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参碱对移植小鼠血液学和丙氨酸转氨酶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移植小鼠血液学和丙氨酸转氨酶的影响

一、氧化苦参碱对移植小鼠血象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权丹妮,徐玥,曲卓,许维恒,张万年,庄春林[1](2022)在《宁夏苦豆子主要活性成分及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苦豆子是豆科槐属植物,为宁夏的道地药材之一。苦豆子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活性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甾体、多糖、脂肪酸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苦豆子生物碱开展了大量研究,该类生物碱具有抗肝炎、抗肝纤维化、抗肝硬化、抗肝衰竭、抗肝癌等药理作用,其中,苦参碱相关药物已经获批在临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疾病。鉴于苦豆子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药用价值,对苦豆子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其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黄峥蕊[2](2021)在《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豆根(又名广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为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有毒中药材之一。山豆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哮喘、黄疸、过敏性皮炎等。此外,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山豆根具有显着的抗炎作用。山豆根总生物碱制备的制剂,如肝炎灵注射液(山豆根注射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癌的辅助性药物。然而,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关于山豆根毒性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其中,报道最多的是神经毒性,其临床表现称为山豆根中毒性脑病,长期使用可造成脑损害,尤其以青少年较多。因此,山豆根引起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以中药山豆根为研究对象,以初步阐明山豆根中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对山豆根抗炎活性和神经毒性为目标,利用体外细胞毒和小鼠动物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生物碱部位、黄酮部位等)和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及其潜在的神经毒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以代表性的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对不同产地山豆根药材的特征性指纹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山豆根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制备了山豆根的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并通过小孔树脂(MCI)将70%乙醇提取物分为极性不同的4个组份(SDG-Fr.1-SDG-Fr.4),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不同组份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组份SDG-Fr.2(40%甲醇洗脱部位)为生物碱部位,组份SDG-Fr.4(1 00%甲醇洗脱部位)为黄酮部位。通过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抑制的细胞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以及主要的单体成分的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山豆根中的主要抗炎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此外,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对黄酮部位和生物碱部位进行了体内抗炎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碱部位的抗炎活性较强,进一步确定了山豆根的主要抗炎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毒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以及主要的单体成分进行了神经细胞毒性研究,发现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均具有神经细胞毒性。通过急性毒性动物模型实验,对黄酮部位和生物碱部位进行了毒性比较,发现其生物碱部位的毒性较强,进一步确认了山豆根的主要毒性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类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山豆根的指纹图谱与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定量指纹图谱研究新方法。通过考察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参数,确定了山豆根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探索流动相的组成、色谱柱的类型、柱温、流速、检测波长、洗脱梯度等参数,确定了山豆根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建立了山豆根的“定量指纹图谱法”。此外,对该方法的线性、定量限、检出限、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仪器精密度良好,样品在24 h内稳定。通过该定量指纹图谱法,对不同产地山豆根的指纹图谱和10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不同产地的山豆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使用SPSS软件对10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其中15批药材的相似度符合药典要求,为中药山豆根,有3批药材的相似度小于0.9,并非中药山豆根,同时说明了此方法可作为山豆根药材真伪鉴别法;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山豆根药材分为两类。本论文取得的实验数据可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薄双琴,曲馨,刘越敏,柳娜,寇亮,谢田朋,景明[3](2021)在《藏药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金钱草配伍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药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a)性寒味苦,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藏医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1,2];金钱草性寒味甘,归肝、胆、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利水通淋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胆囊炎、泌尿系统结石及胆结石、急性黄疸型肝炎等[3,4];金钱草对已形成的胆固醇结石较有优势;金钱草对治疗肝胆系统的炎症更显优势[5]。近现代研究表明,单味药金钱草汤或膏剂,或以金钱草为主的复方制剂对胆囊炎有治疗作用。二者配伍应用,主要治疗胆囊炎。

