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用土壤地质学合理发展吉林省特色农业

科学应用土壤地质学合理发展吉林省特色农业

一、科学运用土壤地质学合理开发吉林省特色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吴柯[1](2021)在《东北地区耕地生态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尹炳[2](2021)在《不同尺度典型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失或过量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硒在土壤中分布极不均匀,而当前国内外研究多关注富硒或过量地区,采集的土壤多选自普通农用地,相关的分析以单一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未体现地域的差异性。而研究硒在不同地域内分布规律、揭示土壤富硒特征,对于指导富硒农业产业宏观规划和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旱作区农田和矿区复垦农田为研究对象,借助变异函数、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旱作区尺度和县域尺度下土壤硒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驱动力差异,以及系统分析矿区尺度下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分布特征及与重金属拮抗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农田土壤硒综合利用区划研究和发展对策。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旱作区和县域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含量均值为0.14、0.21mg.kg-1,总体区域属于足硒,呈中等程度空间变异(块金系数=46.34%、49.93%),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09和0.040,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特征。全区土壤硒冷热点分布空间聚集结果显着,高值集中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和北京市等地;两种尺度下土壤硒含量主要受粘、粉粒和有机质等因素影响,且与其他因素交互后的影响力显着增强。(2)依据分区目标与原则构建不同尺度下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指标体系。以土壤硒富集特征(G得分)和土地利用等别为分区指标,旱作区尺度下综合规划为Ⅰ-富硒农业发展先导区、Ⅱ-特色高硒农业挖掘区、Ⅲ-基础农业保护区和Ⅳ-土地综合涵养区4种规划区;县域尺度下以北京市大兴区为典型县,选择土壤硒含量、耕地质量等级与农田实际生产能力为分区依据,划分为4种类型区:Ⅱ1-重点开发、Ⅱ2-综合发展、Ⅱ3-农业保护和Ⅱ4-转型升级,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3)矿区复垦农田土壤硒含量均值为0.83mg.kg-1,是国内土壤硒含量均值的2.87倍,玉米籽粒硒含量介于0.02~0.16mg·kg-1。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结果可知,玉米籽粒硒含量主要受土壤硒、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As等影响,多元线性回归(MLR)对其预测最为有效,决定系数R2为0.52。通过比较土壤硒不同浓度梯度下玉米对重金属Hg、As、Cd和Cr的富集特性,表明硒对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富硒土地安全利用区划,共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结构调整和严格管控4种安全分区。图[30]表[21]参[111]

曹嘉铄[3](2021)在《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农架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与生态脆弱性地带,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禀赋而备受关注。伴随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脆弱性问题不断涌现。立足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以神农架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基于3S等相关技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神农架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典型环境因子在1996-2018年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构建出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最终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提升区域景观与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系统脆弱性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稳定,同时可为未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显着,景观格局总体趋于整合而局部破碎化加重,典型环境因子反映出区域生态稳中向好。研究时段内,人工景观类型对自然景观类型的侵占作用明显,社会经济空间与生态空间相互融合的态势;区域植被覆盖状况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呈现良好态势,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内人为因素是主要驱动力。经济、人口与政策等人为因素对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显着。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人工斑块对自然斑块造成侵蚀与分割;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3)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轻度脆弱,局部地区极度脆弱性风险逐步显现,生态脆弱性处于两极分化中。神农架地区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区域生态脆弱性整体上呈现出东北高而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极度脆弱与重度脆弱区域集中分布于神农架地区各乡镇主城区及公路沿线。(4)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及植被覆盖度是生态脆弱性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神农架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是包括人为与自然因素在内的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5)生态脆弱性与景观格局具有较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其中,斑块数量与聚合度指数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较高。(6)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及生态分级分区提升是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是推动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柴蕴栩[4](2021)在《定边县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陕西省定边县位于白于山以北地区,是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荒漠过渡带,交通便利、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使得定边县人口和重工业发展较快,然而境内缺乏地表水,针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鲜有。因此“摸清家底、预测开发、可持续发展”对于定边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影响深远。针对如上问题本文收集了大量气象水文、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建立以及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定边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1)地下水资源评价根据流域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参数分区,以水量均衡法为主,评价定边县地下水资源。通过皮尔逊降雨频率曲线,分析不同保证率下降雨入渗补给量,同时计算了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运用开采系数法,计算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4.97×104m3/d。