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栽培的几个问题

油菜栽培的几个问题

一、油菜栽培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洪永发[1](2017)在《油菜生产机械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不断推广,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增,油菜机械化种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油菜增产增收,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阻碍着油菜机械化生产发展。第一,种植模式零散。这种小规模的种植结构模式,成本较高且平均收益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制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第二,劳动能力资源不足。农村主要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农村劳动力水平低下,增加了油菜种植的劳动成本,进而影响了油菜的生产规模和效益。第

吴九桂[2](2015)在《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对稻田油菜免耕直播的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和种子处理进行小区试验,观测其长势长相,并对其小区产量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大田示范,观测其种植效益与实用价值,为提高澧县稻田油菜栽种的合理规划,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早播期:由于前作是一季稻中稻,一般比双晚稻提前15天左右收割(10月上中旬收割),因此免耕直播油菜要尽可能早播,以便能充分利用秋末有利的温光条件,促进苗期生长,弥补比移栽油菜迟播而造成的营养生长不足,以此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2)增加播量:直播油菜具有群体自我调节、相互协调的功能,播种量少、密度小的个体长势旺,分枝多、单株产量高;播种量大、密度高的个体生长较差。本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油菜播量以200-250克/亩为宜,密度约为1.5万株/亩,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如迟到10月中旬以后,播量可增加到300克/亩,密度达到2万株/亩为宜。(3)免耕撒播: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不同,油菜籽产量也有差异,以包衣种子免耕撒播后进行稻草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了160.7kg/667m2,比其他5种播种处理分别增产4%-13.8%。(4)效益显着: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油菜产量为122.3kg/667m2,产值538.12元/667m2(按菜籽收购均价4.4元/kg),纯收入157.12元,产值和纯收入均超过澧县翻耕直播和板田移栽的平均水平,比板田移栽产量减少10.7kg/667m2,减少8%,产值少47.08元,纯收入高227.62元;比翻耕直播油菜产量增加11.8kg/667m2,增产10.7%,产值高51.92元,纯收入高6.92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不但操作简便、用工低、劳动强度小,而且高产、高效,可减轻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可用劳力紧张的矛盾,加之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是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其前景十分广阔。

俞晓红[3](2016)在《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播种量和收获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夏引黄灌区传统麦套玉米面积大大缩减,小麦以单作为主,但“一季有余、二季不足”的问题突出,麦后复种模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下,针对此类问题,本试验开展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以饲用油菜品种华油杂62为供试材料,以播种量、收获期为主要试验因素进行田间试验,测定饲料油菜的生物学性状、氮磷钾养分吸收、粗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钙含量、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比较分析几种复种模式的效益,为确定高效麦后复种模式,进而提高土、肥、水等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饲料油菜生长量随生育期呈“s”型变化趋势。整个生育期中饲料油菜的鲜物质和干物质累积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其中生育前期增速较快,生育后期增速放缓;适当的低密度种植可以增加单株鲜物质和干物质积累,饲料油菜鲜物质及干物质积累量随播种量的增大均逐渐降低,在各处理中,处理400g/667m2的鲜、干物质累积量最高,分别可达393.93g/株、34.39g/株,处理1000g/667m2的鲜、‘干物质累积量最低,’分别为1力.55gg/株、16.18g/株。2、饲料油菜植株体内氮磷钾及其累积量随播种量与生育期而变化。饲料油菜植株N、P2O5、 K2O累积量随生育进程推进逐渐增大,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生育期饲料油菜氮、磷、钾含量随播种量不同而异,但均随播种量的增大逐渐减小。在整个生育期内,饲料油菜全氮含量在2.29%~4.66%的范围内呈先升高后降低走势,全氮含量随播种量的增大逐渐减小;全磷含量在0.51%-1.67%的范围内随生育期逐渐下降,全磷含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减小;全钾含量在2.83%-6.56%的范围内随着生育期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全钾含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大逐渐降低。在各收获期植株各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植株N累积量和株高对单株鲜重的影响较大,提高N累积量和株高的值有利于增加饲料油菜的产量。3、饲料油菜品质指标随播种量及收获期而变化。整个生育期内,饲料油菜的粗灰分、粗脂肪、钙含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粗蛋白含量为先升高后降低,粗纤维随生育期反而逐渐增大。不同播种量饲料油菜的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和钙含量随着三次随收获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则呈增大趋势。在各收获期,饲料油菜的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含量均随播种量增大而减小,含量随着播种量增大而增大。随三次收获时间不同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00%-14.85%、15.32%~17.46%、10.41%~12.35%、9.04%-10.03%、2.08%~2.48%。4、饲料油菜产量随播种量和收获期变化。随着播种量的增大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当播种量小于700g/667m2时,产量随播种量增大而升高,大于700g/667m2,产量反而降低;油菜产量随收获时间的推后逐渐增大,以收获期Ⅲ(9月20日)产量最高(4035.35 kg/667m2),较收获期I和收获期II增产11.13%、2.83%。综合各项指标,饲料油菜适宜的播种量为700 g/667m2左右,在9月20日左右收获为产量为最高。

王小英[4](2015)在《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针对陕西省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状况不清、肥料结构不明、施肥效果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陕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及文献资料,分析了陕西省施肥现状与近40年农户施肥和土壤肥力的历史演变,揭示了当前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渭北旱塬、关中灌区和陕南秦巴山区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为4269、6437和3742kg/hm2,全省平均5334 kg/hm2。全省小麦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83、110和21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35.02、51.17和134.60 kg/kg。化学氮肥投入过量农户平均68.4%,数量达5.37万吨。磷肥投入过量平均41.0%,数量达2.17万吨。全省化肥N、P2O5和K2O投入不足农户分别为5.6%、38.1%和77.5%,有机肥施用仅占23.7%。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西省小麦产量可增加24.90万吨。小麦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2)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关中灌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为7867、7077、6886和4872 kg/hm2,全省平均6779 kg/hm2。全省玉米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230、63和20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32.87、113.17和228.90kg/kg。化学氮肥投入过量农户平均63.2%,数量达6.59万吨。磷肥投入过量平均30.8%,数量达1.20万吨;投入不足平均58.8%,数量为3.08万吨。全省钾肥投入不足农户达83.0%,有机肥施用仅占36.9%。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西省玉米产量可增加102.46万吨。玉米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3)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苹果园有机肥施用农户分别占99.96%、24.52%和20.37%,全省平均50.15%;化肥氮磷钾投入从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到关中灌区均是增加趋势,其中氮肥(N)由490 kg/hm2增加到619 kg/hm2,磷肥(P2O5)由318 kg/hm2增加到447 kg/hm2,钾肥(K2O)由73 kg/hm2增加到382 kg/hm2。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化学氮肥投入合理农户分别占18%、17%和12%,全省平均17%,过量分别占67%、74%和78%,全省平均72%;磷肥投入合理分别占12%、27%和15%,全省平均20%,过量分别占42%、52%和65%,全省平均50%;钾肥投入合理分别占11%、12%和14%,全省平均12%,不足分别占84%、48%和15%,全省平均56%。陕西省农户苹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4)陕北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区马铃薯平均产量分别为23.0 t/hm2和15.4 t/hm2,全省平均22.3 t/hm2。