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自由与必然

毛泽东论自由与必然

一、毛泽东论自由与必然(论文文献综述)

何中华[1](2018)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何以可能?》文中认为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自觉的意识层面更多地表征为冲突,在不自觉的无意识层面则更多地表征为会通。人们意识到的往往是表层关系,而未曾意识到的则是深层关系。这种深层的会通无疑是多维度的,其实现不仅有赖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机缘,更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内在地提供的学理上的可能性。在时代性维度上,儒学的前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性,使两者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有其会通的机缘;在民族性维度上,中国文化与欧洲大陆文化之间的亲和性,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提供了条件。晚清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相遇后的严重受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显露的西方近代文化的弊病,使国人对东西方文化产生双重失望。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第三种可能性被中国人选择的重要历史契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在实有层面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会通的实现。儒家的"诚"与历史本真性的开显、"天人合一"与马克思的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儒家与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超越性的指认、"生生之谓易"与实践辩证法、强调"践履"功夫与实践唯物主义、"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都在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学理上的可能性。

杨智勇[2](201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研究》文中提出自由被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表明中国人对自由的追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自由因其定义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面性而往往给人造成困惑。就目前看来,人们对自由的认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影响,这些偏见包括自由是源于西方传统而中国传统中没有自由,只有资本主义讲自由,社会主义不讲自由等等。与此同时,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条件下,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以及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仍充斥中国社会,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影响很大。就自由价值观而言,西方国家通过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积极兜售所谓的普世价值之“自由”,极大地误导了人们的思想行为。这些偏见和误导,对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追求自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引领人们对自由的认识、理解乃至追求,既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问题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倡导这一自由,它有何先进性,以及如何在具体实践中扩展这种自由。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试图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理顺其来龙去脉,进而阐释其本质规定和实践路径。论文正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历史传承、一脉相承、批判借鉴、本质规定以及实践路径等五个方面着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剖析、阐释和论证。第一部分,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历史源流。本部分旨在阐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追求自由的精神传统,正是这种精神传统使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正是传承于这一精神传统。首先从先民自由歌、儒释道三大主流传统文化以及词源学三个层面探寻传统文化中的自由精神;其次阐述了近代中国对自由的积极探求,尤其阐述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人群体对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文化自由的理论争鸣和实践探索,并从他们探求自由的理论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第二部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自由”的一脉相承。本部分的主旨是论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是社会主义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而不是别的主义的自由,它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追求的继承与发展中得来。首先,基于三个基本问题——即谁的自由、什么的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自由,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追求的自由的基本内涵。然后,从历史逻辑的角度,阐述和论证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追求是如何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得以体现,通过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自由的继承与发展,论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是如何一脉相承的。第三部分,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自由”对西方文明之自由价值观念的批判和借鉴。本部分旨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是从对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批判中得来,同时也是从对人类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而来。首先阐述了西方自由观念的起源以及西方自由主义的滥觞和发展,进而揭示并批判了西方自由主义之“自由”涵义的局限以及与其他价值的冲突。然后从《人类发展报告》出发,考察并阐述了人类整体发展进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作为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自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能够从这些自由中获取有益的思想资源。第四部分,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基本内涵及其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在其本质上是具体的、现实的每个人的自由,因而它深深扎根于现实发展并服务于现实发展。在整体发展的视域中,这种自由必然也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是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诸自由的有机构成,是目的性自由和工具性自由的辩证统一,也是自由、能力和责任的辩证统一。同时作为一种更先进、更优越的价值观念,它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之自由的超越,追求道德自由与法律自由的协同;还完成了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追求形式自由与实际自由的共生;同时还完成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追求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的统一,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追求人类自由与自然价值的融合。第五部分,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实践路径。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实践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将自由置于发展的显要位置,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行动扩展每个人的自由;其次,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为每个人平等享有自由权利扫除制度障碍,建立制度保障;然后,通过将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通过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创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传播样式和手段,进而使人们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有更加深入、更加正确的认识,使其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自觉的价值追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实践还必须站在国际高度,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走好“中国道路”,贡献“中国智慧”以及用好“中国力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对外传播工作,增强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自信自觉,一方面可以争取建立中国在自由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可以让中国道路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