就定边县地下水环境特殊性,采用综合指数法分析359组水样,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Na·Mg,溶解性总固体(TDS)约3g/L,多数地区地下水硫酸盐、氟含量超标,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为Ⅴ类水,主要是由于原生地质环境问题,水力坡度平缓水循环速度过慢等因素造成的。(2)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应用GMS建立定边县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在不同开采方案下,预测定边县流场变化。以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数值化,空间时间离散,依据2018年数据进行识别验证,结果显示地下水位拟合结果较好,可以认为模型对于水文地质条件概化是合理的,设计了四种方案进行地下水位未来十年的水位预测,结果表明北部主要开采区影响地下水位变化,若不减小开采将形成降落漏斗,最后结合水均衡分析地下水开采可能引发的问题。(3)Bossel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应用Bossel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对定边县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价。应对水环境和水文地质问题,将系统分为地下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采用客观数学权重法和改进AHP法分别计算权重值,依照基本类定向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定边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于危险态势,发展指数为1.9365。针对短板问题,仍应做好水污染问题防治,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条件下,保障定边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马于曦[5](2021)在《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文中研究说明安图县位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着质优量丰的天然矿泉水资源,是我国鲜有的优质矿泉水资源聚集地。近年来,统一、恒大、农心、伊利等知名矿泉水企业相继落户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根据该区矿泉水特色,实现在保障生态安全前提下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开展矿泉水资源补给来源及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明确其多年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分布特征,划分出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生态红线,对指导安图县近、中、远期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地统计分析软件与同位素技术结合,开展了矿泉水水化学、典型组分时空特征分析,计算矿泉形成时间,确定补给来源,还原其形成机制。以InVES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研究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的年际变化、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和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圈定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如下:(1)经水化学、同位素分析,安图县矿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Na型水,HCO3-CaMg型;形成时间为27.7-77.8 a,平均值为39.8 a;补给高程为998-1467 m,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凝结水。偏硅酸组分是地下水不断溶解研究区内主要含水介质为气孔状玄武岩,地下水与围岩(含水介质)密切接触过程中,经水岩交互作用,不断溶解硅酸盐岩的可溶性SiO2,形成偏硅酸组分。深层次承压地下水沿导水断裂上涌,过程中CO2溶解度降低,以游离形态从水中逸出,形成“含气矿泉”。(2)经InVEST模型模拟及地理信息系统运算,安图县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65.14 mm、365.83 mm、332.08 mm、364.27 mm、392.82mm、444.24 mm。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林地、草地贡献最大;按照乡镇行政区划,二道白河镇贡献最大,新合乡、松江镇次之。矿泉集中分布区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459.37 mm、402.79 mm、428.32 mm、446.25 mm、447.28 mm、499.28 mm,大幅超出安图县平均水平。(3)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因子包括降水量P、蒸散量Ep、数字高程DEM和土地利用类型,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构造判断矩阵求解各因子权重,得到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数计算公式。最终将安图县水源涵养重要性分为5类,即一般重要、比较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极重要,分别占18.26%、19.02%、21.82%、22.79%和18.11%。(4)结合《指南》中的评估分级步骤设置节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将水源涵养能力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与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得到25个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的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于二道白河镇中南部、松江镇东北东南部、永庆乡东部,囊括矿泉补给区,可以有效保证矿泉水源涵养。

马雪松[6](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邸小松[7](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阿鲁思[8](2021)在《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长白山作为吉林省内集各种资源(包括:旅游、生态环境和矿产等一系列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吉林省的区域经济总量疾速攀升,社会财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介于此原因使得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各种资源的价值不断地升高。且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致使旅游开发区内的人口密度持续增高,因此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着增加。截至2018年为止,长白山保护区内的10条泥石流沟共计发生25次泥石流灾害,造成2635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2009年六月发生于长白山北坡瀑布景区南侧48m处的泥石流破坏了景区旅游与生态环境等资源,造成了约700万元的经济损失。且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降水与降雪等事件)趋多趋强,结合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情,使得由极端降雨事件所诱发的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再不断地增加。不仅如此,长白山火山正处于千年、百年复活期的节点上。火山的活动势必迫使天湖水位的抬升,湖水顺北坡溃坝或漫坝而下会导致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此外,区域尺度上进行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时,由于对风险中各个因素之间联系的考虑不足,致使无法得到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结果,因而导致最终的风险评价结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由多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风险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为研究区,从泥石流灾害及灾害链形成机理出发,对区域内由不同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分析,随后确定以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作为切入点,结合基于灾害事件关系的灾害链模型建立评价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优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使其能够运用在区域尺度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同时以该模型关联灾害链系统内各个灾害事件,并对长白山北坡区域内不同致灾因子在不同强度或频率下所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评价。