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

从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

一、從萊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修斋[1](1964)在《從萊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对立面的同一既是事物的普遍規律,自然也适用于哲学史上的现象。在哲学史中,互相斗爭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对立面,自然也有同一性。所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就是指两者的互祖渗透,互相转化,肯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决不意味着混淆两者的界限。只要是正确地按照唯物辯証法的意义来把握这种同一性,也决不会混淆两者的界限。相反地,只有肯定这种同一性,并且具体地、深入地探讨两者是怎样同一、又是如何能够同一的,才能够全面地、正确地揭示哲学思想发展的

陈修斋[2](1980)在《试论西欧大陆唯理论派哲学家的实体学说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 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通常被看作十七世纪西欧大陆唯理论派哲学的主要代表,仿佛他们是属于同一个学派的。这只是在一定意义下——而且是在很有限的、非主要的意义下——才是对的。这就是说,只是就认识论上他们有着片面重视理性认识而贬低经验或感性认识的共同倾向这一点上来说,才可以把他们看作属于一派。至于说到按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

侯依成[3](2007)在《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补写 ——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从此哲学的性质、对象、内容和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突出的表现是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实体本体论思维方式。然而,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在理解和介绍马克思哲学时,仍然把它视为传统本体论哲学,做着各种形而上学的“补写”工作。俄国的生产力落后,小农占人口的大多数,东正教思想的控制,革命战争的需要,计划经济的特点,“人的形而上学本能”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俄国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好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众。苏联哲学教科书并非斯大林一人的作品,而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周晓涛[4](2016)在《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为直接的理论起点和行动指南,在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工程,也是“依法治国”的理论航标。本论文通过梳理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渊源和历史演变,分析马克思法哲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以及当代“依法治国”境域中的时代意义,从背景、内涵、本质、价值等方面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体系和时代价值做了较为完整的呈现,并据此明晰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的历史使命,以期对当前我国的“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导。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形成发展。通过简单介绍西方传统法哲学思想,分析马克思对它们的扬弃,阐明马克思法哲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理论继承与创新。梳理了马克思从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哲学逐渐转向唯物主义法哲学,直至正式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理论形成过程,以及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论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内涵。论文借鉴公丕祥教授的观点,从哲学研究的视域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分为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本体论探讨马克思所指法的实在性问题,价值论研究马克思所指法的合理性问题,方法论揭示马克思法哲学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本质特征。通过与各种思潮的比较分析,提出马克思法哲学的内在本质就是其法哲学的实践性、批判性和人民性。并将分析的视角置于当代背景之下,着力于阐释在当代境域中如何正确领会和把握马克思法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正确指导我国的“依法治国”。第四部分,论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时代意义。这部分内容旨在彰显马克思法哲学的实践价值。论述了现代法哲学的发展以及在比较中分析了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价值。并结合我国的法治实践和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在马克思法哲学的立场上提出“依法治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完成当代境域中马克思法哲学的价值呈现。

