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及其理论发展

混沌及其理论发展

一、混沌及其理论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聪[1](2021)在《打开边界的文学性:评赵宪章《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文中研究表明丛书名: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主编:赵宪章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2月新时期以来,在反思西方理论与整合本土资源的进程中,围绕文学史"重估""重构"和"重写"的话题,形成了国内文学研究的一股热潮。其中,叙述学和符号学,作为文学形式论或形式美学视角下的两大分支,缘其理论发展过程中对跨媒介和跨学科思路的引入,摆脱了封闭的形式和结构观,

戴庆来[2](2021)在《形态基因 ——基于形态发生学的景观小品参数化生成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何芳敏[3](2021)在《齐泽克电影理论研究》文中指出

陈杰[4](2021)在《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哲人,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马尔库塞去世至今已有40多年了。国内关于马尔库塞的研究成果也已汗牛充栋。以往学者对马尔库塞美学理论的研究多以其新感性理论、审美乌托邦理论为研究对象,有些学者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立场上,批评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误读。较少有学者将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研究。可以说,马尔库塞从一开始就是以政治的目的去研究爱欲的,政治是爱欲的目的,爱欲又是政治的根基。“爱欲-政治”既是透视马尔库塞美学的一种视角,又是一个统摄性的概念。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爱欲-政治”相互支撑、相互转化,而又以爱欲为根本。“爱欲-政治”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又彼此具有独立的价值,它既区别于一般的爱欲理论,也区别于其他的政治理论。马尔库塞强调爱欲,是要以爱欲来改造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的异化理性,从而重建关注人存在状态的具体哲学。“爱欲”立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性,而不是传统哲学所看重的本质属性。“爱欲”的关系属性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并尊重彼此的差别。所以,“爱欲-政治”的立足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存在状态,这对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从巴迪欧、朗西埃等人的美学思想中都可以看到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影子,可以说,“爱欲-政治”思想既顺应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也顺应了新人文主义潮流,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极其重要的美学思想资源。本文整体上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背景。古典哲学中的爱欲和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近现代哲学中的爱欲和政治则分离了,技术和政治结合在了一起。马尔库塞从现代性批判的角度,批判“技术-政治”,重新倡导“爱欲-政治”,这是他为革除近现代西方社会弊病而做的理论努力。第二章主要解决马尔库塞如何建构其“爱欲-政治”美学思想的问题。他整合了弗洛伊德爱欲理论、古希腊神话和哲学传统以及青年马克思思想,建构了以政治向度为主的爱欲哲学。在这个过程中,马尔库塞悬置了马克思理论中“人”的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而换成了弗洛伊德理论中具有先验性的爱欲本能结构的人的概念。这样,爱欲与政治就在哲学层面上联结在了一起。第三章主要探讨“爱欲-政治”的实现路径及其矛盾性问题。马尔库塞区分了本能结构革命和现象界革命,并认为只有实现了本能结构革命才能实现“爱欲-政治”,因此“爱欲-政治”的实现路径只能通过审美之维。这让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面临着无法避免的实践性难题。第四章就主要探讨马尔库塞“爱欲-政治”美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问题。我们认为,马尔库塞的这种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学-美学意义、生态意义和政治意义,并且对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及死欲政治、友爱政治等理论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潘雁[5](2021)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本输出。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到新的高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条,资本家在进行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带给人类历史及社会发展、人们精神世界及物质生活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变革背后的本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当下需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方面的思考展开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一,通过对詹明信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升对詹明信学术思想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从时间看,最早关于詹明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廉·道林对于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研究;从广度上看,国内外对詹明信的研究十分丰富,包括:对詹明信本人学术思想的整体研究;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詹明信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其近年学术演讲及采访的研究。对詹明信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一致性在于对詹明信本人及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上,中外学者高度认同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地位;差异性在于国内学者更加关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对第三世界社会文化关注的问题。第二,詹明信汲取多个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形成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曼德尔资本主义分期理论将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对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产生巨大影响;詹明信深受鲍德里亚“幻象”理论的影响,重点阐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的乌托邦现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位置互换,人们深陷“视像”世界;根据威廉斯三种文化理论,詹明信提出通过主导文化解决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的问题;詹明信试图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相结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西方文化呈现的新特点;詹明信对精神分析理论十分推崇,他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真正意义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阐释学。