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耦合多模型,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并以模型的耦合来建立风险评价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最终进行区域尺度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地质环境因子与研究区内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发现坡度、曲率、物源厚度、地形湿度指数与植被覆盖等9个地质环境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选取这9个指标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长白山北坡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不易发区面积占全研究区面积的51.22%,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2.05%。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11.94%。而高与极高易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82%与7.97%。易发性评价结果中的中、高与极高易发区普遍分布于研究区内的凹形斜坡。同时评价结果AUC值更是达到了0.9048,说明基于随机森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极为可信。(2)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与灾害链形成机理对两种灾害链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基于灾害事件之间关系的灾害链模型为框架,分别建立了极端降雨诱发与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选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作为反映灾害链内各个灾害要素之间关系的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其后,通过耿贝尔分布模型计算了极值降雨量并选定以10年、30年和50年一遇的极端降雨(分别为85.9415mm、132.5655mm与153.8496mm)为例结合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三个重现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值超过0.5的区域均只占33%左右。这是由于该模型通过随机森林的结果进行了筛选。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大于0.5的值域内变化情况则与基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不同。研究区内危险性大于0.5的区域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产生了变化,说明研究区随着重现期变久,泥石流的发生将更加频繁且泥石流的强度也将持续增强。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每个重现期的危险性评价结果精度明显高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的结果。证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拥有良好且稳定的表现。(3)针对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通过Flow3D模型对三种假设情况下发生的天池溃决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三个模拟情景下发生的天池溃决淹没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域的55.17%、69.97%和86.32%。淹没深度在0至2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11.84%、9.83%和12.66%。淹没深度在2-5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8.07%、8.9%和8.51%。其余区域水深超过了5m。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淹没水量均超过了该区域可承受阈值水量的10倍以上,表明三种情况的天池溃决均可以较容易的诱发泥石流灾害。随后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区内三种假设情况下的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危险区面积的增多幅度远远超过了高与中等危险区,表明不同模拟情景下,随着水位的升高、水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区域受到淹没影响。同时,这些区域在极为充足的水源条件支撑下更加容易发生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4)通过分析已有的灾损数据后,明确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移动的物源厚度作为表征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的指标。结合吉林省泥石流灾害历史灾损数据对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承灾体灾损率进行计算并建立了相应的脆弱性曲线。通过泥石流物源量动静储量关系公式将危险性评价结果与脆弱性评价进行关联,并对研究区内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两种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极值雨量和天池溃决水量的增加,泥石流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增加。其中由极端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中可能产生最大损失的是药王庙、聚龙泉等旅游景点。而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威胁最大的则是长白山瀑布、聚龙泉、小天池等旅游景点。本研究将弥补泥石流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长白山景区,对于提高景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刘勤[9](2021)在《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成都平原的地质背景十分独特,地学领域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在第四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生态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该区域也是四川省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林盘是成都平原独特地质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传统农村聚落,其空间分布与组成结构特征极具辨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价值,发挥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维系农户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成都市非常重视林盘保护与利用。地质背景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存在关联性,包括聚落空间格局与组成结构特征。因此,地质背景与聚落的关系、地质环境因子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对于林盘特征和功能认识不足,林盘与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少,导致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完善,林盘保护与利用缺乏地质背景方面的考虑,保护成效有待提高。