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

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

一、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欣[1](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理性思辨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为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根基、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并且必然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必然性,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等方面看,“双创”是必须的、必要的;同时,“双创”也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和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当前,“双创”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机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机遇等;当然,“双创”也会碰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等一系列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双创”过程中,必须坚持批判性与继承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科技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双创”;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齐心戮力的协调机制和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做好国家顶层设计、融入日常社会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实现“双创”途径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规律性,严格遵循需求内驱律、实践推动律、挖掘保护律和融合创新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肖驰[2](2021)在《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全球素养导向的课程探究》文中提出全球化、信息化带来了复杂多元的社会和技术智能的时代,课程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值得教的、什么是对未来生活有价值的学习。此外,当前一些逆全球化现象和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使得全球发展的秩序和框架正在被改变,在这样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加强国际理解、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至关重要。作为21世纪“强有力的”素养,全球素养是个人在理解和处理全球问题、尊重全球文化、参与全球互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行为倾向。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我国中小学指向全球素养的课程是如何建构的。主要方法是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互动分析法。分析视角包括课程政策以及课程知识社会学。在修订后的古德莱德课程层次框架下,研究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研究对已有的全球素养理论框架进行了本土化修订,形成了全球素养主题和目标二维框架表。在此基础上,借助NVivo 12,对70份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全球素养指标的编码(评分者信度R=0.853),通过内容分析法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理想的课程”中全球素养的政策理念与话语变迁。接着,在对41份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文本进行全球素养指标编码和内容分析后,结合课标制定的专家们的访谈,呈现了“正式的课程”中全球素养导向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方案设计。然后,通过对我国东部两地区的教育行政人员和学校校长、教师的访谈,以及实地调查和课堂视频互动分析,呈现了“实践的课程”中全球素养在学校-课堂情境中的规划落实。最后,综合前面三个问题的探究,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轨迹和访谈材料,归纳我国全球素养导向的课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被建构的特征。研究发现:一、培养兼具本土性与全球性的全球素养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和方式的变化,要求教育要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人。40多年来,全球素养的内涵随着历史变迁既有延续又有侧重,既强调回应本土的传统和诉求,又重视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二、“课程育人”是塑造全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落实全球素养的发展目标上,课程从路径设计、内容载体、互动机制方面发挥着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分别从三维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来构建指向全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内容选择上,中小学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学科课程知识作为“强有力的知识”在培养全球素养上的价值。学校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并以学校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塑造学生的全球素养。在课堂互动中,课程通过师、生、情境的交互,影响着学生对全球素养的意义建构和价值形成。三、全球素养导向的课程在理想与现实的多重张力中被建构。一是课程政策理想与执行现实间的张力,包括全球素养课程政策的象征性与操作性;政策制定中的“去脉络化”与政策执行中的“再脉络化”;政策作为话语的权威性与其自身的实践性。二是课程文化取向中本土与全球之间的互动,表现在本土价值与共同价值的互补、国家立场与全球意识的互持、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互鉴。三是课程开发中知识取向与素养取向之间的平衡,表现为知识教育与素养教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三个方面的协调。

王光荣[3](2020)在《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家形象的亲和力等传递与表达出来的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都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创新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乎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应对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机遇和软实力发展的现实挑战,如何在全球交往中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经验,进而开拓国家软实力发展的实践路径;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双向建构。论文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依循理论前提、历史溯源、现实检视、方向瞻望与实现路径的基本逻辑思路展开。第一章廓清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理论,旨在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着眼于元理论建构,阐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内涵、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确立彰显本土特质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分析框架;拓展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中,探寻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阐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大综合国力、强化国家向心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回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程与经验,以期为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历史启发。回顾总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全面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文化事业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华文化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凝练概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宝贵经验,具体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第三章分析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意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针对性。立足国际竞争新态势,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重要机遇,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对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需要,理性审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境遇,客观面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等瓶颈问题。