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政治无意识理论就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第三,詹明信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提出多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其一,詹明信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重要论断。詹明信沿用其早期作品的方法论视角,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对多个领域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将文化问题重新放置在现实社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文化问题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论述社会生产方式与文化思潮、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的消失、主体的消失、拼凑的模仿、距离感的消失、历史意识的消失。其二,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詹明信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出发,根据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借鉴并吸收曼德尔关于资本主义分期理论提出文化分期理论。詹明信将文化分期理论的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第四,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特征。詹明信对解释学进行重新建构,认为文化解释必须遵循由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三者的历史关联进而深入到对文本背后本质的研究,解释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理论是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既不认同对大众文化绝对的批判与悲观判断,也反对对大众文化的全面追捧。詹明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詹明信认为:批判与希望并存的大众文化理论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乌托邦特质也将普通人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来。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的渗透关系。第五,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有益之处,也应对其局限性保持清醒地认识。既肯定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霸权本质的揭露,以及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理论中的杂糅性、文本与实践二元脱节、对大众文化构成分析不足等历史局限性。第六,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他对第三世界的文化问题予以极大关注,运用“民族寓言”剖析第三世界的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作为一名美国学者,詹明信对美国文化的世界性输出有着更加深刻地认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文化建设更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加强思想建设、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如何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詹明信后现代文化理论为中国学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学者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骞真[6](2021)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文中提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非是一部随着交往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的历史。从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成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往始终是个体群体化和群体社会化的主要演进方式。面对全球一体化和大工业文明造成的技术理性、价值理性等不合理的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着名的“交往行为理论”,试图用合理和规范的交往方式达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然而由于缺乏现实的“武器的批判”,理论最终也不可避免得沦为历史的尘埃。当今世界虽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但交往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依然灼目:国际秩序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断威胁他国的独立与主权;恐怖主义、领土纷争、民族矛盾等安全性问题时刻挑战着“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转型时难以避免地会造成民族主体性削弱、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等经济现象;意识形态、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关键;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破坏等生态性问题逐渐演化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交往理论亟需新的时代转向。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探索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方法之一。虽未形成独立的着作,但“交往”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思想之中,甚至在晚年的着作中马克思也多次提及交往的概念。作为一种历时性理论资源,交往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分别体现着人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等基本构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论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规范性价值基础,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以实践为纽带,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基础上,完成了对以往交往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创立了具有科学性的唯物史观义交往理论,从而打开了认识和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新世界大门。