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早产儿

如何照顾早产儿

一、早产儿应怎样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邹镒严[1](2019)在《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影响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我国早产儿总发生率为9.9%[1],近十年国内早产儿在住院新生儿中所占的比提高了近5%[2]。早产儿由于器官和生理功能没有发育成熟,代谢能力差,合并症发病率高,加重了父母承受的心理压力。早产儿母亲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对早产儿的情况了解较少,会出现产后抑郁症状,早产儿出院后,因长时间未接触早产儿,角色不能及时适应,同时伴随对早产儿预后的担忧,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抑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支持在降低母亲产后抑郁有较好的效果,网络成为提供信息的重要媒介,微信作为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健康宣教知识、发送语音、图片和视频,为早产儿母亲提供与早产儿交流的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行限制探视制度,本研究通过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早产儿母亲在早产儿住院至出院后1个月内减轻产后抑郁的作用,为早产儿母亲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支持,同时为早产儿生长发育提供支持保障。目的:探讨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早产儿母亲在早产儿住院至出院后1个月的时间内其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通过描述早产儿母亲的需求状况以及早产儿母亲社会支持情况评价信息支持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属于类实验性研究,根据研究目的便利抽样北京市某妇产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收入的早产儿母亲68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亲接受NICU主治医生病情通知和常规健康宣教,早产儿出院时进行NICU常规出院指导,由NICU护士核对早产儿,并告知家属出院后早产儿应服用的药物和预防接种事项。干预组: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母亲采取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的干预措施。早产儿住院期间,信息支持内容包括早产儿近一周内的治疗现况、用药情况、存在的护理问题、喂养状况、身长体重等,在合适状态下拍摄并发送早产儿图片或小视频,母亲录制的声音由研究者接收后,适时播放给早产儿听,相关文件通过微信传送;每周通过微信平台推送早产儿生长发育相关知识等相关知识。在早产儿出院当天做好早产儿出院指导。早产儿出院一个月内,信息支持内容包括每周两次通过微信平台推送早产儿照护知识(喂养、洗澡、抚触等),图文并茂;组建早产儿妈妈同伴群,鼓励早产儿母亲分享照护经验。结果:共68例早产儿母亲完成了全部资料收集,研究结果显示:(1)早产儿母亲在早产儿入NICU24h内抑郁发生率达76.47%,处于较高水平。(2)早产儿母亲的EPDS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直到出院后1个月为止早产儿母亲抑郁仍然存在。(3)通过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干预组母亲在早产儿住院1周、出院当天产后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26,P=0.027;t=4.033,P=0.049);干预组母亲在早产儿出院当天、出院后一个月产后抑郁得分均低于早产儿转入NICU24h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17,P=0.000;t=34.940,P=0.000)。(4)对照组母亲在早产儿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产后抑郁得分低于早产儿转入NICU24h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02,P=0.007;t=17.603,P0.000)。(5)在社会支持重要性评分中,信息支持得分最高,其次为物质支持、情感支持、对比支持,而在实际获得社会支持中,物质支持最高,其次为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对比支持;在实际获得社会支持中,干预组信息支持及情感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其中信息支持在两组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528,P=0.049)。结论:(1)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住院期间其母亲的产后抑郁,在早产儿转入NICU1周、出院当天母亲早产儿母亲的产后抑郁均明显降低。(2)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满足了早产儿母亲对信息支持需求。(3)信息支持在借助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需要人力、技术和资源保障,同时要注重信息准确性、丰富性、形式多样性。