第四章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探寻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立足国情,明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即文化生产要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传承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播要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文化安全要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面向世界,批判借鉴其他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推动实现他者经验的本土转化;面向未来,不断拓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包括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第五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阐明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着眼于目标一致性、内容同构性、功能同向性等逻辑关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基础;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从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推进队伍建设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了阐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学科理念、拓展研究视域、开掘文化资源,在自身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周惠新[4](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刘婧[5](2020)在《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①由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要继承“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野反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肯定和对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要求,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被提了出来: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传”下来和“统”下去?什么值得“传”?如何能被“传”下来?如何在实践上能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太为宏观和宏大的问题,不是一篇论文能够完成的研究工作。但联系读博士以来一直关注意识形态问题的学术旨趣,“教化思想”“以文化人”触动了我的思绪,引发了我的研究兴趣,逐渐地厘清了传统教化思想、意识形态、以文化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教化传统的创新发展,蕴含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要借助文化教化推动的深刻思想。深入研究古代教化思想,提炼其精华和智慧,促进其向现代教化转变,形成现代教化逻辑,依此制定有效的实践策略,采取“以文化之”的有效举措,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掌握更多的群众,把这一要求落实落细落小,要深入“毛细血管”层面更加聚焦地解决问题,推进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效性,不仅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项迫切的实践问题。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它不只是承担了意识形态的职能,也不只是促进了人们熟知的人伦德性建构,而是它以文化的柔性和细致,触及灵魂的深度,空气一样的渗透力兼容性地建构了社会生活秩序、个体的生命秩序,建构了个体与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历久弥新的文明价值。因此,研究古代教化如何转换为现代教化,使教化发挥现代价值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具价值,也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对中国文化而言,传统之所以能够“传”下来且能够“统”下去,关键在教化。纵观中外历史,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方式和途径大体有宣传、教育、教化、疏导和管制等多种方式,虽然多种方式目标一致,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哪种方式更有效也是变动不居的。但比较而言,在现代社会文化世俗化的情境下,教化的方式和手段更具有综合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更能抵达人心,在主流意识形态落实落细落小上更具有优势,而教化恰恰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正是为了尽可能地为新时代意识形态有效性提供历史借鉴和思想资源。本文以主导意识形态有效性与维护社会常态运行的张力为基本逻辑,尝试从意识形态视野探析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运作逻辑和传统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其现代价值转换问题。论文由导言和四章构成。导言中主要对选题依据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陈述,同时对学界关于教化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与“述”。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交代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一章研究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价值问题,重点解决什么是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其优势何在。通过梳理和主要内容凝练,以“伦理政治——教化”的互构为分析场域,“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揭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方式,中国古代教化的道德教化特性。本章侧重分析了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政治致思,揭示了教化理念与现实政治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关系,使教化积极主动介入政治实践,把政治实施转化为教化的过程。所谓教化目的是通过教化世人达到天下政治秩序的稳定,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现有政治的合理性,阐释了古代教化具有的意识形态工具性价值和促进个体人格完善的目的性价值。古代教化的优势或其运行机制在于:通过教化意识形态的“事理”的认同建立个体性的人与关系性社会的同一性关系,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聚合;文化透过教育教化的努力,使个体的意愿与“公共性精神”合一,从而提升为主体,这便是从分化到凝聚之路。这种教化充满了入世与超越的辩证张力。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必要性是条件问题,可能性是古代教化思想与现代教化思想如何贯通、价值如何转换的问题,或是古今贯通的根据和条件问题。论文指出,古今贯通的前提是解决从古代教化向现代教化创造性转换问题,并回答了我们在何种意义上需要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中国古代教化承载了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人的培养的职责,且由于内容和方式的恰当性,使意识形态传播深入人心,使意识形态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发挥,使社会需要的人才得到了有效培养。这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价值支撑,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化价值的现实转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需要,以及全球化视域下的文化主体性保持的诉求。第三章主要研究解决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现代转换发展如何实现的问题,建构现代教化思想框架,以此为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提供必要条件。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价值要实现内容、对象、方法和目标的整体转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面向“现实的个人”并始终秉持促进人格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在对古代教化方法的批判继承中采取符合现代人格特征、彰显现代审美品位的现代教化方法,以提升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为核心目标。古代教化思想的现代发展要遵循如下实践原则:以中华民族复兴为需求和标准推进发展,注重培育国民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当中;以服务现实为旨归促进发展,使人作为特定文化系统中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社会角色扮演、融入社会生活过程,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创造性为支撑实现发展,使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新时代社会条件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从实现方式来看,通过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互联网结合并优化网络文化生态环境来拓展教化的广度;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平台来创新符合现代人存在方式的教化载体;通过高品质的文艺创作来提升教化作用于人心的深刻性。发挥家庭作为教化第一课堂、学校作为教化主阵地、社会作为教化实践场的多主体联动效应,以此为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价值提供必要的文化主体支撑。第四章研究现代教化效用发挥的实践策略。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力量,而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规定着一个国家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现实层面,要使现代教化思想能够发挥效能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尤为重要。应当因势而动,借助现代教化思想拓展意识形态空间。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持久力本质是意识形态占有时空大小的问题。现代教化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应当能够超越单纯宣传式意识形态传播而更具有覆盖力和深入人心之能量。即运用现代教化方式更有利于使主导意识形态社会化和大众化,掌握大众,意识形态生存空间才能够得到再生产和扩展化。应制定“以文化之”实践方略以建构全球化态势下中国意识形态生存的新形式。现代教化以整合当代社会文化矛盾为使命和实践针对性,顺势而为,并通过人格塑造、自我教化和环境营造等途径提高现代教化实效性。

