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铁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

磷铁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

一、磷铁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姜欣[1](2019)在《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悬浮物在自然水体环境中无处不在,获取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水库成为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水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流域内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随径流进入水库的同时,悬浮物颗粒与污染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也对水库的水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碧流河水库开展分层水质及悬浮物调查与分析研究,构建分层水库悬浮物采样与多尺度分析方法体系,探讨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水库建成后,水动力条件改变,水环境复杂变化大,且水库中悬浮物存在含量少、结构松散和密度低等特点,深层悬浮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发和设计了一系列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通过多级过滤和辅助搅拌的方式富集样品,提高了过滤效率;采用多种传感器实时获得水深、浊度等条件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位监控平台进行设备动作命令操作。与原有设备相比,具备采样水深准、采样效率高、过滤通量大、滤膜不易堵塞和操作轻便快捷等优点。(2)受限于常规分析手段的精度和分辨率,目前研究对水库环境中的絮凝悬浮物的赋存状态和微观特征所知甚少。本文构建了基于原位摄像-光学显微-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的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库中絮凝悬浮物的中细微尺度的环境特性。采用水下摄像实现了絮凝悬浮物的原位观测,比常规重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时效性更高,解决了浊度传感器对絮状悬浮物不敏感的缺陷,发现水库在水深超过15 m的水域底层普遍存在大量絮凝悬浮物。基于光学显微以及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在微观尺度上观测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的结构,观测结果表明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是由胞外聚合物将各种微小的悬浮颗粒包裹成的多孔絮凝体,孔隙度在34%~49%之间。(3)水库中许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都必须有微生物的参与,悬浮颗粒吸附着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自由生活(FL)细菌群落和颗粒吸附(PA)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组成和生态功能对水质的影响并不清楚。本文通过两种孔径滤膜提取的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PCoA、NMDS和LEfSe等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PA细菌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著高于FL细菌,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FAPROTAX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FL细菌和PA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差异相比,生态功能的差异更能反映其对水质的影响差异。(4)以往的研究认识到水库水温分层使底部形成厌氧环境,引起沉积物中的铁和锰释放到水体中,但并没有考虑悬浮物行为在铁和锰的迁移转化过程中作用。本文在优化改进悬浮物中磷、铁和锰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分析深水型水库中悬浮物以及颗粒态磷、铁和锰在不同水温分层时期的动态特性,着重研究了碧流河水库中铁和锰在水-悬浮物-沉积物之间的迁移规律,揭示了不同时期悬浮物行为的变化对水库中铁和锰迁移规律的影响。同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建立水源水库多维监测与预警的初步框架。考虑悬浮物对碧流河水库水质的影响,提出分层供水、深层曝气、多源供水、生态削减以及流域管理等适用于碧流河水库的管理对策。

苏彬,王学云,张嵬巍,王伟,李存根,关漫漫[2](2020)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铁中的磷、钛、锰》文中认为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0.200 0 g磷铁样品,未溶解的固体颗粒经过滤,连同滤纸收集于30 mL铂金坩埚中,置于800℃马弗炉中灰化。将灰化后的残渣冷却后覆盖1 g硼酸+无水碳酸钠(1:2)的混和溶剂,用金属丝搅拌均匀后再覆盖1 g混和溶剂,置于马弗炉内由低温开始升温至700℃时保持10 min,继续升温至1 000℃,保持30 min。取出后冷却,于100 mL(1+4)稀盐酸中浸取。将两次获得的溶液合并,并加入6 mL浓硝酸,使之为盐硝混酸介质,冷却定容至200 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溶液中磷、钛、锰的光谱强度,配制标准溶液,建立标准曲线,使用标准曲线计算出磷、钛、锰的含量,该方法检测磷铁中磷、钛、锰的含量,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生产检测要求。

李杰,李洁,张穗忠,于录军,陈健[3](201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磷铁合金中的锰元素含量》文中指出研究了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磷铁合金中锰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混酸溶解,经由两次高氯酸冒烟分解完全,然后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通过条件试验系统研究了称样量、基体元素、以及光谱通带、燃气流量等仪器测量参数对测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量条件。将该方法应用于多个磷铁合金标准样品的测定,所得结果与认定值一致,并且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1%。

王振坤,靳宏,姚传刚,张辉,王昊云,郭俊诚,赵江勇,贺翠翠,刘畅[4](2012)在《磷铁溶样方法的改进及ICP法测定其中的锰》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硝酸-氢氟酸-硫磷混酸溶解粒径小于0.076 mm的磷铁样品0.100 0 g,过滤,未溶解的固体颗粒经环境场发射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并用X射线能谱仪进行成分分析,表明固体颗粒中含有金属成分。过滤后将同体颗粒连同滤纸放人铂坩埚中,800℃灰化20 min,取出稍冷,加入2 mL氢氟酸加热蒸发,蒸干后加入1 g焦硫酸钾,650℃熔融5 min,取出稍冷,加入10 mL硫酸(1+4)加热浸取,得到澄清溶液,与滤液合并,定容至100 mL。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锰量,选择257.610 nm作为分析线。按此方法分析了4个标准样品,测得结果与认定值一致,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0.10%。