贾双跃[3](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查建友[4](2019)在《文化发展活力论》文中指出文化发展活力是影响文化强弱盛衰的深层次因素。本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顺应时势,创设条件,最大限度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复兴中华文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本文的中心思想,要言之,文化主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的实践论,即文化主体与社会环境是影响文化发展活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制约着文化发展活力的强弱盛衰。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九章(分三大部分)和结语。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逻辑架构,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多维动态地界定文化发展活力概念:基本含义、表现形态和历史经验。第一章对论文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论文中的“文化”涵盖了人们的一切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包含两个层次:浅层次是指精神文化、社会意识,它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可称为“观念文化”;深层次是指文化实践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它是产生观念文化的基础,属于社会实践、社会存在范畴,可称为“实践文化”。文化发展活力是促进文化兴旺发达的生命力,它集中体现为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生活的丰富性特别是文化创新,并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它受到主体状况、社会环境最终是社会实践的制约。第二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表现形态。文化发展活力的直接性表现是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主旋律与多样性、稳定性与变易性三个方面。在创造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中推动文化互动循环、供需两旺、发展繁荣;在主旋律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合理张力中,文化健康发展、长盛不衰;在稳定、变易再到新的稳定、变易……的循环往复状态中,文化生生不息、朝气蓬勃。文化发展活力的深层次特征是:文化主体的能动性,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文化的创新性,文化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活力说到底是文化主体的活力,主体的能动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主体状态,文化丰富性特别是文化创新则是主体活动的产物、产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根本目的、价值旨归。它们在逻辑上应当是由主体到产品、由文化整体状态到核心要素、由文化自身到社会大系统的逐步展开的过程。第三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历史经验。论文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和苏联的文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总结、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发展得失,提炼出具有普遍性(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又兼顾特殊性(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特殊性规律)的历史经验教训,如文化发展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文化发展与文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问题,等等。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深入分析决定文化发展活力的基本因素:主体基础、社会条件和实践生成。第四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基础。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构成的“人民”,是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文化的生产创造主体、传播传承主体、消费享受主体、评价裁判主体。从根本上来看,文化发展活力根源于主体的文化生活需要,集中体现为文化自由:人民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不违背法律(良法)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享有文化的创造、传播、享受和评价的自由,文化活力的本质特征是文化主体的自由;具体来看,文化发展活力来源于文化的个体性与群体性间的互动并保持一定的张力,来源于文化的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文化发展合力。总而言之,个体性的、多元化的文化主体是文化发展活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第五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社会条件。文化发展活力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受政治环境的根本制约。一定的经济条件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必要前提,尤其是,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生产消费的内容、文化发展的层次或程度等始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政治活动是影响文化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政治活动通过影响文化主体的利益、控制文化生产资料、影响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内容来对文化活动进行调节。第六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生成。文化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发展活力孕育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微观上,文化主体(主要是个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带来文化的改变,如人们的实际地位(经济、社会等)的跃升跌落、人与人的交往方式的演化嬗变等;中观上,文化系统内生力量推动文化不断演化更替,如文化不同领域间的分化与融合、古今文化间的传承与创新、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等;宏观上,社会整体(国内外)的实践状况,尤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催生出强劲的文化活力、激发出蓬勃的文化生机。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九章,提出增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活力的对策思路:主体提升、社会保障、实践推进。第七章从文化主体的角度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提升问题。从目标定位、现实状况、提升路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目标是培育具备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权利的文化主体;同时,从意识、能力和权利三个维度来考察和把握文化主体的客观状况,找准差距、明确不足;进而,参照目标,立足现实,从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训练和主体权利获取三个方面来努力提升文化主体活力。第八章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提升问题。基于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等的密切关系,必须从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两个主要的方面来努力:大力发展经济,协调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为人们创设更多的自由时间,并推动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以建设更好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逐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创设宽松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环境。第九章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现实推进。理论来源于实践,终要回归到实践。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推进,总体思路是逐步从文化管理走向文化治理,最终实现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具体路径主要是:坚决推进依法治文,实现文化发展的法治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集共识、聚心合力、引领发展;完善“思想文化市场”,推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创新、发展繁荣。结语部分展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并概述当前的现实进路。

郑贤君[5](2014)在《现代与超越:“五四宪法”的民主主义的自由观》文中研究表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区分是辨别不同性质自由的基本理念。"五四宪法"基本权利体现了民主主义的积极自由思想,是对近代自由主义宪法对抗国家权力的消极自由的超越,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它是在试图克服个人主义与个人本位前提下,参考前苏联东欧等人民民主国家宪法,结合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权利创制。人民主权消除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紧张,乐观唯理主义的法律实证主义反映了对国家权力的信任,通过建构法律秩序而非怀疑和抵制公权力保障个人自由。作为共同体成员资格的公民是主权的所有者,享有平等身份与地位,政治自由与社会权条款混合了两类形式的积极自由,最大化地体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两大宪法原则。