李政锴[6](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科学技术与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曾经受制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壁垒的狭隘世界观已不再适应当代局势。各休戚与共的事实为全人类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日新月异的挑战,世界将如何解决文化交流的摩擦与碰撞?人类将以何种途径走向何方?面对这些问题,中基于全球视野,从文化层面贡献给世界崭新的价值理论与实践遵循,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这一宏大命题。这不仅仅是中为解决全球文化争端提出的中方案,更是贡献给世界的共有瑰宝。各社会历史与文化层面的巨大差异依然存在,对“共同价值观”的理解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不会一帆风顺,面对西方普世价值、社会错误思潮、文化隔阂壁垒等问题,必须认真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掣肘因素,深刻反思当前文化价值冲突,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基本原则,立足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文化交流互鉴平台,形成兼容并蓄、传播互通的包容性文化,并以此指导世界各文化交流之路,完善全球文明发展与治理体系,逐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本选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为主干,基于当代全人类命运与共的基本事实,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整体性和包容性特征,强调分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内涵。进一步明确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围绕西方对“普世价值观”虚伪性、非科学性的批判,点明我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的实质内涵,挖掘社会历史长期实践所产生的现实依据,指出“共同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灵魂、世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提供底色。并在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下强调中华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提供精神指引。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直面文化构建面临的掣肘因素,明确主攻方向,以可行性对策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之路。最终在过去、当下、展望三重维度下探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颠覆“霸权思维”、调和冲突矛盾、作出人类共同价值选择的伟大意义。

周颜玲[7](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张世定[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孙绍勇[9](2019)在《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价值诉求和实践要求。从价值体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标定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性,蕴涵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内核。本文提出意识形态安全理念的深化,在着眼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威胁、防范意识形态渗透的同时,更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供给和建树,着力于主导意识形态解释力、辩护力、引领力、凝聚力的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议题,从意识形态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统一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价值引领和认同上,具有同构性和一致性。从意识形态安全理念的深化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逻辑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在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的自信。在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不能停留在意识形态没有受到威胁侵袭的状态安全,而是要进一步转向主导意识形态的主体自觉、价值认同建构,聚焦意识形态能力安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放到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的背景下通盘考量,能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论域和问题域。在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的实质的基础上,系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逻辑旨趣。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范畴,是精神思想、价值理念的观念集合体。马克思正是通过“精神生产”、“观念上层建筑”的考察,基于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建构来阐发其文化思想。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结合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从强调文化革命进一步转向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揭示了文化意识形态化和意识形态文化化的深刻意涵。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才不断促进广大人民在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从马克思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表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脉络、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构的意识形态形塑,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理论认知,能够深化拓展本文研究的学理基础。多元文化并存背后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交织碰撞,不仅造成价值选择的困惑,而且加剧了意识形态整合掌控的难度,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尤其是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竞相激荡,挑战和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在增信释疑、回应现实、引领价值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而马克思主义在理解运用中存在的教条化、实用化、主观化现象,以及所面临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危机,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辩护力。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境遇,才能在对抗性意识形态的解构与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意识形态的较量和文化的争锋,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博弈的重要手段,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和文化的价值迷失,往往是导致执政党灭亡和国家衰败的原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前车之鉴。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秉承西方中心主义的强盗逻辑,炮制各种论调为更加隐秘地推行文化霸权,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扩张出谋划策。反观第三世界国家的后殖民困境,文化身份的迷离、意识形态的放逐,使其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羁绊,在精神、文化上难以真正实现独立自主。深刻认识总结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的域外镜像,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为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我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变迁,增强了文化建设发展的活力,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物质支持和实践基础。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返本开新、革命文化基因薪火相传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蓬勃发展,促进了文化传统的创生融合,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源泉。再次,随着群众文化创建的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文化热情与文化创造积极性高涨、文化获得感与文化认同显着增强,培育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意识。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的主动作为和积极引领。增强意识形态的转化创造、疏导免疫和传播影响,意识形态安全才能“内圣外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根基才能更加坚实。整体而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认识把握,不能局限于文化层面的论证建构,要从意识形态与文化的辩证统一来分析,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来研判,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守正出新的主导性建构来审视。以主导意识形态的使命担当和自觉自为,牢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和精神保障。

邓妍[10](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构成系统、突出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的提出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语义分析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践行过程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双创”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双创”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双创”