全省马铃薯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55、78和13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183.66、402.42和561.75 kg/kg。陕北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区化学氮肥投入合理农户分别占43.0%和4.0%,全省平均39.4%;过量分别占24.5%和50.3%,全省平均26.9%。磷肥投入合理分别占64.6%和16.0%,全省平均60.1%;过量分别占21.9%和56.0%,全省平均25.0%。钾肥投入不足分别占96.9%和93.1%,全省平均96.6%。陕西省农户马铃薯施肥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5)陕南秦巴山区水稻平均产量为7822 kg/hm2,中等产量农户占50.9%。总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69、68、54 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59、62、45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51.52、135.69和158.26kg/kg。农户化肥氮、磷和钾投入合理分别为48.0%、42.4%和7.2%,过量分别为22.6%、11.2%和0.6%,不足分别为29.4%、46.5%和92.2%。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南秦巴山区水稻可增产7.70万吨。该区域水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6)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平均产量为2355 kg/hm2,中等产量农户占60.7%。总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79、80、54 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45、62、34 kg/hm2。化肥氮磷钾施用量整体与产量都有显着的相关性,且各养分投入均表现出报酬递减趋势。农户化肥氮、磷和钾肥投入合理分别为38.5%、27.6%和25.9%,过量分别为15.2%、26.2%和10.3%,不足分别为46.3%、46.2%和63.8%。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可增产5.61万吨。有机肥和硼肥施用农户分别只有45.3%和41.7%,施用硼肥平均增产101 kg/hm2。该区域油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硼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比较普遍。(7)近40年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农户小麦和玉米化肥氮磷钾投入量以及产量均大幅度增加。70年代小麦和玉米地块土壤氮素表现为亏缺,80年底之后表现为盈余,且盈余量逐渐增加;土壤磷素也从亏缺逐渐转为盈余;而土壤钾素亏缺量越来越严重。近40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小麦和玉米氮肥、氮磷肥和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整体呈下降趋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磷肥和钾肥用量的增加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王寅[5](2014)在《直播和移栽冬油菜氮磷钾肥施用效果的差异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江流域作为我国最大的冬油菜产区,其油菜生产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油料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直播和移栽是目前长江流域冬油菜的主要种植方式,两者的生育期、植株密度、个体形态及群体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施肥效果及养分管理策略也可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冬油菜施肥及养分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移栽冬油菜,而直播冬油菜相关研究非常滞后。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多年多点大田试验,通过结合大范围效果和同田对比验证研究,明确了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长发育、产量与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养分吸收利用等方面对氮、磷、钾肥施用的响应差异及其机理,比较了两者的养分需求特性和推荐施肥量,并对当前生产条件下长江流域直播冬油菜的养分管理策略提出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当前生产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冬油菜的产量水平较移栽冬油菜偏低,尤其是在不施肥和缺磷条件下。相比氮磷钾配施处理(NPK),氮、磷、钾养分缺乏导致直播冬油菜分别减产1115kg/hm2(52.8%).655kg/hm2(65.6%)和257kg/hm2(17.6%),而移栽冬油菜分别减产1097kg/hm2(47.3%).469kg/hm2(38.4%)和269kg/hm2(14.5%)。冬油菜产量水平随氮、磷、钾肥用量增加均持续地显着提高,其中直播冬油菜的氮、磷增产效果显着高于移栽冬油菜。结果表明直播冬油菜的养分响应更显着,其养分管理应在平衡施肥基础上更重视氮、磷肥的施用。(2)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可显着改善冬油菜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实现增产,其中氮素的影响最为全面和显着,其次是磷素,钾素影响相对较小。直播冬油菜收获密度显着高于移栽冬油菜,但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较差,其主序角果数对总角果数的贡献显着更高。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移栽冬油菜可通过培育壮苗增加角果数实现增产,而直播冬油菜则应在较高植株密度基础上增加角果数。(3)直播冬油菜成熟期的干物质累积量和收获指数显着低于移栽冬油菜,个体长势和群体密度的差异导致两者的干物质累积过程显着不同。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在生育期内持续下降,NPK、-N、-P和-K处理的密度降幅分别为38.5%、73.3%、44.6%和44.1%,说明养分缺乏加重直播冬油菜群体的衰亡,尤其是氮素缺乏。施肥显着促进冬油菜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提高植株生理生化水平。直播冬油菜施肥后个体生长的显着改善减少了植株死亡,因而表现出更明显的施肥响应。结果表明直播冬油菜应通过合理施肥增强个体生长以维持高群体密度从而促进干物质累积。(4)直播冬油菜前期的养分含量显着低于移栽冬油菜,而且生育期内养分累积过程极易受到环境影响,最终成熟期养分累积量较低,但其磷、钾收获指数则显着较高。氮、磷、钾肥施用显着促进冬油菜对相应养分的吸收和累积,而直播冬油菜养分吸收动态受施肥影响更明显。当前生产条件下,直播冬油菜的氮、磷、钾肥回收利用率分别为36.2%、21.8%和42.9%,而移栽冬油菜则分别为36.3%、18.0%和45.0%,两者无显着差异。直播冬油菜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氮、磷肥贡献率以及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较移栽冬油菜则显着较高。结果表明直播冬油菜的养分管理策略有别于移栽冬油菜,应更注重苗期养分供应以促进个体生长和后期群体优势发挥。(5)直播冬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的QUEFTS模型系数为aN=13.2,dN=33.4, aP=57.0,dP=184.0,aK=8.8,dK=25.0,而移栽冬油菜为aN=13.4,dN=30.1,aP=74.6, dP=196.7,aK=10.0,dK=25.4.目标产量为3000kg/hm2时,直播冬油菜的百公斤籽粒氮、磷、钾养分需求量分别为4.67kg N、0.96kg P和6.61kg K,移栽冬油菜则分别为4.68kg N.0.78kg P和5.89kg K.当前生产条件下,直播冬油菜的氮、磷、钾肥平均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28.1kgN/hm2.97.3kg P2O5/hm2和127.6kg K2O/hm2,而移栽冬油菜则平均分别为232.6kg N/hm2.90.2kg P2O5/hm2和111.8kg K2O/hm2.结果表明,相同目标产量水平下直播冬油菜比移栽冬油菜需要吸收更多的磷和钾,其磷、钾肥推荐用量也较高,而两者之间氮素需求及推荐施氮量则基本一致。

王一琳[6](2013)在《油菜生长发育进程中碳氮代谢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油菜的碳氮代谢规律,对于了解油菜在各种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探讨农艺措施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江流域代表性油菜杂交种华油杂9号和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油菜不同器官的基本碳氮代谢规律、功能叶碳氮代谢动态变化、播期密度施肥量三因素对功能叶碳氮代谢的影响,得出了高产栽培措施下的油菜碳氮指标和代谢规律。1油菜不同器官碳氮代谢规律油菜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大小顺序为根>茎>根颈>功能叶>花,种子>果皮。根、根颈和茎呈单峰曲线变化,功能叶经历三次升降过程,花、果皮和种子持续下降。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花>功能叶>根颈>茎>根,种子>果皮。根、根颈、茎、花、果皮和种子都在各自范围内保持稳定,功能叶经历三次下降的过程。碳氮比值大小顺序为根>茎>根颈>功能叶>花,果皮>种子。各器官变化规律都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情况比较一致。2油菜功能叶碳氮含量动态变化功能叶可溶性糖含量在苗期上升至较高值25%左右,蕾薹期在15%左右稳定变化,花期下降至5%左右。全氮含量在苗期从5.0%-6.0%开始下降,蕾薹期在3.0%~6.0%之间稳定,花期下降至3.0%左右。碳氮比在苗期上升至较高值10.0以上,蕾薹期在2.0~5.0之间稳定变化,花期下降至2.0以下。3油菜功能叶叶绿素和氮代谢的关系功能叶SPAD值呈上升趋势,苗期从30.0左右上升至花期最高值60.0左右。功能叶SPAD值与全氮含量的比值范围在苗前期、中期、后期、蕾薹期和花期五个时段分别为6-8、10-20、8-13、12~16和11-20。4播期、密度、施肥量对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的影响整个生育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大小顺序为播期一>播期二>播期三>播期四。随着播期的后移,各生育期内峰值出现的时间会后移15天左右。油菜功能叶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全氮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可溶性糖和碳氮比在最高值时,密度每增加15万/hm2,含量增加0.62和0.16左右,全氮降低0.75左右;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全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值时,施氮量每增加90kg/hm2,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降低3.31和0.93左右;全氮增加1.95左右。5高产栽培措施下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规律10月5日播种、施纯氮水平270kg/hm2产量可达2700 kg/hm2以上,密度为45万kg/hm2的产量可以达到3000kg/hm2。2700 kg/hm2以上的处理的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指标适宜范围为:SPAD值在苗期、蕾薹期、花期的范围分别为35~55、50~65、60~65;可溶性糖含量(%)的范围为3.5~15.0、5.5~15.5、2.5~4.0;全氮含量(%)的范围为6.0~12.0、4.0~9.0、4.0~7.0;碳氮比的范围为0.5~1.5、1.0~3.5、0.5-1.0。