张传忠[6](2018)在《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由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把人类的解放当作他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人类解放是唯物史观视野下自由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本人的哲学和革命立场经历了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其自由思想也经历了一个萌芽和发展的过程。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成熟,马克思自由观也得以确立。马克思自由观是对马克思自由思想在实践和唯物史观上的总结和升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贯穿其中。马克思自由观吸收了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以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自由所涉及的内容。马克思自由观认为,自由不仅是客观的现实的,而且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享有的,绝不能成为某一个或某一部分人的特权。人民群众不应该期盼自由从天而降,而应该通过实践和阶级斗争主动去争取自由。马克思自由观的确立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扫清了理论障碍,也为应对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提供了武器。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明本论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通过评述国内外对自由问题研究的现状,指出自由领域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及其带来的危害,说明通过马克思自由观厘清理论困惑、指导实际行动的重要性。第二章梳理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确立过程,主要论述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转变过程,具体阐述了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的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并结合马克思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回顾和评价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早期自由思想受法国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很深,所以,青年时期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蕴含着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唯心主义成分。在唯物史观创立以后,马克思抛却了法国启蒙哲学自由思想的浪漫主义情怀,否定了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唯心主义立场,从实践、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自由做了深刻的分析,由此形成了马克思自由观。可见,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自由思想有历史渊源,但马克思自由观绝不是对西方自由思想的全盘接纳,它们有着根本的区别。第三章阐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容。马克思自由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由自由的主体、自由的内容、自由的目标、自由实现的条件和方式等诸方面的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自由观中国化的过程当中体现得非常具体。马克思自由观认为,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单个人或某一群体的自由不是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社会主义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保证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自由主体的地位。自由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能否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成为衡量自由的重要标准。中国不同时期的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等思想就是对马克思自由观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回应。马克思自由观以实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为目标,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为实现条件。马克思告诫工人阶级,自由从来都不能依靠神的恩赐或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政治而获得,自由从来都是工人阶级通过实践和阶级斗争去争取的。一句话,自由的获得不是靠祈盼和等待,而是靠实践和阶级斗争。第四章论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特征。实践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根本特征,也是认识马克思自由观的基础,而唯物辩证法则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方法论特征。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不仅充分说明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原因和动力,而且为人类开辟出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主观世界诸领域,这些领域随着人的实践活动还在不断拓展。这样人们在实现自由的同时,又被激起在新领域新的自由诉求。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自由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因此实践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根本特征。马克思自由观充满了辩证法的奥妙,从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规律解读自由,能够充分理解不同的阶段不同领域唯物史观视野下自由的表现形式、自由获得的方式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区别。这些区别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章阐明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马克思自由观从它确立之日起就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展开了积极的斗争。从自由的哲学基础的党性之争到国际工人运动的道路之选,马克思运用其自由观的实践性和方法论特征,与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展开过正面的交锋,历史证明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回顾这段斗争的历史有利于澄清我国当前理论领域的思想困惑,树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和勇气。新中国建立以来,西方世界企图以自由主义思潮实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演变”,中国共产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自由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粉碎了敌对势力扼杀社会主义的幻想。社会主义中国与西方自由思想的斗争经历了一个由“反对自由主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到践行“科学发展观”再到倡导“新发展理念”的过程。在这一斗争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的自由观念也经历了一个从建国初期的被动防守,到本世纪初的提升自我,再到当前的主动出击、走向世界的转变过程。造成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而这些成就铸就了社会主义中国在自由观上的坚强自信。在哲学领域,自由从来都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有趣的是,哲学家对认识自由分歧的扩大,并没能阻遏人类对自由的渴望。相反,人类对自由渴望之迫切,恰恰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需要由科学的自由观来引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彼此共存又彼此对立,在各自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克思自由观和资产阶级自由思想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征伐。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绩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信心高举马克思自由观的旗帜,跟随中国融入到国际经济合作的步伐,在思想领域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引领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自身的解放。

刘云凤[7](2017)在《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提出公平问题在中西方的历史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公平问题的探究,从对“公”、“平”、“正”、“义”的阐释到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展示了人们对于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西方对公平问题的探究在古埃及就有文字记载,表明公平最初是同人们的劳动实践及分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西方的公平思想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中西方历代先贤们的公平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和解决公平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运行程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特别是非市场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改革中各种矛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爆发,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显现,使得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平问题,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显示了政府解决公平问题的过程与决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探析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归纳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的公平问题可以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学方法、政治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对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绪论及六章内容。论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基本概念的界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部分,阐述了“公平”、“公正”、“正义”的异同,介绍了公平的类型等,指出了平等是衡量公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梳理了西方历史上的公平思想,筛选出了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契约论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也是产生于西方的公平思想,但在性质上与西方其他公平思想截然不同,所以在分类上单独列出。分析了上述公平思想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这些公平思想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西方公平思想随着列强的侵略涌入中国。基督教神学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圣经》完整译本在中国的出现,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开始系统地传入中国,传教士作为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通过直接讲道、写作或翻译书籍、创办教会学校、发行报刊等方式进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内容上具有麻醉性、消极性,鸦片战争后被列强利用充当了文化侵略的工具,奴化和驯顺中国人民,以利于列强的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来源之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是西方平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契约论公平思想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入中国的。