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李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利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1](2018)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8-194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国际成立不久后,中国共产党就成为了它的下级支部,接受它的领导。共产国际最初指导中国革命是以向中共派遣代表实现的,但由于共产国际代表并不熟悉中国的具体国情,因而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屡屡犯错,再加上白色恐怖的威胁,共产国际决定不再派代表到中国,而是由中共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工作,作为共产国际与中共之间联系的纽带。此后,瞿秋白、王明、王稼祥、任弼时先后担任代表团团长。1928-1940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莫斯科工作期间,在完成自己份内工作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代表团成员大多在莫斯科列宁学院深造,参加共产国际的重要会议,学习马克思主义,提升了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次,代表团成员还通过创办报纸、校译《教程》、翻译撰文、向共产国际坦率进言,代表团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具有重要意义。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工作的代表团,传播的内容不可避免的受到共产国际及苏联领导人家长作风的影响,使对于中国革命陷入危机,导致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严重挫折,阻碍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负有一定责任,存在历史局限性。后期,代表团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其内容风格上更符合中国的需求,促使中共党人在挫折中独立自主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加以学习和运用,更加深刻地贯彻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结合历史背景,正确审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影响,总结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坚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真谛。遵循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要义,继续充实完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

耿春亮[2](2016)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述论》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出版多部专着,发表大量的论文。本文以时间为坐标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进展,大致分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5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新世纪以来几个阶段。在20年代至40年代,学术界还没有真正从学理上研究马

耿春亮[3](2015)在《《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民国初年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理清它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它各流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状况,对于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晨报副刊》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却付之阙如。有鉴于此,为真实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1918年至1926年间《晨报副刊》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文本的清理研析,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人事谱系、思想理论资源以及在面对现实的对苏关系等重大问题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理论资源来展开辩驳。本文首先对《晨报副刊》的人事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窥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本人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处在关键地位,该副刊上所刊发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书写者几乎都与李大钊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会晤等方式对共产主义研究产生兴趣,因同校同学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凭借学会的渠道而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本文进一步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的若干典型文本进行了研讨分析,初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理论资源。在欧洲社会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安部矶雄的着作成为书写者的范本;他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理解,不少来源于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阐释;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解读,离不开河上肇等日本学者对《资本论》的简明解读,甚至对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领袖的认识也受到日本学者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唯一的影响源,考茨基、柯尔、Ensor等欧美理论家、学者的作品,也是他们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1925年10月至1926年初,《晨报副刊》上演了“联俄与仇俄”之争。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视域,进行了独到的历史考辨。通过系统解读参与“联俄与仇俄”之争的各派政治势力的言论,本文发现随着争论的深入,自由主义者、研究系逐渐倾向于国家主义派,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苏联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不应与之联合;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则认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应与苏联联合,应以共产主义作为中国的出路。

杨东洋[4](2012)在《五四前后北京、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四运动前后,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先进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纷纷创办报刊,成立协会,译介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原着,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轰轰烈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崭新局面。北京大学开启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工作,成为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中心。在湖南,毛泽东等积极传播社会主义,与北京遥相呼应,走在时代的前列。两地相同的是,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都是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最初都曾受到了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迷惑,但在澄清对无政府主义的认识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同的是,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引领着中国思想文化的潮流,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湖南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发展社会主义思潮的条件,他们继承湖湘文化中敢为天下先、重践履、重经世致用、求新求变的革新精神,时时走在时代前列。在与无政府主义斗争方面,北京的斗争进行地较早,并且更激烈,而湖南的斗争却进行地较晚,又比较平和,多以讨论会的形式开展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湖南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与工农运动的社会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他们身体力行,务实求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

袁江涛[5](2011)在《五四前后社会主义思潮在湖南的传播(1898-1924)》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湖南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早在20世纪初,湖南就有人译介过各派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传播并形成社会运动是社会变迁的表征,而社会思潮也推动了社会变迁。本文拟以近代中国、近代湖南的社会转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社会背景,以1898-1924年的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湖南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湖南的初步介绍、传播到广泛传播的进程、影响、特点及意义作一全面、系统的考察,进而揭示出社会主义思潮与近代湖南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湖南得到逐步传播并形成社会运动,其本身受俄国十月革命、湖南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时期是社会主义思潮在湖南传播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这与新民学会会员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探索、《大公报》的积极介绍等有密切关系。五四前后,新旧思想的交织、碰撞、冲突使湖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新思想在湖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思潮与近代湖南社会风气、政治改革、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演变、思想革新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思潮启蒙了人们思想,促进了革命运动走向深入,推动了近代湖南的新陈代谢。