李争[7](2011)在《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需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位于油料作物之首,在国内油料供给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我国油菜播种面积、总产均约占全球的30%,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生产国。菜籽油是我国居民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原料基本可以达到国内自给自足。而食用植物油中份额最大的大豆油70%以上原料来源于进口,当前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油脂产业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因此油菜籽生产在国内植物油供给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菜籽油及原料的充分稳定的供给是确保中国食用植物油产业安全的保证。中国油菜生产状况不仅影响农民增收、油脂产业的发展,也与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息息相关,更关乎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在现有农业生产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油菜生产技术无疑是油菜产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促进油菜产业发展、确保国内植物油安全、提高油籽及菜籽油的国际竞争力都离不开强大技术的支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油菜生产技术发展较快,但实际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却不高。当前我国油菜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油菜生产单产不高、劳动力成本较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油菜生产技术供需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形成原因,协调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矛盾,对于促进油菜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均衡受哪些因素影响;达到均衡点需具备何种条件;技术供需双方存在哪些现实问题,双方是否达到供需均衡;如何促进供需双方良性发展,使油菜生产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实际生产;等等。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应用西方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等理论相关原理,使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和统计分析工具,对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8章,各章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1章是导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发现:从研究对象看,国内外系统研究农业技术供需问题的较少,而专门针对某产业的技术研究就更加鲜见。第2章是对油菜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的叙述。本章首先确定了全文所涉及的概念定义与范畴,其次对油菜生产技术的不同经济属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与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及相关特定概念进行了说明。第3章从理论分析着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方法,在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公共品类、私人产品类、混合产品类油菜生产技术的供需双方的行为动因及理论均衡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公共品类油菜生产技术成果供需均衡不能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形成,必须借助各环节及系统的制度安排达成均衡。公共品类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方委托人、代理人、技术需求方委托人、代理人有其各自的行为动因并存在达到均衡的条件。关于私人产品类油菜生产技术,追求效用最大化是技术供需双方的根本动力,供需均衡主要受制于价格及技术的实施成本、技术的成熟程度与生命周期、技术的实施效果等因素。准公共品类油菜生产技术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特性,为满足全社会对混合产品类油菜生产技术的需要,需给予各方一定补贴后方可达到均衡。第4章是对油菜生产技术供给现状的描述。本章首先结合油菜产业的实际调研,分析了油菜生产技术供给主体及供给模式,对其特点和利弊做了判断。并在把握国家宏观取向的基础上,阐述了油菜生产技术供给状况。然后对技术供给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并对油菜生产技术科研体系的重大调整做了分析与评述。研究分析表明:选择油菜生产技术供给主体要根据生产技术的经济学属性来决定;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模式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农技推广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而目前运行较好的是科研院所为主和加工企业、大型农场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当前我国所供给的油菜生产技术质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存在供给总量不足、技术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从近年科研资源配置来看,也存在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技术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第5章分别基于宏观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在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框架内一方面利用非参数的DEA模型对2002-2008年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效率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技术供给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另一方面,应用DEA-Tobit两步法模型对技术供给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总体油菜供给效率水平不高,但从2002年以来总的呈现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高导致现有油菜技术供给效率的主要原因,而规模效率的改进则导致供给效率提高。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科研投入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均对油菜技术供给效率产生了显着的正影响。整体上典型科研机构所承担的重大油菜技术科研项目技术效率未达到完全有效,资源配置仍有提升的空间,规模效率的提高能够进一步提高研发技术效率,未来调整的重点是继续增加研发项目的科技投入及调整各要素的配置结构。所有技术研究项目中有36.4%达到技术效率完全有效;也有接近三成的项目效率低下,主要由规模效率低下导致。第6章首先通过全国范围内的600个农户的入户调查,具体分析了技术需求者——农户在油菜生产的各环节的技术需求特征及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长江流域油菜种植户专门设计问卷,收集了长江上中下游共计1638份调查问卷,通过比较分析了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农户对油菜生产技术需求的异同。研究显示农户在油菜生产各环节均有明确的生产技术需求意愿:播前对机械技术和新型农具有较大的需求;选购品种多重视种子的产量和抗性;产中最需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对长江上、中、下游的油菜种植户的技术需求特征比较得出:油菜技术信息方面,不同区域农户的需求优先序存在差异,长江上、中游的农户首选优良品种信息,下游农户则更偏好病虫害防治技术;从技术获得渠道来看,长江流域的农户从农技推广部门获得的技术信息较多,而从农业协会等组织获得的信息最少;长江上、中游农户偏好现场示范的技术推广方式,下游农户则更多的倾向于“技术培训”;选种过程中除了将尤其重视产量以外,长江上游农户重视新品种质量,中游农户希望获得节约劳动的技术,下游农户则较多的考虑使用新品种的成本。第7章分析了油菜种植户对不同类型技术的选择行为以及不同因素的作用机理,并重点讨论了农户兼业行为对油菜轻简技术推广应用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民文化程度对轻简化栽培技术普及有积极作用;长江中游油菜主产区农户不同于其他区域,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的概率较高;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的检验,发现农户兼业程度与轻简化技术应用概率的关系呈“钟型”曲线形式。兼业农户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高,应用油菜轻简化技术的概率越大,但纯农户与非农业户的这一指标对技术应用无显着影响。结论证实了兼业程度对大多农户应用轻简化技术具有正影响的假说。第8章在归纳前文主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均衡的实施措施与对策。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三种类型的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受农户不同行为因素影响;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需不平衡;农户在各生产阶段有明确的技术需求指向,但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教育和农户兼业有利于油菜新技术应用推广。提出的建议主要有:整合油菜科技研发资源,加快油菜生产技术进步;完善油菜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效率;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油菜产业化,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油菜生产技术供给。