鲁玉凡[4](2021)在《复方苦参注液射增效顺铂抗p53突变型结肠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选题依据: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策略是手术辅以化疗,但化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使得治疗失败。P53突变介导的化疗耐药是结肠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发掘一种临床药物,克服p53突变介导的化疗耐药,提高结肠癌的治疗成功率,将极大缩短新药的研发周期及成本,对于结肠癌的治疗意义重大。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是临床治疗结肠癌的辅助用药中使用率位居首位的中成药,与顺铂类和5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应用的频次高达45.34%和40.90%。然而,尚未有文献报道CKI的辅助治疗效果与p53突变的关系。因此,本文拟研究CKI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抗p53突变型结肠癌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建立一种抗p53突变型结肠癌的治疗策略。方法及结果:1.基于两株结肠癌细胞——HCT116和SW480细胞(p53野生型HCT116细胞和p53R273H/P309S突变型SW480细胞株),采用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研究CKI对顺铂(Cis)和5氟尿嘧啶(5FU)体外抗结肠癌活性的影响,并通过combenefit软件评价药物联用的协同/拮抗效应。结果表明,CKI增强Cis抗HCT116和SW480细胞生长,减弱5FU抗HCT116细胞生长,增强5FU抗SW480细胞生长,其中CKI对Cis抗SW480细胞生长的增强作用最大,表明CKI选择性增效Cis抗SW480细胞生长。2.基于HCT116是p53野生型细胞,SW480细胞携带p53 R273H/P309S突变,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HCT116(p53-/-)p53WT和HCT116(p53-/-)p53 R273H/P309S细胞株,检测CKI和Cis(或5FU)联用对这两株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CKI对Cis抗HCT116(p53-/-)p53WT细胞生长的活性没有影响,增强Cis抗HCT116(p53-/-)p53R273H/P309S细胞生长,减弱5FU抗HCT116(p53-/-)p53WT和HCT116(p53-/-)p53 R273H/P309S细胞生长。综上结果表明,CKI选择性增效Cis抗p53突变型结肠癌。3.为了探索CKI选择性增效Cis抗p53突变型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采用转录组学技术评价CKI、Cis和5FU单用和联用对SW480细胞转录组学的影响。结果表明,CKI重编Cis对SW480细胞转录组的调节作用,而对5FU的影响较弱。4.基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途径(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是CKI联用Cis显着调节的生物学过程,采用western blot对该途径中与肿瘤发生和治疗密切相关的TRAIL通路的关键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is诱导RIPK1的表达,表明Cis诱导SW480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CKI增强Cis处理组中DR5和caspase-3的表达,诱导PARP的剪切,表明CKI增效Cis诱导SW480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外,细胞凋亡和坏死性凋亡抑制剂显着减弱CKI联用Cis诱导的SW480细胞死亡,表明CKI依赖于诱导细胞凋亡增效Cis抗SW480细胞生长。综上结果,CKI选择性增效顺铂抗p53突变型结肠癌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为:CKI增加Cis处理细胞中死亡受体DR5表达,诱导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增加,激活细胞凋亡,增强Cis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为靶向治疗p53突变型结肠癌提供了思路,也为CKI的临床精准应用提供了指导。

张明发,沈雅琴[5](2021)在《氧化苦参碱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自律性的作用,因此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氧化苦参碱对冠脉狭窄缺血、缺血再灌注以及异丙肾上腺素、阿霉素、感染和免疫引起的心肌损伤都有保护作用,并能阻滞心肌肥大和纤维化发生发展。氧化苦参碱心脏保护作用的基本机制是其抗氧化、抗炎和免疫抑制以及抑制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受体的表达,产生心肌保护作用。即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I型TGF-β1受体的表达,从而抑制下游的JAK/STAT、MAPK/Smad2/3和Notch的信号通路的机制,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和抑制胶原合成,产生抑制心肌肥大和纤维化的作用。

刘学楠[6](2021)在《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产于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痛等功效。目前,兽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泄泻等肠道疾病。文献记载苦豆子有毒,但其毒性大小及其机制还不明确。本论文通过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机制研究。为苦豆子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TOF-MS)与高效液相色色谱(HPLC)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苦豆子水煎煮提取物、水超声、醇超声以及乙醇回流提取物共有化学成分102种,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但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在四种提取物中均共占70%左右,其中黄酮类成分34种,主要有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3’,4’,7-三羟基黄酮、粘毛黄芩素I、异山柰素和柚皮素等。生物碱成分13种,其中胆碱、盐酸胡芦巴碱、N-甲基野靛碱、水苏碱、野靛碱和槐胺碱含量各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中比例较高。HPLC靶向检测显示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绝对含量高达1%左右。2.通过水煎煮(WD)、水超声(WU)、乙醇超声(EU)以及乙醇回流(ER)四种提取物进行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其LD50分别为18.536g/kg、19.957g/kg、24.994g/kg和38.397g/kg。3.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分别设置1/4、1/8、1/16 LD50剂量对ER提取物进行30天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大鼠的临床症状观察,并进行血液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筛选毒性剂量与毒性靶器官。