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的研究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损伤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的研究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损伤的影响

一、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研究 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伤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龙[1](2019)在《栽培模式对黑龙江玉米光合生理、茎秆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是提升玉米总产量的有效途径,生产中农民实际产量与高产记录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农户之间作物产量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明确生产中限制玉米产量提高的原因,探索缩小产量差距的技术方法,对于提高玉米单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小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阐明产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本试验以先玉335和龙作2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向阳农场(东经126°22′126°50′,北纬45°34′45°46′)进行大田试验,设置4种栽培模式(基础栽培模式-ISP;农户栽培模式-FP;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超高产栽培模式-SH),系统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提出适宜于东北春玉米区的高产栽培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栽培模式平衡施肥及中微肥能延缓叶片衰老时间,表现出稳定的抗氧化活性。两个玉米品种叶片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为超高产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基础栽培模式,MDA含量为基础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2.4种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栽培模式提高了叶片PEP、Ru BP、NR、GS活性,加快了CO2同化效率及叶片光合酶活性,加快了干物质的积累,为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4种栽培模式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能增强茎秆抗倒伏特性,具体表现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茎粗、干物质重量、木质素含量、穿刺强度和横折强度达到最大值。4.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根系伤流量显着增加,同时也显着提高了伤流离子、氨基酸、内源激素的流量。这对果穗分化和籽粒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期产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5.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氮肥、水分、热量、光照利用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其次为超高产栽培模式。说明不同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6.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达到増产增效的目的。与基础栽培模式相比,先玉335超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最高,达到了5752.72kg/hm2,与基础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相比,分别提高了33.10%、28.06%、1.54%。龙作2号在超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最高,达到了7125.58kg/hm2,与基础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相比,分别提高了146.93%、94.73%、15.10%。说明通过调节密度、氮肥分期、化学调控、耕作措施等技术合理集合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有促进作用。

张晓旭[2](2016)在《稀土元素镧对陆地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cDNA-AFLP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棉花属于耗水作物,干旱是影响我国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干旱条件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产生的清除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积累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危害作物生长。已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镧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包括可以显着增强植物抗氧化能力。但到目前为止,镧缓解干旱抑制棉花生长的抗氧化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镧溶液处理棉花幼苗,同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幼苗叶片中超氧根离子、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MDA的含量以及保护酶POD、SOD、CAT活性。并采用cDNA-AFLP技术,筛选氯化镧缓解棉花干旱胁迫的基因,为了解镧缓解干旱抑制棉花生长的抗氧化机制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干旱处理棉花幼苗(3d)后发现,棉花叶片的颜色较对照组明显变黄,在经过氯化镧预处理的几组棉花叶片颜色比干旱组要绿,其中200mg·L-1处理组叶片颜色最为接近对照组,说明该浓度氯化镧预培养对千旱环境下棉花幼苗的叶绿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2)干旱胁迫会使棉花幼苗叶片中超氧阴离子、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大幅度升高,SOD、POD、CAT活性也明显升高,而经氯化镧溶液预培养的棉花叶片,各项生理指标较未处理更加接近正常值,其中以200mg·L-1浓度的处理对缓解棉花幼苗遭受的干旱胁迫效果最好。(3)本实验采用64种引物组合进行cDNA-AFLP扩增,共得到2164条清晰的条带,从中分离出32条差异表达片段,对其中表达存在差异的21个TDFs进行了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获得的17条TDFs中,11条为上调表达,6条为下调表达;而在处理组和干旱组之间发现了 4条特异表达的TDFs。通过和NCBI中已知功能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预测这些差异表达TDFs的功能,结果显示这些差异片段功能包括信号转导、转录调控、逆境胁迫响应、细胞代谢等方面,说明棉花通过多种类型基因协同互作抵抗干旱对植株造成的危害。

马聪聪[3](2014)在《SmⅢ、GdⅢ、EuⅢ、NdⅢ-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选取了H6tth(a三乙四胺六乙酸),H5dtp(a二乙三胺五乙酸)和H4edta(乙二胺四乙酸)三种氨基多羧酸为配体,氨和甲胺为配电离子,四种稀土离子(RE3+):SmIII,GdIII,EuIII和NdIII为中心金属,成功合成了六种新颖的稀土-氨基多羧酸配合物:(NH4)4[SmIII2(Httha)2]·16H2O,(NH4)4[SmIII2(dtpa)2]·10H2O,(mnH)[GdIII(edta)(H2O)3]·4H2O,(mnH)2[GdIII2(H2ttha)2]·4H2O,(mnH)4[EuIII2(dtpa)2]·6H2O和(mnH)4[NdIII2(dtpa)2]·6H2O。通过对这六种配合物结构的详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中心稀土金属离子、氨基多羧酸配体、配电离子对稀土-氨基多羧酸(RE3+-APCA)配合物的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三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选择以十齿的H6ttha和八齿的H5dtpa为配体,Sm(III)为中心金属离子,无机氨为配电离子合成了(NH4)4[SmIII2(Httha)2]·16H2O和(NH4)4[SmIII2(dtpa)2]·10H2O两种稀土-氨基多羧酸配合物。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显示(NH4)4[SmIII2(Httha)2]·16H2O和(NH4)4[SmIII2(dtpa)2]·10H2O均为九配位双核结构,且都采取三帽三棱柱(TC-TP)构型。但是,由于这两个配合物的配体种类不同,(NH4)4[SmIII2(Httha)2]·16H2O和(NH4)4[SmIII2(dtpa)2]·10H2O在其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NH4)4[SmIII2(Httha)2]·16H2O结构中有两个未参与配位的≡NH+基团,晶体为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而(NH4)4[SmIII2(dtpa)2]·10H2O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中有两种类型的NH4+阳离子,可以与邻近的[SmIII2(dtpa)2]4-阴离子、结晶水分子形成氢键,继而在ab平面上,形成了二维梯型网状结构。第二部分,选择以六齿的H4edta和十齿的H6ttha为配体,Gd(III)为中心金属离子,甲胺(mn)为配电离子合成了(mnH)[GdIII(edta)(H2O)3]·4H2O和(mnH)2[GdIII2(H2ttha)2]·4H2O两种稀土-氨基多羧酸配合物。