受传统教科书影响,国内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不存在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三个基本概念:经济因素、阶级分析和交往,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前两者,而对交往的研究明显不够。实际上,马克思在构建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时,十分注重交往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交往才会摆脱异化的状态,从而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世界历史中的个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共产主义才可以最终实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不仅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更是解开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新方位,全面把握其理论的重要价值,从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问题分析、文本解读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今社会关系中仍旧存在的五种类型的交往问题进行科学的划分与总结,并进一步指出该问题的现实意义与当代发展方向。论文的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梳理式研究模式,以问题陈列与理论梳理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语境出发,力图把握从文本的部分剖析到理论的整体构建、从表象的社会观察到背后的原理总结、从问题的现实发现到意义的深层阐发,以便帮助我们在学习与探索马克思交往这一问题中找到解决当今交往问题的最佳方案。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阐述理论本身,还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交往理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承载着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心路历程。其中,物质生产、需求、现实的人都是其交往理论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必须站在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践、逻辑与思想的多重视角,方可全面把握其理论的真正内涵。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做一个大致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交往理论的相关概述,分别对交往概念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一个历史性梳理与文本性还原,力图以文本解读的方式还原理论的真实面貌。第四部分在前文基础上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一般的抽象和概括,其中包括理论的历史演化、理论构建、辩证特征三个方面。第五部分则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评价。第六部分着重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交往的新理念,论证了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孙萍[7](2021)在《基于现象学的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当下人们渴望体验具有丰富感知的建筑,而科技的发展促使当代有着丰富的视觉影像,使建筑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视觉来体现。但一味追求视觉效果以吸引大众目光,却未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渴望能够重新回归真实世界,由此现象学成为建筑界的关注学科。也由此出现一批关注感知层面的建筑师,他们强调身体的在场性,并基于现象学理论创作出大量优秀建筑作品。同时,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打破传统的精准透视法则,发展出以当下所见的情景为基础的印象主义,在此基础上,突破二维画面,转向三维空间,强调身体在场的感知,并渗透到多种领域。艺术家也在空间中创作出富含感知、并突破传统思维的设计,现象学深受艺术发展的启示。因此,本文以现象学为始,从其理论发展历程之中提取出“悬置”和“还原”以及认知行为,并结合建筑设计策略展开探讨,从而认识到空间氛围背后的本质原因以及认识行为下的建构策略。本文以艺术介入作为切入点,以现象学中的“悬置”和认知行为作为理论支撑,将艺术介入后的“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探寻“艺术介入”的营造策略。从设计要素和设计手法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案例总结归纳出“设计结合自然”、“质料探寻”、“空间关系”这三个方面,并作为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同时更具体到设计方法,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总结出艺术介入空间由三种方式,分为艺术装置介入空间、艺术介入建筑局部、以及建筑师以艺术家思维进行创作这三点。探讨艺术和建筑设计间的联系。旨在通过本文对艺术介入后的空间设计研究后,可以为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从而创造出更多丰富感知的空间。

张昕玥[8](2021)在《血气与时间,斯洛特戴克对愤怒的一种诊断》文中指出愤怒对当代人而言不是一种陌生的情绪,但愤怒一定会与怨恨相伴生吗?德国哲学家彼得·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1947-)继承了尼采对于怨恨的批评,为重新寻回愤怒的创造性力量而展开了他的血气政治哲学,本文聚焦于他的《愤怒与时间》(2006)(Rage and Time)(Zorn und Zeit)一书。在第一章,本文对于当今时代的愤怒、愤怒理论的发展史与斯洛特戴克的血气政治学进行了一些背景式的概要梳理与介绍。在第二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阶段梳理了书中对于不同时期的血气经济学的论述。在犹太-基督教的形而上学血气银行,共产主义要求实践的血气银行,与血气经济学破产的多元论时代,斯洛特戴克分别论述了这些阶段里愤怒作为一种血气能量,是被怎样的时间模型统筹起来的。在第三章,本文聚焦于愤怒之主体的转变,试图指出愤怒在不同时期的转变是因为时间概念的转变,而时间概念的转变则是由愤怒主体的转变所决定的。高贵的战士的血气沦为卑贱者的狂怒,破坏性和时间维度都因为卑贱者自身的无力而被灌注进愤怒。时间概念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拉扯,不仅使得愤怒泛化,也使得当今时代的愤怒者陷入了危险的自我毁灭倾向。在第四章,本文引述了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的愤怒理论以及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贱斥(abject)理论,希望通过这两位女性哲学家的视角进行一种补足与对话,进一步观审卑贱与愤怒的关系,以期能够在为爱欲所支配的当代医治愤怒者倾向于自我毁灭的隐疾。在结语部分,我们对前文的论述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且希望借助一种从时间学到空间学的转向,来接近尼采对于“超人”的畅想。