孟素芬[5](2019)在《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钛白粉大多数采用硫酸法进行生产,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因其含有钛锰铝等多种杂质不能直接被利用,绝大多数被当作废品处置,随地堆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减少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对环境的危害、实现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降低磷酸铁的合成成本,本论文研究了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生产电池级磷酸铁产品。主要研究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提纯和电池级磷酸铁制备。首先对工业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进行净化除杂实验。对比胶体沉淀吸附法除杂、化学沉淀法除杂、水解法对杂质去除率的影响,采用化学沉淀法和水解法进行除杂,研究了硫化钠加入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p H值对杂质除去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除杂的优化实验条件:硫化钠加入量为4.0%、水解温度为90℃、水解时间为2h、水解p H值为4.0。除杂结果表明,对锰钛铝三种杂质除去率均可以达到97%以上。然后以除杂后的硫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合成磷酸铁。采用控制结晶法合成磷酸铁,研究了反应温度、磷铁摩尔投料比、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反应p H值对磷酸铁产品粒径和铁磷比的影响,并以磷酸铁粒径大小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合成粒径小的磷酸铁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铁摩尔投料比为1.5:1、反应温度为85℃、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为1.5%、反应p H值为1.8。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合成磷酸铁,通过SEM、XRD、粒度分布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粒度分布测试表明所制得的磷酸铁样品平均粒径在1000nm左右,粒度分布较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制得的磷酸铁产品形貌规则,颗粒呈类球形,分散性能较好;XRD检测结果表明磷酸铁样品结晶度好,属单斜晶系;元素分析表明,合成的磷酸铁满足电池级磷酸铁的技术指标。最后以前期通过控制结晶法合成的磷酸铁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加入氢氧化锂和葡萄糖制备磷酸铁锂材料,通过XRD对材料进行物相分析。

马毅[6](2019)在《磷铁废渣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传统的化石能源资源越来越枯竭,化石能源的使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对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现如今和未来人们对清洁、安全、可持续的需求新能源产业正蓬勃发展。橄榄石结构磷酸铁锂是用于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前驱体磷酸铁的制备方法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磷铁渣是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副产物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处理难度大,导致磷铁渣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若能将其有效利用,制备电池级磷酸铁,不仅可以满足新能源材料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变废为宝。本实验以磷铁废渣为原料提供磷源和铁源,用硝酸和硫酸混合溶液浸出磷铁渣中的铁和磷元素,并通过沉淀法制备电池级纳米磷酸铁。本实验探究了硝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磷铁渣溶解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过程中铁磷比、温度和pH对制备的磷酸铁性能影响。利用X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对磷酸铁的形貌、晶体结构与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磷铁渣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硝酸浓度1.5 mol/L,反应时间4小时,反应温度90℃,此条件下磷铁的溶解率为95.1%;磷酸铁制备过程中的最佳实验条件为:铁磷比为1:1,反应温度60℃,反应pH=1.0,所制备的FePO4结晶度高,颗粒形貌规整,分散均匀,一次颗粒粒径为100纳米左右,铁磷比为0.97,杂质元素含量符合电池级磷酸铁的要求。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磷酸铁,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4/C,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采用酸溶液处理磷铁渣,不仅可以快速的将磷铁渣溶解,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浸出废渣中的铁和磷元素。利用磷铁渣溶解液合成电池级磷酸铁,不但能实现磷、铁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还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汤丹丹[7](2017)在《含铁窄带隙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具有光响应的半导体材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新技术,是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由于无法有效利用可见光,光量子效率较低,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研究探索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含廉价过渡金属铁的半导体大多是典型的窄带隙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甚至红外光都有较强的吸收,但大多数含铁光催化剂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较低,光催化活性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异质结构建、表面等离子体优化和离子替位掺杂等方法,制备了几种新型高效的含铁窄带隙光催化材料,探索了其微结构及带隙结构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了所制备的新型光催化材料降解污染物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简易的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Z型AgFeO2/g-C3N4纳米异质结光催化剂。TEM分析证实,24 nm厚的g-C3N4层包裹在AgFeO2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了紧密的薄层核壳结构,十分有利于载流子在界面中的传递,同时还不会影响光的透过。典型样品AgFeO2/20%g-C3N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大大高于纯的AgFeO2和g-C3N4样品,且在六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和结构稳定性。DFT计算和莫特-肖特基曲线分析结果表明,AgFeO2半导体的价带顶和导带底分别主要由O 2p轨道电子态和Fe 3d轨道电子态组成,属于p型直接跃迁型半导体。AgFeO2和n型半导体g-C3N4接触后,在两者界面上形成了p-n异质结,产生了内建电场,使AgFeO2/20%g-C3N4材料中的光生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了Z型的迁移路线,从而保留了氧化和还原能力更强的空穴和电子。自由基测试表明,g-C3N4导带上的光生电子能够活化氧气产生·O2–自由基,·O2–和AgFeO2价带上的空穴共同参与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2)采用乙醇辅助的超声原位还原法,制备了新型Ag0/AgFeO2纳米等离子体光催化材料。XRD分析表明,获得的产物由六方相AgFeO2和立方相单质银组成。TEM分析表明,AgFeO2呈蚕蛹状纳米颗粒,其表面零星分布有单质银纳米颗粒,单质银的(111)面与AgFeO2的(101)面构成了两者的接触界面。