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和代表的满意——普陀区房地产局处理代表的书面意见二、三

市民和代表的满意——普陀区房地产局处理代表的书面意见二、三

一、让市民和代表满意——记普陀区房产局处理代表书面意见二三事(论文文献综述)

丁潇颖[1](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宝军[2](2016)在《1946年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述论》文中研究说明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后,按照孙中山的政权思想,开始尝试设立具有地方自治意义的参议会。地方参议会的参议员,在临时参议会时期由政府指定,到正式参议会时期参议员由人民选举。作为地方自治的标志性机构——地方参议会的建立及其运行不仅是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实践,也显示了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实际水平。考察参议会参议员的选举过程,可以看到参议会这个地方自治机构建立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的取向和作用,从而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加深入系统地认识南京政府的政治制度的走向。成立于1946年的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是1905年上海实施地方自治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议会,它以普选的形式产生,超越了早期类似机构仅局限于士绅和精英的狭小范围。这届议会的存在长达三年之久,是上海社会面临纷乱和动荡局势的稳定核心,也是中国地方议会政治的实验场所。对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作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充分掌握了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力图从宏观上将此次选举置于战后上海恢复重建的特殊时局的大环境中考察;在微观上,突破以往议会史研究重制度而轻实践的研究范式,尽可能客观地“再现”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历史原貌,从而揭示此次参议员选举中的各色人等在既定的权威网络中的角色担当,以此来挖掘被以往静态、总体性的制度与结构研究所屏蔽掉的真实历史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认识。其内容与结构大体如下: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研究状态、研究对象、视角、思路与方法,以及主要的参考资料等。第一章:清末以来的地方自治与议员选举:追溯鸦片战争后地方自治思想的酝酿、提出及在全国的实践,包括清末地方议事机构咨议局的建立及议员选举,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省议会、南京政府时期的地方议会及其在中国的出现与演变过程。由于地方自治作为一种思潮,其发动的中心在上海。上海人所具有的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加速了西方政治思想进入中国,并且成为将地方自治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因此,谈到地方自治,不得不从地方自治居于全国之先的上海谈起。上海地方自治机构经历了清末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上海城自治公所,北洋政府时期的参议会,南京政府时期的参事会、临时参议会等,抗战胜利后上海光复,上海市政府奉令于1946年3月28日成立临时市参议会以为过渡,4月26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选。第二章:从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相关法令法规入手,重点考察选前筹备和竞选过程。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法令规定为依据,结合上海市政府的相关规定,厘清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的选举方法、选举资格;选举程序、投票规则,以及选举票的认定、选举诉讼等法律条文的规定。通过梳理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的事前筹备工作:上海市地方自治机构的设立、整编保甲和户口普查、选举人登记和候选人资格审查、投票场所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以及选票的分发,考察上海市参议员选举准备的充分性、公开性、合理性;结合上海市政府、社会媒体等社会各界,在参议员候选人竞选宣传中的宣传举措,重点考察、分析候选人的竞选宣传方式和内容。第三章: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首先依据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的相关法令规定,参酌已公开的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全方位梳理上海市参议员区域选举及职业团体的初选与复选,以考察参议员选举过程的规范。其次,用社会学的理论对参议员的背景进行剖析,充分考虑参议员的年龄、性别、籍贯、教育程度等自然特征的同时,重点考察参议员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状态,从出身背景、社会身份和政治派别三方面,直观地呈现参议员群体的社会角色,从而理解其在参议员选举过程中的纵横捭阖和最终胜出的深层原因。第四章:分析与评价。首先以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制定的选举法规为切入点,通过对选举过程中的个案,尤其是选举诉讼的梳理,考察其在民主实践过程中的执行情况;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媒体、地方名流及社会团体在竞选宣传中的举措,来分析考察竞选宣传的条件原因、效能和作用;通过梳理社会各界对于选举中的种种违规现象的质疑和维权这一事实,说明民众的法律意识在逐渐出现。这些迹象表明,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基本秉承民主、公正、公开的政治取向。其次,透过上海市参议员选举中出现的诸如选举人数失实、选民资格不符、选票流失严重等现象,来探究出现这些现象的本质,分析选民、候选人、本市政府当局相关领导及职员等当事人群体的作为,厘清参议员选举过程中的诸多与民主背道而驰的现象,说明选举管理还存在诸多疏漏;最后,结合参议员选举过程出现的内定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选举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考察参议员选举过程中的党控现象,并分析此类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选举的基本取向是法制化、规范化、公开化,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各种舞弊纷纷发生。问题的出现既有选举管理上的疏忽,也有党政机关的操控,还有社会条件特别是选民受教育程度的因素。上海市参议员选举中出现的民主不和谐音符,实质上已折射出上海市公民的政治素养与政府的管理现状。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实行民主,既有赖于高素质的国民的自觉自重,也有赖于政府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真正的民主,需要训练,需要教育,而且最好的训练与教育,不在于口头与文字,却在于实地的试验,所以,这次选举,距离理想的目标,还有相当路程。

濮波[3](2014)在《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文中指出剧场在当代的重要性,正是其实体和象征、符码、媒介、表演、剧场性的变更等多重意义组成的。它在两个方面牵动着我们时代审美嬗变:一方面,剧场内部结构(镜框式舞台、中央式舞台、实景舞台、黑匣子或组合空间)中的戏剧审美潮流如何演绎?另一方面,在剧场之外,剧场隐喻意义的延伸导致社会剧场化,并不断生成新的场景。这种本质上属于空间代码化的“异化景观”正在改变我们与生活期间的空间的关系,本文聚焦舞台的剧场性和空间剧场化,阐述空间表演的状态和泛化后果。从结构上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论文选题的文献梳理和选题意义的论证,提出剧场表演、空间剧场化和异质同构的三个空间代码化(或空间表演)的范畴,阐明方法和研究重点;第二章:舞台空间中的表演,主要阐述剧场空间内部的表演形态以及新的嬗变。阐明舞台作品是戏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修辞转换,本质上是符号和真实之间的转换,其方法有再现和表现,转喻和隐喻;第三章:空间剧场化。针对社会空间的剧场化的当代趋势,阐述艺术空间和社会空间之间的图形转换模式;第四章:异质同构,阐述在全球化时代一种新的空间图形转换模式,即在不同的社会空间/艺术空间之间——有一种类似阿尔托所说的重影般的结构、逻辑、认知镜像产生,其本质是一种空间表演模仿另一种空间表演。社会“剧场”模仿舞台剧场,舞台剧场也模仿社会“剧场”,两者都有着表演性。这是另外一种图形转换,牵涉到表象、意向和结构的对应;第五章:空间延异,主要阐述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和接受双方并不处在一个水平状态的现状,隐喻了德里达所说的“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缝隙”这样的语言延异现象;第六章:空间伦理,阐述在剧场内部、社会剧场化、异质同构空间导致的伦理问题,包括一味追求仿真和壮观、奇观以及空间表演泛化的后果,发端于西方的表演学所提倡的提高“国际表演性认知”背后的西方话语霸权倾向。本论文以上海的戏剧和雕塑空间作为剖析重点,也选择了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并行的研究方法,期待为上海在全球化时代的空间建设带来实际参考价值。