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天赋人权思想、三权分立思想等逐渐传入中国。契约论公平思想源自霍布斯、洛克、卢梭,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自然权利(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较早地接触到或传播了天赋人权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间接或直接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杨廷栋、邹容、刘光汉、陈天华、孙中山也传播了契约论公平思想。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使了民众国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但也由于救亡图存的工具性,在传播过程中疏离了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本意,从而导致了影响的变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的热潮促使了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造社会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开始传入与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也得到了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达、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等通过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书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等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进行了传播;一些国民党人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即铲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对经济公平也有一些探讨。胡适、高一涵等在知识界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影响主要在理论层面,是五四时期“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改造国民性、增强国民个人权利意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指出了公平社会的新方向,其影响在不断扩大,并且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展开博弈。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专制主义在制度公平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博弈。李达、李一氓、吴亮平(吴黎平)、郭大力、王亚南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社会主义,主要传播者是罗隆基、张君劢、张东荪、施复亮等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所谓“计划化民主国家”的公平社会难以实现。新专制主义覆亡、自由主义式微、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胜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践行中出现了曲折,在建立相对公平的基本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出现了波折,由最初的追求平等到陷入了平均主义的误区。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分配公平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权利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按需分配原则。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解读与实践,使之附着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平均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思想的传出现了新气象,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思想的吁求,从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方面透析西方公平思想的影响。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可批判借鉴西方其他流派的公平思想,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历程启示我们在当今时代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各类传播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掘各类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功能,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力,巩固其主导地位。

徐雅[8](2020)在《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大国。在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全球,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发起针对中国等国家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破坏了国际贸易关系和经济秩序,形成了与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现象。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有助于我们认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实质,以及不平衡发展规律,认清西方“自由贸易”的历史真相和本质,对于深刻理解和解释经济全球化本质和规律,加快中国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缓解贸易摩擦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此,要正确认识、解决这些问题,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需要学界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目前,一方面,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占据主流地位,该理论体系代表了当前发达国家基本立场,脱离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实践;另一方面,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思想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停留在对马克思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缺乏创新,对于应对当前国际贸易挑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一步深化研究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是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国际贸易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纵观马克思的一生,其关于国际贸易思想的观点散见于不同时期的着述之中。本文立足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文本进行系统梳理,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在论文逻辑架构上,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纵向梳理其发展脉络,横向阐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本文主要从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后的国际贸易思想开始研究。既包括了马克思深入研究的古典国际贸易思想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想。还包括了马克思论述相对较少的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重农主义国际贸易思想。前者直接影响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形成,因此,前者属于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前者又受后者的影响,故后者属于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间接理论来源。第二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批判性继承发展西方古典国际贸易思想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对国际贸易思想理论基础的概括、总结,得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基本观点,即关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本质和规律、地位和作用以及政策演变等,并运用相关理论和基本观点分析资本主义国际贸易政策的二重性。可见,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是一个涵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基本观点、政策措施在内的完整的思想结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基本观点和国际贸易政策的批判,得出应该怎么扬弃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及对未来社会国际贸易的预期。第三部分,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与西方主流国际贸易思想进行比较,主要从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基本观点和政策措施展开比较。由于两种思想阶级立场不同,则其思想内容必然存在差异。通过比较,有助于全面充分认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理解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基本观点和政策的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比较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并不排斥西方国际贸易思想在某方面的科学性,其也借鉴了西方国际贸易思想的合理成分,加以发展运用。西方国际贸易思想也不能推翻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科学结论。不论是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还是西方国际贸易思想,都将会相互借鉴,在某种程度上“融合”但不是合并。