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发展要坚持“三主”

乡镇企业发展要坚持“三主”

一、发展乡镇企业应坚持“三个为主”(论文文献综述)

秦高炜[1](2018)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佛山市顺德区工业用地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城市化先行发展的佛山市顺德区为例,通过遥感影像解译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归纳总结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供国内其他地区的规划编制参考借鉴,避免重蹈大城市“城市病”的覆辙。论文首先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生产空间的基础理论,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有关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理论方面主要以地租论、区位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国外较为关注城市整体的地域扩张;国内则更多地对具体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将工业占据总体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作为研究主线,回顾建国以来顺德区产业的发展背景,得出:近70年中,顺德共经历工业基础萌芽、工业放权起步、产地融合成长、产业转型升级4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用地呈集约化布局。选用遥感影像解译手段获取顺德自90年代以来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格局及数量信息,对顺德区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特征进行刻画描述。根据以上变化特征将可能影响地区工业用地变化的因素加以整合、分类,并集中从工业化进程、经济体制、政策制度、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价值观念六个方面展开顺德区工业用地演变影响机制的研究。本文以为: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有着固定的进化模式,并会根据当地的物质、精神属性有所变化;快速城市化地区多以工业用地扩张为主要动力,依托多维网络化道路系统的条件,最终形成“散点圈层一轴向蔓延—面域连接”的生产空间扩张模式;围绕生产空间优化进行经验总结,有助于指导国内快速城市化地区的规划建设,杜绝“城市病化”发展趋势。

王霞林[2](1995)在《苏南模式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苏南模式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验证。苏南模式是以“三个为主,两个协调,一个共同”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苏南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创造。苏南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勾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崭新图景:经济前所未有地高速增长;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业比重奇迹般地超越了农业比重;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农村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强大的集体经济为后盾,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苏南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正在逐步完善和提高。突出的是以产权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水平;以集体经济的强大实力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农业,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以培养人才为重点,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以实现“五化”为目标,走苏南农村现代化之?

周本顺[3](1996)在《发展乡镇企业应坚持“三个为主”》文中研究说明 目前,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势头都很猛。我们内陆地区与沿海的差距,主要差在乡镇企业上。为了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我们应该坚持"三个为主":在发展主体上,以民营为主;在发展内容上,以工业为主;在发展布局上,以小区为主。1、民营为主以民营为主,是一种现实存在。乡镇企业是在原来的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迅速演化为"四个轮子",即乡办、村办、联办和个体私营企业。事实上,现在

周新年[4](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王霞林[5](1997)在《认真总结“苏南模式”的新鲜经验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中研究指明苏南模式的本质在于: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好验证、苏南模式的特征在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用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的实践来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苏南模式是成功的典型,但仍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开拓创新。

张柏鉴,于成志[6](1996)在《转换机制 再创辉煌——顺德市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文中提出曾经被小平同志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保持勃勃生机,继续前进?顺德市委、市政府根据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从93年5月开始,经过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扬敢闯敢冒的精神,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大刀阔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让全市的乡镇企业逐步驶上市场经济的快车道。顺德市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决心大,震动大,是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益探索,具有现实性、方向性,很值得研究、参考和借鉴。

孙秀华[7](2014)在《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关乎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关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存续和发展。着重分析各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发展对象趋同、组织发展原则完善滞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姬长周,刘波[8](1995)在《“三个结合,三个为主”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个结合,三个为主”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姬长周,刘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通过改革,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使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我们枣庄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现在与枣庄教育学院为一个办学实体,担负着枣...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苏南学习考察组[9](1996)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苏南三市考察报告》文中提出 1995年10月8日到20日,福建省委党校8位同志组成了“苏南学习考察组”,前往苏南的锡山、江阴和张家港三个县级市进行学习考察。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情况,对苏南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高效发展;对苏南乡镇工业的迅猛崛起;对苏南广大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形成;对苏南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安居乐业,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等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92年,李鹏总理为“华夏第一村”——江阴市华西村作了一个寓意深远的题辞:“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在这前后,华西村的经验逐步而又迅速地普及到苏南广大农村。如今,类似华西村的先进集体在苏南广大农村中已经比比皆是,并形成了富有特色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苏南模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

王乐夫,唐兴霖[10](1997)在《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由上传下达的中转机构演化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一个层次和组织地方经济活动的主体。就第一层次而言,珠三角各级地方政府坚持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就第二层次而言,珠三角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主导地区经济发展。珠三角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地方政府的地位举足轻重,作用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但珠三角地区九十年代以来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如何迎接这些挑战则成为珠三角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课题。

二、发展乡镇企业应坚持“三个为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乡镇企业应坚持“三个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佛山市顺德区工业用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及研究内容
        1.2.1 快速城市化地区概念
        1.2.2 生产空间概念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城市土地利用基础理论研究
        2.1.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实证研究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顺德区工业用地演变的产业发展背景
    3.1 研究区概况
    3.2 顺德区产业发展划分依据
    3.3 顺德区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
        3.3.1 工业基础萌芽阶段
        3.3.2 工业放权起步阶段
        3.3.3 产地融合成长阶段
        3.3.4 产业升级优化阶段
    小结
4 顺德区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
    4.1 原始遥感影像解译
        4.1.1 资料来源
        4.1.2 图像处理
        4.1.3 信息获取
    4.2 顺德区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特征分析
        4.2.1 改革开放早期:多点簇状发展,偏好镇级工业用地
        4.2.2 1980年代:围绕“马路经济”,实现多点圈层式扩张
        4.2.3 1990年代:轴向延伸与圈层扩展并重,主导产业集群趋势
        4.2.4 2000年至今:镇街主创特色工业,谋求引进“新兴产业”
    小结
5 顺德区工业用地演变的影响机制分析
    5.1 工业化进程的背景
    5.2 经济体制的转变
    5.3 政策制度的改革
        5.3.1 国家政策对工业用地的整体效应
        5.3.2 地方制度对工业用地的示范效应
    5.4 资源环境的约束
        5.4.1 顺德储备用地的缺乏
        5.4.2 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
    5.5 基础设施的完善
    5.6 价值观念的引领
        5.6.1 务实创新的园区观念
        5.6.2 敢为人先的改革骄子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固定的产业进化模式
        6.1.2 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规律
        6.1.3 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优化的建议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附表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原则、分工及相关规定
二、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9)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苏南三市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南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二、“苏南模式”的突出特点和基本经验
    (一)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体。
    (二)坚持以乡镇工业为主导。
    (三)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础。
    (四)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五)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六)坚持以两个文明同步建设为特征。
三、江阴三市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深刻启迪

四、发展乡镇企业应坚持“三个为主”(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城市化地区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佛山市顺德区工业用地的分析[D]. 秦高炜.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2]苏南模式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J]. 王霞林. 学海, 1995(01)
  • [3]发展乡镇企业应坚持“三个为主”[J]. 周本顺. 湖南政报, 1996(24)
  • [4]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认真总结“苏南模式”的新鲜经验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 王霞林. 江苏社会科学, 1997(01)
  • [6]转换机制 再创辉煌——顺德市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J]. 张柏鉴,于成志. 广东经济, 1996(08)
  • [7]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 孙秀华.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2)
  • [8]“三个结合,三个为主”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姬长周,刘波. 唐都学刊, 1995(04)
  • [9]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苏南三市考察报告[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苏南学习考察组. 理论学习月刊, 1996(02)
  • [10]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王乐夫,唐兴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标签:;  ;  ;  ;  ;  

乡镇企业发展要坚持“三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