发展的情况以及这些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将物流业置于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重视对物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除公共投资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私人资本参与;运用财税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和绿色物流的发展。第七章是对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建议,分为四节。第一节是物流业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首先要明确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物流业的发展必须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应体现在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其次要坚持适应现代物流业特点的原则、效率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借鉴国外经验与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第二节是完善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的建议,包括:适应物流业发展特点,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增加内河航道建设投入和物流基础设施提质建设投入;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先进物流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财政支持;增加对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财政投入;培育和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支持力度。另外,可以创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方式,通过财政奖励、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物流业的发展。第三节是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包括:统一物流业税目促进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对工商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进行主辅业分离所涉及的税收给予优惠,促进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将物流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国,促进物流业网络化发展;完善“营改增”方案;改革政府性基金,规范道路通行收费等。第四节简要探讨了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物流业管理体制、土地政策、交通管理政策等其他配套政策。

林小艳[7](2013)在《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材料。作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基地的黑龙江省,矿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是实现黑龙江省“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多年来,受国际国内众多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资源优势并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国内外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矿产品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拓宽,适时开发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整合非金属矿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论文的系统研究,分析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潜在水平、相关产业开发利用现状,针对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目前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国内外同种非金属矿开发技术的差距,重点对黑龙江省优势非金属矿产石墨、硅线石、沸石、大理石进行系统的技术测试和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提出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方向和市场培育战略,促进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升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幅增加,延长产业链。提出黑龙江省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升非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的竞争力和贡献力。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招商引资、矿政管理,提高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效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系统综述了国内外非金属矿产资源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应用现状及其前景,提出了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发展战略,对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框架、野外调研和资料的收集整理、主要的研究方法、核心内容等进行了高度地概括,并提出了论文中的关键创新点。第二章,对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与主要矿种类型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黑龙江省现有的优势非金属矿产的分布、产出层位、形成条件和成矿作用及主要矿床类型等进行了介绍。第三章,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并系统分析了黑龙江省开发利用现状。黑龙江省有近30种非金属矿产的资源储量在全国排序居前十位。其中,水泥原料矿产中,陶粒原料矿产资源丰富,玻璃硅质原料矿产、陶瓷原料矿产缺乏;化肥原料矿产中的磷矿、钾盐矿、硫铁矿短缺:典型优势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墨、硅线石、大理岩等,成矿条件好,资源丰富,而且开发多集中在黑龙江省南部地区和东西部地区。对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黑龙江省典型非金属矿石质量评价。对黑龙江省典型非金属矿石质量进行了系统测试和评价。表明鸡西鳞片石墨质量优,有害成分少,适合开发,利用前景良好。黑龙江嫩江沸石可用于沸石烧制的高质量的陶瓷,还可用沸石来做多孔陶瓷。黑龙江省大理岩可用于制备超细方解石(重钙),其性能好,用途广,资源丰富,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第五章,系统分析了开发利用非金属矿产品市场。通过对国内外、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品、供求现状及其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发达国家对进口矿产原料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增大,世界矿物原料的最大需求者是西欧、北美和日本;世界非金属矿供给主要集中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并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我国石墨初级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高纯石墨、球形石墨、膨胀石墨、柔性石墨等功能石墨材料需求在稳步增加。而能够满足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需求的非金属矿产有石墨、硅线石、沸石、颜料用黄粘土、水泥用大理岩等;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非金属矿产磷矿、钾盐、玻璃用石英砂、陶瓷土等。其中绝对优势非金属矿产石墨,近年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行业受到冲击。但从长远的国际市场分析,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第六章,提出了黑龙江省非金属开发利用战略及其政策建议。要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必须实施创新战略,包括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依托高校合作研发平台,运用非金属深加工与精加工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实施非金属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和信息化战略,逐步形成鸡西石墨-硅线石开发利用产业集群,哈尔滨大理岩-建材开发利用产业集群,牡丹江特种原料产业园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综合市场和各层组织的功能,形成一个以石墨、硅线石、大理石建材等优势非金属矿产品开发利用的稳定、持续、有序的企业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整体竞争优势。战略的实施必须有政策的支持,为此,必须实施产业倾斜政策、区间协调政策。本论文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等途径,对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及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采用SWOT等理论对该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中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建议。同时还对黑龙江省具有优势特色的石墨、沸石、硅线石、大理岩等矿产资源的化学成分、物相结构、综合利用途径等进行了探讨。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现状,确定开发利用战略,制订相关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存在以下创新之处:首次运用资源科学、区域经济学方法,系统分析了黑龙江省非金属矿的资源组合、配置、经济潜力和发展重点,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提出了黑龙江省非金属开发利用战略。1、提出了创新战略。包括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依托高校合作研发平台,运用非金属深加工与精加工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提出了非金属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由于不同矿床类型的石墨,其物化性能也不同,开发利用战略也不同,针对鸡西、穆棱等区域变质形成的品质鳞片状石墨,应以鸡西柳毛石墨矿为中心,整合原有资源,形成产业集群。针对萝北等地接触变质形成的隐晶质土状石墨,随着隐晶石墨选矿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应形成新兴的石墨生产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最后逐步形成鸡西石墨-硅线石开发利用产业集群,哈尔滨大理岩-建材开发利用产业集群,牡丹江特种陶瓷原料产业园区。3、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通过数据库把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业权设置、开发利用现状、国内外非金属开发工艺技术动态、国内外市场供求的变化、相关政策等集成,既有利于整合资源,又有利于按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弱化非金属矿山企业之间的内部竞争。