李琳璐[9](2021)在《教育研究范式的祛魅:思辨与实证的融合共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是教育学研究中两大主要研究范式,但持不同范式的研究者会基于各自的立场过分推崇或拒斥某一研究范式。对思辨与实证两种研究范式的历史起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思辨研究"求善"、实证研究"求真"的核心目标差异导致了彼此的矛盾与冲突。但从科学研究程序和知识形成的条件来看,两者实则是融合的科学共生体,思辨研究为实证研究提供假设依据,实证研究帮助验证思辨研究所得观点,两者共同推动教育知识的形成和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思辨研究者和实证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相互了解以及各自研究范式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实证与思辨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多元研究范式的重新返魅。

史小蕾[10](2020)在《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文中提出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寒地建筑的诗学正面临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寒地建筑抽象为可计算、可操作的视觉效果。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师表现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和技术参数的意识焦虑,致使寒地建筑设计渐显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形式悖论裹挟下龃龉前行。与此同时,对寒地建筑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寒地建筑的理论系统在科学、哲学、艺术三个层面上出现混乱、迷失,缺乏体系化溯源和深刻反思。本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寒地建筑本原是什么进行提问。通过分析认知寒地建筑的过程,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提出了结构性是寒地建筑意识延伸的根本。并且通过反观该过程,实现了对寒地建筑创作的反思。寒地建筑的本原厘析可以帮助其相关理论重新回归生活的世界,进而引导设计。图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其研究核心始终围绕在意识的结构性展开上,其内部的认知结构范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追问图像的意义反观主体。文中将图像意识应用于寒地建筑认知中,探讨了从寒地建筑图像到寒地建筑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图像领受的方式、过程以及存在的体悟,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结构展开方式和展开层面,并分别从三个展开层面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实现了对寒地建筑的本原分解,继而以此为基质进行本原分解后地回溯式还原重构,是对寒地建筑理论及创作的反思和启发。整个研究是从寒地建筑的表观层面到内含,再返回表观层面的探讨:首先,以寒地建筑的物性本源出发,提出其本原可以从:作为直观的物——材料、作为用具的物——空间,和作为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客体层面展开,体现了以人为认知主体、以图像-意识为认知结构范式,领受寒地建筑的不同阶段。以上综合成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继而,从材料直观、空间知觉和场所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建构了寒地建筑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从直观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客体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的认知结构;从用具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主体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的认知结构;从作品的物的层面,围绕主客一体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的认知结构。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分解。最后,以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客体、主体、主客一体为三个思考视角,重塑从意识到图像的思考建筑的过程,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分解后溯回般的材料体验、身体启示、场所综合,是从寒地建筑意识的生成反思寒地建筑。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重构。本文将图像意识的认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本原研究,以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性为锚点,从围绕客体直观的物——材料、围绕主体用具的物——空间,以及围绕主客一体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寒地建筑图像从抽象、到沉淀、再到综合的意识过程,并通过反观这一过程,实现对寒地建筑的反思。寒地建筑本原的解与构,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法,为其理论发展、创新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辨模式。

二、混沌及其理论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沌及其理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4)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二、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古典哲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问题
        一、早期神话时代:诗性思维下的厄洛斯及其权利表征
        二、自然哲学时代: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下的阿佛洛狄忒形象
        三、理性时代:早期柏拉图哲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
    第二节: 现代哲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问题
        一、观念论哲学中的爱欲缺失及其政治批判性的式微
        二、实证主义及实用主义哲学的超越性的丧失
        三、具体哲学:马尔库塞与胡塞尔及海德格尔的分歧
    第三节: 从现代性批判角度看“爱欲-政治”思想问题
        一、“技术-政治”的单向度性
        二、“技术-政治”:刺激快感与压抑爱欲
        三、高雅艺术的俗化趋势与肯定性文化的生成
第二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路径
    第一节: 爱欲缺失及其弥补
        一、前期尝试融合黑格尔、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理论的尝试
        二、辩证的技术观:“技艺”与“技术”
        三、后期马尔库塞的精神分析和美学转向
    第二节: 爱欲本能结构: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的发现及改造
        一、将弗洛伊德爱欲理论哲学化
        二、将弗洛伊德爱欲理论历史化
        三、爱欲本能结构的发现与马尔库塞的先验转向
    第三节: 古典爱欲哲学观的现代新解
        一、对俄尔浦斯和那喀索斯神话的弗洛伊德式的解读
        二、对早期柏拉图哲学传统的回归
        三、满足的逻各斯:一种文明辩证法
    第四节: 爱欲作为审美的政治:对马克思理论的吸收