李然[8](2010)在《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对稻麦等淀粉类食物消费将逐年下降,而植物油脂等食品的需求将逐年上升。近年来,中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与日俱增,国内供需呈极不平衡发展之势。作为弹性极低的一类生活必需品,过度地依赖国外市场势必会“受制于人”且不利于当前国内油料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大豆产业在巨大的冲击下已危机四伏。如何确保中国食用植物油的充分供应及“食物安全”、提振中国油料产业,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菜籽油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居民生活的传统用油,它在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2002年至今菜籽油在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中所占比例仅次于大豆油,居第二位,但考虑到大豆油70%以上的原料来自进口及较低的大豆出油率,菜籽油仍是名副其实的最大国产植物油)。油菜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中国播种面积过亿亩的五个大宗农产品(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一油菜生产大国,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3。油菜生产不仅关系到亿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到1亿油农的收入来源、菜籽油加工业1000多万员工的经济利益及国际市场的稳定。因此,油菜生产的增长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未来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且影响到油农增收及菜籽油加工业的发展,进而关系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经济效率是影响油菜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经济学研究中的“常青”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种进步与经济效率的改进密不可分。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如何、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多大、能否支撑油菜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等,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正确评估未来中国油菜的增产潜力及食用植物油的供需形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过程中,始终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应用农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原理,以先进的计量分析(如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为主体,辅之以必要的比较和统计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油菜生产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未来政策取向,力求使分析由表及里。此外,本文还从经济效率角度分析了中国油菜生产的地区差距及未来的发展态势、重新检定了农户规模与农户效率之间的关系等。本文共分为9章,各章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1章是导言部分。为避免写作时的“无的放矢”,开篇之初论文提出了三个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指引论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结合相关的研究背景,论文指出了研究中国油菜生产经济效率的重要意义。随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并阐述了论文可能的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为了更好地对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问题进行研究,有必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一方面可以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重复研究。该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经济效率概念的回顾,并给出本文对经济效率的定义;二是有关生产效率的研究动态;三是有关油菜生产的研究综述。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鲜有文献研究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问题,仅有的两篇文献也仅仅是“蜻蜒点水”,未能对产生经济非效率的深层次原因给予合理的解释。第3章是油菜籽生产的基本概况。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油菜籽生产的基本概况,本章首先分析了世界油菜籽生产的总量特征、区域特征(包括国别特征)等方面,接下来以油菜籽生产的纵向数据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油菜籽生产的发展历程及生产布局等内容,最后分析了油菜籽生产与加工、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结论为:世界油菜生产正逐步呈现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中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油菜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油菜生产才有了质的飞跃;中国油菜产品的消费需求及加工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若油菜生产发展滞后必将阻碍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第4章是油菜籽生产投入产出特征及国际比较。该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纵向分析了中国油菜籽生产成本、收益及单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接着比较了中国各地区油菜籽投入产出状况及成本结构差异,最后国际比较了中国与加拿大的油菜籽成本收益差异,揭示了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油菜籽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其原因在于劳动力投入成本的快速增长,油菜籽生产收益亦呈上升态势,但并不稳定,其原因在于油菜籽收购价格的频繁波动;中国各地区油菜籽生产投入产出差异显着,江苏、浙江、湖南等省种植优势明显;中国油菜籽生产的收益要高于加拿大,但过高的生产成本导致中国农户种植油菜的利润要低于加拿大,中国油菜籽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肥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土地费用投入较多。第5章是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本章首先利用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一步地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DEA成本边界测度了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配置效率,同样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并分解了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然后利用生产函数法和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油菜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收敛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各地区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差异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对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着的正效应;配置效率水平总体偏低,省际间配置效率差异并不明显,灌溉率对中国油菜生产的配置效率具有长远影响;技术进步构成TFP增长的主因,中国油菜生产TFP同时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各油菜主产省的TFP差距不仅可以缩小,而且最终将稳定在相同的水平上第6、7章是中国农户油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分析。第6章从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出发,利用承认随机冲击与技术效率损失共存的边界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农户的技术效率水平,并探讨了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农户油菜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还存在通过改善管理、完善技术等方式提高效率的空间,人力资本因素对提升油菜生产技术效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第7章利用Cobb-Douglas型随机成本边界联立方程组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影响经济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归纳。研究表明:农户的配置效率总体偏低,若能消除效率损失将会获得更大产出;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油菜良种补贴对配置效率有显着的正效应。第8章是不同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经济效率比较分析。该章按照油菜种植规模的大小,将农户分为五类,首先分析了五类农户油菜生产的经营状况及单要素生产率,然后比较分析了不同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3亩以下小规模农户并未在经济上表现出高效率的特征,部分单要素生产率及经济效率在不同规模农户间呈同样的倒“U”字型变化,暗示着最优“规模经营点”的存在。第9章是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该章在归纳第二章至第八章主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大冬闲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充分挖掘冬闲田和滩涂地的生产潜力;继续推动健康食用油宣传,提高对国产非转基因菜籽油的消费;扶持油菜籽加工企业、推动加工业优化重组;深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确保农民的健康权;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油菜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力度;继续加大对油菜生产的政策性补贴与支持;加快油菜优质新品种研发进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扩大油菜种植规模;切实减轻油菜种植的劳动力投入,提高油菜生产的轻简化程度;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刘瑶瑶[9](2010)在《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 ——以乌兰县铜普镇四个移民村为例》文中提出青海省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不适宜农耕生产,因而自古便是游牧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作为边疆重地,自汉代起,历代中央政府不断从各地招募和迁移汉族群众到海西地区屯田戍边,以达到维护国家安定与保卫领土完整的目的。