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韵比较研究——末韵(上)

中西诗韵比较研究——末韵(上)

一、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上)(论文文献综述)

刘少坤[1](2012)在《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词律是词体构成的最核心因素,直接关系到词体的破与立。明清时期,词乐散佚。词人若想倚声填词,就必须充分考察唐宋词的用律情况,并总结、重建一套合理的创作规则。清代词学家在承继明人词律成就的同时,更加深入挖掘词律理论,构建创作规范,词律批评理论因此而日渐兴盛,争论日渐激烈,一度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词律批评理论日渐深刻,硕果累累,最终集大成。本论文分为绪论、清代词律批评理论概论、清代前期的词律批评理论(第二、三、四章)、清代中期的词律批评理论(第五、六章)、清代后期的词律批评理论(第七、八章)、民国时期的词律批评理论、余论共十一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词律研究对于清词创作、词学研究、词人研究和词派研究的意义,对前人研究成果做出总结和评价,并介绍了清代词律研究的基本文献、框架和思路方法。第一章“清代词律批评理论概论”简述了清代词律学的涵义、组成部分和发展历史,特别介绍了宋元明词体的变化,以及词体变化带来的词律的变化。其次分析了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兴盛的背景及原因。最后总结了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总体特征。论文主体部分对清代词律学进行了分期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代前期(顺康),共分三章:第二章“清代前期词律批评理论的兴盛”主要分析了清初词学家对明代词律成就的承继以及自身的创新之处,特别分析了清初词学家在词韵研究上质的飞跃。第三章“万树的词律思想”分析了万树《词律》诞生的背景与学理基础,全面阐述了万树《词律》的词律思想,肯定了万树《词律》的词学史地位与意义,指出万树的《词律》开词律严密一派,是词谱书籍的集大成之著。第四章“《钦定词谱》的词律思想”分析了王奕清等人编制的《钦定词谱》,解析了《钦定词谱》的编辑特征以及词律主张,指出《钦定词谱》代表官方的词律观,为词人创作树立了典范作用。清代中期(雍正—道光十九年)是词律批评理论的升华期。此阶段分为两章:第五章“清代中期词律批评理论的升华”分析了此一阶段词律学升华的原因,并把这一阶段的代表分为“词乐理论研究者”、“歌唱唐宋词的实践”、“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词律思想三种,深入分析了他们的词律批评理论的思想与成就。第六章“戈载《词林正韵》的编制与词韵学的成熟”勾勒了清代词韵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戈载编制《词林正韵》的背景与学力,分析了《词林正韵》的编辑特征以及词律思想。并给予《词林正韵》一历史定位:标志着词韵书籍典范的完成。清代后期(道光二十年——宣统三年)词律研究进入总结期。此一时期分为两章:第七章“清代晚期词律思想的深化”分析了晚清词律批评理论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秦巘的词律思想以及贡献。第八章“郑文焯的词律思想”特别分析了郑文焯的词律思想,肯定了郑文焯的词律贡献,并分析了词学校勘学上的“律校法”,肯定万树、戈载、杜文澜、朱祖谋、郑文焯等人在词律校勘上的贡献。第九章“传统词律研究的余响”特别分析了民国时期的词律批评理论。这一时期虽然已经超越了“清代”这个探讨范围,然由于这一时期上接晚清四大词人的词律主张,故作为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余响。以四大词人弟子为代表的词学家于词律、词韵、词乐上进行了更加细密的研究工作,补证了清代词律研究的许多缺憾与不足。余论对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词学史意义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清代词律批评理论自身的完善为词学研究树立了榜样,词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第二、清代词律学完善了词学研究体系与方法;第三、清代词律研究的成果有效的指导了词人的创作;第四、清代词律学还对词籍校勘产生了重大影响。总而言之,清代词学家于词律学上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清代词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词学史意义。

张建民[2](2014)在《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的文学创作,是与该民族在该时期的语言研究的成果、语言在该民族人民中的普及度息息相关的,比如《诗经》之于周秦汉语,唐诗之于中古汉语,明清小说之于近代白话。韵文的创制则与该民族在该时期的语音面貌息息相关,比如四六文之于汉语四声,唐宋诗词之于《广韵》、《礼部韵略》,元代剧曲之于《中原音韵》,白话新诗之于国语语音和民国韵书。语言、语音跟文学、韵文的创制始终是“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国语运动是从切音字运动中引发出来的。从清末切音运动到国语统一运动,人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以怎样的语音标准统一国语,以怎样的方式来记录国音。中古以来,尤其是明清以降,汉语语言研究的重心转移到语音的研究,晚清至民国的现代语文运动继续以语音为主,艰难地探询着国语统一的语音标准;标准语问题实际上只是标准音问题,故而国音标准的统一问题被历史地推到了现代语文运动的最前台。历史上汉语韵书编纂“赏知音”和“广文路”的两大终极目的,使民国时期的语音研究必然和白话文学里的韵文创作联姻。民国韵书是联系国语语音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的津梁。赵元任的《国音新诗韵》是五四运动后的第一部国音诗韵,《中华新韵》是民国时期的第一部也是汉语韵书史上的最后一部官方颁行新国音韵书。胡适的《尝试集》是现代新诗的鼻祖,闻一多的《死水》是新格律诗的经典,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是延安诗歌民族化大众化的代表。