张大维[4](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练育强[5](2009)在《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自1843年正式开埠,1845年租界开辟,其地位迅速崛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城市,是中国现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城市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今天的上海城市规划所面对的对象,部分内容就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成果,今天上海在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问题,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本文基于这样的视角,对近代上海的城市规划法制进行研究,以探寻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法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此外,近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也首先是从上海开始的,其起始地就是上海的英租界,因此,对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进行研究,也是研究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视角之一。由于近代上海特殊的三方四界的格局以及长期存在着三个独立的地方政权——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华界,因此,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规划法制都是在三个各自不同的空间进行运作。本文拟从租界与华界两个空间论述城市规划及其法制,租界方面主要着重于公共租界的城市规划及其法制。为此,本文的框架结构设计为除导论及尾声外,由第一编“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第二编“近代上海华界城市规划法制”以及结论“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的两个问题”等三个部分共十一章组成,具体如下:导论,主要是对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城市、城市化、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法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论文的研究范围、目前学界研究的动态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思路从总体上作了介绍。第一编,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本编主要是从功能意义上论述租界以土地章程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包括土地管理制度、道路管理制度以及建筑管理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相比,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实质内容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具体的政治体制设计过程中强调权力主体的分权与制衡;在法律制度运行过程中强调严格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具体的道路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强调程序、确保了公民的参与、保障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在规划过程中的充分表达机会。这些法律制度与我国传统的维护贵贱尊卑等级秩序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是近代上海法制现代化的渊源。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法律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对近代上海华界的城市规划法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深深地伤害了上海人民的感情,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本编共分五章,从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上海租界土地章程的性质及作用。本章从土地章程制定的历史背景出发,论述了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是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文件以及现代城市规划法,并论述了该章程是中英双方基于各自土地管理制度的传统及当时现实情况而达成的,其确立了租界的地域范围、明确了城市规划的主体、原则及内容。第二章,上海公共租界土地管理制度。本章主要从土地管理的法制化与土地市场的法制化两个角度论述了公共租界的土地管理制度,指出了公共租界土地管理制度与我国传统的土地制度的不同,并指出租界的土地管理制度对于华界的影响。第三章,上海公共租界道路管理制度。本章分析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道路管理制度的萌芽、初创、建立及完善等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道路计划的提出、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及相应的法律规制,并对公共租界内越界筑路的动因、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纠纷以及越界筑成的道路以及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上海公共租界建筑管理制度。本章从消防、卫生防疫及交通等3个方面分析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管理制度的变迁,详细介绍了公共租界建筑管理法规的内容,并指出建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上海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解析。本章从分区出发探讨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没有建立分区制度的原因,分析了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的突出方面及与法租界城市规划法制的异同,以及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对华界城市规划法制的影响。第二编,近代上海华界的城市规划法制。由于革命及战争的原因,使得近代上海华界的地方政权经过多次变动,1927年后的历届政权,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上海(特别)市政府,还是日伪时期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以及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市政府,对于上海的城市发展都制定有详细的、完备的城市规划方案,并都制定有完善的、立体的城市规划法规。因此,本编对华界城市规划及其法制的论述是以各个政权为主线,具体论述各个政权下城市规划及其法制的状况,以及不同政权下的城市规划法制在整个近代上海华界城市规划法制发展中的地位。本编共分四章,从第六章至第九章:第六章,地方自治时期华界城市规划法制的萌芽。本章首先介绍了地方自治时期华界的道路建设及吴淞的两次开埠计划,然后论述了这一阶段的华界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规划法制都处于探索阶段,并具体论述了这一阶段城市规划法制的内容。第七章,抗战前华界城市规划法制的确立。本章首先介绍了大上海(建设)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及内容,然后论述了华界城市规划制定的法律制度以及城市规划实施的法律制度的确立,并具体论述了这一阶段的分区制度以及土地、道路、建筑等涉及城市空间布局的法律制度的内容。第八章,日伪时期城市规划法制的变异。本章首先介绍了日伪时期大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内容及范围,然后论述了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法制的变异主要体现在带有较强的军事色彩、强烈的殖民性以及规划主体的非上海性等方面,并具体论述了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法制的内容。第九章,抗战后城市规划法制的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大上海都市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及内容,然后论述了这一阶段城市规划法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南京国民政府城市规划核心法及其配套法的颁布及施行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立、改、废等方面,并具体论述了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法制的内容。结论,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的两个问题。结论部分主要讨论的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以及法律的移植及本土化问题。本部分共分二章,从第十章至第十一章:第十章,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问题。本章主要论述了由于近代上海租界和华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尽一致,因此,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动力也就不尽相同,租界早于华界近50年就实现了法制的现代化。除了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人以及经济、政治等因素共同影响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外,作为华界的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就是租界的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同时也是华界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巨大动力。第十一章,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的移植及本土化问题。本章主要论述了近代上海租界和华界城市规划法制实现现代化的方式——法律移植及本土化的问题,并指出了租界和华界法律移植的对象及本土化的过程是不尽一致的。尾声,面对21世纪的上海,主要提出了在今天的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待城市化过程中的最核心要素——人口问题以及如何对待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拆与建的问题,并指出那些真正伟大的城市,正是能够让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好的城市。