贾玉树[5](2009)在《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文中研究指明可能世界是现代哲学尚未充分发掘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可以作为人类理性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世界后建构起来的形形色色世界的统称。可能世界未必是传统理性主义向往的实在世界,也肯定不是后现代反理性主义解构一切之后留下的碎片化界面世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能的实在世界和可能的真实世界。而可能世界之所以被称为可能世界,纯粹是相对于实在世界而言的。它可以作为传统哲学中实在世界的一种替代品而肩负起理性主义理性本体化的神圣职责。因为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世界是人类理性的本质属性。一般说来,理性本体化涉及理性与本体世界两个方面。走出理性本体化困境的出路相应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后现代主义否定和告别理性是一种选择;而我们在这里否定和告别实在世界而走向可能世界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重建哲学可能世界范畴,取代传统实在世界,可以为当代哲学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主义信念提供一个全新的思想平台。可能世界范畴可以为当代哲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合法性提供一种客观的思想基础。重建哲学可能世界同时也是人类理性对于科学理论的形而上学重构,它可以为当代科学哲学超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经院哲学式的争论回归生活世界,开辟一个全新的思想空间。本文的核心内容是重建哲学可能世界。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重返历史深处,简要地考察了以自然哲学为代表的思辨理性主义和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经验理性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面临的共同困境,即理性的超越性、独断性和实在世界的虚幻性,进而从理性本体化的后现代困境中引出可能世界概念,并进一步具体地阐述了可能世界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本文的总体构想及其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也就是说,把重建理性具体地落实到重构可能世界中。在前言部分,特别阐述了自然哲学是关于可能世界的误读和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理论的误读这样两个重要观点,并通过它们把可能世界全面引入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语境中,表明这里关于可能世界的全部讨论,都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中进行的,是关于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重构及其在科学哲学中可能的应用。第一部分从重构可能世界开始,主要讨论哲学可能世界范畴的具体界定问题。由于选择的是一条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进路,所以本文可以顺利地重返主客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可能世界。具体说来,包括这样三个环节:首先是界定主客体相互作用界面;然后是根据这样一个界面阐释现实世界;最后则是从现实世界存在的各种必然性中界定和阐释可能世界。也就是说,可以把可能世界阐释为主客体界面之外的所有世界。它是理性超越现实世界的产物。在第一部分最后,从理论上集中地阐述了可能性、必然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把必然性和可能性完全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它同模态逻辑关于可能世界的阐释截然相反,并构成了我们后面进一步讨论可能世界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二部分进一步讨论可能世界的性质问题。首先全面系统地疏理了古希腊以来哲学、逻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中形形色色的可能世界思想,使前面关于可能世界范畴的抽象规定进一步具体和充实起来。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刘易斯关于可能世界的实在论阐释和克里普克关于可能世界的现实主义阐释这样两个在模态逻辑领域中极具特色的可能世界理论进行专题述评,指出了刘易斯放弃现实世界的优先性和绝对性、破碎了统一的实在世界等四个误区,以及克里普克可能世界概念中的世界缺席和解释学循环等内在的缺陷。在第二部分最后,提出从可能与世界两方面全面阐释可能世界,也就是说,它既不可能是实在论的,也不能够被理解为唯名论的,权且把它称为可能论,即可能的实在论。第三部分讨论可能世界的种类问题。把传统理性主义在实在世界框架中讨论的各种所谓实在世界转换成为可能世界框架中的共相可能世界、逻辑可能世界及其拓展、物理可能世界和历史可能世界等真理本位主义文化中四种十分典型的可能世界。在共相可能世界中,主要讨论了有关实体、属性和关系的共相可能世界;在逻辑可能世界及其拓展中,比较和概括了刘易斯模式和克里普克模式各自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想象的可能世界和否定的可能世界;而在物理可能世界中,则更进一步简要地归纳和概括了空间、时间、物质和运动等4类16种可能世界;在第三部分的最后,提出探索历史可能世界问题,并简要地概述了历史本体可能世界、历史史料可能世界和历史建构可能世界三种形式。第四部分还是讨论可能世界的种类,主要是历史上被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误读了的几种十分典型的可能世界。数理可能世界是数学本体化的产物,可以利用刘易斯模式和克里普克分别加以建构;机械论可能世界是机械必然性本体化的产物,同数理可能世界一样,是真理本位主义文化中被误读十分严重的一种可能世界;量子世界是柏拉图洞穴世界的翻版,也可以归结为数理可能世界;在目的论可能世界中,进一步区分了神创论、生机论、生成论和进化论四种不同的表象。在第四部分最后,从理论上讨论了可能世界框架中的可能世界与不可能世界。并不是所有的可能世界都是平权等价的。可能世界的可能性取决于它同主客体界面的关联。否则,可能世界难以同后现代主义划清界限。第五部分讨论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核心是关于科学理论的性质问题。首先不妨根据人们关于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的区分把人类的全部经验知识区分为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两大类,它们都是人类关于可能世界的知识;语言、逻辑和数学则是一种关于共相可能世界的结构性知识;科学理论是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同化在特定数学逻辑结构中的产物,它首先指称一种可能世界;科学真理是一种呈现在主客体界面上的感性具体的“真”,是人们关于呈现在感性直观中的现象世界的各种具体描述的“真”;在可能世界语境中,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无非是发生在可能世界Ⅲ中一个同实在世界无关的地区性纠纷。这是在可能世界中关于科学理论性质的一种新的和可能的总体性构想。结语部分重返理性问题,同前言呼应,以可能世界作为走出理性本体化困境的一条可能的出路,从而完成了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的总体构想。