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显示两个配合物的配位数都是九,但是由于配体不同,配合物(mnH)[GdIII(edta)(H2O)3]·4H2O为单核结构且采取单帽四方反棱柱(MC-SAP)构型,另外,(mnH)[GdIII(edta)(H2O)3]·4H2O为正交晶系,Fdd2空间群。而配合物(mnH)2[GdIII2(H2ttha)2]·4H2O为双核结构且采取三帽三棱柱构型,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c空间群。在配合物(mnH)2[GdIII2(H2ttha)2]·4H2O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两个外质子化和两个内质子化的羧基基团。此外,配合物阴离子[GdIII2(H2ttha)2]2-与mnH+阳离子和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在ab平面上形成二维网状结构。第三部分,选择以八齿的H5dtpa为配体,Eu(III)和Nd(III)为中心离子,甲胺为配电离子合成了(mnH)4[EuIII2(dtpa)2]·6H2O和(mnH)4[NdIII2(dtpa)2]·6H2O两种新颖的稀土-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由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可知,虽然两个配合物的中心金属不同,但均为九配位双核结构,且都采取三帽三棱柱构型。两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且(mnH)4[EuIII2(dtpa)2]·6H2O和(mnH)4[NdIII2(dtpa)2]·6H2O均能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陈锋[4](2014)在《福建省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叶是中国最传统特色的食品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与丰富的茶文化历史。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健康更为人们所青睐,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因此,茶叶的质量安全也更为人们关注,如茶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稀土元素超标等质量问题。本论文着重研究茶叶中稀土元素的质量安全问题,通过以福建省武夷岩茶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武夷山岩茶中稀土元素与土壤稀土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总量及单质与土壤稀土元素总量及单质稀土元素有正相关性;又研究调查分析了武夷岩茶中施用肥料的品种以及各肥料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了茶叶生产中茶农经常使用的肥料中稀土元素,结果表明用矿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肥料(如过磷酸钙)含有极高的稀土元素;而复合肥料、叶面肥料等肥料则含有稀土元素较中;稀土元素含量少的肥料则属化工合成性肥料,如碳酸氢铵、尿素等。茶叶生长与施肥之间研究结果表明肥料对茶叶中稀土含量具有一定正相关影响。本文又对不同成熟度的茶叶叶片中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茶叶中稀土含量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顶芽外,茶叶中的稀土含量与茶叶叶片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茶叶叶片生长越成熟,成品茶叶的稀土富集得越多,稀土元素含量也就越高;该论文又进行了茶叶中稀土元素浸泡浸出率规律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岩茶中的稀土元素浸出率为5%~15%,处于较低水平的浸出率。因此人体真正从茶叶中摄入的稀土元素只有十分之一。虽然武夷岩茶含有较高的稀土总量,被人饮入的却是很少,是安全可靠的。

夏彩芬[5](2013)在《轻稀土元素与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随着稀土元素作为稀土微肥、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广泛使用,它们将不可避免的通过吸收等方式进入生物体内,直到进入食物链,参与自然界生物链循环。因此,稀土摄入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利用稀土时关注的焦点。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水稻种植大国,稀土元素作用于水稻后,会使其平均增产幅度达到8-20%以上,产生非常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已经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研究了稀土植物生物学效应,但是由于植物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因而稀土在植物细胞、细胞器层面上的许多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尤其是稀土生物效应中广泛存在的Hormesis效应,其机理尚需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产能细胞器,也是细胞进行物质能量代谢主要细胞器之一,同时还是毒物的靶细胞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在于线粒体基因组频繁重排所形成的嵌合基因。为此,本论文采用生物微量热法、氧电极法、显微成像技术及光谱法等多种手段,系统研究了四种轻稀土元素(La、Ce、Pr、Nd)与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并从线粒体膜渗透性转换(MPT)的角度,对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探,为稀土元素的安全应用和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新层次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稀土元素植物生物学效应及机制、植物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以及微量热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采用微量热法,考察了不同浓度La(Ⅲ)对水稻线粒体的体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La(Ⅲ)对水稻线粒体代谢过程表现出明显的Hormesis效应。考察La(Ⅲ)对水稻线粒体MPT的影响,发现较高浓度La(Ⅲ)能诱导线粒体MPT,低浓度则对MPT基本无影响。利用MPT保护试剂CsA和DTT,考察了高浓度La(Ⅲ)与水稻线粒体相互作用机制,发现La(Ⅲ)通过Ca2+相似的途径引起CsA敏感型线粒体MPT,也可以经由线粒体上巯基蛋白相互作用而诱导MPT。La(Ⅲ)经体内培养途径对水稻幼苗生长表现出Hormesis效应,同时对La(Ⅲ)在水稻线粒体上的定位研究结果,经La(Ⅲ)培养后,线粒体中La(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不同浓度La(Ⅲ)培养后的水稻根部线粒体的结构,发现低浓度下线粒体结构比对照组完整,而高浓度则对线粒体结构存在一定的损伤作用。第三章:采用微量热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轻稀土Ce(Ⅲ)对湘早籼水稻线粒体体外代谢的影响,获取了不同浓度Ce(Ⅲ)作用下水稻线粒体的体外代谢热谱。发现在低浓度Ce(Ⅲ)作用下(0~400μM),水稻线粒体的代谢过程受到促进;而高浓度情况下(600-1800gM),则受到抑制。采用呼吸耗氧方法,检测了Ce(III)对水稻线粒体State4呼吸耗氧的影响,发现在较低Ce(III)浓度作用下,呼吸耗氧速率随着Ce(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在高浓度的作用下,耗氧速率则随着Ce(III)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Ce(Ⅲ)对水稻线粒体呼吸和代谢都存在明显的"Hormesis"效应。另外,本论文中还深入探讨了Ce(Ⅲ)对水稻线粒体功能和结构的影响。采用光谱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系统地从微观上考察了Ce(Ⅲ)与湘早籼水稻线粒体的作用,发现高浓度Ce(Ⅲ)会引起线粒体膜渗透性转换(MPT),低浓度时对MPT基本没有影响。通过三种MPT保护试剂,初步判断了高浓度Ce(Ⅲ)所引起的MPT类别,发现Ce(Ⅲ)可能通过与线粒体上的巯基蛋白相互作用而引发水稻线粒体MPT。第四章:采用TAM Ⅲ微量热仪,得到了不同浓度Pr(Ⅲ)作用下水稻线粒体的体外代谢热谱,发现Pr(Ⅲ)对水稻线粒体体外代谢过程存在低促高抑的"Homesis"效应。利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r(Ⅲ)对水稻线粒体MPT的影响,发现较高浓度的Pr(Ⅲ)能诱导MPT,且MPT属于可调节性的,结合水稻线粒体Cyt c的释放情况,可推测较高浓度Pr(Ⅲ)可能经由MPT对线粒体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考察了不同浓度Pr(Ⅲ)对线粒体内膜H+、K+渗透性的影响,及对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发现Pr(Ⅲ)对线粒体H+、K+渗透性和脂质过氧化均存在抑制作用,表明Pr(Ⅲ)对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说明Pr(Ⅲ)经由MPT造成线粒体功能损伤可能与氧化应激无关。第五章:利用TAM Ⅲ等温微量热仪,获取了不同浓度Nd(III)作用下水稻线粒体的体外代谢热谱,发现在低浓度Nd(III)刺激水稻线粒体的代谢过程,而高浓度则抑制其代谢产热。同时,采用Clark氧电极法,获取了State4中不同浓度Nd(Ⅲ)对离体水稻线粒体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结合微量热和氧电极法的研究结果,发现Nd(Ⅲ)对水稻线粒体代谢也存在低促高抑的" Hormesis "效应。利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Nd(Ⅲ)对水稻线粒体MPT的影响,结合透射电镜显微分析和水稻线粒体Cyt c的释放情况,表明较高浓度Nd(Ⅲ)会引起水稻线粒体MPT,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受损。同时,还考察了Nd(Ⅲ)对线粒体内膜H+、K+渗透性、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及线粒体活性氧释放水平的影响,发现Nd(Ⅲ)对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表明Nd(Ⅲ)诱导的MPT可能与氧化应激无关,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第六章:主要对论文整体工作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并就后续研究内容提出相关研究方向。