任明东[8](2013)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社会面貌得以改变,国际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然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高投入、高耗能和高污染为代价换来的,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带来了能源的逐渐枯竭、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工资水平的相对低下。在全球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以及世界经济社会形势发生转变的今天,我国这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做出的科学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中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命题。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依托制度的内生机制和动力,强化和优化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政府通过有效的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行为所具有的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释放促进经发展方式转变的更多的潜力和空间。公共财政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很多理念和步骤上的契合。坚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本身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之举”之一,同时也是为财政政策发挥“有意为之”的能动性所提供的系统支撑。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分配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还要在更深层面上,发掘公共财政制度与政策的创新空间。研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评价与重新反思我国财政政策的以往实践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为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财政决策的实际依据。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作用机理着手,厘清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路径、主要领域以及方式方法。深度考察我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要素和技术结构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解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促进我国需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素和技术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本文的基本逻辑思维:首先明确了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所在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在于调整和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要素和技术结构;之后,运用财政经济的基本的概念、理论,分析了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机理,明确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路径、主要领域以及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别就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技术结构的财政政策进行了探讨。全文共6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讨论选题的背景与研究动机、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并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目的是对全文的研究作一个预览。第二和第三章是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政策的基础分析。其中,第二章是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首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分别是优化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要素和技术结构。第三章是关于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首先对于财政介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工具,最后分析了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路径、主要领域和方法。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对策研究。其中,第四章为需求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本章在探讨了需求结构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需求结构的现状及其问题致因,最后讨论了支持我国需求结构调整的财政安排。第五章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本章首先探讨了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之后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了现状分析,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致因,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支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安排。第六章为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本章首先探讨了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基本理论,之后对我国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致因,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支持我国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安排。

汪娟[9](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刘廷[10](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二、浅谈搞活企业技改资金之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搞活企业技改资金之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嵊泗县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技术路线、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发展
        2.1.2 发展模式
        2.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2 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2.2.4 产业链理论
第三章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3.1.1 枸杞岛产业结构及现状
        3.1.2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3.1.3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优势
    3.2 枸杞岛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2.5 PEST分析小结
    3.3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
        3.3.2 产业结构布局亟需优化
        3.3.3 智慧渔业进步速度有待提升
        3.3.4 渔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3.3.5 渔民文化水平和经营能力较低
第四章 国内外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借鉴
    4.1 我国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秀经验
        4.1.1 大连獐子岛注重“农业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带动”
        4.1.2 黑龙江安庆县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产业链延长
        4.1.3 三亚西岛“以休闲渔村建设带动整岛”融合发展
    4.2 国内各地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秀经验得到的启示
        4.2.1 核心品牌形成规模化产业链
        4.2.2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融合
        4.2.3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4.3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进经验
        4.3.1 日本农业提出“六次产业化”概念
        4.3.2 法国乡村通过休闲旅游推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
        4.3.3 荷兰形成“从农田到餐桌”高效、完整产业链
    4.4 国外产业融合发展先进经验得到的启示
        4.4.1 依托资源条件和国家经济政策统筹规划
        4.4.2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科技农业
        4.4.3 有效促进产业链延伸
        4.4.4 不断营造地域品牌
第五章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5.1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目标
    5.2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原则
        5.2.1 立足生态优先的原则
        5.2.2 立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则
        5.2.3 立足政策引领和市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3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内容与措施
        5.3.1 政企联动健全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5.3.2 村级参与优化空间布局并策划旅游产品
        5.3.3 多方配合有效提高渔村公共服务水平
        5.3.4 注重人才培养加速发展智慧渔业和科技渔业
    5.4 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效果评价
        5.4.1 效果评价方法