陶务安[6](2008)在《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的影响因子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日益受到人口增长过速、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困扰,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充分发挥绿地系统功能。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作指导,导致绿地系统布局不合理、功能效益大打折。因此,倡导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时代的发展呼唤新的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出现。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理论和方法,从系统角度审视问题,确保充分发挥绿地系统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建立一个协调、稳定的城市绿地系统。首先,对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提出背景、发展历程、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进行综述,积极对其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后续的深层次、系统性研究。从绿地系统进化的三个机制(变异、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出发,深入研究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将影响因子分为人为取向、综合环境、内部基因等三个宏观层;其下分为政府管理、专家把关、公众参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布局结构、组成要素、功能叠加等九个中观层;每个中观层包含多个影响因子。三个层次相结合,组成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为指导,参照“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借鉴国内、外绿地系统规划有关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按照“结构-适应性-协调性-功能”指标体系框架和“目标-项目-指标”三层次结构的思想,筛选了42项指标,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指标体系,以补充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理论体系。运用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指标体系,对上海市现行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进行系统的规划分析、规划执行情况分析、系统结构及功能效益分析。总结当前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找出今后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措施,为上海市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建议。完成基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新一轮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上海市绿化系统实施规划(2008—2015年)。最后,论文对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不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阐述,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万勇[7](2006)在《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对当前旧住区更新现状的分析,对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历史演进的回顾,和对国内外旧住区更新的教训和经验的汲取和借鉴,针对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这一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详尽地阐述了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内在机理、旧住区居民动迁的驱动机制、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博弈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几个重要关系,提出了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并最终演译成为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自组织旧住房改建模式、建立以土地储备和净地出让为主要特征的授权业主机制、完善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机制、建立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之联动发展机制等五个基本构成部分。 论文分为七章,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第一章就研究的意义、核心概念、研究主线、创新点、研究基础和研究框架作了基本论述。第二章通过总结当前上海市旧住区更新的主要特点和现实困境,提出本论文需要重点解答的“题”。第三章一方面通过对英国、美国、香港和北京、成都等地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分析,试图理出一条旧住区更新机制发展的线索。另一方面,通过对上海市旧住区更新之历史演进开展系统地回顾,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市旧住区更新发展演进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脉络。第四章首先以上海市卢湾区为例,从旧住区更新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三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同时。对旧住区更新利益主体的互动机理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内在机理、旧住区居民动迁的驱动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博弈,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几个重要关系等等内容。第五章指出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内涵和着力点,为解决问题寻找立论依据,寻找工作方法,寻找突破口。第六章提出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以实现“无可指责”的旧住区更新,同时,为消弭社会冲突,降低社会不信任度,实现社会和谐,文章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自组织旧住房改建模式:通过对“成都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创新旧住区更新之土地利用运作机制的基本观点——授权业主制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是社会正义的基本保证;文章提出了拆迁补偿安置的基本原则,逐项论述了完善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的基本思路,并就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事前准备、事中监督和事后化解的“三部曲”;最后,文章提出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供应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的联动发展机制。

王君[8](2002)在《城市改造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城市问题不断产生并得以解决的过程,而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市的改造。根据产生层面的不同,城市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而带来问题,如“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病”等,这很大程度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一种是由于单个城市的衰退而引出的问题,典型的如城市的物质老化、结构衰退或功能衰退导致的问题,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入微观层面。针对这两种城市问题,笔者把城市改造定义为两种,即广义的城市改造和狭义的城市改造,前者涵盖宏微观城市问题的解决,后者主要针对微观性的城市问题。当然,现实中的城市问题是紧密关联不分彼此的,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方便,我们才作上述的区分。城市问题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动态地看的确如此)引起理论研究的极大兴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城市某一或多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长期的积累形成了有关城市研究的多个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等等。本文就是要从城市改造角度把不同学科有关城市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这项工作即使不能够建立起什么理论框架,也至少能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准备,这是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我国的工业化阶段还没有走完,城市化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同时必须要接受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并且要极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决定了我国城市问题的解决要比发达国家当年复杂的多,困难的多,本文将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这是此项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总结有关城市改造的国际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希图总结出有关城市改造的某些一般性的东西,进而去分析和考察我国的城市改造实践,看是否能够发现些什么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城市改造和发展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建议。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对城市的历史发展、城市化过程和(单个)城市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作了介绍的,以便为后文研究的展开提供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的知识准备;其次在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单个城市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改造,并简要总结了城市改造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澄清基本概念,本部分最后比较了城市改造、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不同。<WP=3>第二部分对城市改造的国际实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这项工作是建立在对欧美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或城区进行改造的个案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为有代表性,我们选择了美国的城市更新改造与社区开发、韩国与英国的新城建设比较、哈瓦那古城改造、德国鲁尔老工业地区与美国的城市中心区重新繁荣等典型的城市改造。第三部分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对有关城市改造的基础性理论作了综述,并发掘了这些理论对城市改造的启示意义。这些理论包括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等,为确定何为城市改造的理想城市类型,本部分重点对未来城市理论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四部分是有关“城市改造一般”的一个初步性的归纳。