这些经典韵书和代表新诗之间的音韵关系,必将为汉语韵书、国语语音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的“三聚头”穿针引线、搭桥设路,必将为后来汉语语音、韵书纂制自觉服务于汉语白话韵文创作的音韵诉求遗典垂范。本论文将对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之间的密切关系做一较详尽的探讨。论文分为五章,最后为余论和结论。引言部分对与本论题相关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核心术语做了梳理和界定,以免在讨论时引起歧义。然后重点评述了建国前后学术界 对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对相关研究文献做了分类述评,分析了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关系研究上的一些问题,探寻可能拓展国语语音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关系研究的一些向度;说明了本论题的一些研究思路、方法、逻辑结构和研究意义。第一章讨论了国语语音的统一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首先考察了从清末切音字到国语运动的发展,认为清末切音字运动是注音字母的先河,注音字母为国语语音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国语运动最终确立了国语语音的金标准;国语统一问题基本上仅仅是国语语音的统一问题。其次,认为民国国语语音的统一是汉语语言研究从义本位向音本位转向的历史必然。最后详尽地分析了国语统一与白话文运动的联姻历程和联合理据。第二章重点讨论了民国时期出现的两大韵书,认为民国韵书是国语语音和白话新诗音韵联合的津梁。分析了汉语韵书编纂的两大目的,重点从科学实证的角度讨论了民国韵书编制的语音标准和民国官韵《中华新韵》对民国国音韵书的精进,比如民国韵书韵部的分合及其通别的比较,其韵部名称及其次第的比较,其小韵数目及其排列次序的比较,以及民国韵书对旧入声的妥善处理。最后诠释了《中华新韵》新旧各体韵文写作的押韵例。认为统一的国语语音和精善的民国韵书尽可能变革、规范现代白话新诗的音韵实践,而大量的白话新诗创作的押韵实践又对国语语音的推行和民国韵书的撰制提供不可多得的语料,二者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某种互存相补的密切关系。第三章对民国学人白话新诗的押韵思想做了较详尽的述评。重点探讨了现代白话新诗该不该押韵,如果押韵,该押什么语音标准的韵,以及押韵的审美价值等问题,并对押韵派和废韵派的观点做了适当的分析。最后结合民国韵书,对现代白话新诗的韵式做了全面的梳理。第四章探讨了白话新诗的节奏与国语语音的关系。本章重点以现代白话新诗为例,论述了胡适的新诗理论,穷尽式地统计了《尝试集》和其中十四首胡适认为是真正白话的新诗轻声字的使用情况,论述了胡适的自然音节与旧诗的平仄节奏之间的关系,以及胡适新诗节奏理论与国音轻声研究的密切关系。胡适改诗是对白话新诗重轻节奏的自觉强化,以重轻节奏代替平仄节奏,是胡适白话文学观的必然逻辑。胡适以北方口语里的声调变体----轻声来突破旧体诗平仄的节奏模式,从而使白话新诗的节奏类型自别于旧体诗,客观上拓展了白话新诗的节奏类型。但他过分夸大轻声的作用,欲以流行于欧美的重轻律代替汉语旧诗的平仄律,忽视了汉语诗律的古典传统,这是不妥当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具体讨论了白话新诗的用韵与民国韵书的通别。分别以胡适《尝试集》、闻一多《死水》和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为例,重点考察了这三部新诗的用韵实际,并为之做了赅备的韵谱。探讨了其变调相押与国语语音的轻声之间的关系,全面比较了其用韵标准与民国韵书的通别,分析了初期白话诗《尝试集》的押韵对现代白话新诗用韵的深远影响。认为《尝试集》时代,白话新诗的用韵标准处于一个过渡状态:旧诗韵己经破坏,而白话新诗的语音标准尚未确立。胡适的押韵标准基本上是按照当时的国音标准,并且符合国音韵书的通别规定,少数诗作以方音或古韵押韵。到了新格律诗的《死水》,28首诗,首首是押韵,押韵的语音标准也是根据国语国音。其少量诗里的个别韵段以湖北浠水方音相叶,这是《尝试集》以方音入韵的影响,但是其数量比《死水》之前的《尝试集》、《红烛》等明显要少得多。《死水》押旧诗韵的韵段比《尝试集》少得多。《死水》继承《尝试集》轻声字入韵的的良法,也自觉利用现代白话里特有的轻声字,构成韵脚,合辙押韵,比较成功地表现新格律诗的音乐美。40年代延安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其押韵的语音标准仍是根据国语国音。虽然以陕北方音相叶,但是数量比《尝试集》和《死水》明显要少得多。之前押旧诗韵或词韵的韵段,在这部民族化大众化的长诗里基本退出了。可见,国音的推广和国语韵书的纂制等国语语音统一运动对现代白话新诗音韵深入、持久和广泛的影响。但《王贵与李香香》受诗人押韵思想和陕北方言等影响,忽视了《尝试集》、《死水》等新诗白话轻声变调相押的优良传统,应引起新诗作者的注意。余论部分是论题的进一步延伸和总括。以胡适《去国集》、鲁迅和毛泽东旧体诗词用韵为个案,考察了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对现代旧体诗音韵的渗透作用。认为民国统一的国语语音标准不但模铸了现代白话新诗的音韵,使《尝试集》为代表的白话新诗基本上摆脱了旧诗韵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向以国音韵为主,适量参以方音韵或少量古韵,七百多年来,首次实现了汉语诗歌创作用韵与实际语音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如同白话语言一样,国语语音的“金标准”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说话和为文押韵的自觉追求,即使是以押旧诗韵为职志的旧体诗,其用韵也部分地摆脱了平水韵的羁绊,有意识地参用了国音(普通话)的标准。统一的国语语音和编纂精善的民国韵书尽可能地变革、规范了《尝试集》以来现代白话新诗的音韵,也渗透到现代旧体诗的音韵实践;而大量的统一了语音标准的白话新诗,以及渗透了国语国音的现代旧体诗音韵的实践,会在南北各方言区普遍流传,广为阅读,这又反过来大大有利于改造旧诗韵,推行国语语音、缩减方音韵和撰制科学的民国韵书。