        一、操作原则、异化劳动与“技术-政治”
        二、快乐原则、自由消遣与“爱欲-政治”
        三、“爱欲-政治”:一种审美性的政治
第三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实践路径及其矛盾性
    第一节: 本能结构的革命:实现“爱欲-政治”的根本层面
        一、本能结构革命与现象界革命
        二、本能结构革命与审美之维
        三、审美之维的爱欲性质及其双重政治潜能
    第二节: 超越与否定:高雅艺术的政治革命潜能
        一、艺术的超越性:对德国古典美学审美形式观的吸收
        二、艺术的否定性:黑格尔的遗产与对阿多诺思想的吸收
        三、在超越中介入:艺术即政治实践
    第三节: 分裂的马尔库塞:“爱欲-政治”的多重矛盾与实践性难题
        一、两个“人”的概念及其矛盾
        二、作为理论建构重心的哲学与成对的概念范畴体系
        三、“爱欲-政治”的实践性难题:一场抽象思辨与政治实践的错位的对话
第四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当代价值
    第一节: 从爱欲本体论到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
        一、“爱欲-政治”的哲学、美学史意义
        二、爱欲本体论与爱的“两”——从马尔库塞到巴迪欧
        三、艺术自律革命论与审美体制理论——从马尔库塞到朗西埃
    第二节: 从自然革命到生态马克思主义
        一、“爱欲-政治”的生态意义
        二、虚假需求与满足的限度——从马尔库塞到威廉·莱斯
        三、理性的爱欲化与生态理性——从马尔库塞到安德列·高兹
    第三节: 从“爱欲-政治”到“死欲-政治”、友爱政治
        一、“爱欲-政治”的政治意义
        二、“爱欲-政治”与“死欲-政治”——从马尔库塞到丹尼尔·曹
        三、“爱欲-政治”与友爱政治——从马尔库塞到德里达
结语: “爱欲-政治”思想的具体内涵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
    2.1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特征
        2.1.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2.1.2 从现代性、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2.1.3 西方文化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2.2 后现代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积淀
        2.2.1 凯尔纳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2.2.2 伊格尔顿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第3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
    3.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
        3.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3.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3.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3.2.1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概念的提出
        3.2.2 对阿多尔诺后期理论的解读
        3.2.3 对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
第4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4.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及其理论特质
        4.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
        4.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定位
        4.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阐述
    4.2 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
        4.2.1 詹明信后现代文化解释学理论
        4.2.2 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4.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相关理论的简要比较
        4.3.1 总体性与元叙事:詹明信与利奥塔的差异
        4.3.2 历史与权力话语:詹明信与福柯的分歧
        4.3.3 关于“现代”和“后现代”问题的六种立场
第5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总体评价
    5.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积极意义
        5.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5.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5.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思想领域问题的剖析
    5.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局限
        5.2.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杂糅性
        5.2.2 解决问题思路中文本与实践的二元脱节
        5.2.3 对大众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判断不足
第6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影响与时代启示
    6.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立场分析
        6.1.1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关联
        6.1.2 詹明信对第三世界文学的文化批评
        6.1.3 对第三世界文化发展的启示
    6.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思想领域的影响
        6.2.1 中国学者的后现代主义讨论
        6.2.2 文化研究领域的扩展
        6.2.3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6.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6.3.1 城乡空间的去同质意识
        6.3.2 建筑领域的民粹美学追求
        6.3.3 消费文化的商品主导
    6.4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6.4.1 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新思考
        6.4.2 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清醒认识
        6.4.3 如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难点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西方哲学交往观
        (二)英国经验哲学交往观
        (三)法国启蒙主义交往观
        (四)德国古典哲学交往观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最广泛的意义”
        (一)交往范畴的界定
        (二)交往与生产关系的辨析
        (三)交往相关性范畴的理解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社会机理