理性、经验及其超越中进一步具体地重申了人类理性的超越本性;理性本体化的种种困境中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和价值论四个方面归纳和概括了理性本体化的十几种困境;在可能世界作为一种新的可能的本体论选择一部分,则主要讨论了可能世界选择的可能性与合法性问题;而结语部分的最后,以科学哲学的新天地为题总结和概括了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一部分讨论的几个主要结论。从总体上讲,后现代主义不是解决理性本体化问题的唯一的出路。走向可能世界,应当是一种后现代语境中拯救传统理性主义及其本体论的无痛疗法。这是一项关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元理论研究,虽然涉及更多的是可能世界范畴、性质、种类及其同现实世界的关系,然而归根到底讨论的还是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问题。本文既然被从总体上定位在形而上学本体论层面上,从而贯彻始终的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思辨方法。可能世界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在全文论述的过程中,也同时交织着语言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等。从总体上讲,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个是所有的论述都是在主客体关系的大框架中加以展开的;另一个是抽象的思辨与具体的实证、逻辑的推演与非逻辑的想象等这样一些彼此矛盾和对立的思想方法常常辩证地综合起来加以运用。

刘红琳[6](2014)在《西方过程思想的演进及马克思过程观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思想史上,过程思想作为人类把握自身和世界的特有的规定方式而成为一种理论资源始终存在于哲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但在其最初点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传统哲学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过程思想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无法彰显出自身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以致影响对哲学的全面性的理解,甚至影响对人和世界的本质的本真性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考察西方哲学史,我们会发现过程思想以各种隐性或者显性的表现方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展开其自身的理论诉求和现实价值,并且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导致的实体哲学逐渐被现代哲学所消解的背景下,过程思想最终得以摆脱实体哲学的束缚,其积极意义和真理性日益显现。虽然始终没能超越实体哲学,但过程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为校正实体哲学由于追求永恒、独立自因的终极存在所导致的二元论,以及重塑人和世界的整体性、普遍联系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等本真规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与实体哲学完全不同的另一条探索路径。只有全面、客观地研究过程思想在西方哲学历史发展中的演进逻辑,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整个西方哲学对人和世界的探索的整体面貌,进而能够从历史与逻辑两个方面清晰地展现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及其对寓于传统实体哲学中的过程思想的超越性意义,为当代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开显出一个全新的视域和发展方向。本文力求在以实体哲学为主导的西方哲学的演进逻辑中,通过对西方哲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不同问题的转向的分析中勾勒出过程思想的内在展开的历史必然性,试图从过程思想的起源开始,分析古希腊哲学在探索人和世界的本原及其统一性的过程中向实体的转向;考察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兴起将宗教的上帝理解为实体使之成为一种绝对所导致的对实体的强化进程中过程思想的隐性展开;力图阐释近代哲学在认识论转向的逻辑演进中,在对实体哲学的进一步强化的过程中剖析过程思想探求人类以及世界的认识的积极意义;揭示出在德国古典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过程中所逐渐开显出来的过程思想,尤其是通过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精神将自身设定为自我生成、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性的存在方式,使始终处于传统实体哲学的遮蔽下的过程思想真正在西方哲学的逻辑演进中得以敞开,彰显出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在西方哲学由于实体哲学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矛盾而在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被消解的现实背景中,与传统实体哲学基本立场和要求不同的过程思想成为当代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另一种可能的方向。通过分析过程思想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的所面对的理论困境和危机,就马克思哲学与过程思想之间的关系论述马克思哲学对过程观的基本理解。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哲学是在西方哲学的逻辑进程中产生的前提下,在确证马克思哲学自身由于历史和理论与西方哲学有着内在一致性的规定的基础上,揭示出马克思哲学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过程思想及其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重新建构的意义。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作为一种承载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维度的思想的可能性,并论述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对寓于传统哲学发展之中的其他过程思想,尤其是过程思想在当代的集中表现的怀特海过程哲学的超越性维度,从而能够展现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全面性。与西方哲学史演进中的过程思想不同,马克思哲学的过程思想更加关注现实的人的存在、发展以及其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实现。马克思哲学以现实的人的实际的感性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为基本原则使过程思想真正成为把握人和世界的根本方式.并不存在等着人们自己去发现的预先存在和设定的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只能通过人自身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与包括人在内的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展现出来。过程对于存在的意义比存在本身更重要,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生活过程,这是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的基本立场。