傅(走良)寰[3](1981)在《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上)》文中认为 我们曾经讨论过头韵与双声、腹韵与合韵的问题(见(《山东外语教学》一九八○年第二期),本文研究末韵,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韵。为了简便起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只称韵。中国诗歌历来就是押韵诗;希腊、拉丁和日耳曼诗歌却不然,很晚才出现押韵的体裁。

傅(走良)寰[4](1983)在《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下)》文中研究表明 三、押末韵的方式无论汉语诗歌或西语诗歌,押韵的方式都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三类:1)句尾韵;2)句内韵;3)重叠韵。现分述如下: 1.句尾韵——句尾韵指行末和行末押韵的现象(汉语“句尾韵”、“句内韵”这类术语中的“句”字就西语诗歌来说即是行,而“行”字就汉语诗歌来说即是句)。行末和行末

傅(走良)寰[5](1983)在《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下)》文中提出 无论汉语诗歌或西语词歌,押韵的方式都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三类:1)句尾韵;2)句内韵;3)重叠韵。现分述如下: 1.句尾韵——句尾韵指行末和行末押韵的现象(汉语“句尾韵”、“句内韵”这类术语中的“句”字就西语诗歌来说即是行,而“行”字就汉语诗歌来说即是句)。行末和行末押韵的方式按英诗的称谓叫做“韵式”(rhyme scheme)。诗有的分章,有的不分章;有的有既定格式,有的无既定格式;有的行数多,有的行数少;押韵的方式自可变化多端。但韵只能在较为有限的行数内起作用,两个词如果相隔行数太多,即使有构成韵的条件也不会产

曹万生[6](2003)在《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导论、艺术篇、形式篇、批评篇、资料篇、结论构成。 导论评述了百年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派诗学的意义;研究了现代派的构成,全面清理了现代派的全貌、刊物、作者,界定了研究对象;介绍了现代派诗学研究现状与意义,全面清理了截止于2002年12月的关涉本题的研究情况,评述了相关论著,明确了本文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艺术篇研究现代派诗学的艺术方法及相应的诗美范畴,研究现代派对诗的主要掌握方式,即象征、意象、知性。形式篇研究关于诗的外形式即物质外壳的思想,即形式、纯诗、音乐、格律。批评篇研究现代派与西方新批评的关系和诗评,资料篇研究本文发现的现代派诗刊。 象征论研究了20年代诗学对西方象征理论的引入及评价;30年代现代派对波德莱尔、马拉美、兰波、瓦莱里、叶芝等人的象征主义理论及诗作的引入与研究;现代派关于中西象征理论的引入与改造,含朱光潜的“比”说与梁宗岱的“兴”说之比较,梁宗岱“兴”说“依微以拟议”的意义、象与意之关系,比、兴与象征之异同;现代派对西方象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含梁宗岱对契合论的理解即“契合”是超验,及“形骸俱释的陶醉和一念常惺的澈悟”之东方理解与缺失,穆木天对契合论的理解,意象网络的清晰与终极意义的多义的统一,象征主义的诗语特征。 意象论研究了20年代诗学对西方意象理论输入的清理与评价;徐迟、邵询美对西方意象派的六条理论及美国的庞德、罗厄尔、杜利特尔、弗莱契,英国的阿尔丁顿、劳伦斯和弗林特诗作的介绍与研究;对西方意象理论之研究及中西之比较,含庞德的意象内涵,意象理论的二元命题,.意象与形象、意境的异同及其关系,徐迟、邵询美对意象美的客观性、立体性、选择性的研究及其反浪漫主义的诗学史意义,及与40年代诗学的关系;朱光潜对中国诗学意象的引入与研究,含概念的内涵、意象的形态、意象的功能、比、兴、象征与意象的关系、赋在意象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演变历史的研究。意象是现代派由象征向知性的“客观对应物”的桥梁。 知性论研究了从柯尔律治到艾略特、瑞恰慈的知性理论的引入及其异同,含柯尔律治的思想在艾略特和瑞恰慈的两极发展,艾略特变异为避却抒情、非个人化的客观化理论,瑞恰慈变异为综感论、张力论、戏剧化;现代派对知性的接受与变异,含叶公超的扩大错综知觉、古今错综意识,艾略特的传统论与宋诗夺胎换骨说之比较,金克木主智诗概念;知性导致了卞之琳创作的转向。1935年知性诗的崛起让现代派诗学风貌与创作与此前划线,理论上的叶公超、金克木、曹葆华与创作上的卞之琳,代替了此前理论上的梁宗岱、朱光潜和创作上的戴望舒;提出现代派的前后期概念;知性论引入和研究,一直接影响了40年代中国新诗派诗学及创作。 从象征到意象到知性,逻辑与时间同步,现代派的“现代”程度同步加强。 现代派介绍了未来派、立体派、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的理论私!创作;戴望舒对未来派、立体派从推崇到清理;戴望舒淡出象征派转向超现实主义,与卞之琳形成现代派后期诗学现象的两端。 范畴论认为现代派诗歌的审美特质是古典意境与现代意识的统一,现代派诗美范畴是病态美与朦胧美;病态美是价值论范畴,含古典颓废在现代延伸反映之感伤与忧郁、古典与现代之间徘徊之孤独与迷茫,现代主义正宗之丑恶与异化三组类型;朦胧美是艺术论范畴,一含意象繁复、广泛象征、知性追求三组类型。 诗人论研究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诗歌与中西诗学的渊源与承传变异;戴望舒诗前期受晚唐、道生颓废诗影响及魏尔伦的影响,中期疏离魏尔伦,倾向古尔蒙、耶麦、保尔·福尔;后期转向艾吕雅、苏拜维艾尔、阿波里奈尔,倾向超现实主义;卞之琳诗歌一前期最早阶段,受波德莱尔、魏尔伦影响,前期中期阶段受艾略特及其知性影响,一前期第三阶段受叶芝、里尔克、瓦莱里和晚唐诗境影响,后期受奥登和阿拉贡影响。何其芳诗先后受魏尔伦、瓦莱里、艾略特和晚唐诗学影响。卞之琳知性创作开启了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创作。 现代派的诗美范畴、诗人创作与艺术方法与诗学理论是一致的;诗学家和诗人都学贯中西、才华横溢,构成中国现当代诗歌史诗学史上最完整最优秀的流派。现代派诗学证明当代诗学需要诗学理论的创新。滩尹砍廊;,乡礴‘.柳尸 形式篇属于工具论的范围,含形式论、纯诗论、音乐论、格律论4章;形式论是诗形式概念论,同时统摄后3章;纯诗论足形式篇的重心;音乐论是对纯诗论中音乐论题的延伸和系统化,亦含中国诗学音乐论内涵,戴望舒中期背离,音乐论产生了分化。格律论是现代派后期直至当代延伸的论题,是形式论的归宿和方向,戴望舒逸出,何其芳、孙大雨、卞之琳不断坚持月建设日多。 形式论研究梁宗岱对法国象征派形式论的推介与叶公超对英美现代派形式论的推介,含传播中对形式之理论思考;现代派的形式论,含梁?