结果显示:给药组雌雄大鼠生长发育速度迟缓。与对照组相比,血常规无明显变化。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胆固醇和白蛋白水平均显着性高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高中剂量组发生肝静脉充血及肝细胞颗粒变性坏死,肾静脉充血,肾小管肿胀、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4.采用ER提取物亚急性毒性结果,选取1/8LD50剂量对WD、WU、EU以及ER四种提取物进行肝毒性研究。通过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超微形态学变化,判断病理损伤情况。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B),免疫组织化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大鼠的肝毒性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谷草转氨酶在四种提取物给药后雄性给药组中均显着升高,谷丙转氨酶在雌性给药组明显升高。肝组织病理学发现给药后四种提取物大鼠肝组织出现肝细胞坏死,线粒体不同程度肿胀,自噬现象。肝组织中MDA在各给药组中显着性升高,SOD抗氧化物酶呈现降低趋势。Nrf2/HO-1氧化应激通路中相关蛋白检测发现Nrf2、HO-1和SOD1在雌、雄大鼠肝脏中表达显着降低,而SOD2在雌性大鼠中明显升高。综上,苦豆子水煎煮、水超声、醇超声和醇回流四种提取物成分共102种,主要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苦豆子四种提取物均可造成肝肾损伤,毒性大小为醇回流>醇超声>水超声>水煎煮,毒性表现尤其以肝毒性最为明显,其肝毒性与调控Nrf2/HO-1通路中相关蛋白造成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周樟屏[7](2021)在《松萝胺的抗肝癌作用机制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松萝胺(C18H17NO6)是本课题组分离并合成的专利授权抗癌化合物。通过mRNAseq测序分析松萝胺抗肝癌作用的影响基因和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关键基因的作用位点,从基因表达和药物作用的蛋白位点探究该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30d喂养试验了解松萝胺的毒作用强度和毒作用性质,初步评价该化合物的安全性。通过本研究为松萝胺的临床前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以D-地衣酸与六甲基二硅胺烷为原料合成C18H17NO6,经硅胶柱层析对产物进行纯化,采用HPLC测定其纯度,获得研究样品。通过mRNAseq测序,分析松萝胺对肝癌HepG2细胞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影响,发现松萝胺抗肝癌影响的靶基因和调节的信号通路。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松萝胺与抗癌基因表达的PRKACA蛋白和PRKCB蛋白的结合位点。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松萝胺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体内外染色体畸变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30d重复染毒试验初步观察松萝胺的毒性。[结果]1.D-地衣酸与六甲基二硅胺烷反应可合成松萝胺(C18H17NO6),HPLC检测显示,纯化后的C18H17NO6纯度达到97%。2.HepG2 细胞在 0.45 μmol/L、0.9 μ mol/L、1.8 μmol/L 松萝胺浓度处理下,差异性上调编码基因分别为297、132、136个,下调基因分别为236、135、151 个。3.筛选表达调节出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且文献报道具有抗癌作用的基因为CCRL2(上调)和 GPR78、CLEC2D、HOTAIR(下调)。4.0.45 μ mol/L、0.9 μ mol/L、1.8 μ mol/L 松萝胺显着性上调 HepG2 细胞 1、1、6条凋亡通路。5.松萝胺显着性上调TNF信号通路,下调WNT、非小细胞肺癌信号通路,影响MAPK信号通路,并且下调WNT非小细胞肺癌MAPK通路网络。6.松萝胺对PRKACA蛋白和PRKCB蛋白都有较强的亲和力,与PRKACA蛋白通过HIS142、THR299、THR300、GLU311、ASP301这5个氨基酸残基结合,与PRKCB蛋白通过THR404、ASN471、ASP470这3个氨基酸残基结合,能形成氢键来稳定结合状态。7.松萝胺能在0.25、0.5、1 μmol/L剂量下,分布于G2M期HepG2细胞减少,并且随着剂量增加而减少。8.急性毒性试验中,在最大灌胃剂量15000mg/kg时,小鼠未出现明显毒性表现,无动物死亡。9.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在灌胃给予0、2000、4000、8000mg/kg松萝胺剂量下,昆明种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雌性 3.2± 1.10%、4.4±1.67%、4.0±1.41%、2.8±1.09%,雄性 3.2±1.10%、3.2±1.79%、4.0± 1.10%、3.6±1.41%,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0mg/kg)无统计学差异(P>0.05),松萝胺对昆明鼠的骨髓细胞无致染色体畸变作用。体外培养B2B细胞,在0、25、50、100 μmol/L剂量下,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 2.4±0.89%、2.8±2.28%、4.4± 1.67%、3.2± 1.79%,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0mg/kg)无统计学差异(P>0.05),松萝胺对B2B细胞无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灌胃给予0、2000、4000、8000、15000mg/kg松萝胺剂量下,昆明种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雌性1.40±0.65‰、1.24±0.68‰、1.68±0.48‰、1.16±0.88‰、1.16±0.43‰,雄性 1.92±0.83‰、3.04±0.43‰、2.00±0.92‰、2.52±0.69‰、2.12±0.88‰,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0mg/k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松萝胺无致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作用。灌胃给予0、2000、4000、8000、15000mg/kg松萝胺剂量下,昆明种雄性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 1.6±0.22%、1.72±0.30%、1.82±0.47%、1.76±0.50%、2.30±0.36%,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0mg/kg)无统计学差异(P>0.05),松萝胺无致精子畸形作用。10.昆明种小鼠每天经口灌胃给予2000、4000、8000mg/kg松萝胺30d,雌性小鼠8000mg/kg组和4000mg/kg组红细胞计数均显着性低于Omg/kg组(P<0.05)。雄性小鼠4000mg/kg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均显着性低于Omg/kg组(P<0.05)。说明松萝胺能够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雄性小鼠在4000mg/kg和8000mg/kg剂量组的谷草转氨酶水平显着性低于Omg/kg组(P<0.05),松萝胺能够损害小鼠肝功能。雄性小鼠在8000mg/kg剂量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水平显着性低于0mg/kg组(P<0.05),松萝胺能够影响小鼠肾功能。