方娇娇[2](2018)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与确定早产儿母亲对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后,改善早产儿母亲现存的问题,提高早产儿母亲的照护知识与技能。2、通过构建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给早产儿母亲详细的护理内容,解答早产儿母亲疑惑。3、经实证延续性护理模式,提高早产儿体格发育、降低再住院率,以及提高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方法:1、选取深度访谈分析法和观察法,通过对早产儿母亲质性访谈,采用Colaizzi整理分析法与合众分析法对资料给予整理、分析。2、以早产儿母亲的质性分析、医疗人员的焦点小组分析和对德尔菲专家法结果为基础,制定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案。3、采取便利抽样法,以Ahmadi延续性护理模式为理论依据构建早产儿从入院、住院至居家的延续性护理方案,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016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为对照组,以2016年7月2016年9月的早产儿对实验组,各65例,8例早产儿无法坚持完成半年研究,共122例早产儿完成研究。试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于早产儿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6月龄收集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状况、再住院率及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评估得分。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两组早产儿及母亲一般社会人口学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护理干预效果评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提取主题,早产儿母亲对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总结为5个方向,分别是疾病信息需求,护理技术需求,卫生资源需求,经济支持需求,家庭支持需求。2、建立了以Ahmadi延续性护理模式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构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方案包括基本发育指标、能力发展、营养饮食、日常要点、复诊、疾病防护、早教要点等方案的内容。3、实证分析:(1)体格发育比较:护理干预时间及模式在早产儿身长发育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产儿头围与体重发育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儿身长、头围和体重在护理干预前后各个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早产儿身长、体重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头围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各时间点看,早产儿6月龄身长、头围、体重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再住院率比较:试验组早产儿再住院者5例,再住院率为8.06%,对照组早产儿再住院者16例,再住院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6.157,P<0.05);(3)神经心理发育比较:护理干预时间与干预模式在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中存在交互作用(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早产儿每个区域与总的发育区域在护理干预前后各个时间点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早产儿每个区域与总的发育区域均高于对照组。检验结果显示,4月龄早产儿中适应程度、精细运动和大运动与5月龄早产儿精细运动的发育区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4月龄、5月龄、6月龄每个区域与总的发育区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多形式进行信息宣传、鼓励母亲寻求情感支持、发挥政策优势。2、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案,内容较为全面、具体等充分突出个性化特点。3、延续性护理模式可增强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减少了再住院率,同时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

段毅敏,江利群[3](2015)在《早期发育支持对早产儿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早期发育支持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科收治的12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发育支持。观察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胃肠功能改善及体格生长情况,出院后对两组早产儿随访12个月,应用早产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及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CDCC)对两组早产儿神经功能及智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腹胀缓解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及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早产儿体重增长、身高增长及头围增长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6及12个月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6及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发育支持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及体格发育,提高早产儿神经功能,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

黄希,彭文涛[4](2016)在《早产儿体温管理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早产儿出生、转运过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后及日常保暖措施,并对如何提高早产儿入室体温、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孙家俊[5](2012)在《早产儿护理新进展》文中提出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体重<2500 g、身长<47cm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500 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 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 g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1]。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美国为7.1%~17.9%不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12.7%~20.8%。体重越低死亡率越

王芝兰,郭庆玲[6](2015)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6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早产儿出生后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性护理)30例以及观察组(发展性照顾护理)32例,分别于干预后第3,15,30天时应用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对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神经行为及心理运动发育进行评定并观察两组早产儿干预42 d后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头围、身长、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干预后第15,30天时MDI评分、PDI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促进早产儿智力、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丽萍,何仲,韩冬韧,赵红,李杨[7](2007)在《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儿母亲86例,便利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实施医院常规护理,干预组43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产后第一天开始接受研究者提供的信息支持。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比较两组产后1d、产后3周、产后6周状态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产后3周状态焦虑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9,P=0.262);干预组产后6周状态焦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t=3.213,P=0.002)。结论信息支持可有效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6周焦虑,但对减轻产后3周焦虑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杨园园,陆虹[8](2017)在《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母乳喂养是早产儿的最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无论对早产儿还是母亲的健康,以及对节约医疗卫生支出都更为有利。但目前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仍不够理想,尤其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入住NICU阶段更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从早产儿自身特点,母亲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知识信念及心理状况,医院政策与支持,以及家庭支持等,对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促进因素与阻碍因素作一综述。