内容包括四块:一是城市改造的基本类型、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式;二是城市改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三是从狭义的城市改造概念出发,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功能区的改造策略;四是主要围绕我国概括了处于城市化中前期阶段的国家在全球化、信息化等新形势下搞好城市改造的一般做法,这主要是从广义的城市改造概念角度进行的归纳。第五部分围绕城市规划问题展开论述,就与城市规划有关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特别是对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核心法的演进及城市规划控制体系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能对我国城市改造中相关问题的改进提供参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改造历来是一项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改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将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出发,首先提出了城市改造系统规划的一个新框架,再从一国或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着手,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城市规划及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并对城市规划核心法的演进及城市规划控制体系作了一番介绍。第六部分从城市改造过程入手,分析了城市改造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并针对组织与实施城市改造所常见的几个难点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工作进程来看,城市改造过程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城市规划的实施,本章将对这一环节作重点介绍,其中由于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编制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这一章作简要介绍。在整个城市改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城市改造资金的筹集、如何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城市改造、建立高效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政府如何采取政策支持城市改造等是四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组织和实施城市改造的难点所在,这一章将依次研究。第七部分研究中国的城市改造实践问题。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新形势,中国<WP=4>城市化并没有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国城市面临的改造压力显得尤为巨大。在过去几十年中,全国各个

桂正和[9](1992)在《让市民和代表满意——记普陀区房产局处理代表书面意见二三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普陀区十届一、二次人代会上,区房产局共收到人大代表的书面意见268件,数量占全区各单位之首。全部书面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代表对该局办理结果的满意率达100%。该局的书面意见处理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区人大、区政府的表扬。这里倾注了该局全体职工为民服务的一

二、让市民和代表满意——记普陀区房产局处理代表书面意见二三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市民和代表满意——记普陀区房产局处理代表书面意见二三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1946年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的视角与写作框架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五、资料的来源与运用
    六、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 清末以来的地方自治与议员选举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地方自治思想及实践
        一、鸦片战争后地方自治的思想与主张
        二、清末地方自治机构的设立与咨议局议员选举
    第二节 民国建立后的地方议会及议员选举
        一、北京政府时期省议会及议员选举
        二、南京政府建立后的地方参议会与参议员选举
    第三节 上海市参事会到临时参议会
        一、特别市时期的上海市参事会
        二、抗战前的上海市临时参议会
        三、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市临时参议会
第二章 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准备
    第一节 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法令法规
        一、选举方法和选举资格
        二、选举程序和投票规则
        三、选举票的认定和当选证书的发放
    第二节 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事前筹备
        一、上海市地方自治机构的设置
        二、户口普查和国民身份证发放
        三、选举人登记和候选人资格的审查
        四、投票场所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第三节 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竞选宣传
        一、竞选条件和原因
        二、竞选宣传的方式
        三、竞选宣传的内容
第三章 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
    第一节 区域参议员选举
        一、选票分发
        二、选举概况
        三、重选、补选
    第二节 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职业团体初选、复选
        一、初选
        二、复选
    第三节 参议员背景分析
        一、性别年龄及出身
        二、社会身份及派系
第四章 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的基本取向
        一、选举操作力求规范
        二、竞选形式灵活多样
        三、维权意识逐渐出现
    第二节 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管理的疏漏
        一、选民人数失实
        二、当选资格不符
        三、选票流失严重
    第三节 党政机关操控现象仍然存在
        一、骗选控选
        二、代书代选
        三、劝退风波
结论
    一、异化的民主
    二、症结之所在
    三、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凸显:空间代码化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舞台空间中的表演——以上海演出的戏剧作品为重点
    第一节 剧场幻觉的丧失和舞台转换
    第二节 镜框式舞台与主流、商业戏剧
    第三节 非镜框式舞台与实验、民间戏剧
    第四节 全景舞台和实景戏剧空间
第三章 空间剧场化——以上海的雕塑空间为例
    第一节 空间的剧场化
    第二节 从空间的再现到“再现的空间”
    第三节 城市雕塑:空间的表演性、日常生活和精神图形
    第四节 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的表演性
第四章 空间表演性——社会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的异质同构
    第一节 作为全球化模式的异质同构
    第二节 雕塑和戏剧空间中异质同构的表现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景观之一:跨文化
    第四节 全球化时代的景观之二:壮观化
第五章 空间表演的延异
    第一节 戏剧空间的延异
    第二节 雕塑空间的延异
    第三节 延异和融通之间的张弛
    第四节 情感结构的延异
第六章 空间表演的伦理
    第一节 剧场内部空间的表演伦理
    第二节 空间剧场化的表演伦理(一)
    第三节 空间剧场化的表演伦理(二)
    第四节 异质同构的表演伦理
结语:空间的异化和希望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5)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论文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的确立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上海史的研究状况
        二、城市规划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分析路径
        一、研究意义
        二、分析路径
第一编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
    第一章 上海租界土地章程的性质及作用
        第一节 上海租界土地章程的性质
        一、1845年土地章程制定的历史背景
        二、土地章程性质的不同观点
        三、土地章程性质:规划文件和规划法
        第二节 影响上海租界土地章程制定的因素
        一、中英双方对土地价值认识上的差异
        二、中英双方彼此的不信任
        三、中英土地管理制度的传统
        四、19世纪初英国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
        第三节 上海租界土地章程的作用
        一、确立了租界的地域范围
        二、明确了城市规划的主体和公众参与原则
        三、明确了城市规划的内容
    第二章 上海公共租界土地管理制度
        第一节 租界土地管理的法制化
        一、租界土地产权(永租权)取得的法制化
        二、租界土地利用的法制化
        第二节 租界土地市场的法制化
        一、土地章程关于土地的限制买卖及变化
        二、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及法制化
        三、土地运营的市场化
        第三节 租界土地管理制度的影响
        一、租界土地管理制度的殖民性
        二、租界土地管理制度对于华界土地管理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 上海公共租界道路管理制度
        第一节 道路管理制度的萌芽阶段