王小可[7](2013)在《文化诗学视阈中的早期唐诗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试图将早期唐诗英译,即从19世纪起始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历史区间,参与唐诗英译的译者和译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该研究试图突破翻译本体论藩篱,综合运用文化研究、形象学、新批评、译本比较等理论和方法,将译本放回到历史文化语境,和中西诗学交融的语境中去考察,从而在文化诗学视阈中梳理早期唐诗英译的源流,厘清翻译策略流变走向。本文尝试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考察历史变迁所造成的中西文化交际背景之演变,对译者的翻译策略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如何在译本的文化身份和诗学特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分析19世纪至一战前,第一代早期译者在欧洲中心主义的语境下,面对固化的东西方文化等级制,如何以西方诗学观照和改写唐诗,并将英译唐诗套用入英诗诗体,进行节奏和音律上的转化,最终尝试以归化英译之方式,将英译唐诗纳入经典英诗体系。第二章梳理欧洲和英帝国霸权极盛时期,英国人通过他者想象所建构的四类中国形象,即“非人之中国”、“野蛮之中国”、“古代之中国”和“臣仆之中国”,分析早期译者面对这些中国形象,所分别具有的反应,包括反叛、默认或接受等,并进一步结合译本细读,探究译者的反应对唐诗英译所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就早期译者对唐诗的译介方式进行历时性研究,从而揭示出,在西方文明于19世纪末达到巅峰,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中,早期译者对唐诗中宗教元素的译介经历了基督教化改译、保留中国本土宗教身份、非宗教化改译三个阶段。第四章进一步分析,随着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明优越论的衰退,中西文化互补论的兴起,从一战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早期译者如何开始以异化策略取代归化策略,重视保留唐诗的诗学原质与诗体形式,并通过唐诗的异化英译本参与到英诗现代化运动中。

康江昆[8](2011)在《词与初期白话诗歌的共舞 ——以胡适的诗词活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在初期白话诗歌理论与文本的产生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词是初期白话诗歌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本文以胡适的诗词活动为例,分上下两篇进行论述。上篇共安排三章。第一章概述胡适的词学研究之路,分之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开端与深入阶段、成熟阶段、趋于平静阶段。第二章论述胡适的词学思想,细论词的起源与本质、词的发展历史、词的鉴赏与批评等三个方面。在胡适那里,词是从诗进化而来的新体诗,以语言的白话化程度、情感的浓度、意境的高低、风格的差异为评价的尺度。胡适的词学观与他的诗学观相互影响。第三章分析以词誓诗的现象,并考察以旧词之道探寻新诗之路的具体内容。词是胡适用来支撑白话诗歌理论的最可信赖的材料之一从上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的词学研究大都以初期白话诗歌的建设为旨归;而白话诗歌理论的产生,又有着来自词学研究的诸多启示。下篇着重介绍初期白话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样式——词化新诗,并把它定义为:白话诗歌运动时期由胡适开始尝试的,一种包含词调句式(包括词调谱式),新旧杂糅的初期白话诗歌。下篇分四章展开。第四章具体分析胡适的几首词化新诗,总结出词化新诗的七种构建方式与五种类型。第五章分析词化新诗中“词”的成分,介绍判断词化句式与词调谱式两种成分的方式,并探讨这些成分的构诗方式以及可能具有的声情之美。第六章论述词化新诗的特征。此章主要采用形式分析方法,分析词化新诗语言形式上与情韵风格上新旧杂糅的特征。第七章探讨词化新诗的历史命运及其未来的发展价值。胡适的词化新诗在最初二十年中的命运轨迹,呈现出“U”形曲线:从最初被认可为必要的过渡,到被斥为身附“鬼影”,到最后被称为新诗发展的新路。从下篇我们可以了解到,词化新诗架构起了连接传统诗歌与现代白话诗歌的桥梁,其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继续发展的空间。初期白话诗歌对词的资源的利用,既是白话诗歌产生的必要选择,也是白话诗歌建设的有效尝试。

吕姝焱[9](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曾幸[10](2019)在《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代诗学中,节奏理论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本论文结合中国现代诗学著作和期刊中节奏论的阐释,从节奏理论的发展、节奏理论的争辩、节奏理论的新拓展和节奏理论的价值等方面对中国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进行系统阐释。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约20世纪20年代,胡适、郭沫若、饶孟侃、闻一多等诗论家对“音节”“情绪节奏”“格律”等节奏问题进行了探讨。二是20世纪30年代,梁宗岱、罗念生、林庚、叶公超、朱光潜等学者以《大公报》和《新诗》为阵地,继承并发展了前期的格律论,对节奏理论继续探索。罗念生的节律论、叶公超的语言节奏论、林庚的天然节奏论都是30年代的学术成果。三是20世纪40年代,节奏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朱光潜在《诗论》中论述了节奏的性质,诗歌与音乐节奏的不同,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等内容。孙毓棠、郑思、伍禾、应寸照、黄基植等理论家从新旧诗节奏的发展、节奏的特征、节奏与情感、节奏与诗行等方面入手,对节奏进行研究。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争辩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和罗念生两位学者以《新诗》为阵地对节奏问题展开的辩论。朱光潜、罗念生对节奏概念和影响诗歌节奏的元素等问题进行了争辩,推动了节奏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此次争辩虽然没有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但两者的理性分析和颇具说服力的论争展现了中国现代诗论家的智性魅力。现代诗学节奏理论在情绪节奏的体认、自由派与新格律派对自然节奏的不同追求、白话诗语言节奏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理论拓展。一、情绪节奏的体认: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中,大部分的理论家都阐释了情绪与节奏的关系,比较典型的是郭沫若的“内在的韵律”论,朱光潜、伍禾、黄基植等的“节奏与情绪”的关系论,情绪与节奏成为现代诗学中特别关注的问题。