刘中起[7](2011)在《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性主义”问题一直是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关注的焦点,哈贝马斯指出,“现代性话语的历史重构应当建立在当代社会理论能为现代性反思和理性重建提供新规范的基础上”,“从黑格尔到德里达,‘理性主义’问题由确立到饱受争议,直至被解构,其根本原因在于——理性批判只是主体自我的‘反思性’批判”,要实现理性重建,就必须要突破和超越“中心化主体”的传统理性主义范式——从“意识哲学”的理性范式转换到‘交往’理性范式。在充分吸取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和奥斯汀以及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后,哈贝马斯建构了其“规范语用学”,使得“交往行为运行在规范有序的理想环境中,交往理性奠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生活世界和系统获得了协调发展”,于是传统理性主义得到“拯救”——从“主体理性”范式转换为基于“主体间性”的“交往理性”范式。本研究基于“理性主义范式转换”这一理论坐标,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理论层面到实践视阈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与分析,旨在揭示哈贝马斯由“传统主体理性”范式转向“交往理性”范式背后所蕴含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在理论层面,通过将“交往理性”的生成放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韦伯、卢卡奇及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理性主义进程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脉络中考察,揭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范式对于解决现代性危机、重建启蒙理性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通过剖析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内核与“制度化商谈”的现实路径,揭示其蕴含“交往理性”的话语民主实践的当代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还试图通过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纳入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语境,关照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的历史境遇与现实特征,旨在揭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中国当前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借鉴意义,以及其话语商谈思想对于破解转型期中国社会秩序的张力与失范所具有的现实启示价值。

李永虎[8](2013)在《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位浪漫主义者”的赫伯特·马尔库塞,面对上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出现的危机提出,如果马克思主义仍要坚守它对人类解放承诺的话,就必须发展为与20世纪社会历史状况相适应的“新马克思主义”。以此,他主张应打破一切反对乌托邦思维的禁忌,重新将乌托邦范畴引人到人类解放事业之中。此种立场鲜明地表现在他所发表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现代“宣言”中:“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可能是从科学发展到乌托邦,而不是从乌托邦发展到科学”。于此,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他在廓清乌托邦范畴内涵、为乌托邦“正名”的基础上,突出其解放意义,极力弥合因马、恩批判所造成的社会主义与乌托邦主义间的裂隙。追溯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源头,离不开其早期思想经历的孕育。通过考察其乌托邦思想准备时期的著作,我们发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解读、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是面向未来的理论定位、对黑格尔否定性思想的发掘,都为其接纳、发展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铺平了道路。马尔库塞对未来乌托邦社会主义道路的想象,开始于他对现代文明社会现实的不满。他在对苏联社会主义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分析考察过后,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文明不是他主张的实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由社会,而这直接促成了他乌托邦思想的全面发动。首先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尔库塞在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结合起来后,对一种“爱欲的乌托邦”或一种“非压抑性文明”展开了想象:非异化劳动充足的闲暇,被满足的爱欲以及能够促进自由与幸福的社会生产。而就其“爱欲乌托邦”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乌托邦的“心理学乌托邦主义”。到了6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社会激进变革浪潮的到来,马尔库塞对革命与解放的关系进行了再反思。虽然他并不否认渐进式社会改革的益处,但他认为现在社会的问题不是靠零敲细碎的改革就能解决的。