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研究

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研究

一、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雅梅[1](2021)在《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氮磷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岸带作为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过渡带,是公认的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最佳模式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河岸带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严重影响河岸带氮、磷循环过程,河岸岸带氮、磷元素的赋存形态是控制氮、磷元素迁移和转化的基础,影响着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明晰河岸带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揭示河岸带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汾河临汾段三处典型河岸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河岸带氮、磷元素的时空分布规律,探究河岸带氮、磷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不同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及河流水质对河岸带氮、磷分布的影响,并根据结论提出河岸带构建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汾河临汾段三处典型河岸带土壤TN、TP储量为人工修复河岸带>强人工干扰河岸带>自然河岸带。河岸带土壤氮、磷含量随季节变化具有较强的时空异质性,随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各水期河岸带近岸处土壤氮、磷含量高于远岸处;土壤深度方向上氮、磷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自然河岸带和强人工干扰河岸带,影响河岸带土壤TN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河水蒸发量和河水TN含量,影响河岸带土壤TP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pH和N/P;而人工修复河岸带土壤TN、TP含量仅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相关。(2)汾河临汾段三处典型河岸带共发现植物15科35属38种,植物种数表现为自然河岸带<人工修复河岸带<强人工干扰河岸带。自然河岸带、人工修复河岸带和强人工干扰河岸带的植物生物量及植被TN、TP含量随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三处典型河岸带植物TN与土壤pH显着负相关(P<0.050),自然河岸带和强人工干扰河岸带的植物TP与土壤pH极显着负相关(P<0.010)。土壤pH、氮、磷较好地解释了河岸带植物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自然河岸带和人工修复河岸带土壤pH和土壤TN、C/N值对植物氮磷含量的交互作用较为明显,强人工干扰河岸带土壤TN、TP对于植物氮磷含量的作用较为明显。(3)由于人为因素干扰,汾河临汾段三处典型中,人工修复河岸带和强人工干扰河岸带TN、TP具有拦截河水污染及面源污染的双重作用,而自然河岸带截留河水污染的能力强于截留面源污染的能力。自然河岸带TN、TP的河水污染拦截率分别为68.974%、57.221%;人工修复河岸带TN的河水污染拦截率和面源污染拦截率分别为39.097%、14.105%,TP的河水污染拦截率和面源污染拦截率分别为54.769%、57.811%;强人工干扰河岸带TN的河水污染拦截率为47.397%,TP的河水污染拦截率和面源污染拦截率分别为15.795%、8.936%。人工修复河岸带及强人工干扰河岸带土壤对河水污染及面源污染的拦截量占比均大于植物,而植物对河水污染及面源污染的拦截率更高。三处典型河岸带TN含量与河岸带土壤含水率、河水流量和河水TN具有响应关系;河岸带TP与河岸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C/P具有响应关系。(4)根据自然河岸带TN、TP迁移规律发现,随着河水渗透作用TN、TP由近岸向远岸处迁移,由土壤表层逐渐向土壤深层渗透,研究区河岸带截留河水污染的能力强于截留面源污染的能力。河水水质对河岸带TN、TP浓度有显着影响,河水水质为劣Ⅴ类对应的河岸带TN、TP平均含量大于河水水质为Ⅴ类、Ⅳ类的河岸带TN、TP含量。TN在壤土中迁移速率小于在砂土中的迁移速率;TP在砂土中迁移速率小于在粉土中的迁移速率。粉土易于储存氮、磷元素。

黄春艳[2](2021)在《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分布面积广大且造成经济损失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干旱越来越突出。我国频发的旱灾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生产生活与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黄河流域的干旱威胁,制约着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对黄河两岸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开展流域干旱评估,驱动和预测研究,以期为流域内科学防旱、有效抗旱和高效统筹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入手,依据生态学、水文学与统计学的相关理论框架,借助相关统计指标、Mann Kendall检验、连续小波变换、Copula理论框架、经验模态分解与随机优化算法等工具,剖析黄河流域各个分区的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的多尺度时空演变规律,并借此评估流域干旱情势;探究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机制,分析不同分区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厘清流域不同类型干旱的驱动、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机理;借助数值预测模型与未来气候模式,预测黄河流域干旱演变态势。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揭示了黄河流域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探究了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机制,明确了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以气象干旱为例,流域整体上处于干旱化趋势,不同分区站点的干湿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上游的多数站点趋向湿润化,尤以源区湿润化趋势最为显着;中下游地区多数站点趋向干旱化,渭河流域南部与部分汾河流域干旱化趋势显着;黄河流域干湿演变的整体趋势的空间分布呈现东—西反向分布的特点。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演变趋势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NPP值逐渐增加,中游和下游区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存在差异性,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恢复时间分别为4个月、3.8个月和4.5个月。(2)探究了干旱驱动机制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关系界定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概念,探讨干旱的发生、发展、高峰与衰退全过程,阐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驱动机制;分别采用滑动窗口 Copula熵方法和滞时灰色关联度方法深入探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响应关系,厘清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时间。结果表明,上、中、下游水文干旱对上游气象干旱响应时间分别为2个月、8-9个月和11个月;中、下游水文干旱对中游气象干旱响应时间分别是1个月、9个月,下游水文干旱对下游气象干旱存在1个月的滞后时间。(3)识别并量化了流域气象干旱的主要驱动因子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究了气象干旱不同驱动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气象干旱的最敏感因素,其次是平均风速和平均水汽压,而日照百分率的敏感性较低。采用分位数法和皮尔逊三型概率分布方法量化了不同干旱等级下降水与气温的临界阈值,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干旱因子阈值存在差异:上游、中游和下游在重度干旱等级下的降水阈值区间分别为[186.22mm,339.53mm],[295.98mm,458.74 mm]和[449.72 mm,657.81 mm],气温阈值区间分别为[5.51℃,7.32℃],[9.37℃,12.82℃]和[9.36℃,15.42℃]。