二、自然节奏的追求:在中国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中,胡适、康白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自由派认为“自然的音节”或情绪的“自然的流露”就是新诗的自然节奏。闻一多、饶孟侃等新格律派则认为格律本身就是诗歌节奏的“自然”。自由派、新格律派虽然有过激烈交锋,但节奏理论的主张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三、语言节奏的探索:新旧诗运用的语言不同,语言的节奏自然不同。对白话诗语言节奏的探索,是现代诗学理论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在谈论语言的节奏时,将语言的节奏和其它的节奏进行了比较,比如:朱光潜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叶公超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抒情诗的节奏;孙毓棠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吟咏的节奏等。诗论家通过比较的方法阐释了语言节奏的重要性。此外,当代学者对“情绪节奏”的争论、以自然节奏为契机建构“气息节奏”的愿景是现代诗学节奏理论仍具有生命力的显现。现代诗学节奏理论能够指导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引入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诗学注入了新质;也为建国后诗学节奏理论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代诗学节奏理论,尤其是格律论对新诗的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闻一多通过格律的“三美”原则指导他的诗歌创作,《死水》一诗成为格律诗作的典范。20世纪30年代的新格律论的理论主张,不但对当时的新格律派的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自由派的诗人在创作上也开始关注诗歌的格律。现代诗论家学贯中外,博古通今,主动吸收借鉴西方的诗学理论或运用西方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的节奏理论进行了现代转换,为中国诗学理论注入了新质,开启了中国诗学理论崭新的面貌。此外,现代诗论家关于节奏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新格律派的节奏理论,启发了建国后诗学格律派的节奏理论,对当代诗学节奏新形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上)(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二、 文献整理状况与研究现状
    三、 思路、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清代词律批评理论概说
    第一节 词律及清代词律批评理论
        一、 词律及词律批评理论的内涵
        二、 清词中兴、清代词学的繁荣与清代词律批评理论
    第二节 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兴盛的背景
        一、 明及明以前词律学
        二、 清代初期学术发展的转型
        三、 清初词创作的兴盛对词律发展的要求
    第三节 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总体特征
        一、 百家争鸣
        二、 大家辈出、名著接踵
        三、 批评载体众多、资料丰富
        四、 考据性与实用性并重
第二章 清代前期词律批评理论的兴盛
    第一节 清初词学家对明代词律思想的批评
        一、 吸收明人制谱体例符号
        二、 肯定“小令、中调、长调”三分法
        三、 承袭“词有衬字”之说
    第二节 清代前期词律批评理论的创获
        一、 详讨词谱体例、斟酌制谱宽严
        二、 大规模梳理词调、考证词调源流
        三、 从音律角度探讨词体本位
        四、 清初词学家开始关注僻调问题
    第三节 清代前期词学家在词韵上的贡献
        一、 唐宋有无词韵专书之争
        二、 讨论诗、词、曲用韵之别
        三、 建构词韵体系
        四、 总结唐宋词押韵规律
第三章 万树《词律》的编辑特征与词律思想
    第一节 《词律》编纂的背景及学理基础
        一、 编纂背景
        二、 学理基础
    第二节 《词律》的编辑特征
        一、 反复纠驳中确立词谱体系
        二、 于词的句法、章法的建设性意见
        三、 审慎处理同调异名与同名异调问题
    第三节 《词律》的词律思想
        一、 填词须严守唐宋人格律
        二、 力主词无“衬字”
        三、 剔除诗、曲二体
    第四节 《词律》在词律史上的地位
        一、 词谱的集大成之著
        二、 开词律严密一路
        三、 开创了词学校勘学上的“律校法”
        四、 《词律》之缺憾
第四章 《钦定词谱》的编辑特征与词律思想
    第一节 《钦定词谱》编纂背景与学理基础
        一、 编纂背景
        二、 学理基础
    第二节 《钦定词谱》的编辑特征
        一、 词调前系调名考证
        二、 于句法辨析更加翔实
    第三节 《钦定词谱》的词律思想
        一、 以平仄法标注图谱
        二、 提出词律学上的“正变论”
        三、 崇雅黜俗
    第四节 《钦定词谱》的地位
        一、 官修词谱
        二、 树立创作的典范
        三、 词谱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四、不足
第五章 清代中期词律批评理论的深化
    第一节 浙西词派笼罩下的词律特色
    第二节 方成培、凌廷堪、陈澧与词乐研究
        一、 乾嘉学派的成熟与词体研究的深入
        二、 方成培的词乐思想
        三、 凌廷堪与燕乐研究
        四、 陈澧对凌氏的责难及声律成就
    第三节 唐宋词歌唱的实践
        一、 “词为乐体”认识的深入
        二、 《九宫大成》与词的演唱
        三、 许宝善与谢元淮在唱词实践上的贡献
    第四节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律思想
        一、 定位词体的文体位置
        二、 详论前期词谱词韵书籍得失
        三、 阐扬词律校勘
第六章 戈载《词林正韵》的编制与词韵学的成熟
    第一节 清代词韵学发展略论
        一、 制作词韵书籍热情颇高
        二、 词韵研究日渐走上自主发展道路
        三、 词韵体系日渐细密
    第二节 戈载词韵理论的学理基础
        一、 清代音韵学大发展
        二、戈载的家学与师承
        三、前期词韵学的成果
    第三节 《词林正韵》的编写特征
        一、 在比斟各种韵书后确立词韵体例
        二、 参合前人成果得失重建词韵体系