雄性小鼠在8000mg/kg剂量组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着性高于Omg/kg组(P<0.05);松萝胺能够影响小鼠脂质代谢功能。雌性小鼠在8000mg/kg组葡萄糖水平显着性低于0mg/kg组(P<.0.05),松萝胺能够影响小鼠糖代谢功能。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小鼠肝、肾、睾丸的明显病理改变。[结论]1.松萝胺能采用化学手段进行合成,易于纯化。2.C18H17NO6能够显着性调节HepG2细胞基因和信号通路。3.CCRL2、GPR78、CLEC2D、HOTAIR是松萝胺抗肝癌的靶基因。4.松萝胺显着性影响TNF信号通路、WNT通路和非小细胞肺癌通路。这些通路的调节有利于抗肿瘤作用。5.C18H17NO6与WNT通路的PRKACA蛋白和PRKCB蛋白结合紧密,发挥抗癌作用。6.C18H17NO6经口急性毒性无毒。7.C18H17NO6在本研究中未见明显遗传毒性。8.短期重复给药试验,松萝胺能影响小鼠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代谢,并且存在性别差异。肝、肾、睾丸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

于博馨[8](2021)在《鸦葱总黄酮保护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人口老龄化速率的增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心血管疾病已经对人民的健康和经济造成极大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脉长时间堵塞引起的冠脉血流量下降,相应心肌组织缺血的一类临床疾病。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静脉溶栓治疗、冠脉血管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等技术的成熟,有效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存活率。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打击后的心肌细胞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坏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极易伴发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不良事件。目前临床尚无有效药物可以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后坏死的心肌,因此寻找可以保护受损心肌细胞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在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损伤、心功能保护及延缓心力衰竭进展等方面,中医药的作用举足轻重,更好的改善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鸦葱(Scorzonera austriaca Wild)作为传统中药,分布广泛,主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随着药理学的深入探究,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是鸦葱的主要活性成分,鸦葱总黄酮(Flavonoids of S.austriaca,FSA)以其具有改善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近年来已经广泛投用于冠心病、肿瘤、脑供血不足等临床疾病的治疗。目的:利用结扎雌性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鸦葱提取物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25)、模型组(Model,n=25)、鸦葱小剂量组(Low-dose,100mg/kg,n=25)、鸦葱大剂量组(High-dose,400mg/kg,n=25)。鸦葱100mg/kg、400mg/kg组给予鸦葱总黄酮10m L/kg/d灌胃;Sham组和Model组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0m L/kg/d,所有组大鼠均连续给药5天。本实验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NBT染色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Myocardial infarct size,MIS),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心脏组织匀浆中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ST)、乳散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各组部分心脏组织用10%甲醛固定,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实验结果:(1)与Sham组比较,Model组(100,400mg/kg)大鼠的急性心肌梗死面积(34.08±8.04%)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CK,AST,LDH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或P<0.05),说明大鼠心肌梗死造模成功;经鸦葱总黄酮干预后的两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其中High-dose组心肌梗死面积(20.07±2.70)较Sham组减小明显(P<0.01),血清中CK、AST、LDH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2)与Sham组相比,Model组中的SOD和MDA活性下降明显(P<0.01);鸦葱总黄酮干预的两组大鼠与Sham组相比血清中的MDA活性下降,SOD活性上升,其中High-dose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鸦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体内SOD的活力,抑制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减少MDA生成;(3)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的心肌纤维形态上排列整齐、红染,心肌细胞核大而椭圆,深蓝染。Model组大鼠的局部大量心肌可见纤维排列松散,形状不规整扭曲断裂,粗细不均,颜色深浅不一,心肌纤维间间距增宽,纤维见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和漏出的红细胞。High-dose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略松散,梗死范围局限呈小灶状,间质水肿及出血不明显,心肌纤维间偶有少量炎细胞浸润。Low-dose组大鼠中缺血性心肌纤维未见明显改善状态;(4)与Sham组比较,Model组的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Bcl-2蛋白的表达显着下降(P<0.0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经鸦葱总黄酮干预后,大鼠心肌细胞中的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的表达水平均有增加,其中High-dose组作用效果较其他组明显(P<0.01或P<0.05)。说明鸦葱总黄酮可以通过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有效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保护心肌梗死面积,改善预后;(5)鸦葱总黄酮能明显上调PI3K/Akt通路和Nrf-2/HO-1通路的表达,提示了鸦葱总黄酮起到保护心肌梗死作用可能与激活两个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鸦葱提取物总黄酮可以明显减少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面积,降低LDH、AST、CK的活性,改善心肌组织损伤的病理学变化,抑制体内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I3K/Akt通路和Nrf-2/HO-1信号通路,降低了氧化应激作用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心肌梗死受损面积。