(4)基于EEMD-FOA-SVR干旱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气象干旱基于分解-优化-集成数值预测模型,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进行分解操作,将干旱指数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耦合支持向量回归方法预测模态分量,最后引入果蝇智能算法对耦合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建立基于EEMD-FOA-SVR的分解-优化-集成耦合的干旱预测模型,并应用于黄河流域的各个分区的气象干旱预测中。结果表明:采用EEMD多尺度分解的序列经过果蝇优化后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而后再进行集成预测的结果较其它预测模型拟合度好,误差小,可实现较高精度的干旱预测。(5)基于降尺度的黄河流域未来旱涝演变特征的时空规律分析基于2个全球气候模式(GCMs)下的三种气候变化情景(RCPs)数据、结合数据(NCEP)和实测气象数据(降水、气温等),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DSM)将全球大尺度预测因子降尺度到黄河流域,采用SPI干旱指标预测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未来时期2020—2050年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未来干旱整体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且流域中游流域干旱最为严重。

高兰[3](2021)在《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及控制因子分析》文中认为落叶阔叶林是中国重要的地带性植被,研究中国落叶阔叶林的分布格局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控制因子可以为开展植被区划、规划生态建设等提供重要参考,对山地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全国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以及气候数据(温度、降水),并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落叶阔叶林研究的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法、重心迁移模型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利用Arc GIS、Matlab和SPSS软件,研究中国落叶阔叶林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落叶阔叶林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多,占比约为36.69%,其中黑龙江省占比最大,约为21.02%;华北地区占比位居第二,约为21.85%,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占比最大,约为14.25%;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占比分别约为13.77%、13.17%和11.17%;华东地区占比仅为3.29%。(2)2001-2015年,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约为47.98km,迁移角度以坐标北为起始方向顺时针约为359.0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约为44.86km,迁移角度约为1.11°;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约为48.56km,迁移角度约为1.39°。(3)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的海拔上下线范围分别为400-3000m和54-2300m。第三阶梯,纬度对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界线的相对贡献率最大,为主导因素;一、二阶梯,山体基面高度(山体效应)起主导作用。(4)中国落叶阔叶林NDVI值与年均气温呈弱相关的区域面积占比约为65.38%,呈中度正相关约为23.27%,呈高度正相关约为8.62%,呈中度负相关约为2.58%;中国落叶阔叶林NDVI值与年均降水量呈弱相关的区域面积占比约为70.88%,呈中度正相关约为5.70%,呈中度负相关约为18.16%。(5)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位置的最冷月(1月)均温和年均温分别位于-17.6-1.02℃和2.32-13.86℃: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随着纬度的升高,且地势从第三阶梯过渡到第二阶梯,海拔升高,最冷月(1月)均温和年均温逐渐降低;最热月(7月)均温位于15.25-25.31℃;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位置的年均降水量位于157.97-1879.85mm,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雍紫娟[4](2021)在《内蒙古西海子孢粉记录的全新世植被变化与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植被演化规律及响应机制,可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因子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为预测未来气候变暖时植被的响应机制提供一些资料。本文将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西海子湖泊沉积物(XHZ孔)作为研究对象,以AMS14C年代为框架,利用湖泊沉积物孢粉组合高分辨率定量重建全新世以来区域植被变化,结合排序分析(RDA)、敏感性分析和弦距离平方(SCD)分析,研究XHZ孢粉种属、植被群区和区域植被变化与东亚夏季风(SM)、亚洲冬季风(WM)、年均温(MAT)、夏季温度(MST)和人类活动(HII)的关系,探讨可能的驱动响应机制。此外,本文综合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16个已发表的沉积物孢粉序列,以季风边缘区山地森林松属、桦属和栎属为研究对象,结合反映母体植被存在的花粉含量阈值,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重建全新世季风边缘区主要山地森林类型的演化规律及对夏季风响应的敏感性,并结合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及地貌探讨季风边缘区全新世山地森林演化的驱动和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13个可靠的AMS14C年代为框架,重建西海子区域10.98 cal.kyr BP以来植被变化:10.98–10.18 cal.kyr BP,区域植被景观以草原为主,森林植被在此阶段不发育;10.18–7.76 cal.kyr BP,研究区植被好转为桦、榆疏林草原景观,凉落叶林开始在中高海拔地区发育,温带落叶林在中海拔地区发育,低地广泛发育草原植被;7.76–6.10 cal.kyr BP,研究区植被景观为桦、榆、栎森林草原,温带落叶林在中低海拔地区扩张,草原景观有所减少但仍然主导整个景观;6.10–1.94 cal.kyr BP,区域植被景观为山地松、桦疏林草原,中低海拔温带落叶林严重退化,草原在山地区域大范围扩张;1940–130 cal.yr BP,区域植被景观为山地松疏林草原,山地森林持续退缩,草原在山地区域持续扩张;130–0cal.yr BP,山地森林逐渐退化甚至消失,区域植被景观为草原。2)XHZ孔孢粉组合与影响因子的RD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以及SCD分析结果表明,6.0 cal.kyr BP以前西海子植被群落变化主要响应温度变化,6.0 cal.kyr BP以来西海子植被群落变化响应SM变化;千年尺度上XHZ植被变化速率受夏季风降水和温度调控,气候温暖湿润时植被较稳定,百年尺度上XHZ植被变化速率受控于夏季风变化速率和年均温变化速率,气候波动影响植被的百年尺度变化。3)综合季风边缘区等地16个全新世孢粉序列,对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以来植被演化和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季风边缘区山地森林演化规律为全新世初期开始发育,早中全新世扩张,中晚全新世退缩,并表现出南北差异性。南部山地响应季风增强表现为喜暖湿的松林和栎林或其混交林替代桦木林,而在北部山地则表现为桦木林扩张取代了灌丛或草原。各类型森林避难所可能位于局地山地和自身水分条件适宜之处,不存在远距离迁移。