曲春香[6](2012)在《盐耦合缺钾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添加铈的缓解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往往同时受到多种因素,例如盐、干旱、热和缺钾等因素的共同限制。然而以往多数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一胁迫进行的。盐胁迫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长期耕种的结果,又常常导致土壤中氮、磷及钾等大量元素的缺乏。然而目前有关盐害下耦合缺钾胁迫对作物的影响鲜见报道,其作用机制更是不明朗。在缺钾的盐碱地中施入钾肥可能会减轻植物缺钾的压力,但同时也可能加剧土壤的盐碱化,再则,我国是一个缺钾的国家,钾肥使用受到限制。然而我国是一个稀土丰富的国家,稀土已经作为一种提质增产的肥料应用到农业生产上,且发现稀土在发挥作用时需要的剂量非常低。因而在发生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的状况下,可否利用微量的稀土元素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显微技术、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对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以及添加稀土元素铈对玉米的形态、光合作用和氧化伤害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不但为研究矿质元素的生物学效应提供新思路,且可为高效稀土农用寻求理论根据。实验发现:1.盐胁迫、缺钾胁迫和盐钾耦合胁迫均降低了玉米幼苗的生长,影响了叶片表皮细胞附加物的形成。缺钾胁迫使玉米叶片变得狭长,茎和根变细,但盐钾耦合胁迫下玉米的幼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缺钾症状。盐钾耦合胁迫和盐胁迫还显着地改变了根尖胞间层大分子的合成及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单一胁迫相比,盐钾耦合胁迫下玉米根毛的生长受到明显地抑制,须根的发生数量减少,这导致玉米根系的吸收面积减少,引起根系活力的下降。2.盐钾耦合胁迫下玉米叶片中K+、Mg2+的含量显着降低,而Na+、Cl-的含量显着升高,这严重地改变了K+/Na+比值。K+和Mg2+的缺乏引起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也导致光合效率下降,如最大荧光量子产量(Fv/Fm), PSI和PSII的实际量子产量(Y(Ⅰ), Y(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Ⅰ), ETR(Ⅱ)),PSII的光化学淬灭系数(如qP和qL)等都显着低于单一胁迫。而盐钾耦合胁迫下PSII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例如NPQ和qN)和PSI的供体侧限制(Y(ND))都显着高于单一胁迫。耦合胁迫还减少了光合作用关键蛋白基因,如捕光色素蛋白基因LhcⅡ cabl和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的表达。这表明盐钾耦合胁迫更严重地破坏了植物体内K+/Na+的离子平衡,并造成光合机构的损伤,抑制PSI和PSII的光化学反应,减少了光合作用的碳同化反应,从而引起植物生长受阻。盐钾耦合胁迫对PSII的光化学反应的抑制作用大于对PSI光化学反应的抑制作用。3.在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下,玉米叶片中的抗氧化酶如SOD、CAT和APX的活性以及氧化型与还原型抗氧化剂的比值(AsA/DAsA和GSH/GSSG)都显着低于单一的缺钾和盐胁迫,这导致盐钾耦合胁迫下玉米叶片中活性氧(ROS)的积累大幅增加,并引起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和膜损伤加重。这些结果提示,在盐钾耦合胁迫时,由于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抑制导致植物叶片中产生了更多的ROS,其超越了叶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从而使玉米叶片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导致这些结果的根源与盐胁迫下K+的缺乏有密切的关系。4.盐钾耦合胁迫同样导致根系中ROS的含量显着增加,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大,没有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但叶片和根系还存在许多不同之处:(1)叶片中ROS的积累量及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高于根系;(2)根系中多数抗氧化酶的活性及某些同工酶基因的表达仍然保持高水平状态,而叶片则呈下降趋势,且已启用CAT清除机制;(3)叶片中SOD和CAT的绝对活性高于根系,而APX、GR和POD的活性却低于根系;叶片中同工酶SOD-A/SOD-5、CAT-1/CAT-2的比值远远低于根系,而酸性POD/碱性POD的比值却远远高于根系;(4)玉米叶片中总的谷胱甘肽的含量低于根系,但总的抗坏血酸的含量却高于根系;叶片中还原型与氧化型抗氧化剂的比值低于根系。表明盐钾耦合胁迫造成的离子不平衡加剧了对植物的危害,根系与叶片ROS的产生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响应存在差异,叶片处于相对更高的氧化状态。5.盐钾耦合胁迫显着增加了玉米幼苗叶片中光合作用碳代谢产物蔗糖、可溶性糖的积累,却降低了有机氮化物如游离的氨基酸、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了无机氮化物铵的积累。盐钾耦合胁迫下体内碳水化合物向氮化合物转化的改变、氮代谢的改变与参与碳氮转化代谢的PEPCase、GPT和GOT,参与氮代谢的NR、GDH和GS的活性下降相吻合。此外,耦合胁迫还降低了植物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这表明盐钾耦合胁迫不仅抑制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同化反应,还强烈地抑制了光合产物的运输(蔗糖积累)和光合碳同化产物向有机氮化合物转化的能力,因而抑制了建造植物自身结构物质的合成,从而抑制了植物的生长。这些酶活性的降低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它们的表达量下降,也可能与缺K+影响酶的活性有关。6.添加Ce3+后促进了叶片和根系的生长,改善了根系胞间层物质的合成及细胞壁和胞间层中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提高了K+/Na+的比值,减轻了PSI和PSII的光损伤程度,提高了光合作用PSI和PSII的光化学反应和碳同化反应的能力;提高了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增加了植物合成和代谢能力,特别是提高了大分子有机物的合成能力;减少了ROS的积累,增加了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和酶的活性,减轻了胁迫对玉米根和叶的氧化性伤害,最终缓解了盐钾耦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魏斌[7](2011)在《粘土矿物及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La、Nd的吸附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石、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等六种粘土矿物以及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等三种不同土壤的无机相对低浓度的两种轻稀土元素镧(La)、钕(Nd)的吸附性特征;同时比较它们在稀土元素镧(La)、钕(Nd)混合体系中和单一体系中的吸附性异同,判别两种稀土元素的吸附行为间是否存在协同、竞争、拮抗和抑制等作用。ICP测定培养溶液的平衡浓度和吸附量,绘制各自的等温吸附曲线并拟合吸附热力学方程。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在低浓度稀土元素镧(La)或钕(Nd)的单一体系中:①。六种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La、Nd)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中,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低浓度条件下高岭土、凹凸棒石、绿泥石、膨润土等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La、Nd)的等温吸附过程;蒙脱石对低浓度稀土元素(La、Nd)的等温吸附过程则能被Frendlich方程更好地描述。②六种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La、Nd)的吸附性能大小排序为:蒙脱石>膨润土>伊利石>绿泥石>凹凸棒石>高岭土。吸附性能的差异主要由矿物的结构决定,即大体上2:1型粘土矿物>2:1:1型粘土矿物>双链型粘土矿物>1:1型粘土矿物。③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的单位吸附量小于腐殖酸,但由于自然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含量远大于腐殖酸,对于残留在土壤中的外源稀土来说,吸附总量以粘土矿物为主。④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的单位吸附量小于纯的粘土矿物;从相关系数上考虑,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低浓度条件下三种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La、Nd)的等温吸附过程。⑤三种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La的吸附性能大小排序为:黄褐土>砂姜黑土>红壤;而对稀土元素Nd的吸附性能则体现两个阶段:即低浓度区域,黄褐土>砂姜黑土>红壤;高浓度区域,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2.在低浓度稀土元素镧(La)、钕(Nd)的混合体系中:①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低浓度条件下高岭土、凹凸棒石、绿泥石等三种粘土矿物在混合体系中对稀土元素La、Nd以及两种稀土元素总量的等温吸附过程;蒙脱石和膨润土对低浓度稀土元素(La、Nd)的等温吸附过程则能被Frendlich方程较好地描述。②六种粘土矿物的稀土元素总量(La、Nd)吸附性能大小排序为:蒙脱石>膨润土>伊利石>凹凸棒石>高岭土>绿泥石。大体上还是2:1型粘土矿物>双链型粘土矿物>1:1型粘土矿物>2:1:1型粘土矿物。③除高岭土外,总体上其余五种粘土矿物在低浓度混合稀土体系中对镧和对钕的吸附作用属独立作用,对镧和钕的吸附量符合3:2的比例,与培养环境一致。其对稀土元素的吸附总量基本可由单一体系中的吸附量按镧:钕3:2的比例计算得出。④高岭土在稀土元素混合体系中,镧的吸附行为对钕的吸附行为产生协同作用;凹凸棒石的镧、钕吸附行为在不同浓度段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绿泥石的吸附过程这一作用则为拮抗作用。⑤三种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La、Nd)的等温吸附过程,均能被Langmuir方程较好地描述。三种土壤无机相的混合稀土元素La、Nd总量吸附性能大小排序为:黄褐土无机相>砂姜黑土>红壤无机相。⑥红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镧和钕的吸附作用间存在拮抗作用;黄褐土和砂姜黑土无机相的吸附过程中的镧、钕吸附行为则是竞争关系。它们对稀土元素的吸附总量在高浓度区不能简单的由单一体系中的吸附量按镧:钕3:2的体系计算得出。