谭群玉,周兵[6](2006)在《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7](1992)在《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优秀科研成果奖(1986.1-1990.12)获奖名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炽成[8](1990)在《利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在20世纪的中国,没有哪个思想流派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中国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外来思想,研究它如何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无疑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由我校政法系教授利兴民主编、多位教师参加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就是系统研究这一课题的新着.本书由9章和绪论组成,观点鲜明,脉络清楚,史料翔实.它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和阶段为基本线索,以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为主要目的,时刻注意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

二、利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8-194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一、1928年之前中共与共产国际的交往
    (一) 来华代表与顾问
    (二) 中共派出代表
    (三) 存在的问题
        1. 共产国际对华机构交错林立、不统一
        2. 共产国际代表之间的矛盾及与中共之间的分歧
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立
    (一) 成立背景
        1. 来华代表屡犯错误
        2. 中国白色恐怖严重
    (二) 人员组成
        1. 瞿秋白担任团长期间
        2. 王明担任团长期间
        3. 王稼祥担任团长期间
        4. 任弼时担任团长期间
    (三) 群体基本特征
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 传播方式
        1. 学院深造,理论上加强马克思主义
        2. 参加会议,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
        3. 创办报纸,向海外传播马克思主义
        4. 校译《教程》,在国内普及马克思主义
        5. 翻译撰文,尽可能译介马克思主义
        6. 坦率进言,设立机构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传播的内容
        1. 唯物辩证法
        2. 武装斗争理论
        3. 农民问题理论
        4. 国际主义原则
        5. 统一战线思想
        6. “第三时期”理论
四、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及影响
    (一) 传播的特点
        1. 注重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2. 传播的内容更符合中国需要
        3. 既有一般理论,又有策略、战术等斗争方法
        4. 存在教条化、机械化和简单化倾向
    (二) 传播的影响
        1.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2. 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 存在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步(20年代至40年代)
    (一)宏观概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二)编辑出版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料集
    (三)注重梳理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开始(50年代至70年代)
    (一)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展
    (二)国外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动向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进展(80年代和90年代)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料集的整理出版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有关着作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新进展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新进展(21世纪以来)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历史图景的重构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新领域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学术交流日渐活跃
五、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仍有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3)《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1.1.1 “晨报副刊”称谓的由来
        1.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释义
        1.1.3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2.1 1920—194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步
        1.2.2 1950—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开始
        1.2.3 1980—19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进展
        1.2.4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新进展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主要内容、创新之处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2章 人事谱系: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社会关系
    2.1《晨钟》创办及《副刊》的设置
        2.1.1 《晨钟》的创刊
        2.1.2 《晨报》副刊的设置
    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群体分析
        2.2.1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年龄构成
        2.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地域分布
        2.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学缘结构
    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聚合路径
        2.3.1 以会晤的形式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兴趣
        2.3.2 以同校的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
        2.3.3 以学会的关系而关注世界社会主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群分析
    3.1 关于欧洲社会党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本
        3.1.1 安部矶雄的《最近欧洲社会党之运动》
        3.1.2 安部矶雄的《战争中社会党的态度》
        3.1.3 Ensor的《各国社会党之情形及社会主义概论》
        3.1.4 托洛茨基的《新共产党宣言》
    3.2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本
        3.2.1 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3.2.2 堺利彦的《马氏唯物史观概要》
        3.2.3 贺川丰彦的《马氏唯物史观的批评》
        3.2.4 高列夫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3.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本
        3.3.1 河上肇与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
        3.3.2 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
    3.4 关于无产阶级领袖生平的文本
        3.4.1 河上肇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3.4.2 尾崎士郎、茂木久平的《西洋社会运动者评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政与外交: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互动
    4.1 赤白对立: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分歧
    4.2 仇友之别:苏联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4.3 余论:时人评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回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
    5.1 历史回眸:对《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
    5.2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仍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五四前后北京、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意义
    1.3 当前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1.4.3 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主义思潮在北京的传播