        (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双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
        (一)它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的必然要求
        (二)它是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
        (一)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实践机遇: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三)开放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问题
        (一)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
        (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
        (三)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与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一)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人文性与科技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主要内容
        (一)器物文化的“双创”
        (二)制度文化的“双创”
        (三)道德行为文化的“双创”
        (四)人文精神文化的“双创”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遵循的规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学理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容分析
        (一)需求内驱律
        (二)实践推动律
        (三)挖掘保护律
        (四)融合创新律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与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
        (二)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
        (三)齐心勠力的协调机制
        (四)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途径
        (一)做好国家顶层设计
        (二)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三)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
        (二)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
        (三)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全球素养导向的课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特征
        二、培养全球素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目标
        三、全球化时代课程改革
    第二节 相关概念厘定
        一、全球素养的概念界定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基于全球素养的课程政策研究
        二、基于全球素养的课程实践研究
        三、基于全球素养的评估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价值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框架
        一、课程的三级层次框架
        二、全球素养的理论框架
        三、本研究的逻辑架构
        四、分析视角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理想的课程”:改革开放以来“全球素养”的政策话语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树立“面向世界”的课程意识
        一、不断开放、逐步迈进全球化的社会
        二、目标维度:“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
        三、主题维度:侧重主题内容“引进来”
    第二节 第八次课改:首次提出培养“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一、全球化经济与科技发展促进双向往来
        二、目标维度:强调学生“开放意识”的初步形成
        三、主题维度:强调主题内容“引进来也走出去”
    第三节 课改深化阶段:培养学生“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一、新时代深化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影响力
        二、目标维度:强调“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价值观的形成
        三、主题维度:侧重主题内容的“国家意识”和“走出去”
    小结
第四章 “正式的课程”:全球素养在现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体现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现行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全球素养培养
        一、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出台及概况
        二、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三、学科课程标准规定了指向全球素养的“强有力”知识
    第二节 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全球素养”的体现
        一、目标维度:三维目标中的“全球素养”
        二、主题维度:各类课程的内容指向
        三、义务教育课标中“全球素养”的整体特征及分析
    第三节 现行高中阶段课程标准中“全球素养”的体现
        一、目标维度: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中的“全球素养”
        二、主题维度:重时代性与文化性
        三、高中课标中全球素养内容表现的整体特征及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实践的课程”:当前学校中培养全球素养的课程发展
    第一节 指向全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一、指向全球素养的学校课程理念和目标
        二、指向全球素养的学校课程内容选择
        三、指向全球素养的学校文化建设
    第二节 指向全球素养的教学实施
        一、教学动机: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
        二、教学设计:学科·生活·学生导向
        三、教学实施:课堂中全球素养的培养
    第三节 指向全球素养的课程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性评价相结合
        二、学校自评与区教研系统他评相结合
    小结
第六章 全球素养导向的课程建构特征
    第一节 政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一、政策作为工具的象征性与操作性
        二、政策作为文本的“去脉络化”与“再脉络化”
        三、政策作为话语的权威性与实践性
    第二节 本土与全球之间的互动
        一、本土价值与共同价值
        二、国家立场与全球意识
        三、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
    第三节 知识取向与素养取向之间的平衡
        一、知识教育与素养教育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三、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培养兼具本土性与全球性的全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
        二、“课程育人”是塑造全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全球素养导向的课程在理想与现实的多重张力中被建构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全球素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二、全球素养课程建设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本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资源
        (五)西方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强化国家向心力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二章 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一、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建设时期
        (二)文化软实力的改革振兴时期
        (三)文化软实力的繁荣发展时期
    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成就
        (一)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
        (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
        (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五)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
        (四)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五)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三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
        (一)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
        (三)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
第四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
    一、立足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一)文化生产: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文化传承: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三)文化传播: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