李彩红[9](2021)在《苦参和枇杷叶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质量历来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其质量优劣影响着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借助光谱、色谱等一系列现代分析技术,以指标性成分为核心,中药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得到了发展和进步,但仍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质量控制要求。本论文课题来源于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中药国际标准示范研究(2018YFC1707900)之课题三“基于整体质量控制的定性鉴别关键技术及国际质量标准制定”,通过收集不同产地苦参和枇杷叶药材,建立苦参和枇杷叶的薄层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HPLC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期为提高苦参及枇杷叶质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持。1.苦参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本研究共收集了 40批苦参药材,分别来自内蒙、陕西、山西、甘肃等地,通过对苦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的整理分析,为本研究相关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1)通过考察不同展开系统、不同薄层板、不同展开高度等因素,建立了苦参薄层色谱。选择Merck GF254薄层板;提取方法:取2 g苦参粉末,加入2 mL浓氨、10 mL三氯甲烷,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 mL甲醇使溶解,即得;展开系统:三氯甲烷-甲醇-浓氨(5:6:0.1);显色剂为碘化铋钾溶液,于日光下检视。在此条件下,40批苦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指纹图谱研究中,通过对苦参提取方式的考察确定了提取条件,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了考察,建立了指纹图谱方法:选择Agilent Poroshell HPH-C18(3 mm× 100 mm,2.7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 磷酸二氢钾(2mL/L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0.5 mL/min,共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通过化合物比对指认了其中5个,40批苦参药材共有峰相似度为0.890-0.996。(3)通过考察供试品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色谱条件,确定了苦参含量测定方法:选择 Phenomenex Luna-C18 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1mol/L乙酸铵溶液(浓氨试液调pH8.1)](3:2)为流动相A,0.01mol/L乙酸铵溶液(浓氨试液调pH8.1)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对40批苦参药材进行含量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为0.94%~3.36%。结果发现不同产地之间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含量差异较为明显。2.枇杷叶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本研究共收集了 24批枇杷叶药材,分别来自浙江、福建、江苏、广西、广东等地,通过对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的整理分析,为本研究相关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1)通过考察不同展开系统、不同薄层板、不同展开高度等因素,建立了枇杷叶薄层色谱。选择Merck GF254薄层板;提取方法:20倍甲醇超声30分钟;展开系统:环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4:0.1);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此条件下,24批枇杷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熊果酸和科罗索酸及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枇杷叶样品与其易混淆品石楠、大花五桠果、荷花玉兰薄层色谱图具有较好的差别。(2)指纹图谱研究中,通过对枇杷叶提取方式的考察确定了提取条件,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其指纹图谱方法:选择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 × 250 mm,5 μn),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选择ELSD检测器,流速为0.8 mL/min,共确定了 6个共有峰,并通过化合物对比指认了其中4个,24批枇杷叶药材共有峰相似度为0.915~1.000。(3)在建立枇杷叶含量测定方法时,考察不同色谱条件,确定其含量测定方法为:选择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 × 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醋酸铵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选择ELSD检测器,对24批枇杷叶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熊果酸与科罗索酸的总含量为0.61%~1.03%。

黎明吉[10](2021)在《苦参碱对顺铂抑制HepG2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对肝脏、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对顺铂(cisplatin,DDP)抑制HepG2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对肝脏、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HepG2肝癌细胞在裸鼠腋部皮下注射接种,构建出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动物模型。将35只造模成功雌性裸鼠(瘤径约5mm)随机划分成5组(每组7只):生理盐水(NS)对照组、DDP(2mg/kg)组、DDP(2mg/kg)+Ma(25mg/kg)组、DDP(2mg/kg)+Ma(50mg/kg)组、DDP(2mg/kg)+Ma(100mg/kg)组。裸鼠成瘤后药物干预14d,取出瘤体,用千分电子秤进行称量瘤质量,用公式计算抑瘤率。取出小鼠肾脏、肝脏,公式计算肾指数、肝指数,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 E)、尿素(UREA)、肌酐(CRE)、尿酸(UA)。结果:观察发现各用药组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相比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苦参碱联用顺铂组与DDP(2mg/kg)组相比,瘤质量更小(P<0.05)。DDP(2mg/kg)组、DDP(2mg/kg)+Ma(25mg/kg)组、DDP(2mg/kg)+Ma(50mg/kg)组、DDP(2mg/kg)+Ma(100mg/kg)组抑瘤率依次为58.3%、76.7%、79.6%、81.7%。与DDP(2mg/kg)组相比,DDP(2mg/kg)+Ma(25mg/kg)组、DDP(2mg/kg)+Ma(100mg/kg)组血清胆碱酯酶增加明显(P<0.05)。DDP(2mg/kg)组较正常对照组UREA升高(P<0.05),DDP(2mg/kg)+Ma(25mg/kg)组UREA较DDP(2mg/kg)组,增加明显(P<0.05),而DDP(2mg/kg)+Ma(50mg/kg)组、DDP(2mg/kg)+Ma(100mg/kg)组UREA有回落趋势。各剂量苦参碱联用顺铂组的肾指数较DDP(2mg/kg)组均高(P<0.05)。结论:Ma与DDP联合可抑制瘤体生长,提高抑瘤率;Ma与DDP联合可促进肝脏合成胆碱酯酶的功能,增强机体对抗化疗药物的肝脏损害;高剂量Ma与DDP联用时可减轻DDP对肾脏的损害,降低DDP对肝脏、肾脏的毒副反应,达到保护作用。