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汉族移民同当地少数民族一起为改善海西地区的人居生存环境、发展海西经济、构建海西多民族文化体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无论是政府组织移民,还是自发性移民,海西地区移民的数量和规模都是空前的。在同当地蒙、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汉族移民在生计模式、婚姻文化、宗教信仰、丧葬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文以乌兰县铜普镇四个移民村为考察对象,通过调查村落中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典型性来展现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历程,并以村落中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民族关系现状来反映海西移民地区民族关系的整体状况。全文由八章构成,大致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本研究的整体背景,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概述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相关概念与调查点的选择理由分别进行说明。第一章概述了调查地点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沿革、各民族等基本情况。第二章对民国至解放后海西地区汉族移民的来源、类型、迁移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背景对铜普镇汉族移民的情况进行了探讨。从第三章到第七章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由对田野资料的具体分析构成。第三章对汉族移民生计模式的变迁过程与原因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详尽探讨了汉族移民多元化的生计模式和当地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第四章主要从族际通婚、招赘婚姻、村内通婚三个方面对当地汉族移民婚姻文化变迁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于汉族移民藏传佛教信仰现状与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藏传佛教与汉族移民民俗的互动、融合进行了论述。第六章对当地汉族移民丧葬仪式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汉族移民丧葬仪式的变迁特点及其功能。第七章通过选取居住格局、个体交往、语言使用、宗教信仰、民族意识与社会距离等六个变量,对当地民族关系现状进行了综合考量,进而探讨当地民族关系的特点,并对如何促进民族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第八章为本论文的结语,总结海西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特点、影响因素,预测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未来走向,并对海西移民地区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陈浩[10](2009)在《内蒙古春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运用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地区种植的甘蓝型和芥菜型春油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8份甘蓝型春油菜和9份芥菜型春油菜7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63%、43.15%,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5、0.50;13个质量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56%、20.98%,其中甘蓝型春油菜子叶形状、基叶叶形、植株株型以及芥菜型春油菜子叶形状、刺毛多少和叶缘形状等性状均未表现出多样性。在一定相似距离处,38份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分为5大类,9份芥菜型品种分为4大类,不同品种大多按地域相近或来源相同聚在一类,也有少数来源相近(同)的品种聚类较远或地域较远的品种聚类距离较小。(2)甘蓝型春油菜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一次有效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全株有效角果数和株高与粗脂肪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千粒重与硫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芥菜型春油菜全株有效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粗脂肪含量、硫苷含量与每角粒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全株有效角果数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甘蓝型春油菜单株产量、粗脂肪含量、硫苷含量三者间的关系不明显,而芥菜型春油菜单株产量与粗脂肪含量、硫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硫苷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着正相关。(3)油菜染色体制片以上午10:00—11:30根尖取样,15-20℃下用0.002M 8-羟基喹啉对样品预处理3h,60℃下酸解(45%冰醋酸:1N HCL=1:2)解离20min时染色压片,制片效果最好。细胞镜检表明,甘蓝型春油菜染色体数目为2n=38,芥菜型春油菜为2n=36,各品种均未出现染色体数目上的增加或缺失现象。(4)筛选23对SSR引物对27份甘蓝型春油菜总DNA分析,共扩增出149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6.48个。聚类结果表明,27个甘蓝型春油菜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1,最大距离为0.47。在距离为0.34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国内品种和国外引进种的聚类划分并不是很明显,但大多同一单位选育的品种在距离较小处聚类。

二、油菜栽培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菜栽培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生产机械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菜播前的准备工作
    1.1 油菜品种的选择
    1.2 种子处理
    1.3 播前整地
2 油菜的栽培方式
3 田间管理
    3.1 施肥
    3.2 植保
4 机械收获
    4.1 收割前收获方式的选择
    4.2 收获时机的选择
    4.3 作业质量要求
5 收获后菜籽的处理和保存

(2)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湖南省油菜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澧县油菜发展概况
    1.4 现代技术促进油菜轻简技术新发展
    1.5 国内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
    1.6 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优点
    1.7 免耕直播栽培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油菜稻田免耕直播技术试验研究
    2.1 播期和播种量试验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栽培管理措施
        2.1.3 结果与分析
    2.2 种子处理方式试验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栽培管理措施
        2.2.3 结果与分析
    2.3 种子处理方式试验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栽培管理措施
        2.3.3 结果与分析
第3章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生产示范
    3.1 示范品种、规模、示范地点
    3.2 主要技术
        3.2.1 播前准备
        3.2.2 播种时期
        3.2.3 播种数量及方法
        3.2.4 田间管理
        3.2.5 病虫防治
        3.2.6 喷施硼肥
        3.2.7 清沟沥水
    3.3 示范结果
        3.3.1 生育期变化
        3.3.2 经济性状
        3.3.3 产量结果
        3.3.4 经济效益
第4章 讨论
    4.1 播种时间
    4.2 播种量
    4.3 播种方式和种子处理方式
    4.4 效益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播种量和收获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2 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
    2.3 生育时期的记载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播种量对饲料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播种量对饲料油菜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3.3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产量的影响
    3.4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3.5 各收获期主要指标的相关分析
    3.6 麦后复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播种量对饲料油菜生物学性状和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 播种量对饲料油菜养分积累的影响
    4.3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产量的影响
    4.4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品质的影响
    4.5 麦后复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全国和陕西省肥料施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1.2.1 我国肥料施用状况、化肥对中国粮食增长的历史贡献以及面临的挑战
        1.2.2 陕西省肥料施用状况、化肥对陕西省粮食增长的历史贡献以及面临的挑战