相反,要走向非压抑性文明,不彻底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他的乌托邦政治理论变得越来越激进,越来越具有“革命性”。他通过诘难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提出适应时代变化了的“现代乌托邦革命”论。而在“五月风暴”的实践证明其理论破产后,他最终从一个激进的批判者退回到了一个温和的浪漫主义者的立场:用新感性代替了本能用审美革命取代了本能革命——他认为资产阶级的“高等文化”,特别是艺术包含了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和对一个获得解放的更美好社会的愿望。因此,他努力捍卫象征着解放理想的伟大艺术的重要性,并声称文化革命是社会政治革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贯其一生,马尔库塞一直试图把乌托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以期发展出一种既适合时代需要,又具有批判的、人本主义的和辩证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以作为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武器。尽管这种批判明显地是以一种“罗曼蒂克式的”方式,但仍不失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孙慕天[9](2007)在《比较文化、比较哲学和比较科学哲学》文中指出比较文化研究源远流长,近代特别是现代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比较研究的发展,但西方中心主义作为主流话语却限制了比较文化研究。比较哲学是比较文化的一个方面,大致包括四个方向:哲学主题的比较,哲学思想发生和演变的语境比较,哲学的民族性比较以及通过比较揭示思想活动的规律以启示未来。西方科学哲学广泛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但基本上仅限于哲学主题的比较。作者以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的比较为例,说明建构全面的比较科学哲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谢应瑞[10](1981)在《作为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环节的莱布尼兹哲学》文中指出 唯心主义哲学的出现,是一种符合思维发展规律的历史现象,有其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而它在历史上所起的并非都是消极和反动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作用显然大不相同。对待历史上某一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观点,必须具体地、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本文试就德国的莱布尼兹哲学在近代哲学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对黑格尔把哲学史比作圆圈的思想很赞赏,说:这是“一个非常深刻而确切的比喻!!每一种思想是

二、從萊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從萊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补写 ——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第一节 哲学革命的实质: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一、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标志着一种哲学
        二、哲学思维方式的五种类型
        三、哲学的发展实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四、哲学思维方式的生存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提出
        一、德国古典哲学完成了精神自由
        二、精神自由向现实自由发展的逻辑必然性
        三、实现现实自由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是实践
        四、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必然是无产阶级的哲学
        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世界观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成果的体现:新哲学体系的显与隐
        一、马克思对传统体系哲学的态度
        二、构建新哲学体系的初步尝试
        三、马克思哲学体系隐含在其一生的作品中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开放的体系
        一、向新时代实践开放
        二、向多民族实践开放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解读
        一、恩格斯的解读
        二、苏联模式的解读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反映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第三章 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
    第一节 教科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三位哲学家“思想中的时代”问题
        一、普列汉诺夫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摸索与选择
        二、列宁面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
        三、斯大林要思考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节 教科书哲学体系及内容的主要来源:八部著作的影响
        一、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与教科书哲学
        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教科书哲学
        三、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与教科书哲学
        四、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与教科书哲学
        五、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教科书哲学
        六、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与教科书哲学