二、氧化苦参碱对移植小鼠血象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苦参碱对移植小鼠血象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中药山豆根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2 山豆根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3 山豆根毒性研究进展
        1.2.4 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2 山豆根毒效物质基础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制备
        2.3.2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的表征
        2.3.3 山豆根抗炎活性筛选及评价
        2.3.4 山豆根毒性成分筛选及评价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制备
        2.4.2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指纹图谱
        2.4.3 山豆根抗炎活性筛选及评价
        2.4.4 山豆根毒性成分筛选及评价
3 山豆根定量指纹图谱的建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提取条件的优化
        3.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3.3.3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3.3.4 方法学考察
        3.3.5 山豆根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3.3.6 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的含量测定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提取条件的优化结果
        3.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3.4.3 供试品溶液以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4.4 方法学考察
        3.4.5 山豆根指纹图谱的建立
        3.4.6 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的含量测定
        3.4.7 聚类分析
4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藏药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金钱草配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湿生扁蕾、苦豆子、金钱草配伍研究
    1.1 湿生扁蕾-苦豆子配伍功效、应用及其比例
    1.2 湿生扁蕾-金钱草配伍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2 湿生扁蕾、苦豆子以及金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2.1 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
    2.2 苦豆子的化学成分
    2.3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
    2.4 湿生扁蕾-苦豆子配伍的化学成分
    2.5 湿生扁蕾-金钱草配伍的化学成分
3 湿生扁蕾、苦豆子以及金钱草的药理作用
    3.1 湿生扁蕾的药理作用
        3.1.1 抗肿瘤作用
        3.1.2 利胆、保肝作用
        3.1.3 抗纤维化作用
        3.1.4 抗炎、镇痛作用
    3.2 苦豆子的药理作用
        3.2.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3.2.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3.2.3 抗肿瘤作用
        3.2.4 抗炎作用
        3.2.5 其他作用
    3.3 金钱草药理作用
        3.3.1 抗肝、肾损伤作用
        3.3.2 利胆作用
        3.3.3 神经保护作用
        3.3.4 血管舒张作用
        3.3.5 其他
    3.4 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配伍的药理作用研究
    3.5 湿生扁蕾与金钱草配伍的药理作用研究
4 结语与展望

(4)复方苦参注液射增效顺铂抗p53突变型结肠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及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结肠癌及其治疗
    2.2 P53突变与结肠癌
        2.2.1 P53突变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2.2.2 P53突变与结肠癌化疗耐药
        2.2.3 P53突变型结肠癌的治疗策略
    2.3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肿瘤治疗
        2.3.1 复方苦参注射液概述
        2.3.2 CKI在肿瘤化疗增敏中的应用
    2.4 TRAIL信号通路
        2.4.1 TRAIL信号通路概述
        2.4.2 TRAIL信号通路与结肠癌的治疗
第三章 CKI选择性增效顺铂抗p53 突变型结肠癌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材料
        3.2.2 仪器
        3.2.3 试剂配制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学操作方法
        3.3.2 分子生物学操作方法
        3.3.3 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
        3.3.4 克隆形成实验
        3.3.5 P53突变型HCT116 细胞的构建
        3.3.6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Cis、5FU和CKI的体外抗结肠癌活性
        3.4.2 CKI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体外抗结肠癌活性的影响
        3.4.3 CKI选择性增效顺铂抗SW480结肠癌细胞生长
        3.4.4 P53突变型HCT116细胞的构建
        3.4.5 CKI选择性增效顺铂抗p53突变型HCT116细胞生长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CKI增效顺铂抗p53突变型结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转录组学实验方法