第四部分,通过第三部分比较发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即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其更具有包容性,在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并且,比较发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立场、观点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马克思虽然没有亲自参与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但是其国际贸易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创造性地发展、运用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为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美中贸易摩擦;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资本“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推动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进一步提升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度;缓解和阻止贫富差距提供新思路。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作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世界经济贸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综上所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其内涵深刻,覆盖范围广,吸收借鉴西方国际贸易思想的科学观点,并且全面概括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实践经验。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实践,尤其是针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实践问题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经过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之后,本文得出三个创新性的观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本文较系统地构建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内容的结构框架,即涵盖了其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观点以及政策措施。第二,本文认为,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是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其阶级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阶级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并且阶级性、科学性、人文性又是以实践性为基础,四者有机统一。第三,本文认为,美中贸易摩擦的实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的博弈,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价值链走向高端化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苏彬[9](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郭友兵[10](2019)在《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由是人类的永恒理想与普遍追求,黑格尔关于自由的思考构成人类自由理论的重要一支。由于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性质与文本特征,国内外学界关于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大量研究一方面具有多领域、多进路等优点,另一方面存在离散性、片面性等缺点,对黑格尔自由思想进行一种系统全面又准确彻底地理解诠释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本研究旨在基于黑格尔之哲学观以及文本诠释、形上分析、“经验”还原等方法,对黑格尔自由思想本身做出一种有据可循的系统性诠释。首先,直面“自由是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黑格尔的自由具有如下形上规定。其一,“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的思辨定义构成黑格尔自由的基本公式。它表明自由本质上是一种“他我关系”,“他物”“自身”构成自由的两大前提,“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构成自由的关键要义,其反面则是无自由或不自由。其二,“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具有自我实现、相互承认、主客统一、“主体-实体”等四种主要实现模型。这四种模型相应地构成黑格尔自由思想之本体论、伦理学、认识论、存在论四种主要诠释进路。其三,自由具有具体性、必然性、无限性以及统一、和解等特性,且作为他我关系的合理解决构成价值本身及最高价值。然而,黑格尔所言自由的主体是精神,其自由主要指精神自由,因此,如何理解精神构成理解黑格尔自由的枢纽,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具体诠释必须深入考察其精神理论。考察发现,黑格尔具有一种成熟而复杂的精神理论,精神构成黑格尔哲学的标识并存在多种解读面向,精神自由的核心要义则在于人类自由。文本显示,精神具有“知自己本身的现实的理念”之一大定义、“观念性”与“显示”之两大规定性、“运动”“统一”“自由”以及“非自然”“理性”等多种特性,本身代指“思维-概念-理念-精神”之内在逻辑经验与“存在-定在-理念-精神”之外在历史现象相统一的“事情本身”的存在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在形式上展现为“圆圈”之往复进展的结构,在内容上体现为“观念性-显示”或“思维-意志”之一体两面的结构,在本质上呈现为“观念性-显示-事情本身”或“思维-意志-理性”之“知-行-在”的三位一体结构。由此可见,黑格尔的精神具有认识论内涵与本体论内涵相统一、一般精神与作为人的精神相统一的基本内涵,而且,精神的本体论内涵以认识论内涵为基础、一般精神以作为人的精神为模型,因此,黑格尔的精神主要指人类,其精神自由义在人类自由。根据精神“知-行-在”的本质结构,黑格尔精神理论包含一个以“思维自由”“意志自由”“理性自由”为基本主题、以《小逻辑》《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为主要文本、以“理论理念”“实践理念”“历史实存”为重要形态的自由理论体系。根据黑格尔的哲学观,黑格尔哲学本质上是一个思维与对象、内在与外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关于事情本身的“解释-规范”体系,“精神自由”一方面构成黑格尔解释世界的根本性概念,另一方面同时具有旨在人类自由的规范性内涵。本研究在此两大前提下详细诠释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具体内容。第一,“思维”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知”“普遍性”“辩证性”“真理性”“自由”等特性。“思维自由”是逻辑学的重要主题,《小逻辑》思辨地揭示了思维自由的具体道路,本身包含“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大环节。思维象征着“思维着的人”,思维自由具有相应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思考”的思维方法的规定,具体为“‘概念’地思考”,亦即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重要来源的黑格尔之“概念思辨法”,包含五大原则:矛盾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具体的原则、历史的原则、总体的原则。另一方面,它蕴含着“成为一个人”的“主体性自由”的规定,主要为“超越自然性”“扬弃分裂性”“遵循总体性”。第二,“意志”是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具有“行”“能动性”“层次性”“客观性”“自由”等特性。“意志自由”是法哲学的根本主题,《法哲学原理》理性地构筑了意志自由的具体道路,本身包含“抽象法”“道德”“伦理”三大环节。意志代指着“行动着的人”,意志自由包含重要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行动”的行为原则的规定,具体为“‘伦理’地行动”,人与物、人与自身、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构成黑格尔的“五伦”,法哲学系统理性地阐述了五伦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它蕴含着“与他物共存”的“实体性自由”的规定,主要为“追求‘实体性’事业”“超越原子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理性”是历史哲学的灵魂,本身具有“在”“实存性”“阶段性”“具体性”“自由”等本性。“理性自由”是历史哲学的重要命题,《历史哲学》大致地描绘了理性自由的实现历程,本身包含“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尔曼世界”等阶段。理性意味着“存在着的人”,理性自由包含着对应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存在”的存在方式的规定,具体为“‘精神’地存在”,其以“自由”为根本目的、以“知”“行”为内外道路、以“理性”为基本原则、以“调和”为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具有质、量、度之具体规定的“实存的自由”,并具有如下启示:“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理想”,“实存的自由永远是具体特殊的”,“‘思辨逻辑’构成自由实现的实践智慧”。总之,以“知-行-在”为本质结构的精神表明人是“有思维”“有意志”的“历史性”的存在者,黑格尔的精神自由理论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系统而独特的人类自由理论,而黑格尔自由思想本身则构成一种重要的自由理论范式。

二、毛泽东论自由与必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论自由与必然(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自由”的历史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精神
        (一) 传统中国追求自由的精神源头—“先民自由歌”的自由蕴涵
        (二) 传统中国追求自由的文化基因—主流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成分
        (三) 传统中国追求自由的词源学考察
    二、近代中国对自由的积极探求
        (一) 对经济自由的探求
        (二) 政治自由及其实践
        (三) 思想启蒙与文化自由主义
        (四) 近代中国探求自由之得失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一脉相承
    一、自由: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
        (一) 谁的自由
        (二) 什么的自由
        (三) 如何实现自由
    二、一脉相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价值的不懈追求
        (一) 毛泽东思想:在革命和建设中争取自由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和发展中推进自由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借鉴
    一、自由观念的西方起源及其演进
        (一) 自由主义以前的自由
        (二) 自由主义的自由及其局限
    二、西方自由主义之“自由”的价值困境
        (一) “自然之殇”:自由与自然的悖离
        (二) “民主之乱”:自由与民主的冲突
        (三) “不平等之痛”:自由与平等的失衡