        5.4.2 效果评价主要指标
        5.4.3 评价结果使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研究成果

(2)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一) 关于国家、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二)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行业组织研究综述
        (三) 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综述
    三、章节内容
第一章 协会成立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一、机床工具工业历史概述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一) 近代以来国外机床工具技术的引入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体制改革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1988-1992)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变迁
        (一) 1949年-1978年工业管理体制及产业发展
        (二)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及初期发展
        (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成立的经过
        (二) 协会的组织架构
        (三) 政府指导与协会初期活动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协会与产业发展(1992-2016)
    一、从幼稚到成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市场化职能
        (一) 扩大交易:展览会的持续举办
        (二) 推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三) 鼓励企业出口与积极“入世”
    二、国家、协会与市场:三者互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应对危机:市场失灵与行业自治
        (二) 市场经济的新问题:“协会失灵”
        (三) 国家政策与机床工具产业发展
第四章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行业组织的发展经验
    一、历史回顾:中国传统的行业组织
    二、市场自发性行业协会的发展
    三、他山之石:日本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概况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本实践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传统产业改造(1978-1992)
    (一)国内外条件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本实践
        1. 钢铁行业改造升级(1978-1992)。
        2. 纺织行业改造升级(1978-1992)。
        3. 煤炭行业改造升级(1978-1992)。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传统产业改造(1993-2011)
    (一)国内外条件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本实践
        1. 钢铁行业改造升级(1993-2011)。
        2. 纺织行业改造升级(1993-2011)。
        3. 煤炭行业改造升级(1993-2011)。
三、改革开放新时代传统产业改造(2012—)
    (一)国内外条件
    (二)改革开放新时代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本实践
        1. 钢铁行业改造升级(2012—)。
        2. 纺织行业改造升级(2012—)。
        3. 煤炭行业改造升级(2012—)。
四、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主要经验
    (一)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产业改造动力
    (二)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加快产业改造速度
    (三)聚焦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改造高度
    (四)统筹协调多方力量,扩大产业改造效应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规模效应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
    2.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概念界定
    2.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概念界定
    2.3 界壳理论及泛系观控理论
    2.4 灰色系统理论
    2.5 战略地图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基本结构
    3.1 “智能产业元”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
        3.1.1 “智能产业元”基本结构
        3.1.2 “智能产业元”建设途径
    3.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
        3.2.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基本结构
        3.2.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途径
    3.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
        3.3.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基本结构
        3.3.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途径
    3.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设计与建议
        3.4.1 政策作用的关键节点分析
        3.4.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设计建议
        3.4.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实施保障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主要功能和运行机制
    4.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主要功能
        4.1.1 业务功能集成
        4.1.2 价值网络集成
        4.1.3 全程价值链供给
    4.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4.2.1 “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
        4.2.2 “基础设施体系”运行机制
        4.2.3 “生产与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4.2.4 “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运行机制
        4.2.5 “平台规制体系”运行机制
        4.2.6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总运行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及其满意度
    5.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
        5.1.1 传统利润分配机制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5.1.2 传统利益分配机制改进
        5.1.3 模型不确定性风险预测
        5.1.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算例分析
    5.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分析
        5.2.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问题假设与参数定义
        5.2.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模型构建
        5.2.3 考虑公平性的满意度模型优化
        5.2.4 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算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机制
    6.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规范经济增长模式机制
    6.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与科学定价机制
    6.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弥补国家经济体制缺陷机制
    6.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颠覆传统生产合作模式机制
    6.5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平衡“投资—消费”关系机制
    6.6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机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界壳套设计及其网络效应
    7.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环境威胁
    7.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套设计方案
    7.3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设计
        7.3.1 “科技支撑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7.3.2 “生产与服务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7.3.3 “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7.3.4 “基础设施(软、硬设施)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7.3.5 “平台规制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7.4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界壳开放度观控模型
        7.4.1 基于常微分方程的网络界壳控制
        7.4.2 基于“泛系观控理论”的界壳开放度观控模型
    7.5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原理及其经济学、管理学意义
        7.5.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原理
        7.5.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经济学意义
        7.5.3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管理学意义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战略地图
    8.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目标
    8.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设计模式
    8.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绘制