本文以生态地质学和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原理为指导,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收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用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地学模型评估、数理统计等技术手段,开展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定量研究林盘的特征与主要生态功能,揭示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与生态功能的差异,阐释地质背景对林盘特征和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林盘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和影响程度,并分区分类的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地质背景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原理,提出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框架,并选取地质信息类(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地理信息类(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土壤厚度和植被优势树种)共7项指标,采用空间聚类综合分析方法,将成都平原林盘划分为3个类型区,即东部侏罗-白垩系-更新统台地-低山-丘陵马尾松-樟树-桉树类型区(Ⅰ区)、中部全新统扇状平原慈竹-桉树-枫杨类型区(Ⅱ区)和西部全新统漫滩及一级台地栎类-桤木-其他软阔类型区(Ⅲ区),各区占成都平原面积为46.95%、33.40%和19.65%。(2)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景观与组成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Ⅰ区林盘密度、平均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低;Ⅱ区林盘平均面积和密度较大,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处于中等水平;Ⅲ区林盘密度为中等水平,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高。各类型区林盘组成结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林盘规模、形态和植被优势树种方面。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密度关系密切,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林盘密度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同时,不同地层、土壤厚度区域林盘平均面积和大型林盘所占比例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评估结果来看,Ⅲ区林盘单位面积水源涵养功能较高,其次分别为Ⅱ区和Ⅰ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其次分别为Ⅲ区和Ⅱ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碳储量功能相对较高,Ⅱ区和Ⅲ区碳储量相近;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是Ⅲ区稍高于Ⅱ区,Ⅰ区多样性指数最低。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态功能具有相关性,其中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土壤厚度与林盘水源涵养功能关系显着(p<0.05);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土壤保持功能关系显着(p<0.05);断层密度、地形起伏度和土壤类型与林盘碳储量关系显着(p<0.05);但是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物多样性指数关系不显着。(4)从林盘景观稳定性、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3个方面,构建了林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林盘质量进行评价,其中Ⅱ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高,其次是Ⅲ区,Ⅰ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模型分析发现,地形起伏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对林盘质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解释力分别为23.80%、16.03%和15.43%,因此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有制约和影响;多因子交互分析发现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质量影响要明显高于单因子独立作用,其中地形起伏度和土地开发度、地形起伏度和农村人口密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断层密度、断层密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形起伏度和第四系等值线厚度等交互因子解释力较高。(5)基于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初步成果,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概念模型及其路径框架,结合地质背景和社会环境单因子、多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的影响,提出3个类型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差异化策略,并划定了林盘重要保护区,促进林盘可持续发展。

牟希言[10](2021)在《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投资建设的日益增加,公路工程病害呈现出一种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大多数的公路工程病害主要是源于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对于各项工程地质条件的判断不足。所以进行良好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判断是减小公路工程病害,降低工程建设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的一个主要途径。很显然,传统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手段并不能达到相对满意的勘察效果。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钻探、坑探、井探了解的是局部点位的地质情况,无法把握整体的地质情况,且存在成本高,工期长的缺点。故需要一种新的勘察方法对传统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制约植物生存、生长、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总结了植物景观与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之间的联系。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提炼了一些野外常见的酸性土指示植物、钙质土指示植物、盐渍土指示植物、不同土壤含水率指示植物、深根与浅根系植物。建立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进行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的公路工程地质判别方法。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九个国内外不同地点实际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在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是一种可行、高效且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在气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在具体的区域可以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层岩性,这打破传统认为只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少的地区才适用的观点。通过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方法的四种模式:(1)植被的一般生态外貌性质的差异模式,(2)植物种属之间的差异模式,(3)同种属植物生活强度的差异模式,(4)同种植物发育节奏的差异模式。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岩溶地区和红砂岩地区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气候环境相同的具体区域,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是一种可行、高效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作为一种定性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辅助方法和思路,配合传统的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非常有效的。本文通过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进行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建立了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这是一种简易、快捷且经济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可以对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从而可以“点、线、面”相结合,综合分析判别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同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并考虑各种不同的公路环境及运行条件后,建立了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植物绿化品种选择方法。研究总结了24种不同特性的植物类型,完善了公路绿化设计选种时的一些不足。