        七、列宁的《论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意义》与教科书哲学
        八、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教科书哲学
    第三节 “教科书哲学”形成的标志: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提出
        一、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的写作背景
        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三、苏联教科书哲学体系的历史形成过程
        四、苏联教科书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 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内在逻辑
    第一节 俄国哲学的传统:长于唯物主义短于辩证法
    第二节 教科书哲学是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个人对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绝对服从
    第三节 教科书哲学是计划经济的需要:指令与教条
    第四节 教科书哲学形成的深层原因:人的形而上学本能
        一、人容易受自然态度思维诱惑
        二、人有形而上学的本能
        三、对理论确定性的必然要求
第五章 苏联教科书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补写
    第一节 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形而上学补写的含义
    第二节 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形而上学补写的表现
    第三节 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第四节 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几点启示
        一、必须正确处理哲学争论与政治斗争的关系
        二、必须正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必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必须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五、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4)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缘由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 相关概念界定
    五 研究思路、研究视野与方法
    六 研究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形成创立
    第三节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实践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法的本体论
    第二节 法的价值论
    第三节 法的方法论
第三章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实践性
    第二节 批判性
    第三节 人民性
第四章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时代意义
    第一节 现代法哲学的发展与马克思法哲学当代价值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治实践和文化碰撞
    第三节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内在要求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
    1、重返历史深处
    2 、自然哲学:可能世界的误读
    3 、科学哲学:科学理论的误读
    4 、走向可能世界
    5 、总体构想
    6 、理论和方法
一、重构可能世界
    1、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其界面
    2 、什么是现实世界
    3 、什么是可能世界
    4 、可能性、必然性与现实性
二、可能世界:在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
    1、哲学、逻辑学和物理学中的可能世界理论
    2 、刘易斯的可能世界实在论阐释及其误区
    3 、克里普克可能世界现实主义阐释中的哲学问题
    4 、还"可能世界"以可能世界
三、理性:从实在世界到可能世界
    l、共相可能世界
    2 、逻辑可能世界的拓展
    3 、物理可能世界
    4 、探索历史可能世界
四、可能世界的本体论误读
    1、数理世界本体化之误
    2 、必然性统治下的机械论世界
    3 、柏拉图影壁上的量子世界
    4 、目的论可能世界的四种表象
    5 、灵魂世界的可能阐释
    6 、从可能世界到不可能世界
五、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
    1、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
    2 、语言、逻辑和数学知识
    3 、科学理论中的真与真理
    4 、超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信念纠纷
结语 理性本体化的困境与出路
    1 、理性、经验及其超越
    2 、理性本体化的种种困境
    3 、可能世界:一种新的可能选择
    4 、科学哲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本人简况和联系方式

(6)西方过程思想的演进及马克思过程观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过程范畴的基本内涵阐释
    1.3 过程思想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实体与过程的缠绕
    2.1 自然哲学的宇宙生成思想中朴素的循环过程论
        2.1.1 神话世界观的过程意蕴
        2.1.2 本原论视野中过程思想的初步展开
        2.1.3 过程思想最初系统表达的流变学说
    2.2 思辨理性的兴起与实体的转向
        2.2.1 “存在”之思
        2.2.2 永恒的理念
        2.2.3 实体的确定
    2.3 实体转向中过程思想的发展
第3章 实体的绝对主导与过程的暗流涌动
    3.1 信仰中的理性与实体的绝对化
        3.1.1 作为最高实体的上帝
        3.1.2 神学视域中的线性过程观
    3.2 知识论视野中实体的唯一性
        3.2.1 唯理论哲学中实体观念的肯定进路
        3.2.2 经验论哲学对实体观念的否定进路
    3.3 实体基础上知识论中过程的隐性展开