        (四)文化安全: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二、借鉴世界,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益经验
        (一)美国:面向全球,提升文化世界影响
        (二)日本:固本开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三)印度:发扬特色,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
        (四)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径给中国的启示
    三、面向未来,不断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三)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五)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
第五章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一)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内容上的同构性
        (三)功能上的同向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一)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
        (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队伍建设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价值和意义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理论抽样
        1.3.4 信度效度检验
    1.4 研究设计思路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4.3 作者分布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3.1 跨文化的阐释
        3.1.1 文化的阐释
        3.1.2 跨文化的阐释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5.2.1 太极拳“治已病”
        5.2.2 太极拳“治未病”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6.2.1 精神符号误读
        6.2.2 器物符号误读
        6.2.3 制度符号误读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6.5.2 缺少顶层设计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致谢

(5)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历史梳理
    一、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概述
        (一)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奠基与传承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性特征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历史作用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主张依据人性开展道德教化
        (二) 以“天道”提升教化的合理性
        (三) 在教化实践中强调“德教优于刑罚”
        (四)“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实践方式
        (一) 以“礼乐教化”实现潜移默化的人格塑造
        (二) 重视激发民众“内修自省”的主观能动性
        (三) 通过“民俗教化”形成环境熏陶
        (四) 突出榜样的表率与示范作用
    四、对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局限性的反思
        (一)消除古代教化思想中的“愚民”弊端
        (二)摆脱人性善恶之争的先验预设
        (三)消除古代教化的教条主义色彩
第二章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何以必要和可能
    一、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的生长点
        (一) 古代教化思想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重要的思想借鉴
        (二) 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
        (三)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国民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教化实践原则
        (二)维持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民族主体性原则
        (三)秉持教化的人文关怀原则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创新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当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教化助力
        (二)全球背景下的“寻根意识”与中国人对精神根脉的反思
        (三)借助教化滋养有利于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
第三章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现代转换与发展
    一、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在范式上向现代的转换
        (一)目标转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效力和培育时代新人
        (二) 对象转换:现代教化面向的是“现实的个人”
        (三) 内容转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四) 方法转换:在批判继承中实现传统教化方法的现代新生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作用的实践原则
        (一) 以民族复兴为需求和标准推进发展
        (二) 以服务现实为旨归促进发展
        (三) 以创造性为支撑实现发展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作用的实现方式
        (一)通过优化网络生态环境来拓展教化的广度
        (二)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与平台来创新教化载体
        (三)通过高品质的文艺创作提升教化至新境界
    四、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作用的主体支撑
        (一)以家庭作为教化的第一课堂
        (二)以学校作为教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三)以社会作为教化的大熔炉和实践场
第四章 现代教化思想效用发挥的实践策略
    一、 因势而动:借助现代教化思想拓展意识形态空间
        (一) 运用教化力量扩展意识形态生存空间
        (二) “以文化之”是全球化态势下中国意识形态生存的新形式
        (三) 有的放矢地加强现代教化实践的针对性
    二、 现代教化以整合当代社会文化矛盾为使命
        (一) 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解决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下降问题
        (二) 以现代教化克服文化发展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三) 以现代教化抑制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疏离
    三、顺势而为:提高现代教化实效性的着力点
        (一)现代教化要通过“以文化人”实现潜移默化的人格塑造
        (二) 重视焕发人的“自我教化”的文化自觉
        (三)现代教化要注重“优化风习”形成环境熏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内研究现状
        1.3.2 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主要不足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概念
        2.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
        2.2.2 跨文化传播理论
        2.2.3 世界交往理论
        2.2.4 大外交理论
3 共同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灵魂
    3.1 西方视角下的“普世价值观”
        3.1.1 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3.1.2 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理论实质
        3.1.3 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危害
    3.2 “共同价值观”的具体阐释
        3.2.1 “共同价值观”的提出
        3.2.2 “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3.2.3 “共同价值观”的创新价值
4 世界文化交相辉映: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底色
    4.1 世界文化的大繁荣
    4.2 世界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5 中华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提供精神指引
    5.1 中华文化的总体特征
        5.1.1 天下整体观
        5.1.2 和平合作观
        5.1.3 平等秩序观
        5.1.4 包容发展观
        5.1.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2 中华文明观的正确指引
        5.2.1 传递“协同万邦”的大局意识
        5.2.2 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向度
        5.2.3 指引正确的“义利”辩证关系
        5.2.4 倡导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5.2.5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模式
    5.3 讲好中故事、扩大中影响力
    5.4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6.1 遵循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
    6.2 立足于独具魅力的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3 完善世界文化平等交流与互鉴体制
7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掣肘因素
    7.1 认知偏见:意识形态藩篱阻碍文明交流互鉴
    7.2 错误思潮:文化霸权主义侵害民族文化生存空间