        三、 “博考旧词,妄成独断”
        四、 例分十九部
        五、 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
    第四节 戈载的词韵思想
        一、 拟构唐宋词用韵体系,指导今人创作
        二、 鼓吹词韵地位
        三、 词韵须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
    第五节 《词林正韵》的词韵史地位
        一、 词韵著作之集大成
        二、 清代“词律学”体系完备
        三、 《词林正韵》一时风行
        四、 后人对戈载的批评
第七章 清代晚期词律批评理论的升华
    第一节 晚清词律批评理论升华的表现
        一、 “晚节渐于词律细”
        二、 创作上宽严两路并行
        三、 词学校勘学中的“律校法”成熟
    第二节 王鹏运的词律思想
    第三节 朱祖谋的词律思想
    第四节 况周颐的词律思想
    第五节 秦巘《词系》对词谱的总结与发展
        一、 秦巘对传统词谱的辩正
        二、 《词系》在体例上的创新
        三、 收调数量大增
        四、 考证成绩突出
第八章 郑文焯的词律思想
    第一节 郑文焯的词学活动与词学文献
        一、 郑文焯的主要生平事迹
        二、 郑文焯主要的词学活动
        三、 郑文焯的词学文献与新版《大鹤山人词话》
    第二节 郑文焯的词律思想
        一、 填词须严守字声
        二、 立足唐宋词原貌发表议论
        三、 承扬“律校法”
        四、 “入声字”例
        五、 “不在韵而在声”
    第三节 郑文焯词律批评理论的成就
        一、 促进词律理论更加细密
        二、 打破了声韵与格律之隔阂
        三、 词律批评与词学批评相结合
        四、 推进词籍校勘学发展
        五、 词乐研究成绩突出
第九章 传统词律研究的余响
    第一节 民国以来词律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民国以来词律研究的新变化
        一、 以大学为中心普及词律教育
        二、 报纸、期刊杂志成为词律争论的新载体
        三、 严格意义上的词律学术论文出现
    第三节 民国以来词律批评理论的成就
        一、 开拓晚清词律批评理论
        二、 补正明清词律研究
        三、 词乐理论研究更加系统深入
        四、 《白石道人歌曲》旁谱研究取得突破
余论: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词学史地位及意义
    一、 词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渐趋成熟
    二、 对唐宋词本体特质认识的深化
    三、 规范了清代词人的创作
    四、 指导词籍整理与校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成果

(2)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意义与逻辑结构
第一章 国语语音的统一与白话文运动
    第一节 国语语音的统一
        一、清末切音字运动是注音字母的先河
        二、注音字母是国语语音统一运动的物质准备
        三、国语运动最终确立了国语语音的“金标准”
    第二节 国音统一是语言研究音本位转向的历史必然
    第三节 国语统一与白话文运动的联合
        一、从白话文运动到大众语
        二、国语统一与白话文运动联合的理据
第二章 民国韵书:国语语音和白话新诗音韵联合的津梁
    第一节 “赏知音”与“广文路”:汉语韵书编纂的旨归
        一、汉语韵书产生的语境
        二、韵书纂制的目的
    第二节 官韵《中华新韵》对民国国音韵书的精进
        一、民国韵书编制的语音标准
        二、民国韵书的韵部分合及其通别
        三、民国韵书对旧入声的处理
        四、民国韵书的韵部和小韵次第比较
        五、释《中华新韵》新旧各体写作的押韵例
第三章 民国学人重造新韵的主张和白话新诗的韵式
    第一节 民国学人白话新诗的押韵思想
        一、白话新诗该不该押韵
        二、白话新诗该以什么语音标准押韵
    第二节 白话新诗的韵式
        一、韵脚的构成
        二、韵脚的位置
第四章 白话新诗的节奏与国语语音----以胡适为例
    第一节 胡适的新诗理论
        一、诗体大解放
        二、胡适的自然音节与旧诗的平仄节奏
    第二节 胡适新诗节奏理论与国音轻声的研究
        一、民国时期国音轻声的研究
        二、胡适新诗节奏理论与国语语音的轻声
        三、胡适改诗---白话新诗重轻节奏的强化
        四、以重轻节奏代替平仄节奏,是胡适白话文学观的必然逻辑
        五、胡适白话新诗重轻节奏构建平议
第五章 白话新诗的用韵与民国韵书的通别(上)
    第一节 胡适的白话诗韵观
    第二节 《尝试集》白话诗用韵考察
        一、洗刷过的旧诗用韵(第一编)
        二、改编的旧调用韵(第二编)
        三、真正的白话诗用韵(第三编)
        四、附类白话诗用韵
    第三节 《尝试集》用韵标准与国音韵书的通别
        一、白话新诗用韵与国音韵书的通别
        二、《尝试集》的入声韵与旧国音的“第五声”
    第四节 《尝试集》的变调相押与国语语音的轻声
        一、用轻声字构成阴韵(多字韵)
        二、用轻声字单作韵脚
    第五节 《尝试集》的押韵对现代白话诗用韵的影响
第六章 白话新诗的用韵与民国韵书的通别(下)
    第一节 新格律诗用韵标准与民国韵书的通别----以《死水》为例
    第二节 延安诗歌用韵标准与民国韵书的通别----以《王贵与李香香》为例
余论 国语语音、民国韵书与现代旧体诗音韵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引言
    二、 现代派的构成
    三、 现代派诗学研究现状与意义
    四、 本文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创新
第一篇 艺术篇
    第一章 象征论
        第一节 20年代象征派对西方象征主义的引入简评
        第二节 30年代对西方象征主义引入的文献
        第三节 现代派关于中西象征理论的引入与改造
        一、 朱光潜的“比”说与梁宗岱的“兴”说
        二、 梁宗岱“兴”说的意义与缺失
        三、 其他诸说
        第四节 现代派对西方象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一、 梁宗岱对契合论的理解
        二、 穆木天对契合论的理解
        三、 意象网络的清晰与终极意义的多义的统一
        四、 象征主义的诗语特征
    第二章 意象论
        第一节 对西方意象派诗学的引入与变异
        一、 30年代以前对意象派理论的引入与变异
        二、 现代派对西方意象派诗学的引入
        三、 对西方意象理论之研究与中西之比较
        四、 徐迟和邵洵美意象理论的诗学史意义
        第二节 现代派对中国古代意象理论的引入与改造
        一、 关于意象的内涵
        二、 关于意象的形态