        8.3.1 利益相关者层面战略地图
        8.3.2 平台内部运行流程层面战略地图
        8.3.3 学习与成长层面战略地图
        8.3.4 财务层面战略地图
        8.3.5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整体战略地图绘制
    8.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8.4.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4.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调整优化
        8.4.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5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潜在战略风险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获奖情况
附录

(6)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回顾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物流
        2.1.2 物流业
        2.1.3 现代服务业
    2.2 市场、政府与物流业发展
        2.2.1 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
        2.2.2 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2.3 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3.3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3.4 发展型国家理论
    2.4 物流业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2.4.1 物流业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
        2.4.2 物流业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物流业与财政收入的发展状况
        3.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
        3.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3.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3.2 中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简介
        3.2.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的预处理
        3.2.3 模型的构建、检验与分析
    3.3 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增长及财政收入的协整检验与回归分析
        3.3.1 散点图观测
        3.3.2 协整检验
        3.3.3 回归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4.1.1 探索阶段(1978—1991年)
        4.1.2 起步阶段(1992—1999年)
        4.1.3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4.2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4.2.1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成本偏高
        4.2.2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4.3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分析
        4.3.1 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4.3.2 税收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4.3.3 政府性基金与车辆通行费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5.1 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5.1.1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
        5.1.2 支持物流企业技术改造
        5.1.3 设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5.1.4 设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
    5.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分析
        5.2.1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变迁
        5.2.2 我国物流业现行主要税种
    5.3 “营改增”对我国物流业税负的影响
        5.3.1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影响的理论分析
        5.3.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取得
        5.3.3 可抵扣固定资产对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负的影响
        5.3.4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影响的测算
    5.4 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4.1 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4.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国外物流业财税政策及其借鉴
    6.1 美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6.1.1 美国物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6.1.2 美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6.2 德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6.2.1 德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6.2.2 德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6.3 日本物流业财税政策
        6.3.1 日本物流业发展现状
        6.3.2 日本物流业财税政策
    6.4 其他国家物流业财税政策借鉴
        6.4.1 间接税优惠政策
        6.4.2 直接税优惠政策
    6.5 本章小结
7 支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7.1 总体思路
        7.1.1 明确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7.1.2 完善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基本原则
    7.2 完善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的建议
        7.2.1 适应物流业发展特点,调整财政投入结构
        7.2.2 创新财政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方式
    7.3 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7.3.1 促进物流一体化的税收政策
        7.3.2 鼓励物流服务外包的税收政策
        7.3.3 鼓励物流网络化经营的税收政策
        7.3.4 完善“营改增”试点方案
        7.3.5 改革政府性基金,规范道路通行收费
    7.4 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非金属矿产研发现状
        1.1.1 国外非金属矿产研发现状
        1.1.2 国内非金属矿产研发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黑龙江省主要非金属矿产地质背景与矿种类型
    2.1 地质构造与岩石构造
        2.1.1 前寒武纪地层与沉积建造
        2.1.2 古生代地层与沉积建造
        2.1.3 中生代地层与沉积建造
        2.1.4 新生代地层与沉积建造
    2.2 岩浆岩
        2.2.1 喷出岩(含火山沉积岩)
        2.2.2 侵入岩
    2.3 变质岩
    2.4 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2.4.1 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2.4.2 构造单元划分
    2.5 非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2.5.1 非金属矿产种类及基本地质特征与资源情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3.1 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3.1.1 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3.1.2 中国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现状
    3.2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3.2.1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3.2.2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现状
    3.3 黑龙江省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3.3.1 黑龙江省查明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3.3.2 黑龙江省查明优势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现状
        3.3.3 黑龙江省典型区域优势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典型非金属矿石质量评价
    4.1 黑龙江省优势非金属矿石质量评价
        4.1.1 样品采集
        4.1.2 非金属矿化学成分
        4.1.3 矿石矿物物相分析
        4.1.4 矿石矿物组成与结构构造
        4.1.5 物理性质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市场分析
    5.1 国际非金属矿产品市场分析
        5.1.1 国际非金属矿产品需求分析
        5.1.2 国际非金属矿产品供给分析
    5.2 国内非金属矿产品市场分析
        5.2.1 国内非金属矿产品供给分析
        5.2.2 国内非金属矿产品需求分析
        5.2.3 国内外非金属矿产品价格分析
    5.3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品市场分析
        5.3.1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品供求分析
        5.3.2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品进出口贸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SWOT分析的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战略
    6.1 战略的界定
    6.2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战略分析
        6.2.1 SWOT分析原理
        6.2.2 黑龙江省非金属开发利用SWOT分析
    6.3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战略