第4章 实体与过程的和解
    4.1 德国古典哲学中过程思想的初步觉醒
        4.1.1 从实体到主体的转向以及二律背反的过程性意蕴
        4.1.2 自我的行动与绝对同一的活动
    4.2 黑格尔哲学的过程思想的真正呈现
        4.2.1 实体即主体
        4.2.2 真理是过程
第5章 过程对实体的超越
    5.1 黑格尔之后哲学的“过程本体”转向
    5.2 过程哲学:过程思想的系统化与概念化
        5.2.1 现实实有
        5.2.2 永恒客体
        5.2.3 上帝
第6章 马克思过程观的演变及基本内涵的阐释
    6.1 作为核心主题的人的确定
    6.2 马克思过程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6.2.1 马克思过程观的萌芽与发展
        6.2.2 马克思过程观的基本内涵的确定
        6.2.3 马克思过程观的尝试和自觉应用
    6.3 马克思过程观的三个基本维度
        6.3.1 过程与人
        6.3.2 过程与实践
        6.3.3 过程与历史
第7章 马克思过程观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7.1 对传统实体哲学以及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双重超越
        7.1.1 对传统哲学中的实体的理解
        7.1.2 马克思过程观与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对话的可能
    7.2 引领人们对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注
    7.3 开启了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维度的可能性
        7.3.1 形而上学的当代合法性
        7.3.2 形而上学内涵的理解
        7.3.3 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维度的确定与展开
    7.4 马克思过程观在当代中国的境遇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哈贝马斯学术经历及思想历程
    2.2 国外哈贝马斯研究概览
    2.3 哈贝马斯研究在中国
    2.4 相关研究评价
第三章 理性主义的渊源及其历史演进
    3.1 从笛卡尔到康德:现代理性主义的滥觞
        3.1.1 古希腊哲学:传统理性主义的源起
        3.1.2 启蒙运动:现代理性主义的觉醒
    3.2 康德理性批判:黑格尔的主体性反思
        3.2.1 康德哲学批判:理性对知性的超越
        3.2.2 理性的机巧:历史反思与自我反思
    3.3 "后现代"的批判话语与理性主义的超越
        3.3.1 理性主体观的批判: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
        3.3.2 逻各斯中心主义批判:德里达的解构策略
第四章 传统理性主义范式的危机及其转向
    4.1 韦伯的理性化思想及其困境
        4.1.1 理性行为逻辑及其扩张
        4.1.2 社会的理性化过程
        4.1.3 理性化的困境及其反思
    4.2 物化理论与功能主义的理性批判
        4.2.1 马克思主义的物化理论及其超越
        4.2.2 系统理论与功能主义的理性批判
    4.3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主义批判
        4.3.1 启蒙辩证法:技术——工具理性的反思
        4.3.2 从工具理性批判到文化——意识批判
        4.3.3 艺术新潜能: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救赎
    4.4 传统理性主义范式的反思与转向
        4.4.1 主体中心化理性:传统理性主义范式的危机
        4.4.2 交往理性范式:现代性的反话语
        4.4.3 走向"主体间性":交往范式的理性内核
第五章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范式的出场逻辑
    5.1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范式的语用学基点
        5.1.1 西方"语言学转向"的线索分析与批判
        5.1.2 理性重建新模式:规范语用学的内在功能
        5.1.3 言语"有效性主张"与交往模型的构建
    5.2 "生活世界":交往理性范式的规范基础
        5.2.1 交往境域的构建:现象学生活世界批判
        5.2.2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结构与功能
        5.2.3 交往范式生成:基于"生活世界"的理性潜能
    5.3 生活世界理性化与殖民化:双层社会解释架构
        5.3.1 双层社会解释架构下的"生活世界殖民化"
        5.3.2 交往行为合理化与重建"生活世界"
    5.4 话语伦理与公共领域的重建:社会交往合理化的路径
        5.4.1 话语伦理学:建构"共同的社会规范"
        5.4.2 公共领域的重建:走向社会交往合理化
第六章 现代性规范基础的重建:交往范式的理性潜能
    6.1 交往理性范式: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重建
        6.1.1 交往理性:主体间的规范性基础
        6.1.2 "规范"指向的生产范式批判:与马克思的对话
        6.1.3 走向交往范式: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超越
    6.2 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交往理性的社会文化自觉
        6.2.1 "内在规范"的转换:技术文化的分析与批判
        6.2.2 多元文化共识重建:交往理性的社会文化自觉
    6.3 重建现代性:交往理性的"规范"潜能
        6.3.1 谨慎的普遍主义:现代性交往理论的基本预设
        6.3.2 重建启蒙理性:哈贝马斯对后现代的回应
        6.3.3 现代性危机的出口:交往范式的理性反思
第七章 理性主义范式转换的当代价值
    7.1 反思与重构:理性主义范式转换的方法论意义
        7.1.1 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
        7.1.2 与批判理性主义及哲学解释学的论战
        7.1.3 基于交往理性的批判理论:解释学转向的方法论价值
    7.2 交往理性范式的实践面相:通向"话语民主"之路
        7.2.1 话语伦理的普遍主义立场
        7.2.2 制度化的商谈:政治公共领域的交往权力
        7.2.3 话语民主的实践意旨及其当代价值
    7.3 新的理性反思视角:交往理性范式的中国语境及其当代启示
        7.3.1 "交往理性"内在价值诉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整合