吴苗苗[5](2021)在《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在公元946年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火山喷发,这次喷发被认为是近200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这次喷发几乎破坏了周围半径约50 km范围内的森林植被。位于50 km外的森林几乎未受到火山干扰的影响,是促进火山干扰区域内部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而在火山干扰区域内幸存下来的树木则为残遗种源。受这些种源和种子传播的驱动,森林的演替重新开始。经过多年的演替,目前长白山各个海拔带上的森林植被已经基本恢复。特别是在长白山北坡,温带,寒温带和亚高山带森林沿海拔垂直分布,与气候带相对应,森林的景观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在长白山的西坡和南坡,这种典型的垂直的植被带尚未发育完全,早期演替森林斑块随机分布在各个林带中。台风干扰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发生在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周期性的台风干扰会造成大面积的树木死亡,导致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然而,由于火山喷发区域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小;再加上充沛的降水和漫长的冬季使其很少受到林火干扰的影响。因而火山喷发后长白山的森林景观动态受到由种子传播所驱动的森林自然演替,台风干扰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因此,火山喷发后的长白山森林演替动态为量化种源,环境和台风干扰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此外,台风干扰作为引起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南坡森林景观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长期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动态影响的评估对预测未来的森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对长白山历史的森林景观和台风干扰的时空序列进行重建(1710-2010),模拟林分尺度和景观尺度下的森林演替动态。本研究通过设计因子实验来分析不同种源(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中的作用,以及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塑造森林景观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另外,通过对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进行比较从而分析长期台风干扰对长白山各个植被带森林景观动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建立景观模型框架对过去300年长白山的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重建,是少数重建历史森林景观的时空动态的尝试之一。LANDIS PRO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当前的森林调查数据和景观格局的比较表明,重建的森林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可以代表当前的森林状况。模拟的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也被证实遵循普遍的林分动态理论。这些都表明LANDIS PRO森林景观模型是对火山喷发后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时空重建的有效工具。重建的历史森林景观可以为量化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1710年-2010年)过程中各驱动因素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可靠的平台。(2)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基带种源对森林的恢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残遗种源对森林恢复的影响很小,但是残遗种源的影响会随着森林恢复而逐渐增大。此外,残遗种可以促进晚期演替树种的恢复,进而影响树种组成,加快森林的演替。对森林历史景观进行时空重建,可以为模拟种子传播且量化种源在火山干扰后的景观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森林景观的早期恢复主要受到立地环境的强烈影响,森林的恢复趋向于一种确定的过程。随着森林的逐渐恢复,环境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在森林恢复的晚期,多次台风事件的累积效应使得台风干扰逐渐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短期研究可能会限制对干扰累积效应的理解,长期的森林历史景观重建才可以全面地揭示环境,干扰和演替之间的相互作用。(4)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台风干扰对各个植被带的影响很小,但随着森林的演替其对各植被带的影响逐渐增大。台风干扰的出现会导致阔叶红松林带和岳桦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降低,但是会增加暗针叶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由于不受台风干扰的影响,长白山北坡其森林景观经过280年的恢复后即可达到一种准平衡地状态,而受台风干扰影响的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经过300年的恢复后仍未达到平衡状态。但由于台风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经过250年的恢复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意味着受台风干扰的森林景观在300年后很可能会达到另外一种平衡状态。因此,大型的且不频繁的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长期,持久的影响,需要在更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监测。

齐丹宁[6](2021)在《基于MODIS影像的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不仅在土壤养分流失、风沙活动、水文侵蚀以及物质运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还在环境中作为敏感指标充当指示器。植被指数作为生态环境指示因子,能够表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长期的煤炭开发利用造成了地表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目前研究进展以及现实需要,了解山西省植被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能为政府以及生态环境部门进行生态环境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利用2001-2020年MODIS13Q1数据经过预处理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两种植被指数遥感影像,通过逐像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山西省年际、季际、月际三个尺度上的两种植被指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以及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相关性。最后,以西山煤田为例,通过设立生态校验区,对各区域的植被指数通过分区分级对比分析,探究矿区植被指数受采矿活动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2001-2020年山西省植被指数总体处于增加态势,从空间上来看,除了北部、西部之外,其余地区的植被指数均比较高。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的山地地区植被指数较高,中间盆地地区植被指数相对较低;从年际变化来看,植被年增长率为0.005/a,整体处于增加趋势;从季节性变化来看,植被指数夏季数值最大,秋季次之,春季相对夏秋两季数值较小,冬季最小;从月际变化来看,植被指数生长规律呈现一定的物候特征,最大值在8月份,最小值则出现在1月份。(2)植被指数变化受气温、降水两个气象因子共同影响,但是总体来说与降水的相关性更大;山西省植被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在高程为2111-3054m范围内植被指数值达到最高;在坡度为45°~79°地区,植被指数最大;同时植被指数随坡向变化并不明显。(3)2001-2020年西山煤田与校验区的植被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且研究区与矿区越远,植被指数增大越明显;西山煤田植被增长率为16.77%,校验区为22.30%。西山煤田相对于自然生态条件下植被增长率为-5.53%;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受采矿扰动因素影响大小与且距矿区之间的距离有关,一般距离越远,植被指数越大,稳定性越强,受影响越小。