周敏[8](2011)在《铈元素对缺镁营养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稀土资源十分丰富,其储量约占世界已知储量的41.36%,如何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好稀土资源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已经证明,适量的稀土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及其中某些蛋白的活性,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果实品质。我国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稀土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但是,我国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分布并不均匀,如南方土壤本身缺少镁元素(Mg)。Mg是生物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缺镁的特殊环境下,稀土是否部分替代了镁的作用?我们对不同环境下稀土促进作物生长的特殊效应还缺乏深入探讨。因此,本学位论文将围绕缺镁营养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稀土元素添加引起的特殊效应,旨在阐明稀土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机制,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稀土农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以Hoagland营养液和缺镁的Hoagland营养液培养的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并用20μmol·L-1 Ce3+溶液叶面喷施处理,培养3周后观察它们的形态学变化,并结合光谱学方法研究光合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的效应机制。结果表明,缺镁营养胁迫下的植株表现出了明显的缺镁症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叶绿素含量下降,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抑制,放氧速率和光合磷酸化速率降低等。而Ce3+处理后其生长发育得到明显改善,叶片转绿,光合活性增加。表明,Ce3+处理能够在缺镁营养胁迫下部分替代Mg2+的生理功能而促进光化学反应。(2)叶绿素荧光是植物特有的生理学现象。据知,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是测定植物光合功能快速、无损伤的探针。我们运用最新型的双通道调制叶绿素荧光仪(DUAL-PAM-100)同时研究了各处理组两个光系统(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简写为PSⅠ和Ⅱ)间光能的传递、耗散和分配等方面的作用。我们观察到缺镁营养下的Fv/Fm,Y(Ⅱ),Y(Ⅰ),ETR(Ⅱ),ETR(Ⅰ)和氧气释放速率等明显降低,Ce3+的添加使得各参数都恢复到完全营养下的75%以上。表明,缺镁抑制了两个光系统活性,光能传递受阻,Ce3+能够缓解缺镁的抑制作用,促进光能在各个光系统间的传递,尤其促进光能向PSⅡ的分配,因而促进了植物的氧气释放。(3)Mg2+占据叶绿素原子的中心位置,并且Mg还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许多反应的活化剂。之前我们已经发现在缺镁营养下,植物能够利用稀土元素合成具有双层夹心结构的稀土-叶绿素,为了进一步阐明在缺镁情况下Ce3+如何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本论文研究了Ce3+对缺镁营养下植物叶绿素合成过程中叶绿素前体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缺镁直接引起了Mg2+-单甲酯原卟啉Ⅸ(Mg-PME)合成的受阻,从而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而Ce3+的添加可促进Mg-PME以及叶绿素的形成。(4)在植物体内碳、氮同化是彼此竞争的,然而它们之间还存在“交叉谈话”(cross-talking)。因此,本论文研究了缺镁胁迫对植物碳氮同化作用机制的影响,测定并分析了各个同化过程中产物的含量变化以及关键反应催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缺镁抑制了硝酸还原酶(NR)、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的活性,碳氮同化产物的合成被抑制,但可溶性糖和蔗糖显着积累,这是由于糖类在叶片中的运输受阻所致。Ce3+可减轻缺镁对玉米碳、氮同化的抑制作用,但是不能完全替代Mg2+。

刘超[9](2010)在《稀土元素的理化特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推广稀土微肥农用,作用效果明显。相关实验室研究也证实适宜浓度的稀土元素处理能够刺激植物生长发育,增强光合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但是,目前有关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理效应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稀土元素促进光合作用这一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的相应效应和机理缺乏系统研究。对稀土元素理化特性对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化学生物效应也未得到阐明。鉴于此,我们选取镧(La)、铈(Ce)、钕(Nd)这三个稀土微肥中的主要组成元素,围绕光合作用能量传递转换过程,即光能依次向电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转换这一过程,系统研究了稀土元素提高菠菜(光合作用常用模式植物)光合作用效应的机制。并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稀土元素的光合效应差异,旨在阐明稀土元素独特的4f层电子和变价特征以及与植物必需大量元素钙的相似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本文不但为研究光合作用提供了新思路,且可为高效稀土农用寻求理论根据。实验发现:1)稀土元素可促进菠菜的光化学能力,促进菠菜光能的吸收、转运、分配、光电转换等各环节效率。La3+、Ce3+、Nd3+处理后,叶绿体膜特征吸收峰峰值增大,叶绿素a的Soret带蓝移,且Soret带与Q带峰强比增强,显示叶绿体内的色素捕光能力增加,特别是短波长的光更易吸收;荧光光谱也表明叶绿体捕光能力增加,且可促使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迅速高效地传递到PSⅡ作用中心色素叶绿素a;使用双通道叶绿素荧光仪发现稀土元素同时促进两个光系统的光化学活性与电子传递效率,特别是光系统Ⅱ活性得到显着增加;同时还改善了光系统的光保护能力,增加其对光能的耐受能力;稀土元素还增加了叶绿体的全链电子传递活性、PSⅡ与PSⅠ的DCIP光化学还原活性和氧气释放速率,进一步说明稀土元素不但能增加光能吸收,且能将光能有效分配,促进激发能向PSⅡ大量分配。其中具有1个4f层电子和变价特征(+4)的Ce3+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不具有变价特征,但有3个4f层电子的Nd3+,既不具有4f层电子结构又不具有变价特征的La3+处理增加幅度最小。提示稀土提高光合作用与其4f层电子结构和变价特征有密切关系。h2)稀土元素处理通过对LHCⅡ的调控显着增加PSⅡ的活力。适当浓度的La3+、Ce3+、Nd3+处理可使LHCⅡ去磷酸化,使光合机构向状态Ⅰ转换,从而相对增加PSⅡ的光吸收截面及光吸收,提高PSⅡ放氧活性。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发现稀土元素处理对LHCⅡ的另一条调控机制:LhcⅡb得到大量表达,提示稀土处理可显着增加LHCⅡ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促进了PSⅡ对光能的吸收,并促使LHCⅡ三聚体化,导致基粒堆积状况的调整,从而改变了PSⅠ和PSⅡ的电子流动次数,使得激发能由PSⅠ向PSⅡ分配。三种稀土元素处理效果仍为Ce3+>Nd3+>La3+。3)稀土元素处理增加光合碳同化能力。La3+、Ce3+、Nd3+处理后Rubisco羧化活力增强,干物质增加明显。这是因为稀土元素在体内诱导出Rubisco-Rubisco活化酶的超复合体:在稀土处理的菠菜体内纯化Rubisco时获得一大分子量蛋白,其光谱学性质,巯基含量及二级结构均与纯Rubisco不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除Rubisco的大小亚基(55kD,14.4kD)之外,还具有Rubisco活化酶的45和41 kD的两个亚基。非变性PAGE电泳分析证明除具有Rubisco的一条带(560kD)以外,还有一条分子量在1200 kD左右的蛋白带,即Rubisco全酶与16个Rubisco活化酶亚基组成的超复合体。使用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抗体经蛋白印迹实验证实了Rubisco-Rubisco活化酶超复合体的形成。Rubisco-Rubisco活化酶超复合体被认为是Rubisco在体内实行活性所必需的中间产物,但一直没得到证实。我们的发现首次为这一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4)实验发现稀土元素处理诱导Rubisco-Rubisco活化酶超复合体产生的机制可能有两条。一是通过RT-PCR,North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证明稀土元素能明显促进Rubisco大小亚基,特别是Rubisco活化酶亚基mRNA表达,使体内Rubisco活化酶蛋白的表达上调,提高Rubisco活化酶/Rubisco比例,从而增加了Rubisco-Rubisco活化酶超复合体的含量。Ce3+处理后这种增强作用比La3+和Nd3+处理更显着,显然这与Ce3+的4f电子层结构和变价特征有密切关系。二是稀土元素可能提供了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之间的“额外”连接,稳定Rubisco-Rubisco活化酶超复合体结构。Ce3+与Rubisco体外实验证明Ce3+与Rubisco直接结合:第一层与8个O原子配位,键长为2.55?;在第二配位层与6个O原子配位,键长为3.69?。这改善了蛋白的结构,最终提高了酶活性。5) Ce3+与大量元素Ca2+的化学性质极为接近,但Ce3+的电荷高于Ca2+,因而离子势大,对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合物,则稀土离子的结合稳定性要高于钙离子,因而有人将稀土离子称为“超级钙”。它不但可以占据钙的位置,还将取代已结合的钙离子。实验证明,缺钙菠菜在施加适当浓度的CeCl3后,缺钙症状得以缓解,干重和鲜重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效率和放氧活力增强,Rubisco羧化活力,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也得到一定恢复。Ce3+处理还能显着提高菠菜正常生长条件下以及缺钙条件下抗氧化系统活力,提高SOD、CAT、APX、GPX等抗氧化酶酶活性,降低超氧自由基、丙二醛含量,保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体外实验发现Ce3+能与脱钙PSⅡ结合,与氨基酸的O原子配位,部分恢复脱钙PSⅡ的放氧活力。这再次证明Ce3+能够部分取代Ca2+的生理作用。