        4.3.2 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4.4 实验结果
        4.4.1 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鉴定
        4.4.2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4.4.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4.4.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4.4.5 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途径参与CKI增效Cis抗SW480 细胞生长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CKI通过TRAIL通路增效Cis抗 SW480 细胞生长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材料
        5.2.2 试剂配制方法
    5.3 实验方法
        5.3.1 抑制剂共处理细胞
        5.3.2 Western Blot
    5.4 实验结果
        5.4.1 CKI增效顺铂调节TRAIL信号通路
        5.4.2 CKI增效顺铂诱导细胞凋亡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氧化苦参碱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心肌缺血性损伤
    1.1 抗冠脉狭窄缺血性心肌损伤
    1.2 抗缺血再灌注性心肌损伤
    1.3 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性损伤
2 抗阿霉素和丝裂霉素C诱导的心肌损伤
3 抗感染引起的心肌损伤
    3.1 抗病毒性心肌炎
    3.2 抗感染性休克引起的心肌损伤
4 抗免疫性心肌损伤
5 抗心肌肥大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5.1 下调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对抗TGF-β1的心肌损伤作用
    5.2 抗醛固酮的心肌损伤作用
6 结语

(6)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药肝毒性研究综述
        1.1 中药肝毒性概述
        1.2 文献检索方法
        1.3 网络药理研究
    2 苦豆子研究综述
        2.1 苦豆子成分研究
        2.2 苦豆子提取物的作用
        2.3 苦豆子毒性
    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第一节 基于UPLC-Q/TOF-MS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的成分测定
        1 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1.2 样品信息
        2 方法
        2.1 基于UPLC-Q/TOF-MS的成分分析
        3 结果
        3.1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成分测定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生物碱HPLC检测
        1 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制备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2.4 色谱条件
        3 结果
        3.1 HPLC方法学考察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毒性试验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药材与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急性毒性试验
    3 结果
        3.1 预试验结果
        3.2 正式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苦豆子乙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毒性部位筛选试验
    1 材料及方法
        1.1 仪器及试剂
        1.2 样品制备
        1.3 试验动物
        1.4 分组及剂量
        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1.6 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体重、采食量、饮水量的影响
        2.2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2.3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血常规的影响
        2.4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肝毒性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药材与试剂
    2 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剂量选择与动物分组
        2.3 临床症状观察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2.5 血清生化指标与肝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2.6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2.7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8 免疫组化检测
        2.9 统计方法与相关性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临床症状观察
        3.2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脏器系数变化
        3.3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AST、ALT指标的影响
        3.4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大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3.5 组织病理学观察
        3.6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Nrf2 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3.7 化学成分与SOD含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7)松萝胺的抗肝癌作用机制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松萝胺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第二章 松萝胺的抗肝癌机制研究
    第一节 松萝胺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节 松萝胺与PRKACA、PRKCB基因表达蛋白的分子对接分析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节 松萝胺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2.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松萝胺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节 遗传毒性试验
        一、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
        二、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