        一、道路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道路计划的主体、内容及利益分析
        三、道路管理制度
        第二节 道路管理制度的初创阶段
        一、历史背景分析
        二、道路计划的主体、内容、实施及利益分析
        三、道路管理制度
        第三节 道路管理制度的建立阶段
        一、历史背景分析
        二、道路计划的主体、内容及利益分析
        三、道路管理制度
        第四节 道路管理制度的完善阶段
        一、历史背景分析
        二、道路计划的主体、内容及原因分析
        三、道路管理制度的完善
        第五节 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
        一、越界筑路的动因
        二、越界筑路中的利益分析
        三、越界筑成的道路
        四、越界筑路的法律性质分析
    第四章 上海公共租界建筑管理制度
        第一节 公共租界建筑管理法规的变迁
        一、历次土地章程中建筑管理法规的变化
        二、建筑管理单行法规的变化
        第二节 公共租界建筑管理法规变迁的原因
        一、消防的原因
        二、卫生防疫的原因
        三、交通的原因
        第三节 公共租界建筑管理法规的内容
        一、通过建筑执照的发放对建筑进行前期管理
        二、通过查勘员的检查行使建筑工程的监理
        三、通过取缔违章建筑实施对建筑物的后期管理
        第四节 公共租界建筑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布局缺乏整体规划
        二、有法不依现象比较突出
        三、棚户区的处理带有很强的殖民性
    第五章 上海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解析
        第一节 公共租界分区制度的探索及失败
        一、分区法律的历史
        二、工部局分区制度的探索
        三、分区制度未推行之原因分析
        第二节 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的突出方面
        一、法律至上
        二、强调分权与制衡
        三、强调程序
        第三节 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的影响与法租界的城市规划法制
        一、法租界的城市规划法制
        二、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与法租界城市规划法制之间的异同
        三、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对华界城市规划法制的影响
第二编 近代上海华界城市规划法制
    第六章 地方自治时期华界城市规划法制的萌芽
        第一节 城市的道路建设及吴淞开埠
        一、历史背景分析
        二、华界的道路建设
        三、吴淞开埠计划的实施与失败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萌芽
        一、城市规划处于探索阶段
        二、市政机构的设置及现代法制的探索
        三、城市规划法制的探索
        第三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内容
        一、土地管理制度
        二、道路工程交通管理制度
    第七章 抗战前华界城市规划法制的确立
        第一节 大上海(建设)计划
        一、"大上海(建设)计划"制定历史背景
        二、"大上海(建设)计划"的内容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确立
        一、城市规划法制确立的基础
        二、城市规划制定的法律制度确立
        三、城市规划实施的法律制度确立
        第三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内容
        一、分区制度
        二、土地管理制度
        三、道路管理制度
        四、建筑管理制度
    第八章 日伪时期城市规划法制的变异
        第一节 大上海都市建设计划
        一、"大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
        二、"大上海都市建设计划"的范围及内容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变异
        一、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带有较强的军事色彩
        二、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具有强烈的殖民性
        三、城市规划主体的非上海性
        第三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内容
        一、分区制度
        二、土地管理制度
        三、道路管理制度
        四、建筑管理制度
    第九章 抗战后城市规划法制的发展
        第一节 大上海都市计划
        一、"大上海都市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
        二、"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内容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发展
        一、国民政府城市规划核心法的颁布
        二、城市规划核心法配套法规的颁布
        三、上海市政府城市规划法规的立、改、废
        第三节 城市规划法制的内容
        一、分区制度
        二、土地管理制度
        三、道路管理制度
        四、建筑管理制度
结论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的两个问题
    第十章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问题
        第一节 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一、现代化
        二、法制现代化
        三、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
        第二节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的内在表现形式
        一、确保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二、促进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扩大
        三、保护各利益集团表达观点的机会
        第三节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的动力
        一、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的动力
        二、华界城市规划法制现代化的动力
    第十一章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律的移植及本土化问题
        第一节 城市规划法律的移植
        一、法律移植的内涵
        二、英租界(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律的移植
        三、华界城市规划法律的移植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律本土化
        一、法律本土化的内涵
        二、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律的本土化
        三、华界城市规划法律的本土化
尾声 面对21世纪的上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的影响因子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选题来源
        1.1.3 研究概况
    1.2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研究现状
        1.2.3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趋势
    1.3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1.3.1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现状
        1.3.2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研究现状
        1.3.3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趋势
二、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三、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理论研究
    3.1 理论提出及背景分析
    3.2 主要内容
    3.3 研究范围
    3.4 研究进展
    3.5 理论意义
    3.6 小结
四、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影响因子研究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4.3 影响因子的构成与分类
        4.3.1 影响因子的构成
        4.3.2 影响因子的分类
    4.4 作用机理研究
        4.4.1 政府管理
        4.4.2 专家把关
        4.4.3 公众参与
        4.4.4 自然环境
        4.4.5 社会环境
        4.4.6 经济环境
        4.4.7 空间布局
        4.4.8 构成要素
        4.4.9 功能叠加
    4.5 小结
五、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研究意义
    5.2 基本原则
    5.3 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5.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5 指标说明
    5.6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5.6.1 定量指标标准化处理
        5.6.2 定性指标标准化处理
        5.6.3 综合评价模型
    5.7 小结
六、实证研究—以上海市绿化系统实施规划(2008-2015)方案为例
    6.1 上海市现行绿化系统(2002-2020)规划与实施情况分析
        6.1.1 现行绿地系统规划概况
        6.1.2 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6.2 规划期限与目标
        6.2.1 规划期限
        6.2.2 规划目标
    6.3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及规划内容
        6.3.1 结构指标评价分析研究
        6.3.2 结构完善的规划对策
        6.3.3 结构完善的规划内容
        6.3.4 功能指标评价分析研究
        6.3.5 功能提升的规划对策
        6.3.6 功能提升的规划内容
    6.4 小结