    三、《人类发展报告》中的自由价值追求及其重要启示
        (一) 对平等自由权利的不懈追求
        (二) 以基本需要看待自由
        (三) 免于恐惧的自由
        (四) 体面劳动
        (五) 文化自由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本质规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一个整体性概念
        (一) 社会诸自由的有机构成
        (二) 目的性自由与工具性自由的统一
        (三) 自由、能力与责任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一个超越性概念
        (一) 超越“传统主义”:追求法律自由与道德自由的协同
        (二)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追求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共生
        (三) 超越“传统社会主义”:追求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的统一
        (四)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追求人类自由与自然价值的融合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一) 自由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 自由与平等、公正、法治
        (三) 自由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实践路径
    一、在科学发展中扩展每个人的自由
        (一) 以发展看待自由,重视自由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实施基本需要优先的发展战略,扩展每个人的基本可行能力
        (三)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建立健全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制度体系
        (一)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 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三、积极培育公民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
        (一) 将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二)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
        (三)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现代传播体系
    四、在对外传播中增强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自信自觉
        (一) 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对外传播的现实意义
        (二) 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可能条件
        (三) 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可行路径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现代化
        (二)社会分化
        (三)社会整合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现代化理论
        (二)功能主义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三、三大改造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四、突出政治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一、系统分化
        二、职业分化
        三、收入分化
        四、阶层分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三、社会两极分化
        四、社会碎片化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七、充分吸纳原则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4)文化发展活力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逻辑架构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文化概念
        一、“文化”的内涵
        二、社会意识与文化
        三、经济、政治与文化
        四、“文化”的界定
    第二节 发展概念
        一、“发展”的含义
        二、文化发展与精神生产
    第三节 文化发展活力概念
        一、“活力”的含义
        二、文化发展活力与精神生产力
        三、文化发展活力与文化创新
        四、“文化发展活力”的界定
第二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文化的供给与需求
        一、供给与需求的辩证统一
        二、传播媒介的不可或缺
    第二节 文化的主旋律与多样性
        一、理性认知文化的主旋律
        二、理解接纳文化的多样性
        三、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文化的稳定性与变易性
        一、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二、文化的动态变易性
        三、稳定与变易的辩证运动
    第四节 文化发展活力的深层次特征
        一、文化主体的能动性
        二、文化生活的丰富性
        三、文化创新勃发
        四、文化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一、社会的自由度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核心因素
        二、文化系统的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封建专制制度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障碍
    第二节 苏联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一、如何对待知识分子是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文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对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一、从“阶级斗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从单一“红色文化”走向“多彩文化”
        三、逐步走向依法治文
第四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基础
    第一节 文化发展活力源于主体文化生活需要
        一、主体文化生活需要是文化发展活力的逻辑起点
        二、文化自由是主体文化生活需要的核心诉求
    第二节 文化的个体性、群体性及其互动
        一、文化的个体性
        二、文化的群体性
        三、文化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互动
    第三节 文化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关系
        一、文化主体具有多元性
        二、多元文化主体的基本类型
        三、文化生产条件所有者与生产者的统一
        四、多元主体的文化合力
第五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社会条件
    第一节 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制约
        一、经济为文化活动创设基础条件
        二、经济制约文化发展的基本内容
        三、文化发展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四、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第二节 政治对文化发展的直接性调控
        一、政治活动调控文化活动的基本途径
        二、政治活动调控文化活动的基本类型
        三、文化发展反作用于政治活动
        四、文化与政治相互熔铸
第六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生成
    第一节 文化主体生存状态对文化的直接影响
        一、个人生存状态变化的直接作用
        二、个体自由度扩大的根本因素
    第二节 文化系统内生力量推动文化的演进更替
        一、文化各领域间的分化融合
        二、古今文化间的传承创新
        三、中外文化间的交流借鉴
    第三节 社会整体实践状况对文化的强力支撑
        一、社会整体实践状况是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
第七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提升
    第一节 文化主体提升的目标定位
        一、主体的自觉意识
        二、主体的行为能力
        三、主体的保障权利
    第二节 文化主体提升的客观现实
        一、自发型文化主体与自觉型文化主体
        二、合格型文化主体与不合格型文化主体
        三、自立型文化主体与依附型文化主体
    第三节 文化主体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主体意识的培养
        二、主体能力的训练
        三、主体权利的落实
第八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社会保障
    第一节 发展经济以奠定坚实的文化发展基础
        一、改善文化主体的物质生活条件
        二、推进文化媒介的开发利用
        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
    第二节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以营造健康的文化发展环境
        一、厘清文化主体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二、理性把握主体的文化活动边界
        三、推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
第九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推进
    第一节 逐步从管理走向治理
        一、文化治理的基本特点
        二、文化治理的必然趋势
        三、文化治理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 依法治文
        一、依法治文的现实状况
        二、依法治文的推进举措
    第三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提升文化的价值引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推进
    第四节 逐步完善“思想文化市场”
        一、思想文化市场的基本内涵
        二、思想文化市场的重要价值
        三、澄清对思想文化市场的两种误解
        四、完善思想文化市场的现实进路
结语:逐步走向文化的复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现代与超越:“五四宪法”的民主主义的自由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民主主义与积极自由
    1. 对近代自由主义的克服
    2. 立法中心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体现
    3. 主权所有者与民主权利
二、人民主权与平等优位
三、民主主义与政治权利