    7.3 陈旧观念:文化民族主义持续冲击际交流合作
    7.4 信任赤字:文明间的交流?理解与接纳程度严重不足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具体路径
    8.1 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汲取全球文明的营养
    8.2 以对话式思维扭转“他者”的文化隐喻
        8.2.1 以“共同讨论”增强彼此认同
        8.2.2 保留自我特点包容他者特质
    8.3 以全球传播的大视野讲好世界故事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现实价值
    9.1 回溯:彻底颠覆西方惯有的“霸权”思想
    9.2 当下:有效调和当代文明冲突与家矛盾
    9.3 展望:做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7)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二、学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和深化研究的空间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二)国外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三、研究的核心问题、思路框架和方法
        (一)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框架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概述
    一、意识形态的核心议题释义
        (一)意识形态范畴内涵的嬗变考察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根本功能
        (三)主导与主流辩证统一的意识形态安全论域
    二、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界说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评判及其层次拓展
        (二)意识形态安全认识的反思及其理念深化
        (三)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实质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考量
        (四)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相关范畴阐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诉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在于价值观自信
        (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意识形态内蕴
        (五)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有机统一
    四、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
        (一)二者在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上具有同构性
        (二)意识形态安全理念的深化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铸就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屏障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理论认知
    一、马克思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表达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命题溯源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内核建构
        (三)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批判向度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解析
        (一)“阶级意识”与“文化领导权”
        (二)文化工业批判与意识形态技术统治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文化唯物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构的意识形态形塑
        (一)革命战争时期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建构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意识形态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创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化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现实境遇
    一、多元文化并存对意识形态一元主导的挑战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与价值选择的困惑
        (二)意识形态有效整合掌控的考验加剧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形势严峻
    二、不良社会思潮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
        (一)新自由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认同的威胁
        (二)民主社会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思想的背离
        (三)历史虚无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权威的消解
        (四)文化复古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价值的抵牾
    三、主导意识形态的自身建树与供给不足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存在教条化、实用化、主观化现象
        (二)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宣传中的解释力和辩护力有待提升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域外镜像
    一、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及其启示
        (一)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
        (二)苏共意识形态的蜕变与僭越
    二、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霸权理论的演进及其批判
        (一)“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资本主义霸权实质
        (二)“文明冲突论”背后的意识形态扩张策略
        (三)“软实力”论域中的西方中心价值预设
        (四)“新帝国主义”裹挟的文化资本化掠夺
    三、第三世界国家后殖民困境的文化意识形态透视
        (一)文化殖民与文化主体间性消靡
        (二)价值迷失与文化身份认同窘迫
        (三)民族文化抗争与意识形态的重塑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主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条件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奠定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
        (一)经济实力总体增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二)科技创新发展催生新型文化业态
        (三)社会文明进步激发文化建设的活力
    二、文化传统的创生融合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源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返本开新
        (二)革命文化基因薪火相传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蓬勃发展
    三、群众文化创建的提升培育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意识
        (一)文化素质与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二)文化热情与文化创造积极性高涨
        (三)文化获得感与文化认同显着增强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实践逻辑
    一、以意识形态的转化创造涵养文化自信的价值底蕴
        (一)开拓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实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规范和践履
        (三)增强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塑造力和思想引导力
    二、以意识形态的疏导免疫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定力
        (一)正确区分对待对抗性和非对抗的意识形态
        (二)重点把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
        (三)拓展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主导意识形态生长空间
    三、以意识形态的影响传播增进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
        (一)在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中强化意识形态属性
        (二)在内外联动的传播格局中转换意识形态话语
        (三)在世界文化交往互动中软化意识形态的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第一节 家学渊源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一、早年知识积累
        二、早期哲学启蒙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致谢

四、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D]. 高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全球素养导向的课程探究[D]. 肖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D]. 王光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研究[D]. 刘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研究[D]. 李政锴.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7]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9]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D]. 孙绍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