典型样品Ag-2/AgFeO2表现出了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在同样条件下,其光催化降解ARG的速率常数是AgFeO2/20%g-C3N4的2.2倍,且催化剂用量仅为后者的一半。物相和微结构分析表明,单质银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显著提高了Ag0/AgFeO2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通过HRTEM和功函数计算发现,单质银和AgFeO2半导体接触界面上存在功函数差异,AgFeO2表面形成了空间电荷区,能带向下弯曲,使其导带上的光生电子向单质银表面聚集,同时其价带上的空穴被成功保留,空穴迁移至催化剂表面后参与了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3)采用简易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具有纯相水磷铁氨石结构(spheniscidite,[NH4]+[Fe2(OH)(H2O)(PO4)2]·2H2O)的SPH和SPH-Ag光催化材料。其中,SPH-Ag是通过银离子替位掺杂SPH的方法获得的新型可见光催化剂。通过对制备条件的优化,获得的典型SPH-Ag样品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且在五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研究发现,Ag+不是沉积在样品表面,而是进入SPH-Ag骨架结构的通道,取代了通道内约1/4的铵根离子。结构模型构建和DFT计算进一步证实,Ag+取代1/4的铵根离子的产物,比未取代和取代1/2的铵根离子的产物具有更稳定的晶体结构。此外,Ag+的引入有效抑制了SPH-Ag晶体的生长,使其比表面积高于SPH样品7倍以上。同时,Ag+还显著提高了SPH-Ag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以及材料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通过DFT计算进一步发现,SPH-Ag具有比SPH更强的电子离域性和原子轨道扩展性,使价带上的Fe 3d、O 2p和Ag 5s轨道间发生杂化,加强了SPH-Ag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迁移与分离。(4)采用简易的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利用Fe3+掺杂隐钾锰矿(OMS-2),获得了IOMS-2半导体光催化剂。其中,120 oC条件下获得的典型样品IOMS-120具有纯相的隐钾锰矿结构,其比表面积达到143.73 m2/g,是OMS-2的七倍多。在可见、近红外光照射下,0.05 g IOMS-120样品能在3小时内同时将360 ppm甲醛、127 ppm乙醇和43 ppm的丙酮几乎全部降解成CO2和H2O,其催化活性远高于OMS-2和其他温度下制备的IOMS-2样品。这是由于Fe3+的掺杂不仅提高了IOMS-120样品对200 nm1800 nm光的吸收能力,还提高了其氧空位的含量。此外,在IOMS-120样品中,约87%的Fe3+取代了其晶格中的锰离子,约13%的Fe3+取代了通道中的钾离子。DFT计算证实,这种取代方式比只取代晶格锰的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材料中晶格氧的活性。根据降解实验、DFT计算和测试表征结果,我们推断,IOMS-120结构中的O 2p、Mn 3d和Fe 3d轨道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激发产生了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同时,IOMS-120材料吸收可见、近红外光后,将其转化为热量,其表面晶格氧吸收热量后释放形成了活性晶格氧O*,与迁移至表面的活性自由基一起降解了吸附在催化剂上的甲醛分子。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廉价、高效、环保的含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和研究思路。

和森[8](2019)在《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固化电解锰渣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锰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锰生产、消费及出口国,产能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5%以上。而电解锰渣是电解金属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渣,其颗粒细小,含水率高,且可溶性锰(Mn)和游离态氨氮(NH4+-N)的含量严重超标,电解锰渣是电解锰行业最大、最危险的污染源。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我国主要采取渣库露天堆存的方式处理电解锰渣,长期堆存过程中高浓度的锰离子和NH4+-N随着渗滤液进入土壤、河流,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电解锰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成为处理电解锰渣的首要选择。本论文以贵州铜仁某电解锰厂的电解锰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铜渣(CS)与磷酸二氢钠(P)制备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与外加剂协同固化电解锰渣,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等分析手段对胶凝材料和电解锰渣固化体进行表征分析,揭示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形成及电解锰渣的固化反应机理。研究获得的成果与结论如下:(1)电解锰渣矿物组成发现,锰渣结晶形态较好,主要含CaS04·2H20和SiO2。Mn 和 NH4+-N 主要以 MnS04·2H20、(NH4)2SO4、(NH4)2Mn(S04)2·6H20和(NH4)2Mg(S04)2.6H20的形式存在。电解锰渣的毒性浸出显示,Mn2+和NH4+-N的浸出浓度最高,分别为1082.43 mg/L和396.76 mg/L,是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541倍和26倍,远超标限值。(2)通过实验确定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案,即当m(CS/P)=3:1、水灰比为0.11时,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最高,1、3、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26.9、33.6、36.1、42.0 MPa,凝结时间为5.0 min。缓凝剂种类及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砂、硼酸和三聚磷酸钠均对胶凝材料起到缓凝作用,但硼酸和三聚磷酸钠却抑制材料抗压强度的发展。而当硼砂掺量为0.5%时,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得到显著提升,1、3、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4.4、36.3、39.9、47.2 MPa,凝结时间为8.35 min。(3)经XRD、SEM、FT-IR等表征分析表明,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主要水化胶凝相为 FeH2P3O10、Fe(H2PO4)3、Fe(PO3)2、Fe(PO3)3、Fe5P4O20H10、Mg3(PO4)2、Mg(H2P04)2等,体系胶凝相相互胶结且与未反应物质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材料密实度提高,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4)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与外加剂协同固化电解锰渣结果表明:当m(CS/P)=3:1,氧化镁掺量为5%时,对电解锰渣的固化效果最好。其中,电解锰渣的最大固容量为65%,在此条件下固化体1、3、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9.0、13.4、17.1、20.3 MPa。锰离子的浸出浓度为1.15 mg/L,NH4+-N的浸出浓度为14.81 mg/L,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5)对电解锰渣固化体进行XRD、SEM、FT-IR表征分析,固化电解锰渣的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固化体中锰离子及NH4+-N通过形成低溶解度的磷酸盐化学沉淀 Mn3(P04)2、MnP04·1.5H20、Mn3(P04)2·1.5H20、NH4FeP04·H20 和NH4MgP04.6H20等。同时,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还能通过物理包裹和物理吸附对其进行物理固封,使固化体具有较高致密性和力学性能。使用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对电解锰渣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化学沉淀、物理包裹和物理吸附三重作用实现电解锰渣的无害化处理。