二、科学运用土壤地质学合理开发吉林省特色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运用土壤地质学合理开发吉林省特色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尺度典型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硒文献计量特征
        1.2.2 土壤硒主要研究力量及其合作关系
        1.2.3 土壤硒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2 数据获取
3 旱作区不同尺度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不同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
        3.1.1 土壤硒含量统计学分析
        3.1.2 土壤硒空间分布格局
    3.2 不同尺度下农田土壤硒空间自相关分析
        3.2.1 基于莫兰指数的土壤硒空间自相关特征
        3.2.2 旱作区农田土壤硒冷热点空间分布
    3.3 不同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影响因素驱动力分析
        3.3.1 土壤硒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3.2 土壤硒影响因素驱动机制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旱作区不同尺度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研究
    4.1 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原则及不同尺度指标体系构建
        4.1.1 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原则
        4.1.2 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4.2 旱作区尺度下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研究
        4.2.1 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
        4.2.2 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指导建议
    4.3 县域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利用分区研究
        4.3.1 典型县农田土壤硒利用分区
        4.3.2 典型县农田土壤硒利用分区发展对策
    4.4 本章小结
5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分布特征与安全利用区划
    5.1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含量分布与指标特征
        5.1.1 土壤-作物指标描述性统计
        5.1.2 土壤-作物硒含量分布特征
    5.2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吸附预测模型
        5.2.1 土壤-作物硒与关键指标相关性分析
        5.2.2 土壤-作物硒吸收预测模型
    5.3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与重金属拮抗效应及安全利用
        5.3.1 土壤-作物系统硒与重金属富集特征
        5.3.2 土壤-作物系统硒对重金属拮抗效应
        5.3.3 富硒土地资源安全利用区划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3.2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3.3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生态环境演变及脆弱性理论研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的内涵
        2.1.2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2.2 生态环境演变理论研究
        2.2.1 生态环境构成
        2.2.2 生态环境演变
        2.2.3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评述
    2.3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研究
        2.3.1 景观生态学
        2.3.2 景观格局
        2.3.3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评述
    2.4 生态脆弱性理论研究
        2.4.1 生态脆弱性成因
        2.4.2 生态脆弱性分析框架
        2.4.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2.4.4 生态脆弱性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环境
        3.1.4 自然资源
        3.1.5 社会经济基础
        3.1.6 旅游发展现状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影像的获取
        3.2.2 多源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
    3.3 遥感影像解译与精度评价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遥感图像分类
        3.3.3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3.3.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4.1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1.1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1.2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变化分析
        4.1.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4.2 典型环境因子提取与分析
        4.2.1 地形地貌分析
        4.2.2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4.2.3 气候变化分析
        4.2.4 水环境变化分析
    4.3 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3.1 人为驱动因素
        4.3.2 自然驱动因素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5.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5.2 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5.2.1 空间主成分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
        5.2.3 生态脆弱性分级
        5.2.4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
    5.3 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
        5.3.1 回归拟合分析法
        5.3.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
    5.4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
        5.4.1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年际变化
        5.4.2 分乡镇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分析
    5.5 讨论