七、结论及后续研究方向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说明
    7.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对城市规划实施理论的充实
        1.2 实践意义—是指导旧住区和谐更新的基础
    2. 基本概念
        2.1 旧住区、更新与旧住区更新
        2.1.1 旧住区
        2.1.2 更新
        2.1.3 旧住区更新
        2.1.4 旧住区更新、旧区改造与城市再开发
        2.2 和谐、机制与调谐机制
        2.2.1 和谐
        2.2.2 机制
        2.2.3 调谐机制
        2.2.4 机制、机理、制度与体制
    3. 论述主线
        3.1 旧住区更新机制的经验借鉴与历史演进
        3.2 旧住区更新机制的主要特点与现实困境
        3.3 旧住区更新改造的内在关系与互动机理
        3.4 建构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改造的调谐机制
    4. 创新点
        4.1 对中心城区规划实施的内在机理的研究
        4.2 对建立健全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的研究
        4.3 对继续完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机制的研究
        4.4 对建立旧区更新—住房市场—住房保障联动机制的研究
        4.5 提出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
    5. 研究方法
        5.1 基础理论研究与典型实证研究相结合
        5.2 综合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
    6. 研究基础
        6.1 学科基础
        6.1.1 从城市社会学和历史人文的角度研究旧住区更新的社会运行机制
        6.1.2 从城市经济学和土地利用开发角度研究旧住区更新的房地产市场机制
        6.1.3 从城市治理和法律角度研究旧住区更新的政策演进和实施机制
        6.1.4 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角度研究旧住区用地功能、空间结构和人口布局的演进机制
        6.2 文献综述
        6.2.1 政策文献
        6.2.2 史志文献
        6.2.3 研究文献
        6.2.4 其它文献
第二章 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新特点、新问题
    1. 新形势下旧住区更新的主要特点
        1.1 变化与调控
        1.2 消长与制衡
        1.2.1 日益壮大的市场力量
        1.2.2 强势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
        1.2.3 日渐兴起的社会力量
        1.3 分化与整合
        1.3.1 分化
        1.3.2 整合
        1.4 困境与博弈
        1.4.1 博弈加剧
        1.4.2 两难困境
        1.4.3 目标悖论
    2. 新形势下旧住区更新的主要问题
        2.1 拆迁矛盾—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拆迁中的利益冲突
        2.2 项目决策—封闭的审批导致城市规划实施的困难
        2.3 土地运作—市场机制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
        2.4 拆迁安置—住房市场和公共住房均存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4.1 关于拆迁安置型住房的供求分析
        2.4.2 近阶段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的总量分析
        2.4.3 近阶段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的趋势分析
        2.4.4 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出现结构性短缺(主要针对货币化补偿的动迁居民)
        2.5 拆迁补偿—拆迁补偿标准存在失控危险
        2.5.1 市场评估时点标准
        2.5.2 最低补偿单价标准
        2.5.3 配套房源定价标准
        2.6 中心城旧住区的居住短缺和居住差异现象
        2.6.1 住房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2.6.2 差异化程度日益显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住区更新的经验借鉴与历史演进
    1. 国内外旧住区更新的经验借鉴
        1.1 国内外城市更新运作机制
        1.1.1 英国城市更新运作机制
        1.1.2 美国城市更新运作机制
        1.1.3 香港旧区更新运作机制
        1.1.4 成都危旧房改造运作机制
        1.2 国内外城市旧区土地征用机制
        1.3 国内外城市更新主导力量(机构)
        1.3.1 政府机构主导
        1.3.2 第三部门主导
        1.3.3 公营企业主导
        1.3.4 私营企业主导
        1.3.5 建筑师和原住居民主导
        1.4 发达国家(地区)城市更新方式的演进
        1.4.1 清除贫民窟重建(重建性开发)
        1.4.2 改善整治旧住宅(整治性开发)
        1.4.3 保护利用历史建筑(维护性开发)
        1.5 发达国家(地区)在旧住区更新中的力量变化
        1.5.1 政府从直接介入旧住区更新,向间接引导城市综合发展转变
        1.5.2 私人投资占主导地位,是最活跃的旧住区更新力量
        1.5.3 社区规划和社区建筑运动的兴起
        1.6 发达国家(地区)在旧住区更新中的主要措施
        1.6.1 在旧住区更新的法律法规方面
        1.6.2 在旧住区更新的计划方面
        1.6.3 在重点更新区的设置方面
        1.6.4 在旧住区更新有关基金、津贴的设置和运用方面
        1.6.5 在旧区更新主导机构的设置方面
        1.7 发达国家(地区)旧住区更新的启示
        1.7.1 现代城市更新要致力于实现从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的转变
        1.7.2 现代城市更新有赖于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城市更新管制模式
        1.7.3 现代城市更新要形成系统的多目标的战略规划和行动纲领
    2.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机制的历史演进
        2.1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形成的历史
        2.1.1 解放前
        2.1.2 解放后至1998年
        2.2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总体演进
        2.2.1 50年代:从重点建设、一般维持,到新区建设、旧区改造
        2.2.2 60年代:发动群众、国家扶持,技术改替、合理利用
        2.2.3 文革时期:从零星翻建、总体停滞,到加强新建,旧改缓慢
        2.2.4 80年代:突出重点、成片改造,旧房利用、成套改造
        2.2.5 90年代:优惠政策、改造危棚简,逐步疏解、改善居住
        2.2.6 21世纪初: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市民参与、有偿改善
        2.3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方式的演进
        2.3.1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的更新方式
        2.3.2 上海旧住区更新的经验与教训
        2.4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机制演进的历史分析
        2.4.1 旧住区更新主导力量的演进分析
        2.4.2 旧住区更新组织机制的演进分析
        2.4.3 旧住区更新人口流动机制的演进分析
        2.4.4 旧住区更新优惠政策体系的演进分析
        2.4.5 旧住区更新居民拆迁补偿安置机制的演进分析
        2.4.6 旧住区更新项目资金、房源平衡的几种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
    1. 旧住区更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1.1 旧住区更新的重要性
        1.1.1 关系全局
        1.1.2 影响长远
        1.2 上海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以卢湾区为例
        1.2.1 旧住区更新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2.2 旧住区更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1.2.3 旧住区更新与城市规划的互动
        1.3 双刃剑:旧区更新对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 旧住区更新利益主体的互动机理
        2.1 各实施主体在旧住区更新中的价值取向
        2.1.1 地方政府的立场
        2.1.2 开发商的价值取向
        2.1.3 原住居民的态度
        2.1.4 其他
        2.2 各实施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
        2.2.1 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原住居民之间的互动
        2.2.2 动迁实施单位与地方政府、开发商、原住居民之间的互动
    3. 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的内在机理
        3.1 旧住区更新居民动迁的驱动机制分析
        3.1.1 马斯诺的动机-需要层次理论
        3.1.2 动迁驱动的机理
        3.2 市场经济条件下旧住区更新拆迁当事人的博弈
        3.2.1 经济人思想
        3.2.2 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博弈
        3.3 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3.3.1 在价值取向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3.3.2 在工作方式上—科学理性与自由裁量
        3.3.3 在运作机制上—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
        3.4 关于补偿安置的标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从源头上消除拆迁矛盾
        3.4.1 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建立的几种可能方式