    1.3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际上养分资源宏观管理
        1.3.2 国内养分资源宏观管理
    1.4 我国作物施肥评价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
    2.4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小麦施肥现状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陕西省小麦产量分布
        3.2.2 陕西省小麦肥料投入状况
        3.2.3 陕西省小麦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3.2.4 陕西省小麦施肥状况评价
        3.2.5 陕西省小麦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3.2.6 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2.7 不同品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陕西省玉米施肥现状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陕西省玉米产量分布
        4.2.2 陕西省玉米肥料投入状况
        4.2.3 陕西省玉米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4.2.4 陕西省玉米施肥状况评价
        4.2.5 陕西省玉米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4.2.6 灌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2.7 不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苹果施肥现状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陕西省苹果产量分布
        5.2.2 陕西省苹果肥料投入状况
        5.2.3 陕西省苹果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5.2.4 陕西省苹果施肥状况评价
        5.2.5 陕西省苹果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现状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陕西省马铃薯产量分布
        6.2.2 陕西省马铃薯肥料投入状况
        6.2.3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6.2.4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状况评价
        6.2.5 陕西省马铃薯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现状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7.1.2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产量分布
        7.2.2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肥料投入状况
        7.2.3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7.2.4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状况评价
        7.2.5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7.2.6 不同品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现状评价
    8.1 材料与方法
        8.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8.1.2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产量分布
        8.2.2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肥料投入状况
        8.2.3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8.2.4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状况评价
        8.2.5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8.2.6 不同品种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黄土高原近40年来农田施肥与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研究区域概况
        9.1.2 数据来源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区域农户小麦和玉米化肥施用量与产量时空变化
        9.2.2 不同区域小麦和玉米地块养分平衡时空变化
        9.2.3 不同区域土壤肥力时空变化
        9.2.4 施肥、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9.3 讨论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3 主要进展
    10.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直播和移栽冬油菜氮磷钾肥施用效果的差异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油菜的生产和发展现状
        1.1.1 油菜的用途和世界油菜生产现状
        1.1.2 我国油菜的发展历程和生产现状
    1.2 油菜施肥效果、养分需求特性及推荐施肥研究现状
        1.2.1 油菜的氮、磷、钾肥施用效果
        1.2.2 油菜的氮、磷、钾养分需求特性
        1.2.3 油菜的氮、磷、钾肥推荐量
    1.3 我国冬油菜种植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1.4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栽培特点及其差异
    1.5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优缺点比较
2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2.2.2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3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2.2.4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养分吸收、累积和利用的影响
        2.2.5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氮、磷、钾养分需求及推荐施肥量
        2.2.6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氮、磷、钾养分管理建议
    2.3 技术路线
3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摘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大范围效果研究
        3.1.2 同田对比验证研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氮磷钾肥施用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3.2.2 氮肥用量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3.2.3 磷肥用量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3.2.4 钾肥用量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4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摘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磷钾肥施用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2 氮肥用量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3 磷肥用量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钾肥用量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5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不同分枝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5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摘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成熟期干物质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5.2.2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育期群体密度的影响
        5.2.3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5.2.4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6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养分吸收、累积和利用的影响
    摘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成熟期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6.2.2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成熟期养分累积和养分收获指数的影响
        6.2.3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育期养分含量动态的影响
        6.2.4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育期养分累积动态的影响
        6.2.5 氮、磷、钾对直播和移栽冬油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6.3 小结与讨论
7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氮、磷、钾养分需求及推荐施肥量
    摘要
    7.1 基于QUEFTS模型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
        7.1.1 材料与方法
        7.1.2 结果与分析
    7.2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
        7.2.1 材料与方法
        7.2.2 结果与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8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的氮、磷、钾养分管理建议
    摘要
    8.1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不同产量水平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
        8.1.1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氮肥推荐用量的确定