郭玉东[7](2021)在《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灌木林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多年来,库布齐沙漠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灌木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固碳功能。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地区四种人工灌木林(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以下简称柠条)、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OLI遥感影像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同时采用生物量模型法构建了四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全株生物量模型,并分析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规律;对四种人工灌木林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进行估算,分析不同层次碳库特征,为系统、准确估算库布齐沙漠四种灌木林生态系碳储量提供基础参考,同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重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灌木林生物量各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柳林(4.09 t·hm-2)>柠条林(2.29 t·hm-2)>沙棘林(1.61 t·hm-2)>杨柴林(0.59 t·hm-2);四种灌木平均全株生物量从大到小为沙柳(7.42 kg·株-1)>柠条(3.97 kg·株-1)>沙棘(2.31 kg·株-1)>杨柴(0.32 kg·株-1),四种灌木全株生物量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2)同种灌木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四种灌木的干质比介于0.23-0.30,枝质比介于0.22-0.28,叶质比介于0.15-0.17,根质比介于0.26-0.30,表明干、枝或根为全株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四种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地上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重介于65%-75%,其中柠条地上生物量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沙柳和沙棘,杨柴最小;四种灌木根冠比均小于1,表明并未将较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地下部分。(3)不同灌木林草本层、凋落物层生物量各不相同。草本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条林(0.42 t·hm-2)>沙棘林(0.34 t·hm-2)>杨柴林(0.30 t·hm-2)>沙柳林(0.25 t·hm-2);凋落物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林(0.36 t·hm-2)>柠条林(0.24t·hm-2)>沙柳林(0.09 t·hm-2)=杨柴林(0.09 t·hm-2);不同灌木林间草本层、凋落物层差异均不显着(p>0.05)。(4)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遥感生物量最优估算模型,所有方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柠条、沙棘、沙柳、杨柴遥感生物量估算模型判别系数(R2)分别为0.49、0.51、0.47和0.41,预估精度分别为72.1%、62.5%、76.5%和72.2%,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不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碳含量各不相同,四种灌木全株碳含量依次为沙棘(0.4396)>沙柳(0.4352)>柠条(0.4329)>杨柴(0.4131),不同树种各器官中均为叶碳含量最大。凋落物层碳含量表现为沙棘林(0.4915)>沙柳林(0.4738)>柠条林(0.4586)>杨柴林(0.4229);草本层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杨柴林(0.4893)>沙柳林(0.4783)>沙棘林(0.4267)>柠条林(0.4072);不同灌木林不同深度土壤碳含量各异,柠条林随着土层厚度加深,土壤碳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沙柳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杨柴林和沙棘林土壤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先上升,至60-100 cm深度后土壤碳含量剧减。(6)碳密度热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库布齐沙漠地区东北部,碳密度冷点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表明库布齐沙漠地区碳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是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区域,中部为碳密度分布较低的区域。(7)四种灌木林中,灌木层碳密度分别为沙柳林(3.1519 t·hm-2)>柠条林(1.9011t·hm-2)>沙棘林(0.8890 t·hm-2>杨柴林(0.3768 t·hm-2);凋落物层碳密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为沙棘林(0.1629 t·hm-2)>柠条林(0.1167 t·hm-2)>沙柳林(0.0436 t·hm-2)>杨柴林(0.0375 t·hm-2);草本层碳密度表现为柠条林(0.1729 t·hm-2)>沙棘林(0.1459t·hm-2)>杨柴林(0.1430 t·hm-2)>沙柳林(0.1189 t·hm-2)。(8)四种灌木林总碳密度中,柠条林最大(35.40 t·hm-2),其次为沙棘林(16.18t·hm-2)和沙柳林(13.64 t·hm-2),杨柴林最小(13.11 t·hm-2)。柠条林、沙柳林和杨柴林各层次碳密度所占比重均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沙棘林则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

杨洁[8](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张逸璇[9](2021)在《文脉视角下的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研究》文中提出晋商传统民居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商人住宅,以合院式为主,且以院落为单位,受当时特定环境下诸多条件的影响,匠人因地制宜,建造出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可以说是晋商文化的缩影。传统民居作为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其色彩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因此,研究晋商传统民居色彩对民居保护与城市更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选题从文脉视角出发,研究晋商传统民居在不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色彩表现,强调文脉在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中的意义与价值。对晋商传统民居色彩因子进行定量化分析,探讨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保护策略,力图解决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保护不到位的问题。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现阶段民居色彩研究的不足,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通过对色彩学以及文脉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对民居色彩脉络进行分析,梳理晋商传统民居色脉的演变历程。从特定条件下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山西不同区域内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的共同性与差异性。通过晋商传统民居的实地考察,提取与归纳晋北、晋中、晋南等不同地貌环境下的晋商传统民居色彩;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晋商传统民居,提取色彩因子,定量分析色彩数据,研究其色彩形成原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调研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的影响因素,对晋商传统民居色彩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结合理论研究、实地调研以及定量分析,提出文脉传承下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保护的原则与方法,制定民居色彩更新设计推荐色谱与图谱。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保护研究提供借鉴,对相关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洪志[10](2021)在《半干旱区露天矿刺槐种群生态恢复动态研究》文中认为植被恢复是矿区修复的重要手段,研究种群恢复动态特征对揭示半干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演替规律和物种共存维持机制至关重要,同时对进一步优化植被生态恢复配置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半干旱区平朔露天煤矿生态恢复区不同恢复模式的刺槐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法连续监测,研究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种群结构和群落伴生种的生态位及空间分布动态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刺槐种群初期栽植密度与后期存活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恢复22年时,存活率表现为S1>S3>S4>S2,恢复27年时表现为S3>S1>S4>S2。