        6.3.1 创新战略
        6.3.2 非金属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
        6.3.3 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信息化战略
    6.4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6.4.1 产业倾斜政策
        6.4.2 矿产资源经济区间协调政策
        6.4.3 完善环境法规和标准,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控制力度
        6.4.4 建立非金属开发利用动态数据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际经济困境中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选择
        1.1.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财政政策: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政策的互动:文献综述的视角
        1.2.1 理论、问题与对策:国外的研究
        1.2.2 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与财政政策:国内文献回顾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演变过程
        1.3.1 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1.3.2 改革开放以来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
        2.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界定
        2.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2.2.1 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的变化
        2.2.2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2.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性分析
    2.3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2.3.1 调整与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
        2.3.2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拉动力
        2.3.3 调整与优化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
3 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3.1 财政介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3.1.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1.2 凯恩斯主义
        3.1.3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3.1.4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2 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工具
        3.2.1 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数量的影响
        3.2.2 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
        3.2.3 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功能
    3.3 财政如何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3.1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路径
        3.3.2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效应
        3.3.3 明确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领域
        3.3.4 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法
4 需求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
    4.1 需求结构基本理论
        4.1.1 需求与需求结构
        4.1.2 需求结构的组成部分
    4.2 我国需求结构现状及负面影响
        4.2.1 我国需求结构整体评价
        4.2.2 我国需求结构现状及负面影响
    4.3 我国需求结构失衡的致因分析
        4.3.1 经济发展追求速度而忽略质量
        4.3.2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4.3.3 经济政策的制约
    4.4 支持需求结构调整的财政安排
        4.4.1 建立扩大消费的财政政策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4.4.2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的财政安排
        4.4.3 促进出口需求调整的财政安排
5 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
    5.1 产业结构基本理论
    5.2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5.2.1 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5.2.2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5.2.3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5.2.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5.3 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致因分析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
        5.3.2 政策缺陷,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
        5.3.3 人才缺乏和科技落后制约产业结构优化
    5.4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安排
        5.4.1 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的重点支持方向
        5.4.2 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支持工具
        5.4.3 产业结构优化的财税安排
6 要素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
    6.1 要素结构的基本理论
    6.2 我国要素结构现状分析
        6.2.1 我国劳动力要素结构现状
        6.2.2 过度依赖资源要素高强度投入
        6.2.3 技术要素投入欠缺
        6.2.4 信息要素发展落后
    6.3 我国要素结构失衡的致因分析
        6.3.1 经济增长热衷于要素投入
        6.3.2 技术创新长期依赖于技术引进
        6.3.3 人才培养与保留机制薄弱
    6.4 要素结构调整优化的财政安排
        6.4.1 鼓励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安排
        6.4.2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调整
        6.4.3 财政政策引导民间资本,优化要素结构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数据来源说明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2.1 北京市经验
        4.2.2 上海市经验
        4.2.3 大连市经验
        4.2.4 深圳市经验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13.2.1 战略规划
        13.2.2 政策导向
        13.2.3 宣传引导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13.3.1 财政扶持
        13.3.2 税收扶持
        13.3.3 公共投资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10)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二、再利用原则
        三、再循环原则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一、庇古税
        二、科斯定理
        三、生态学理论
        四、系统学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资源税
        二、资源补偿费
        三、矿区使用费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概论
        二、增值税(产品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煤炭产业
        二、废旧金属产业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一、资源税
        二、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排放费
        二、服务费
        三、污染产品税
        四、投入品税
        五、资源税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园区基本状况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附录二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附录三

四、浅谈搞活企业技改资金之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嵊泗县枸杞岛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D]. 徐晶晶.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2]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D]. 刘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本实践及经验[J]. 李瑞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9(05)
  •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D]. 王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6]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胡基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7]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战略研究[D]. 林小艳.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6)
  • [8]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研究[D]. 任明东.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9]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10]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浅谈盘活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