邢丽云[9](2019)在《塑料薄膜包裹预防新生儿低体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塑料薄膜包裹的相关文章评分并进行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得出塑料薄膜包裹对新生儿保暖效果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新生儿保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Cochrane Library、Pubmed、Scopus、Cinah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检索,对最新的期刊进行手工检索;外文检索词包括:Polyvinyls、plastic barrier*or plastic film、Polyethylene*、(plasticwrap*or plastic-wrap*or plastic wrap*)、plastic bag*、(polyvinyl*or poly-vinyl*)、(polybag*or poly bag*or poly-bag*)、Infant,Newborn、Infant,Low Birth Weight、Infant,Premature、(Infant or full-term or term birth or Newborn or birth*or Neonatal)、(premature or Preterm or low weight or low birth weight or VLBW or LBW)、Body Temperature Regulation、Body Temperature、HYPOTHERMIA、(hypothermia or cold stress or heat loss or temperature regulation or body temperature)、temperature drop*、heat loss;中文主题词或关键词为:塑料、聚乙烯类、塑料包裹、塑料袋、保鲜膜、塑料薄膜、婴儿,新生、婴儿,早产、婴儿,出生时低体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新生儿、新生婴儿、早产婴儿、足月儿、体温、低温、保暖、热管理、发热、保温、热损失。对检索结果进行严格筛选,最后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收集。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统计软件对提取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结果: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83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塑料薄膜包裹组早产儿的入室时低体温发生率[RR=0.71,95%CI(0.64,0.79),p<0.00001]、入室时中度低体温发生率[RR=0.53,95%CI(0.39,0.73),p=0.00001]、入室时体温及入室后1小时体温[MD=0.60,95%CI(0.47,0.72),p<0.00001;MD=0.48,95%CI(0.33,0.63),p<0.00001]、胎龄<28 周早产儿及胎龄≥28 周早产儿入室时的体温[MD=1.22,95%Cl(0.88,1.56),;p<0.00001;MD=0.4,95%CI(0.26,0.55),p<0.00001]、入室体温>37.5℃的发生率[RR=4.09,95%CI(2.12,7.88),p<0.0001]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入室时轻度低体温发生率[RR=1.07,95%CI(0.27,4.22),p=0.92]、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RR=0.92,95%CI(0.65,1.32),;p=0.66]、出院前死亡率[RR=0.75,95%CI(0.53,1.08),p=0.12]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塑料薄膜包裹能减少早产儿入室时低体温及中度低体温发生率,能增加早产儿入室时及入室后1小时的体温,能增加胎龄<28周早产儿及胎龄≥28周早产儿入室时体温,可以作为一种早产儿有效的保暖方法;不能降低早产儿入室时轻度低体温发生率、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出院前死亡率;有引起发热的风险。塑料薄膜包裹对足月儿保暖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证据不足。

孙娟,蒋珺,王正新,虞萍,潘文青,阮永兰,解红文[10](2017)在《移动互联网管理在早产儿延续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移动互联网管理在早产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早产儿按时间顺序分为2组,对1照组56例,观察组57例完成研究。对照组早产儿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早产儿延续护理,2组早产儿实施延续护理至出生后12个月。比较2组早产儿在出生12个月时身长、体质量、头围及矫正胎龄40周时20项神经行为测定;母乳喂养自信心得分;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家长照护知识得分;复诊率;出院及延续护理结束时早产儿家长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出生12个月时身长、体质量、头围分别为(74.10±2.66)cm、(8.70±1.43)kg、(45.40±1.38)cm,矫正胎龄40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母乳喂养自信心、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家长照护知识得分、早产儿家长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7.30±3.22)、(120.31±13.65)、(82.28±3.99)、(96.70±2.28)、(93.55±2.91)、(96.61±2.37)分,对照组分别为(73.20±2.80)cm、(8.44±1.02)kg、(44.20±1.40)cm、(36.00±2.87)、(114.54±12.21)、(80.66±3.51)、(95.02±3.87)、(92.57±2.41)、(95.72±2.02)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4~-2.014,均P<0.05)。结论移动互联网在早产儿延续护理中应用能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和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家长照护知识,复诊率和满意度,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

二、早产儿应怎样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产儿应怎样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影响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假设
    四、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信息支持现状
    二、微信起源与发展
    三、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发生情况
    四、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影响因素
    五、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测量工具
    六、信息需求测量工具
    七、社会支持测量工具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对象
    三、抽样方法
    四、样本量与分组方法
    五、干预内容和测量工具
    六、信息支持的内容
    七、资料收集步骤及方法
    八、资料分析方法
    九、质量控制
    十、伦理原则和法律
第四章 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二、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减轻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的效果
    三、早产儿转入NICU后母亲需求情况
    四、早产儿出院后1个月母亲产后社会支持及实际情况比较
第五章 讨论
    一、研究资料的一般资料分析
    二、早产儿母亲的产后抑郁情况
    三、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减轻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的作用
    四、早产儿母亲的需求状况
    五、早产儿母亲产后社会支持现状及实际获得帮助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
第八章 建议和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第一部分 早产儿母亲对早产儿生长发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详细护理内容的构建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实践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历
综述
    参考文献