    1. 选举权决定人民民主政体
    2. 平等参政权衡量政权的民主程度
    3. 言论自由的民主主义本质与物质保障
    4. 监督权的民主正当性
四、社会主义和社会权
    1. 社会主义理念
    2. 促进社会正义
    3. 加强团结
    4. 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五、结语:现代与超越

(6)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对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
        一、国内对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
        二、国外对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
        三、对马克思自由观研究的简评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确立
    第一节 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渊源
        一、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自由思想
        (一) 法国启蒙哲学的自由思想
        (二) 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思想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
        (一)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批判
        (二) 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唯物主义立场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构想
        (一) 尊重人的主体性
        (二)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早期生活环境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
        二、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
        三、两个转变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
        四、马克思自由观的确立
        (一) 对自由概念的分析
        (二)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自由概念
第三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自由的主体:现实的人
        一、个体自由
        二、人类自由
        三、个体自由和人类自由的统一
    第二节 自由的内容:人的全面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
        二、全面的发展
    第三节 自由的目标:实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二、人的发展的三种形态理论
        三、自由时间是衡量自由的主要标志
    第四节 实现自由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一、实现自由的物质保障
        二、实现自由的制度保障
    第五节 自由实现的手段:阶级斗争和实践
第四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特征
    第一节 实践性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根本特征
        一、意识的产生是自由观念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 无意识状态下人类分享属于兽类的“自由”
        (二) 只有被意识到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三) 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自由
        二、实践是人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利用
        (一) 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
        (二) 自由是有条件的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方法论特征
        一、马克思自由观与唯物辩证法
        二、自由与不自由的对立统一
        (一) 不自由成为一种现实
        (二) 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关系
        三、自由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 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
        (二)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回归
        四、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质量互变规律
        (一)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量变质变
        (二)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界限
第五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自由思想斗争的当代镜鉴
        一、西方自由思想概述
        二、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自由思想的斗争
        (一) 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自由思想哲学立场的党性之争
        (二) 马克思对西方自由思想误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纠正
        三、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自由思想斗争经验的借鉴意义
        (一) 自由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
        (二) 自由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三) 自由的获得需要斗争而非期望和等待
    第二节 马克思自由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自由观与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对决
        (一)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 邓小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伟大功绩
        (三) 新时期马克思自由观对新自由主义消解
        二、马克思自由观在中国的发展深化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中的自由思想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自由的时代意义
        (三) 新发展理念彰显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学术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公平的起源及语义
        二、公平涵义的演变与实质
        三、公平的类型
        四、公平与平等
        五、“西方公平思想”的界定
第一章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产生背景
        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西方近代公平思想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
        二、西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西方现代公平思想
        一、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
        二、罗尔斯的公平思想:分配正义论
        三、诺齐克的公平思想:权利正义论
        四、德沃金的公平思想:资源平等论
        五、沃尔泽、米勒的公平思想:多元正义论
第二章 清末民初:列强侵略与西方公平思想的传入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救亡图存与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最初传入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入契机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影响分析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影响
        二、契约论公平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与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一节 历史巨变与公平思想传播背景的变换
        一、国内:封建专制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国际:西方文明的没落与苏俄社会主义的魅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传播的社会条件:政治环境、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列宁、斯大林公平思想的载体——苏俄社会主义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四、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陈独秀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二、胡适对实用主义(实验主义)的传播
        三、高一涵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五节 影响分析
        一、西方公平思想是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
        二、改造不平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之争
第四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度抉择——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
    第一节 国内外背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影响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向:新民主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及历史的抉择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的翻译和出版
        二、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单行本的翻译出版
        三、期刊论文
        四、传播的主要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一、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误读及原因
        二、消灭三大差别的目标与实践:人民公社——从平等到平均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平思想传播的新气象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研究、发展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影响分析