        8.1.2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磷肥推荐用量的确定
        8.1.3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钾肥推荐用量的确定
    8.2 直播冬油菜的氮、磷、钾养分管理策略
        8.2.1 直播冬油菜的施肥原则
        8.2.2 直播冬油菜的施肥建议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特色和创新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油菜生长发育进程中碳氮代谢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油菜生产现状
    1.2 研究碳氮代谢的意义
    1.3 油菜基本碳氮代谢规律
        1.3.1 作物碳氮代谢规律
        1.3.2 油菜基本碳氮代谢规律
        1.3.3 油菜高产碳氮代谢规律
    1.4 不同农艺措施对油菜碳氮代谢规律的影响
        1.4.1 施肥量对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1.4.2 密度对油菜碳氮代谢的影响
        1.4.3 播期对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生长发育观测及取样测定
        2.3.1 生育期记载
        2.3.2 取样方法
        2.3.3 考种测产
    2.4 指标测定方法
        2.4.1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2.4.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气温资料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油菜生长进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3.2 油菜碳氮代谢基本规律
        3.2.1 油菜不同器官碳氮代谢规律
        3.2.2 功能叶碳氮含量动态变化基本规律
    3.3 叶绿素含量与氮代谢的关系
        3.3.1 功能叶、果皮、种子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3.3.2 功能叶SPAD值与全氮含量的关系
    3.4 油菜碳氮代谢与产量的关系
        3.4.1 播期、密度、施肥量对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3.4.2 不同处理下油菜产量分析
        3.4.3 碳氮代谢与产量的关系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1.1 油菜碳氮代谢基本规律
        4.1.2 功能叶、果皮、种子叶绿素含量与氮代谢的关系
        4.1.3 播期、密度、施肥量对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4.1.4 高产栽培措施下油菜碳氮代谢指标
    4.2 讨论
        4.2.1 油菜不同器官碳氮代谢动态变化
        4.2.2 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动态变化
        4.2.3 油菜功能叶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4.2.4 播期、密度、施肥量对于油菜功能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4.2.5 高产栽培措施下油菜碳氮代谢规律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需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1.3.2 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研究
        1.3.3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研究
        1.3.4 农户行为及技术采纳的实证研究
        1.3.5 油菜产业技术的研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油菜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技术的定义
    2.2 油菜生产技术定义
    2.3 油菜生产技术的经济特征
        2.3.1 油菜生产技术的公共品特性
        2.3.2 油菜物化技术的私人产品特征
        2.3.3 油菜服务类技术的混合产品类特征
    2.4 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含义
        2.4.1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
        2.4.2 油菜生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与扩散
        2.4.3 油菜生产技术需求
    2.5 理论基础
        2.5.1 诱致创新理论
        2.5.2 技术扩散理论
        2.5.3 农户行为理论
        2.5.4 委托—代理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均衡的理论分析
    3.1 技术成果供需模型及一般分析
        3.1.1 技术成果供需模型
        3.1.2 技术供需的一般分析
    3.2 公共品类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及均衡的理论分析
        3.2.1 技术市场主体与行为动因
        3.2.2 技术供需均衡的分析
        3.2.3 技术供需的全局均衡
    3.3 私人产品类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及其均衡的理论分析
        3.3.1 技术供需方的行为动因
        3.3.2 基于价格的技术供需均衡分析
    3.4 混合产品类油菜生产技术及其均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给现状
    4.1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主体及模式
        4.1.1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主体
        4.1.2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模式
    4.2 新时期油菜生产技术供给的宏观取向
        4.2.1 保障油料产业安全
        4.2.2 保证优质植物油品质及居民健康
        4.2.3 提高油菜产业产值
        4.2.4 绿色、可持续利用资源
    4.3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总体状况
        4.3.1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总量
        4.3.2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质量
        4.3.3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结构
    4.4 油菜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
        4.4.1 油菜品种技术跨越发展
        4.4.2 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突出进展
        4.4.3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
        4.4.4 机械化技术研究
    4.5 油菜生产技术科研资源配置
        4.5.1 科研人员总量及结构
        4.5.2 政府科研资金投入及变动趋势
    4.6 油菜生产技术体系变革
        4.6.1 原有油菜技术科研管理体制
        4.6.2 油菜技术科研管理新机制及政策调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菜生产技术供给的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
    5.1 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效率
        5.1.1 方法与模型
        5.1.2 指标构建
        5.1.3 数据来源与描述
        5.1.4 DEA模型结果分析
        5.1.5 油菜技术供给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典型科研机构油菜技术供给效率
        5.2.1 典型油菜技术科研机构
        5.2.2 指标选择与数据
        5.2.3 技术研发机构的效率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菜生产技术微观需求特征及区域比较
    6.1 农户对油菜生产技术的需求特征
        6.1.1 样本选取与调查方法
        6.1.2 调查内容
        6.1.3 样本油菜种植户的基本信息
        6.1.4 农户油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
        6.1.5 农户技术需求存在的问题
    6.2 农户选择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
        6.2.1 油菜种植户技术行为影响因素设定
        6.2.2 因子分析结果
        6.2.3 农户技术选择与影响因素间的交叉表分析
    6.3 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农户的技术需求比较
        6.3.1 长江流域区域划分
        6.3.2 数据来源
        6.3.3 技术需求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户油菜生产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1 农户对不同油菜生产技术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7.1.1 模型选择
        7.1.2 区域选择及数据来源
        7.1.3 实证分析
    7.2 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农户对油菜生产技术的选择
        7.2.1 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选择的理论分析
        7.2.2 农业技术选择模型与基本假说
        7.2.3 不同类型农户选择的实证检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含义
    8.1 油菜生产技术供需问题的基本结论
    8.2 优化油菜生产技术供需均衡的措施
        8.2.1 整合油菜科技研发资源,加快油菜生产技术进步
        8.2.2 完善油菜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油菜生产技术供给效率
        8.2.3 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组织化程度
        8.2.4 推进油菜产业化,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油菜生产技术供给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农户需求意愿调查表格
附录B:油菜生产及技术应用定点观察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油菜生产的快速增长?