刺槐×油松组合的S1和S3中刺槐整体树高和胸径最大,在恢复22年时最先进入生长缓慢阶段。刺槐纯林S4和刺槐×榆树×臭椿组合的S2中刺槐生长较差且均处于生长期。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各样地中径级和中高度级个体占比最多,整体的胸径和高度结构均向更高的径级和高度级过渡,大径级与高度级个体占比均表现为S1和S3>S2>S4。各样地刺槐整体的年龄结构均处于增长状态。S1、S2、S3样地刺槐种群年龄结构增长潜力大,未来的种群结构趋于合理。S4样地中低龄刺槐个体逐渐减少,刺槐种群的更新维持较为困难,未来可能会表现为衰退型种群。总体来看,刺槐在刺槐×油松针阔混交林长势良好且种群存活较好,刺槐阔叶纯林的表现最差。(2)分析乔木层优势种空间分布动态特征可知,刺槐在S1样地成长速度较快,率先进入随机分布阶段,S2和S3为均聚集分布,S4中为随机分布过渡至聚集分布。榆树(Ulmus pumila)在S2和S3均表现为聚集分布,S1和S4中为聚集与随机分布交替。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均表现为随机分布。臭椿(Ailanthus stinkella)则表现为聚集与随机分布交替。其中,刺槐和榆树的聚集强度较高。总体来看,各种群空间分布的变化均有不同,大部分种群在恢复17年时空间分布类型表现趋于稳定,小部分种群表现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的动态特征。(3)分析乔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可知,S1和S3和S4样地内,刺槐均为群落的优势种,优势度略有下降。在S2样地中,刺槐优势度大幅度下降,在恢复22年时被榆树取代成为群落优势种。从生态位特征可知,刺槐、榆树、油松和臭椿的资源利用能力较广,且资源位重叠度和相似性较大。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各样地中刺槐生态位宽度最大且最稳定,与其他树种对资源利用的重叠也最高。总体来看,刺槐种群在各样地内的优势度和生态位宽度值皆有良好的表现,表明复垦地环境中刺槐有具较强的适应性,入侵种榆树由于其耐旱性强,在恢复过程中表现较好,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二、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氮磷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岸带土壤氮磷的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1.2.2 河岸带植物氮磷的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1.2.3 河岸带氮磷分布规律模拟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河流水质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取
        2.2.2 采样工况设计
        2.2.3 采样点布设
        2.2.4 样品采集
        2.2.5 理化性质分析
        2.2.6 数据分析
3 典型河岸带土壤氮磷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1 土壤物理特征
    3.2 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变异性
        3.2.2 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3.3 土壤氮磷含量的时间分布特征
    3.4 土壤氮磷分布的影响因素
        3.4.1 土壤氮磷分布的相关因子
        3.4.2 土壤氮磷分布与土壤及水文特性的响应关系
    3.5 小结
4 典型河岸带植物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植物种类、分布及生物量
    4.2 植物氮磷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植物氮磷含量的时间分布特征
    4.4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
    4.5 植物氮磷含量的影响因素
        4.5.1 植物氮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5.2 土壤因子对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4.6 小结
5 典型河岸带对氮磷的拦截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5.1 典型河岸带对氮磷的拦截效率
        5.1.1 氮磷拦截的空间特性
        5.1.2 氮磷拦截的时间特性
    5.2 典型河岸带氮磷分布的影响因素
    5.3 典型河岸带氮磷含量与土壤及水文特性的响应关系
    5.4 小结
6 环境因子对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氮磷分布影响解析
    6.1 典型河岸带土壤水分运移模拟
        6.1.1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6.1.2 参数设置及率定
        6.1.3 模型验证
    6.2 典型河岸带土壤溶质运移模拟
        6.2.1 参数设置及率定
        6.2.2 模型验证
    6.3 环境因子对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氮磷分布影响
        6.3.1 环境因子对河岸带TN影响
        6.3.2 环境因子对河岸带TP影响
    6.4 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治理建议及管理措施
        6.4.1 河岸带治理建议
        6.4.2 河岸带管理措施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指标及评估分析
        1.2.2 干旱驱动机制研究
        1.2.3 干旱预测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本方法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2.3 基本方法
        2.3.1 小波分析法
        2.3.2 Mann-Kendall检验分析法
        2.3.3 克里金差值法(Kriging插值法)
    2.4 小结
3 黄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
    3.1 干旱定义及指标
        3.1.1 气象干旱定义及指标
        3.1.2 水文干旱定义及指标
        3.1.3 农业干旱定义及指标
    3.2 黄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2.1 气象干旱事件多尺度时程变化规律
        3.2.2 气象干旱事件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3.2.3 多尺度下气象干旱频率特征分析
    3.3 黄河流域水文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3.1 水文干旱事件多尺度时程变化规律
        3.3.2 水文干旱事件多尺度空间统计特征
        3.3.3 多尺度下水文干旱周期性变化特征
    3.4 黄河流域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4.1 农业干旱事件的时程变化特征
        3.4.2 农业干旱事件与气象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3.5 农业干旱影响下的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恢复时间
        3.5.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模拟及分析
        3.5.2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3.5.3 生态系统干旱恢复时间(RT)确定
        3.5.4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植被干旱恢复时间RT的空间变异特征
    3.6 小结
4 干旱驱动机制及动态响应分析
    4.1 气象干旱驱动机制分析
        4.1.1 气象干旱的形成发展过程
        4.1.2 驱动因素
        4.1.3 驱动机制
    4.2 水文干旱驱动机制分析
        4.2.1 水文干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2.2 驱动因素
        4.2.3 驱动机制
    4.3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4.4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分析
        4.4.1 基于滑动窗口Copula熵的干旱动态响应
        4.4.2 基于滞时灰色关联度的干旱动态响应
    4.5 小结
5 干旱驱动因子分析
    5.1 驱动因子特征分析
        5.1.1 驱动因子时间变化规律
        5.1.2 驱动因子空间变化特征
    5.2 驱动因子敏感性分析
        5.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5.2.2 黄河流域干旱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5.3 驱动因子阈值分析
        5.3.1 理论基础
        5.3.2 驱动因子阈值选取方法
        5.3.3 黄河流域干旱驱动因子阈值分析