        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影响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影响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及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条件、特点分析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分析
    第二节 启示
        一、强化、壮大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
        二、巩固、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渠道
        三、充分发掘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传播功能,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影响力
        四、搞好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吸引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课题及获奖情况

(8)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2.1.1 古典国际贸易思想
        2.1.2 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2.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间接理论来源
        2.2.1 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
        2.2.2 重农主义国际贸易思想
3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
        3.1.1 世界市场理论
        3.1.2 国际分工理论
        3.1.3 国际价值理论
        3.1.4 国际金融理论
        3.1.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3.1.6 理论基础、基本观点与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
    3.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基本观点
        3.2.1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3.2.2 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
        3.2.3 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3.2.4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3.2.5 对未来社会国际贸易的预期
    3.3 马克思国际贸易政策的二重性
        3.3.1 自由贸易政策
        3.3.2 保护贸易政策
4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与西方国际贸易思想的比较及特征
    4.1 相关理论比较
        4.1.1 对世界市场的现实表现形式的比较
        4.1.2 对国际分工的贸易利益认识的比较
        4.1.3 对国际价值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范畴比较
        4.1.4 对国际金融理论中资本国际流动的比较
        4.1.5 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解读的比较
    4.2 基本观点比较
        4.2.1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原因的比较
        4.2.2 国际贸易研究侧重的比较
        4.2.3 国际贸易作用的比较
        4.2.4 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比较
    4.3 对国际贸易政策态度的比较
        4.3.1 对自由贸易政策态度的比较
        4.3.2 对保护贸易政策态度的比较
    4.4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特征
        4.4.1 实践性
        4.4.2 阶级性
        4.4.3 科学性
        4.4.4 人文性
5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
    5.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列宁和斯大林国际贸易思想的影响
        5.1.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列宁对外贸易垄断制的影响
        5.1.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斯大林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
    5.2 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
        5.2.1 毛泽东对外经济交流思想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继承发展
        5.2.2 邓小平对外经济开放思想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继承发展
        5.2.3 习近平开放型贸易观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继承发展
    5.3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的影响
        5.3.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巴兰和斯威齐经济剩余依附型贸易的影响
        5.3.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阿明、伊曼纽尔“中心—外围”国际分工理论的影响
        5.3.3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安沃·塞克自由贸易思想的影响
        5.3.4 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之间的逻辑联系
6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当代实践价值
    6.1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当代实践价值
        6.1.1 世界市场理论是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依据
        6.1.2 国际分工理论是从“生产端”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
        6.1.3 国际价值理论是解释美中贸易摩擦本质原因的理论武器
        6.1.4 国际金融理论是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指路明灯
        6.1.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是推动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理论指南
    6.2 马克思国际贸易政策的当代实践价值
        6.2.1 自由贸易政策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度的行动纲领
        6.2.2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引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智慧源泉
7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主题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自由的形上分析
    第一节 自由的定义
        一、文本定义
        二、定义的要件
        三、定义的反面
    第二节 自由的实现模型
        一、自我实现模型
        二、相互承认模型
        三、主客统一模型
        四、“主体-实体”模型
    第三节 自由的特性
        一、自由的一般特性
        二、自由是被设定的
        三、自由的主体是精神
第二章 精神的形上分析
    第一节 精神的概念
        一、定义
        二、规定性
        三、特性
    第二节 精神的结构
        一、“圆圈”结构
        二、“思维-意志”结构
        三、“知-行-在”结构
    第三节 精神的自由体系
        一、精神之“精神”
        二、精神的本性是自由
        三、精神自由的形态及体系
第三章 自由的“思维”形态
    第一节 思维的本性
        一、“知”
        二、辩证性
        三、自由
    第二节 思维自由的三个环节
        一、存在论
        二、本质论
        三、概念论
    第三节 “思维”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一、“概念”地思考
        二、主体性自由及其规范
第四章 自由的“意志”形态
    第一节 意志的本性
        一、“行”
        二、层次性
        三、自由
    第二节 意志自由的三个环节
        一、抽象法
        二、道德
        三、伦理
    第三节 “意志”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一、“伦理”地行动
        二、实体性自由及其规范
第五章 自由的“理性”形态
    第一节 理性的本性
        一、“在”
        二、阶段性
        三、自由
    第二节 理性自由的实现历程
        一、东方世界
        二、希腊与罗马世界
        三、日尔曼世界
    第三节 “理性”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一、“精神”地存在
        二、实存的自由及其启示
结语 黑格尔自由观与人类自由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毛泽东论自由与必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何以可能?[J]. 何中华. 文史哲, 2018(02)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研究[D]. 杨智勇.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6)
  •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文化发展活力论[D]. 查建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现代与超越:“五四宪法”的民主主义的自由观[J]. 郑贤君. 中国法学, 2014(04)
  • [6]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传忠. 湖北大学, 2018(06)
  • [7]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D]. 刘云凤. 扬州大学, 2017(10)
  • [8]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D]. 徐雅. 东北财经大学, 2020(06)
  • [9]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10]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D]. 郭友兵.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毛泽东论自由与必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