        (一)交往是社会产生的重要前提
        (二)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交往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现途径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生成脉络
    一、早期探索:从“天上的云雾”到“尘世的生活”
        (一)人与自然的交往:《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意志
        (二)人与社会的交往:《莱茵报》时期的社会实践
        (三)交往关系的产生:《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
        (四)交往关系的异化:《穆勒摘要》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中期考察:“新世界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
        (一)实践中的交往关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二)实践中的交往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交往中的社会产物——《致安年科夫的信》
        (四)交往中的阶级划分——《共产党宣言》
    三、晚期审理:社会不平等的交往关系
        (一)商品拜物教——《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二)虚幻的社会关系——《资本论》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阐释
    一、不同历史形态下交往的衍生样式
        (一)渔猎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二)农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三)工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四)信息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唯物史观建构模型
        (一)交往与人
        (二)交往与生产
        (三)交往与需要
        (四)交往与交换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辩证特征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二)实践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四)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注释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述评
    一、认识领域:主体间性问题的双重整合
        (一)从个人的交往到交往的个人
        (二)从交往的社会到社会的交往
    二、方法指南: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
        (一)交往理论哲学范式的式微
        (二)交往实践哲学范式的崛起
    三、现实批判:两种不同制度间的交往
        (一)资本主义交往的理性审视
        (二)社会主义交往的科学审理
    四、未来构想: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一)面向过去的反思——世界历史
        (二)面向未来的建构——共产主义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发展
    一、当代交往关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政治:完美世界的“暗流”
        (二)安全:和平上空的“乌云”
        (三)经济:中等收入的“陷阱”
        (四)文化:话语领域的“围城”
        (五)生态:自然法则的“黑洞”
    二、一种新的交往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政治: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
        (二)安全: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三)经济: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四)文化: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五)生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跨越:“认识-实践-认识”的二次飞跃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目标:“自然-人-社会”的和谐互动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旨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基于现象学的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体验的时代
        1.1.2 感知的回归
        1.1.3 艺术的普及
    1.2 研究目的、意义、对象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结构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艺术介入空间概述
    2.1 艺术介入概述
        2.1.1 艺术介入的定义
        2.1.2 艺术介入的范围
        2.1.3 艺术介入的意义
    2.2 艺术与现象学
        2.2.1 艺术推动现象学的发展
        2.2.2 艺术与现象学的感知共同基于身体
        2.2.3 艺术与现象学的发展共同依赖空间
    2.3 艺术介入空间发展历程
        2.3.1 传统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2.3.2 现代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2.3.3 当代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2.3.4 前沿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艺术介入的现象学理论背景
    3.1 从胡塞尔的“悬置”到建筑的“还原”
        3.1.1 胡塞尔的“悬置”
        3.1.2 霍尔的“悬置”
        3.1.3 建筑设计中的“悬置”
        3.1.4 与“悬置”相对应的“还原”
    3.2 从梅洛庞蒂思想启发到建筑的创作过程
        3.2.1 梅洛庞蒂理论下的认知过程
        3.2.2 现象学下的建筑认识行为
        3.2.3 现象学下的空间营造策略
        3.2.4 现象学下的艺术介入建筑设计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艺术介入空间的设计要素
    4.1 基于自然元素的空间设计研究
        4.1.1 自然元素中的场所
        4.1.2 自然元素中的光
        4.1.3 自然元素中的水
        4.1.4 总结
    4.2 基于质料下的空间设计研究
        4.2.1 质料中的材料
        4.2.2 质料中的装饰
        4.2.3 质料中的媒介
        4.2.4 总结
    4.3 基于空间关系构成的设计研究
        4.3.1 连续组织空间
        4.3.2 侵占原有空间
        4.3.3 异轨原有空间
        4.3.4 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
    5.1 艺术装置介入空间
        5.1.1 天气计划—借用光与水雾的烘托
        5.1.2 胡同泡泡—借用媒介的改造
        5.1.3 城东·一气合成—借用侵占改变空间路径
        5.1.4 总结
    5.2 艺术介入建筑局部