齐文跃[9](2019)在《煤矿井下矸石充填体环境效应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充填采煤技术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应用,大量矸石深埋后将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矿井水浸润环境中,矸石与矿井水间存在着复杂的水-岩物理化学作用,不仅使矸石的承载性能发生劣化,而且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迁移产生二次污染,对地下水环境形成潜在的污染风险。本文以矸石-水相互作用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试验测试、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水化学溶液作用下矸石的瞬时压缩力学特性及蠕变特性,构建了考虑水物理化学作用的矸石蠕变损伤本构模型,从矸石的微区形貌、孔隙结构、矿物组成等角度揭示了矸石力学特性的劣化机制;获得了应力-渗流-化学耦合环境下矸石在承载压缩过程孔隙演化及渗流规律,基于静态浸泡试验重金属元素的析出特征,探明了矸石充填体重金属元素迁移浓度的分布规律,提出了矸石充填体重金属环境效应的调控方法与技术体系。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测试得到了水化学溶液作用下岩性、粒径级配、pH、固液比和浸泡时间5种因素对矸石瞬时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分级加载方法开展了不同浸泡时间下矸石的蠕变特性试验,引入水化学损伤变量,表征了矸石瞬时压缩力学参数随水化学损伤的演变规律,构建了矸石蠕变压缩水化学损伤本构模型。(2)通过扫描电镜SEM试验系统研究了水化学溶液侵蚀条件下矸石颗粒的微区形貌及断裂方式,基于元素能谱及XRD衍射测试结果阐明了水化学溶液作用下矸石局部元素、矿物组分改变与化学反应间的关联,揭示了水化学溶液腐蚀矸石承载压缩力学特性的劣化机制。(3)研究了矸石瞬时与蠕变压缩变形过程孔隙率的演化特征,构建了矸石在应力-渗流-化学多场环境下的耦合控制方程,解析了渗流作用下矸石承载压缩变形过程孔隙的空间展布规律,揭示了非均质矸石变形与渗流特性动态演化机理。(4)给出了水化学溶液作用下矸石岩性、粒径级配、pH和固液比4种因素与重金属元素析出浓度的关系,探明了矸石充填体重金属元素释放-迁移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矸石充填体重金属环境效应的调控方法与技术体系。

王尊欣[10](2018)在《水稻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的氮素调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体至少需要22种基本矿质养分以维持其机体基本代谢需求。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隐性饥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水稻是我国和世界居民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提高水稻等主粮的矿质营养品质是当前作物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籽粒矿质元素积累是一个涉及根系吸收、地上部运输、营养器官再转运、籽粒贮藏等多器官、组织协作的复杂生理过程。氮素对水稻籽粒矿质元素积累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尚缺少植株水平的氮素调控机制研究。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氮肥运筹和氮素水平,分析氮肥对水稻不同器官中氮、磷、钾、钙及铁、锌等9种矿质元素积累和分布规律的影响,比较叶片、叶鞘和颖壳三种源器官在矿质元素积累和再转运上的异同及其对籽粒的贡献,探查氮素效应对水稻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及生理机制,以期为水稻高产与优质协调的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不同氮肥运筹下,水稻不同器官中矿质元素积累和分布规律。以20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处理(CK)和两种不同氮肥运筹的高氮处理(一次性基施,N10-0;前肥后移,N5-5)共三个氮肥措施,测定不同氮肥运筹下水稻地上部各器官氮、磷、钾、钙、镁、铁、锌、锰、铜等9种元素浓度及积累量。结果表明,(1)高氮处理提高了水稻成熟期各营养器官中氮、镁及铁、锌、锰、铜等6种矿质元素浓度,促进了各元素的吸收。高氮处理下,特别是前肥后移处理能增加各矿质元素在水稻叶片、叶鞘等营养器官的积累比例,促进了营养器官中矿质元素的积累。(2)高氮处理降低了 9种矿质元素的收获指数,影响了矿质元素向籽粒的再转运过程。同等高氮水平下,相比于一次性基施,前肥后移处理增加了钾、钙、镁、铁、锌、锰和铜7种矿质元素收获指数,且显著提高了钾、钙和锌元素的收获指数。(3)高氮处理促进了水稻糙米中氮、钾、钙和锰浓度的提升,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但对向籽粒的再转运作用较小,从而导致水稻籽粒磷、镁、铁、锌、铜等矿质元素浓度降低。2.明确了颖壳等营养器官在籽粒矿质元素积累中的贡献及其对氮素的响应。以淮稻5号为材料,设置低、中、高(LN、MN、HN)三种氮素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叶片、叶鞘和颖壳三种源器官矿质元素积累和再转运量,估算叶片、叶鞘和颖壳对籽粒矿质元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水稻颖壳对籽粒氮、镁、锌三种元素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分别为5.96%、12.56%、12.34%,但对籽粒磷、钾、铜三种元素的贡献率较低,分别为0.99%、3.90%、3.05%。水稻颖壳中钙和铁元素浓度和积累量在灌浆期间不断增加,没有发生向籽粒再转运。(2)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加了水稻成熟期叶片、叶鞘和颖壳等营养器官中氮、钙、镁及铁、锌、锰、铜等矿质元素浓度。(3)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叶片和叶鞘中氮、钙、铁、锰元素,以及颖壳中磷、铁、锰元素的净积累量。(4)施氮降低了颖壳氮、镁、锌、钾、铜的贡献率,但提高了磷的贡献率。在增氮水平下,尤其在高氮处理下显著降低了水稻叶片和叶鞘各元素的贡献率,表明高氮能显著影响矿质营养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再转运过程。3.揭示了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矿质元素在糙米和精米之间的分布特征。以2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不施氮处理(CK)和两种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一次性基施,N10-0;前肥后移,N5-5)。同时,以淮稻5号为材料,设置低、中、高3个氮素水平的盆栽试验,测定了水稻籽粒矿质元素浓度及植酸磷积累的动态变化,分析不同氮素条件对水稻籽粒不同部位,尤其是可食部分矿质营养浓度及植酸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等高氮条件下,相比于一次性基施,氮前肥后处理移提高了水稻糙米中磷、钾、钙、镁、锌和铜等矿质元素浓度,降低了糙米铁和锰微量元素浓度。此外,前肥后移处理在整体上降低了水稻精米中各元素浓度。(2)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水稻糙米中磷和铁元素浓度呈下降趋势,但低氮和中氮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水平。糙米中镁和锰元素浓度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钾、钙、锌和铜元素浓度在三种氮素水平下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增加氮素水平显著降低了精米中钾和镁元素浓度和分布,提高了锌元素浓度及分布比例,此外精米中磷、钙、铁、锰和铜元素浓度及分布均在中氮水平达到最大。综合以上结果,氮素对水稻籽粒矿质营养品质具有显著的影响。施氮能提高水稻叶片、叶鞘及颖壳等营养器官中矿质元素,特别是铁、锌元素的浓度与积累量,但过量施氮能抑制矿质营养向籽粒的再转运过程,降低水稻籽粒矿质营养浓度。本研究结果为调控水稻矿质营养品质的氮肥施用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二、磷铁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铁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相关的概念