        3.4.2 关于补偿安置标准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理念、内涵与着力点
    1. 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
        1.1 人文关怀
        1.2 公平正义
        1.3 多元和合
        1.4 公众参与
        1.5 科学发展
        1.6 内发自为
        1.6.1 现代城市规划要进一步探索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由内而外,内外兼修
        1.6.2 现代城市规划要为城市发展留点空间和余地,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
    2. 社会调谐机制的基本内涵
        2.1 利益引导机制
        2.2 利益约束机制
        2.3 利益调节机制
        2.4 利益补偿机制
        2.5 利益表达机制
        2.6 社会组织机制
    3. 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着力点
        3.1 控制节奏
        3.2 创新机制
        3.3 调控市场
        3.4 完善政策
        3.5 调整角色
        3.6 协调各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
    1. 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
        1.1 现有旧住区更新项目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1.2 不同领域对旧住区更新改造项目的评价
        1.2.1 开发商的评价
        1.2.2 政府的评价
        1.2.3 居民的评价
        1.2.4 规划设计师的评价
        1.3 旧住区更新项目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1.3.1 评价的主要内容
        1.3.2 社会评价的几个形式
        1.4 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1.4.1 是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形成机制的需要
        1.4.2 是建立健全利益的社会表达机制的需要
        1.5 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特点
        1.5.1 社会评价的差异性和主观性
        1.5.2 社会评价的阶段性和时效性
        1.5.3 社会评价的程序性和严肃性
        1.6 结合公共决策的程序开展面向公众的社会评价机制
        1.6.1 现有的社会评价
        1.6.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社会评价
        1.7 通过社会评价机制实现“无可指责”的旧住区更新
        1.7.1 从居民角度—变“要我搬”为“我要搬”
        1.7.2 从开发商角度—变“我要开发”为“要我改造”
        1.7.3 从政府角度—变“请商”为“社会选商”
        1.7.4 减少社会矛盾—从事后化解到事前参与
        1.7.5 政府价值观和工作取向—从“向商”到“居间”
        1.7.6 完善决策制度—从公示到听证
        1.8 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旧住房自组织改建
        1.8.1 自组织理论的概念、特征与作用机制
        1.8.2 倡导旧住房自组织改建的立论根据
        1.8.3 倡导旧住房自组织改建的相关背景情况
        1.8.4 社会民间力量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表现
        1.8.5 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旧住房自组织改建
        本节小结
    2. 创新旧住区更新的土地利用运作机制
        2.1 国外(地区)旧住区更新土地征用机制
        2.1.1 土地征用权的设立
        2.1.2 土地征用的主要特点
        2.1.3 土地征用的必要条件—公共利益
        2.1.4 简述美国、英国和香港的土地征用机制
        2.1.5 简述美国、香港土地征用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2.2 我国土地征用范围的界定
        2.3 土地利用运作机制的模式分析
        2.3.1 土地运作模式
        2.3.2 根据土地运作制度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2.3.3 以土地运作的行为重点进行划分
        2.4 关于土地使用权补偿标准的争论
        2.4.1 关于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
        2.4.2 国有土地收益的分享
        2.4.3 关于房地产价格形成体系
        2.5 关于成都土地运作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2.5.1 授权业主制的概念
        2.5.2 成都授权业主制的具体做法
        2.5.3 授权业主制在主体、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特殊性
        2.5.4 净地出让是授权业主制的基本原则
        2.5.5 授权业主制是社会正义的基本保证
        2.5.6 实例分析—成都市与文里片区再开发个案
        2.6 对上海转变旧区更新土地运作机制的思考
        2.6.1 借鉴成都经验加快土地供应机制转轨步伐
        2.6.2 旧区改造地块动迁及土地成本估算(示意)
        2.6.3 关于旧区改造地块中房价成本的估算(示意)
        本节小结
    3. 完善旧住区更新的拆迁补偿安置机制
        3.1 拆迁补偿安置的基本原则
        3.1.1 市场化原则
        3.1.2 扶贫济困原则
        3.1.3 三“公”原则
        3.1.4 和谐均衡原则
        3.2 完善、创新拆迁补偿安置机制
        3.2.1 从无为到激励—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3.2.2 从经验到核定—约束拆迁成本无序上涨的手段
        3.2.3 从封闭到开放—倡导拆迁补偿安置标准的听证制度
        3.2.4 从捆绑到分开—拆迁资金使用中的一道屏障
        3.2.5 从原始到先进—拆迁管理软件的作用
        3.2.6 从包干到实报实销—市场化原则指导下的务实体制
        3.2.7 从指定到优选—完善公开招标和选举制度
        3.2.8 从放任到监管—规范拆迁队伍和行为的必要手段
        3.2.9 从越位、错位和缺位到“居间”—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3.3 完善房屋拆迁工作机制
        3.3.1 传统房屋拆迁工作机制
        3.3.2 广泛进行社会发动的做法
        3.3.3 拆迁工作五项制度
        3.3.4 公开公平公正的拆迁制度
        3.3.5 房屋拆迁“阳光”政策
        3.4 房屋拆迁矛盾的化解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本节小结
    4. 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住房保障的联动机制
        4.1 住房供应体系的结构模型
        4.1.1 住房供应体系结构的相关研究
        4.1.2 当代住房供应方式的政策构成
        4.2 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政策演进
        4.2.1 住房体制改革前后公共住房政策的转变
        4.2.1 当代住房供应政策
        4.3 上海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分析
        4.3.1 公有住房低租金和租金减免政策
        4.3.2 公有住房出售政策
        4.3.3 廉租住房政策
        4.3.4 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贴息政策
        4.3.5 中低收入家庭租赁住房政策
        4.3.6 困难家庭动迁保底政策
        4.3.6 政府资助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政策
        4.3.7 其它政策
        4.4 完善针对拆迁安置的配套商品房源供应体系
        4.4.1 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
        4.4.2 拆迁安置型住房的供应
        4.4.3 实现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与供应的联动
        4.4.4 关于住房补贴机制的思考
        本节小结
第七章 结论
    1 旧住区更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完善旧住区更新机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 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是时代的要求
        3.1 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
        3.2 创新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之土地运作机制
        3.3 完善旧住区更新的拆迁补偿安置机制
        3.4 建立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供应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的联动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8)城市改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简要的回顾
        1.1.1 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
        1.1.2 有关城市化的基本认识
        1.1.3 城市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单个城市的考察
    1.2 城市改造的提出:三个角度的探讨
        1.2.1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1.2.2 单个城市的老化衰退
        1.2.3 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续:新的挑战
    1.3 城市改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1 城市改造研究的实践意义
        1.3.2 城市改造研究的理论意义
    1.4 城市改造、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必要的澄清
        1.4.1 城市改造
        1.4.2 城市规划
        1.4.3 城市设计