张君玮[10](2008)在《Ce(III)对UV-B辐射下大豆幼苗水分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Ce(Ш)对人工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20nm)下大豆(Glycine max)幼苗叶片含水量(RWC)、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行为的影响,旨在揭示稀土对紫外胁迫下大豆幼苗水分代谢的保护作用,为拓展稀土农用方向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如下:1. 20mg·L-1CeCl3处理提高了大豆幼苗叶片自由水含量,Ce(Ш)+UV-B组自由水/束缚水值高于UV-B组。动态曲线显示Ce(Ш)缓解了UV-B辐射胁迫期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的下降,促进恢复期含水量的提升。UV-B辐射对大豆幼苗叶片两种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同,使得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而可溶性糖含量急剧下降。Ce(Ш)处理对UV-B辐射表现出拮抗效应,即减弱了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同时促进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e(Ш)改善了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调节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的作用。2. 20mg·L-1CeCl3处理减轻了UV-B辐射引起的大豆幼苗根系活力、根长和根冠比下降。较之CK,UV-B辐射处理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下降,Ce(Ш)+UV-B组Pn、Tr的下降趋势得到缓解,且最终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低剂量UV-B(0.15W·m-2)辐射胁迫使得大豆幼苗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CK(1-4天),但恢复期(7-9天)WUE急剧下降;高剂量UV-B(0.45W·m-2)辐射下WUE低于CK,降幅明显。Ce(Ш)+UV-B组大豆幼苗WUE下降幅度小于UV-B组,且恢复期(7-9天)迅速提升。3. 20mg·L-1CeCl3处理显着提高了大豆幼苗叶片背面近轴气孔密度,高剂量UV-B(T2 0.45W·m-2)辐射降低了气孔密度,与CK差异显着;Ce(Ш)+UV-B处理减轻了UV-B胁迫引起的气孔密度下降。动态结果显示,较之CK,UV-B辐射使气孔导度(Gs)下降,Ce(Ш)+UV-B处理下Gs的下降趋势得到缓解,且最终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ABA、H2O2、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与Gs不同,与CK相比,UV-B辐射导致ABA、H2O2积累,CAT活性提高,Ce(Ш)处理降低了UV-B辐射造成的ABA和H2O2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了CAT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e(Ш)处理缓解了UV-B辐射对大豆幼苗水分代谢的胁迫伤害作用。

二、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研究 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伤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研究 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伤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栽培模式对黑龙江玉米光合生理、茎秆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量差的定义
        1.2.2 产量差形成的原因
        1.2.3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1.2.4 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1.2.5 硫肥对产量的影响
        1.2.6 锌肥对产量的研究进展
        1.2.7 秸秆还田对产量的影响
        1.2.8 化学调控对产量的影响
        1.2.9 耕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2.3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2.3.1 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测定
        2.3.2 叶片抗氧化酶测定
        2.3.3 碳代谢酶测定
        2.3.4 叶倾角、透射系数测定
        2.3.5 SPAD测定
        2.3.6 叶片氮代谢酶测定
        2.3.7 穿刺强度测定
        2.3.8 横折强度测定
        2.3.9 茎秆农艺性状测定
        2.3.10 茎秆激素含量测定
        2.3.11 根系伤流量测定
        2.3.12 根系离子流量测定
        2.3.13 根系氨基酸流量测定
        2.3.14 根系内源激素流量测定
        2.3.15 植株样品氮含量测定
        2.3.16 氮肥利用率测定
        2.3.17 水分利用率测定
        2.3.18 光能利用率测定
        2.3.19 产量的测定
        2.3.20 气象数据收集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栽培模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2 栽培模式对株高的影响
        3.1.3 栽培模式对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栽培模式对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
        3.2.1 栽培模式对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3.2.2 栽培模式对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3.2.3 栽培模式对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3.2.4 栽培模式对叶片MDA活性的影响
        3.2.5 栽培模式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 栽培模式对叶片冠层光合作用及碳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3.1 栽培模式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3.3.2 栽培模式对叶片PEP羧化酶的影响
        3.3.3 栽培模式对叶片RuBP羧化酶的影响
        3.3.4 栽培模式对冠层的影响
    3.4 栽培模式对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4.1 栽培模式对NR的影响
        3.4.2 栽培模式对GS的影响
    3.5 栽培模式对茎秆农艺性状及力学特征的影响
        3.5.1 栽培模式对节间长度、茎粗、茎秆干物质的影响
        3.5.2 栽培模式对茎秆力学特征的影响
        3.5.3 栽培模式对茎秆纤维素及相关酶的影响
    3.6 栽培模式对茎秆激素及根系伤流的影响
        3.6.1 栽培模式对根系伤流量的影响
        3.6.2 栽培模式对伤流离子流量的影响
        3.6.3 栽培模式对伤流氨基酸流量的影响
        3.6.4 栽培模式对伤流内源激素流量的影响
    3.7 栽培模式对利用率的影响
        3.7.1 栽培模式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7.2 栽培模式对水分、热量、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3.8 栽培模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9 相关性分析
        3.9.1 根系伤流氨基酸及激素流量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9.2 纤维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9.3 叶片光合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栽培模式对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
    4.2 栽培模式对叶片冠层光合作用及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4.3 栽培模式对茎秆农艺性状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4.4 栽培模式对伤流量的影响
    4.5 栽培模式对氮肥、水分、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4.6 栽培模式对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稀土元素镧对陆地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cDNA-AFL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1.1.1 干旱对作物表观形态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1.1.2 干旱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1.3 植物在干旱胁迫后的适应性