        5.2.1 爷爷家青年旅舍—艺术承担分割空间
        5.2.2 蔡国强自宅—艺术承担墙的功能
        5.2.3 总结
    5.3 艺术思维介入建筑设计
        5.3.1 谷之教堂—以建筑延续“塞拉的弧”
        5.3.2 沙丘美术馆—基于无尽之宅的衍生
        5.3.3 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
    6.2 对当前研究成果的总结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片索引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附录 A:艺术家简介
附录 B:旧厂新生——以艺术的置入改造空间

(8)血气与时间,斯洛特戴克对愤怒的一种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愤怒
    第二节 愤怒小传
    第三节 斯洛特戴克理论研究现状
    第四节 血气的经济学
第二章 愤怒的投资与时间模型
    第一节 犹太-基督教传统:囤积与世界末日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革命:血气的征收与投资
    第三节 多元论时代:爱欲化与厌世者
第三章 呼告与回声:愤怒的主体与载体
    第一节 阿基琉斯作为英雄:朝向神明的高歌
    第二节 基督山伯爵的讯息:时间维度与等待
    第三节 寂静或噪声:群氓之自毁倾向
第四章 愤怒会诊:其他诊断单与医疗建议
    第一节 努斯鲍姆:市民精神与道德情感主义方案
    第二节 克里斯蒂娃:爱欲与贱斥,恐吓与恐惧
结语:启程的黎明
参考文献
致谢

(9)教育研究范式的祛魅:思辨与实证的融合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希腊的“贵族”:思辨研究
二、科学研究的“新锐”:实证研究
三、“求善”与“求真”:思辨与实证的 矛盾冲突
四、假设与验证:思辨与实证的融合共生
五、交流与互动:多元研究范式的返魅

(10)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原危机
        1.1.2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1.1.3 哲学思辨下建筑意识的理性回归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图像意识的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析
    2.1 当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辨
        2.1.1 建筑本原的研究发展
        2.1.2 寒地建筑本原的展开
    2.2 图像意识的认知理论与方法
        2.2.1 图像意识的认知原论
        2.2.2 作为认识论的图像意识
        2.2.3 作为认知方法的图像意识
    2.3 图像意识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构中的应用
        2.3.1 建筑本原认知与图像意识的结构性关联
        2.3.2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2.3.3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观图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
    3.1 叠合寒地图像的材料知觉
        3.1.1 质料本性与质料显现
        3.1.2 表面属性与感性经验
        3.1.3 物质返魅与知觉氛围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构
        3.2.1 围合概念与表皮界定
        3.2.2 多维分解与表皮流动
        3.2.3 时空关系与表皮体验
    3.3 适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3.3.1 古典秩序与人文理性
        3.3.2 感官经验与现实理性
        3.3.3 文化图景与行为理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身体图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
    4.1 基于寒冷气候的感知空间
        4.1.1 身体的知觉
        4.1.2 感知的统觉
        4.1.3 意向的显现
    4.2 基于寒地环境的行为空间
        4.2.1 身体的定位
        4.2.2 行为的结构
        4.2.3 体验的再现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内化空间
        4.3.1 自在的秩序
        4.3.2 自为的秩序
        4.3.3 自立的秩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
    5.1 描述寒地现象的知觉场
        5.1.1 感知的奠基
        5.1.2 联觉的体验
        5.1.3 领受的相通
    5.2 透视寒地知觉的行为场
        5.2.1 行为的结构
        5.2.2 空间的组织
        5.2.3 意识的流动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识场
        5.3.1 行为的基础
        5.3.2 联觉的展开
        5.3.3 想象的再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反思与启示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体验
        6.1.1 寒冷触觉的反思与理解
        6.1.2 寒冷身体的空间与时间
        6.1.3 寒冷行为的叙事与场所
    6.2 基于联想的身体启示
        6.2.1 寒地知觉的刺激与通感
        6.2.2 寒地行为的激发与叠加
        6.2.3 寒地意识的发散与返回
    6.3 基于意识的场所综合
        6.3.1 寒地知觉场的分解与重建
        6.3.2 寒地行为场的关联与延展
        6.3.3 寒地意识场的展望与迷宫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 国外研究主要文献发展脉络
    2 世界着名寒冷城市表

四、混沌及其理论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打开边界的文学性:评赵宪章《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J]. 张聪. 符号与传媒, 2021(02)
  • [2]形态基因 ——基于形态发生学的景观小品参数化生成设计研究[D]. 戴庆来.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齐泽克电影理论研究[D]. 何芳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研究[D]. 陈杰. 山东大学, 2021
  • [5]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潘雁. 吉林大学, 2021(01)
  • [6]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 骞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现象学的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D]. 孙萍.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8]血气与时间,斯洛特戴克对愤怒的一种诊断[D]. 张昕玥.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9]教育研究范式的祛魅:思辨与实证的融合共生[J]. 李琳璐. 大学教育科学, 2021(03)
  • [10]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D]. 史小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混沌及其理论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