        三、 关于意象的功能
        四、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演变历史
    第三章 知性论
        第一节 知性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一、 知性理论引入的文献
        二、 现代派介绍引入并阐发的知性理论
        第二节 现代派对知性理论的接受和变异
        一、 叶公超的鼓吹与主张
        二、 金克木的接受与主张
        三、 知性理论对卞之琳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未来派、立体派、达达派与超现实主义论
        第一节 现代派对未来派、立体派、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引入
        第二节 现代派对未来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借鉴和变异
    第五章 范畴论
        第一节 现代派诗的病态美
        一、 感伤与忧郁
        二、 孤独与迷惘
        三、 异化与丑恶
        第二节 现代派诗的朦胧美
        一、 意象繁复
        二、 广泛象征
        三、 知性追求
    第六章 诗人论
        第一节 戴望舒的诗歌与中外诗学
        一、 《我的记忆》与魏尔伦、道生与晚唐意境
        二、 《望舒草》与古尔蒙、保尔.福尔和耶麦
        三、 《灾难的岁月》与艾吕雅、苏拜维艾尔、瓦莱里与阿波里奈尔
        第二节 卞之琳的诗歌与中外诗学
        一、 前期最早阶段与波德莱尔与魏尔伦
        二、 前期中间阶段与艾略特
        三、 前期第三阶段与叶芝、里尔克、瓦莱里和晚唐诗境
        四、 后期与奥登和阿拉贡
        第三节 何其芳的诗歌与中外诗学
        一、 何诗的内容与晚唐情调和西方现代派情绪
        二、 何诗形式与瓦莱里、魏尔伦与艾略特
第二篇 形式篇
    第七章 形式论
        第一节 现代派对中两诗学形式论的引入
        一、 梁宗岱与叶公超对西方与古代形式论的传播
        二、 在传播中对形式之理论思考
        第二节 现代派的形式论
        一、 梁宗岱的诗形式永恒论、独立论
        二、 诗形式美论
        三、 30年代现代派的两次诗形式大讨论
    第八章 纯诗论
        第一节 现代派对西方纯诗理论的引进
        一、 从坡到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瓦莱里、白瑞蒙纯诗论之引入
        二、 纯诗理论的基本内涵与差异
        第二节 对晚唐南宋纯诗理论的引入与理解
        第三节 30年代现代派对纯诗理论的发展和变异
        一、 共同主张:诗本体论
        二、 梁宗岱的现象学形式论
        三、 何其芳的唯美论与形式论
        四、 其他人的观点
        第四节 梁宗岱对纯诗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一、 梁宗岱关于纯诗理论的超越性
        二、 梁宗岱对中西纯诗说“超验”与“妙悟”概念的比较研究
        三、 中西纯诗形态的超脱性
    第九章 音乐论
        第一节 现代派对西方诗学音乐论的介绍
        第二节 现代派对中国古代诗学音乐论的介绍
        第三节 现代派在新诗音乐性问题上的两次大讨论
        第四节 现代派对中西诗学音乐论的借鉴与变异
        一、 关于节奏的理论
        二、 关于“音顿”的理论
        三、 关于音韵的理论
    第十章 格律论
        第一节 对中外格律理论的引入与研究
        第二节 现代派的格律理论
        一、 现代派关于格律美本质之理论
        二、 现代格律诗的内涵
第三篇 批评篇
    第十一章 批评论
        第一节 现代派对新批评理论的介绍和引进
        第二节 现代派对新批评方法的应用
        第三节 现代派的诗人论
第四篇 资料篇
    第十二章 一份不应忘记的现代派重要诗刊--《大公报.文艺.诗特刊》
        第一节 学界遗忘的现代派诗刊《大公报.文艺.诗特刊》
        第二节 《大公报.文艺.诗特刊》概况
        第三节 现代派诗学的重要阵地
        第四节 对西方现代派诗学的介绍
        第五节 新诗创作与翻译
    第十三章 曹葆华与《北平晨报.诗与批评》
        第一节 《北平晨报.诗与批评》的概况
        第二节 曹葆华对西方诗学的理论引入
        一、 对法国象征派的纯诗说的介绍
        二、 对西方现代派诗是经验、知性理论的介绍
        三、 关于新批评理论的引入
        四、 曹葆华诗学引入对其创作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外国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致谢

(7)文化诗学视阈中的早期唐诗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早期唐诗英译简介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基本思路与选题价值
第一章 欧洲中心主义与早期唐诗英译
    第一节 以西方诗学改写的唐诗
    第二节 节奏的转化:音步置换
    第三节 英诗韵式的代入与创新
        1.3.1 以英诗韵式替换原诗韵式
        1.3.2 还原原诗韵式的尝试
        1.3.3 韵式的创新
    第四节 传统英诗诗体的套用与变奏
        1.4.1 双行诗节(couplet)
        1.4.2 三行诗节(triplet)
        1.4.3 四行诗节(quatrain)
        1.4.4 五行诗节(quintet)
        1.4.5 六行诗节(sestet)
        1.4.6 七行诗节(septet)
        1.4.7 八行诗节(octave)
        1.4.8 九行诗节(the nine-line stanza)
        1.4.9 十行诗节(the ten-line stanza)
        1.4.10 民谣体(the ballad metre)
        1.4.11 十四行诗(sonnet)
        1.4.12 尾韵诗节(the tail-rhyme stanza)与类尾韵诗节
        1.4.13 不规则诗体
第二章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与早期唐诗英译
    第一节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眼中的中国
    第二节 “非人之中国”形象及其解构
    第三节 “野蛮之中国”形象及其反叛
    第四节 “古代之中国”形象及其加固
    第五节 “臣仆之中国”形象及其认同
第三章 从基督教化到非宗教化的早期唐诗英译
    第一节 翟理斯及同时代传教士凝视下的中国宗教
    第二节 翟理斯对唐诗的基督教化改译
    第三节 克兰默-宾与弗莱彻对中国宗教的接受
    第四节 韦利以降:译本的非宗教化
第四章 中西文化互补论与早期唐诗英译