        1.2.2 悬浮物的采样与测定方法
        1.2.3 悬浮物的环境特性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4 悬浮物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悬浮物样本采集及环境特性分析
    2.1 水库悬浮物基本特征
    2.2 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研发与应用
        2.2.1 基于粒径分级分仓存储的悬浮物原位浓缩装置
        2.2.2 基于搅拌过滤的悬浮物原位富集装置
        2.2.3 基于LabVIEW上位机的悬浮物采集自动控制方法
    2.3 悬浮物环境特性分析方法
        2.3.1 絮凝悬浮物图像分析方法
        2.3.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分析方法
        2.3.3 悬浮物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调查方案
        3.1.1 碧流河水库概况
        3.1.2 水动力环境特点
        3.1.3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 悬浮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3.2.1 总悬浮物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2.2 相关性分析
        3.2.3 悬浮物中磷铁锰含量
    3.3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3.1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
        3.3.2 絮凝悬浮物的定量分析
        3.3.3 絮凝悬浮物的成因与来源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尺度环境特性分析
    4.1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结构与类型
        4.1.1 微观结构与组成
        4.1.2 絮凝悬浮物类型
        4.1.3 孔隙结构分析
    4.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
        4.2.1 测序结果质量分析
        4.2.2 FL和PA细菌群落OTU比较
        4.2.3 FL和PA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3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与功能比较
        4.3.1 FL和PA细菌群落间系统发育组成差异
        4.3.2 FL和PA细菌群落间LEfSe分析
        4.3.3 FL和PA细菌群落间生态功能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水温分层与悬浮物行为对铁锰迁移的影响
    5.1 水库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与水质影响
        5.1.1 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
        5.1.2 水温分层的稳定性
        5.1.3 底层溶解氧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1.4 底层水体污染物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2 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变化特征
        5.2.1 悬浮物中铁和锰的富集效应
        5.2.2 深水区悬浮物与表层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含量
        5.2.3 铁和锰浓度的垂向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
        5.2.4 铁和锰浓度与其他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5.3 考虑悬浮物作用的铁锰迁移对水质的影响
        5.3.1 分层期
        5.3.2 混合期
        5.3.3 冰封期
    5.4 本章小结
6 水源水库悬浮物的监测及管理建议
    6.1 考虑悬浮物的水源水库监测与预警
        6.1.1 水库长期运行的累积效应
        6.1.2 悬浮物的监测体系
    6.2 悬浮物影响下的碧流河水库管理建议
        6.2.1 依据分层规律供水
        6.2.2 采用深层曝气技术
        6.2.3 优化供水联合调度
        6.2.4 削减库滨区污染物
        6.2.5 控制入库污染源管理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铁中的磷、钛、锰(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
    1.2 主要试剂
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试样溶解
        3.1.1 混酸、熔剂的选择和用量对样品结果的影响
        3.1.2 干扰消除
    3.2 谱线选择
    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3.4 精密度和准确度
    3.5 回收率试验
4 结论

(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磷铁合金中的锰元素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试剂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样量的影响
    2.2 试样分解条件研究
    2.3 仪器测量参数的选择
    2.4 基体效应的消除
    2.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6 方法的检测下限
3 结论

(5)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
        1.2.1 工业钛白生产现状
        1.2.1.1 钛白粉生产工艺
        1.2.1.2 钛白生产存在的问题
        1.2.2 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
        1.2.3 副产硫酸亚铁的净化除杂
        1.2.3.1 钛水解析出法
        1.2.3.2 化学沉淀法
        1.2.3.3 胶体沉淀吸附法
        1.2.3.4 重结晶法
        1.2.3.5 絮凝共沉法
    1.3 磷酸铁及其制备
        1.3.1 磷酸铁的应用
        1.3.1.1 磷酸铁的催化作用
        1.3.1.2 磷酸铁作为添加剂
        1.3.1.3 磷酸铁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1.3.2 磷酸铁的制备
    1.4 磷酸铁锂材料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和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副产硫酸亚铁的净化除杂
        2.3.2 控制结晶法合成磷酸铁
        2.3.3 磷酸铁合成磷酸铁锂
    2.4 材料表征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3 粒度分析
        2.4.5 主要化学元素分析
        2.4.5.1 铁元素含量分析
        2.4.5.2 磷元素含量分析
        2.4.5.3 铁磷比(Fe:P)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工业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化学成分分析
    3.2 净化除杂
        3.2.1 净化除杂的初步探索
        3.2.1.1 除杂方法的选择