        5.3.4 黄河流域干旱驱动因子阈值检验
        5.3.5 阈值归因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EEMD-FOA-SVR的黄河流域干旱预测
    6.1 研究方法
        6.1.1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6.1.2 果蝇优化算法
        6.1.3 支持向量回归
        6.1.4 FOA-SVR模型
    6.2 基于EEMD-FOA-SVR预测模型
        6.2.1 基于EEMD-FOA-SVR预测模型流程图
        6.2.2 模型评价准则
    6.3 基于EEMD-FOA-SVR模型的干旱预测
        6.3.1 模型构建
        6.3.2 模型验证
        6.3.3 模型预测
    6.4 小结
7 黄河流域未来干旱演变特征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
    7.1 GCM数据来源及主要方法
        7.1.1 GCM模式
        7.1.2 SDSM统计降尺度方法
    7.2 SDSM模型降尺度适应性评估
    7.3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7.3.1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程变化规律
        7.3.2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7.4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7.4.1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时间序列预测
        7.4.2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空间预测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及控制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落叶阔叶林水平分布格局研究现状
        1.2.2 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分布格局研究现状
        1.2.3 中国落叶阔叶林控制因子分析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落叶阔叶林概况
    2.3 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分析
    3.1 中国落叶阔叶林水平分布格局分析
        3.1.1 中国落叶阔叶林在各省市自治区分布分析
        3.1.2 中国落叶阔叶林2001-2015年重心迁移变化分析
    3.2 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分布格局分析
        3.2.1 中国落叶阔叶林带垂直分布整体分析
        3.2.2 部分中国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垂直分布分析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中国落叶阔叶林控制因子分析
    4.1 中国落叶阔叶林水平分布控制因子分析
        4.1.1 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域气候因子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1.2 中国落叶阔叶林NDVI值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2 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分布控制因子分析
        4.2.1 气候因子影响分析
        4.2.2 山体基面高度因子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内蒙古西海子孢粉记录的全新世植被变化与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第四纪孢粉植被生态学研究进展
    1.2 全新世中国季风边缘区植被演化研究进展
    1.3 季风边缘区植被演化驱动及其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1.3.1 避难所
        1.3.2 地形阻隔
        1.3.3 抗逆性
        1.3.4 人类活动
        1.3.5 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水文状况
    2.2 地质地貌
    2.3 现代气候
    2.4 现代植被
三、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年代测定
    3.3 实验方法
        3.3.1 孢粉提取
        3.3.2 孢粉鉴定、数据处理及制图
        3.3.3 粒度测定
    3.4 孢粉生物群区化(Biome)
    3.5 植被变化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
        3.5.1 影响因子代用指标及数据来源
        3.5.2 排序分析
        3.5.3 敏感性分析
        3.5.4 弦距离平方(SCD)分析
四、XHZ孔岩性与年代
    4.1 XHZ孔岩性
    4.2 XHZ孔年代模式
五、XHZ孔代用指标记录与植被重建
    5.1 XHZ孔粒度记录及沉积环境变化
    5.2 XHZ剖面孢粉记录
        5.2.1 主要孢粉类型
        5.2.2 XHZ剖面孢粉百分比记录
    5.3 XHZ孔孢粉群区化定量重建
六、区域植被变化驱动响应机制分析
    6.1 排序分析
    6.2 敏感性分析
    6.3 弦距离平方(SCD)分析
    6.4 讨论及结果
        6.4.1 季风边缘区山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6.4.2 季风边缘区开放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6.4.3 人类活动对季风边缘区植被的影响
    6.5 小结
七、全新世季风边缘区主要山地森林演化规律及响应机制分析
    7.1 综述序列概述
    7.2 方法
    7.3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松属演化规律及响应机制探讨
        7.3.1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松林演化规律
        7.3.2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松林对夏季风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7.3.3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松林演化驱动响应机制分析
    7.4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桦木属演化规律及响应机制探讨
        7.4.1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桦木林演化规律
        7.4.2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桦木林对夏季风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7.4.3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桦木林演化驱动响应机制分析
    7.5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栎属演化规律及响应机制探讨
        7.5.1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栎林演化规律
        7.5.2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栎林对夏季风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7.5.3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栎林演化驱动响应机制分析
    7.6 小结
八、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5)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火山喷发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2.2 火山喷发后的植被演替研究进展
        1.2.3 种源和种子传播在火山喷发后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1.2.4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2.5 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1.2.6 长白山森林植被的分布及演替规律
        1.2.7 森林植被演替动态模拟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的确定
        2.1.2 地理位置
        2.1.3 地质地貌
        2.1.4 气候特征
        2.1.5 土壤特征
        2.1.6 植被特征
        2.1.7 水文特征
        2.1.8 干扰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总体研究思路