        5.5.1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5.5.2 生态脆弱性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神农架地区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脆弱性耦合分析
    6.1 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6.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6.1.2 典型指数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6.2 景观格局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分析
        6.2.1 偏回归平方和分析
        6.2.2 典型指数对生态脆弱性贡献度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策略
        7.1.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7.1.2 景观生态格局的优化
        7.1.3 生态环境的分级分区提升
    7.2 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2.1 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7.2.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7.2.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定边县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1.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及经济
        2.1.1 位置及交通
        2.1.2 地形地貌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气象水文概况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质条件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富水性
        2.4.2 地下水循环条件
        2.4.3 地下水动态
        2.4.4 地下水化学类型
第3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3.1 地下水资源评价分区及方法
    3.2 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3.2.1 渗透系数K与给水度μ(贮水系数S)
        3.2.2 大气降水入渗系数α
    3.3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3.3.1 地下水补给量
        3.3.2 地下水排泄量
        3.3.3 地下水储存量计算
        3.3.4 地下水均衡计算
    3.4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3.5 地下水质量评价
        3.5.1 综合指数法
        3.5.2 生活用水评价
        3.5.3 锅炉水质量评价
        3.5.4 农业用水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1.1 含水层概化
        4.1.2 水力特征概化
        4.1.3 边界条件
    4.2 数学模型
        4.2.1 模型建立
        4.2.2 模型求解
        4.2.3 空间离散
        4.2.4 时间离散
        4.2.5 参数分区
    4.3 模型的识别
        4.3.1 均衡处理
        4.3.2 水均衡计算
        4.3.3 模型识别结果
    4.4 模型的验证
        4.4.1 均衡处理
        4.4.2 水均衡计算
        4.4.3 模型验证结果
    4.5 模型预报
        4.5.1 方案一
        4.5.2 方案二
        4.5.3 方案三
        4.5.4 方案四
    4.6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5.1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5.2 可持续利用评价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Bossel定向指标定量化
        5.2.3 权重计算方法
        5.2.4 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5.2.5 发展态势分析
    5.3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5)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源涵养能力
        1.2.2 生态保护红线划分
        1.2.3 长白山矿泉水资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2.2.2 经济产值
    2.3 地质地貌条件
        2.3.1 地层
        2.3.2 地形地貌
    2.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矿泉水形成机制与补给来源
    3.1 矿泉水水化学特征
        3.1.1 样品采集及测试
        3.1.2 水化学组分统计特征
        3.1.3 水化学类型
        3.1.4 偏硅酸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3.2 矿泉水形成机制
        3.2.1 矿泉水水化学形成机制
        3.2.2 离子来源相关性分析
        3.2.3 特殊组分形成机制
    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3.3.1 矿泉水补给条件
        3.3.2 矿泉水形成时间
        3.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泉水资源涵养能力评估
    4.1 产水及水源涵养原理与算法
        4.1.1 产水模块原理及算法
        4.1.2 水源涵养原理及算法
    4.2 产水模块参数处理与结果分析
        4.2.1 产水模块参数获取与来源
        4.2.2 产水模块主要模型参数处理与分析
        4.2.3 产水模块运行结果
    4.3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结果分析
        4.3.1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来源
        4.3.2 水源涵养模块运行结果
    4.4 模型校验
    4.5 模型结果分析
        4.5.1 水源涵养能力年际变化
        4.5.2 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
        4.5.3 矿泉区水源涵养能力时空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泉水水源涵养生态红线划定
    5.1 划定方法
        5.1.1 总则
        5.1.2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方法
        5.1.3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评价方法
        5.1.4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5.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5.2.1 构建层次结构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3 构造评价判断矩阵
        5.2.4 权重求解及一致性检验
        5.2.5 重要性指数算法
    5.3 划定结果
        5.3.1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
        5.3.2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划分
        5.3.3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5.3.4 划定水源涵养生态红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3.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3.3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4 评价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4.2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
    4.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4.4 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优化