        3.2.1.2 除杂工艺流程
        3.2.2 硫化钠用量对除杂的影响
        3.2.3 水解反应对除杂的影响
        3.2.3.1 水解温度对钛铝去除率的影响
        3.2.3.2 水解时间对钛铝去除率的影响
        3.2.3.3 水解pH对钛铝去除率的影响
        3.2.4 优化实验条件下的除杂实验结果
        3.2.5 实验小结
    3.3 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
        3.3.1 控制结晶法的原理
        3.3.2 控制结晶法制备步骤
        3.3.3 实验装置
        3.3.4 磷酸铁制备的工艺流程
        3.3.5 单因素条件对磷酸铁性能的影响
        3.3.5.1 反应温度对磷酸铁粒径和铁磷比的影响
        3.3.5.2 磷铁摩尔投料比对产物粒径和铁磷比的影响
        3.3.5.3 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对磷酸铁粒径和铁磷比的影响
        3.3.5.4 反应pH值对磷酸铁粒径和铁磷比的影响
        3.3.6 正交法优化工艺实验
        3.3.6.1 正交试验设计
        3.3.6.2 正交试验安排及结果
        3.3.7 优化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3.3.7.1 合成磷酸铁粒度分布分析
        3.3.7.2 磷酸铁的SEM分析
        3.3.7.3 磷酸铁的XRD分析
        3.3.7.4 合成磷酸铁的产品质量
        3.3.8 磷酸铁的成本分析
        3.3.9 实验小结
    3.4 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
        3.4.1 磷酸铁锂的制备
        3.4.2 磷酸铁锂样品的XRD分析
        3.4.3 实验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磷铁废渣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及现状
    1.3 锂离子电池构成、工作原理及特征
        1.3.1 锂离子电池构成
        1.3.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3.3 锂离子电池的特征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钴酸锂正极材料
        1.4.2 尖晶石型锰酸锂正极材料
        1.4.3 三元正极材料
        1.4.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4.5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
    1.5 磷酸铁的研究进展
        1.5.1 磷酸铁的结构和性质
        1.5.2 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1.6 磷酸铁的改性
        1.6.1 包覆改性
        1.6.2 离子掺杂
        1.6.3 材料纳米化
    1.7 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材料表征
        2.3.1 差热—差重分析
        2.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3 X射线衍射(XRD)
        2.3.4 扫描电镜分析(SEM)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检测(ICP)
        2.3.6 元素含量分析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电池的组装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2.5 实验方法
        2.5.1 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
        2.5.2 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6 磷酸铁沉淀反应理论计算与分析
        2.6.1 水溶液中磷酸的电离平衡
        2.6.2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2.6.3 运用溶度积规则计算FePO_4·2H_2O和 Fe(OH)_3沉淀所需条件
第三章 磷铁渣的溶解实验
    3.1 磷铁的性质
    3.2 磷铁的化学活性探究
        3.2.1 磷铁与碘的反应
        3.2.2 磷铁与稀硫酸反应
        3.2.3 铁粉与碘和稀硫酸的反应
        3.2.4 磷铁的消解
        3.2.5 磷铁成分
    3.3 硝酸溶解磷铁实验
        3.3.1 硝酸浓度对磷铁渣溶解率的影响
        3.3.2 反应时间对磷铁渣溶解率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对磷铁渣溶解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淀法制备磷酸铁
    4.1 试验方法
    4.2 磷酸加入量对磷酸铁性能的影响
        4.2.1 磷酸加入量对磷酸铁物相的影响
        4.2.2 磷酸加入量对磷酸铁的铁磷比影响
        4.2.3 产物中微量元素含量
    4.3 反应温度对磷酸铁的影响
        4.3.1 反应温度对磷酸铁物相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对磷酸铁的铁磷比的影响
        4.3.3 产物中微量元素含量
    4.4 体系pH对磷酸铁的影响
        4.4.1 体系pH对磷酸铁物相的影响
        4.4.2 体系pH对磷酸铁的铁磷比影响
    4.5 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磷酸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酸铁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5.1 磷酸铁锂的制备
    5.2 实验结果
        5.2.1 LiFePO_4/C材料的XRD表征
        5.2.2 LiFePO_4/C材料的SEM
        5.2.3 电化学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国家专利
    附录 D 攻读硕士期间荣获奖励

(7)含铁窄带隙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技术简介
        1.2.1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1.2.2 影响半导体光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1.2.3 光催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改善光催化剂可见光活性的主要途径
        1.3.1 半导体复合
        1.3.2 贵金属纳米粒子表面修饰
        1.3.3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掺杂
    1.4 光催化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1.5 含铁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2章 Z型AgFeO_2/g?C_3N_4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
    2.1 引言
        2.1.1 铜铁矿型材料的性质及其研究现状
        2.1.2 铜铁矿型材料的常见制备方法
        2.1.3 AgFeO_2材料的性质及其研究现状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AgFeO_2 和 AgFeO_2/g?C_3N_4 材料的合成
        2.2.3 表征方法介绍
        2.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AgFeO_2半导体电子结构计算与分析
        2.3.2 晶相结构
        2.3.3 表面化学键
        2.3.4 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与比表面积
        2.3.5 表面化学组成和化学态
        2.3.6 光学性质
        2.3.7 AgFeO_2/g?C_3N_4 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评价