    1.2 稀土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影响
        1.2.1 稀土元素的基本性质
        1.2.2 稀土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稀土对农作物抗旱性的影响
        1.2.4 稀土影响农作物抗旱性的机理
        1.2.5 稀土镧对于植物抗旱性的影响
    1.3 cDNA-AFLP技术概述
        1.3.1 cDNA-AFLP标记原理
        1.3.2 cDNA-AFLP技术在植物抗逆研究中的应用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培养
        3.1.2 材料处理
    3.2 技术路线
    3.3 主要试剂和仪器
        3.3.1 主要试剂
        3.3.2 主要仪器
    3.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4.1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4.2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3.4.3 双链cDNA的合成
        3.4.4 cDNA-AFLP体系的建立
        3.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3.4.6 cDNA-AFLP差异片段的回收与克隆测序
        3.4.7 生物信息学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氯化镧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子叶形态变化的影响
    4.2 氯化镧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子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4.2.1 超氧阴离子O_2~-含量
        4.2.2 游离脯氨酸含量
        4.2.3 MDA含量
        4.2.4 POD和SOD酶活性
        4.2.5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4.2.6 可溶性蛋白含量
    4.3 氯化镧处理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cDNA-AFLP分析
        4.3.1 总RNA电泳检测
        4.3.2 cDNA-AFLP选扩结果
        4.3.3 cDNA-AFLP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分析和功能预测
5 讨论
    5.1 氯化镧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5.2 干旱胁迫对棉花幼苗分子水平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发明专利

(3)SmⅢ、GdⅢ、EuⅢ、NdⅢ-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稀土金属及其配合物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0.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0.3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1章 Sm~Ⅲ-H_6ttha 和 Sm~Ⅲ-H_5dtpa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
    1.1 研究介绍
    1.2 实验部分
        1.2.1 试剂与药品
        1.2.2 仪器及设备
        1.2.3 配合物的合成
        1.2.4 红外光谱测定
        1.2.5 热重分析
        1.2.6 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
    1.3 结果与讨论
        1.3.1 (NH_4)_4[Sm~Ⅲ_2(Httha)_2]·16H_2O 的红外光谱分析
        1.3.2 (NH_4)_4[Sm~Ⅲ_2(Httha)_2]·16H_2O 的热重分析
        1.3.3 (NH_4)_4[Sm~Ⅲ_2(Httha)_2]·16H_2O 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解析
        1.3.4 (NH_4)_4[Sm~Ⅲ_2(dtpa)_2]·10H_2O 的红外光谱分析
        1.3.5 (NH_4)_4[Sm~Ⅲ_2(dtpa)_2]·10H_2O 的热重分析
        1.3.6 (NH_4)_4[Sm~Ⅲ_2(dtpa)_2]·10H_2O 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解析
    1.4 小结
    1.5 补充材料
第2章 Gd~Ⅲ-H_4edta 和 Gd~Ⅲ-H_6ttha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
    2.1 研究介绍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药品
        2.2.2 仪器及设备
        2.2.3 配合物的合成
        2.2.4 红外光谱测定
        2.2.5 热重分析
        2.2.6 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nH)[Gd~Ⅲ(edta)(H_2O)_3]·4H_2O 的红外光谱分析
        2.3.2 (mnH)[Gd~Ⅲ(edta)(H_2O)_3]·4H_2O 的热重分析
        2.3.3 (mnH)[Gd~Ⅲ(edta)(H_2O)_3]·4H_2O 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解析
        2.3.4 (mnH)_2[Gd~Ⅲ_2(H_2ttha)_2]·4H_2O 的红外光谱分析
        2.3.5 (mnH)_2[Gd~Ⅲ_2(H_2ttha)_2]·4H_2O 的热重分析
        2.3.6 (mnH)_2[Gd~Ⅲ_2(H_2ttha)_2]·4H_2O 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解析
    2.4 小结
    2.5 补充材料
第3章 Eu~Ⅲ-H_5dtpa 和 Nd~Ⅲ-H_5dtpa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
    3.1 研究介绍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药品
        3.2.2 仪器及设备
        3.2.3 配合物的合成
        3.2.4 红外光谱测定
        3.2.5 热重分析
        3.2.6 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H)_4[Eu~Ⅲ_2(dtpa)_2]·6H_2O 的红外光谱分析
        3.3.2 (mnH)_4[Eu~Ⅲ_2(dtpa)_2]·6H_2O 的热重分析
        3.3.3 (mnH)_4[Eu~Ⅲ_2(dtpa)_2]·6H_2O 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解析
        3.3.4 (mnH)_4[Nd~Ⅲ_2(dtpa)_2]·6H_2O 的红外光谱分析
        3.3.5 (mnH)_4[Nd~Ⅲ_2(dtpa)_2]·6H_2O 的热重分析
        3.3.6 (mnH)_4[Nd~Ⅲ_2(dtpa)_2]·6H_2O 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解析
    3.4 小结
    3.5 补充材料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4)福建省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引言
    1.1 福建省武夷山岩茶生产情况
    1.2 福建省武夷山市的地理环境、茶园土壤情况和茶树栽培技术
    1.3 研究背景及茶叶稀土元素的质量问题
    1.4 茶叶稀土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5 茶叶稀土元素分布几个特点
    1.6 茶叶稀土元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7.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茶园土壤的稀土含量及其对武夷岩茶稀土含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仪器工作条件
        2.2.3 试验方法
        2.2.4 样品采集方法
        2.2.5 ICP-MS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
        2.2.6 内标物的选择
    2.3 结果分析
        2.3.1 土壤、茶叶中稀土含量的相关性
        2.3.2 土壤中稀土向茶叶转移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茶园施用肥料的稀土含量及其对武夷岩茶稀土含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仪器工作条件
        2.2.3 试验方法
        3.2.4 实验样品材料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各种肥料的稀土含量
        3.3.2 肥料中稀土向茶叶稀土迁移规律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成熟部位的武夷岩茶叶片稀土含量分布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仪器工作条件
        4.2.3 实验样品材料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茶叶不同部位稀土含量
        4.3.2 茶叶不同部位的重量占总重分布
    4.4 小结
第五章 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溶出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5.2.3 仪器工作条件
        5.2.4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干茶叶与浸出液中稀土总量的分析