    第一节 新的节奏转化方式:短语节奏与弹跳节奏
    第二节 散译法的三种源流
        4.2.1 散泽法之先驱:以素体诗英译唐诗
        4.2.2 舍弃用韵、重构节奏
        4.2.3 彻底的自由诗:抛弃音韵形式
    第三节 原诗形式的移植重构
        4.3.1 节奏的重构
        4.3.2 对仗的处理
        4.3.3 叠字的再现
        4.3.4 意象并置的移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词与初期白话诗歌的共舞 ——以胡适的诗词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编: 从胡适的词学研究看白话诗歌理论的产生
    1 胡适的词学研究之路
        1.1 词学活动的萌芽(1906—1915年)
        1.2 词学研究的开端与深入(1915—1921年)
        1.3 词学观念的成熟(1921—1927年)
        1.4 词学活动的趋于平静(1927年后)
        1.5 小结
    2 胡适的词学思想
        2.1 词的起源、本质与地位
        2.1.1 词的起源
        2.1.2 词的本质
        2.1.3 词的历史地位
        2.2 词的发展历史
        2.3 词的鉴赏与批评
        2.4 小结
    3 词与胡适的白话诗歌主张
        3.1 以词誓诗
        3.1.1 最初的誓言
        3.1.2 反复的修改
        3.1.3 以词宣誓的原因分析
        3.2 以旧词之道探新诗之路
        3.3 小结
下篇: 胡适的词化新诗
    4 胡适的词化新诗举例
        4.1 《一念》
        4.2 《鸽子》、《新婚杂诗》(二)
        4.3 《新婚杂诗》(三)、《四月二十五夜》
        4.4 《奔丧到家》
        4.5 《送叔永回四川》
        4.6 《我们三个朋友》
        4.7 《小诗》、《景不徒篇》、《梦与诗》等
        4.8 小结
    5 词化新诗中的"词"
        5.1 词化句式——词化新诗的判断依据
        5.1.1 词化句式的判断
        5.1.2 词化句式的声情之美
        5.2 词调谱式——词化新诗的构建骨架
        5.2.1 词调谱式的判断
        5.2.2 词调谱式的构诗方式
        5.2.3 词调谱式的声情之美
    6 胡适词化新诗的特征
        6.1 外在形式上的新旧杂糅
        6.2 情韵风格上的新旧杂陈
        6.3 小结
    7 词化新诗的命运变迁
        7.1 必要的过渡
        7.2 镣铐与鬼影
        7.3 新诗发展的新路
        7.4 小结
结语: 以词入诗的可能与必然
参考文献
致谢

(9)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著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著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著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发展
    1.1 20世纪20年代的节奏理论
        1.1.1 自然音节论
        1.1.2 情绪节奏论
        1.1.3 格律论
    1.2 20世纪30年代的节奏理论
        1.2.1 节律论
        1.2.2 语言节奏论
        1.2.3 天然节奏论
    1.3 20世纪40年代的节奏理论
        1.3.1 节奏发展论
        1.3.2 节奏特性论
        1.3.3 诗行与节奏论
        1.3.4 情感与节奏论
第二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争辩
    2.1 节奏概念的争辩
        2.1.1 节奏的一般含义
        2.1.2 节奏、节律、音步的定义
    2.2 影响诗歌节奏元素的争辩
        2.2.1 节奏与韵
        2.2.2 节奏与顿
第三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新拓展
    3.1 情绪节奏的体认
        3.1.1 “内在的韵律”
        3.1.2 情绪对节奏的支配
        3.1.3 “情绪节奏”的争议
    3.2 自然节奏的追求
        3.2.1 自由派与诗的自然节奏
        3.2.2 新格律派与诗的自然节奏
    3.3 语言节奏的探索
        3.3.1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3.3.2 语言的节奏与抒情诗的节奏
        3.3.3 语言的节奏与吟咏的节奏
第四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价值
    4.1 对现代诗歌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
        4.1.1 “三美”原则指导下的诗歌创作
        4.1.2 “新音节与新格律”理论指导下的诗歌创作
    4.2 引入西方理论,为现代诗学理论注入了新质
        4.2.1 引入西方的诗学理论,启发了节奏理论的建构
        4.2.2 引入西方的研究方法,增添了节奏理论的新意
    4.3 对当代诗学节奏理论的重要影响
        4.3.1 对当代诗学格律派的理论影响
        4.3.2 对诗学新形式建构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四、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研究[D]. 刘少坤. 南开大学, 2012(06)
  • [2]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研究[D]. 张建民. 兰州大学, 2014(12)
  • [3]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上)[J]. 傅(走良)寰. 山东外语教学, 1981(04)
  • [4]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下)[J]. 傅(走良)寰. 山东外语教学, 1983(01)
  • [5]中西诗韵的比较研究—末韵(下)[J]. 傅(走良)寰. 外语教学, 1983(01)
  • [6]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 曹万生. 四川大学, 2003(02)
  • [7]文化诗学视阈中的早期唐诗英译研究[D]. 王小可. 南开大学, 2013(07)
  • [8]词与初期白话诗歌的共舞 ——以胡适的诗词活动为例[D]. 康江昆.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D]. 曾幸. 济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西诗韵比较研究——末韵(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