    4.5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阈值水量分析
    4.6 长白山北坡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7 长白山北坡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1 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确定
    5.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评价
    5.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管理研究
    6.1 泥石流风险管理体系
    6.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9)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地质学与地质背景研究进展
        1.2.2 成都平原生态地质研究进展
        1.2.3 林盘的特征与功能研究进展
        1.2.4 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进展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川西林盘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质背景因子提取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地质背景因子参数计算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与岩性
        2.2.3 第四系堆积层
    2.3 区域地理特征
        2.3.1 地形地貌
        2.3.2 土壤类型
        2.3.3 植被分布
        2.3.4 气候条件
        2.3.5 河流水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
    3.1 地质背景系统与分区关系
        3.1.1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理论
        3.1.2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概念模型
        3.1.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必要性
    3.2 分区指标与方法
        3.2.1 分区原则
        3.2.2 分区指标与信息提取
        3.2.3 分区方法
    3.3 分区结果与分析
        3.3.1 林盘分区结果
        3.3.2 不同林盘类型区地质背景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林盘特征与地质环境关系
    4.1 林盘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4.1.1 林盘空间分布信息
        4.1.2 林盘组成与结构信息
    4.2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及其差异
        4.2.1 林盘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
        4.2.2 林盘组成与结构特征
        4.2.3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差异分析
    4.3 林盘特征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4.3.1 林盘景观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4.3.2 林盘组成结构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关系
    5.1 林盘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5.1.1 生态功能类型选择
        5.1.2 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5.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及其差异
        5.2.1 林盘生态功能与分布特征
        5.2.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差异分析
    5.3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林盘质量与地质背景因子关系分析
    6.1 林盘质量评价与分析
        6.1.1 林盘质量评价模型
        6.1.2 不同类型区林盘质量分析
    6.2 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作用
        6.2.1 地理探测器模型
        6.2.2 探测因子选择
        6.2.3 基于地理探测的因子分析
    6.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保护与利用模式
        6.3.1 单因子影响下林盘保护策略
        6.3.2 因子交互作用下林盘保护策略
        6.3.3 林盘保护重要区划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关系研究
    2.1 制约植物景观的机理
    2.2 基于气候的植被宏观分布
    2.3 植物与土壤化学性质的联系
    2.4 植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联系
    2.5 植物与土壤含水率的联系
    2.6 植物与土层厚度的联系
    2.7 植物指示土壤的理论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研究
    3.1 岩石-土壤-植物自然景观的理论联系
    3.2 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上的应用
    3.3 利用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的理论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
    4.1 植物景观与构造、地下水的理论联系
    4.2 植物景观在指示地质构造上的应用研究
    4.3 崩塌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植物景观类型
    4.4 滑坡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景观类型
    4.5 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4.6 通过植物景观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应注意的事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气候(大风、光照)的关系研究
    5.1 植物与大风的关系
    5.2 植物与光照的联系
第六章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及生活习性的公路勘察、绿化设计的理论研究
    6.1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理论研究
    6.2 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品种选择研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四、科学运用土壤地质学合理开发吉林省特色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耕地生态治理问题研究[D]. 吴柯. 吉林财经大学, 2021
  • [2]不同尺度典型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D]. 尹炳.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3]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D]. 曹嘉铄.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定边县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 柴蕴栩. 吉林大学, 2021(01)
  • [5]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D]. 马于曦.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D]. 阿鲁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9]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D]. 刘勤.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10]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D]. 牟希言.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科学应用土壤地质学合理发展吉林省特色农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