        2.3.8 AgFeO_2/g?C_3N_4 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g0/AgFeO_2 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 ..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Ag0/AgFeO_2 材料的合成
        3.2.3 表征方法介绍
        3.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晶相结构和合成机制
        3.3.2 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3.3.3 元素组成和化学态
        3.3.4 光学性质
        3.3.5 Ag0/AgFeO_2 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评价
        3.3.6 Ag0/AgFeO_2 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离子掺杂的SPH?Ag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SPH 和 SPH?Ag 材料的合成
        4.2.3 表征方法介绍
        4.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晶相结构和元素组成
        4.3.2 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和化学键组成
        4.3.3 元素组成和化学态
        4.3.4 光学性质
        4.3.5 SPH?Ag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评价
        4.3.6 SPH?Ag的形成及银离子优化的机制分析
        4.3.7 SPH?Ag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掺杂OMS?2材料的合成及其可见、近红外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OMS?2 和 IOMS?2 材料的合成
        5.2.3 表征方法介绍
        5.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晶相结构
        5.3.2 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与比表面积
        5.3.3 元素组成和化学态
        5.3.4 表面化学键
        5.3.5 光学性质
        5.3.6 OMS?2 和 IOMS?2 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5.3.7 IOMS?2可见、近红外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8)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固化电解锰渣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解锰渣的来源与危害
        1.1.1 电解锰生产工艺与原理
        1.1.2 电解锰渣的危害
    1.2 电解锰渣的处理现状
        1.2.1 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
        1.2.2 电解锰渣的无害化处理
    1.3 铜渣的概况与处理现状
        1.3.1 铜渣的概况
        1.3.2 铜渣的处置技术
    1.4 磷酸盐胶凝材料发展现状
        1.4.1 镁系磷酸盐胶凝材料
        1.4.2 钙系磷酸盐胶凝材料
        1.4.3 铁系磷酸盐胶凝材料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铜渣
        2.1.2 电解锰渣
        2.1.3 主要化学试剂
    2.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2.3 主要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2.5 测试及表征方法
        2.5.1 测试方法
        2.5.2 表征方法
第三章 电解锰渣的理化性质分析
    3.1 电解锰渣的理化性质分析
        3.1.1 电解锰渣的化学组成
        3.1.2 电解锰渣的全元素分析
        3.1.3 电解锰渣的矿物组成
        3.1.4 电解锰渣的扫面电镜分析
        3.1.5 电解锰渣的红外光谱分析
        3.1.6 电解锰渣的毒性浸出分析
        3.1.7 电解锰渣的热重分析
        3.1.8 电解锰渣的粒度分布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4.1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制备
        4.1.1 m(CS/P)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1.2 水灰比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2 缓凝剂种类及掺量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2.1 硼砂掺量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2.2 硼酸掺量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2.3 三聚磷酸钠掺量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3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表征分析
        4.3.1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XRD分析
        4.3.2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SEM分析
        4.3.3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FT-IR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固化电解锰渣基础研究
    5.1 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固化电解锰渣
        5.1.1 电解锰渣掺量对固化效果的影响
        5.1.2 m(CS/P)对电解锰渣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5.2 外加剂的种类及掺量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5.2.1 四氧化三铁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5.2.2 氧化镁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5.2.3 电解锰渣最大固容量的确定
    5.3 电解锰渣固化体形成的表征分析
        5.3.1 电解锰渣固化体的XRD分析
        5.3.2 电解锰渣固化体的SEM-EDS分析
        5.3.3 电解锰渣固化体的FT-IR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煤矿井下矸石充填体环境效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典型岩性矸石的理化特征与重金属元素本底含量
    2.1 典型岩性矸石化学组分与重金属元素含量调研
    2.2 典型岩性矸石的理化特性试验
    2.3 典型岩性矸石重金属元素本底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水化学溶液作用下矸石承载压缩力学特性试验
    3.1 水化学溶液作用下矸石承载压缩力学特性试验方案设计
    3.2 水化学溶液作用下矸石承载压缩力学特性测试
    3.3 矸石材料水化学损伤变量的表征
    3.4 考虑水物理化学作用的矸石蠕变损伤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水化学溶液腐蚀矸石损伤的时效特征
    4.1 矸石浸泡溶液pH随时间演化规律
    4.2 水化学溶液腐蚀矸石的微细观损伤测试
    4.3 水化学溶液腐蚀矸石的元素电子能谱测试
    4.4 水化学溶液腐蚀矸石的矿物组分测试
    4.5 水化学溶液侵蚀条件下矸石损伤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矸石中重金属元素溶解-释放规律的试验