        2.2.2 森林景观模型LANDSI PRO
        2.2.3 LANDIS PRO模型参数化
        2.2.4 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2.2.5 森林调查数据
        2.2.6 初始树种组成的确定
        2.2.7 历史台风干扰的重建
        2.2.8 因子实验设计
        2.2.9 LINKAGES模型
第三章 种源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
        3.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3.2.3 模拟结果验证
        3.2.4 预案设计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模型结果验证
        3.3.2 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
        3.3.3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3.3.4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对各树种恢复的重要性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中的重要性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
        4.2.2 历史台风干扰重建
        4.2.3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4.2.4 模拟结果验证
        4.2.5 预案设计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模型结果验证
        4.3.2 模型重建的森林动态
        4.3.3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恢复的影响
        4.3.4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台风干扰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
        5.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5.2.3 模拟结果验证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林分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5.3.2 景观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MODIS影像的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指数及影响要素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采矿扰动对矿区植被指数影响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简介
        2.1.2 气象与水文条件
        2.1.3 地表覆被条件
        2.1.4 自然资源状况
    2.2 数据源
        2.2.1 植被指数数据
        2.2.2 地形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其它矢量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MODIS数据与处理
        2.3.2 DEM数据与处理
    2.4 研究方法
        2.4.1 数理统计
        2.4.2 空间叠加分析
        2.4.3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4.4 变化率
        2.4.5 植被变化稳定性分析
第3章 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植被信息表征因子选取
    3.2 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规律
        3.2.1 植被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3.2.2 植被指数影像空间差异分析
        3.2.3 植被指数季节性变化分析
        3.2.4 植被指数月际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1 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4.1.1 山西省年均降水量分析
        4.1.2 山西省年均气温分析
        4.1.3 气象因子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4.2 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
        4.2.1 海拔高度
        4.2.2 坡度
        4.2.3 坡向
        4.2.4 各个因子关联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采矿扰动对矿区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影响分析
    5.1 研究区选定
    5.2 植被生长表征因子选择
    5.3 矿区与校验区NDVI植被指数年际时空变化分析
        5.3.1 矿区植被指数年际时空变化分析
        5.3.2 校验区植被指数年际时空变化分析
        5.3.3 矿区与校验区植被指数对比分析
    5.4 矿区与校验区NDVI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7)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量研究方法
        1.2.2 植被生物量研究现状
        1.2.3 植被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1.2.4 基于遥感技术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1.2.5 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2.6 矿产资源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调查与分析
    3.1 生物量获取
        3.1.1 样地设置
        3.1.2 样品收集
        3.1.3 样品处理
    3.2 四种灌木林灌木层生物量
        3.2.1 灌木层生物量
        3.2.2 全株生物量分配
        3.2.3 不同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指标
        3.2.4 各部分生物量之间相关关系
    3.3 草本层生物量
    3.4 凋落物生物量
    3.5 小结
4 四种灌木生物量模型建立
    4.1 模型拟合方法
        4.1.1 自变量筛选
        4.1.2 模型选取
        4.1.3 最优方程选择
        4.1.4 模型检验
    4.2 模型建立
        4.2.1 四种灌木参数实测区间
        4.2.2 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性
        4.2.3 生物量模型的拟合
        4.2.4 模型精度检验
    4.3 小结
5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5.1 数据来源
        5.1.1 遥感数据来源
        5.1.2 实测样地数据
        5.1.3 其他数据
    5.2 方法
        5.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5.2.2 遥感生物量自变量设置
        5.2.3 模型建立
        5.2.4 模型精度检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物量与各估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3.2 生物量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
    5.4 小结
6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配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品收集
        6.1.2 室内测定与分析
        6.1.3 碳密度计算方法
        6.1.4 空间分析方法
    6.2 各组分及各层次碳含量
        6.2.1 灌木层碳含量
        6.2.2 凋落物碳含量
        6.2.3 草本层碳含量
        6.2.4 土壤层碳含量
    6.3 灌木林各层次碳密度
        6.3.1 灌木层碳密度分析
        6.3.2 凋落物层碳密度
        6.3.3 草本层碳密度
        6.3.4 土壤层碳密度
    6.4 灌木林总碳密度分配
    6.5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规律
        7.1.2 生物量模型法方程建立
        7.1.3 基于遥感法生物量模型构建
        7.1.4 灌木林碳含量分析
        7.1.5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析
    7.2 结论