        5.3.2 干茶叶与其浸泡茶汤中16种稀土单质元素含量的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以武夷山市绿苑岩茶厂垅头茶园为例,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推广应用
    6.1 引言
    6.2 试验茶园的基本情况
    6.3 试验设计及条件选择
    6.4 试验结果
    6.5 讨论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轻稀土元素与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元素的理化性质及在植物中的分布概况
        1.1.1 稀土元素特性
        1.1.2 稀土元素在植物/作物生长中的应用概况
        1.1.3 植物对稀土元素的摄取和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赋存形式
    1.2 稀土元素植物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1.2.1 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物学功能
        1.2.2 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物学效应研究机理
        1.2.3 稀土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Hormesis效应
    1.3 植物线粒体简介
        1.3.1 植物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1.3.2 植物线粒体的能量代谢
        1.3.3 植物线粒体的膜渗透性转换(MPT)
        1.3.4 植物线粒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1.4 微量热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微量热法简介
        1.4.2 微量热法测量原理及仪器介绍
        1.4.3 微量热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1.5 选题思路及本论文创新点
        1.5.1 选题思路
        1.5.2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La(Ⅲ)与太湖糯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2 水稻种子处理及黄化苗培养
        2.2.3 水稻线粒体提取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a(Ⅲ)对水稻线粒体体外代谢的影响
        2.3.2 La(Ⅲ)对水稻线粒体膜渗透性转换(MPT)的影响
        2.3.3 La(Ⅲ)经体内培养对水稻生长及其线粒体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e(Ⅲ)与湘早籼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水稻种子处理及黄化苗培养
        3.2.3 水稻线粒体提取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e(Ⅲ)对离体水稻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3.3.2 Ce(Ⅲ)与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r(Ⅲ)与太湖糯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2 水稻种子处理及黄化苗培养
        4.2.3 水稻线粒体提取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r(Ⅲ)对太湖糯水稻线粒体体外代谢的影响
        4.3.2 Pr(Ⅲ)与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Nd(Ⅲ)与嘉早93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2.2 水稻种子处理及黄化苗培养
        5.2.3 水稻线粒体提取
        5.2.4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Nd(Ⅲ)对水稻线粒体体外代谢产热的影响
        5.3.2 Nd(Ⅲ)与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盐耦合缺钾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添加铈的缓解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
        1.2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1 盐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ROS)的产生
        2.2 抗氧化防御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2.3 植物根和叶片中抗氧化酶及其同工酶对盐胁迫的响应
    3. 缺钾对植物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1 钾的重要生理作用
        3.2 缺钾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3 缺钾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4 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4. 铈元素与植物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4.1 稀土元素的理化性质及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4.2 铈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4.3 铈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
    5. 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5.1 研究意义
        5.2 研究思路
        5.3 研究内容
        5.4 本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盐耦合缺钾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伤害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盐胁迫耦合缺钾对玉米幼苗叶片的氧化损伤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对玉米幼苗氮代谢和光合碳同化的抑制作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铈元素对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下玉米幼苗形态学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铈元素缓解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六章 铈元素对盐胁迫耦合缺钾胁迫玉米叶片和根系抗氧化系统响应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英文缩略语表
致谢

(7)粘土矿物及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La、Nd的吸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稀土元素概述
        1.1.1 稀土元素简介
        1.1.2 稀土元素应用现状
        1.1.3 稀土元素农用理论研究
    1.2 粘土矿物概况
        1.2.1 土壤胶体简介
        1.2.2 土壤胶体的吸附性
        1.2.3 粘土矿物简介
        1.2.4 粘土矿物的吸附性研究概况
    1.3 外源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归趋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粘土矿物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 的吸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预处理
        2.2.2 仪器
        2.2.3 实验条件
        2.2.4 实验方法
        2.2.5 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 La~(3+)、 Nd~(3+)的吸附特征的表示
        2.2.6 数据处理
        2.2.7 实验流程图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粘土矿物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 ( Nd )单一体系的吸附性研究
        2.3.2 粘土矿物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 混合体系的吸附性研究
    2.4 结论
        2.4.1 粘土矿物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单一体系的吸附性研究结论
        2.4.2 粘土矿物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 混合体系的吸附性研究结论
3 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 La、Nd 的吸附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和预处理
        3.2.2 仪器
        3.2.3 实验条件
        3.2.4 实验方法
        3.2.5 土壤无机相的稀土元素 L a3 +、 N d3 +吸附特征表示
        3.2.6 数据处理
        3.2.7 实验流程图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种土壤无机相粘粒组成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3.3.2 三种土壤无机相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单一体系的吸附性研究
        3.3.3 三种土壤无机相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 混合体系的吸附性研究
    3.4 结论
        3.4.1 三种土壤无机相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单一体系的吸附性研究结论