        1.4.4 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 城市改造的国际实践及其评价
    2.1 美国的城市更新与社区开发
        2.1.1 美国城市更新的缘起与发展
        2.1.2 美国的社区开发与城市更新比较
        2.1.3 结论及借鉴
    2.2 韩国与英国的新城建设:不同时期的比较
        2.2.1 新城的定义及分类
        2.2.2 韩国新城建设的时期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2.2.3 韩国与英国新城建设的比较
    2.3 哈瓦那古城改造:可持续发展
        2.3.1 哈瓦那古城历史与现状
        2.3.2 关于古城改造的调查分析
        2.3.3 古城改造的开发机构及其活动
        2.3.4 古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4 工业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更新:德国鲁尔地区
        2.4.1 埃姆歇地区概况
        2.4.2 更新目标
        2.4.3 更新策略
        2.4.4 社会的更新
        2.4.5 存在的问题
    2.5 城市中心区的改造:美国市长的认识
        2.5.1 避开竞争
        2.5.2 保持个性
        2.5.3 精心规划
        2.5.4 增加价值
        2.5.5 考虑区域背景
    2.6 欧美城市改造实践的概括与评价
        2.6.1 欧美城市改造实践的阶段划分
        2.6.2 欧美城市更新的理性思考及最新实践
        2.6.3 欧美城市更新的几点得失
3 城市改造的基础理论:多学科的研究
    3.1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社会学的贡献:雅各布斯的经典研究
        3.1.1 城市经济学:城市改造经济规律的发现
        3.1.2 社区规划、公众参与、邻里保护:城市社会学的呼吁
        3.1.3 简·雅各布斯的思想对旧城改造的启示:经济与社会综合研究的一个范例
    3.2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对中国城市改造的启迪
        3.2.1 二十世纪城市规划实践与理论的总结
        3.2.2 西方城市规划观的演进
        3.2.3 中国城市改造规划应该获得的启迪
    3.3 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的综述及其对城市改造的指导意义
        3.3.1 历史形态学方法与生态区位学派
        3.3.2 空间经济学方法与经济区位学派
        3.3.3 行为分析方法与社会区位学派
        3.3.4 政治经济学方法与政治区位学派
        3.3.5 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对城市改造的指导意义
    3.4 未来城市理论:城市改造追求的理想城市
        3.4.1 有关城市未来的主要理论
        3.4.2 未来城市主要理论的比较分析
        3.4.3 城市改造的理想城市目标
4 城市改造一般:一个初步的归纳
    4.1 城市改造的基本类型、内容和形式
        4.1.1 城市改造的基本类型
        4.1.2 城市改造的核心内容
        4.1.3 城市改造的基本形式
        4.1.4 城市改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4.2 城市改造的目标体系与评价体系
        4.2.1 城市改造的目标体系
        4.2.2 城市改造的评价体系
    4.3 城市改造策略:三种典型城市功能区的改造
        4.3.1 旧居住区的整治与改造
        4.3.2 中心区的改造与功能重构
        4.3.3 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与改造
    4.4 城市化中前期阶段城市改造一般问题:新挑战下我国的对策
        4.4.1 建设若干个世界级(国际性)城市
        4.4.2 重视城市连绵区的建设
        4.4.3 构建大都市地区行政体制
        4.4.3 鼓励和推动城市化进程
        4.4.5 正视郊区化现象,逐步完善城区发展政策
        4.4.6 加快城市间快速通道网建设
        4.4.7 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宏观调控
        4.4.8 分区制定城市化发展策略
        4.4.9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正确处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4.4.10 建设与国力相匹配的国家城市体系
5 城市改造的组织与实施:系统观点
    5.1 城市改造的系统规划
        5.1.1 对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的反思
        5.1.2 城市改造系统规划的框架
    5.2 城市规划体系
        5.2.1 美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历史回顾
        5.2.2 规划法规体系
        5.2.3 规划行政体系
        5.2.4 规划运作体系
        5.2.5 总结
    5.3 我国的探索:深圳五层次城市规划
        5.3.1 深圳五层次规划结构分析
        5.3.2 规划体系变革对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
    5.4 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
        5.4.1 核心法与法律法规体系
        5.4.2 城市规划核心法的演进
        5.4.3 各国城市规划核心法演进的思维脉络
    5.5 城市改造规划控制体系
        5.5.1 基本概念
        5.5.2 控制体系的建立
6 城市改造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观点
    6.1 城市改造规划的编制
        6.1.1 德国城市规划的编制
        6.1.2 编制城市规划的必要支撑
    6.2 城市规划方案的评估及标准
        6.2.1 规划方案评估的五种类型
        6.2.2 规划方案评估标准
    6.3 城市改造规划的实施
        6.3.1 城市规划实施的手段
        6.3.2 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政策
    6.4 城市改造项目资金的筹集
        6.4.1 地方财政预算资金直接拨款
        6.4.2 土地有偿使用
        6.4.3 其他筹资手段
    6.5 城市改造的公众参与问题
        6.5.1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
        6.5.2 参与过程的系统建构
        6.5.3 参与机构与组织
    6.6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6.7 城市改造当中的政策支持
        6.7.1 政府的具体政策手段
        6.7.2 制定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
7 中国城市改造的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思
    7.1 中国城市改造的实践历程
        7.1.1 中国城市改造实践概述
        7.1.2 经营城市,提升城市价值——大连城市改造个案研究
        7.1.3 中国城市改造的历程
    7.2 中国城市改造的特征及趋势
        7.2.1 中国城市改造的历史特征及趋势
        7.2.2 9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改造的特征
    7.3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城市改造的再认识
        7.3.1 对旧城观念的再认识
        7.3.2 对城市改造目标的再认识:城市改造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7.3.3 对城市改造方式的再认识:充分考虑地段的个性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开发方式
        7.3.4 对城市改造核心内容的再认识:调整用地功能,优化土地配置,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7.3.5 对城市改造调控的再认识:以规划为龙头,以法制为保障,以政策为导向,明确权责,有效调控
    7.4 中国城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7.4.1 中国城市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4.2 城市改造中存在的困难
    7.5 现阶段中国城市改造的本质内涵与现实选择
        7.5.1 现阶段中国城市改造的本质内涵
        7.5.2 加快中国城市改造的基本思路
        7.5.3 中国城市改造的现实选择
    7.6 全面推进中国城市改造的三大举措
        7.6.1 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民主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体制
        7.6.2 改善城市改造的规划管理
        7.6.3 走法制化的城市改造道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让市民和代表满意——记普陀区房产局处理代表书面意见二三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2]1946年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述论[D]. 刘宝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3]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D]. 濮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5]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研究[D]. 练育强. 华东政法大学, 2009(02)
  • [6]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的影响因子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以上海为例[D]. 陶务安.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9)
  • [7]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 万勇. 同济大学, 2006(08)
  • [8]城市改造问题研究[D]. 王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9]让市民和代表满意——记普陀区房产局处理代表书面意见二三事[J]. 桂正和. 上海人大月刊, 1992(01)

标签:;  ;  ;  ;  ;  

市民和代表的满意——普陀区房地产局处理代表的书面意见二、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