    2.1 北京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前提条件
        2.1.1 维新变法以来的政治变革的失败促使人们对中国政治前途展开思考
        2.1.2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2.2 北京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主要途径
        2.2.1 北京传媒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宣传
        2.2.2 北京社团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2.2.3 北京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宣传
        2.2.4 北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3 北京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特点
        2.3.1 北京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以北京大学为传播中心,核心人物是李大钊
        2.3.2 北京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是在与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论争中发展起来的
        2.3.3 具有学理的系统性与历史的持续性相结合的特点
    2.4 北京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对湖南的影响
        2.4.1 《新青年》对湖南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
        2.4.2 李大钊、陈独秀等对毛泽东世界观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第3章 社会主义思潮在湖南的传播
    3.1 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前提条件
        3.1.1 湖湘文化的近代转型
        3.1.2 近代湖南的社会转型
    3.2 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主要途径
        3.2.1 湖南传媒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介绍
        3.2.2 湖南社团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3.2.3 湖南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3.2.4 湖南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
    3.3 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特点
        3.3.1 通过创办自修大学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是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独特特点
        3.3.2 与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密切相关
        3.3.3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与工人、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联系
    3.4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对湖南的影响
        3.4.1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革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和各界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浪潮的发展
        3.4.2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促进了湖南社会主义运动的向前发展
第4章 北京与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比较研究
    4.1 北京与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相同点
        4.1.1 北京、湖南两地报刊都在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4.1.2 北京、湖南两地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都是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4.1.3 北京、湖南两地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最初都曾受到了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迷惑,但在澄清对无政府主义的认识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2 北京和湖南地区社会主义思潮传播不同点
        4.2.1 两地社会主义思潮传播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理论层次不同
        4.2.2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者斗争开始的时间早晚和进行的方式不同
        4.2.3 传播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与表现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5)五四前后社会主义思潮在湖南的传播(1898-192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1.4.3 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湖南传播的社会背景
    2.1 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概况
        2.1.1 “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
        2.1.2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概况
    2.2 近代湖南社会的转型
        2.2.1 五四前后湖南政治形势的演变
        2.2.2 湖湘文化的近代转型
        2.2.3 近代湖南的社会阶层及其知识变迁
        2.2.4 近代湖南传媒的初步发展
第3章 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湖南的传播
    3.1 近代湖南传媒与团体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宣传
        3.1.1 近代湖南报刊对社会主义的介绍
        3.1.2 近代湖南主要社团对社会主义的介绍
    3.2 近代湖南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介绍
        3.2.1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社会观及对社会主义的歪曲
        3.2.2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对社会主义的介绍
    3.3 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3.3.1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讨论
        3.3.2 湖南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3.3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本质的批判
    3.4 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湖南传播的特点
        3.4.1 与近代湘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密切联系
        3.4.2 具有湖湘文化精神的特质
        3.4.3 社会主义思潮的勃兴与大规模的社会事件相联系
第4章 社会主义思潮对近代湖南社会的影响
    4.1 社会主义思潮革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4.1.1 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组织、觉悟程度,促进了工人斗争日益高涨
        4.1.2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各界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4.2 社会主义思潮推动了近代湖南的社会主义运动
        4.2.1 讨论出路问题及实践
        4.2.2 筹备建党活动及发展
        4.2.3 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成立,推动国民合作
        4.2.4 组织工会,发动工农运动,领导工人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课题

四、利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8-1940年)[D]. 李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述论[J]. 耿春亮. 中共党史研究, 2016(02)
  • [3]《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D]. 耿春亮. 清华大学, 2015(07)
  • [4]五四前后北京、湖南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比较研究[D]. 杨东洋. 湘潭大学, 2012(01)
  • [5]五四前后社会主义思潮在湖南的传播(1898-1924)[D]. 袁江涛. 湘潭大学, 2011(04)
  • [6]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谭群玉,周兵. 现代哲学, 2006(06)
  • [7]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优秀科研成果奖(1986.1-1990.12)获奖名单[J]. 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 现代哲学, 1992(03)
  • [8]利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J]. 周炽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01)

标签:;  ;  ;  ;  ;  

李兴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