        7.2.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
        7.2.2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模型拟合
        7.2.3 四种灌木林遥感法生物量方程拟合
        7.2.4 灌木林各组分碳含量
        7.2.5 灌木林碳密度
    7.3 创新点
    7.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2.1.2 土壤质地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产水量
        2.2.2 碳储量
        2.2.3 土壤保持
        2.2.4 生境质量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2.2.6 空间统计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2.3.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3.1.1 时间变化特征
        3.1.2 空间变化特征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4.3.5 草地生态NPP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6.1 研究方法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8.1.1 研究方法
        8.1.2 结果及分析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文脉视角下的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色彩学相关理论
        2.1.1 色彩学
        2.1.2 色彩地理学
        2.1.3 色彩心理学
    2.2 文脉的相关概念
        2.2.1 文脉
        2.2.2 城市色脉
    2.3 民居色脉
        2.3.1 民居色脉的形成
        2.3.2 民居色脉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3章 晋商传统民居色脉的演变历程与影响因素
    3.1 晋商传统民居历史发展沿革
        3.1.1 晋商的起源与发展
        3.1.2 晋商传统民居的形成
    3.2 晋商传统民居色脉演变历程分析
        3.2.1 传统民居色彩积淀期
        3.2.2 流动民居色彩干扰期
        3.2.3 回归民居色彩形成期
    3.3 晋商传统民居色脉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环境的影响
        3.3.2 人文环境的影响
    3.4 山西不同地区晋商传统民居色彩影响因素
        3.4.1 晋北地区
        3.4.2 晋中地区
        3.4.3 晋南地区
    本章小结
第4章 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现状分析
    4.1 晋北地区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现状
        4.1.1 大同落阵营民居概况
        4.1.2 落阵营民居色彩现状
        4.1.3 大同吕家大院民居概况
        4.1.4 吕家大院民居色彩现状
    4.2 晋中地区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现状
        4.2.1 祁县乔家大院民居概况
        4.2.2 乔家大院民居色彩现状
        4.2.3 祁县渠家大院民居概况
        4.2.4 渠家大院民居色彩现状
    4.3 晋南地区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现状
        4.3.1 临汾丁村民居概况
        4.3.2 丁村民居色彩现状
        4.3.3 临汾师家沟民居概况
        4.3.4 师家沟民居色彩现状
    4.4 晋商传统民居色彩总结
        4.4.1 晋北地区
        4.4.2 晋中地区
        4.4.3 晋南地区
    本章小结
第5章 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保护与更新
    5.1 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保护原则
        5.1.1 整体和谐有序
        5.1.2 还原本质色彩
        5.1.3 延续色彩文脉
    5.2 晋商传统民居色彩保护方法
        5.2.1 色彩修复方法
        5.2.2 色彩继承性保护
    5.3 晋商传统民居保护推荐色谱
        5.3.1 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的用色范围
        5.3.2 晋北地区晋商传统民居推荐色谱
        5.3.3 晋中地区晋商传统民居推荐色谱
        5.3.4 晋南地区晋商传统民居推荐色谱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组织图谱
附录B 山西省内代表性晋商传统民居
附录C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半干旱区露天矿刺槐种群生态恢复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半干旱区植被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2.2 生态恢复种群动态特征研究进展
        1.2.3 植被生态恢复中刺槐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地调查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平朔矿区概况
        2.1.2 样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方调查
        2.2.2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刺槐种群动态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增补率、死亡率及种群大小变化率
        3.1.2 种群年龄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分析
        3.1.3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群数量动态
        3.2.2 径级结构动态
        3.2.3 高度结构动态
        3.2.4 年龄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定量分析
        3.2.5 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乔木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动态
    4.1 研究方法
        4.1.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
        4.1.2 种群空间分布强度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动态
        4.2.2 种群空间分布强度动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乔木优势种生态位动态
    5.1 研究方法
        5.1.1 重要值计算
        5.1.2 生态位测度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重要值动态
        5.2.2 生态位宽度动态
        5.2.3 生态位重叠动态
        5.2.4 生态位相似性动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四、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氮磷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蔡雅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D]. 黄春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及控制因子分析[D]. 高兰.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4]内蒙古西海子孢粉记录的全新世植被变化与响应机制研究[D]. 雍紫娟. 内蒙古大学, 2021
  • [5]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吴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MODIS影像的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齐丹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D]. 郭玉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8]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9]文脉视角下的晋商传统民居色彩研究[D]. 张逸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10]半干旱区露天矿刺槐种群生态恢复动态研究[D]. 康洪志. 山西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