    5.1 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特征
    5.2 矸石中重金属元素溶出的静态浸泡试验
    5.3 水-矸石相互作用中重金属的溶出数学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多场耦合下矸石承载压缩孔隙演化及渗流规律模拟
    6.1 水化学溶液侵蚀矸石瞬时与蠕变压实孔隙演化规律
    6.2 多场耦合作用下非均质矸石承载压缩孔隙演化特征
    6.3 多场耦合作用下非均质矸石承载压缩渗流动态演化规律
    6.4 本章小结
7 矸石充填体重金属释放-迁移特征及调控方法
    7.1 矸石充填体内重金属释放-迁移特征
    7.2 矸石充填体重金属影响地下水环境评估
    7.3 矸石充填体重金属环境效应的调控方法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水稻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的氮素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人类的矿质营养需求
        1.1 必需矿质元素与人体健康
        1.2 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植物的矿质营养需求
        2.1 大量元素
        2.2 微量元素
        2.3 有益元素
    3 作物籽粒植酸磷对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1 植酸合成的代谢途径
        3.2 植酸与矿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3.3 籽粒植酸含量的调控途径
    4 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
        4.1 大量元素
        4.2 微量元素
    5 植物矿质元素的再分配
        5.1 矿质元素的可移动性
        5.2 矿质元素的再分配
    6 水稻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的基因型、环境与栽培效应
        6.1 基因型差异
        6.2 环境效应
        6.3 栽培效应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案
        7.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2 研究内容
        7.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矿质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 材料及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1.2 样品制备及测定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运筹对不同基因型稻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氮肥运筹对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 氮肥运筹对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矿质元素浓度的影响
        2.4 氮肥运筹对水稻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矿质元素分配的影响
        2.5 氮肥运筹对水稻成熟期植株矿质元素收获指数的影响
        2.6 氮肥运筹对水稻成熟期糙米各矿质元素浓度的影响
    3 讨论
        3.1 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营养器官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3.2 氮肥运筹对水稻籽粒矿质元素积累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颖壳、叶片及叶鞘矿质元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1 材料及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1.2 样品制备及测定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叶鞘、颖壳及籽粒干物质积累
        2.2 叶片、叶鞘、颖壳及籽粒中矿质元素浓度变化
        2.3 叶片、叶鞘、颖壳中矿质元素净积累
        2.4 叶片、叶鞘、颖壳中各元素贡献率
    3 讨论
        3.1 水稻颖壳矿质元素的转运
        3.2 氮肥对水稻籽粒矿质营养积累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氮素对水稻籽粒植酸磷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1 材料及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1.2 样品制备及测定方法
        1.3 植酸/钙、锌、铁摩尔比计算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运筹对糙米植酸、总磷及无机磷浓度的影响
        2.2 氮素水平对糙米植酸和总磷浓度的影响
        2.3 氮肥运筹对水稻籽粒植酸钙、植酸锌、植酸铁摩尔比的影响
        2.4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品种糙米和精米中矿质元素浓度的影响
        2.5 氮素水平对水稻糙米和精米矿质元素浓度及精米层分布的影响
    3 讨论
        3.1 水稻籽粒植酸磷积累的氮素效应
        3.2 水稻籽粒矿质营养生物有效性的氮素效应
        3.3 籽粒矿质元素积累与分布的基因型差异与氮素效应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1 全文总结
    2 讨论
        2.1 氮素对植株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影响
        2.2 氮素对颖壳矿质元素再分配的影响
        2.3 氮素对籽粒植酸磷积累的影响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4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磷铁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D]. 姜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铁中的磷、钛、锰[J]. 苏彬,王学云,张嵬巍,王伟,李存根,关漫漫. 河南冶金, 2020(01)
  • [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磷铁合金中的锰元素含量[J]. 李杰,李洁,张穗忠,于录军,陈健. 广东化工, 2014(19)
  • [4]磷铁溶样方法的改进及ICP法测定其中的锰[J]. 王振坤,靳宏,姚传刚,张辉,王昊云,郭俊诚,赵江勇,贺翠翠,刘畅. 铁合金, 2012(06)
  • [5]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工艺研究[D]. 孟素芬.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6]磷铁废渣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D]. 马毅.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含铁窄带隙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汤丹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8]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固化电解锰渣的基础研究[D]. 和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煤矿井下矸石充填体环境效应试验研究[D]. 齐文跃.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10]水稻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的氮素调控效应研究[D]. 王尊欣.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磷铁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