(3)早期发育支持对早产儿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 1 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情况比较 见表 2。
    2. 2 两组早产儿出院时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见表 3。
    2. 3 两组早产儿出院后 3、6 和 12 个月 NBNA 评分比较 见表 4。
    2. 4两组早产儿出院后 3、6 和 12 个月智力水平比较 见表 5。
3 讨论

(4)早产儿体温管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产房内保暖
    1.1 环境温度和湿度
    1.2 塑料薄膜、保鲜袋及帽子保暖
2 转运保暖
    2.1 转运暖箱
    2.2 加温转运床垫
    2.3 智能型碳纤维婴儿保暖包
3 NICU内保暖
    3.1 复温
    3.2 维持体温
    3.3 加温输液
    3.4 沐浴时保暖
4 日常保暖
    4.1 胎脂保暖
    4.2 袋鼠式护理保暖
    4.3 水床式“鸟巢”保暖
    4.4 保暖链联合保暖
5 小结

(5)早产儿护理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设专人管理
2 保暖
    2.1 环境温度控制
    2.2 暖箱保暖
    2.3 辐射台保暖
    2.4 皮肤接触保暖
3 呼吸管理
4 早期合理喂养
5 预防感染
6 发育支持性护理
    6.1 减少噪声对早产儿的影响
    6.2 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影响
    6.3 减少侵袭性操作对早产儿的影响
    6.4“鸟巢”式护理
    6.5“袋鼠”式护理
    6.6 游泳 (水疗)
    6.7 早期附加刺激
    6.8 对父母的心理支持

(6)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2. 1两组早产儿干预后第 3,15,30 天 MDI、PDI 评分比较( 表 1)
    2. 2 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表 2)
3 讨 论

(7)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1.2.2 信息支持内容
        1.2.3 评价指标及测量工具
        1.2.4 资料收集方法
        1.2.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早产儿母亲一般资料
    2.2 早产儿一般资料
    2.3 两组产后1d 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比较 (表1)
    2.4 两组产后1d、产后3周、产后6周状态焦虑比较 (表2)
3 讨论
    3.1 信息支持对减轻早产儿母亲产后6周焦虑的影响
    3.2 信息支持对减轻早产儿母亲产后3周焦虑的影响
    3.3 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4 小结

(8)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早产儿自身特点
    1.1 生理成熟度低
    1.2 疾病的影响
2 母婴分离
3 母亲因素
    3.1 母乳喂养态度与知识
    3.2 心理状况
4 社会支持
    4.1 医院支持
    4.2 家庭支持

(9)塑料薄膜包裹预防新生儿低体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2 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2.2 制定检索策略
    2.3 文献的质量评价
    2.4 数据的提取和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文献纳入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文献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4.2 塑料薄膜包裹对早产儿入室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4.3 塑料薄膜包裹对早产儿入室时及入室后1小时体温的影响
    4.4 塑料薄膜包裹对早产儿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4.5 塑料薄膜包裹对早产儿出院前死亡率的影响
37.5℃发生率的影响'>4.6 塑料薄膜包裹对早产儿入室时体温>37.5℃发生率的影响
    4.7 塑料薄膜包裹对足月儿体温的影响
    4.8 研究的局限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纳入及排除标准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早产儿应怎样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影响的效果研究[D]. 邹镒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2]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实践研究[D]. 方娇娇.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3]早期发育支持对早产儿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J]. 段毅敏,江利群. 中国妇幼保健, 2015(08)
  • [4]早产儿体温管理研究进展[J]. 黄希,彭文涛. 护理管理杂志, 2016(09)
  • [5]早产儿护理新进展[J]. 孙家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04)
  • [6]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J]. 王芝兰,郭庆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02)
  • [7]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J]. 吴丽萍,何仲,韩冬韧,赵红,李杨. 中华护理杂志, 2007(04)
  • [8]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研究进展[J]. 杨园园,陆虹. 临床儿科杂志, 2017(09)
  • [9]塑料薄膜包裹预防新生儿低体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邢丽云. 浙江大学, 2019(03)
  • [10]移动互联网管理在早产儿延续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孙娟,蒋珺,王正新,虞萍,潘文青,阮永兰,解红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33)

标签:;  ;  ;  ;  

如何照顾早产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