        1.1.2 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不平衡发展
        1.1.3 中国农户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如何?影响微观经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小规模农户油菜生产在经济上是否更加有效率?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经济效率的概念界定
        2.1.1 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效率的解释
        2.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效率的解释
        2.1.3 已有研究对经济效率的定义
        2.1.4 对经济非效率的解释
        2.1.5 本文对经济效率的定义
    2.2 关于生产效率的研究动态
    2.3 有关油菜生产的研究动态
        2.3.1 关于世界油菜生产的研究
        2.3.2 关于中国油菜生产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菜籽生产的基本概况
    3.1 世界油菜籽生产状况
    3.2 中国油菜籽的生产状况分析
        3.2.1 中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历程
        3.2.2 中国油菜生产的区域分布
    3.3 油菜产品消费、加工状况及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3.3.1 油菜产品消费状况
        3.3.2 油菜产品加工状况
        3.3.3 油菜产品消费、加工及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菜籽生产投入产出特征及国际比较
    4.1 油菜籽生产投入产出特征
        4.1.1 油菜籽生产成本变化
        4.1.2 油菜籽生产收益变化
        4.1.3 油菜籽单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
        4.1.4 油菜籽生产投入产出的区域特征
    4.2 油菜籽成本收益的国际比较——基于中国和加拿大的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5.1 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技术效率
        5.1.1 规模收益可变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BCC模型)
        5.1.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5.1.3 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5.1.4 油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Tobit模型分析
    5.2 中国各地区油菜生产的配置效率
        5.2.1 成本最小化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5.2.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5.2.3 中国油菜生产配置效率的时空演变模式
        5.2.4 影响各地区配置效率的因素分析
    5.3 中国油菜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分解
        5.3.1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5.3.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与计算
        5.3.3 油菜籽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时序变动趋势
        5.3.4 各地区油菜籽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
    5.4 中国油菜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
        5.4.1 经济收敛理论
        5.4.2 基于Cobb-Douglas型生产函数的TFP测算
        5.4.3 σ收敛检验
        5.4.4 β收敛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户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6.1 模型与方法
        6.1.1 理论模型
        6.1.2 估算模型
    6.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6.2.1 变量选择
        6.2.2 数据来源
    6.3 估计结果及分析
        6.3.1 随机边界生产函数分析
        6.3.2 效率损失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农户油菜生产配置效率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成本边界的提出与分解
        7.1.2 单方程成本边界模型
        7.1.3 联立方程成本边界模型
        7.1.4 Cobb-Douglas型随机成本边界模型定式
    7.2 估计结果与分析
    7.3 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分析
    7.4 影响经济效率的因素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不同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8.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8.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
        8.1.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8.2 农户油菜经营规模现状
    8.3 不同土地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经营状况
    8.4 不同规模农户油菜单要素生产率分析
    8.5 不同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经济效率分析
        8.5.1 不同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的技术效率
        8.5.2 不同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的配置效率
    8.6 不同规模农户油菜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基本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政策设计的理论逻辑
        9.2.2 具体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 ——以乌兰县铜普镇四个移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说明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调查点的选择
第一章 调查地点概况
    第一节 铜普镇自然人文环境
    第二节 铜普镇四个移民村概况
第二章 汉族移民来源
    第一节 民国时期海西地区汉族移民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海西地区的汉族移民
    第三节 铜普镇的汉族移民
第三章 汉族移民生计模式变迁
    第一节 汉族移民生计模式的变迁过程和原因
    第二节 汉族移民多元化的生计模式
    第三节 当地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 汉族移民婚姻文化变迁
    第一节 复杂的族际通婚
    第二节 长期流行的招赘婚姻
    第三节 日渐时兴的村内婚
第五章 汉族移民宗教信仰变迁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传入与都兰寺的兴衰
    第二节 汉族移民藏传佛教信仰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汉族移民民俗的互动与融合
第六章 汉族移民丧葬文化变迁
    第一节 汉族移民的丧葬过程
    第二节 汉族移民丧葬仪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第七章 当地民族关系研究
    第一节 影响当地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
    第二节 当地民族关系的特点
    第三节 促进当地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 结语与前瞻
    第一节 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特点及其未来走向
    第二节 海西移民地区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引用与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0)内蒙古春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综述
        1.1.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涵义
        1.1.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 春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及内蒙古春油菜品种资源现状
        1.2.2 我国春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1.3 油菜形态性状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2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形态学标记
        2.1.1 供试材料
        2.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3 数据统计方法
    2.2 细胞学标记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SSR 分子标记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谱带记录及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春油菜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
        3.1.1 甘蓝型春油菜形态性状多样性
        3.1.2 芥菜型春油菜形态性状多样性
        3.1.3 两种类型春油菜形态性状多样性指数
        3.1.4 春油菜形态性状聚类分析
    3.2 春油菜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
        3.2.1 与单株产量的关系
        3.2.2 与粗脂肪含量的关系
        3.2.3 与硫苷含量的关系
        3.2.4 单株产量与粗脂肪含量及硫苷含量的关系
    3.3 不同春油菜细胞学分析
        3.3.1 染色体制片过程条件控制
        3.3.2 两种类型春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
    3.4 春油菜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3.4.1 DNA 检测结果
        3.4.2 SSR 分子标记扩增信息及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
        4.1.2 数量性状与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
        4.1.3 细胞学标记
        4.1.4 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
        4.1.5 两种不同遗传标记用于春油菜种质资源聚类结果比较
    4.2 结论
        4.2.1 甘蓝型春油菜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
        4.2.2 芥菜型春油菜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
        4.2.3 春油菜数量性状与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
        4.2.4 春油菜单株产量、粗脂肪含量及硫苷含量的关系
        4.2.5 春油菜细胞学标记
        4.2.6 甘蓝型春油菜 SSR 分子标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四、油菜栽培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生产机械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洪永发.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2)
  • [2]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研究[D]. 吴九桂.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3]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播种量和收获期的研究[D]. 俞晓红. 宁夏大学, 2016(02)
  • [4]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王小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5]直播和移栽冬油菜氮磷钾肥施用效果的差异及机理研究[D]. 王寅.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6]油菜生长发育进程中碳氮代谢变化规律研究[D]. 王一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7]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需的经济学分析[D]. 李争.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8]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D]. 李然.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9]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 ——以乌兰县铜普镇四个移民村为例[D]. 刘瑶瑶. 兰州大学, 2010(09)
  • [10]内蒙古春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陈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油菜栽培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