        三、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四、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讨论
        结论
    第三节 30天重复染毒试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天然化合物的毒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鸦葱总黄酮保护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鸦葱提取物总黄酮对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2.1 鸦葱的特征及分布
    2.2 鸦葱的药理作用
        2.2.1 抗炎作用
        2.2.2 抗氧化作用
        2.2.3 降糖作用
        2.2.4 降脂作用
        2.2.5 抗应激作用
        2.2.6 抗抑郁作用
    2.3 鸦葱提取物总黄酮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2.4 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1.3 实验仪器
        3.1.4 主要试剂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3.2.2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3.2.3 指标检测
    3.3 统计方法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鸦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4.2 鸦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4.3 鸦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梗死AST、CK、LDH活性的影响
    4.4 鸦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4.5 鸦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6 鸦葱总黄酮对各组大鼠PI3K/Akt、P-PI3K/P-Akt表达水平的影响
    4.7 鸦葱总黄酮对各组大鼠Nrf-2/HO-1 氧化应激表达水平的影响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苦参和枇杷叶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苦参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第一节 苦参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 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研究
        3 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4.小结
    第二节 苦参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 样品采集
        2 苦参薄层色谱的建立
        3 水分
        4 浸出物
        5 指纹图谱的建立
        6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枇杷叶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第一节 枇杷叶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 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研究
        3 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4 讨论
    第二节 枇杷叶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 样品收集
        2 枇杷叶薄层色谱的建立
        3 水分
        4 浸出物
        5 枇杷叶指纹图谱的建立
        6 枇杷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10)苦参碱对顺铂抑制HepG2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对肝脏、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肿瘤生长情况及裸鼠一般状况
    2.2 移植瘤生长情况及体积变化
    2.3 瘤质量及抑瘤率
    2.4 肝脏与肾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2.5 对ALT、AST、胆碱酯酶及肝指数的影响
    2.6 对UREA、CRE、UA及肾指数的影响
3 讨论
    3.1 HepG2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3.2 用药后裸鼠体质量变化及移植瘤生长情况
    3.3 移植瘤体积变化、瘤质量、抑瘤率
    3.4 Ma联用顺铂对肝癌细胞荷瘤裸鼠的肝脏的影响
    3.5 Ma联用顺铂对肝癌细胞荷瘤裸鼠肾脏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氧化苦参碱对移植小鼠血象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苦豆子主要活性成分及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J]. 权丹妮,徐玥,曲卓,许维恒,张万年,庄春林. 药学实践杂志, 2022(01)
  • [2]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黄峥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藏药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金钱草配伍的研究进展[J]. 薄双琴,曲馨,刘越敏,柳娜,寇亮,谢田朋,景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06)
  • [4]复方苦参注液射增效顺铂抗p53突变型结肠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 鲁玉凡. 山西大学, 2021(12)
  • [5]氧化苦参碱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2021(05)
  • [6]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研究[D]. 刘学楠.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7]松萝胺的抗肝癌作用机制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D]. 周樟屏.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8]鸦葱总黄酮保护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D]. 于博馨. 吉林大学, 2021(01)
  • [9]苦参和枇杷叶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李彩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苦参碱对顺铂抑制HepG2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对肝脏、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D]. 黎明吉.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氧化苦参碱对移植小鼠血液学和丙氨酸转氨酶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