        7.3.2 中国式"公共领域"的成长与国家——社会的双向互动
        7.3.3 话语商谈:破解转型期中国社会秩序的张力与失范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8)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作为“乌托邦人”的马尔库塞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三、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发展的分期
    四、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本章注释
第一章 乌托邦终结了吗
    第一节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二、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三、布洛赫的希望哲学
    第二节 马尔库塞复兴乌托邦主义的困境
        一、乌托邦主义的现代性困境
        二、马、恩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
    第三节 乌托邦并未终结
        一、对乌托邦范畴的再评价
        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反驳
    本章注释
第二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早期文本探析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
        一、马尔库塞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二、《基础》一文对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启示与影响
    第二节 面向未来的批判理论
        一、批判理论必须保存乌托邦想象
        二、批判理论拒斥“决定论”而关注人的潜能
    第三节 论快乐哲学
    第四节 论黑格尔哲学的否定性
        一、趋向能在的批判理性
        二、否定性与乌托邦
    本章注释
第三章 马尔库塞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批判
    第一节 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极权主义的研究
        二、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全面批判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二、单向度的人与社会
    第三节 对现代人压抑性心理机制的深化批判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引入
        二、统治与压抑的逻辑
        三、本能压抑的罪与罚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爱欲与解放:对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想象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困惑
    第二节 爱欲解放论
        一、对爱欲解放之为可能(现实)的论证
        二、爱欲解放的关键:解放劳动
        三、爱欲解放的培育:记忆、幻想与艺术
    第三节 “爱欲乌托邦”批判
        一、“心理学乌托邦主义”概念及其理论特征
        二、马尔库塞的“心理学乌托邦主义”
    本章注释
第五章 “后解放”时代的革命想象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诘难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战略
        一、新革命动因与性质
        二、新革命主体
        三、新革命道路
        四、“现代乌托邦革命论”评析
    第三节 艺术与革命
        一、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反思
        二、艺术的革命性
        三、艺术的双重品格
        四、艺术与“新技术”、“新感性”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论”?
    本章注释
结语
    一、乌托邦精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复兴
    二、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從萊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從萊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J]. 陈修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4(02)
  • [2]试论西欧大陆唯理论派哲学家的实体学说的演变[J]. 陈修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6)
  • [3]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补写 ——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D]. 侯依成. 吉林大学, 2007(06)
  • [4]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研究[D]. 周晓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2)
  • [5]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D]. 贾玉树. 山西大学, 2009(01)
  • [6]西方过程思想的演进及马克思过程观的当代价值研究[D]. 刘红琳. 辽宁大学, 2014(11)
  • [7]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D]. 刘中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8]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研究[D]. 李永虎. 复旦大学, 2013(02)
  • [9]比较文化、比较哲学和比较科学哲学[J]. 孙慕天.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1)
  • [10]作为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环节的莱布尼兹哲学[J]. 谢应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3)

标签:;  ;  ;  ;  ;  

从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