        3.4.2 三种土壤无机相对低浓度稀土元素 La、Nd 混合体系的吸附性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8)铈元素对缺镁营养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稀土以及缺镁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概况
    1 稀土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2 稀土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
    3 镁元素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铈元素对缺镁营养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体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铈元素对缺镁营养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铈元素对缺镁营养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铈元素对缺镁营养胁迫下玉米幼苗碳氮代谢中的若干作用机制
    1 实验部分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以及已投稿的论文
课题资助情况
致谢

(9)稀土元素的理化特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稀土元素的理化特性对光合作用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第一章 稀土元素的理化特性对菠菜光能吸收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稀土元素的理化特性对光能分配及光化学反应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稀土元素的理化特性对光合碳同化反应的影响
    第一章 稀土处理诱导菠菜Rubisco与Rubisco活化酶超复合体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e~(3+)对Rubisco光谱学特性及酶动力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稀土元素促进Rubisco大小亚基以及Rubisco活化酶的表达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铈元素是“超级钙”
    第一章 铈元素对缺钙营养下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铈元素对菠菜脱钙PSⅡ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缺Ca~(2+)下Ce~(3+)对菠菜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收录)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课题情况
英文缩略表
致谢

(10)Ce(III)对UV-B辐射下大豆幼苗水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UV-B 辐射现状
    1.2 UV-B 辐射对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研究
        1.2.1 UV-B 辐射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1.2.2 UV-B 辐射对植物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1.2.3 UV-B 辐射对植物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1.2.4 UV-B 辐射对植物气孔行为的影响
        1.2.5 UV-B 辐射对植物叶片蛋白含量的影响
        1.2.6 UV-B 辐射对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1.2.7 UV-B 辐射对植物体内ABA 含量的影响
        1.2.8 UV-B 辐射对植物体内H_2O_2 和NO 含量的影响
    1.3 稀土农用研究进展
        1.3.1 稀土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稀土对农作物营养代谢的影响
        1.3.3 稀土对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3.4 稀土对农作物抗逆性的影响
    1.4 稀土农用作用机理
    1.5 稀土环境生态学效应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试材培养
        2.2.4 试材处理
        2.2.5 指标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最适CeCl_3 浓度筛选
        2.3.2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自由水/束缚水的静态影响
        2.3.3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相关指标的静态影响
        2.3.4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动态影响
        2.3.5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影响
        2.3.6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影响
        2.3.7 不同处理下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与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关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试材培养
        3.2.4 试材处理
        3.2.5 指标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根长、根系活力的影响
        3.3.2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静态影响..
        3.3.3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净光合速率(Pn)的动态影响
        3.3.4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蒸腾速率(Tr)的动态影响
        3.3.5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动态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气孔行为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试材培养
        4.2.4 试材处理
        4.2.5 指标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气孔密度的影响
        4.3.2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气孔导度(Gs)、H202 含量的静态影响
        4.3.3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气孔导度(Gs)的动态影响
        4.3.4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H202 含量的动态影响
        4.3.5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CAT 活性的动态影响
        4.3.6 Ce(Ш)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片ABA 含量的动态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写词表
附录2 完全培养液配方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研究 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伤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栽培模式对黑龙江玉米光合生理、茎秆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李文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2]稀土元素镧对陆地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cDNA-AFLP分析[D]. 张晓旭.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7)
  • [3]SmⅢ、GdⅢ、EuⅢ、NdⅢ-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结构研究[D]. 马聪聪. 辽宁大学, 2014(02)
  • [4]福建省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的研究[D]. 陈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1)
  • [5]轻稀土元素与水稻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D]. 夏彩芬. 武汉大学, 2013(07)
  • [6]盐耦合缺钾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添加铈的缓解作用[D]. 曲春香. 苏州大学, 2012(05)
  • [7]粘土矿物及土壤无机相对稀土元素La、Nd的吸附性研究[D]. 魏斌.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8)
  • [8]铈元素对缺镁营养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D]. 周敏. 苏州大学, 2011(06)
  • [9]稀土元素的理化特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D]. 刘超. 苏州大学, 2010(10)
  • [10]Ce(III)对UV-B辐射下大豆幼苗水分代谢的影响[D]. 张君玮. 江南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的研究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损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